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精选5篇)

  •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治理理念有待完善和更新河流的规划设计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的过程,是一套系统化,随时应变的过程。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的设计过程。在当初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经济的认识…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精选5篇)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环境污染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加快,在城市化不断的加快过程中,各个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困惑与难题。河流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河道的整治是实现当前城市生态化系统的关键,是发展绿色城市和生态化城市的主要前提,更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主要保障。河流是城市化生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城市起源的基础,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和载体,是提高城市化建设中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和不科学使得河流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的重点,随着当前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河道整治问题也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不管是在河道功能上还是河道的美观上都逐渐出现了原样。但是在治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治理理念有待完善和更新河流的规划设计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的过程,是一套系统化,随时应变的过程。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的设计过程。在当初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经济的认识不合理,不够彻底,是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传统的“工程水利”着重重视河道的防洪、航运等功能,造成河流的资源、生态功能等被忽视、被淡化。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对河道污染治理和整顿之外,更要求河道在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对治水的思路进行重大的调整和创新,使河道达到“安全”、“资源”、“环境”的有机结合。

1.2缺乏全面的规划

在我国河道的整治过程中,同一条河流由于其处在的地理位置和省份的不同使得在治理过程中国存在着各种管理过程中的差异和治理方法上的差异。造成在治理过程中的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治理方面,常常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对河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缺乏认识,缺少设计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1.3河道整治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有待提高

河流在治理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且周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河流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控制过程,更在治理过程中要控制时间的变化而放松的过程。塑造河流新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单一建设工作,河道的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河道治理中亟需重视的工作。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往往只注重有形过程,而忽视管理、软科学等科学研究。使其成为规划报告的空摆设。河道修复技术以及一些相应配套过程的实施和养护,是河流恢复健康重要的后期保障工作,众多河道在规划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上的提高,造成河道的整治效果得不到有效体现。

2、河道整治新模式探索

2.1更新理念河道整治过程中,首先应注重理念的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仅考虑河道防洪、供水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河道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突出亲水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2.1.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很多大中城市河流的中上游都兴建了大型调节水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状态和原有功能。河道综合整治设计要充分考虑上游水库调节能力制定防洪标准,在保障水系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先进理念,注意恢复河道的原有结构形态;在确保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生态护岸技术,恢复河岸生态功能。

2.1.2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河道整治要与上一级水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已批准的各类规划相协调,保证水系的通畅性,满足水体活动要求,注重保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

2.1.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传统的水利工程忽视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渠化、硬化导致河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河道治理中要引入生态工程的理念,将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2.1.4注重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的建设。在满足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兼顾河道在环境、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创造安静、优美、自然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2.1.5加强流域管理的理念,突破“就水论水”思路。水环境问题出现在水体,但是根源却在陆域,河道的治理要突破“就水论水”的思路,从流域整体着手,探索流域非点源污染机理,加强流域管理。

2.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河道治理的核心是理念更新,关键是全面规划。河流的规划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建设,将河道的整治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2.1调整河流结构。对于河流的结构,应该对其岸线、断面、护岸进行统一控制。河流形态的设置首先需要基于原有水体形态,消除河道的瓶颈,保持自然的弯曲形态,控制河岸

线的发展;将河湖的较宽水面处设置为蓄水功用,达到均化洪水的目的,且对于景观和生态也有重要的作用。

2.2.2.1防洪功能的提高。防洪功能的提高在原有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水系形态的设置,河道结构的调整降低防洪压力。对于城市的滨水景观,控制河湖的水位升降幅度,采用合理的河床断面。

2.2.2.2保证水安全。保证水安全首先要控制污染源。污染源的控制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控制。。

2.2.2.3合理的景观设计。河岸带景观的设计要满足自然优先、整体优化的原则,优先保护河流的自然资源,实现河岸带的景观与河流周围景观的自然连接。在进行景观建设时,需特别关注防洪水位与亲水岸线的协调、防洪排涝与亲水安全的协调、河道流速与水生生态修复的协调等问题哺。

2.2.3增强河流抗干扰能力。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各要素对河湖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划定河道蓝线宽度,保护河流岸线基址,增强河流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基本思路,基本模式

