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能力描述(精选5篇)

  • 英语能力描述(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作者:王隽1,高淼2 (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闵行200240;2.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一、背景 语言能力量表是当代流行的对语言能力提供系统性描述的方法。《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简称《欧框》)是当下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能力量…

英语能力描述(精选5篇)

英语能力描述范文第1篇

摘要:应用二语习得领域中的年龄因素理论,调查了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即年龄因素)以及该成分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生成了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列表,并发现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不仅源于儿童、成人间的人群特征差异,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年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使用者理解描述语所要求的语言难度。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语言能力描述语;年龄因素;小学英语教育

作者:王隽1,高淼2 (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闵行200240;2.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海淀100081)

一、背景

语言能力量表是当代流行的对语言能力提供系统性描述的方法。《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简称《欧框》)是当下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能力量表之一。[1]作为欧盟语言教育、评测的共同参考基础,《欧框》颁布以来被不断推广、实践,其影响力已扩展至欧洲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2]我国现存的各类考试、评估项目缺乏一致性,近年来对制定全国统一的中国语言能力量表的呼吁日渐高涨。[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StandardsofEnglish,CSE)建设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当代中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4][5]

CSE是一个全国通用的纲领性标准,同《欧框》一样没有设定使用者年龄限定,量表中的语言能力描述旨在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但根据Jin,Wu,Alderson和Song观点,CSE与《欧框》的区别在于使用者人群的不同。[4]《欧框》主要适用于成人,而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将在CSE使用者群体中占据很大比重。因此,与《欧框》相比,年龄因素对CSE的影响相对较高,突出了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的重要性。

Hasselgreen和Caudwell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对《欧框》在儿童语言学习者群体间的适用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B2及以上级别中描述语存在不符合13岁以下儿童认知、社交、母语和读写能力特点的成分,说明了语言能力描述语存在一定的年龄指向性。[6]本研究参考该方法,以CSE口语量表为例,对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年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浅探CSE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情况。

二、文献综述

(一)语言能力量表

语言能力量表是对语言使用者运用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7]其核心构成要素为参数体系、分级系统和描述语。首先,参数体系是量表目标语言能力构念的直接体现,包含该构念的主要特征和维度,是量表的整体架构,也是描述语的分类依据。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基础的量表主要描述的是语言学习者完成交际任务时所运用的语言能力表现(或行为)。CSE的理论基础为Bachman和Palmer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其参数体系设计结合我国的英语教育特点,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语言技能或知识。[8][9]其中口语量表设有三级参数,共17项分类。[10]其次,量表以语言能力连续体(continuum)为基础,包含一套判定语言水平的评分系统。该分级系统的确立是对描述语库中的描述语进行量表化的过程。在CSE前期的描述语收集、建库阶段,专家根据经验、现有的课程标准等将CSE初分为初、中、高三等共九个级别的英语能力水平。该级别划分会根据随后的实证调查来验证并确立。[11]最后,描述语是量表的主体,CSE所使用的是“能做”描述语(can-dodescriptor),运用“能做”语义模式,为作为语言教学与测试内容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完成语言任务时的典型能力特征进行描述。“能做”描述语的撰写既基于语言能力理论,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使描述语不仅包含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行为,还包括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完成语言任务时所运用到的语言能力的多方面描述。[12]国内外很多量表都采用“能做”描述语,《欧框》是其中典范。

作为通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欧框》具有使用目的多样化、使用场景灵活、可被进一步延展和精炼、易于使用和非教条性这几个特点。[1]这些特点都为通用的语言能力量表提供了参考范式,但同时也突出了此类通用的量表在情景化使用方面的问题。如Fulcher指出,《欧框》虽作为“框架”(framework),但同时附带了“(理论)模型”(model)的特点。[13]“模型”基于理论,没有指定特定情景,故使用场景灵活;而“框架”需要有一定的情景针对性。Weir也指出,《欧框》描述语中情景化程度模糊、缺乏足够的情景变量(如适用人群、任务要求等),导致使用者在实际教学、测试中不清楚如何将其合理化应用,对量表的语境效度具有负面影响。[14]

