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第1篇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人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己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于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母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的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母亲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若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读后一思】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第2篇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人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订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的父亲“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实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铜活久以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于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母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竽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的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示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掷千金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二十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二十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第3篇
在孝道和梦想的取舍间,寒门骄子和母亲之间究竟又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寒门骄子进“南开”,病母生命突告急
2013年,以613分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的万代远要去学校报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韩惠玉坚持到火车站送行。站台上,母子依依惜别,韩惠玉心中翻涌万千叮咛却踌躇难语,她怕开口泪水会奔泻难抑,她微笑着,示意万代远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她。火车终于开动,渐行渐远,泪水一瞬间冲出韩惠玉的眼眶。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韩惠玉瘫倒在地,四肢抽搐起来……
韩惠玉被丈夫万国栋迅速送到哈尔滨医大医院。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医生表情严肃地告诉万国栋:“这个病情非常罕见,我从医40多年这是第一次遇到。据我了解,黑龙江省境内只发现过七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人病得很严重。”
窗外,几片枯叶随风起落。万国栋看着妻子,欲哭无泪:“你都是为了我们这个穷家,为了儿子才落下这一身病的呀!”
韩惠玉的病是在2012年夏天发现的。当时,正在一家商店打工的她突然觉得胸部憋闷得连喘息都困难,但她并没有放在心上。2013年4月,韩惠玉突然再次发病,有时候咳着咳着就上不来气,连走路都吃力起来,不得不住院治疗。20多天后,韩惠玉不顾丈夫和儿子的反对,坚持出院了,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让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儿子分散精力,不想把为儿子积攒下来的学费“浪费”到治病上。
回到家中,韩惠玉病情越来越重。这天,万代远听到妈妈的房间有声响,就赶过去想看看母亲有什么事情。韩惠玉说只是想去洗手间,自己能行,让万代远去学习。万代远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可好半天过去了,他也没有听到洗手间开门的声响,他悄悄地从门缝向外看,发现母亲正一手扶着墙,一手捂着胸口往前挪着脚步。那真是挪啊,一寸一寸地挪,挪动几下就停下来歇一会儿。万代远急忙奔出去,把母亲抱进洗手间。当他走出洗手间把门关上那一刻,已经泪流满面。
万代远出生在1993年。那一年,万国栋39岁,韩惠玉35岁,中年得子的夫妇自此将人生指向了一个目标:培养儿子读大学。
当时万国栋在哈尔滨电机厂上班,韩惠玉在哈尔滨纸袋厂上班,夫妇俩都是普通工人。万代远上学后,万国栋病退了。也是这一年,韩惠玉也下岗了,生存一下成为一家人面对的最大难题。万国栋身体有病,干不了体力活。为了贴补家用。43岁的韩惠玉白天到一家啤酒批发商管库、记帐;晚上到一家饺子馆去剁馅,擀饺子皮……
在贫困然而充满了亲情的家庭里,万代远从小就养成了节俭坚忍的性格。升入初中后,万代远每到周末都要去市图书馆查找学习资料。最初几次,他都是乘坐公共汽车往返,但几次下来,他觉得往返图书馆的二元钱车费太贵了,就开始步行去图书馆,往返图书馆一次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万代远边走边背英语单词,为能够省下二元钱而兴奋不已。
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和体力透支让万代远读初三下学期时就支撑不住了,他开始出现头晕、困倦、疲惫,甚至昏迷的症状,不得不休学回家。韩惠玉内疚不已,她哭着安慰万代远:“都是妈妈不好,妈妈没本事。”
那天之后,韩惠玉每天晚上又多了一项“工作”。每当夜晚来临时,韩惠玉就到家附近的垃圾箱里翻捡垃圾卖钱。虽然捡到的垃圾卖不了多少钱,但万代远每天都可以吃上一个鸡蛋了。经过半个学期的休养,万代远重新走进学校,韩惠玉紧锁的眉头才稍稍舒展开。
退学救母,孝子挥别南开园天地动容
万代远入学后,心里一直烦乱不安。他忐忑不安地往家里打电话,询问父亲母亲的身体怎么样了,连续两天父亲都说母亲在睡觉。第三天下午放学后,万代远早早把电话挂了过去,他有意和父亲东聊西聊,想从话筒里获悉母亲的信息。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他没有听到一声母亲的咳嗽,他脱口问父亲:“爸爸,我妈妈是不是犯病了?是不是住院了?”万国栋良久无言,他强抑着悲痛,说道:“不重,住几天院就可以回家了。”
万代远知道,节俭了大半生的母亲,不是病到一定程度是不肯去医院的。9月26日晚,万代远再一次打电话回家,万国栋无奈地说道:“没有钱了,停药了,听天由命吧!”
