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精选5篇)

  • 体制(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On China Sports System WANG Zhongyong, YANG Hui (Department of Sport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sports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

体制(精选5篇)

体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国 体育体制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On China Sports System

WANG Zhongyong, YANG Hui

(Department of Sport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sports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ports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To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sports power, and realize the real goal is to make sports become one of the people's way of life.

Key words China; sports system; problems; solutions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日益增强,政治大国的形象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愈来愈渗透到别国文化中。与此同时,中国的体育软实力也逐步得到提升。在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背后,国人体质也必然提升。在我国体育体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亟待解决。为使我国体育体制能长治久安,需要我们看清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能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对体育体制进行大改革,尽早解决这些问题。

1 体育体制的概念

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各类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其组成包括三个部分:各级体育行政、事业机构;各级体育机构的职能划分;具体的体育管理制度。根据体育的管理主体,可以将体育体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和政府与社会联合管理型三种,而后者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体育管理方式。①

2 我国体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功能比较单一,“举国体制”引发争议

政府和社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度过于单一。旧体制中往往过分强调体育的社会福利性,却忽略了体育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和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久而久之便导致“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体育精神”逐渐被忽视,最终造成重竞技轻社体的现象的存在。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利与弊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话题,观点各不相同,很难达成共识。就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而言,多数学者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偏离了体育精神。有人认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低效的,中国目前对于体育的投资,完全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悖。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在改革中吸收“市场体制”中的各种优势,同时保留“举国体制”中的某些长处,形成东西方不同体育体制互补的一种全新体制。②

2.2 粗放型管理方式的弊端

“举国体制”为主的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政府绝对主导。在这种体制下,行政机构既是体育事业的管理者,又是体育组织和活动策划的操办者,形成双重身份。给予政府机构的权力过大,忽视了群众和体育院校的利益。民族特色舞蹈、公园健身体操、街舞活动等等并未列入体育项目的名单中,只是作为群众自发组织的介于体育和文化活动之间的一种活动。

体育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中国体育特殊的人才培养和输送体制,大多数专业运动员都是在体校中完成自己的初级学业。据有关部门对全国体校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体校学生每年由于比赛的原因,流动性大,使教学难以实施,又加上体力大量消耗,客观上影响文化课学习。与此相对应,有资料表明,美国25个项目的运动员中,70%以上的人学习成绩居于班级前4名行列;前苏联整个体育系统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达55%以上,运动员68%是大学生,许多足球运动员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生或某些方面的专家。

随着体育人口的增加,运动损伤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因自身伤病问题,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得以谋生。出现了类似于“卖奖牌”、“迫于生计澡堂搓澡”等现象,运动员的善后问题,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2.3 对外国体育体制的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不足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体育体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经验。但是引进是皮毛,消化吸收更是囫囵吞枣。西方发达国家奉行的是对于体育的宏观调控,从体育职能、目标、政策等方面追求体育系统的自我协调。而我国在建国初期,施行的是苏联式的权力和资源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利用有限资源突出发展竞技体育。虽然我国体育体制以国家调控、依托社会为手段,在一定阶段内使体育蓬勃发展,全国形成了良好积极的体育氛围。然而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现阶段令人生忧,理论上缺乏研究、准备,实践中举步维艰,问题不断涌现。

3 改革我国体育体制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举国体制举步维艰,我们应该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放宽体育体制的管辖,发展多种体育产业,使大众体育真正的发展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举国体制,不仅仅是在竞技体育方面,而是从孩童到老年人的全民的健身体育。可以自上而下地开展全民健身风潮,③完善从城市到农村的体育健身设施,为广大体育人群提供适宜的体育场所。

3.2 放宽政府权力,改变政府职能

中国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在体育体制中也有所体现。我们应该放宽政府权力,将权力下放到地方,使地方能够有更多的自,发展适宜各地区的体育项目。从而减少了办事效率低下、琐事累赘等问题,减少了政府腐败的可能性。同时,变政府为服务性政府,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

3.3 学校体育尽快制度化、法制化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因此,三者这件也是一种辩证关系,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三者必须共存。青少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今“一考定终身”已成为学生不可改变的事实,体校的存在已变得可有可无,每逢考试体育课就会被各科老师争夺霸占,因此,学校体育尽快制度化,完善监督机制。

3.4 转变体育发展模式,发展体育科研及培养高水平人才

转变竞技体育科技工作的重点。大力加强体育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为了提高体育科技的整体实力,建议适当鼓励高等院校与体育科研机构合作,发挥综合优势。从而提高体校知识的密集度和技术含量,将体育院校办成名副其实的集“科研、教学和训练”为一体的教育基地。

4 总结

自建国以来,中国体育体制发展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举国体制”的指导下,竞技体育蓬勃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表明我们国家竞技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改革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使竞技体育体制更加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时将全民体育贯彻到实处,实现举国体育空前繁荣,提高国民体质,使中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注释

