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校的感受(精选5篇)

  • 新学校的感受(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高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接受着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但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丁点儿感恩意识,这种思想十分危险。很多受资助学生不感恩自己父母辛劳的工作,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还有学生对学校也不抱感恩之心,甚至觉得学校提供的资助金额不…

新学校的感受(精选5篇)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第1篇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受资助学生无感恩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接受着来自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但他们却觉得理所当然,完全没有丁点儿感恩意识,这种思想十分危险。很多受资助学生不感恩自己父母辛劳的工作,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还有学生对学校也不抱感恩之心,甚至觉得学校提供的资助金额不够自己开销。贫困生一边享受着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奖学金,一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得的享受。不把这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化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反而躺在“资助”的温床上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和别人的爱心。

(二)受资助学生无感恩行动

部分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除不具备感恩意识外,还明显没有感恩行为。没有感恩行为有很多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大手大脚”。这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对资助丝毫不珍惜,物质资助一旦到手,就急急忙忙将其消费掉。同时,很多贫困生还具有很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对金钱的浪费程度令人咋舌。

2.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没有树立起独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其实各个高职院校中都有不少供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很多贫困学生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对勤工俭学岗位要求颇多,不愿意工作。

3.还有少部分受资助贫困学生有更恶劣的不诚信行为。高职院校中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国家设置的助学贷款,也可以选择相应的绿色通道进行上学,这些助学贷款偿还有一定年限规定。但是这部分贫困学生对贷款还款日选择一再拖延,不将欠款补上。

(三)受资助学生漠视国家培养惠举

我国政府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逐年增加,但是却有部分高职院校贫困生抱有错误甚至是畸形的思想观念,学生仇视社会,认为自己穷,这些资助享受理所当然。还有的贫困生认为国家“很多钱”,资助自己的那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有的学生还会伪装贫困证明去申请资助,一旦申请成功,就用这些钱去买最新电子设备和时装箱包。

二、造成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追求已经膨胀到一个近乎病态的状态。各种攀比思想、拜金思想泛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连本应该是净土的学校也未能幸免。成百上千的资助资金对贫困学生十分具有诱惑力,很多贫困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钱,就不会被社会排斥,就不会被人看不起。在这种错误观念引导下,逐渐迷失自己,丧失感恩意识。

(二)家庭原因

造成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来自家庭。目前,高职院校中受资助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或城市困难家庭,共同的特征为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部分认为自己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报答,对其他一切则漠不关心。还有部分贫困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缺失来自父母的管教,是爷爷或外婆抚养长大。隔代养育让他们受到更多溺爱,因此,他们根本不懂感恩以及感恩意义何在。

(三)学校原因

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就业形势不太好的高职院校,教学措施和教学活动往往都围绕增加就业率开展,对学生其他方面根本不问。学校和教师认为只要这两个指标达标,学生就有享受这些奖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完全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间接使很多受资助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感恩意识,学校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进行相应弥补,任其发展,让学生在冷漠边缘越走越远。

三、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开展对策

(一)完善高职感恩教育体系

提升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健康面对社会和学校,完善高职院校感恩教育体系。一方面,学校应在资助环节加入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学生进行资助申请过程中,除要求学生填写基本家庭情况及其申请资助理由外,还应要求学生进行感恩陈述,并评审其是否发自于真心。同时,学校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后续跟踪调查,确定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多种渠道开展覆盖广泛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或辩论比赛等方式,让感恩深植于心底。

(二)创新感恩教育方法

新时期感恩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应该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第一,情景体验法。在感恩教育中,利用贫困学生心理敏感性,设置特殊的情境,让具有反差性的情境冲击学生内心,开始重新思考感恩的意义和感恩的重要性。第二,社会实践法。为了教育学生感恩,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去做力所能及的爱心小事,在帮助别人时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三)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中受资助贫困学生内心敏感脆弱,从小生活环境差,或多或少自卑。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人文关怀力度。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帮助,让学生重新变得阳光开朗,并以积极向善的心去面对帮助自己、善待自己的人。同时,辅导员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疏导,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逐步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家长是学生收获教育的重要来源。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存在明显误区,认为只要自己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差一点无所谓。家长应对孩子灌输正确的感恩意识,多花点时间和精力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利用一些身边事迹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收获不是理所当然,应予以珍惜和感激。

