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精选5篇)

  • 大学生道德(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责任教育 人类对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所负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人类的活动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慢慢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大量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都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大学生道德(精选5篇)

大学生道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校

生态道德又被称作环境道德或自然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用生态道德理念来教育大学生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养成与之相配的生态文明习惯。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在资源利用上注重节约与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责任教育

人类对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所负有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人类的活动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慢慢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的开采,大量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都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生态责任教育,大学生们更加清楚人类自己造成的破坏,责任必须人类自己承担。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应该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和促进自然的恢复与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

2.感恩自然教育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自然环境的改造都是在所难免。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给自然造成了破坏。对待自然的态度,大学生应该持有的是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然的馈赠,把自然看作是与人共存的另一个平等的个体。对自然的开采利用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积极探寻更加和谐的共处模式,对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都心怀感恩并珍惜,人类才能在保护自然才保自身的境遇下去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

人类生存离不开消费,生态理性消费观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消费观念,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新的时代特征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消费观念急需改变。所以要让现有解决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恶化问题的方法发挥有效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是独立的,它与整个社会与自然休戚相关。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性消费观教育应该侧重在提倡适度消费与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两个方面。提倡适度消费,把俭省节约的话题重新提上教育高度,拒绝以享受挥霍为主的骄奢生活方式,自觉响应国家环保号召,积极宣传绿色食品,宣传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生态观念,把生态的保护与理性消费观念结合在一起。

4.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大学生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共同相处在一个生存系统之中,现在的行为与未来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当下学会保护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面对生态生存危机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人类工业发展的脚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日益增多,在以前粗放的生产方式下,自然界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随着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以及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不得不首要重视的问题。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维护的教育仍然离不开高校这样主要的教育阵地。大学生作为具有先进知识与文化的年轻群体,对其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与可行。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力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更易对环境保护产生认同,并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更加容易接受和谐共存的观念,并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其他人。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觉悟,而且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影响,通过生态道德教育逐渐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对自身价值有新的认识,在与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实践,也锻炼了道德意识,进而能够以生态道德自律自己的行为,成为高素质人才。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欠缺

在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对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在其中只有少部分捎带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需要重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等其他共同处在地球这一个系统中的共存体的关系。对承担社会责任讲的多,对尊重自然对未来负责讲的少,这样长久以往生态道德教育就慢慢淡出了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

2.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由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考察并未具体到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上,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多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认为环境保护与自身并无太大关联,环境保护首当其冲承担责任的应该是政府。然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每一个小我都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在教育工作中,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漠然与认识上的误区。

3.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缺乏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工作者并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多由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来兼任,没有经过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的考核,也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使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另外在对社会一些不道德的生态现象解析时,部分工作者多是一笔带过,并不深刻分析现象与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没有深刻的记忆,难以感同身受的得到体会。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提升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上升到基础课程行列

改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提升对生态道德教育课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程是最基本的范围最广的教育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设为基础课程的内容,改变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的局面,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要求相适应,协调一致,强化了生态道德的重要,也改变了人们长此以往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帮助构建新的教育观念与全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的氛围。

2.积极开展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系统的理论知识离不开实践。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态道德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生态道德教育得以升华。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重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积极组织学生团体,构建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方式,使课堂外的校园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另外一个平台,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目的性与覆盖面,把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对自然科学的热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3.利用传统道德文化,形成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

传统道德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根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子百家的学说至今都熠熠生辉,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生态道德的内容从教育之初就寓于教学之中,并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为底垫,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形成系统的内容体系。

4.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航者,首先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把生态道德与法律的强制性约束结合在一起,有效保障生态道德教育的践行实效。法律法规调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式矛盾,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个人自我修养与认识的同时又不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态道德的基础上,从遵纪守法的层面去自觉遵守社会生态道德规范。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觉悟、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在生活中合理调节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跟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宁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9(2).

[2]刘艾.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4).

[3]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5).

