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滑模施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113-02
通常,高层建筑上部结构都具有层数多、结构布置竖向相同或者相近,标准层施工工艺重复多的特点。而滑模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条件好、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为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采用滑模施工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施工方法。本文对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滑模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以及常见的滑模施工种类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滑模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做出有益探索。
1 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
滑模施工技术是指模板与建筑高度能够同步增到的施工工艺,这种施工技术特别适用于筒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尤其施工场地狭窄的施工,采用滑模施工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施工方法,该法施工速度快、模板损耗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滑模施工是利用液压千斤顶将整个模板系统及操作平台提升,它可以连续不断的作业,从而很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的连续性,没有施工缝、结构表面光滑、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液压滑模施工是一种十分优质、快速的施工技术,只需要安装1米多高的模板,就可以实现整个高层建筑的连续施工,最终达到设计高度。滑模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通过升降装置就可以实现滑模施工的不断进行。这种施工工艺省去了重复的安装固定模板,每天的爬升高度可达3m~5m,施工进度是普通方法的2倍以上,施工成本可节约五分之一,实践证明,滑模施工技术在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结构整体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核心筒体、框架柱、剪力墙等是高层建筑主要的竖向结构,也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因此,采用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滑模施工装置主要由三大构件组成,即提升系统、模板系统以及平台系统,这三个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滑模施工的有效开展。这其中提升系统主要涉及到油路、控制系统以及支承杆三部分;平台系统主要是由吊架、辅助平台等组成;模板系统则是模板、围圈等组成。因此,滑模装置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着重做好这三大系统的结构设计、力学验算、安全验算等,确保滑模装置的适应性、安全性、合理性。
2 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滑模施工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很高,只有搅拌出优质的混凝土,才能保证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的保障,只有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才能得到最优的配合比设计。其次,必须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选用优质的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再次,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进行配料,配料称重必须准确。新拌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土的塌落度,以便滑模施工。
2.2 混凝土的浇注控制
滑模施工技术混凝土浇注时应高度在关注下述几个关键点:1)确保钢筋的干净,如果钢筋不洁净的话,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不牢;2)混凝土浇注速度、浇注高度等应该要均匀,这样才有利于模板的顺利升降;3)混凝土分区分层应该等厚浇注振捣,不得直接用吊斗或者布料杆直接入模,而是应该先将混凝土卸到分料器中,然后再均分到各个区域,确保各个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基本平衡,防止偏载。
2.3 模板的滑升
在初滑阶段应该要缓慢、匀速滑升,滑升的高度要小,以便检验整个滑模装置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确定后续滑模施工的出模时间及提升速度。当滑模施工正常后,应该按照初始滑模确定的速度计出模时间均匀滑升,滑升应该平稳。滑升的速度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出模时间不得太短,以免先浇注混凝土强度不够而坍塌。
2.4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滑模施工,顶板与墙体是连续进行的,钢筋制作、安装工程量大,工作条件差,交叉作业多,因此,必须要做好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及劳动组织,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2.5 滑模施工的纠偏
纠偏是滑模施工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若纠偏不及时、措施不当,将会导致结构的倾斜,甚至倒塌。经常用到的滑模施工纠偏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千斤顶来进行纠偏。千斤顶纠偏是指利用垫铁来对模板系统、平台系统进行施加力,让整个系统在千斤顶的压力之下朝着既定的方向偏移,从而达到消除偏差的目的;2)利用顶轮来进行纠偏。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混凝土墙来作为支撑点,借用外力来使模板在上升中逐渐的到达正常位置,这样可以达到纠偏的基本目的;3)利用模板坡度平台来进行纠偏。在模板不断上升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就利用模板坡度调整来进行纠偏,利用混凝土自身重量,强迫平台及模板系统朝着偏移的反方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
3 常见的几种滑模施工方法
滑模施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泥厂、联体、筒仓、滑模、液压提升、滑模平台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1.1 在水泥厂新建和技改工程中、其重要子项均化库、熟料库、水泥库、水泥散装库、生料库、原料配料库。大都均设计为筒体结构,占水泥厂土建工程的一半工程量,筒仓是滑模施工较为适宜的结构类型,混凝土成型整体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周期短、施工占地少、劳动强度小、节约模板和人工、综合效益高、而且有利于安全生产。
