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培训(精选5篇)

  • 养殖培训(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这期培训班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要以这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建功立业,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养殖培训(精选5篇)

养殖培训范文第1篇

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经过七天的共同努力,全县第一期妇女养殖技术培训班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培训任务,即将结束了。

这次培训是县妇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深入开展“扬正气、讲规矩、勇担当、转作风”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妇女创业就业需求,提高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本领,不断丰富“双学双比”活动内涵,着重培育新型女农民和致富女带头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县妇联、职业中学领导对此次培训非常重视,沟通协调,密切配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家克服种种矛盾,来参加这次培训,也体现了妇女同志求学上进的精神状态,值得肯定和赞赏。本期培训班仅有七天时间,大家比较珍惜这次培训机会,都能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相互交流,在养殖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术、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提升,没有辜负妇联组织的期望。课程安排也比较贴近实际,学员参与的积极性高,特别是授课老师认真讲解,通俗易懂,深受学员好评,使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期培训班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要以这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于建功立业,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养殖培训范文第2篇

自2006年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在政策的调控下走出低迷局面以来,畜牧业就呈现出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疫病防控难度逐年加大、销售价格不断突破新高的态势,越来越多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社会投资热点之一,而具有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粪污无害化等特征的现代化畜牧业在此机遇下得以快速发展。这种局面也同时带来了投资盲目跟风、疫病风险认知不足、后续发展资金短缺、信息渠道不畅、技术人员缺位等问题。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近年来在基层积极组织、参与阳光工程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乡土人才培训、技能鉴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年培训人员1 200人次以上,对当前形势下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供参考。

1 当前基层畜牧技术培训工作现状

(1)能够开展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培训机构。当前具有培训职能的单位众多,除畜牧部门外,还有执行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组织部人才办、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移民局、科协、畜禽养殖专业经合组织等,这些具有培训职能的机构均会根据业务项目需要或者村组群众要求,开展或集中学习、或到户现场指导、或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基本每年都能够对有发展需要的区域实现全覆盖,并有争取培训名额和经费,争抢培训区域重复开展培训的趋势。

(2)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畜牧部门、畜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畜禽养殖专业经合组织、种畜禽繁育公司等一般有自己的师资力量,能够独立开展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执行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组织部人才办一般采取聘用畜牧部门技术人员或者委托畜牧部门直接开展相关培训。

(3)受训人员的分类。接受现代养殖技术培训的人员初步可分为农村基层干部、一般散养户、规模养殖户业主、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等四类。

农村基层干部为满足工作需要,更倾向于掌握国家政策、市场行情走势、养殖技术概论,对各种培训兴趣较为浓厚;一般散养户对身边规模养殖户的生产现状较为好奇,愿意接受诸如仔猪补铁、家禽育雏、防止应激反应等简单易学的知识点;规模养殖户业主和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对畜牧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产品、新品种、市场信息、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现状等热情度较高,愿意接受各种方式的培训,从畜牧产业发展来说,他们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主要受训人员。

(4)当前易为受训人员接受的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易为受训人员接受的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基本要素是要能够达到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近年来总结推行的各种家庭化养殖模式具有这个功能并符合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培训要求,如生猪“150”模式、蛋鸡“153”模式、养牛“165”模式、养羊“1235”模式、肉禽“156”模式等养殖模式可根据建设场地和资金预算做适度调整,易为受训人员接受。对大规模养殖场开展工厂化流程的无公害养殖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迅速走上正常轨道,也是需要培训的重点内容。

(5)培训方式。当前开展培训的方式主要有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现场实践等四种。从襄阳开展培训的效果来看,对新建养殖场做现场规划指导,带领规模养殖场业主和技术人员参加种猪拍卖会、观摩市内外新建的规模养殖场等参观活动,安排新建规模养殖场人员进入良友公司、神童公司等现代化猪场跟班学习活动,这些更能够帮助受训对象牢固地掌握培训内容。而自2011年开始,襄阳市畜牧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借助投影仪开展集中授课也能够基本达到授课目的,但更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授课老师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知识的占有量。