大学生道德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家庭道德观上对独立意识和权利 意识有强烈的诉求,“非道德化”倾向明显 ,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分析了当代 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物质上相对丰裕 ,却要 在过多的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 下生存特殊的历史年代使他们不用背负过多的传统文化记忆及历史负累,能够忽视“社会钟”而关注自我发展 。人为的社会隔绝形成了人际关系的 日渐淡漠 ,使他 们在理想社会 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面前倍感困惑。

他们心 中疑惑颇多,一边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在思考助人为乐对 自己有什么实 际的好处;他们接受 着集体主义的教育,却也受着各种西方思潮尤其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大学 .却 发现大学 已经不 是心中的“象牙塔 ”了,大众就业使 得“天之骄子”的心理 优势感 消失殆尽;他们追求自由,却迷失于网络这个虚拟社区.原有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都相对削弱和紊乱.网络生活的虚幻化使他们脱离了社会 ,惧怕现实。

一、 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现状及分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 生活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 、邻里之 间的关系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在人们生活 、消费和延续后 代方面起着不 可或缺 的作用对于社 会的安定 和谐 至关重要 。家庭道德观在 我国历来倍受重视,比如治 国先 治家,认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80后“新新人类”思维敏捷,又是在改革开放后相对宽松 的社会环境下成长 的 ,接受新鲜 事物快 ,受西方道德 观念影响,价值更新加速,个性意识突出,在家庭 道德 观上与父 辈们 明显不同,有了较强的现代意识 。本文重点考察当代大学生在传统家庭观 、婚恋观 、第 三者 、离婚、婚外情 以及性观念等问题上的观点及做法。

如今,大学生恋爱不仅有着环境的宽松和自由 。更有其生理和心理上 的必然性 。但是恋爱 不仅涉及爱情 。而且是行为道德活动,“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3]76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男女两性关系可作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浙江大学学生对“一个人同时对几个异性产生好感。并与其谈恋爱 ,您认为这种做法是 ?”的调查 .回答“脚踏两只船 .不应该”的 l0年前有 47%~1.10年后 为 49.2%;不过 ,l0年后对于这种“多角恋爱”的近乎离经叛道的认同竟然高达 49.8%。常识告诉我们 :择偶需要 比较 ,但不是“恋爱 自由”;爱情 区别 于友谊 .容不 得“多元 选择 ”:感情 不是儿戏 .没有理 由为排 除寂寞 而“假恋 ”;忠贞专一的道德原则使 “自私之爱”根本不具有 “普遍性 ”。

浙江大学学生在颇具现代性标签 意义 的婚 外情和第三者问题 上 ,表示 反对的 比例分别 为 58.5%和 52%.远高 于表示认同的人数 比例 ,这说 明大多数学生很看重 忠诚义务对于婚姻生活之必须 。比较 而言 ,大学生 的契 约精神 日显 ,他们不再允准婚后享有婚前恋爱 方式 的相对 自由。至少有 1/4的大学生对于无论婚前婚后 的情感方 式都 相对放任 自流 ,凸显 时代精神之印记。

对于贞操问题,如今有 27%的学生不再视之为妇女 之性命 及传统道德对人性 的压抑。旧习俗历来有偏见 ,认为它只对妇女而言。其实,作 为坚定 、有节操的 自律性德 行 ,它是人内心的一种品质 ,能够 自觉抑制 人们的情感欲望 ,严格规范人们 的行 为方式 。热恋中的男子应 当正确认识其意义:最直接意义在于帮助人们 了解并把握 自己在恋 爱过程 中的行为 的价值 。避免盲 目冲动 ;而间接 意义则是帮助人们 提高 和深化爱情。

离婚 问题在过去倍受道德舆论 的约制 .也被人为设置了许 多道 德枷锁 ,可如今浙江大学学 生有 76.2%认 为“离婚是私人 的事 ,难 以用传统 道德来评判 ”。不 可否认 ,现代人追求 自我 ,在更大程度上将婚姻问题划归私人生活领域 .婚 恋自由度前所未有 ,只是在 自由和责任之间 的平衡点 寻求 确是我们道德之所求。离婚有时是必要的,能给婚姻当事人应有的解脱.并避免婚姻中的不道德现象。同样,在现代性的洗礼及舶来观念的强烈冲刷下,未婚先孕这种本 来在传统 习俗观看来归 属道德的问题 ,现在却在更 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技术问题 。

在调查中,有69.5%的学生 对婚 前财产公正表示认可 .95.6%的学生对独身生活方式表示“可以理解”或“个人私事无从评价”,73%的学生认为婚姻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不认同婚前性行为的 由 lO年前 的 10%降至 5.2% 。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 知有别于“熟人社会”的传统人伦观念.追求道德宽容以及个性自由倾向显而易见