1.2 由我公司承建的云南国资水泥剑川水泥厂、三江水泥厂、富明水泥厂、海口水泥厂、东骏水泥厂等工程。水泥厂均化库、熟料库、水泥库、生料库、原料配料库、全部为筒仓结构。直径最小6 m,直径最大18m,共计施工69个筒仓。其中直径15m以上筒仓27个。筒仓结构施工中全部采用滑模施工方法。最为典型的是云南国资三江水泥厂工程中的生料均化库1个直径15m圆库。熟料系统2个直径18m二联体圆库。水泥及散装系统6个直径15m六联体圆库。联体筒仓滑模施工工艺在我公司水泥厂筒仓结构施工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2.1 施工中只使用一套模板操作平台和模板,用液压千斤顶提升,不再支模板和搭设脚手架,可节省大量材料及人工。
2.2 多个库可同时组装滑升,施工保持连续作业,使各种工序简化,施工速度快。
2.3 混凝土连续浇筑,可减少施工缝,保证构筑物的整体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2.4 操作平台栏杆及清光脚手架均设安全网和保护绳,施工操作安全。
2.5 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3.技术要点
3.1 联体筒仓滑模施工技术适用于水泥厂生料库、均化库、熟料库、水泥库、水泥散装库、原料配料库等筒仓结构工程。还可运用于各种类型的筒仓筒体结构工程施工。对常规的筒体结构滑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3.2 筒仓滑模施工工艺是由千斤顶、液压提升机、带动提升架、模板沿着混凝土表面滑动而成型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它是由模板、围圈、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撑杆、液压控制台、千斤顶组成的一个混凝土现浇模板装置。由液压提升系统带动模板系统沿混凝土表面自动滑升。形成一个移动的现浇模板体系。由提升系统自下而上缓慢提升模板并实施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工艺。
4.施工方法
4.1滑模设计
1、模板系统
(1)模板选用可调弧形钢板,模板宽以1200mm为主,不足部分以100mm和150mm相调剂,如拼装时不足50mm,用100mm宽的改制,外钢模高1200mm,内钢模900mm,内外模板上下差150mm,即内模顶标高比外模顶低150mm,模板与模板之间用M12螺栓连结,中间夹10mm厚的海绵条,模板与围圈用特制钩头螺丝连接。
(2)围圈的选择与布置
为增强围圈的钢性,传力的均匀可靠,上下围圈均用[10的槽钢,现场用Φ48钢管焊接成垂直拉杆,拉杆之间用Φ48钢管焊接成斜撑腹杆,相互链接成桁架式围圈。
(3)提升架的选择与布置
提升架是滑模施工最重要的受力构件,滑模装置上所有荷载都集中在提升架上,通过千斤顶传递给支撑杆,最后传到混凝土墙体上,选用开型桁架式提升架。
2、操作平台系统
本工程选用小桁架斜拉索滑模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系统由内外操作平台及内外吊架组成。
(1)、内操作平台:在每榀提升架内侧设置挑架,挑出1.8m,在挑架上设置一道环形水平钢桁架,用7#槽钢由螺栓与挑架连接。该环形水平桁架主要起保证滑模系统稳定性作用。内操作平台设置在水平桁架上、上铺50×100方木,间距50cm,上铺2.5cm厚木板,平台下面采用Φ14圆钢对拉,在提升架处间隔设置一道,受拉挑梁长脚上,用花蓝螺栓调节松紧程度。
(2)、外操作平台:挑出1.2m,连接在提升架外侧立柱上,挑架用钢管搭设,外挑架间用环形钢管及扣件、檩条采用50×100方木,上铺2.5cm厚木板。
(3)、内外吊架:吊架采用Φ16圆钢制作,横梁采用2∠50×4角钢制作,螺栓连接,内外吊架宽度800mm,上铺4根50×100方木,上铺2.5cm厚木板,侧面作扶手栏杆,安全网封闭。
3、液压提升系统
液压提升系统由控制台、千斤顶、支承杆、油路等组成。控制台选用YHJ-36型一台,该设备可一次控制到顶。控制台设在筒仓中心,千斤顶采用HQ-30型,额定起重能力30KN,需要40台千斤顶,考虑到圆筒仓仓壁滑模千斤顶的对称布置,实际使用数量为36台,单双间隔布置,每台设置针型阀及限位装置,以保证每台千斤顶能同步行进。支承杆通过承载力验算校合后采用Φ48钢管承接,支承杆标准长度6.0m。第一批支承杆为错开接头位置,分别用2.5m、3m、3.5m、4m四种规格依次顺序埋入千斤顶并牢固地支撑在混凝土基础上。油路采用二级并联油路,主管采用Φ19高压油管,分为四路,若发生滑模偏(扭),可通过控制不同主管的出油量来控制千斤顶的行程,达到纠偏(扭)的目的。高压油管,用分油器连接,每条支管控制一组(共6台)千斤顶。
4、支承杆的加工与安装
支撑杆需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Φ48钢管进行加工,加工长度为6 m ,加工好后运到现场安装,为了保证接头在同一截面上尽量少,组装时选择4种支承杆排列到3m、4m、5m、6m,4次排完,在滑升过程中全部加接6m的支承杆,接头连接,待出千斤顶后必须焊接牢固。
4.2 施工准备
1、垂直提升设备的选配
根据滑模施工技术要求和气候情况,每昼夜滑升高度2.5―3.0m左右,垂直提升设备选配应先满足其相应的混凝土和钢筋提升要求;二是满足滑模设备拆除需要;三是满足其上部施工及除属工程施工需要,采用QTZ5013塔吊一台,为了便于人员上下,需要搭设钢管人行跑道,密目安全网封闭。
2、对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混凝土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配制,滑升速度及混凝土出模强度,根据工期拟定24小时出模计划,连续作业,滑升速度工期大于10cm/小时,一般每天应大于2.5m,混凝土早期强度宜在4―6小时达到0.3―0.35MPa,混凝土坍落度冬季应控制在5―7cm,初凝时间控制在4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8小时左右,砼含泥量小于3%,水泥应按实际用量同批号一次进够,并严格防潮。
4.3 滑模设备检修
(1)液压控制台:试运行使其正常;
(2)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
(3)油管、针形阀进行耐油试验。
4.4 滑模组装
滑模系统组装程序如下:准备工作(放线、建立测量控制点等)提升架就位内圈内外挑架及水平拉杆千斤顶及液压系统试压、插支承杆、提升一个行程、内环水平桁架及水平拉杆初步受力提升架最后连接安装内模板及操作平台板水平钢筋绑扎至提升架下横梁以下安装外模板及铺设电管线及测量系统组装验收合格滑升2m后安装吊架及挂设安全网。
4.5 模板滑升
模板滑升分初滑、正常滑升、末滑三个阶段进行。
1.初滑:当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灌高度大于900mm(模板高度的2/3)时,先进行试探性提升,即1个千斤顶行程,观察液压系统和模板系统的工作状况及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控制在0.2-0. 4Mpa,用指压混凝土清晰面不致下陷),如各系统工作正常,每浇灌一层混凝土,再提升3-5个行程,浇灌到距模板上口50mm,可进行初升。
2.正常滑升:
(1)在滑升过程中保持操作平台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控制在40mm以内,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在20mm以内。
(2)提升时随时检查千斤顶是否充分进、回油,提升过程中若发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油压值的1. 2倍,千斤顶升起时,则可判断系统出现故障,必须马上组织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
(3)正常滑升时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5小时以内,一般情况每隔1小时提升1-2个行程以减少混凝土面的摩阻力。
(4)在提升前派专人检查钢筋、预埋件等是否阻碍模板滑升,随时检查操作平台、支承杆的工作情况及混凝土凝结状态。