2 当前畜牧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师资力量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从目前形势来看,年龄较大的技术人员存在着知识老化、不会使用电脑及投影仪等光电教学仪器、掌握现代畜牧养殖技术不够等问题;较为年轻的技术人员或者因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做到让受训人员满意,或者虽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掌握较好但停职外出到企业去发展。

(2)基层畜牧部门培训经费不足。畜牧部门开展技术培训的经费是从畜牧技术推广公益职能经费中列支,没有利用项目支撑的专项培训经费,大多数情况下只好参与其他机构的培训工作达到自己的培训目的。

(3)基层缺乏现代培训仪器设备。要能够达到有效培训目的,师资人员必须借助照相机、摄影机、电脑等收集到大量有效的信息,并利用投影仪对受训对象开展深入浅出的培训。但是目前没有信息表明有相关的项目对基层畜牧部门给予现代培训仪器的完善配套。

3 对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建议

加强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必须从构建培训机制、解决培训经费、充实培训内容、补充培训队伍等方面入手,形成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实用人才有较强带动性、示范基地布局合理的良好局面。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开始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畜牧系统自上而下的安排项目支持,解决培训经费和培训器材不足的问题;其次要从体制上破除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只有防疫监督员,没有技术推广员的尴尬局面;三是要充分利用政策宣传、市场引导、利益驱动等手段,大力宣传现代畜牧养殖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优秀典型和实施效果,大力宣传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鼓励、动员农民参加培训,营造科教兴牧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2)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受训对象的培训针对性。一要做好培训前的摸底工作。按需施教,不能“一厢情愿”定题目,无论是制定培训计划还是实施培训计划,开展具体的培训,都要面向生产需求,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进而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以增强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完善机制,多样教学。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出发,针对成人的特点和不同培训对象的实际,分别开展以阳光工程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同时重点加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带动增强培训的实际带动能力。

(3)整合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成立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管理的、市内畜牧系统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现代畜牧业培训工作小组。一是统筹规划,接受各种培训委托,并据此制定培训规划和内容;二是统筹安排人员,分别集中上课,再针对培训情况到实地现场培训,分类指导;三是邀请专家到地方上课,传授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等;四是抽调系统业务骨干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4)加大投入,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市财政将农民技术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由市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民培训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达到双赢的局面。

(5)科学规划,认真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在具体培训中,必须要坚持“高、广、实、活、严”五字方针。一是在培训的组织领导上要突出一个“高”字。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协助抓,这样才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抓,共同推进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要突出一个“广”字。要按照一户一个明白人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对那些真正想培训、愿意接受培训的人员,更要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大家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一个“实”字。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全市畜牧产业布局开展农民实用养殖技术和畜牧新技术培训,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四是在培训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素质培训网络,在培训方式上不要拘泥于形式,可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白天与晚上、送科技下乡与干部下基层、专家授课与现场操作、请能人进来与送农民出去以及养殖大户带动等灵活多变的有效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五是在培训管理上要突出一个“严”字。对培训实行目标考核制管理。不允许任何人为了完成培训任务搞“花架子”,走过场,必须把培训质量和效果放在首位。

养殖培训范文第3篇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行为特征,农民素质可具体归纳为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6个方面[1]。其中,文化素质制约着各项素质。在文化素质一定的情况下,科技素质影响农民掌握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运用科学技术的熟练程度。提高农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2],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键是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民适应增收需要的实际能力[3]。

目前,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支撑点,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农民,农业科学技术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民素质反映了其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即是否具备接受和把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是否具备摆脱封建意识和小农意识的能力;是否具备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敢冒风险、积极投资、善于决策的思维和能力。农民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增收才有保障。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4]。

1 农户肉牛养殖技术的获得方式

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张掖市本文由收集整理甘州区甘浚镇的星光村、巴吉村、工联村、祁连村、小泉村、甘浚村、光明村、三光村,龙渠乡的墩源村、保安村、龙首村、什八名村、下堡村等13个村进行调研,采取抽样调查法,随机走访农户进行访谈,用调查问卷交流方式调查;走访百余户小规模肉牛养殖户,取得99份调查问卷,其中甘浚镇47份,龙渠乡52份。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肉牛养殖的技术来源进行归纳,发现大部分农户是自学养牛技术,根据父辈传授下来的经验养牛(表1)。