万代远的心揪扯得疼起来,他仿佛看到病魔正在狰狞地撕扯着给了他生命、梦想的母亲。他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回家,再不回家就见不到母亲了;回家,再不回家就将永远失去母亲。一个个坐立难安的日子后,万代远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退学,回家打工救母。
万代远退学的消息在南开大学不胫而走。最先表示反对的是他的室友们:“考进南开很不容易,这关系一生的幸福荣辱,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你要三思后行啊。”辅导员老师更是极力劝阻:“你一旦走了就再不能回来了,况且你已经读了一个月了,退学也只能退一半的学费。”万代远萌生退学的念头,就是期望学校能够退还他入学时所缴的学费,以为母亲的病解燃眉之急。当得知只能退一半学费时,他犹豫起来。
10月7日,还有一天,如果过了这一天退学,就一分钱学费都不能退了。
一边是自己痴痴追逐了多年的大学校园,一边是命悬生死急需救治的母亲,怎样的取舍都注定心伤累累。千秋雪色,万里长河,似乎都奔至眼前。母亲多年来含辛茹苦呵护养育的种种情景排山倒海般在万代远脑际涌现,而自己多年来追逐大学梦想的酸甜苦辣也都翻卷重现……
那是一场心灵的战争,其中的煎熬与心碎,痛过千百次的烈火焚身。
10月8日的曙光透过窗棂的时候,万代远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他要回家,打工救母。他告诉自己:不读大学还可以通过其他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了母亲会一生生活在悔恨和遗憾中。
万代远找到校财务处和办,述说了自己的无奈和渴望。财务处和办的工作人员泪水盈眶地表示:“只要你想好了,我们可以破例把学费全部退给你。”
万代远就要走了,辅导员为他召开了一次特别班会。同学们潸然泪下,纷纷留言激励他。有同学写道:“贫穷是一粒砂,能将我们磨痛,也能将我们炼成珍珠。我将在南开园里真诚地期盼,有一天,在燕园的未名湖畔见到你的身影。”另一同学动情地写道:“人生,总要经历流转变幻,甚至生离死别,这是生活难以避免的缺憾。希望你能够一路坚强。”还有同学只含泪写下两个字:“无悔。”
……
万代远一路泪水从天津回到哈尔滨。下了火车,他立刻赶到医院,这才知道,母亲已经昏迷三天,父亲已经在悄悄地为母亲准备后事。万代远跪在母亲的病床前,双手紧握着母亲的手,泪珠成串滚落,一遍遍呼唤着:“妈妈,妈妈……”
退回的5900元学费换成药水一滴滴流进韩惠玉的身体。奇迹在第三天中午发生了,韩惠玉苏醒过来。韩惠玉知道万代远退学的事情后,泪湿双眼,对万代远说道:“好儿子,你的孝心妈妈懂,可妈妈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上大学,学有所成啊!”万代远微笑着安慰母亲:“妈,很多人没上过大学一样可以成就人生,只要肯努力,上不上大学不是最重要的。但母亲只有一个,我要打工赚钱,为您治病。”“可你这样做,妈妈就是死了也会内疚的你必须去复读,重新考进大学。”
母亲,宁愿舍弃生命也要让儿子拥有更好的人生;儿子,宏愿舍弃提升生命的机会,也要报答母亲的养育恩情。同样的爱,同样的无私浩荡,同样的凛然悲壮,同样的令天地动容。母子俩的爱交叉在同一关口,谁都不肯退让。
万般无奈的韩惠玉虎起脸,一把拨掉了胳膊上的输液针头:“好男儿志当高远。你这样没有志气,我活着看着你也是痛苦,我还是不治了!”万代远“扑通”一下跪到地上,哭道:“妈妈,我去复读!我去!”药液重新滴进韩惠玉体内,她看着一旁眼睛红肿、不知所措的万代远,怜痛不已。她知道万代远是担心她,是太爱她啊!她告诉自己,就是死了,也要激励这个孝心儿子去复读。她对万代远说道:“你不是担心我的病吗?这样,妈妈和你做个约定吧,妈妈保证一定战胜病魔,你能保证去复读,再考上大学吗?”
