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面试英语(精选5篇)

  • 外企面试英语(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外企面试英语(精选5篇)

外企面试英语范文第1篇

应聘外企免不了要英语面试,对于第一次应聘外企的应届生来说,外企英语面试是件陌生事,那么如何应对英语面试,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外企英语面试流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轮面试一般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担任考官,他们会从你的个人简历出发,询问一些有关个人的问题,比如请你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有些公司,也会有一部分英语笔试,如雅芳公司,其笔试中包含一个中英互译的项目,主要考查应聘者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轮面试则由部门主管经理出面,这时候,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成了面试的重点,所以英语面试也从个人情况转向了专业领域。比如应聘市场部,则应聘者通常会被要求谈一谈以往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或者自身的业务强项等。 如果前面一路绿灯大亮,那么,最后一轮面试就要和big boss 公司的总裁面对面了。外企的总裁一般是老外,当然面试就变成全英语的了。总裁询问的问题一般会和公司的精神、企业文化有关。一位曾任职默沙东制药的小姐说,她在参加的默沙东最后一轮面试时,默沙东老总看到她是学新闻出身的,便要求她谈谈对中国新闻媒体的看法,因为默沙东制药一直对新闻媒体有其比较独特的态度。通过这样比较宏观的问题,招聘方想要发现的是,应聘者的理念是否与公司的文化精神相契合。

外企面试英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外语竞争力对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都非常重要。招聘过程是从源头控制员工英语能力,打造外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当前企业招聘中外语能力评价标准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为实现不同目标层次的外语竞争力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同时大量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世界。在这种环境下,作为通用商务交流语言的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果把一家企业所有员工的整体外语能力视为其外语竞争力,那么这种外语竞争力对于把握商业机会、展开商业活动等日常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外语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潜力也有巨大的影响。没有强有力的外语竞争力,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无论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注意到了外语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提升企业自身的外语竞争力。虽然员工培训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招聘环节中把握对外语的要求,尤其是英语的要求,无疑已成为首选。本文首先总结针对企业外语竞争力的研究结果,然后描述当前企业招聘过程中英语评价方式并分析其得失,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1企业外语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外语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语教学研究和企业管理研究两大领域,并以前者为主。肖坤学(2001)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分析了新时期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变化、外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当前外语教育所应采取的对策。Clowes(1994)运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调查了企业为什么需要外语和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外语等问题,并提供了翔实的现实资料。王晓平(2004)分析了职业外语培训的形式、目的、功能,详细阐述了职业外语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外,也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对外语的需要。张式君等(2004)依据文化学理论,分析了跨文化教育在涉外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指出,加强对员工的跨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进企业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效。打造企业外语竞争力的问题也引起了一部分企业管理研究者的注意。Yuan等学者(2006)通过对酒店业的招聘人员、学生和经理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外语能力对将从事酒店业的毕业生的重要性。Swift(1991)研究了国际营销中的语言运用和语言障碍现象,指出外语可以为从事国际营销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王孝存(2003)介绍了一项针对欧洲企业的外语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出语言壁垒会影响企业发展,建议我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考虑语言的价值,制定企业语言资源计划。

可以看出,尽管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外语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了为企业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目标、手段、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不可否认,来自企业管理研究者的研究相对较少,这说明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这部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企业招聘中英语评价标准

由于企业管理者对语言评价缺少系统的了解,制定的招聘标准通常都非常简单、直观。调查发现,企业招聘广告中对英语能力要求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第一,描述型。即对应聘人员应具备的外语水平进行描述。如富士康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招聘6Sigma工程师的要求是“英语优秀”,招聘翻译人员的要求是“英语精通”。易初莲花在招聘中提出“英语良好”或者“英语一般”的要求。

第二,证书型。即规定应聘人员必须获得某种外语水平证书。如丰田汽车公司对大部分职位提出“英语四级以上”,对个别职位提出“日语二级+英语四级”的要求。出于方便的考虑,目前企业要求的外语证书主要是国内的一些外语水平考试,尤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为主。