二、新闻事件分析

如今 ,在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 冲击下 ,大 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道德失范”虽谈不上泛滥成灾,却也不是新鲜事。他们不再认为这是“越轨”行为 ,不再认为这是伤 风败 俗 ,而认 为学校 对这种“私事 ”不宜干涉 ,更不应惩罚 。2002年 10月重庆邮电学院发生的“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 。

2002年 12月 3日,《中围青年报》以《“女 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折射高校管理法律盲 区》为题报道说 :近 日,社会广泛关注的“女 生怀孕被开除”事件 中的 事双方——重庆某学院和李静 、张军 (均为化名)分别接 到了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 ,驳回李静 、张军要求学校撤销处分决定的起诉。

2002年 10月初 ,重庆某学 院大二女生李静 突感腹痛去校医院治疗 ,被校医怀疑为怀孕 ,她 自费住 进地方 医院 ,经诊断是宫外孕,于 1O月 9日做了手术 。学校 以严肃校规校纪 、正确引导学生为由,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管 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 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 ,给予两名学生勒令退学处分 。

此事经多家媒体披露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其实 ,2001年 4月底 ,江苏南京某大学就 发生过此类事件 ,校方认为两名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同居致女生怀孕后又做“人流 ”手术违反 了校规 .开除了两名学生的学籍 。

重庆某学院开除两名学生的理 由是 “品行恶劣 ,道德败坏 ”,在社会上很快形成 了对立的两派观点。代表马父观点的媒体认 为 :校方将其女 儿的行 为定性为“不正 当性行 为”是错误的,剥夺 了一个成年人应有 的性权利 。应 当承认 ,学校不应放任 自流,但要把握好度 ,不能苛求 19岁的孩子如此理智。而代表管理机构一方的观点认为 :它给 当代大学生提 出了如何培养健康 向上的性道德观的严肃课题。该院有关领导指 出,社会上产生的性解放错误思潮与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也与一些媒体有关 ,其报道一 味迎合学生 ,利用 涉及青年人性关系和高校管理等有争议的话题来吸引读者 ,不顾 自身社会 责任 。我们社会主义高校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文化和思想,但类似台湾校园 内所 出现 的“还 我性交权 ”的性解 放绝不是先进文化 。公开谈论性 问题是因为社会显著开放进步了 ,不是要脱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范畴而重走弯路,更非提倡和纵容 ,媒体应发挥唱响主旋律的作用 。更有 网友认为 ,“学校不是婚介所 ,更不是做 爱乐园。既然选择读大学 ,就必须接受学校的约束 。”

滞后 的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缺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和对学生 的人文关怀使 得高校未能有效保 护学生 的受 教育权 、依法管理和依法治校 。但是 ,高等教育 不同于义务教育 .学生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 ,也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其在校期间应 尽的义务 。教育部对 已有 20多 年历史 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修改.以确保更好地维护教育的性质和规律 ,培养 四有新人。

鉴于大学生非婚同居现象 日益增 多已是不争 的事实 .一些教育 界人士坦言 ,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符合 中国 国情的社会伦理道德已成为 当今 中国社会和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171。高校管理改革要与 时俱进 .因为法治社会本应当是一个选择的共和国,要给人提供更大的 自主选择权.2003年 ,苏州大学出台了《苏卅l大学学生 管理规定》,其中一项内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已婚女学生 因生育需要者 .由本人填写休学审批表 、并提交有关证明,经学校审核 、主管部门批准 ,可办理休学手续 。“已婚女大学生怀孕可休学”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只要对社会无害 、对个 人有利 .高校就不应该管 .这也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教育部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表示不予干涉。专家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个人权利意识强化的标志,如同放宽上大学的年龄一样并不值 得大惊小怪 ,需 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禁止。婚姻法专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巫昌祯教 授认 为 ,大学生因生育需要“休 学”并 不享受工资待遇等福利 ,不等 于“休产假 ”,这 是高 校实行的一项灵活措施 ,但并 不存在 “允许”的说法。为数不少具有伦理道德“非道德化 ”倾向的学生欣喜于校方终于把他们 当作一个 主体而不是管理对象来看待 ,这是对他们 作为一名 成年人行使 自身权利的理性 与能力的尊重与信任。家长则担心滥用此种权利会影响学生学业 ,导致 “校将不校”。