调查结果表明,肉牛养殖的缺点之一是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其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低,使其不能很好地接受和掌握新技术,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其次,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偏低,使其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极大障碍,使之难以冲破传统农业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同时,造成其预测和决策能力不强、观察能力较弱、现代化生产工具操作使用能力欠佳、经营与协作能力不强、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缺乏、竞争力低下。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科技普及,提高养殖户对技术的理解能力,提高其对市场的预知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拓宽养殖户增收的途径。

2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

扎实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理性选择,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5],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科技培训为手段提升农民素质,解决农民在养牛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6]。对从事畜牧业生产尤其是肉牛养殖的小规模农户养殖的农民具体培训形式包括示范户形式的培训、养殖能人培养形式的培训、与执行各种项目类型的推动形式的培训、现场技术咨询形式的培训、以媒体传播形式的培训、科技下乡(赶集)形式的科普教育培训等[7]。

2.1 示范户形式的培训

通过兴办养殖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养殖小区,树立肉牛养殖科技发展的典型户或示范户,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养殖户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这是一种养殖户能看见学得到的农民培训形式。示范户一般为养殖能手,并在养殖户中有一定的威望,在甘浚镇调查区域中祁连村和小泉村的肉牛养殖小区的肉牛合作社就是很典型的肉牛育肥示范户,养殖小区还定期开展养殖知识培训班,聘请甘州区的技术员就肉牛防疫、饲养等知识开展讲座,达到养殖示范和辐射的效果。

2.2 养殖能人培养形式的培训

养殖能人培养是指培养一批懂养殖科技、会经营和能管理的养殖能手,再通过这些养殖能人影响、带动、示范周围农户,提高养殖技术,该种培训方式的培训对象是肉牛养殖能手,他们善于把握机遇、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多属农村有为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等,甘浚镇采用小额贷款的形式对家庭肉牛养殖户进行扶持,逐渐形成母牛养殖专业户、肉牛育肥专业户,成为带动周围农户养牛的能手,也是农户养牛学习的典型和榜样。

2.3 与执行各种项目类型的推动形式的培训

以畜牧养殖科技项目为载体,通过技术推广类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在转化中以服务于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和产业经营能力为目的,也可以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资料发放、广播电视、参观示范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在进行繁殖母牛补饲试验时[8],正是通过项目实施在推广母牛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补饲,并以此为契机,对农户的母牛养殖技术进行培训,结合项目执行时发放的养殖资料、母牛养殖明白纸等宣传,提高农户养殖母牛的技术水平,使补饲技术为养殖户接受,使母牛年增加收入400元/头(犊牛或架子牛出售时的体重增加)。

2.4 现场技术咨询形式的培训

在养殖户养殖现场对农民进行肉牛养殖技术、防病防疫等知识的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现场技术培训直接面对养殖者,与养殖户零距离交流,尤其对文化程度偏低的养殖者更为适宜。面对面的现场培训方式在畜牧站的日常技术服务中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技术员利用给养殖户母牛配种、犊牛接生、病牛治病、上门防疫等场合对养牛户进行养殖知识、肉牛经营等培训,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科学加工饲草。现场技术咨询形式的培训也常出现在农村的科技下乡和一些临时的科技推广、养殖比赛等场合,在甘浚镇开展项目活动时经常遇到,如某饲料企业开展新产品推介会,现场就是很好的与养殖户零距离的技术传播和培训。此外,2007年甘浚镇举行了母牛比赛,在比赛的现场笔者团队成员也利用比赛间隙与养殖户直接交流,回答疑问,传播母牛养殖明白纸、肉牛养殖资料等。

2.5 以媒体传播形式的培训

该种培训是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大喇叭广播、电视、音像材料)和印刷媒体(明白纸、科技小报、书刊、杂志)、远程教育网络等技术手段对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就目前而言,这是一种投入少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培训方式,因为养殖户总体上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较大的养殖户很难从书刊中学习知识,对于年轻的养殖者,可以采用该种培训方式。