(五)借助新媒体搭建感恩平台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感恩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呈多元化,学校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新媒体工具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可以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以感恩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板块。在板块内容上呈现社会关于感恩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建立感恩论坛,让学生和教师在上面各抒己见,形成思想碰撞。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以感恩为主题的微博或公众微信,宣传感恩主题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感恩的力量。

四、结语

在进行受资助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中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受资助学生和感恩教育之间搭起畅通的桥梁,让学生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茁壮成长。

作者:李锦源 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参考文献:

[1]邱竹青.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20):205-206.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聋校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学生特点;思路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

聋校学生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较为特殊的群体,但是,这些学生除了与听力方面存在障碍之外,他们与其他的普通学生不存在任何的差异,推动聋校学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转变,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聋校教师必须落实的一项任务。本文以聋校的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其新课改状态下的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着重地对语文教师依据聋校学生的特点来展开新的有效的语文教学的思路以及策略,希望能为聋校的语文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聋校语文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改革工作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致力于使每一位聋校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获得全方位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帮助聋校学生实现必要的语文素养的积累。因此,聋校语文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工作进行的语文教学,必须以聋校的学生特点为本,推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测评等环节的全面优化。但是,目前,聋校的语文教学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其当前教学的问题:

首先,就具体语文知识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师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普遍侧重于教育他们对基本的文字、词语、句子等进行强化的理论学习,而忽视对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的引导与帮助。而对于其他较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则针对语文专业知识展开对于学生的反复地灌输,并在课堂上为他们进行知识分析以及高强度的训练,而无法真正地做到对于聋校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主体性需求的充分关注。

其次,就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理念与方式来看,聋校的语文教师对于课程的开展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体而学生为被动接受对象的教学问题,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开展僵硬的普及性的语文教育,不仅不能够尊重聋校学生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也无法认真根据每一个聋校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来展开教学,这就使得聋校语文教学的开展陷入了一种教师高强度付出,但是枯燥乏味、收效不高的问题,学生很难真正地接受到有效的语文教育。

二、聋校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1、聋校学生的特点

聋校语文教师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的是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着障碍,只能通过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用嗅觉去辨别、用触觉去感知、用味觉来辨识等方式,来与外界的环境以及具体的人和事构筑联系。他们更乐于在生活中感受世界同时接受知识教育,可以说,生活相较于语文教材来讲,是这些学生进行学习时更直观、形象、丰富生动的课堂,而且也更加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聋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将语文课堂与生活构筑联系,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

2、教学思路与策略

聋校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中,将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知识传递的独特的美感,是突破传统教学的缺陷,实现对于课堂教学优化的有效策略。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情境来复现文章的内容。聋校学生更擅长直观地去看各种事物,并用实际的动作去表现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某些适合利用实际生活情境来复现的文章,来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创造性的复现教育,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实现对于知识的身临其境的领悟。以语文教材中的《群鸟学艺》这篇文章的讲解来讲,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扮演凤凰、猫头鹰、老鹰、乌鸦、小燕子等各种动物角色,来演绎文章中的具体对话,帮助学生去感受不同动物的所想所做,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像小燕子那样做事。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来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描写的感知力。在聋校的语文教材中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而且其语言的描写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再现,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实际生活,把文章中描写特定场景的语句纳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必定能够从心理上实现对语言描写的有效把握。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讲述某些与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文章时,将学生引入到课外环境中去讲解,引导他们在实际的观察以及自由的环境中去感受文章的美。以《变了,故乡》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去感受"被绿茵拥抱的柏油路","和煦的春风"等描写。

再一方面,以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现与其生活相关的场景以及学生未曾经历过的场景。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发挥聋校学生视觉优势,借助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他们去实际的观察和感知他们曾将走过的生活,引导他们在回忆与重游中认识他们曾经错过的事物,补充他们因为自身生理限制而错过的美好。而且,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地借助其他文章以及实际生活,来构建细腻丰富的侧重于视觉的课件,去引导学生感知他们从未曾了解过的世界,努力地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与心灵。同时,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侧重于视觉和其他感觉的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借助语文教材中的描写的语句来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来勾勒声音,帮助他们以眼睛去感受有声的世界。

三、结语

聋校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存在着无法突破的生理障碍,但是,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以生活为载体,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来构建有效的课堂对学生进行教育,必定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倪卫东.聋校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现状与对策[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04)

[2]陈建军.略论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的教改走向[J].绥化学院学报,2011(05)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民族文化;感恩教育;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06-01

