- A+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第1篇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长期以来历史的熏陶。通常中国吃是一种“共享”,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桌上,主人的好客的问候下,提高筷子开始他们一起“消除”板块,场景很活泼,最后结账争相支付,这可能是“饮食所以请求”的结果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关闭”这个词是什么。这种“接近”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从“一个字,”“在这些,相依,咦,咦,等等,因为把所有的华人社区和文化。而在比较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聚餐时往往会人手一个盘子,点好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必考虑他人的喜好,再坐在一起享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在结账时也多采用AA制(all apart全部分开),自己付自己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明显差异。
二、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食物吃,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牛肉和其他“硬食物”。和中国菜美味的调味料等材料在中国烹饪,细腻,有多达几十个调味:许多西方人是弃儿,在中国优秀的原材料,如家禽、脚和内脏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个中国厨师的手,通过煎卤化物和其他进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饮食特征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为了节省时间,但营养不能比在中国使用新鲜食物美味的食物和味道是一样的。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吃肉比中国更一般的健康:身材高大,长腿,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但中国人一般薄,窄肩腿短,颜色黄色。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围着圆桌大家团团坐,共享一席。这是中国古代信奉的价值观,和齿轮。美味佳肴在圆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情感沟通的媒介。有深厚的酒文化,中国人民一直有或没有酒没有席位。人们彼此互相敬酒,食品,食物,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和解。
西方餐饮,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宴会的核心。该宴会的核心是友谊,通过与客人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宴会和舞蹈类比,所以它可以表示,中国宴会就像集体舞蹈,和西方宴会就像男人和女人跳舞。它也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中国宴会和西方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中国宴会更反映在梅里马克河交流,但西方宴会更多反映在邻近的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自助餐是把食物盘子放在桌子上,按照个人爱好自由获取食物。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需要把所有放在桌子上,也显示了西方人尊重个性,自我。但各有各的,互相不干扰,缺乏一些中国谈欢》的情调,没有吃饭。
四、饮食的地位不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中认为人生的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生存温饱问题,属于物质需求;“男女”则是康乐问题,属于精神需求。在中国,饮食已经是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寒暄时“你吃了没?”,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维是“咀嚼”,经验被称为“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是称为“醉”,常见的名字“常态”,容易叫“一块蛋糕”,饮食对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厨房里的桌子,但项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吃在表单包含丰富的心理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吃”也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升学要吃、结婚要吃、升职乔迁要吃,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要吃的觥筹交错,而且要大张锣鼓、欢天喜地地吃,甚至去世了“红白喜事”中摆酒也是必不可少得程序,而这时吃也渐渐流于形式,它的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现实意义。
而西方人则简单得多,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意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西方人仅仅认为吃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吃了才有营养工作和生活。饮食在西方同样也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但“吃”在交际过程中所承载的“使命”就少得多,吃多半为了感谢他人的优质服务或为庆祝一笔交易的顺利,单纯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五、饮食的气场不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显然比西方人要复杂的多。中国人也许最讲究气场的,对于设宴吃饭,主人的真实心态永远不是大家有没有吃饱,而是餐桌上的排场够不够足,够不够气派,只要给自己挣足了面子,这餐饭的目的便达到了。菜肴更加丰富,更珍贵更能体现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身份,和食品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主机和客人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结果,”冯生活废物,热情好客。这种“讲排场”的习惯。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饮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解决人的温饱,吃的形式和内容以是否吃饱、是否营养健康为标准。在美国,朋友之间聚餐则采用大家“凑饭”的形式,即每个人带一两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有特色的菜,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比如一个人带些印度菜、一个人带份比萨饼、另一个人则带些中国的广东菜,主人则提供一些简单的小菜酒水和甜点,大家就这样聚在一起分享丰富的菜肴了。可见,西方人吃一样的机会交流和聚会,是一个机会回顾旧的友谊,结交新朋友,和访问信息,吃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去狗和互相竞争。所以在西方宴会,主人会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充分利用宴会的机会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存在的差异但具有相对性。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碰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产生新的变化。它会更加帮助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Martin Boyle.《英国原来是这样》,外文出版社,2009.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第2篇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这里的“古典音乐”是广义的,指的是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的音乐。并不专指1750-1839年间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未带变得“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深度。中国传统音乐是神秘含蓄的,它借助悟性直觉,表达深邃之意。而西方音乐主要体现一种理性思维,是为表达音乐主题而言的。二者并无孰是孰非,均有各自独特之处。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原因上在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宗教制度、政治制度下的信仰习惯、语言习惯也不同。审美、音乐理念等这些方面的差异,归根结底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语言,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