2.6 科技下乡(赶集)形式的科普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实现本文由收集整理农民短期利益效果培训的基础上,还必须再充分考虑农民的长远利益,提高农民整体的科研素质,加大农村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就畜牧养殖方面,要培训的知识包括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饲料饲草开发利用技术、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对于小规模肉牛养殖生产者,要做好繁殖母牛饲养技术、肉牛高效育肥综合技术、肉牛常见疫病防治技术、粗饲料如玉米秸秆的加工利用技术、兽药饲料等投入使用技术等;此外由于养殖户的文化素质千差万别,科普培训应当因人而教,借事而教,多管齐下,抓住一切机会,采用多种途径。在甘浚镇开展项目活动期间,经历了2010年甘浚镇的养殖技术科普培训,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进行繁殖母牛养殖技术培训,每村1.5 d;技术员讲授后答疑,到会的养殖户虽然很认真听,但一般坐不住,讲授时间宜控制在30 min之内,并提供相应的资料。

养殖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水产养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24-02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没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品种齐全的实训基地,难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院水产养殖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水产养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备专业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高技能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规模化水产养殖场、水产良种场等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完善的专业设施、优质实训材料和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将校外实训基地优质的教学资源应用到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过程中来,保障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有效地解决了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

水产养殖专业是我院2003年开设的一个专业,实训设施建设起点低,专业学生人数增长快,2003年在校生人数15人,到2010年达192人,学院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加强水产专业实训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实训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仍然是提高水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有效弥补了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

(三)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将家鱼人工繁殖、鱼苗培育等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移植到靖江滨江水产良种场、大丰蓝海水产技术开发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打破了原有“黑板养鱼”、“实验室养鱼”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水产养殖第一线通过教师、技术工人共同指导,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掌握专业技能,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将教学工作逐步融入到实际生产中,通过与生产第一线深入接触,专业教师一方面能加深对行业的理性认识,解决了专业年轻教师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角色转变过程中对行业深入了解机会少、认识不全面、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有利于年轻教师成为一个完全的“职业人”;另一方面,教师在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实践,能准确把握行业的岗位分布及各个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年轻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锻炼过程中能准确了解行业一线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素材,做到科学研究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指导思想,我们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采取了综合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和质量性原则,确保建设一个运行一个,追求建设质量、控制建设数量。

(一)综合性原则

水产养殖专业实践内容繁多、技能训练项目丰富,不同的训练项目对实训条件要求不一样,我们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期重视调查了解、实地考察,力求一个水产养殖企事业单位拥有我们多个训练项目同期开展的条件,确保每个实训项目都能开展。如我们2008年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大丰蓝海水产技术开发公司,该公司每年春季集中开展家鱼人工繁殖、梭鱼人工繁殖、虾苗培育等专业生产,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同时接受到家鱼苗种生产、名优鱼类苗种生产、虾苗生产等训练,学生训练项目综合化,掌握的技能多样化,保证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水平提高。

(二)互补性原则

由于水产养殖对象十分丰富、水产养殖生产分工较为明确,生产中,并不是每一个水产养殖生产企业都大而全,更多的企业是养殖某一(几)种水产动物或只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中某一环节工作,如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品养殖等,因此,我们在校外基地建设过程中在考虑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不同基地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上的互补性,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专业训练项目都可以在基地展开。

(三)质量性原则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追求建设质量,选择那些生产条件好、业务水平高、社会信誉好的生产单位建设成为我院水产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排除那些生产设施落后、形象不佳的企业,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同时,还考虑交通、学生食宿等条件是否方便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我院水产养殖专业拥有靖江滨江水产良种场、大丰蓝海水产技术开发公司、泰州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盐城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职业院校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水产养殖专业教师紧紧把握水产养殖专业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研究,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一)依据水产养殖生产内在规律和教学资源情况,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水产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大学英语等基本文化素质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将养殖水质检测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职业技术基础课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将池塘养鱼、水动物疾病防治、特种水产养殖等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在第四学期将职业核心技术课程中基础、简单的实训项目,如鱼类鳃丝镜检、鱼类性腺发育观察等安排在校内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完成,而将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综合实训项目集中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将实训教学有机地与生产相结合,使实训教学在真实生产中进行,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在科学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之后,我们对每门职业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做了仔细研究,特别是第四学期开设的池塘养殖等核心技术课程,我们邀请校外基地专家、操作能手共同开发,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要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而且使课程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一致,即生产中某一时期开展什么样工作,我们就在同一时期开展什么样的技能训练,如每年5~6月份是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最佳时期,我们将家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综合性实训项目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一方面满足了实训过程中对材料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实训的真实性、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