3.末滑:当模板滑升至筒仓下环梁底lm左右时,滑模进入末滑阶段,此时放慢滑模速度并进行准确计算最后一层混凝土均匀交圈,滑模停滑后再对混凝土进行一次快速浅点振,保证拆模后的混凝土面整齐平顺。
5.滑膜质量控制
5.1质量控制标准
5.1.1筒体结构滑模施工质量执行《滑动模板工程技术标准》(GB50113)
5.1.2 滑模工程的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进行。
5.1.4 滑模装置各种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
5.2 质量保证措施
5.2.1 垂直度预控措施
每个仓布置5个7.5kg线锤,分别位于仓中心位置和在横、纵轴线对称位置上,每滑升300mm观测一次,若发现偏移可采用操作台倾斜法、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支承杆导向纠偏法进行纠偏。
5.2.2滑模平台水平预控措施
将水平控制标高直接引测在每根支承杆上,随操作平台上升,由专人沿支承杆每300mm-600mm向上标法滑升3m用水平仪抄平一次。
5.2.3预防扭转措施
滑升前检查平台刚度,滑升时控制好油压,使千斤顶同步爬升,混凝土浇筑应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
5.2.4预防支承杆失稳措施
保证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控制在150kg/m2以内,平台上的支承杆和钢筋应随用随放,不得超载。材料堆放要均匀,不得集中堆载。每次提升300mm左右,严禁超高提升。
5.2.5预防筒仓壁混凝土拉裂措施
模扳安装应上口小,下口大,斜度宜为模板高度的0.2%-0.5%。滑模提升过程应控制好操作平台水平。混凝土浇筑速度应满足滑模工艺要求,严格按滑模施工技术要求提升模板。每提升一个浇筑层高度,应全面检查出模混凝土的质量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
6.滑膜施工安全
6.1滑模施工安全执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GBJ1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程》(JGJ80)的有关规定。建立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制度。定期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限时处理,随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6.2安全操作措施
1钢平台焊接可靠,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满挂安全网。
2塔吊在施工前应作安全检查,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上下,应设置可靠楼梯,并满挂安全网。
3应设置双四路或备用电源,电压380伏及220伏,设置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零线接地可靠。
4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体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垂直运输设备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
5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下到地面,人体不能接触防雷装置,操作平台上设置两只专用消防灭火器。
7 结语
7.1采用滑模施工,只需组装一套模板,不再支设模板和搭设落地脚手架,可节省大量的材料和人工比其它工法节省功效21%以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7.2一组模板可同时组装滑升。施工保持连续作业,使各种工序简化,施工速度快、混凝土连续浇筑,可减少施工缝,保证构筑物的整体性。
7.3 质量容易保证,操作平台栏杆及清光脚手架均设安全网和保护绳,施工操作安全,模板支撑系统应用少。
7.4滑模施工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安全可靠。在已投入使用的库体中,筒体光滑笔直,结构性能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标准》(GB50113)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滑模施工范文第3篇
滑膜技术是近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讲,滑膜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并推动了我国水利建设工程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滑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相关人员加以重视。下面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滑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供其参考。
关键词:
水利施工;滑模技术;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是目前经济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从我国发展整体现状来看,水利工程建设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滑膜技术的出现也是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其滑膜技术的优点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下面就滑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1滑模施工技术
滑膜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主要是依据千斤顶多组设备在共同作用力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原动力,将刚成型的模板表面或是混凝土表面的模板对其移动相应地位置,在模板的上层对其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保障最下层的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其质量要求,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混凝土强度,然后再依据提升机具的作用使其模板依据混凝土外部的模板进行滑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这种滑膜技术多适应在渠道边坡工程中,或是梯形作业环境中,因它具有其他施工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能够将复杂的施工作业变得简单化,满足精度高、混凝土浇筑量大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很好地缩短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确保了施工作业质量。