第三,证书加描述型。先明确应聘者必须具有的外语水平证书,然后再对能力水平加以描述。比如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出的要求是“英语四级以上,能够熟练阅读相关资料”等。上述三种模式其实只涉及两类评价标准,即外语水平证书和能力水平描述。能力水平描述为主观描述缺少具体可靠的依据,难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因此本文不打算对此类评价标准作过多分析,而是重点分析当前企业普遍使用的四六级证书和四八级证书评价标准。要分析对某一考试分数使用的合理性,有必要引入测试效度的概念,即将考试分数用于特定用途的合理程度。效度考察的不是考试本身的质量,而是分数解释及使用的质量。只有充分了解某一考试测量的实际能力,才能确保分数使用的效度。

2.1四六级证书

四六级证书是指考生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以下简称CET)后得到的证书。就目的而言,CET是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与执行,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杨惠中&Weir,1998)。而根据大纲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1999)。这表明,CET的服务对象是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目的是监督并考察各校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提供反馈信息。依据教学大纲,CET的考查目标是以读为主,听、译次之,写、说最后,这与企业中听说为主,写译次之,阅读最次的需求明显有较大差距。另外,由于大部分考生只能参加笔试部分的测试,而该试卷构成中都以考查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为主,且选择题的比重占到近70%,因此该试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直接检测考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韩宝成,2002;蔡基刚,2005)。第三,由于CET的考生来自各种不同专业背景,命题者不会过多涉及商业领域的话题,专门考察考生商务环境中的交流能力。基于这三个原因,CET证书只能说明考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语法词汇知识,但不能证明其外语交流水平较高,已经达到了商务环境中交流的各项要求,因此这样做违背了分数使用效度原则。近年来,CET考试受到了当然的追捧,也并非不关注英语的实际交际功能。自1999年开始,考试委员会开始在全国推行口语考试,目前已经在28个省34个城市设立了考点。这一考试的目的之一是推动高校英语的口语教学,激发考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但是由于这一考试的门槛很高(四级550分以上、六级520分以上),能够参加并通过该考试的人数占所有学生的比例并不高,而且这可能会使很多考生产生流利运用口语高不可攀的想法。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自2004年启动了CET改革项目,并于2007年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CET考试题型。此次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而且主观题的比例比以前有大幅度上升。毋庸置疑,这些改革措施说明这一考试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满足社会,包括企业对外语能力评价的要求,所以新题型的考试结果应该能够比原有题型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但是新题型实施还不到一年,它是否真能准确检验考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现在还缺乏事实证据。而且无论是学校、考生还是企业方面都应该意识到,只要CET教学考试的性质不变,就不能直接用它的分数来解释考生在商务环境中的英语交流水平。

2.2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

四八级证书是英语专业学生在通过高校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以下简称TEM)后获得的证书。TEM的目的是全面检查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大纲的进一步贯彻,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2004;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2004)。

由于以上原因,TEM也不适于作为企业评价英语沟通能力的工具。TEM四级重点是测试学生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并不是完全检测考生的交际能力。TEM八级则注重从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选取材料,商务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因此,TEM成绩尽管可以较好地考察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却不能有效地反映商务环境下的英语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CET四六级和TEM四八级的主要测试目的是检查英语教学情况,而不是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尽管这两组考试可以考察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而且这种水平确实是构成英语商务沟通的基础,但是把这些考试的分数直接用于员工招聘,并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却是对分数的误用,属于效度极低的分数解释。

3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

企业若想建立科学的外语能力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对自己所需的能力进行清楚地定义。毛嘉薇(2007)提出了“英语语言能力+商务和管理相关技术”的模式,认为高校应该在教学中同时注重这两个方面的培养。于虹音(2006)则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认为仅靠“语言能力+专业知识”的模式尚不足以解决问题。项保华和刘丽珍(2007)提出的企业文化测量当中自然也包含以外语为基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些研究虽然着眼于改进高校教学,但是他们提出的能力模型对企业管理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的外语交际能力至少是一个三元结构(图1)。

图1企业外语交际能力三元结构由此可见,CET和TEM只能测试其中的三分之一,所以不适于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而独立开发一个准确测量上述三个因素的考试,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没必要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通过与专业测试机构合作来化解这一难题。具体来说,就是选取恰当的社会化考试,或者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发个性化的考试,来实现对应聘人员的外语交际能力的有效评价。