① 王平.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

体制范文第2篇

一、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运作模式和施政方式上的变革和创新,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治本措施,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措施。

一是要深化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服务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政府“越位”的突破口,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改革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切入点。从党风廉政建设角度看,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即“权力寻租”环境的存在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减少行政干预和行政审批,是铲除“权力寻租”活动的治本措施。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应可能地以市场机制来替代权力的运作,最大限度的取消审批范围。对确需保留的要加强监督,要制定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管措施;要按照现代政府勤政廉洁高效的要求,着力解决行政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拖、卡、压和推诿、扯皮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是建立综合审批机制,努力营造绿色通道。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式办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进一道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缴一次费办完,按承诺时间办结”的目标。

三是大力发展和规范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作用。发展规范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抓紧规范和发展中介机构,抓紧培育一批熟悉并自觉遵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具有较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能体现经济发展优势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服务、监督和纽带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监管、协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使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成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志指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只有法制完备,社会和经济秩序井然,才能使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脚。”当前,法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执法司法不公的现象;少数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惩治还不断有反复,说明还存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大改革力度,落实治本措施。

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坚决惩治乱执法、滥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的行为。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的司法环境。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是实现有法必依的重要环节。实践中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执法不严将会造成人们对法规规章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进而动摇对法规规章公正性的信心,以致造成社会法度严重废弛的严重局面。因此,强化行政领导和行政机关的法制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革行政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手段,是保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重要措施。

要源头治理,釜底抽薪,铁心硬手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曾是纠风专项治理的重点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屡禁不绝,因而必须从源头上抓好制度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收支两条线”规定的落实,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制度。要按照中纪委第二次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推行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从根本上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这种无异于拦路打劫的行为,从体制机制制度上防止利用“三乱”来“改善办公条件”、“弥补经费不足”、增加小团体的福利等不正之风和贪污受贿的腐败问题。

三、推进“阳光工程”,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市场的开放、统一和有序。

1、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保护公平竞争。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和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工程项目进入市场的覆盖面,加快重点和专业工程进入统一市场交易的步伐,坚决杜绝场外交易、规避招标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要严历查处违纪违规案件,要开展针对这些项目的执法监察,督促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做到关口前移,防范在先,防止任何个人和单位违规操作,使市场主体获得法律上和经济负担上的平等地位,都能机会均等地在市场上取得生产要素。

2、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市场环境的重要一环。要纠正市场交易当中的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例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要求县以上和国有企业所办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都有要对国家规定列入招标采购范围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坚决纠正和查处规避药品集中招标、违规操作、向投标企业乱收费等行为。要加强药品招标后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总结药品招标工作经验,完善药招标各项制度,使药品招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又如政府采购,都要采取招标采购,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利用政府职能,整顿市场秩序。要利用政府保护职能,通过合理政策引导,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努力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利益最大化。同时按国际惯例加大对生产者、消费者的保护,对农业产业给予扶持,保护知识产权,查处假冒伪劣,打击偷税骗税、经济欺诈等不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要充分认识建设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然。

体制范文第3篇

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广州市环卫工人月薪普遍只有一千元出头。因为过低的工资,环卫工人停工抗议的事件屡有发生。而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低、生活待遇低等“三低”状况一直得不到实质性改善;还有个别承包公司一味追求利润无视法律,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肆意侵害工人利益。

就在广州市环卫工人为一千多元工资停工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市则刚刚举行完环卫系统公开招聘人员培训结业仪式,四百四十八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走上清扫保洁作业一线,其中还有七名是研究生学历。“研究生当环卫工”的新闻也立刻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同样是环卫工作,前者为收入过低停工抗议,后者却为了一个岗位挤破头皮。一名考环卫工落榜的硕士生一语道破天机,有编制就有户口,户口的差异带来的是诸如就业、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编制为何有这么大的魔力,让敢想敢干的青年人竞相折腰?究其原因,不仅因为编制意味着保障、稳定和户口,还意味着“在工作三年后,如果管理岗位出现空缺,将有可能调整到管理岗位”。在这些“诱惑”面前,尽管收入不高,工作也缺乏挑战,但相对于“没有安全感”的打工,总还是要好一些。

而没有编制又会怎样呢?抽烟罚款二十元、清扫的路面有杂物罚款二十元、迟到罚款二十元、想开除随时就开除……在环卫老人看来,如此苛刻的管理内容“这些‘分配’过来的肯定不会遇到”。他们肯定也不会像江西省九江市八十岁老婆婆吴美珍那样,在环卫工岗位上工作了四十三年,如今还是只拿六百块工资的临时工。