2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就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滑模技术就是利用模板工具,然后借助千斤顶的动力将其进行升降的轨道运动。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良好的作业设备,更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合理化的操作。但是就目前发展来讲,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运用这项技术时并没有在全面范围内进行很好地使用,只是在一些特定施工环境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下面就其运用进行详细分析。
2.1在梯形断面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梯形断面作业活动相比较其他施工作业要复杂的多,对于成型的混凝土表面或是模板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工具模板或是滑动滑框的长度不得超过长度的4-5米,只有完全符合施工作业要求,才能满足工程质量,从而使得滑膜技术发挥很好的效用。
2.2在U型渠道边坡施工中的应用
这个方面主要是采用滑模技术在混凝土灌浆区内滑模现浇整体的U型混凝土渠道施工中,使用渠顶轻轨支承悬模机型,或者是比较常见的以渠床土模作支承的机型,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使用以渠床土模作支承的机型施工,这种机型具有成本相对较低、运行快等优势,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还能节约工程成本,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在使用滑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尤其是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在施工前熟练施工图纸和标准规范要求,此外,还要遵循一定的施工程序,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真正发挥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重要。
3应用优势分析
水利施工作业环境因自身特点决定,施工作业环境复杂,要求的质量标准及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水平都较高,水利工程滑膜技术的出现恰巧能满足这一要求。它能有效的提高施工作业环境中混凝土间隙裂缝修补工作的不足,同时对混凝土的制作、勾兑比例、搅拌力度都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活动,尤其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可以减少混凝土在施工作业环境中出现的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施工作业人员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使得工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的完成,保证了质量。这是其他施工作业技术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要广泛使用这项技术。
4水利工程中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4.1在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
混凝土材料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原料,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混凝土比例的搅拌和配置,是实现水利工程滑膜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滑膜施工技术前,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很好地校验与审查,防止不合格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或是在使用过程中将其配合比配置的不合理,要掌握好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确保各个阶段的混凝土质量都能够符合施工作业环境要求。
4.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混凝土要得到均匀浇筑,要在浇筑过程中匀速前进,以保证有利滑升;混凝土浇筑振捣时要分区分层的进行,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不要将混凝土浇筑到钢筋上,在最后的清理工作中,既不易清理,又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4.3滑模的控制
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利用水准仪测量来进行水平检查,另一种控制方法就是利用千斤顶同步器来进行水平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滑模结构中心不发生偏移,一般需要使用激光照准仪以及吊线相配合进行测量,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能及时发现滑模会发生变形的位置,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发现变形,可以采用上下面全部测量的方法,确定竖井结构的直径范围,最大限度地保证竖井结构质量,避免出现变形,这样就能确保滑模施工效果。
4.4滑模施工的纠偏要点
滑模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施工效果,因此,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采用不同的方法纠正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利用钢垫板的方式填高千斤顶的底部,利用千斤顶迫使支撑轴发生位移,进而将整个平台带动到模板系统中,并且向指定的方向滑升,通过这种方式纠正误差,避免在混凝土灌浆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滑模施工误差纠正是必要的工作,以保证后续滑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进而能达到理想的混凝土灌浆施工效果。
5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知,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滑膜施工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和意义。水利工程建设虽然施工作业环境复杂,难度较高,但是只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化的施工工艺及管理方式,是能够确保其顺利开展的。这就要求相关建设人员及施工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施工工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完善,从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造福于人。
参考文献:
[1]王慧斌,李云鹏.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科技传播,2011,11:170.
[2]周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2,6:68-69.
[3]李新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45.
[4]商孟喜.试析水利施工中预应力锚索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3:140.