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多民族文化环境下的新疆高校,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观念等不同,且社会上的腐朽思想正在腐蚀着广大学生的心灵,校园里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一、新疆高校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感恩意识欠缺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长期受游牧生活习惯的影响,普遍存在自由散漫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淡薄[1]。当然,汉族学生在家人的娇生惯养下也不例外地出现了感恩意识欠缺的情况。很多学生在面对别人的帮助时,不知道说谢谢;将父母无私的给予、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视为理所当然,不知感恩父母老师的辛劳;认为电视上的“感动人物”不存在,往往一笑置之等,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感恩教育缺少具体教材,活动形式化

现在新疆高校感恩教育中,既没有专门为感恩教育准备的教材,也没有受过感恩教育培训的教师,老师们大多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或者以当下的热点事件为话题进行感恩教育,但通常是概念化、枯燥无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早已被学生们抛之脑后;在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中,通常是以班会、社团等为单位自行安排学生观看当下社会发生的感恩事迹、观看感恩电影,形式化的活动使感恩教育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此,根据新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着力于新疆高校感恩教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疆高校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助推剂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汇聚的地区,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校园和谐即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新疆多宗教地区有着不同的,而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这导致很多人难以接受新思想。提高和加强感恩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有效地感恩教育,使“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深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努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要求引导高校的民族关系朝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和谐校园。

(二)加强感恩教育是学生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起点

1.在语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于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好汉语就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把本民族的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同样,汉族学生也能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壮大自己本民族的文化。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文化学习上常常局限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缺少了解。由于汉语水平有限,闹出在清明节时,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学生说清明节快乐的笑话;而不少汉族学生在没来新疆上学之前,不知道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有何涵意等。事实上,身处多民族共存的文化环境中,多民族地区的学生都需要用开放、兼容的心态对待彼此的语言文化,感恩对手,通过相互学习,丰富自身文化知识,是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良好手段。

三、新疆高校加强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和谐校园,自觉树立感恩意识

1.新疆高校应努力促成民汉生合宿。在民汉生分宿的情况下,民汉生相互间不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禁锢在自己本民族文化中。若民汉生合宿后,将打破原有界限,创造民汉生交流的场所,增加彼此了解的机会。例如,腼腆的汉族学生向能歌善舞的民族生学习应用自如的交际能力,民族学生也可以像汉族生学习语言,让其学到更多博大精深的汉文化。2.加强对校园里各种媒体的引导,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环境。例如,利用学校里的广播、校报、宣传栏、校园标语等经常进行感恩教育话题的宣传与报道,让感恩教育深入到校园里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茶余饭后对感恩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感恩教育,自觉树立感恩意识。

(二)课堂中融入感恩教育,坚定感恩意识

在大学期间,大部分新疆高校没有专门开设的感恩教育课程,但是都有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融入感恩教育,或者在开班会的时候渗透社会正能量,使学生们产生感恩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通过一点一滴社会、校园正能量的传递,在感恩社会、感恩好心人的同时,易使学生在心中更加坚定感恩意识,一传十,十传百地使感恩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体验,践行感恩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当感恩节来临时,给父母打个电话,感恩他们为我们辛苦操劳;在教师节到来时,感恩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在植树节,亲手种上几棵小树,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新鲜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等。当学校社团组织学生为偏远地区贫穷的孩子捐钱捐物时,自己也积极参与。行动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在践行感恩的活动中,深刻体会感恩的内涵,从而使感恩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多民族文化视角下的新疆,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校园里的每一份子积极参与,让感恩成为全体成员的思想定势,共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朱瑞海,吴苹,张劲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2):80.

[2]阿莉娅.在新形势下对新疆高校加强感恩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J].德育在线,2012,08.