近几年,进入编制内悄然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首选目标。有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后,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都超过一百万人,2013年报考人数更是达到一百五十六万人之多,而在1994年至2000年的六年里,全国累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四万余人。除了进入公务员队伍,能进入央企和事业单位也是退而求其次的上佳选择。

附着在编制上的收入和隐利之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争相搭上体制的末班车,成为事业单位的“老人”。这不仅是体制惰性与年轻人稳定感需求的契合,也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惰性的普遍反映。

体制范文第4篇

囿于条件,有些体制性问题难以一下解决,如果只强调治本,忽视治标,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最终也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有的是制度本身引起的体制性问题,有的是管理不科学、操作不规范造成的非体制性问题。对这些问题要科学分析,分类解决。既不能一叶障目,看不到问题的体制根源,也不能借口体制问题拖而不决,无所作为。

从体制角度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

从体制角度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和困难的背后是体制问题。例如,为什么地方要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搞地区封锁、市场分割?要搞重复建设、盲目投资?这源于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行政领导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也源于财政体制不健全,保障政府合理履行职能的公共财政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为什么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关键是政企事没有完全分开,政府必然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事务,就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去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会导致大量的社会事业发展欠账。

为什么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是政事、管办、医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没有分开。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体制下,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利益捆在一起,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总院长”,不可能公平公正地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履行监管职能;在医药不分的体制机制下,药品销售与医院利益存在密切关系,难以避免医生开大处方、用贵药,也无法在药品零售环节引入竞争,通过竞争机制抑制药品价格;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的体制下,政府难以对各类医疗机构实行有效的分类管理,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非体制”视角

从非体制角度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由于政府管理方式不科学、行为不规范造成的,如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的是政策细化不够、基础工作不扎实、可操作性不强引起的,如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障碍、进城务工和流动人员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困难等问题;有的是管理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产生的,如经济适用住房难以销售给低收入群体、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等问题;有的是财力不够,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解决的,如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等问题。

解决体制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解决体制性问题,又要解决非体制性问题,把治“本”和治“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治本是解决体制性问题的关键,也是防止问题出现反弹的根本性措施。治标是治本的重要环节,是通向治本的必由之路。需要指出的是,囿于条件,有些体制性问题难以一下解决,如果只强调治本,忽视治标,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最终也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解决体制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从现实情况看,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要抓好落实,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筹协调的方式推进各项改革。要针对解决和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改革重点,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

从近期看,要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取消现行不科学的政府经济考核指标,建立与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相一致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政府绩效考核工作机制。

改革政府机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建议撤销直接从事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或将其改造成为行业监管机构。规范党政机构设置,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责相同或相近的部门,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必要的政府职能整合到同一部门。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在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实行省直接管县的管理体制;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分开的原则,调整政府行政机构,确保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在实施“乡财乡用县管”改革的地区,选择部分县开展乡镇改为县政府派出机构试点。

完善干部公开选拔和监督制度。加大社会竞争和公众评价的力度,扩大公开选拔范围,提高公开选拔层次。可考虑开展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垂直管理试点,加强对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

科学划分中央地方事权与财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国防、外交、政权组织、司法制度、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税收制度和国税征管、海关等事务由中央管理。具有明显地方性、差异性和独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资源和环境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政等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务,明确以地方为主进行管理,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并通过调整中央地方共享税比例,扩大其相应的财权。

建立政府公正履行职责的财政保障制度。在严格预算的基础上,确保各级政府公务活动财政支出满足实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津贴补贴,对政府各部门现有的创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由财政统一发放公务员的津贴补贴。

建立物业税和资源税制度。做好房价评估等基础工作,制定物业税征管的法律法规,尽快开征物业税,充分发挥市场对房地产投机和房价的抑制作用。抓紧研究资源税制度,创造条件开征资源税,促进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资源有偿使用的体制机制。

完善企业产权制度。调整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结构。推行国有独资企业多元持股,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占居主体地位。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

改革户籍制度。除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外,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及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按照在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改革行业协会商会双重管理体制。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对行业协会商会设立、撤消等初审,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管制度,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协调。

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以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方向,推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地区或城市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同时,选择少数公立医院进行医药分开专项改革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为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善接待制度。建立人民来信处理责任制,形成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机制。在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普遍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领导干部现场办公制度,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群体性上访事件。

开展取消干部待遇“终身制”改革试点。对按正常程序退休的公务员取消原有的一切职务待遇,建立公务员公积金补偿制度,除按规定领取正常退休金外,根据公务员廉政档案记录和原任职级别一次性发放数额不等的公积金。

解决非体制性问题,要着眼于当前

解决非体制性问题,要着眼于当前,区分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改进方式,细化政策,规范行为。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广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废旧产品再生产。在搞好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第二批试点。