(二)年龄因素

自从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提出年龄对语言学习存在影响以来,年龄因素研究一直极富争议。[15]争议围绕年龄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如学习速度、最终成就),以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16][17]几乎任何一个心理学家或语言学家都或多或少认同儿童在语言习得上优于成人,但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至今尚无普遍接受的解释。[18]Ellis将多年来较主流的解释根据理论核心分为六大类:感知敏感度因素、神经科学因素、认知因素、情感-动机因素、输入因素。[19]以上六大类反应出在二语习得领域中对年龄因素影响源头的搜寻主要集中于儿童、成人群体间的内在生理差异,如感知敏感度、神经系统、大脑信息储存等,甚至输入因素也实为内在语言处理机制,外部环境因素不被视为产生儿童、成人语言习得差异的主因。

本研究所要调查的是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具有明显年龄指向的成分,具体操作为判断描述语中是否存在明显符合/不符合儿童或成人群体特征的成分。例如,“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义务教育英语课标》[20])中的语言行为(即“唱儿歌”)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成人行为特征,是“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的描述语,“唱儿歌”即为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根据这个定义,上述Ellis所归纳的六类年龄因素对本研究不一定都适用,如相关度较低的感知敏感度、神经科学和语言储存区域因素。由此,本研究中对年龄因素的分类同时参考McKay基于测试角度归纳出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显著差异——成长、读写技能和脆弱性。[21]首先,“成长”是指相对成人而言儿童在“认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交技能”和“体能”上依旧处于成长阶段。将这些方面应用于判别年龄因素时,主要看描述语中的语言任务是否对认知能力要求过高、是否包含不符合儿童成长特点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体能”指保持平衡、跑、跳等综合体能和裁剪、使用工具等精细体能。将该特点运用于对年龄因素的判断上,主要看描述语中的任务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是否过高。其次,“读写技能”强调成人有一定的母语读写技能基础,而儿童则是同步进行母语和目标语的读写技能学习。最后,“脆弱性”是指儿童对于负面情感的处理能力远不及成人,该特点同上述“情感能力”一致。

综上Ellis和McKay的归纳,本研究中的年龄因素分类为:“认知能力”“社交技能”“情感能力”(包含情感能力、情感-动机因素和脆弱性)“体能”和“母语影响”(包含输入因素、读写技能)。以上分类标准也同为年龄指向成分的判断依据。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哪些成分具有明显的年龄指向?教师在判断该年龄指向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年龄因素是否会影响使用者理解描述语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如果有,影响的程度如何?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探索式混合研究方法。[22]第一阶段研究旨在识别语言能力描述语中年龄指向成分,包括两次教师工作坊(南北地区各一次)。共10名经验丰富的小学英语教师参与,其中3名来自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7名来自小学三年级到小学六年级,所教学生年龄为6到11岁。正式研究之前邀请了另外2名教师进行了工作坊试测。试测、修改后的工作坊包括三个步骤:简短培训、问卷填写和集体讨论。工作坊问卷所用描述语主要来自CSE口语量表(修订稿),同时还有来自《欧框》《加拿大语言标准》(CanadianLanguageBenchmarks,CLB[23])和《培生英语学习目标》(TheGlobalScaleofEnglishLearningObjectivesforYoung/AdultLearners,GSE儿童/成人版)。[24]以上量表的筛选依据为:(1)知名度较高;(2)具有较明确的使用者年龄限定(如CLB针对成人);(3)同《欧框》有级别上的链接。工作坊问卷中包括从以上量表中筛选出的50条口语能力描述语,筛选标准为:(1)以儿童“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特征为据,初步筛选具有较明显年龄指向的描述语;(2)根据官方链接选择难度等同于《欧框》A级。工作坊教师需要在阅读每一条描述语之后,评判该条描述语最适用于以下哪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6-11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18岁以上”(成人)和“不确定”。

研究第二阶段的定量数据来自CSE建设中的描述语分级验证问卷调查。自2016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运用网络平台,邀请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同年级的近3万英语教师、近13万英语学习者为描述语提供定级数据,参试者均为CSE核心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在阅读每一条描述语后需对其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进行评判。[11][25]问卷数据由CSE数据分析团队处理,主要运用Rasch模型为每条描述语计算出一个难度logit值。Rasch模型发展于项目反应理论,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考试领域。Rasch模型可将问卷原始数据转化为等距且线性的量化数值,在参数统计分析中使用Rasch处理后的等距数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可信度。[26]

四、研究结果

(一)工作坊问卷

分析时,选项“6-11岁”(儿童),“12-18岁”(青少年),“18岁以上”(成人)和“不确定”被分别分配1、2、3和0分。描述统计发现,均值大于等于2的描述语(即大部分教师选择“12-18岁”或“18岁以上”)共10条(见表1);均值为1-1.4[注]的(即大部分教师选择“6-11岁”)共27条(因篇幅原因不逐一展示,表2为代表示例)。