滑模施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滑模施工 优势
引言
高层建筑上部主体结构通常层数较多,且竖向结构布置上下变化不大,特别是进入标准层后,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尽量采用滑模施工法。该方法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综合效益显著,是可广泛采用和推广的施工技术。
1.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
滑模施工是一种可以随着柱子的高度而上升的滑模工艺,广泛用于高层构筑物施工,高层建筑物如果现场堆放条件受到限制,采用滑模比较好,而且施工速度快,降低模板损耗率。滑模的施工是通过油泵的压力,使卡在支承杆上的液压千斤顶,带动千斤顶架支承整个操作平台及向上提升内外模板、吊架,它具有施工连续性和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混凝土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能节省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钢模板以及施工安全等优点。构造简单,施工进度快,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等特点。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l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每天可以滑升2.5m~3.5m,最高可达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可降低成本15%~20%,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主要是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是结构质量和工期进度控制的重点,这些构件可以采用滑模施工。滑模装置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由模板、提升架、围圈组成的模板系统,由主操作平台、上辅助平台和内外吊脚手架组成的平台系统,由液压控制台、油路和支承杆组成的液压提升系统。滑模装置的设计主要针对上述三大系统进行设计。滑模施工的重点是抓住施工方案的选择、人员的组织培训、滑模装置组装与拆除、水平及垂直度的控制及纠偏、水平楼板交叉处的处理以及安全质量的技术控制。滑动模板作为新的施工技术,它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能带来成本的下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2.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的质量 滑模工艺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①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优劣的科学依据,也是保证滑模工艺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②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按照配合比的要求,保证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厂家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③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这一点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响。④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对保证顺利滑模施工有较大影响。
2.2 混凝土的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①不要污染钢筋,否则,钢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影响工程质量和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②均匀浇筑混凝土,包括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浇筑速度指前进速度均匀,保证顺利滑升;混凝土要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不得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应均匀布置,卸在受料平台上,再用铁锹迅速转移到模板内。
2.3 模板的滑升
2.3.1 初滑阶段,滑升行程要少,主要目的是对整个滑模装置进行带负荷检验,避免粘模,检查出模强度,确定出模时间和滑升速度。
2.3.2 正常滑升阶段,按每层浇筑200mm~300mm相应滑升9个~12个行程,其中每隔20min~40min滑升1个~2个行程,滑升速度和出模强度要相协调。
2.3.3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由于滑模施工中顶板和墙体连续进行,钢筋制作与安装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条件差,交叉作业多,在安排劳动力过程中要加强和其他工种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2.3.4 滑模施工的纠偏①千斤顶垫铁纠偏法 利用钢垫板将千斤顶底座偏移方向的一侧垫高,迫使千斤顶连同支承杆偏离偏移方向,带动平台及模板系统作定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纠扭的目的。②改变模板坡度 平台、模板滑升到适当高度后,将模板坡度朝纠偏方向调校,然后浇筑混凝土,再继续滑升时,利用新浇混凝土的导向作用,迫使平台及模板系统偏离原滑升方向,向着纠偏方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纠扭之目的。③顶轮纠偏法 利用已经出模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支点,通过改变纠偏装置的位置而产生一个外力,在滑升过程中逐步顶移平台及模板系统,以达到纠偏目的。
3.几种常见的滑模施工技术方法
3.1 墙体滑模、楼板并进施工法 工艺流程:墙体滑浇至板底标高墙体空滑、绑扎钢筋墙面检修、模板清理内模板脱空下口平楼面标高、停滑吊开活动平台板楼板及阳台支模、绑筋、隐检浇筑混凝土内模板下口处安装L形堵板吊入上层楼板的模板及支撑封闭活动平台板安装上一层门窗洞口、墙体竖向筋接长上层墙体滑模。
工艺特点:这种施工工艺的特点是楼板与墙体连成一体,结构整体性好,施工进度快,工期短,3d可完成一个结构层,滑完5~6层结构后,内装修、门窗安装、水电暖安装即可提前插入,有利于整幢建筑的交付使用。
这种工艺存在的问题:模板下口滑至楼面标高时,支承杆长细比偏大,因此支承杆的布置应考虑间距密一些,同时施工中应注意支承杆的加固;在内模板全部脱空的情况下,支承杆长细比偏大,上部混凝土强度较低,对支承杆嵌固作用较差,因此在高空风力作用下平台容易失稳;耗工较多,劳动强度大,每层楼板的模板、支撑,其支拆及层层向上翻运,劳动力消耗较多。当楼板为预制楼板时,则在模板脱空一段高度后,从模板下口与墙体混凝土之间的空挡插入预制楼板。这种工艺用于框剪结构时,框架梁可与墙柱同时滑浇至楼板底。
3.2 墙体先滑、楼板跟进法 工艺流程:墙体滑浇、预留连接楼板的胡子筋或孔洞滑过后找出胡子筋并扳正墙体向上滑浇3~5个楼层楼板支模、绑筋、隐检楼板浇筑混凝土。
工艺特点:这种工艺楼板施工与墙体滑升没有直接关系,工序安排时间比较充裕,楼板一次抹光质量较好,内墙装修及水电安装可提前插人;楼板的模板可采用定型台板或H型支架,使拆装工作量减少。但耗钢量多,一次性投人较大。
3.3 楼板配合墙体随滑随浇法
3.3.1 这种作法是在墙体两侧的楼板钢筋绑好后,滑浇墙、柱,利用墙柱滑浇的时间继续施工楼板。其施工工艺:墙、柱滑浇至梁底―墙、柱及框架梁滑浇至楼板底柱继续滑浇、墙梁空滑至内模下口平楼面标高剪力墙两侧的楼板支模、绑筋墙、柱滑浇,梁空滑,留出楼板施工缝框架梁两侧的楼板支模、绑筋,墙、柱滑浇至上层楼板底浇筑楼板混凝土。
3.3.2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墙体上不预留连接楼板的胡子筋或孔洞(键槽),楼板钢筋事先绑好,墙体滑模时即将楼板端部钢筋浇筑于墙内,而留出楼板施工缝。由于楼板系配合墙体随滑随浇,而不是滑几层后再浇楼板,因此墙体滑升时不需要预留较密较大的孔洞,不需要预留锚固筋及绑扎加强钢筋,从而减少了施工工序。内墙面的修整等项工作,一部分可在楼板上进行,操作平台下不需要串挂双层吊架,减少了高空作业量。
4.结束语
滑模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比较特殊的一门施工技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混凝土的连续性施工要求较高。滑模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多工种协同工作和强制性连续作业的特点,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影响全盘,因此,周密地做好施工准备和控制工作是搞好滑模施工的关键。笔者在靖江金泰大厦工程电梯井及昆山益海嘉里面粉车间工程麦仓粉仓施工中成功使用了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良祺《浅谈建筑滑模施工的施工方法》[J].广东科技.2007(6).