三、基本结论及建议

伦理道德领域的“非道 德化”过程还将继续 .青年大学生仍是该过程的实践主体。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我国传统的以道德 为主宰 的生活模式向现代法治生 活模式 的转换 .但不是否定道德的作用和地位 ,而是划清道德领域 的边 界 .抑止“泛道德化 ”,有利于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 用。传统社会将道德作为约束人类行为规范的功能唯一化 ,这 与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儒家思想是正统意识形态的特点是相呼应的。因此 ,当今法治社会不再诉求于“德治”、“仁道 ”的“软手段 ”,而 由法律规范来划定人们活动的界限 ,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此过程在我国已初现端倪,主要 表现在个 人生 活领域 ,比如说婚前性行为 、离婚 、独身 主义等 ,在 当代大学 生看来这些都是个 人的私事 ,是个 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 ,不应给予道德评 价 ,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去对传统的社会道德 和习俗负责 。此外 ,还包括将一些 由道德评判连带引发的判断驱逐出道德领域 ,公私环境的划分最为明显,私人生活领域 的不检点 、不道德 ,并不 能连带 出对这个人 在工作能力上的否定 ,挑 战着以道德来评判一切 的极端做法。

当前 ,高校一方面要顺应时代 的变化 ,以人 为本 .在不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况下 ,给大学生适当“松绑 ”,制定并执行与现实相符的新 规 ;另一方 面应 当立 足我 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现状 ,整肃校风 ,加强大学生 的家庭道 德观教育 .严格 限制在校学生 的性行为。

参考文献

[1]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上海:光明日报,2001.10.2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雷渡桥.混沌初开:来自当代 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5]曾盛聪 ,等.伦理的嬗变:十年伦理 变迁的轨 迹[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

大学生道德范文第3篇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负道德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非道德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负道德心理作一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

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行为不能扭转局势时,人们会选择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

3.侥幸心理主要是道德成本问题

道德成本是对道德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正层面含义,即遵守道德的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二是负层面含义,即违反道德的人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的惩罚。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成本太低。道德成本

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成本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成本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在鼓励与之相悖的行 为。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成本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非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

4.反叛心理主要是道德示范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反道德行为的原因:你不守规则大发不义之财,你利用手中职权获取各种特权,还有什么资格侈谈道德,甚至谴责我们的不道德行为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项是有关职业便利条件者收受“红包”问题的,结果122名大学生中有120名表示今后当有可能时将在不同情况下收受红包,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越表现得肆无忌惮,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实践,他们看到了某些人为他们在这些方面作出了示范。因此,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中,道德教育属于理论教育,道德管理属于强制教育,道德成本属于实践教育,道德示范属于案例教育。四种教育相互关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正反面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道德建设要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从上述对四种负道德心理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非道德行为的产生是有其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的(按照现代基因学说,道德行为还有相当份量的生理因素,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我们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特征的道德他律性,逐渐转化为具有内在约束性特征的道德自律性,推动大学生以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道德的自律,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按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之初本无“性善”“性恶”之分,后天的环境是养成良好道德的关键。诸如什么是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有什么重要意义,不遵守道德会有什么后果等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人们逐步理解、接受,并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即使是已经掌握了较多知识的大学生,也有一个道德教育问题,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强化道德理念。而道德的他律,主要是通过制度、法律和管理来实现的,在高校还要通过校规校纪来实现。一般来说,社会道德所要求的基本准则,很多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或通过社会舆论、社会共识的形式肯定下来。人们在处理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都必须遵守这些准则;如果违背这些准则,则会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道德法庭的“审判”。西方有句谚语:“塑造一个贵族,要给三代人换血”,贵族高贵的“血”,是在一个法律严谨、制度严密、管理严格的环境中逐渐“换”出来的。在这里,他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大学生道德范文第4篇