我国文化的精神根基是几千年来积累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西方在浪漫主义时期才有民族精神这一体现,在之前的时期中都不曾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和道家有着极其丰富的和谐观念,而“和合”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含蓄内敛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层面上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并且讲究悟性慧根,较为主观。我国传统音乐充分将儒家、佛家思想融入到音乐作品中。另一方面,在封建制度下所创立的音乐机构也为中国传统音乐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可以狭义的认为就是基督文化。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根基。基督教作为西欧唯一的和绝对的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培养了西方人的理性思维,促进了自由精神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西方音乐的宗教思想则秉承基督教的理念,一些实例足可以说明基督文化在西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性。在西方音乐史的漫漫长河中,如果要说到音乐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格里高利圣咏,而圣咏就是宗教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之一。中世纪时期产生的格里高利圣咏对日后西方音乐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正是从这些最初为单声部后发展成多声部的音乐体裁中,孕育出复调音乐传统。不仅在体裁中体现出的宗教性,在题材选取上,以《圣经》为内容的音乐作品也贯穿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作曲家从宗教中汲取灵感和创作激情,将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除此之外,教会对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世纪时期,教会虽然崇尚以神为中心,泯灭人性,但教会作为当时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对宗教文化、宗教音乐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时的知识分子就是在教会中的僧侣,他们教授文化知识,一些音乐家在教会中学习音乐。除此之外,教会也大量的保存了当时作曲家创作曲目的谱子以及文字记录,这个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对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的差异造成审美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审美习惯也影响地域的主流文化走向。中国的含蓄和西方的理性客观体现在文化领域的各个角落,音乐也是如此。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现的是情韵,而西方音乐注重音乐本身。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的差异也影响着中西音乐风格的差异性。首先在音乐理论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整、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而西方音乐在不同时期都有完整的一套作曲理论体系与法则。这与基督教也有着莫大的联系。基督教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这种思维下使得人们对科学的重视,人们观念较为客观。在文化表现就是严密的作曲系统。这套体系既是前一个时期体系的完备和发展,也预示着下一个时期体系的走向。对比某一个体系的音乐,要认识他就往往要和其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因为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叫你跟自己的体系认识清楚、透彻。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尤为重要的一点。通过对比西方音乐体系,可以看出我国音乐体系的优点与不足,这样会更为深刻了解我国的音乐体系。我国古代音阶与西方音阶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是以五声为核心的音阶体系,而西方七个音是平均的,平等的,不分正偏。且我国的音阶体系与西方音阶体系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的音阶体系是从中古调式、教会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的音阶体系是古人用精准的乐律学知识推算而来。例如同一七声音列中的三种五声调高的存在与应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特殊现象,显示了中国传统宫调的一大特色。这些就是西方调式音阶中没有存在的情况。在音乐创作方面,中西方音乐的差别更为明显,较为突出的就是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各个作曲家组成的历史。
在不同的时期音乐风格就是作曲家作品的风格特征。从西方音乐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时期有哪些作曲家,这些作曲家自身也包含了时期演变的音乐风格。而在中国并没有这种情况的出现。这一点也是源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西方中世纪时期,音乐家制度没有产生,中世纪压抑人性,使得大众未曾表达过自己内心的想法。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之前中世纪所倡导的以神为中心的理念。这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影响了之后西方音乐发展史。在这一理念下产生了一种制度——音乐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作曲家关注自己的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进行署名、编号,到后来浪漫主义时期也为自己的作品写上标题;无论作曲家是附属于宫廷还是浪漫时期以后为自由的音乐家;无论这些作品是作曲家有灵感产生还是应其资助者要求的作品,纵观西方音乐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时期音乐家的作品。例如贝多芬降B大调第六号弦乐四重奏StringQuartetNo.6Op.18/6,肖邦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Op.67No.3等等。这一形成规模的作曲家制度,在西方音乐史上是一个典型的特征。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中西方比较;色彩文化;异同;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心理因素、政治制度、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不同,色彩所承载的信息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这种不同文化之间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形成的。色彩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从根本上讲,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由于过去的封建社会历史较长,科学教育受到封建统治的制约比较滞后,加之封建迷信的人文背景十分浓郁,所以色彩的政治性和神秘化较为明显;而西方文化中的色彩观在整个开放性的民族特点及发达完整的科学、教育背景下,其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多了些理性、科学的因素。