万代远凝噎难语,良久才说出话来:“妈妈,我能!”
用生命约定,孝子挟爱挺进北师大
到韩惠玉出院,5900元已所剩寥寥,而大笔复读费成为横在万代远面前的又一道门槛。万国栋用三轮车拉着韩惠玉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找到相关负责人。儿子救母退学、母亲激励儿子重进校园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校方。不到五分钟,哈师大附中的领导层就聚齐了,一次特别会议紧急召开。会议很快就做出决定:考虑到万代远窘迫的家境,招收万代远入读,并免去7300元复读费,齐心协力帮助母子俩圆梦。
万代远重新坐进了教室。为了能够多陪伴母亲,他每天下课后就急忙赶回家,收拾房间,洗衣服,为母亲按摩。
2013年冬,韩惠玉突然发病,再次住进了医院。这一次,韩惠玉病得比以往都要重,每天只能侧躺着,并且每天都要咳嗽好几次,每次都要咳出半杯黏稠的液体。目睹母亲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万代远再难静下心学习,他整天守在母亲的床前,害怕自己一离开,就再难见到母亲。一个星期后,韩惠玉的病情终于稳定了,并且可以下地慢慢行走了。万代远再次萌生了辍学打工为母亲赚取治病费用的念头,他恳求母亲:“妈,你就让我去打工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打工一样可以成就人生。”韩惠玉的心有些酸涩,为儿子的孝与爱,也为儿子的固执,她说道:“钱的事情,我和你爸爸会有办法的。我要完成和你的约定,不会食言,你也不能食言!”
母亲的坚强、乐观和期望,让万代远渐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守在母亲身边是一种爱,去努力学习也是对母亲的一种爱。万代远开始了疯狂的复习,与此同时,他为一名初三学生做家教。每天晚上7点到9点的两个小时家教做完后,回到家中时已经临近10点了,饥肠辘辘的他匆忙吃完晚饭,为母亲按摩半小时后,再开始复习功课……
寒假期间,万代远经人介绍承揽下一份散发广告传单的活,每天4小时,每小时10元钱。凛冽的寒风中,万代远单薄的棉衣很快就被寒风穿透,不到三天,他的手脚就都冻坏了,瘙痒难止,但他依然坚持着。同时,他还做着一份家教。那个寒假,万代远通过散发广告传单、做家教赚了1800元钱。当他把钱交给韩惠玉的时候,韩惠玉笑了,笑着笑着,泪水就滚出眼眶:“孩子,苦了你了……”
韩惠玉再次病重,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一次,病魔来得太疯狂了,韩惠玉似乎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她断断续续地对万代远说道:“妈妈恐怕要食言了。儿子,不管出现什么问题,你都要努力考取大学啊。”说着,韩惠玉再一次陷入昏迷。母亲遗言般的叮嘱让万代远声泪俱下:“妈妈,这么多年来,不管遭遇多么大的苦难你都挺过来了,你要继续做坚强的母亲,你答应我要看着我去上大学的,你要坚持,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万代远悄悄地去父母的亲友家借钱,他每到一家,都会诚恳地述说母亲的病情、家中的窘迫,并表示,自己将来一定会如数还款。人们被他的拳拳孝子心感动了,你200元,他500元,纷纷解囊。三天后,韩惠玉奇迹般苏醒了。那是生死拨河的三天,那是撕心裂肺的三天,万代远望着母亲,笑着,满脸是泪水。18天后,韩惠玉出院了,万代远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
高考终于结束了,万代远在自己的志向上填报的都是北京的大学。因为他在网络中查到,北京的间质性肺炎专科门诊对治疗母亲的病有较多的经验,他期望自己能够考入北京,期望母亲能够到北京去治疗,期望着到时候能够在母亲身边陪护照顾母亲。
万代远考了674分。他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第二天,韩惠玉再一次发病住院。这一次,病魔来得更加疯狂,韩惠玉不仅时常昏迷,嗓子也因为发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借来的两万元很快就所剩无几。
万代远意识到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再一次萌生了放弃上大学的念头,想去打工赚钱为母亲治病。说不出话的韩惠玉让万代远拿来纸和笔,写道:“代远,妈妈有你这样孝心的儿子是一生的幸福。妈妈要告诉你,真正的孝不应该只是狭隘的对于家庭的孝,更应该是对社会的回报。你如果放弃读大学,妈妈就是死了,在九泉之下也难以欣慰……”万代远看着母亲那因为双手无力而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泪水不由得盈满眼眶。韩惠玉歇息了一会儿,继续写道:“我用我病弱的生命和死神抗争,是想给你我最后的力量,让你学会用坚强和贫困抗争,让你能够用开阔的胸襟行走人生。即使我去了,也希望你像个真正的男子汉,直面一切,有所成就……”
沧海茫茫,悠悠母爱。一字字、一句句,韩惠玉的话重重地击打在万代远的心上,他哽咽着向母亲保证:“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读完大学,有所出息!您也要答应我,继续履行我们的约定,坚强地活下去啊。”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第4篇