结合道德教育核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确立了以编演道德小品为核心,以参加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演讲辩论等活动为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大学生以宿舍或小组为单位,通过选题、调查、剧本编写、班级初演、全校汇演等环节,扎实完成道德小品编演实践。这些道德小品反映了爱心、感恩、奉献、诚信、公德、传统美德等诸多道德主题,凸显了对当前道德领域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拷问,使广大学生在参演、观看的过程中获得了十分深刻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是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世界。广泛使用经典案例教学法、咨询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情境的营造,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的道德生活,着力阐释热点难点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思考社会生活、人生课题的钥匙,让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更具亲和力。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自觉,以系统全面的道德实践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人的道德养成主要通过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途径进行,其中躬行和自省是更高层次的环节,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道德规范影响下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伦理学研究同时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的德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知识的把握,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性。生活德育是全方位地同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的德育,涵盖了理性、情感、意志、本能、欲望、行为等诸因素,强调道德学习的自主性构建。根据这一原理,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就要把道德教育融会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的框架之中。甘肃农业大学按照生活德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弘扬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文明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创优评优,从我做起”、“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文明集体创建评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将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入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环节,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二是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固定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志愿关爱帮扶。由青年志愿者定期轮流开展义务植树、文明乘车执勤、推广文明礼仪、生态环保服务、学校重大活动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支援灾区、帮困解难、关爱“三留守”人员、文化下乡、生态环保宣传与服务等活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如学校“爱的痕迹”公益团队每年假期赴农村开展以“免费照相+爱心放影+特色支教”三大套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欢乐。近4年,他们将爱心接力的足迹散布到天水市、渭源县、古浪县、漳县等地的贫困农村,捐赠书本3500多本,赠送儿童玩具200多件,赠送衣物1000多件,放映电影60多场次,拍摄照片7000多张。由于出色的表现,该团队获得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四是突出抓好以学农爱农为核心的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扎实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长成才。特别是通过专家教授、职业楷模的现身说法和思想辅导,引导大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积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肯奉献等优秀品质。学校同时持续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操,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注重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

德育包括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两方面,前者是指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教育方式直接正面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道德实践活动等;后者则蕴藏在周围的人、环境、文化之中,虽具有潜在性,但也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学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凝聚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和行为风尚,是显性德育的主体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师人格的感召,胜过一切道德说教。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一是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开办校史展览、复修老建筑伏羲堂、加强校史研究传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举办纪念盛彤笙诞辰10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情系稼穑、强农报国、面向基层、富民安民”的价值追求,“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二是整理讲述大学里的动人故事,强化榜样示范。通过深入挖掘学校老一辈专家、新一代学者、知名校友、当代大学生中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他们身上热爱祖国、潜心学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扎根基层、吃苦奉献等精神品质,展现了内涵丰富、富有魅力的农大人品格,感召着大学生修身立己、奋发进取。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身边的感动”寻访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展览展映、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素质。

四、注重创新方法载体,不断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局面

大学生道德范文第5篇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2]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就业市场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的不断增长与市场的高质量要求,造就着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3]职业道德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是确保其作为职业人在自身岗位上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并创造自身价值的重要因素。它对大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社会营造稳定有序的工作氛围,有效调节整个社会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矛盾,让就业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能够有利于促进就业环境良好循环,使得各类人才各尽所用。再者,当前存在着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而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或是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关。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频繁换工作,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同时仍然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职业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或是总是以一些诸如不喜欢这份工作或那份工作、我要换工作谁管得着等这样的借口来作为“跳槽”的理由以掩盖自己职业道德出现的问题。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其职业道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受重视,观念陈旧当前,高校教育中还没有专门开设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但有关职业教育内容一般被穿插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程,以及一些专业课内容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以及实践性。大多数人认为大学里应该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德育教育为辅。这便使得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度不够,人员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培训欠缺、知识更新缓慢。甚至有人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就业上岗后由用人部门培养,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习惯在实践工作中养成提高。甚至有人认为职业道德观念属于德育的范畴,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能够记住这些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就可以了。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对各行业职业细分更加具体,对职业道德有更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观念显然和当今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显得陈旧落后。(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落后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上主要倾向于一般社会道德内容,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等内容,缺乏与专业结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但我们知道,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里缺乏针对行业、针对性别、针对职业等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只掌握大方向的职业道德规范后,对自己从事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不了解。(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多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灌输的状态。很多职业道德教育都是通过一些书面形式的理论讲解,并没有直观的表现性。忽略了学生在实践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容易存在一定抵触心理,觉得这只是老师口中的教条理论,没有现实性可言。学生听听就过去了,并没有对他们形成一定感召力和约束力。(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重理论、轻实践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最主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论考试,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一种是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就某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二种形式虽然可以考查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的态度、情感、认知。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针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实践的考核。对于有很强实践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来说,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