滑模施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滑模工艺 煤炭筒仓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53-03
1 工程特点
(1)群仓施工,施工队伍众多,施工人员数量大,对施工工序安排整体性要求较高;(2)内径40 m的大型储煤筒仓,主体仓壁采用后张无粘结预应力工艺,国内施工先例较少,无多少施工经验可以借鉴;(3)筒仓顶部距地面高度约42 m,整个施工过程均为高处作业,部分进入超高空作业,高空及超高空作业的工程安全管理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2 施工准备
模板滑升施工是一个协调性很强的工作,滑升前做到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如滑升平台系统在技术、安全、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人员组织是否完备,材料供应是否充足,水电是否正常等,在滑升施工前由分部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滑升技术安全交底,横向联系各方面因素,确保滑升工序顺利进行。
2.1 上人回笼梯
施工人员在筒仓及滑模系统的上下由上人回转笼梯输送,在筒仓侧面设置上人回转笼梯,用于施工作业人员交接班以及部分小型材料的运输需要。楼梯采用钢管搭设,搭设宽度2.4 m,长度为6 m。走道坡度为1∶3,拐角处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为1 m,楼梯两侧及平台设置栏杆及踢脚板,栏杆设置2道,分别在0.6 m和1.2 m处,踢脚板高度为180 mm。楼梯段采用钢管上焊接踏步骨架,上铺两根50×100 mm木方,木方上钉木板以及防滑条。上人楼梯的搭设自由高度不得大于3.0 m,搭设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随搭设随挂安全网。(详见“上人回笼梯平面布置图”)(见图1)。
楼梯四角采用4根立杆,底部立杆与预埋在基础上的钢管连接,底部横杆设置垫板。立杆必须垂直,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从2.0 m开始,每隔3 m设置一层连墙杆,每层4道,与仓壁预埋的铁件焊接(铁件采用10 mm厚钢板制作,并焊接4根φ12钢筋用于与砼的锚固),连墙杆与爬梯立杆采用扣件连接。预埋件与连墙杆的连接见图2。
2.2 垂直及水平运输方式、设备及能力的选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设置臂长50 m塔吊2座,24 h不停运输,保证钢筋及其它材料满足滑升需要,塔吊平面布置见图3。
2.3 混凝土供应及供应方式
混凝土由拌合站统一供应,施工过程保证现场有两辆混凝土罐车,另外考虑机械降效及不可预见因素,配备200T汽车吊满足滑模施工需要。混凝土的运输供应方式采用泵送,滑模时,砼由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地泵处,由地泵将砼输送至操作平台上集料斗,用0.2 m3小车人工送至模板内。
2.4 水电系统的设计
(1)配电系统由照明系统和动力配电系统组成,总电源电缆为3×50+1×25 mm橡胶电缆100 m,设一配电柜,操作平台设置10只草地灯,内外吊架平台各设置20只白炽灯;所有灯具应做好防雨防爆措施,设置2台电焊机、8台振捣棒。配电系统需满足下列要求:
①动力及照明用电、通讯与信号的设置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②电源线选用规格应根据平台上的全部电器设备总功率计算确定,其长度应为滑升高度+水平距离+10 m;③平台上的总配电箱、分区配电箱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中的插座规格、数量均应满足施工要求。
(2)滑模施工所用水源、电源均由原灌注桩及承台施工时使用的水源及电源进行供水供电。
2.5 施工精度控制系统
(1)水平度控制: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测量水平面;(2)垂直度控制:在筒壁内侧500mm轴线位置上设控制点,用激光铅直仪或5 kg大线坠控制筒壁的垂直度;(3)精度控制仪器、设备的选配如下:①千斤顶同步控制装置,可采用限位卡控制装置;在千斤顶上侧设限位卡,配以Ф10 mm的装水透明胶管控制千斤顶的行程,以控制操作平台的水平度;②垂直度观测设备可采用激光铅直仪和线锤等,其精度不应低于1/10000;③测量靶标及观测站的设置必须稳定可靠,便于测量操作,并应根据结构特征和关键控制部位确定其位置。
2.6 通信网络系统
塔吊指挥:对讲机。平台上:对讲机、吹哨、扩音器。平台上下等:手机、对讲机、扩音器。滑模期间塔吊及地面塔吊指挥人员的对讲机要及时充电,不得因没电停机,确保指挥正常。并留有1台备用,平台上扩音器由平台指挥使用,平台上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喊叫。所有管理人员、班组长都要把手机打开,充足话费,不得无故关机停机。从而确保整个施工现场24 h联络正常。
3 滑模系统的组装
3.1 施工流程图