我生活在一个4口之家――父亲、母亲、小妹和我。我们生活得很幸福,父亲是部队转业干部,在地方炙手可热的交通部门工作,母亲因单位效益不佳,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收入也较上班丰厚。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是非常非常恩爱的,他们热爱生活。对我和妹妹充满了希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撑起我们这个美满的小家庭。我们的经济条件虽不宽裕,但我们很满足,在我和妹妹看来,父亲是英雄式的父亲,母亲是慈祥的母亲。我和妹妹如同两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在父母温情雨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苦恼,不知道什么叫不幸。我们感觉自己比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要快乐,因为我们有一对好父母。我们从始至终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之下。
但是,在我16岁的那年.父亲因“工作失误”被免职了,这对于事业心很强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他情绪很低落,脾气也变得很暴躁,时常没有来由地发脾气。父亲郁闷成疾,住进了医院。还沾上了酗酒的习惯,他常常和母亲斗气,斗气之后就喝酒,为此又连着两次住进医院。我母亲又气又急,常常以泪洗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全然没了过日子的样子。
当时的我在10余里外的学校上高中,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对于父母的事情也只是知道个大概。直到有个周末的晚上,下了晚自习之后,我莫名地焦躁不安,于是就推起车子往家赶。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钟了,我听到父母在激烈地争吵,父亲还摔了东西。当我敲开门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母亲像往常一样为我做饭,我站在母亲的背后,看到母亲鼓鼓的袖口中露出一截东西。我小心地抓住那截东西往外拉,居然从母亲的袖子中扯出一团绳子来。我顿时全身冰凉,跪倒在地,母亲也瘫软下来,我们母子俩哭着抱在一起。母亲在我并不坚实的怀中颤抖着,像一个置身于绝望之中的孩子:“玉儿,你为什么要回来呢,为什么?你今天不回来,明天你就见不到妈妈了……”
我想我就是在那一刻成熟起来的。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内心涌起了一股保护母亲、捍卫家庭的责任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晚上上完自习我都往返20余里回家看看。我在家门口徘徊着,在证明父母入睡后我会悄悄地离去,我不忍吵醒他们。有好几次,在父母亲即将发生争吵的时候我总是适时地出现在家中,陪着父母长谈。我想,细心的母亲一定察觉到了什么。那一次,我又像往常一样在距离家门口尚有10余步时轻轻地下车,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耳朵贴在门上――静静的,母亲一定睡着了,母亲太累了,她需要休息啊!我折转身,正待离去,门却被推开了。母亲和父亲出现在门口,只见母亲满脸的泪花。原来,父亲和母亲已经发现了我的“小动作”,他们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到了晚上便站在门内等候着我的到来……
进入母亲的生命之门范文第5篇
母亲节
各位母亲、各位朋友:今天是母亲节,省妇联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我谨代表省妇联向各位母亲致以节日问候,并向前来参加我们纪念活动的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据说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这一天古希腊人向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加维斯等人发起,1913年由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并流传到各地,目的在于唤起人们铭记母亲的恩情。1989年起,省妇联开始了组织母亲节纪念活动,至今15年了。今年我们以"关爱母亲、关注健康"为主题开展纪念活动,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沐浴着母亲的恩情长大的。她们十月怀胎,经历生产的剧痛,又把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抚育成人,其中多少艰难困苦,真是难以尽诉,古人说寸草春晖,母亲确实是最值得我们感谢最值得我们尊重的。对于社会来说,母亲担负着人类再生产的重任,而且用最博大无私的情怀哺育一代代人成长,使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说,母亲也是最值得社会尊重的。
省的九届二次会议提出要把广东建成文化大省,当前各战线各部门都在为之努力。我认为,母亲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在每个家庭中,母亲的人生观、价值观,母亲的文化素质往往直接影响着家庭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子女甚至其他家庭成员的成长和生活的方向,母亲文化在家庭文化中所起的是主导和核心的作用。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社会成员成长的摇篮,从这种意义上说,母亲对于社会文化的创造和影响是最基础、不可或缺的。著名的母亲教育研究专家王东华在他《发现母亲》一书中说到,"推动世界的手是推摇篮的手",我以为这样评价母亲的重要作用并不为过。