 

西南以贵州省为中心的喀斯特地区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在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中连片裸露碳酸盐岩面积最大,是青藏高原隆起在南亚大陆亚热带气候区形成的一个海拔梯度大、地势格局复杂、生态脆弱的独特环境单元。该地区山地面积大,降水丰沛,碳酸盐岩成土速率缓慢,土层薄,容许土壤流失量低,水土流失危险度高,是非地带性的脆弱生态带。同时,该区居住着近2亿多人口、46个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坡地植被一旦被破坏,土壤侵蚀作用加剧,往往导致薄土层全部流失,造成严重的石漠化,并导致水分、养分调蓄能力迅速降低。目前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喀斯特面积的31%,近2000万人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更严重的是石漠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展,不仅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植被覆盖率锐减、系统水源涵养能力削弱、地表水源枯竭,而且造成土地资源丧失、粮食减产。

石漠化是 石质荒漠化 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 石漠化 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石漠化 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石漠化 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后呈现的 石漠化 现象,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将使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黄果树轻度石漠化面积590.9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39.98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0.48公顷(详见下表),虽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但各工程项目多数难于覆盖石漠化区域,因此其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不显著。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开展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研究,为黄果树风景区生态治理石漠化提供最佳治理模式及技术措施,为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支撑。

1.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治理基本思路

1.1治理目标

针对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严重问题,主要针对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中度的进行生态治理,经过治理后到2009年,乔木树种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基本上起到全面保持水土的作用,乔、灌、草覆盖率达90%以上,在此基础上,经过调查、统计、分析提出对黄果树风景区合理的生态治理模式,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1.2基本思路

将现有的石漠化治理的先进经验、模式、成果及其组装配套技术应用于黄果树风景区的生态治理,摸索出一套适合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成功模式,紧紧围绕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造林育林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以重点区域治理和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2.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针对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土地的立地条件,为了保持水土,遏制石漠化土地继续扩大,改善水文状况,首先必须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提高森林控制径流的性能,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按小生境类型配置树种的适地适树适小生境技术;不全面砍山、不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技术,为此提出以下5种治理模式。

2.1治理模式I

(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白水镇者斗坡脚;

(2)治理试验面积:30亩;

(3)治理石漠化等级:中度;

(4)试验树种配置:女贞、侧柏、栾树、夹竹桃、木槿;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3︰3︰1︰1。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09年)

表1

2.2治理模式II

(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龙头山;

(2)治理试验面积:30亩;

(3)治理石漠化等级:中度;

(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女贞、侧柏、三角梅、栾树;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2︰3︰1︰2。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09年)

表2

2.3治理模式III

(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水黄高速路口犀子岩;

(2)治理试验面积:30亩;

(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

(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夹竹桃、滇柏、三角梅;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3︰3︰2。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09年)

表3

2.4治理模式IV

(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石头寨;

(2)治理试验面积:30亩;

(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

(4)试验树种配置:侧柏、夹竹桃、三角梅、黄花槐;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5︰2︰2︰1。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09年)

表4

2.5治理模式V

(1)治理试验点:黄果树风景区镇胜高速黄果树收费站王三小寨;

(2)治理试验面积:30亩;

(3)治理石漠化等级:轻度;

(4)试验树种配置:香樟、夹竹桃、滇柏、三角梅;初植密度:42株;配置比例:2︰3︰3︰2。

(5)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2007年~2009年)

表5

3.结论

3.1石漠化治理效果分析

3.1.1树种适宜性分析

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生长情况调查表1~表5中可以得出各树种成活率:香樟成活率为62.5%,女贞成活率为93.8%,侧柏成活率为100%,滇柏成活率为100%,栾树成活率为85.7%,夹竹桃成活率为100%,木槿成活率为0%,三角梅成活率为0%,黄花槐成活率为0%,樱桃成活率为86.5%,梨成活率为86.4%。

三角梅生长适温为15-30摄氏度,其中5-9月份为19-30摄氏度,10月-翌年4月为13-16摄氏度,而在II、IV、V治理模式中三角梅的成活率为0%,造成三角梅全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从09年的11月份至2010年的4月份,长时间的高温及干旱造成了试验中三角梅的全部死亡。黄花槐的成活率为0%,也是相同的原因造成。

