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燕歌行》 双重旋律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意象 情感 情感形成原因 艺术手法
一.导入:
师:同学们,边塞诗歌的创作源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盛开在千年诗苑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以高适的《燕歌行》作为导引,从意象、情感、情感形成原因、艺术手法几个角度来系统了解一下边塞诗的有关知识。
二.明确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燕歌行》,大家在听的同时要注意在书上标出诗歌中与战争有关的景、物、人。(学生朗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熟练,不过“校尉”(xiào wèi)他读成了jiào wèi。
师:听得很仔细。大家还能举出“校”读“xiào”的例子吗?
生(七嘴八舌):上校、少校、学校、校长……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整理一下刚才的问题,等一下我们进行交流。(生思考整理)
师:哪位同学先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
生:我找的是景,有瀚海、萧条的山川、深秋大漠、边塞衰草、孤城、落日。
师:找的很准确,哪位同学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是“物”,有烟尘、金、鼓、旌旆、羽书、铁衣、刁斗、 白刃、沙场。
生:我不同意,“铁衣”不应是物。
师:“铁衣”是金属铠甲,为何不属于物呢?
生:在这一句中“铁衣”是主语,它应是“远戍辛勤久”动作得发出者,如果指铠甲,又怎么能戍边呢?可见在这里用“铁衣”代之将士们,只有他们才能长期镇守边关。
师:同学们同意这种观点吗?(生表示同意)那么诗歌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借代这种手法?
生:还有“烟尘”,用报警的烟火代指战争。
生:“玉”本指用玉制的筷子,这里的玉实际上是指思妇。就是说,用“玉”比喻思妇的眼泪, 又用眼泪代指思妇。
师:同学们分析很到位。可见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含义很有帮助。那么有哪些“人”呢?哪位来说一下?
生:我来说。有汉将、天子、校尉、单于、胡骑、战士、美人、、征人。
师:除了在《燕歌行》中出现的这些景、物、人外,其他边塞诗中还有哪些常见意象呢?(PPT出示李益《从军北征》)
师:请同学齐读诗歌,找出诗歌中提到的意象。
生:有天山、雪、风、横笛、碛里、 征人、月。
师:哪位同学有补充?(师提示)既然有笛子,就一定要有……
生:音乐。还有《行路难》。
师:许多古代诗歌都是可以用来演唱的,“行路难”是古乐府歌名,许多诗人都曾以它为题写过诗。
生: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师:对诗歌记得很牢呀。大家还记得以此为题的诗歌多用来表达那些情感?
生(七嘴八舌):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不能建功立业……
师:不错,征夫们长期在外戍边,归家无期,看不到希望,吹奏这首曲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不但高兴了可以唱歌,忧伤时音乐也可以疗伤。这就提示我们,读边塞诗也要注意通过其中的音乐描写来体悟人物情感。
师: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边塞诗中常见意象。(PPT出示意象,包括景、物、人以及常见地名)
三.体悟边塞诗中复杂的情感
师:在《燕歌行》中,高适从朝廷写到边土,从士卒写到将帅,从“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到“死节从来岂顾勋”,整体风格雄浑豪壮,风骨凛然,被称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确实是实至名归。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诗中的相关语句分析,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情感。
生:我分析的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写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营帐,流连声色。运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将领们不爱护士兵,不关心战事。
师:是不是所有的将领都不顾战士死活,只顾自己享乐呢?
生(齐答):不是。
师:从诗歌哪句看出来?
生:“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写道爱护士卒的飞将军李广,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确实是这样,李广体恤下属,使士卒“咸乐为之死”,是位名副其实的好将军。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中作者对士兵是何种情感呢?
生:充满同情,他们没有一个李广一样的好上司。
师:这句虽无任何议论,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却表露无遗。作者的同情对象是不是仅限于士兵呢?
生:还有思妇。“玉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都是写思妇思念征人,作者也很同情她们。
师:杜甫《兵车行》里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看来,只要有战争,不论男女,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哪位同学再来交流?