表1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口语能力描述语

width=709,height=393,dpi=110

从表1所列描述语的内容上看,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通常包含:不符合儿童行为特点的日常语言活动、主动且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解决交际问题或保证交际通畅、合理运用社交能力或社会文化知识使表达得体等内容。在以上内容中,儿童指向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特点。此外,特定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习惯也可能影响年龄指向,如电话订餐是否符合儿童的行为特点依社会文化情况而异。

均值为1-1.4的描述语(即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共27条,其中GSE儿童版5条,CSE12条,CEFR3条,CLB7条。如表2所示,描述语中较为明显的儿童指向成分包括:(1)儿童化表述,如“小故事”“小动物”等;(2)课堂语言活动特征,如“教师辅助”“角色扮演”等;(3)交际策略中的语码转换和非言语策略,通常用于处理因能力局限所带来的交际中断;(4)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包括降低语言产出的复杂度和提高任务的熟悉度等。需指出的是,上诉7条来自CLB的描述语均包含“简单的”“日常的”等降低难度的限定。如果描述语包含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同时又不包含成人指向程度高的成分,那么,此类描述语的年龄适用性很强,既可适用于成人又可适用于儿童。

表2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的口语能力描述语示例

width=709,height=252,dpi=110

(二)工作坊集体讨论

工作坊集体讨论为半结构式集体访谈,旨在收集教师在判断描述语年龄适用性时的主要依据。本研究对总长约60分钟的集体访谈录音进行了文字转写,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编码、归类。结果发现,教师在判断描述语是否适用于儿童时的主要依据为:(1)描述语中的语言产出要求是否“简单”“简短”;(2)描述语中的语言行为是否是“日常的”“普遍的”“熟悉的”;(3)描述语中的语言知识点是否涵盖在教学大纲中。由此可知,小学教师们的年龄指向判断依据为:(1)描述语中的难度限定;(2)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

(三)独立样本t检验

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工作坊数据分析,邀请工作坊的2位教师为CSE中A1-2级别的共83条口语描述语进行分类,其中22条被归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组1),61条被归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强”(组2)。随后将该分组结果和各描述语在分级验证调查中所得的难度logit值带入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width=674,height=90,dpi=110

①CSE口语A1-2级别83条描述语中有3条描述语在计算难度值时被定为模型不拟合(modelunfit),故没有logit值。

*Note效应量评判标准0.2为低,0.5为中,0.8为高(Cohen1988)。

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效应量为中等偏高。从两组均值对比可知,同一级别中“儿童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在教师们看来要难于“儿童适用性较强”的描述语。由此可初步推断,使用者在理解CSE描述语所指代的语言能力难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

五、讨论和结语

本研究共有三个发现。第一,描述语中儿童指向程度较低的成分包括:(1)不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日常语言活动;(2)主动且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以解决交际问题或保证交际通畅;(3)合理运用社交能力、社会文化知识使表达得体。儿童指向程度较高的成分包括:(1)儿童化表述;(2)课堂语言活动特征;(3)交际策略中的语码转换、非言语策略;(4)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可初步判断该描述语存在一定使用年龄限制。第二,小学教师在判断描述语年龄指向时的主要依据为描述语中的难度限定和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可知教师对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的理解主要基于:(1)年龄因素影响下儿童群体的弱势表征;(2)熟悉的纲领性文件。综上两个研究发现可知,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主要同“认知能力”“社交技能”“情感能力”和“母语影响”这几个儿童人群特征相关,但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等,这同二语习得领域年龄因素研究中主要关注内在生理因素的研究范式有所区别。“体能”几乎没有反映在以上年龄指向成分中,可知该因素对描述语的年龄指向影响不大。第三,定量研究发现,使用者在理解描述语所代表的语言难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使用者们普遍认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要难于儿童群体适用性强的描述语。

儿童语言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凸显了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高效情景化使用的重要性。以《欧框》为例,North、Hasselgreen等学者建议,《欧框》为通用的语言能力标准,其描述语不应被刻板地直接应用于儿童语言教育场景中,而应通过拆分、简化、举例等方式,在保证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使描述语更情景化。[27][28]本研究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领域推广提出以下建议:对可能存在年龄指向成分的描述语,重点关注教师是如何解读、使用描述语,以降低潜在的理解偏差或误用;研究结果发现教学大纲已是教师们非常熟悉的纲领性文件,将CSE与现有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可促进CSE的有效使用;在推广CSE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如开展培训、发放教师手册等,提供有关如何合理改造、高效使用描述语的便利。此外,本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使用者理解描述语难度有一定的影响。至于调查CSE的使用情况,可关注不同年龄使用者群体间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断层,低阶描述语在成人群体间的使用情况,高阶描述语在儿童群体间的使用情况等,也可将年龄段进一步细分,如儿童、青少年、成人等。