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 我们将基地专家、操作能手聘请为我院外聘教师,学生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实训教师队伍由校内教师和基地专家、操作能手共同组成。学校教师结合自身理论知识深厚的特点,运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基地专家、操作能手结合自身现场专业技术熟练的特点,讲解实用强的技术内容并指导实际操作。

积极开展实训教学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效果如何与教学组织好坏密切相关,实训教师没有精心设计实训项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显得茫然、缺乏主动性,教师没有细心组织实训教学,教学、生产就会乱成一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实习之前,专业教师与基地生产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根据基地生产具体实际共同拟定各个实训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先后顺序,明确指导教师教学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再将实训项目及实施方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前有机会预习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制定科学的实训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实训考核,学生在校外基地开展实践,其考核方式应不同于传统课程考核方法,要制定适合该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以学院学生成绩评价方法为指导,结合实训基地对其员工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新考核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规范程度等技术层面考核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生产纪律、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考核,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克服生产和教学过程中的校企矛盾,努力探索实现双赢的途径

学生在校外基地实习过程中,教学与生产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怎样克服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做到生产、教学两不误,实现校企双赢的结果,是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效果的关键。我们奉行“资源共享、成本分摊、共同发展”的思想理念,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训项目开展、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既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效解决了生产单位阶段性工人不足的问题,通过支付外聘教师指导费用和实习材料费用等方式弥补学生在实践过程给生产单位带来的额外支出;最后,我们还通过科研立项等形式与校外基地开展技术研究,共同探讨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建立了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群,初步形成了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专门人才。下一步,我们将在特色实训教材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学生实训的平台、教师发挥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顾晶.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73-75.

[2]罗怀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7):80-81.

[3]连纯华.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07,(3):37-40.

[4]李焕锋.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探索,2004,(2):59-60.

[5]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16.

[6]田玉民,苏玉虹,史东辉,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128-129.

[7]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26-28.

[8]魏庆葆.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3,24(5):144-165.

[9]熊良伟,王帅兵,陈小江,等.对高职院校《池塘养鱼》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3-114.

养殖培训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从全区林牧渔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多渠道培训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林牧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楚州区林牧渔业再上新台阶。

二、培训对象

乡镇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和党员干部,一般种养农户。

三、培训目标与内容

㈠目标

2014年,全区林牧渔业技术培训总人数为8000人,其中畜牧业培训3000人,渔业培训3000人,林业培训2000人;建立畜牧技术培训示范点2个,位于三堡乡和建淮乡。

㈡内容

1、畜牧业:⑴奶牛高效养殖技术;⑵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⑶优质家禽养殖技术;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2、渔业:⑴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⑵青虾养殖技术;⑶网箱养殖黄鳝技术;⑷鮰鱼养殖技术;⑸龙虾养殖技术;⑹大规格河蟹复合养殖技术。

3、林业:⑴林草牧(禽)复合经营技术;⑵优质杨树苗培育技术;⑶杨树病害防治技术。

四、培训计划

4月-5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其中畜牧业1500人、渔业1500人、林业1000人。

6月-7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畜牧业400人、渔业400人、林业400人。

8月-9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其中畜牧业600人、渔业600人、林业300人。

10月-11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300人次,其中畜牧业500人、渔业500人、林业300人。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2014年度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与讲课组。领导小组由局长周红缨作组长,副局长熊淮生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调配等。讲课组由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本乡镇技术培训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实行区、乡分级技术培训,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对乡镇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与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般农户进行培训,每乡镇每专业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次。培训工作要与项目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成人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结合起来,采取集中授课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林牧渔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