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明文范文第1篇
深蓝色里,夏的繁星,秋的皓月,飘渺、神秘、旷达。夜晚吸引了太多的梦,因而深不可测。想读懂它的人往往被其感动,坠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仰望天空,古人借星宿占卜吉凶,今人数流星暗许心愿。物是人非啊!辉煌的,悲壮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历史在混沌的天地间飞速转动,千年,万年,不过只是弹指一挥间。而这世上还有些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吧?
沉默。良久。氤氲的云雾罅隙间,一道口子被拽开,轰地迸射出团团红晕,浸透了世界。日出是宇宙见最完美的动画。即使每日黎明,总是在一片迷蒙的天空里出现那一轮生命,我还是愿意隔着层层化学烟雾极目远眺,以一种近乎崇拜的心情远眺。无论你有多么沮丧、烦恼,都会被这温柔的色彩包容,融你的情感、精神、意志、情绪于那血一样的灿烂之中,你会感到内心深处的震撼:你的眼睛竟可以收容这么多的美好,你所在的空间竟如此博大!
这能量的源泉不仅给每日的生活注入新鲜,更引导我们进行感性的认知,理性的思考。它点亮世界,点亮我们的眼睛,正如人类文明点亮历史。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挖掘到的,是大自然提供的感动因素。黄河的浪涛拍打出传世的儒家文明,亚马逊的急流冲刷出神奇的玛雅文化,虽然愚蠢的我们至今探求不到大自然提供的千万种力量,而文明,毕竟在向前发展。大自然在适当的时候挑一些适当的人,将自己封存久远的内涵奔泻出来,让他在瞬间找到所谓灵感,赋生命以弹性。近代哲学家康德说过:“仰观星辰,遨游森林,最足以给我冥想的机会。”李白、毛泽东、歌德、贝多芬……他们都曾用心灵和自然默默无言地对话,被自然感动。然后,他们或承载世界,或改造世界。
浩瀚的时空里,我们实在是无足轻重的微生物。而能在这样一个凭少年英气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与无数的前人面对同样的自然,接受同样的感动,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不管自然是否选我们做那个能接受其宝藏的人,只要拼搏了,感动了,彻悟了,一切,都无憾。
说明文范文第2篇
是的,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会把地扫得干干净净,会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在爸妈的督促下,我们会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会甜甜地喊一声“叔叔阿姨好!”。然而,我们能自觉地做好这些事情吗?做了这些事情就一定很文明吗?
在拥有一个美好环境的同时,我们更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也渴望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及时的帮助。然而,我们尊重和帮助了别人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忘了,我们的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去想别人的感受。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意讥讽别人的缺陷和缺点,能是文明行为吗?在家里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在学校不听从老师的教导,嘴上时髦的脏话,身上奇特的衣服,自以为很了不起,可别人也这么认为吗?换个角度想想吧,如果别人是这样,你认为他很文明吗?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不仅才思敏捷,巧言妙答,而且更懂得礼节和谦让。一天,父亲叫孔融七兄弟从最小的开始挑梨子吃,而孔融却拣了一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剩下的大梨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于是,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是啊,谁不喜欢这样孩子呢?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便有礼仪之邦的称誉。但新加坡 “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标语却用醒目的中文标明。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大多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我深深地感到,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国耻啊!
“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学会谦让、懂得尊重、助人为乐,从小养成文明的习惯,才能使文明的行为不知不觉地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卫生环境才能洁净整齐;我们师生、同学之间的学习环境才能和谐舒心;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家庭环境才能和睦温馨。
说明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兴趣;体味语言;文体知识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都是现实社会普遍使用的文体。初中语文应该把培养学生实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标中虽然很少提到“说明文”这一概念,但有一处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从这一句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淡化文体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说明文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实用语文能力。
一、结合实际,激发兴趣
以往在说明文教学,教师常常要先讲许多说明文文体知识,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作为重点记下来,然后就文章内容做分析,让学生利用文体知识去套用、去阅读,整节课下来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或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上,这让学生感到说明文枯燥,没有学习兴趣,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其实,说明文中有很多是说明生活中较常见的实物或道理的,我们教学时大可不必把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文之中、文字之间,应该扩展思路,结合实际,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说明文的实用价值。比如《看云识天气》一文是根据云在空中的高低位置,从上到下逐层说明,有条不紊地表述了云的形态变化与天气阴晴雨雪的关系。学习这一课如果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就丰富多了,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留下观察云的问题,要求每一个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拿到课上参看课文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这样课堂就丰富起来了,且让学生学到了实用的知识。比如,学《统筹方法》一文,教师也不要只讲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不然这种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会失去它的价值。教师可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彻底搞明白什么是统筹方法,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的。如此教学,不仅教学内容丰富有意趣,而且让学生们领会了作品中的科学思想。