[3]方珩.以感恩教育为载体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工会;教师;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46-01

什么是职业幸福感?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为什么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简单地说,幸福它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可以想象,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能教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吗?因此,这几年在我们教育系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创新工会工作,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中有显得尤为重要。

一、困扰教师幸福感的职业倦怠

首先,极少数教师师德较差,责任心较差,工作能力较差,不能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社会满意。再加之媒体的负面引导,造成“尊师重教”口号于教师社会地位较低的偏差。其次,当下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空前提高,甚至有的可以说近于苛刻,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配合,这也让现在的教师越来越难当。再次,业务活动过于繁多,教研活动盲目,超负荷工作却疏于身心调节,出现了可怕的职业倦怠。

二、创新工会工作,提升幸福感

1、关键词:维护、主人翁、寻找幸福

“维护职能”是学校工会的根本任务。即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民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合法权益。要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以校务公开为窗口,教代会为平台,为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创造良好条件,让广大教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而引导教职工不仅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更加关注学校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增强民主参与意识。建立“校务公开公示栏”,广泛采用“民主座谈会”、“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BBS校务论坛”等形式,保证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言路畅通。使教师能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关心学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参与和携手解决学校发展的难题。

教职工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明确了自己在学校工作中的真正位置和作用,让学校存在于教师心里,学校是教师的学校,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场所,通过学校工会的工作,在这里教师获得了职业尊严和人格尊严,寻找到了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关键词:人文、民心、体验幸福

“人文关怀”是学校工会工作的重要方法。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要更多的去关心学校的教职员工,用激励创造奇迹。为教师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幸福感氛围。如果把“管理”比作一个深遂的山洞,“激励”应该是探索山洞时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让黑暗中藏匿的珠宝发出了光芒:在激励的作用下,教师更加自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更加努力,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教职工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上存在什么问题,还是办红白喜事,都应主动关心,除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温暖;化解矛盾,协调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消除误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工会组织成为教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第一报告人”、“第一责任人”。

3、关键词:成长、实惠、传递幸福

“专业发展”是学校工会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工会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殊产业工会,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其有着鲜明的群体特征。学校工会应把着眼于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道德水平。

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主要是以课堂教学呈现出来,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工作在学生、学校、社会得到认可,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直接途径,这比经济满足更实惠。学生的幸福感是与教师的幸福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是幸福的传递者。“桃李满天下”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充分体现,没教学生的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不存在的,“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是教师幸福与学生幸福的统一。

三、形成工程体系,师校双赢

探索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新路子,关键在拿出新行动、有新作为、建新业绩;要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工会干部更应知难而进,开拓进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着眼于不断提高工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进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第5篇

一、校园美育活动构建的理论凭依

美育主要通过实践进行,因为美本身是在实践中创造的,审美实践是一个人实现自我,确证自我的必由途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诗性美育实践,保持传统诗词文化与美育各自的属性特征,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美育重在实践

美育的生命根植于实践。这首先是由美的实践性决定的。美作为一种产生于实践的社会历史价值及其表现形式,包含着人类实践的目的和内容,肯定了实践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离开了实践,就无所谓美,也就无所谓美感。其次,进行审美教育的素材与实践息息相关或者说往往来源于实践。蔡元培在谈及色彩的配置时就曾指出,“有一种配合,或者在美的感态上,未必适宜例如暗红与浓绿,似乎不适并置的;然而暗红的蔷薇与它那周围的绿叶,我们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而我们不适的感觉,就逐渐磨钝了。若在别种实物的图画上,按照这种色彩配置起来,也必能与常见实物的记忆成为联想,而觉为可观。”再次,美育的目的也决定美育的实践品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教育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才“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美育的过程就是教育对象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让教育对象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从审美客体的具体形象上得到直观,引起愉悦之情,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能够净化。最后,美育的手段和途径决定美育的实践性。所谓创造体验实践,是指在美的创造之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的活动。

(二)“接受”是根本

诗性美育实践模式高度肯定教育对象在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实现美育模式从教育者到教育对象的转移,对教育对象的“审美经验”进行了重新界定。“审美经验”就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在审美经验与作品之间,有一个“美学距离”。“当读者与作品之间的‘美学距离’为零时,读者完全进入角色,审美经验对作品接受失控;相反,当距离增大,审美经验对接受的制导作用趋近于零时,读者则对作品漠然”。因此,接受美学认为,“这种(美学)距离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远近适中”。在美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对象的经验构成会成为一种先在结构或形成思维定向,它起着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双重作用。“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在诗性美育实践过程中,接受并不是水到渠成、一劳永逸的,它是在接收对象的信息或精神性影响的基础上加以认同、接纳和同化的过程。