(一)红彩文化[HT5”SS]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出现及使用最早的色彩。在原始社会,红色被大量使用于洞穴壁画中,除描述原始人的狩猎、生活等场景外,还被赋予了较强的象征意义,是祭祀等宗教仪式活动中最主要用色。中国自古以来就将红色作为本民族最喜爱、最崇尚的色彩,古人在宗教活动中,对太阳有着本能的、原始的崇拜,而来自于赤日的红色便自然而然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主要的崇尚色。它象征着希望、吉祥、喜庆和兴旺发达,在节庆、婚嫁等喜庆场合是必不可少的色彩。在孔子的儒家色彩观中,红色是最早被确认的正色之一,红色(赤)与青、黄、白、黑组成的“五色”成为“五行”学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是中国汉民族最基本的色彩审美观,后者是中国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之一。在当代中国,红色更是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它象征的激情、热血、革命等意义。而所有的这一切,到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红色的积极意义被彻底颠覆,红色由一个被人喜爱的颜色转变成为一个被人憎恨的色彩。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红色是和暴力、血杀、激进、灾祸联系在一起的,甚至还有着放荡、的含义,比如:“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同时,在西方的金融或经济领域内,红色同样是一个不被人喜爱的色彩,红色代表着股市的大跌,代表着“赤字、亏损”,比如:“in the red”(经营亏本)、“red ink”(赤字)等等。另外,在基督教的宗教传说中,魔鬼撒旦通常也是以红色出现。
(二) 黄彩文化黄色,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一直有着极高的地位和象征,它在五行五色中,代表着位居中央的土,被赋予了“帝王皇族专用色”的职能,成为权势、威严、地位的象征。而在民间,由于黄色使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所以它又代表了明朗、光明、愉悦、希望等等。黄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皮肤的颜色,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吉祥顺利、能够行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等,以上种种事实都反映出“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尊贵地位。而在西方社会,黄色则称为一种代表着背叛、卑鄙、胆怯、病态甚至色情、的下贱色彩。在宗教传说中,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相传为黄色,所以在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国家中,黄色就是被贴上了背叛、卑鄙的标签。在中世纪,黄色是识别社会中不受人欢迎人群的色彩,比如1445年,德国城市汉堡就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必须佩带黄色头巾;而在1506年的莱比锡,相似的一部法律也规定娼妓们必须身着黄色的短披风,在梅兰,她们的鞋子也被强制规定为黄色而不得随意改变。异教徒受处决时会被挂上黄色的十字,受歧视者居住地的房门上被涂以黄色。而犹太人由于受到西方社会的排斥,被基督教徒宣布黄色是犹太人的专用色彩。其原因在于黄色是太阳的色彩,明亮的颜色,那些被迫把黄色的衣服穿在身上的被排斥的人群不容易将其掩饰,黄色在黑暗中也非常醒目而很容易被人察觉。而且黄色在本身就不是人们喜爱的服装用色,因为它容易褪色,而且会使人显得衰老和病态。就像纸张日久天长会发黄一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去之时,人的牙齿、肤色、眼白都会发黄,因此发黄也成为衰老和腐变的标志。在英语词汇中“黄色”被意味着“胆怯”,如:“yellow dog”(胆小鬼、卑鄙小人)、“yellow livered”(懦夫);不健康的刊物成为“yellow press”(黄色刊物)。
(三) 黑彩文化[HT5”SS]黑色不属于有彩系,似乎不能称之为颜色,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的确存在,而且是一种独立的颜色。不仅如此,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地位,它不像红色那样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宠和喜爱,而是命运多舛,地位几经变化,但总的趋势是由高到低。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非常的矛盾,一方面黑色在“五行五方五色”之中代表着北方,象征着万物肃杀的冬天,而被人们视为悲凉,不祥之色,有着不幸灾祸、邪恶之意。而另一方面,古有先秦时代的“尚黑”习俗,后有古代人的正面评说,被认为是刚正、坚毅、威严、无私的象征。如传说中的包公、李逵等正面人物,均以“黑脸”出现,被寄寓了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耿直好爽的高尚品格。而在今日官场,黑色的座驾、黑色的西装、黑色的公文包等等成为正式场合不二的选择,黑色成为彰显庄重、严肃、尊贵、沉稳和权威的必选颜色。但更多的时候,“黑”还是一个贬义倾向比较明显的用词,被加上了象征黑暗、阴谋、险恶和不光彩、不合法、欺骗的含义,比如黑社会、黑恶势力、黑帮、黑话、黑哨、黑枪、黑道、黑心、黑幕、黑店、黑市、黑车、黑货、黑户口词汇。在西方传统色彩文化中,黑色的象征意义在很多方面和中国是相同一致的。黑色在大多数的时候都被人联想到“黑暗”和“肮脏”,在象征意义中是代表否定和丑恶的色彩。它象征着结束和死亡,比如带来死亡的人都是以黑衣人的形象出现——死神和刽子手。黑色同时也是哀悼的颜色,在葬礼上,它和白色是中西共同的专用色,这点很有意思,虽然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基督教的色彩象征意义中,黑色是为死亡而悲哀的颜色,白色是复活的颜色,因此,丧服是黑色的,而死者的衣服是白色的,因为要让他们复活。而在中国民间的葬礼上,死者的儿女至亲则是身着白色的丧服,其他朋客则身着黑色服装,但在葬礼用色上,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文化达成惊人的一致。同样在其他方面,黑色更多的是贬义的象征意义:它是肮脏和卑鄙的色彩,比如说拉丁文的“sordidus”与黑色在言语上相近,它的意思是肮脏、卑劣、;它是不幸的色彩,比如说“黑色星期五”、“黑色的乌鸦”;它是非法与无政府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任何事物一旦加上“黑色”的属性,便表明它属于禁止的范畴;它是法西斯主义的色彩,1919年的意大利法西斯,标志为一件黑色衬衫,1933年的英国和荷兰法西斯主义者将这种黑衬衫转借过来成为他们的政治制服,希特勒的德国万字旗,黑色是最主要的颜色。但是,同中国一样,黑色有时也有其正面的一面:比如说,基督教会的传教士等神职人员都是身着黑色的僧服;在现代社会的正式场合,黑色的西装是庄重、严肃场所最好的选择。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居 民俗 文化 等级思想 地域 庭院
0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 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 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 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 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 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 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 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 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 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 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 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 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 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 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 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5 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 课堂文化 比较研究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共同生活中的基本时空。课堂既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规范、交往行为等显性层面, 也包括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精神气质、人际关系等隐性形态。有学者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 是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复杂系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 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等多种教育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课堂文化包括课堂物质文化和课堂精神文化以及课堂制度文化。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特别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的互动,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和学生智慧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目的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2]