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采取更加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大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力度,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创新积极性。实行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细化和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做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各项基础工作。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中央财政经济建设支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严控垄断行业收入。对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等垄断行业继续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动用公共资源的职务消费,切实解决利用公权、动用公共财力、依靠特许经营获得垄断利润提高少数人收入水平问题。同时,要通过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税收优惠等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

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08-02

\[作者简介\]李妤(1980―),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原理,基础教育。

师资配置是影响城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流动则是解决城乡师资不均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缩减城乡师资差距,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城乡教师资源。但是,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二元化特点,这导致城乡教师流动存在较多不足和问题。农村教师争相涌入城市,以求获得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得城乡师资力量出现较大差距。因此,若要解决城乡教育的二元化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体制机制,合理解决城乡师资不均问题,促进城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

若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不均问题,首先要认清导致城乡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然后以此为基础,寻找相应的应对措施。总体而言,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其固定的社会属性,生存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他们在进行职业范围选择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在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待遇相较于城市学校还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的农村优秀教师为了追求物质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城市。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学校实行扩建或扩招,师资力量相对短缺,为了充实教师队伍,城市学校以优厚的师资待遇吸引农村优秀教师,导致农村教师不断地流向城市。

(二)个人价值取向的差异

城乡教师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差异。农村教师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后,一方面可以充分享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另一方面,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由此看来,农村教师流入城市,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城乡教师流动的重要原因,部分在城市长大的教师,不愿意远离家庭,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在城市学校就业。

(三)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

传统的教师流动,无论是单向流动还是双向流动都未能摆脱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其实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师资配置上实施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定、经济待遇等方面适量补偿参与双向流动的教师,但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策略并未能充分调动流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教师双向流动模式存在着较大不足,例如定期轮岗、乡村支教等模式,只能在短期内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单向流动模式,对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流动模式作用下,城乡教育差距势必会进一步扩大。

二、建立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发展机制的意义

(一)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可实现溢出效应最大化

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体制,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流动教师的溢出效应,这是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体制背景下,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已经没有明显的体制差别,双向流动的教师在资源配置方面都是统筹分配的,时间协调性也逐渐提高,双向流动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学校交流,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削弱单向流动的主流地位,促使城乡教师之间进行更加便利和频繁的交流。随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和学习机会的一体化,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也会逐渐减小。

(二)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机制主要是为了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优势互补,体现“特色化”的教育理念。相较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更贴近自然,因此,到农村任教的城市教师不仅担负着示范任务,还要负责深入挖掘农村特色。而农村教师进入城市学校,一方面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将农村特色带入城市。可见,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教师的流动不是单向的人才输入,而是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是一种资源的优势互补。

(三)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可实现教师流动模式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师流动机制下,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且有扩大化趋势。虽然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手段丰富流动模式,开发了轮岗、支教、培训等流动形式,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师资不均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机制中,可以实现流动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定点讲学、下乡上课、定向对口等,极大地提高了城乡教育质量。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若要推动城乡一体化教师流动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现目标定位,这也是城乡教师流动的立足点。教师流动的首要目标是教育公平,主要是指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过程公平。城乡师资不均从本质上看是师资力量的差距,师资力量的差距归根结底又是一种结果差距,因此,城乡教师流动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结果公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结果公平并非是追求教师质量的绝对等同化,它是一种差异性公平,是以效率为前提的。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还要兼顾效率。

四、构建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发展机制的路径

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主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实行城乡教师定期流动,促进城乡师资的良性沟通和双向互动,进而形成城乡教育共生、交融的一体化模式,有效缩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构建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发展机制。

(一)建立城乡教师流动身份管理一体化机制

不合理的教师身份管理制度是当前阻碍城乡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聘用和调动教师的权利主要归属学校,而教师人事关系的管理通常归属教育行政部门。这导致部分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限制优秀教师外流。因此,若要打破教师流动过程中的校际阻碍,必须规范教师身份管理制度,尝试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促进城乡教师身份的一体化。

(二)建立城乡学校经费投入一体化机制

城乡学校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方面,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学校工作环境等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这种制度对省级以下政府部门的经费责任划分不够明确,造成部分地区基层政府采取靠、等、拖的做法,在教师工资福利供给上缺乏应有的积极主动性。因此,若要有效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缺乏,城市学校教育经费过多,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就必须建立城乡学校经费一体化机制,对城乡学校的校园建设、教师待遇、设备置办等做出明确规定,对城乡学校实行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标准。

(三)建立健全城乡教师流动管理问责制度

从本质上看,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主要是为了应对农村教师的单向流失,实现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解决城乡师资不均的问题。这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齐心合力,共同协作。为了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规范化,政府应对城乡教育管理实行问责制,对于教育管理中的“督政”环节给予充分重视,将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机制建设作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将该部分工作的成效与行政管理人员职务晋升、工作成绩挂钩,以此确保城乡教师流动一体化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贾建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问题及其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