最近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抗击"非典",大批的医务工作者们冲锋在前,恪尽职守,为人民的生命安全舍生忘死,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女性,就是母亲。原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同志更在抗"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以大医的精诚,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拯救病人的生命,用生命换取其他母亲的幸福。我们认为,叶欣同志这种无私无畏、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不仅体现了抗"非典"英雄、杰出白衣战士的高贵品质,也是一种母亲精神的升华,叶欣同志是我们广东好母亲的典范,她将激励着广大姐妹们和母亲们奋勇前行。
母亲是伟大的,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和全社会尊重。也正因如此,母亲也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她们的生存条件和健康。特困单亲母亲就是一个最需要关爱的群体之一。
据我省各级妇联调查统计,全省有22万多户单亲母亲家庭,其中有5万多户因为丈夫生前患病欠债、或者上有老下有少家庭负担过重,又或母亲自身体弱多病等等原因生活十分窘迫,无论子女入学、看病就医或是建房、生产都面临困难。为此,去年6月,省妇联发起了"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筹集专项救助资金开展援助活动",近一年来,全省各级妇联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今,全省已筹集援助资金1288万多元,其中省妇联本级筹款498万元。全省已援助困难家庭8000多户,其中省妇联援助1700多户。为一批特困母亲家庭解了燃眉之急,同时也弘扬了扶贫帮困、助人为乐的良好道德风尚,为有能力乐意助人的人构筑了奉献爱心的平台,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年多来,省妇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聚焦宣传,牵动全社会关注单亲特困母亲献爱心。
活动初期,省妇联与《南方日报》合作,组织记者采访典型家庭,撰写专题文章《没有男人支撑的家》,以专版形式同一时间在《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强势推出,同时配发原省妇联林惠俗主席的精辟点评,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及媒体的重点关注,使"单亲特困母亲"作为一个特殊困难群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去年10月15日晚省妇联举办了《关爱满人间》专场电视晚会,推出了感人肺腑的单亲母亲典型,把援助活动推向高潮,得到了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热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东莞市人民政府捐款50万元、家庭期刊集团捐款30万元、香港中国妇女会主席蔡马爱娟女士捐款30万元港币,他们都是积极参加援助单亲特困家庭的突出代表,在全省1288万元的援助款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援助合力
为了扩大援助的覆盖面,加大援助工作力度,省妇联专门发文要求各级妇联做好调查摸底,向当地政府写出专题报告,提出建议,争取各部门重视支持,推动了援助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
在开展送温暖活动时,主动邀请当地党政领导同行,使领导在百忙中了解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实际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当场拍板为这些困难家庭解决头等难事,推动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增加性别敏感。如春节前夕,省、市妇联领导到东源县慰问时,王志红副县长一道随行,当了解到43岁的下岗女工朱焕娇丈夫去世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艰难,品学兼优上重点高中的儿子面临辍学时,当即表示特事特办,县里每月补助300元用作学费、生活费,保证其完成学业。
二是在援助工作中,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解决住房、生产等问题。如遂溪、清新县妇联,抓住省妇联已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一部分资金的机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本人筹一点的办法,开展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建新居试点工作,推动援助工作项目化,在全省带了个好
三是在就医难的问题上,争取医疗卫生部门的支持。比如,今天在座的朱海文小朋友,原患肾病,在当地治疗了一年多,花去1万多元钱,也没把病治好,休学在家。云城区妇联了解情况后,及时向省妇联反映,省妇联马上向省人民医院求援,得到该院的全力支持。制定了谨慎、科学的治疗方案,由留美博士、肾病科主任石伟同志亲自主治,采用目前省内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药,免费为小朱治疗,仅两个多月时间就使小朱康复出院,目前小朱的身体情况很好,准备下半年重返校园。
三、长短项目结合,全面开展援助
各级妇联在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按困难程度,分轻重缓急,分批、分类施以援助。