香樟是喜温树种,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年平均温度在16~17℃,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7℃。 樟树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呈中性或酸性发应的粘质土壤为宜(PH5.5~7)。 樟树耐低温,幼年耐荫,壮年喜强光,贵州省安顺地区多年运用香樟树进行绿化造林的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而在II、V治理模式中香樟的成活率为62.5%,造成香樟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香樟叶面的蒸腾对水份的需求量大,又遭遇百年一遇的恶劣气候、长期的高温及干旱造成了香樟树成活率偏低。

3.1.2五种治理模式树种优选分析

从树种适宜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黄果树风景区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恶劣候,适宜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中度的造林绿化树种有:香樟、女贞、侧柏、滇柏、栾树、夹竹桃,但侧伯、滇柏生长缓慢;适宜于黄果树风景区石漠化等级为轻度的造林经济林树种有:樱桃、梨。

3.1.3效益分析

黄果树风景区生态治理模式的实验,在一定时期内,很难从森林的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中获得经济效益,但通过试验,可大大提高试验区内的森林覆盖率,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景区景观,直接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条件,并通过旅游开发间接获得效益。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并且在黄果树风景区第三期景区绿化工程中已经开始运用以上5种模式中的优选树种进行景区石漠化治理,树种长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效。

3.2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几点建议

3.2.1人工干预的封山育林:在石漠化程度较轻地区,封山育林可以起到较好效果,植被恢复较快;但在石漠化严重地区,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效果不显著,植被恢复很慢,需要人为进行生态干预,加强适应性修复的措施。比如,多种植物的优化配置,人为提供种源等等。

3.2.2多树种植树造林:目前的植树造林措施相对简单,物种单一,对石漠化的恢复效果不显著。建议统筹兼顾,既要考虑种植经济树种,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也要考虑乡土树种,尤其是生长迅速、能够快速增加植被覆盖度的乡土树种和灌木的种植,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

3.2.3多地区、多阶段的生态恢复示范研究:目前的生态恢复示范研究涉及区域很小、覆盖面有限,建议加强不同地区石漠化植被恢复的示范研究,包括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背景有差异的不同石漠化地区,以及不同石漠化阶段的生态恢复示范,以揭示石漠化植被生态恢复的共性和差异,寻找最佳、最适合的生态恢复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守谦,乌江流域岩溶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与造林技术研究报告,贵州农学院,1997.

2.林凤华,石漠化治理基本思路及模式初探,贵州林业科技,2003.

3.任海,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热带地理,2005.

4.王明章,论岩溶石漠化地质背景及其研究意义[A].贵州地质,2003,20(3)

5.张竹如等 贵州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初步研究[J].中国岩溶,2001,20(4)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摘要:阐述了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论述了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探讨了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工程。生态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基础和前提,以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开发为目标,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水质改善、具有多样水生物物种互相依存形成系统并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景观。

1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1要求

生态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涝安全要求的除害兴利工程。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1位的。生态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质工程,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1.2特征

(1)生态型河道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型河道是亲水型的,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同时,更加注重和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样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投资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水利工程园林化的倾向。

(2)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本地化。事实上,水利工程的建设本身是对自然原生态的一种破坏,只是在整体上权衡利弊得失时这种破坏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态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平衡的。因此,建设生态型河道时必须极大地关注恢复或重建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质工程。河岸选择栽种的树种、草种尽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长、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杂树杂草也不要紧。由此来充分体现河道整治的生态理念。

(3)生态型河道的整治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恢复,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2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然性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水利建设发展历来是与农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我国的农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低级的吃饭农业发展到温饱农业;由温饱型向综合发展的小康式的农业,又发展到种源、生态、装备的现代化农业。水利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单纯为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服务的温饱型农田水利,发展到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小康型”农村水利,又发展到综合型的农村水利。每个发展阶段对水利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我们注重的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很少考虑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协调,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整治河道的方式似乎已经定格成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河道整治有了新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追求豪华洋派,硬质工程比比皆是,投资规模日益庞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的“硬伤”。于是,生态型河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水利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型水利的河道,应当是生态的。生态型河道建设更多的强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水利建设中对河道整治做到江河不能断流,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水质不恶化。注重生态河流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生态型河道本身就是一种景观。水景观建设是与城市的现代化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唯一指标,应当体现生态、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和农村。