3.1商务目的的入觇模社会化考试客观地看,选用CET或者TEM作为评价标准的思路是lJ咱的,只是选取的考试不太合适。目前在我国,町供企业选择的此类考试有美国ETS(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开发的“托业”考试和英国剑桥大学开发的“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托业考试是TOEIC(TestofEnglishfor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的音译,即国际交流用途英语考试。这项考试主要用于测试母语非英语人员在国际工作环境中英语交流的能力。国内考试主要以笔试为主,但是托业考试借助互联网,采用IBT(Interne—basedTest)的方式,对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测试内容以真实商务交流情景为基础进行开发,体现最新的商务交流趋势。考试的四个项目分别评分,成绩单上不仅注明各个项目的得分,而且为招聘单位提供具体的能力解释,对该考生在商务环境中的各项交流能力作详细描述,因此非常符合企业的需求。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即“BusinessEnglishCertiifcates”(以下简称BEC),注重考查考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考试分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交际能力;三个等级考试中同样由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构成;考试结果分为优秀(PasswithMerit)、通过(Pass)、稍低于及格线(NarrowlyFail)以及不及格(Fail),同时成绩单的背面会对考生的表现作出优秀(Exceptiona1)、良好(Good)、可以接受(Borderline)以及较差(Weak)之类的简单评价。由于源自英国的语言测试大多以主观题为主,用改写、简答等形式要求考生自己作答而不是简单地在选项中进行选择,因此BEC考试能切实地考察考生工作过程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3.2开发个性化的外语考查方式

尽管托业考试和BEC证书可以比CET和TEM更准确地描述应聘者的商务英语交流能力,但是由于其测试面广,考生众多,想要使它充分满足某一企业的外语交流需求却仍然很困难。如果一家企业非常注重员工的外语能力,期望打造坚实的外语竞争力,最好能开发专门针对本企业的个性化的外语能力评价体系。这里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一是邀请专业测试服务机构参与招聘过程,如企业可以和教育研究机构合作,请对方根据自己的具体要求设计考试大纲,开发试卷甚至是请对方派人参加选拔过程。

二是将外语能力考核外包给社会服务机构。不管如何,由于该测试以企业的具体要求为基础,由具有专业测试技术的专门机构负责开发,所以肯定能够更准确地对应聘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价。

虽然外语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立刻把员工的外语能力提升到非常高的层次。企业打造外语竞争力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实施。初级要求可以停留在通用外语技能上,中级要求可以对常规商务交流提出要求,而高级要求则是规定员工要掌握本行业、本公司、甚至是本部门的交流方式和风格。针对这三种不同要求,企业可以使用本文中讨论的三种测试工具(图2)。

图2企业分层外语能力要求及测试工具

外企面试英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英语能力 社会需求

一、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并准确分析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发挥与提升空间,笔者与本科研项目组的成员对西安部分企业进行了员工英语能力问卷调查。

1.调查的设置

(1)问卷构成。该调查问卷涉及企业背景信息和对员工英语能力要求两大部分内容。

(2)调查对象。该调查问卷涉及西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涉外企业共计45家;完成填写问卷者是各企业人事招聘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

(3)调查形式。一部分在春季各大招聘会上由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完成,另一部分为项目组成员到企业对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完成问卷。

2.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在被调查企业中,仅有7%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没有任何英语技能的要求,63%的企业对应聘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技能要求,30%的企业对员工有不同的较具体、较高的要求并作为招聘条件之一。可以看出,半数左右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可以增强求职者的竞争力。对于如何评判毕业生英语水平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企业的要求不同:有20%的企业要求竞争者提供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60%的企业会注重求职面试时展现出来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20%的企业会把应聘者的英语考试成绩和面试时的英语能力运用结合起来择优录用。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听说即口头交际能力,15%的企业注重毕业生的写作能力,18%的企业倾向于录用英语翻译强的毕业生,12%的企业看好求职者的阅读能力。