一是上下联动送温暖。从去年11月份开始,省、市妇联全面铺开了送温暖工作,今年春节前夕,省妇联五位主席分别到汕头、韶关、清远、河源、茂名等地,深入到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慰问,了解她们生产、生活和子女入学情况,送出了娘家人的温暖。同时,各级妇联还帮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安排生活,计划开支。河源市妇联代省妇联为双目失眠的廖长妹送去1万元援助款时,针对她家实际情况,安排镇妇联主席帮助保管好这笔钱,以廖长妹的名字将钱存入银行,设立专门帐簿登记开支情况。大埔县妇联帮助陈甘英婆婆将省妇联援助的1万元的8000元存入银行,主要用于外孙女今后的教育经费,送上2000元现金用作目前的生活开支。
二是实施项目援助,不搞一刀切。为了保证将社会各界的捐款用在刀刃上,今年在实施援助过程中,省妇联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援助工作必须有形、有效、有重点、有项目跟进,跟踪服务的工作思路。因此,在今年母亲节期间,省妇联下拨给95个市(县、区)的162万元援助款
已基本与具体项目挂钩,重点是帮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和生产自救。对一部分有生产能力的母亲,各级妇联不辞辛劳,结合实际,帮助母亲们将援助款投入再生产。如连山县妇联帮助何福新母亲办起了小卖部,陆河县妇联帮助朱秀连家庭购买了牛、猪、鸡等牲畜饲养。帮助她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目前,在全省已获援助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中30%的家庭有了具体援助项目。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援助工作中,逐步实现援助一片,脱贫一批,不断减少贫困面,达到共同奔康的目的。
下一步工作我们有几点设想:
(一)进一步将单亲特困母亲援助工作做实。一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是深得人心的,各级妇联要继续加强领导,倾注爱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把援助工作做细做实,做到情况明,计划细,建卡立册,跟综服务。要争取当地领导重视,横向部门支持,多渠道开展援助,将援助单亲特母亲家庭工作做成妇联工作的品牌项目,做出成效。
(二)继续扩大宣传,再掀援助热潮。各级妇联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近期,省妇联专门印制了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宣传册,内有援助项目、援助办法,方便社会各界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献爱心。今天,省妇联利用母亲节对前段的援助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就是想通过媒体,向社会汇报和展示一年来各级妇联开展援助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掀起援助热潮,使更多的特困母亲家庭受惠。近期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将发动有关单位,挂钩1-2个山区贫困县,开展对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援助工作。
(三)突出"四援助",推进援助工作项目化。从今年开始,省妇联要求各级妇联在开展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时,重点关注她们的突出困难,即子女完成学业难、就医难、住房难、生产自救难。具体援助办法是:对子女完成学业难的家庭,根据其子女的学业情况,每户援助1500元,解决孩子3年的学杂费。对就医难家庭,有治疗价值的,要求妇联积极与县级以上医院部门合作,开展救治,根据疾病情况,每户补助2000元。今天,雅芳(中国)有限公司主动捐出价值30万元人民币的实物,通过义卖筹集善款,用于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就医等公益活动,体现了企业关爱母亲、关注健康的善举。对住房难家庭(前段对全省82个县区1600多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调查,有500多户家庭是住茅房、危房或无房),省妇联将拨出30万援助款,捐建一批母亲安居房,同时发动省直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积极认捐。据调查,安居房所需建筑费约2万元。对生产自救难的家庭,根据她们自身的生产能力和项目,每户援助2000元启动金。实施这些项目后,各级妇联将做好跟综服务工作,专款专用。为全省早日实现富裕的小康作出我们的努力。
省妇联希望,今天前来参加座谈会的母亲以及全省单亲特困母亲要自强不息,把全省人民对你们的关爱化着战胜困难、发展生产的动力,勇敢地挑起家庭和生产两付重担,在各级政府、各级妇联和全社会的关怀帮助下,早日实现脱贫奔康。孩子们要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刻苦学习,锻炼身体,早日成长为家庭、国家的栋梁。同时也希望媒体全力支持这项活动,跟踪报道援助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营造全社会关爱母亲,奉献爱心的氛围。
我们再次感谢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家庭》期刊集团、省人民医院对援助单亲特困母亲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社会给母亲更多的关爱,也希望母亲们多加珍重,特别在当前抗"非典"的战斗中,注意休息,加强锻炼,用强健的体魄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