二、结合文体,体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最重要的特点是准确、简明,让读者便于领会被说明的事物。《中国石拱桥》中有很多用语准确的例子。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的“几乎”一词就不能没有,它说明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的可能。“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28米”,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卢沟桥宽约8米”,“约”表明卢沟桥的桥宽不是正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多读、多比较,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说明文有时候也有形容、描写,或运用某些修辞手法,但目的不是为了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而是为了更形象、更明白、更精确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前两段就有些语句是描述了春天到来的景象,并且说桃花、杏花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我们在教学时,有的教师注意到了这里的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修辞方法,并针对这些修辞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用这些语言要说明什么道理呢?我们却忽略了。这两段的描写是告诉读者“杏花——耕地、桃花——种谷子、布谷鸟——割麦插禾”的对应关系,即本段的主旨“物候和农事有密切的关系,早被劳动人民认识和利用”。这才是作者要说的主要内容,才是教学重点。结合文体,体味语言,分析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想到文体的特点。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介绍或说清楚某个事物或道理,文中所有的语言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品味语言一定要根据这个原则。
三、文体知识,理解会用
学说明文不能不学文体知识,虽然新课改提倡淡化文体知识,但淡化并不等于一点都不学。说明文作为一种文体有自己的特点,就如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一样,它也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固有的知识要素。教学说明方法,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有多少种,而是要把说明方法放到文中,认真体会它有什么作用。比如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核舟记》末尾一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一番数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让读者感到在如此小的核上刻有这么多东西,不禁感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比如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人类的语言》一文,在说明人类语言的特征时,将人与猩猩、鹦鹉作比较,突出了人类语言的特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无论哪一种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把事物说明得更清楚,把事例说明得更明白、更好懂。从而要求学生在习作中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的说明需要,学会选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教学说明顺序,让学生仔细研读文章内容,分析课文篇章结构,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事物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也可以在学了几篇文章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方面的规律。
说明文范文第4篇
科技英语说明书是科技文章的一类,既有科技英语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非科技英语相比,科技英语里的复杂长句比较多,一句话里包含三个以上子句的情况是常见的,包含五六个子句以上的情况也决非个别。这是由于科技文章要求叙述准确,推理严密致。其次,科技英语中被动句使用频繁。被动句中把受事作为句子的主语,突出强调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执行的对象。受事在科技文中通常表现为客观事物,科技文章着重叙述客观事实,并希望强调所论述的事物,所以多采用以客观事物为主体的被动语态。此外,非限定词使用较多和词性转换较多也是科技文章的显著特征,在此不再赘述。科技英语说明书作为科技文章的一种个性,除兼具以上特征之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如术语密集,列举物件多而说明少。因为读者多半是直接使用者,事先已经知道这些术语。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这些术语的标准译法。另外,说明书的使用者为产品的购买者,文中出现“you”的地方,一律翻译为“您”表示尊敬,但对于原文中的警告、注意事项,译文也要采取相应的警示语气,提醒使用者注意。
二、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翻译策略
严复的“信、达、雅”可谓翻译的“三字真经”,结合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特点,仿照严复的三字论及国内其他学者对应用文体提出的翻译标准,笔者提出三词论——“准确、通顺、简练”作为科技英语说明书的翻译标准。阎庆甲[5]在《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一书中提出“明确、通顺、简练”的科技翻译标准,黄洁《科技文翻译之实、准、简—译Harmony有感》一文中引用了李长栓(2008)对应用文写作的三字基本要求“实、准、简”。实,实质内容要求实事求是。准,是表达形式、语言、引用事例、数字、图片都要准确无误;简,就是简洁明了,要直截了当,不说套话、废话、不绕弯子。此理论可谓面面俱到。笔者认为科技说明书,目的在与介绍国外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若翻译不正确,轻则对使用者产生困扰,重则产生危害。因此,译文在技术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不应有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地方。准确,应为科技说明文翻译的最高标准。通顺,是说译文要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特点,行文习惯。可通过长句拆分,词性转换和调整句序,使读者易懂。简练就是译文要尽可能简短,精炼。不啰嗦赘余,力求寻找翻译原文本最言简意赅的表述。简练为科技说明书最高翻译标准,是建立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一般的科技说明书而言,做到准确、通顺即可。
(一)科技说明文之“准确”科技说明文术语表述一定要准确,对于在某一领域大家公认的术语,一定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译法,且不可随意发挥,造成混乱。对于尚未有定论或是新出现的术语,译者要结合专业知识合理推测。直译是科技说明文术语翻译的一个常用方法,采用此类翻译方法译出并被大家接受的术语有很多:downlink:下行链路scramblingcode:扰码datalink:数据链接preambleindices:前导码指数physicalcell:物理小区noisefigure:噪声因数prameduration:帧周期jumboframe:巨型帧referencelevel:参考电平此类术语具有国际上通用的翻译方法,可借助科技类词典和电子词典查出相应译文。另外还有一类术语,查阅词典并不能达到专业的解释,可以根据构词法等知识合理猜测。如:preamplifieron:前置放大器开“amplifier”是放大器的意思,“pre”前缀,意思为“……前的”,二者结合译为“前置放大器”。“on/off”为仪器“开/关”,总体译为“前置放大器开”,查证通信类翻译术语,此译法准确。这两词并令人感到陌生,然而准确译出实属不易。笔者初次尝试时,就将此术语译为“鬼码”,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了其为IT行业的一个术语,定义为:GC是一种由“应答性分子”组成的链状能量集合体。它的作用是可以将物质的分子进行转换,使之产生变化。(从宏观上就是形体、能量的变化)由此可见,想到达到“准确”已实属不易。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还要对所译文本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所谓“隔行如隔山”一点也不假。但这并不是说,此类文本不可译,只要译者肯多下功夫,查阅相关词典,了解背景知识,还是可以克服专业知识不足的劣势的。