同时,本研究也从深层次上反映出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情景变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交际语言能力观所与生俱来的,当语言任务、语言使用情景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时,无疑将引发围绕融入多少情景因素、融入什么情景因素、如何融入等问题的争论。Bachman从历史发展角度对这个矛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语言能力和情景因素在构念定义中的关系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29](p41-72)在语言测试领域中,当下语言教育的低龄化趋势使年龄因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年龄因素作为情景因素之一在语言能力构念中的定义依旧不明晰。如何恰当且有效地将年龄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为测试工具的开发、使用提供实用的指导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年龄因素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借鉴于二语习得领域,并非来自语言能力描述语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Bachman和Cohen指出二语习得、语言测试领域共通性很大,两者可以相互启发、共同发展。[30]半个世纪的理论争论和迥异的研究结果使当代二语习得领域中年龄因素研究进入瓶颈期,Ellis和DeKeyser认为主因之一在于因研究工具参差不齐而造成大量无法对比、整合的实证研究结果。[18][19]语言测试领域旨在开发高效度的测评工具,将语言测试工具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数据收集,或许可以缓解研究结果无法对比、整合的问题,为年龄因素研究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CouncilofEurope.CommonEuropeanFrameworkofReferencefor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ndAssessmen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英语能力描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

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2.林才回 行动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1

英语能力描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训练 写作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

[1] [2] 

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英语能力描述范文第4篇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但一直以来,我们却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学,以至于学了十几年,却不能开流。个人认为,对于英语,只要掌握以下六大技能,便可把握英语的核心:

第一,用英文界定事物的技能。

界定事物是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而我们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却没有强调过这一点。我们的英语课本经常有这样的问题:This is a glass. Where is the book? 而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如:What is a book? What is a glass? 。

其实,当中国人说英语卡壳的时候,大多数情况是你想告诉别人这是什么但却不知道如何来界定它。谁都可以轻易地做出描述:Where is the book? It’s on the table.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界定“书是什么”,所以学英文时要有意识地多问自己“是什么”,然后想方设法回答。

第二,用英文进行解释的技能,也就是能够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我们用母语可以自如地交流,原因是当我们说一件事卡壳的时候,我们总能找到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而用英文交流时,如果对方对我们所说的不太清楚时,我们就没办法换种方式再表达了。

其实,只要表达同一个意思,使用哪些单词或哪种句型没有太大关系。这就涉及到背单词的问题。许多人只是照着单词表很机械地背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并没有把单词学活并用起来。其实记单词应该是这样的,记一个单词,还要能同时说出一到两个它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这才叫记住单词。

第三,用英文描述事物的技能。

描述事物大致可以分为按时间顺序描述和按空间顺序描述。从时间上来说,美国人习惯“开门见山”。从自我出发,描述时总是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先点出来,然后是次重要的,他不考虑这个东西在时间上按什么顺序发生。而中国人则习惯“按部就班”地描述事物,强调压轴,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后。这样一来,按中国人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给美国人描述事件,美国人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他难以确定这一描述中的重点。

从空间上来说,美国人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的,而中国人通常是远远地走来,一步步贴近自我。了解这些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于英文语法结构的组织就能够游刃有余,说起英语来也才会像地道的英语。

第四,自如使用习惯用语的技能。

习语是一种语言具备某一国家或地区风格的句子。通俗地说,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通过学习英文中的习语,可以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如果能在适当的场合加以运用的话,能让你的口语听起来十分地道。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有用的习语是非常重要的。习语可以通过看原声电影来学习。

第五,英文猜测能力,即与对方交流时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对方的意思的能力。

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中,大家一致反映听和说是最难。因为这时候的内容一现即逝,无法慢慢推敲研究,所以猜测能力就尤为重要了。培养良好的猜测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比如,可以每天选一段带有一些生词的阅读材料,快速浏览,迅速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

第六,养成良好的英汉双语转换习惯。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用英文交流时要远离汉语思维。个人认为这是很难办到的,一个人的母语是怎么也无法忘记的。语言都是有其共性的,比如汉语和英语的主谓结构就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都在所要修饰的词之前,英语则将最重要的定语放在所要修饰的词前,其余的都在该词后。