3生态型河道建设涉及问题

建设生态型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规划,确定目标,科学论证,合理选项,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生态型河道建设,发挥整体效益。为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3.1河道综合整治涉及的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综合治理的观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实现通畅;在安全基础上的陆域部分的绿化;水体的治污、调活、净化;污染源的截流、纳管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标本兼治,使清水长流,永续利用。二是治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反对形式主义,防止片面强调景观而导致水利工程园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观建设,也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小品,减少污染物,减少硬质工程。要十分强调规划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围内的绿化和景观建设,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体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绿地和大片空间,以后通过非水利的途径再去营造景观。三是要处理好点与面、段与线的关系,可以一次确定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四是建设程序规范化问题。当前特别要注重贯彻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实行政府采购,对工程决算的审价和对建设的审计。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要经过考验,实行建设效益后评估。对上述这些问题都要综合考虑,以扎实推进生态型河道的建设。

3.2管理中的问题

生态型河道的管理更是以前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二是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3.3投入问题

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它只能用于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性的建设。因此,生态型河道建设的投入,不可能指望全部由公共财政投入来解决,只能是根据工程性质和分级负担原则,实行综合性配套性多元性投入。按照补、扶持性、引导性的原则,予以适当投入,以推进生态型河道建设。二是社会配套投入。这种投入是带有公益性意义的,是自愿的。三是受益者投入。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由受益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商、农业企业或者其他受益的企业和个人按照受益比例分摊投入。

参考文献:

[1]彭历.城镇河道生态化建设初探[J].山西建筑,2008(30):349-350.

[2]牛松杰.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8):25,29.

[3]胡方,杨利,赵静.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与发展[J].山东水利,2008(6):49-51.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河道治理;美化环境;和谐发展;滨水绿色长廊

中图分类号TV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66-02

0 引言

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将于2012年10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随着全国农运会配套的基础建设工程――邕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一幅玉带织锦、碧水穿城的美丽图画很快将呈现在南阳市市民面前。

1 规划背景

南阳市政府提出了整治城区内河,改善水环境、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沿河风貌。邕河是南阳市东北部天然内河,而农运会主要场馆集中布置在邕河沿岸及邕河以东白河右岸,邕河地区将成为我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区域。因此,需要对邕河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整体规划和治理。通过邕河两岸构建防洪体系及景观用水工程,利用整治、分洪、清淤等多种工程手段,打造邕河两岸滨水景观。届时,通过白河梯级橡胶坝的建设及邕河的整治,实现城市河道的行洪安全且能在河道的空间格局中打造生态绿色的城市休闲空间。

2 现状概况

邕河发源于紫山东南部,全长18.61km。邕河市区段长8.335km,位于城区东北部,邕河多呈“V”型谷,在邕河入白河口地段位于白河右岸漫滩上。一旦出现洪水漫溢,将直接进入市区,危害较大,邕河现在的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

邕河为季节性河流,流域内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全年大部分时间河道内水量很少,湿地面积有限,水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伴随城市的发展,城市景观用水迫切性日益提高,城市现状河道基本不能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的需要,使得原本体现城市“灵性”的水系,呈现出面目不堪的窘态。

目前,邕河沿河生态环境恶劣,与北部的独山风景区不匹配,难以形成与水体有机联系的滨河景观区,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急需对邕河城市景观用水体系加以规划治理。

3 治理标准

邕河防洪标准按照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当邕河遭遇超过50年一遇标准洪水时,通过分洪渠向白河分洪。邕河河道治理的防洪体系由邕河主河道、分洪渠构成。当邕河遇到枯水期时,通过邕河引水渠、主河道、分水渠的联合调度,向农运会场馆区和温凉河提供景观用水。