在将课堂教学推向文化研究视野的过程中,早期所作贡献最多的首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中以菲利普.杰克逊的《课堂生活》为典型代表,他提出:群体、颂扬和权力影响着课堂生活, 师生必须学会应对群体、赞扬和权力。随后,多勒在杰克逊的研究基础上,补充提出了课堂教学具有多元性、同时性、即时性、历时性及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等五个特点。美国学者古德和布罗菲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结合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案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目的, 这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方法和内容上的借鉴意义。对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另一贡献则来自于近几十年来的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的研究。尤以布迪厄、阿普尔、吉鲁等人为代表,他们围绕“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一命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剖析了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稳定与变迁中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又对教育过程的文化涵义做出了分析。其中阿普尔从居于文化霸权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阐述了其课程文化观,这使课程理论突破了工具理性的范围, 进入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课程的新阶段。2002年,美国学者斯坦伯格和金奇洛在《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一书中将“学生作为研究者”,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把批判、探究、创新带入了课堂,使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课堂文化从工具性状态中解放出来,为课堂走向自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课堂教学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成果多散见于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中,如1992年出版的刁培萼主编的《教育文化学》一书探讨了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状况。2000年郑金洲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一书对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分别加以系统论述,就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999年, 《课堂教学社会学》(吴康宁著)出版, 它是国内学者关于课堂文化的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作者明确提出了“课堂文化”概念, 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根据社会文化的不同性质,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可分为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主动文化与受抑文化、学术性文化与日常文化, 课堂教学中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 而正是这种文化冲突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功能开辟了道路, 提供了可能性。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探讨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异及其所引发的教育方式的差异, 对中西方学校教育的情形作了整体上的比较和分析(如:郭志明,余艺文等)。[4]
纵观国内众多课堂文化研究,大多建立在思辨研究基础上,是对课堂文化的一种理论层面上的理想化设计, 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指导一线教学。而当基层教师怀着对研究理论的认同和践行的热情, 试图参考这些理论, 建设自己的课堂文化时, 最终也只能是无法下手, 望洋兴叹、望“论”兴叹。[5]
当前,我们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但改革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化,缺乏对教育改革的文化功能、文化使命应有的关注、尤其对课堂文化重视不够。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总是只靠自己的设计向学生传授既定的课程文化。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具体内容,学习动力主要是外压式的,因此课堂缺少生命活力的跳动,少见智慧火花的碰撞。学习经常是处于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状态。然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有着思想、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各种文化素质的人,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地解放和完善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占有式”的教学方式,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自主、建构性的知识观和审美文化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是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中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洋为中用”,积极探索创新,早日摸索出一套更可行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堂文化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学习中变,在变化中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观不变,课堂文化不变,课堂教学不变,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从分析和解决现有课堂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获得的新观点, 有利于深化人们对课堂文化的理论认识, 推动课堂改革实践,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中的有效、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1 期
[2] 蒋竞莹.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年第8期.
[3] 李锦.试论现代教学价值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
[4] 梁惠燕, 高凌飚.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J]. 教育科学研究,2006.6.
[5] 潘光文.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 西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 巫肇卉,靳玉乐. 课堂的文化学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4(7).
[7] 吴也显,刁培萼.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