因此,学英语时不要认为自己是在学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东西而产生无力感,也不要总认为自己的英文程度没有达到能表达现有的汉语水平的程度而不敢开口。其实,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都足以表达目前的生活和思想,关键在于,不要一开始就想对应的英文怎么说,而是要降低自己的汉语水平:先拆解汉语,直到拆解成最小单位,这样,在每个词的意思都确定以后,然后才想英语中对应的东西。事实上,把汉语拆成最小单位的时候,英语已经在那儿等着了。比如,把“我们不是近亲结婚”翻译成英语,看起来似乎很难。现在不管英语怎么说,先拆解汉语。“我们”到底指什么?如果说话的主体是女性的话,她一定会说“my husband and I”。如果是男性的话,他一定会说“my wife and I”。当把“我们”拆解成“my husband and I”或“my wife and I”时,你会发现“结婚”这个概念也表达出来了,因为你不可能称任何一个陌生的男人为“husband”,也不会叫一个陌生的女人为“wife”。接下来“不是近亲”可按照“are not something”的结构来译,而“亲属”为“relatives”,“近”为“close”,这样整句话变成地道的英语就是“My husband and I/ My wife and I are not close relatives”。

如今,很多人都对中国英语教学现状表示不满,原因是中国的英语教学培养出的是一种“哑巴”英语。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学了若干年后,等到真正要开口说话时却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达意的话来。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英语能力描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1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研究

1.1游戏式互动模式:

初中英语口语游戏式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口语学习趣味性的把握,将口语学习内容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展开,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完成口语学习任务。英语绕口令比赛是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游戏的常见形式,教师将课堂内容提炼为相应的绕口令,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情况下,进行比赛。在进行绕口令比赛时,教师要求学生降低停顿次数、保证绕口令朗诵的连贯性,同时对于学生的吐字与发音进行规范。这样游戏互动形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学习投入程度,口语练习效率将大大提升。

1.2表演式互动模式: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拓展性,部分口语练习内容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展开。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初期,乐于模仿和表达自己,应用表演式互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多媒体素材,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学习,并鼓励学生对播放内容进行模仿表演。在模仿表演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学生表演过程中的英语交流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口语交流中的词汇选择、语调发音以及台词节奏,从而通过表演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应用水平。在表演完成后,教师可以对表演效果进行点评,给予适当的认可和鼓励,并让观看的同学发表看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

1.3描述式互动模式:

英语口语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物行为的描述性表达,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描述式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描述对象,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现有词汇储备与表达能力对这些对象进行描述。描述式互动模式是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应用,同时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交流情境,学生在进行描述或复述的过程中,充分的融入了自身的主观意识,是一种内化口语表现力的外在体现。教师在实施描述式互动模式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口语表达,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口语技巧与表现力。

1.4辩论式互动模式: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主题展开英语辩论,是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形式。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学生针对辩题进行的思考与展开,能够进一步拓展口语学习深入,让学生掌握更为复杂英语内容的表达能力。在辩论式互动实施的具体形式上,教师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正反辩论、通向辩论或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在初中英语口语辩论式互动初期,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口语表达效果上,着重强调学生口语表达的吐字、发音以及流畅度是否理想。在进入辩论中后期,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把握应落在学生个人观点表述水平上,强调学生对于词汇应用的准确性,以及句型句式、叙述逻辑等方面选择的合理性。

2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优化策略

2.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因此,在实施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互动交流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赢得学生的信任感,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让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分享自己在口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教师与学生一同改善口语学习效果,创设高效课堂环境。

2.2创设反馈式教学环境:

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间交流沟通过程中进行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此过程中互动交流的效率对于教学质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教师应在口语互动课堂上创设出理想的反馈式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行动与自身的教学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获得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看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采取差异性互动教学:

在进行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差异性观念,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与发展需求有着准确的认知,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提升学生在口语互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重视与尊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如很多学生都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材料,一些学生将经典英文电影台词作为练习的材料,在学生分角色中,可以引发他们的联想思维,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英语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对学生的练习效果要及时进行反馈,教师的反馈和评价应是促进和鼓励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较为有效的授课模式,对于学生知识掌握、实践应用以及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性的影响。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应不断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使用日常英语交际用语,培养英语语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词汇量,提升英语口语水平。本文研究了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白燕.论初中英语隐性与显性教学互动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104-105.

[2]夏小利.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05:72-73.

[3]田雁冰.关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