可以看出,多数用人单位都比较重视招聘者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也就是英语听说能力。对于大多数职位来说,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担心期末考试挂科,不肯努力学习英语,又想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对策: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夯实语音、语法、词汇、听说等基础,多多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认同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四级考试的考题考点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

大学生希望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学习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实施紧密结合学生相应专业特征、时代气息,富有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为用而教,学生为用而学”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研究出一套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的、服务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需求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要把目标定位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要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相应专业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把英语作为自身发展的工具,进行自如的沟通交流,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才能为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铺平道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坚持寻求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突破,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发展。坚持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强调“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忽略输入,而是强调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最终的驱动力,提高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工作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相长,顺应教学要求和时展的要求,既满足“90后”、“00后”“新新人类”大学生的心理要求,又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外企面试英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哑巴英语;原因;外企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3

所谓“哑巴英语”,特指偏重书面英语而忽略口头表达的英语教学方式,致使学生阅读和书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差或根本不能进行语言交际的情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飞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当前,高校毕业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难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如意,而对口语运用能力则更为不满,用人单位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少数,只有5%(汤闻励,2005:65)的大学生能够满足外企的外语水平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下降,导致大学生毕业后与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渐行渐远,直接影响其就业、岗位选择,甚至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及职位升迁。

一、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新晋大学生员工在外企的表现情况

(一)在外企面试中,大部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无法清楚、准确、完整的回答面试官的提问,表现平平,直接导致面试的失败,无缘外企的高薪职位甚至被拒绝。据调查,85%的面试者在面试中感到力不从心,很难用英语流利通顺的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仅5%的面试者可以用清楚流利的英语轻松完成面试。(详见表1)

(二)在日常工作中,75%[1]的新晋大学生员工表示很少与同事用英语交流,与外籍同事交谈的次数更为微乎其微。另外由于英语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导致在与上司,甚至与客户的交谈中无言以对或错误百出、结结巴巴,导致升职机会的流失和生意洽谈的失败。据调查,80%的人表示恐惧面对外籍同事和外籍客户;而68%的人从未与外籍客户电话交流,仅限邮件来往。(详见表1)

二、涉外企业对应职者英语能力的要求

英语作为国家化语言被很多国家应用。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外企需要与各种不同国家的企业进行交流、沟通、磋商等,语言无疑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媒介亦或是最主要的障碍,这就显得英语口语尤为重要。在这个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对于全速竞争的企业来说,及时正确掌握全球金融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另外,基本的交流能力是作为国际经济事务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只有在交流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一切活动。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流利的英语口语以及全面专业的英语知识能极大地帮助外企职员在公司对外贸易的竞争中一帆风顺。经研究部分外企的公司简章、应聘要求等,发现外企对于求职者的英语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熟知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他国的政治、文化、法律及经济背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聘者需要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与他人交流,能够及时专业的使用英语回答相关问题,面对外国客户不胆怯,能大胆大方的与之交流。

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英语口语运用能力,越来越受广大涉外企业的重视。然而,大部分新晋大学生员工在此方面表现平平,更甚因其较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错失良机。故此,下文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哑巴英语”产生的原因,希望借此能给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带来一丝启发,助其改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哑巴英语”的成因

(一)主观因素

1、母语思维的影响

“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中语言知识结构的重组过程,人们学习外语实际上是学习以母语表征的知识系统的另一种符号表达方式。”(束定芳,庄智象,1996:36)在现实中,人们通常借助母语及其所依附的母语思维来学习外语。然而,由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基于母语的认知系统、知识结构和较发达的思维能力,而其外语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却极其有限,据调查,高达86%的人觉得自身的母语基础和思维极大地影响其外语学习以及外语表达(详见表1)。于是便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外语学习者想表达某一个较复杂的想法,可是由于不知道相应的外语表达方式而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开不了口(哑巴英语),或借助母语思维、按照母语表达方式进行对等翻译,从而产生带有母语味的不地道的外语(中式英语)。可见,当代大学生完善、复杂的母语思维体系和相对不足、简单的外语表达能力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哑巴英语”。