4 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5 治理措施

邕河治理在生态方面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使护岸与城市用地相互联系,形成绿地网络,有利于城市整体环境的生态优化。同时运用生态材料和生态处理方式,对护岸进行软化处理,增强护岸的渗透功能和生物栖息地功能。其中植物是改善护岸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乡土植物的多层配置,形成水陆之间的良性的生态过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河道使用不同的过水断面形式,使水流速度产生变化,增加曝气作用,从而加大水体中的含氧量,有利于产生多样化的生态景观,进而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群落。

结合现状及规划用地情况邕河治理使用梯形河道断面,同时结合一侧直墙一侧斜坡式的河道断面,旨在营造丰富多彩的河道断面型式;而分洪渠上游~引水渠段,鉴于该区域多自然生态风貌,两侧基本无建筑物且在现场查勘中发现,现状河道断面开口宽度多在25m~38m之间,和规划的河道开口宽度基本吻合。

景观方面通过点线面的划分,使滨水护岸景观呈现出节奏和韵律的变化,形成秩序护岸景观空间结构;在护岸的选择及材料的选用上,尽量与周边环境相融合,通过增加与护岸联系的通道和观景平台,增强亲水区域的可参与性,营造怡人的护岸景观环境。护岸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局部置石处理,多与台阶结合,每隔一定距离有台阶沿护坡通向河畔,并设有整齐的滨水游步道,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设置区域文化历史和城市标识,使护岸景观成为张扬城市个性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可持续性的景观区域。

用不同的城市功能区配合河道的景观配置,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效应,来给游人连续的视觉景观,连续、和谐、生态、自然的水陆景观,交相辉映,持续提升城市的品味。

不同区段亲水空间的创造都与其周边的重要城市资源紧密联系,将城市元素整合归纳到滨水护岸空间中来。通过游步道、台阶和观景平台等形式的设置,解决亲水空间可达性。一点一画,一处一景,移步换景,使护岸景观富于节奏感,同时成为展示两侧资源的重要窗口,充分体现文化积淀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面貌。

在邕河人工湖下游50m处设置拦蓄水橡胶坝,橡胶坝建成以后,可形成邕河上游长约2 820m,宽约30m水域,拦蓄滞洪形成约60亩水面面积,水深约2m人工湖,同时调节邕河下泄流量和拦挡白河回水。该橡胶坝的建成与邕河治理相辅相承,通过综合开发,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场所,可发展水上娱乐,同时有利于推动南阳城市农运会场馆区景观的绿化和美观,改善区域气候,提高市民生活品味。

6 河道治理内容及结果

河道整治主要内容:邕河8.335km河道治理,新开挖引水渠1.85km,分洪渠2km治理,橡胶坝1处,拦河闸、防洪闸、分洪闸各1座,引水闸1座,涵闸4座,新建分水渠两条合计7.8km等,拆除重建、新建跨河交通桥13座等及景观工程和雨污水管网工程等。

邕河治理工程估算总投资4.72亿元,预计2012年3月底完工。治理后的邕河成为串接独山风景区、农运会主会场、新闻中心等城市中心区,融合多元文化及功能,集养生游憩、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充满人文景观的城市滨水绿色长廊。

生态治理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传统的河道治理一般采取浆砌石或混凝土固岸、裁弯取直、疏挖河道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保障了河道水系安全,但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采用大量的混凝土或浆砌石材料使河道硬化严重,改变了河道的自然属性,侵占了生物栖息地,割裂了水路系统的联系,也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充:硬化的护岸使得各种污染物未经过滤吸收直接随径流排入河道,导致水质恶化,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河道的裁弯取直增大了水流流速,从而加剧了水流对河床底部和河岸的冲刷。可见传统的河道整治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城镇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河道治理理念,在未来的河道整治中,不仅要继承传统整治技术的精髓,更要重视水质的提高,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水系统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城镇河道综合治理原则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在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性: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洪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

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治理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可持续发展。

自燃性: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地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城镇河道综合治理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协调城镇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尽量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征,因此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生态护坡、水质修复治理及河道景观三个方面。