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圈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下水平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脚手架安装中心拉杆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撑杆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
3.2 滑升平台组装
滑升平台组装前,首先应在滑升起始面上找准中心,在中心架设经纬仪,用经纬仪根据计算划分的角度,找准提升架的正确位置并用墨线弹出(或根据计算的弦长,用钢尺量出个提架的位置)。在组装前将仓壁环筋绑扎至高度1.3 m的高度。
根据测定好的提升架位置,在库壁两侧搭设简易脚手架,将提升架逐步吊装就位,并作临时固定(可利用简易脚手架)。注意提升架相互之间应等高。
3.3 安装围圈
按预锥度理论给定围圈坡度,外侧坡度控制值为0~2 mm,内侧坡度控制值为2~4 mm。两提升架之间的围圈不得出现两个以上的拼接接头。
3.4 安装中心钢板及拉杆
中心钢板是由16 mm厚圆形钢板周边打孔组成。拉杆是由连接环、直接杆、花篮螺栓组成。调整收紧拉杆时先将所有拉杆全部预紧,然后用水平尺放置在提升架下横梁上,收紧拉杆,直至提升架横梁水平为止。
3.5 安装动力及液压系统
安装千斤顶及控制台,千斤顶按按提升架的位置布置,连接好油路。再连接油路时要注意千斤顶的分区。安装动力及照明电路,液压系统加油、试压,排空。内外仓油路分开。
3.6 插入支撑杆
支撑杆材质选用φ48的钢管。为方便试滑,首根支撑杆插入千斤顶后不能插到底,应距离支撑面50 cm左右。由于支撑杆滑过千斤顶下卡头后需焊接,工作量大,所以,支撑杆第一段可为四种规格,使接头错开,这样不仅降低了连接支撑杆工作的密集度,又不影响滑模速度。支撑杆上如有油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采用平头对接的支撑杆,平台对接时爬杆内安装内衬管,确保接口位置强度满足使用需要,当千斤顶通过接头部位时,应及时对接头进行焊接加固,当发生支撑杆局部失稳、被千斤顶带起或弯曲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当支撑杆穿过较高洞口或滑模滑空时,应对支撑杆用直径大于20 mm的钢筋焊接进行加固。
3.7 安装内外模板
模板是通过铁丝来进行安装的,安装时每间隔一个模板安装上、下各一道铁丝,在进行模板安装时一定将模板的坡度控制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模板安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出模混凝土的质量,这一点务必达到安装要求,以防出现倒锥而影响滑升。组装好模板后,应重新校验模板的坡度是否符合如前所述的坡度,否则,需重新检查模板,直至达到要求。在有洞口的模板位置同时应将洞口的木板封好,小于1 m的洞口应及时将木盒放入,注意所有木封板及木盒厚度均应小于墙体厚度,每边小2~3 mm。当洞口尺寸较大时,要提前做好模板,模板应加固好,同时对洞口处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加强钢筋。
3.8 滑模设备检修
(1)液压控制台:试运行使其正常。(2)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3)油管、针形阀进行耐油试验。
3.9 平台上物料的堆放的注意事项
平台上物料的堆放应满足以下要求:(1)平台上物料的堆放不应太多,且应均匀堆放。(2)提升平台上人员不能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应分散。(3)空滑期间平台上不能堆放物料,施工人员尽量减少。
4 滑模施工
4.1 施工准备
模板滑升施工是一个协调性很强的工作,滑升前做到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如滑升平台系统在技术、安全、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人员组织是否完备,材料供应是否充足,水电是否正常等,在滑升施工前由分部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滑升技术安全交底,横向联系各方面因素,确保滑升工序顺利进行。
4.2 初升
滑模系统拼装支立、检查完成后,进行初次混凝土浇筑,初次砼分3层进行交圈正、反向浇筑,浇筑高度约800 mm(规范要求模板高度的1/2~2/3高度),5~6 h开始试提升,试滑升时,应将全部千斤顶同时升起5~10 cm(约2~4个行程)观察砼出模强度,第一层浇筑的砼强度达到0.2~0.4 MPa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达到0.3~1.05 KN/cm2时符合规范要求,即可将模板滑升到200 mm,对所有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修整后,可转入正常滑升,正常砼脱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 MPa。
4.3 正常滑升