2、学生的性格以及“哑巴英语”产生的心理障碍

“个人的心理特质,为决定个人与个人行为的条件。”(郑杭生,2002:27)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学习者的性格很重要。性格外向的学生,自信心强,善于交流,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其口语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遇事易受挫,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导致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躲避练习机会,这样更加不利于其口语能力的提高。此外,英语功底不扎实,加上老师要求过高,学生就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说不好,怕说错,担心会遭人讥笑,或是被老师批评,长期羞于落伍的自尊心与学习成绩低下的客观事实矛盾冲突又得不到解决而造成心理创伤,从而就不愿意开口说英语。

总之,课堂上学生怕出错产生的紧张心理、怕遭同学嘲笑产生的虚荣心(43%的人表示爱面子,怕出错遭同学笑话或受到老师批评而不敢开口)、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所引起的不自信(78%的人表示由于语言知识储备不足,产生不自信而不敢开口说英语)、不知从何说起产生的困惑以及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产生的迷茫心理(71%的人表示心中想说,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等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不敢在英语课上大胆开口说英语,结果形成越不敢说越不说,越不说越不会,越不会越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就更不敢开口的一种恶性循环,渐渐地学会失去了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详见表1)

(二)客观因素

1、国家教育政策的多变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此外,在社会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也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执行者和执行机构会根据自我理解及自身利益作出相应的调整。”(郑杭生,2002:419~422)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对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例如,2013年1月下发了《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之后,全国各省对英语进行大幅改革:2014年北京英语高考分值下调、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2015年山东英语高考取消听力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语学习的地位,从而导致学校、老师、学生对英语越来越不重视,尤其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据调查,73%的人表示会根据国家对英语的政策来调整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详见表1)。此外,虽然2004年出版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却无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相一致,当前普遍只注重大学四、六级考试笔试成绩,而其口试却一直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据调查,仅13%的人表示参加过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口试(详见表1)。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张昭苑,2005:102),这也是导致“哑巴英语”成为大部分学生口语能力不过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口语交流机会缺乏

课堂教学不仅是提供语言输入的场所,而且还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场地。Richards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要花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上,在互动中,每个说话者都担当听者和说者双重角色,如果听不明白,就不能正确的作出反应(Shumin,K,2002:205)。Long的“互动假设(Interaction Hypothesis)”也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意义协商和相互交流来促进口语技能(尹贝,2007:110)。然而,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增加,而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师在课堂组织有效的口语交流的难度增加,更无法给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交流机会。高达97%(详见表1)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很少。此外,口语训练交流活动匆匆而过,对当今大部分高校来说,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外英语角等活动又得不到老师和学生重视,难以组织,口语活动徒有虚名,只能成为摆设,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低效率,学生更无法在课外弥补课上口语交流缺乏的不足。据调查,85%的人表示在大学中没有参加过口语交流活动,甚至65%的人没听说过口语交流活动(详见表1)。

3、教学理念及语言环境的缺失

教学理念和方向是教学活动的先导,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根本上制约着外语学习。中国英语教学历来有擅长传授英语知识的传统,特别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书面语言的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一套一套的语法知识,个个都是分析英语句子成分结构的行家里手,但一旦开口说话,忽略口语教学的后果就暴露无遗(肖礼全,2003:69)另外, 多少年来, 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对高校的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四、六级统考成绩作为重要的尺度, 把获得好的成绩作为学校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却很少考虑这些成绩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考试的结果也不能客观地分析,据调查,高达83%的人所在的大学注重其学生的四、六级成绩,甚至78%的高校将四、六级成绩与学生的学位挂钩(详见表1)。这样的教学理念及方向自然而然地就经过高校直接传达给具体工作的英语教师。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由此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局面: 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很少考虑将来能否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

除了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比较落后, 教学模式也很陈旧。虽然现在大部分高校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但在根本上仍然无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据调查,71%的人表示其老师偶尔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仅16%的人表示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常事(详见表1)。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是英语教师在讲台上围绕着精读课文在讲解, 因此, 课堂就成了英语教师的“演讲”课。而学生就成了被动的“听者”。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 学生的英语口语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提高(霍丹,2008:123)。另外,由于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 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紧缺,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 相对于口语课的灵活性,教学模式却总显得单一。

故此,整个语言环境氛围的缺失,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多是做题高手,多半学的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哑巴英语”。

四、结语

“哑巴英语”的缘由错综复杂,笔者虽仅分析了部分,但也易发现,对希望在外企谋得一席之位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精湛的英语口语运用水平尤为重要。此外,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了,就业机会相对来说就跟着提高了。因此,大学生必须重视英语口语的运用,必须在语言环境中勤奋练习,克服“哑巴英语”,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5(2):65.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419~422.