1、生态护坡工程

在防洪与生态需求成为河道建设中主要矛盾的背景下,采用生态护坡政治模式可以在满足城镇生态系统要求并创造良好生态条件的同时,使河坡具有一定抗洪防冲能力。因而建设生态护坡工程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解决河道整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态护坡技术是基于水土保持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和生物科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利用植物及植物与工程材料相结合的方法,在边坡上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坡系统,通过生态工程的自支撑、自我组织与自我修复等功能,实现边坡的抗冲蚀、抗滑动和生态恢复,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维持坡面植物生存环境、提高坡面动物和微生物栖息地的质量,营造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和改善人居环境等目的。可见,真正意义的生态护坡应该是一个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生态护坡的建设仅仅考虑的护坡上的植物,而完全忽略了动物及微生物在边坡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护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所以,借鉴国外生态护坡技术,完善我国生态护坡技术体系,在工程建设中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态护坡,这将是我国今后生态护坡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当前国内外采用的各种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土工网符合植被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多自然型技术等。

2、水质修复治理工程

水污染治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其主要措施包括污染水源的拦截,河床的清淤处理、有源活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并辅以必要的植物措施,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河道污水治理关键要从污染源治理与截污入手,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同时,必须提倡清洁生产,大力控制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在保证一定水质的基础上,采用河流生态技术,进一步提高水质,美化环境。将环境工程中的生物修复救赎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河道综合整治中,是城镇河流特别是受污染河流整治的重要方向。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低廉,还可以结合景观改善河道及其周边休闲场所的建设等优点,故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水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类型有:土壤渗滤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稳定塘技术、人工浮岛技术等。

3、河道景观工程

河道景观建设是对河道进行生态整治的重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水域沿岸带及水域范围内的景观建设,景观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河道空间与平面、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整治,做到提高城镇水系防洪排涝和供水标准与河道景观相结合,河道清淤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河道整治与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相结合,最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河道景观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河道平面修复:过去的河道平面设计时,一般采取拓宽断面、裁弯取直、修筑高堤等措施,这些方法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洪涝灾害的问题,但却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在满足安全行洪断面的条件下,改变过去裁弯取直的办法,随着地形、层次的变化易弯则弯,易窄则窄,宜宽则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接性和横向连通性;同时尽可能多安排一些蓄水湖地,这种“带囊状”的结构不仅有益于防洪,且对景观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大意义。

河道断面恢复: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河道的断面恢复要综合考虑河道的防洪排水及生态景观的功能,不断优化断面设计,最终达到良好的生态河道体系。河道系统中一片草地、一块林地、一座山丘、一个岛屿都可能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在恢复中应采取多种工程和管理措施,维持河道断面的自燃性状。目前国内外典型的河道断面形式主要有: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复式断面和双层断面。

生态河堤工程:生态河堤建设是目前国际上河流治理与建设的新趋势。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改造成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生态河堤不仅可发挥涵水保土的作用,而且能改善大气、水体和土壤质量,进而将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沿岸景点的建设将增加周边环境的文化氛围,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对城镇生态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滨岸植被缓冲带工程: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滨岸缓冲带是截留陆域面源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手段。作为河陆生态系统的连接地带,缓冲带对保持河道的生态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对地表径流可以起到滞缓作用,调节入河(水体)的洪峰面;②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并对其中的颗粒态污染物起过滤和拦截作用;③植物吸收、土壤吸附溶解态的污染物;④促进氮的反硝化作用。城镇是人口大量集中和工业化规模庞大的地方势必会产生许多生活和工业垃圾,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将会随雨水直接进入地表或地下水,形成新的非点源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滨岸植被缓冲带的建立,不仅可以吸收径流中的有机成分,减少进入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而且对于营造滨岸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持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随着城镇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在城镇河道整治中,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这不仅是人们随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生存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系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包括生态护坡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及河道景观工程等内容,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城镇河道建设不仅要发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还要融入城镇园林景观、生态和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以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尤其是生态环境功能,真正做到让河流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1]丁鹤. 对城市河道可持续开发利用趋势的认识[J].海河水利,2002,(10):24-26.

[2]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规划师,2001,17(6):66-69.

[3]朱国平,王秀茹,王 敏,等.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2005,33(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