当初滑以后,即可按计划的正常班次和流水分段、分层浇筑,分层滑升。正常滑升时,两次滑升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砼强度达到0.2~0.4 MPa的时间来确定,一般控制在1.5~2 h左右,每个浇筑层的控制浇筑高度为300 mm。每次绑扎一层(浇筑层)钢筋、浇筑一层砼,砼正、反循环向浇筑,气温较高时中途提升1~2个行程。滑升过程中,应使所有的千斤顶充分进油、排油,当出现油压增至正常滑升工作压力值的1.2倍尚不能使全部千斤顶升起时,应及时停止提升操作,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千斤顶的相对高差控制在40 mm以内(规范要求),相邻两个千斤顶的升差不大于20 mm(规范要求),如果超过允许值,则由平台指挥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检查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除。本次施工滑升速度控制在2 h左右滑升一次,在滑升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砼的出模强度,其出模强度要求为0.2~0.4 MPa,具体施工中根据以往经验,每次出模以手指试验其强度,保证在滑升中不出现混凝土坍落的现象。
4.4 末升
当模板滑升到距顶1 m左右(+45.0 m)时,即放慢滑升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整个模板的抄平、找正应在滑升到距顶标高最后一个浇筑高度(一个砼浇筑高度为300 mm)以前做好,以便顶部浇筑的砼能够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保证顶部标高及位置的正确。砼全部浇筑结束后,应及时卸去平台上所能卸去的荷载,并按正常滑升时间继续提升模板。
5 滑模系统的拆除
滑模平台滑升至标高后,就可以拆除不用的油路、清理平台垃圾以及堆放的滑模材料,利用滑升桁架进行环梁施工,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拆除,拆除的顺序详见下工艺流程图(见图4)。
拆除必须遵循下列原则:在模板散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模板系统的总体稳定和局部稳定,防止模板系统整体或局部倾倒塌落。拆除过程中必须有专职人员统一指挥。(1)切断全部电源,撤掉一切机具。(2)拆除液压设备,但千斤顶及支撑杆必须保留。(3)将外脚手架及外挑架拆除。(4)拆除柔性平台。(5)拆除外模板及圈。(6)拆除提升架,先拆立柱后拆横梁。(7)将千斤顶从支撑杆上端抽出。(8)拆除一段围圈,端部封死。(9)截断支撑杆,端部封死。
6 滑模施工质量标准
6.1 平台组装质量要求(见表1)
6.2 施工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见表2)
6.3 垂直度、扭转度的测量、预防和纠正及特殊情况处理
(1)垂直度、扭转度的测量。
滑模组装时,按90°间隔在筒仓内平台挂设四只5 kg线坠,在承台面相应位置做出线坠中心标志,滑升时,每滑升一皮检验一次线坠相对标志偏移值和垂度差值,用于控制筒仓的轴线及垂直度。由专人负责做好记录。
(2)垂直度、扭转度偏差的预防。
垂直度、扭转度应以预防为主,纠正为辅。本工程采取以下办法预防纠正。保持平台水平上升一般就能保证结构竖直。在支承杆上按每滑升一皮的高度划线、抄平,用限位器按支承杆上的水平线控制整个平台水平上升。本工程应勤抄平、勤调平,如局部经常与其它部位不同步,应尽早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建筑物垂直度关键在于竖向校核点的正确性、结构砼的垂直度及轴线位置的测量精度。具体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在基础上四角用红漆标出标准纵横向轴线位置,用经纬仪引测到上部,筒仓部分必须设置、控制好筒仓中心位置、轴线位置。砼浇筑遵循分层、交圈、变换方向的原则,分层交圈即按每滑升一皮的高度进行分层闭合浇筑,防止出模砼强度差异大,摩阻力差异大,导致平台不能水平上升。变换方向即各分层砼应按顺时针、逆时针变换循环浇筑,以免模板长期受同一方向的力发生扭转。平台上堆载应均匀、分散。
(3)垂直度、扭转度偏差的纠正。
纠偏纠扭遵循勤纠正,小幅度纠正的原则。纠偏采用倾斜平台法,当发现垂直度偏差超过滑升平台高度的1‰时,将平台反向倾斜5~10 cm,通过倾斜提升达到纠偏的目的。滑模施工每滑升一次作一次偏移、扭转校正,发现控制偏移、扭转的线锤偏差大于规范要求即进行纠偏、纠纽。平台纠偏:平台及模板水平度的控制是控制中心偏差的关键,在模板开始滑升前用水准仪对整个平台及千斤顶的高程进行测量校平,并在支承杆上用水准仪抄平每隔一个浇筑抄平一次。平台纠编采用平台倾斜法纠编达到纠编目的,适当提高偏移一侧千斤使平台倾斜(不大于1%)后滑升,纠正偏差后正常滑升。平台纠纽:平台扭转采用牵拉法,沿周边均布8个点(提升架位置)用手拉葫芦与扭转方向反向牵拉,平台提升时达到反向纠扭。
6.4 滑模过程殊情况处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应优先采用连续施工,如因气候或其它特殊原因,必须暂停施工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停止砼浇筑后,仍应每隔1 h提升一个行程,如此连续进行5 h以上,到模板不会粘结为止。因停滑造成的水平施工缝,应清理干净,凿除松动石子和浮碴,并用水冲洗干净。再次浇筑时,应按配合比减半石子的砼浇筑一层(100 mm)后,再继续按原配合比浇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全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