说明文范文第5篇
1.学会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准确研究事理。
3.学习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技法指导
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所要说明的事物与其它事物相比的本质区别。如何在写作中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让读者产生明确而具体的印象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具体的写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善于“求异”。只有对所要说明的对象仔细观察才能写好文章,观察要准确、深刻、仔细。法布尔是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科学巨著《昆虫记》。他就非常注意观察,仔细了解昆虫独有的生活习性。据说有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竟然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真理的挚爱,深入自然,用毕生精力去观察昆虫,探索昆虫世界,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才使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写作素材,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二、认真研究,善于“求深”。如果说记叙文给人以熏陶,议论文给人以道理,那么说明文则给人以知识,尤其是科技说明文。知识从何而来?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认真研究资料,不断反思和总结,深入挖掘。孔子曾经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如果不学习,就容易出现知识差错。如新版影视《水浒传》第一集中,出现了一片玉米地的镜头,宋江和公孙胜在其中打斗。其实,中国到明朝才把玉米引种过来,宋朝怎么会有大片的玉米地呢?这就是缺乏对历史的研究所造成的谬误。
三、准确说明,善于“求简”。孙世恺是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写作《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呢?“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通过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建筑特点,反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写说明文,常常需要这样,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把说明对象的特征准确地写出来。再如《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就概括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另外,还需要正确使用打比方、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总之,要想在写作中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细致观察,认真研究,准确说明。
误区警示
一、说明对象的特征不明显。正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从宏观上说,每一类事物也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而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出现说明对象的特征不明显的病症,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比造成的。
二、说明方法不当。不少学生很少使用说明方法,或者说不会熟练地使用说明方法。在写作中,多学着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可以使平实的说明语言变得生动一点,活泼一点,从而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更深刻、更明确的印象,避免所写的文章枯燥乏味。
范文示例
荷
赵 威
荷,也称莲,是我们常见的水生植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固然与它的生理结构有关,却更让人了解了莲一尘不染的高洁气质。试想,四周一片漆黑、阴凉、冷清,莲的根茎如果不是一个恋家的孩子,或者一个性情沉静的老人,很难做到常年沉睡在潮湿污浊的泥淖中却不寂寞。莲的根茎横生在水底的泥中,肥大嫩白,营养丰富,可供人们生食或者熟食。
“亭亭净植,不蔓不枝”,赞颂莲如君子一样,正直而不谄媚低俗。莲长长的叶柄宛如纤细婀娜的腰肢和腿脚,一般能长到150厘米高,比人的两条腿还要修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荷叶出水后直径可达60厘米,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的裙;袅娜的荷花直径可达20厘米,宛如少女美丽的面庞。夏季里,荷花盛开,美不胜收,难怪李白赞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刚出清水的荷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之感。朱自清也曾赞叹:“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香远益清”,写出荷花淡雅的清香,朱自清称赞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佛教中以莲花比喻佛法,看过《西游记》的人们都知道观音菩萨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莲子可以生食,也作汤羹,为民间滋补佳品,有安神作用。据说,从地下挖出一颗沉睡1000多年的莲子,经过人工栽植,竟然照常发芽成长,生机盎然。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莲的寿命竟然有这么长!
漫步湖畔,荷叶田田,绿水碧荫,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四溢,令人神清气爽。
技巧解密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并巧妙引用古诗文名句,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荷的根茎、叶柄、叶子、花、莲子等进行条理说明,表现了荷的具体特征和功效,突出了说明文的知识性特点,做到了说明内容充实,说明顺序条理,说明方法恰当。
片段演练
一、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设计制造出了不同的玻璃。安全重于泰山,人们就制造出安全玻璃,在银行营业窗等处使用。与普通玻璃相比,其抗撞击、防破碎能力更强。即使被击碎,碎片也不会伤人,并具有防盗、防火、装饰等效果。主要品种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和钛化玻璃。
请你结合人们具体的生活、生产需要,想象设计出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玻璃,并围绕它的功用,用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