[4]张昭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史与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02.

[5]Shumin,K. Factors to Consider: Developing EFL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ies.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UP, 2002:205.

[6]尹贝.中国大学生“哑巴”英语的成因与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7(1):110.

[7]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J]外语教学,2003(1):69.

[8]霍丹.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分析[J],2008(18):123.

外企面试英语范文第5篇

不同职位不同需求

大多数情况下,良好的英文表达能力是进入名企的必备条件,也是最基本要求。德勤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经理张俊莉女士说,国际化公司服务的客户大多为外国公司,公司职员必须具备用英文与客户顺畅沟通的能力,即使将来的工作环境以中文环境为主,公司也会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一种skill(技能)。

据了解,对于英文要求最高的行业当属顶级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一般来讲,这些公司从申请到录用都是以英文进行,诸如摩根士丹利、贝恩咨询等,他们的新进职员会被直接派往海外锻炼,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能适应繁重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职位对英语的要求相对宽松。GE(中国)大学合作发展及招聘经理邬君临女士说:“GE会重点考察应聘公共关系、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的人的英文交流能力,而对专业技术类岗位应聘者的英文要求相对宽松。”一般来说,公关、管理和金融类职位特别看重应聘者的沟通能力,需要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国外分公司的语言环境。而技术性人才一般只要能够流畅地用英文表达意思即可。另外,技术型人才应该熟悉本专业的英文术语,能够用英文与国际专家交流合作。在Intel、IBM中国研究中心的面试后期,技术部门的应聘者会直接面对外籍主管,用英文解答专业问题,因此理工类人才应该尤其注意专业英语的准备。

英文面试考察软技能

GE(中国)邬女士表示:“英文面试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的考查,而是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查,用人单位不会在英语语法和发音上吹毛求疵。科学的面试会把case study(团队考查)和face to face (一对一面试)结合进行,给所有人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英文棒很容易吸引考官的目光。”

外企在面试别注重对学生Soft skills的考查,Soft skills翻译成中文即为“软技能”它包括交流和沟通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理解力、危机处理能力和自信程度等非专业技术能力,体现人的情商和逆商。英文口语水平高,体现出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强和自信;如果水平很一般,但仍然能够泰然自若地完成面试,同样也证明了应聘者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人力资源主管们建议考生要在软技能上下功夫,英文介绍注意逻辑性、连贯性和清晰性,即使出现差错也要坚持下去,不要害怕说Sorry、Pardon。不要过分强调语言本身的技巧,而应言之有物,展示自身特点。

另外有些企业的面试经常出其不意,如联想集团今年的面试,要求小组人员共同搭造一座模型,前提是所有人都必须保持沉默,试的就是应聘者的协调能力和默契程度,这样的面试不是买一本指南就能轻松闯过的。所有大企业的招聘主管都奉劝应聘者,以平和的心态应对面试,表现出本色才是胜出的关键。

E面归来说面经

A小姐 北京师范大学 GE面试归来

由于之前在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教过两年托福,所以我的口语比较好,在GE面试的英文自我简介部分比较自信,或者应该说是我已经习惯了用英文表达自我。与我同组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里比较出色的一群,表现得也很棒,唯一的缺憾是,少数同学看起来不够自信。英文自我简介这一关很重要,它是初期面试中你的第一次单独亮相,以后的面试就变成小组讨论了,直到GE决定给你offer的最后一关。可能正因为太重视了,有些同学讲到中途就进行不下去了。我认为,面试官看中的不是你的语言是否优美,而更看中你的综合素质。即使英文不优美,只要能够自信地完成演讲,就是一种胜利,这种心态和应变能力绝对能够征服面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