(三)“活动”为最佳途径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意义丰富的概念,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有机联系的基本特征。。美育活动是指学生身心参与的、积极的审美创造、审美欣赏以及有关的知识学习和技巧训练等过程,操作性和体验性的有机融合是美育活动的基本特征。美育的重心,应该是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参加审美实践活动。从活动过程看,“审美活动总涉及感性材料的加工、组织与创造”;从活动主体看,“审美是肉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协调统一”。活动成为诗性美育的中心,诗词则是活动的载体。诗性美育实践活动为教育对象提供直接参与、体悟、表达的立体平台,引导教育对象全方位参与、全程式体悟,教育对象在美育的活动中,保持天然的身心平衡的素质,并使之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教育对象过分趋向实用的学习及生活态度得到中和,重新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去认识美、感悟美。

二、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功能

与一般教育不同,美育是引导人们对美进行感受、鉴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具体艺术家,而是培养具有健康审美态度的“生活艺术家”。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进行审美教育中有着其独特的功能。

(一)有助于学生确立健康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特殊作用在于培养审美的观点、爱好美的兴趣和评价美的能力,使受到这种教育的人善于区别美与丑,并能掌握欣赏美与鉴定美的标准。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生动鲜明的力量,本身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活动主题的确立、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流程的安排、活动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无一不是集体审美意识的外显。如为歌颂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展开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为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为大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所设计的如创业计划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就表现出大学生对祖国、社会和学校的热爱;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支持;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理想和设计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这种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结合和统一,正是健康的审美意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的展现。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因素如声音、颜色、形态等的感知能力;二是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如情绪、体验等的感知能力。校园文化活动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而吸引着广大学生,引导他们提高审美能力,完善美感心理构成。例如,通过举行音乐欣赏评价活动、歌咏比赛、“十佳”歌手赛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力;通过开展美术、书法、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可以训练大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掌握有关线条、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举办郊游、登山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使学生在自然风光中领略名山大川的瑰丽,体验社会生活中的美。诸如此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引发大学生审美经验的不断积淀,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有助于强化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和目标。学生通过受教育而拥有正确的审美创造方向,保持旺盛的审美创造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只能靠文化环境形成心灵的感应,精神的升华,观念的更新。而校园文化活动正是大学校园里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帮助大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都是极其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美育功能不仅在于培养学生高尚正确的审美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有着向往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强烈愿望,而灵活自由、饶有趣味、富有挑战性的校园活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审美及创造美的实践的广阔舞台。如精彩纷呈的综艺晚会、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竞争激烈的竞赛活动、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等数不胜数的校园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美的实践机会,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求。

三、诗性美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诗性美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教育内容、教育过程都自称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围绕诗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展开,要在形式美的追求中,建构开放、创新、和谐的语境氛围。

(一)创新性原则

中华传统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本身蕴涵的审美意义自不待言。但审美要求、审美经验是不断变化的。诗性美育实践立足于当下的现实语境,将传统文化注入足够的当代元素后“再情景化”,催生出与日臻精湛、不断细化的时代精神同步的实践文本。重估中国经典诗词的文化教育价值,同时让当代性的核心理念均衡地参与诗性美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包括思路创新、主题创新、模式创新、资源获取方式创新等途径。

1.思路创新。诗教美育活动设计应一改以往传统的常规性诗教活动如诗词吟诵等,而力求以创意取胜,如学习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走向,将传统与现代进行重组,将诗词吟诵与街舞、甚至与RAP等音乐表现形式结合。

2.主题创新。传统的诗教活动,一般主题都界定在接受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对严肃的思想范畴。而在当今全民娱乐及相对功利的时代,怎样将“技术”变为“创作”、将“交流”转化为“净化”,应是诗教美育活动开展中主题设置的主流方向。

3.模式创新。内容与形式是一对范畴,内容与形式从来都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件事,因此,主题的创新必须通过模式的创新来得以具体展现。具体操作中可以是主题深化式模式,也可以是主题辐射式模式或者是主题立体式模式。

4.资源获取方式创新。此处的资源指诗教美育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现今时代信息发达,社会交流频繁,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最佳活动效果。

(二)开放性原则

现代教学观意义上的“开放性”是建立在后现代主义教学哲学的认识论、实践论基础上的关于知识教学的观念。后现代主义张扬文化批评精神,打破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性、整体性观念,倡导综合性、无主导性的文化哲学,体现在教学活动领域中,倡导相对知识观和知识的情境性、开放性、内在性、创造性、个体性、有机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对话、合作理解、建构生成的教学价值观。基于上述理解,诗性美育实践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策划、组织等,均采用开放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主题的确定、形式的创新、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全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实践中化“工具行为”为“交流行为”,并在“交流”中获得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