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衰草连天,孤城落日,士兵努力作战,人数逐渐减少,但却不能冲出包围。用边塞阴惨的景色,烘托出战事的惨烈,战士们伤亡惨重。作者对战士们充满了同情。
师:对拼死作战的英雄们只有同情吗?
生:还有赞美。虽然敌人凶猛,但战士们英勇作战到最后一刻。
师:诗歌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对战士们的赞美?
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视死如归,难道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赞美了将士们不顾私利,为国捐躯的豪迈之情。
师:“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些将领眼中只有官爵,而真正保家卫国的却是最底层的士兵。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对战士赞美,对思妇同情,对将领批判,都是因为有战争,作者对战争有一种深深的厌恶。
师:那么谁又是战争的发动者呢?
生(齐答):统治者。
师:有人说:“战争是统治者之间的游戏。”而老百姓永远是这场游戏中的炮灰!
师:这样看来《燕歌行》中的情感真是复杂,有对士兵的,对思妇的,对将领的,对统治者的,还有对战争本身的。不过这还不能涵盖所有边塞诗表达的情感。我们还学过王维的《使至塞上》,哪两句非常有名呢?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这两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
生:对边塞雄奇景色的赞美。
师:很准确。杨炯《从军行》中哪两句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呢?
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者想建功立业。
师:下面我们结合一首诗歌,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PPT出示严武的《军城早秋》)
三.探讨情感的形成原因
师: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边塞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颂扬士兵浴血奋战,又对战士苦战无限同情;既厌恶战争,又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何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呢?
生:我觉得和时代有关系。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域扩大,军事力量强盛,战事频繁,这样在战场上立功机会多,所以很有吸引力。但战争又很残酷,所以才有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师:你的历史知识不错呀。
生:我们历史正学与此有关的知识呢。
师:事物确实是普遍联系的呀。哪位还有补充?
生:和作家的经历有关系。很多诗人,如高适,也到过边塞,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所以对那里的生活才能做出相对客观的描摹。
师:可见读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其实唐代的边塞诗是风格不一的。请大家比较以下两首诗歌,看它们的风格有何不同?(PPT出示盛唐王昌龄的《从军行》和晚唐陈陶的《陇西行》)
生:第一首意境壮阔,给人以昂扬向上之感。第二首就有一种悲凉之感。
师:从哪里看出悲凉来的?
生:“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这两句写战士都战死了,全军覆没。
师:为何会有此不同呢?
生: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到了晚唐更是国力衰微,频吃败仗,自然也就没了自信满满的盛唐气象。
师:边塞诗不仅在中晚唐风格大变,到了宋代,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陆游《书愤》的颔联抒发了作者何种情怀?(PPT出示陆游《书愤》)
生(齐答):报国无门的忧愤。
师:为何会有此之愤呢?
生:南宋半壁江山沦落,统治者不思收复山河,诗人热爱祖国,所以才会有这种感情。
师:确实是这样。诗人们虽洋溢着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就像辛弃疾感叹:“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四.明确诗歌中多样的艺术手法
师:文学作品中只有真挚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恰当的艺术手法来为其增姿添彩。请同学们找一找《燕歌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生:对比。
生:借景抒情。
生:用典。
生:对偶。
生:反问,借代。
师:边塞诗歌或慷慨高歌,令人热血沸腾;或低回浅唱,让人愁肠寸断。我们只有对诗歌的字句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不同诗歌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五.小结:
师:“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这是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在《从军行》中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深蓝夜幕之下,一轮圆月高悬,不知何人正站在长城下抬头仰望。可以是他,建功立业,深受皇恩的霍去病;可以是他,虽戎马一生,但却从未封侯的李广;还可以是他们,思乡不得归的普通士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轮明月亘古不变,光照古今。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照耀边塞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因为边塞更需要它来诉说这撩乱之愁。就让我们齐读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来结束今天的课吧。(PPT出示盛唐王昌龄的《从军行》)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第3篇
罗铁鹰原名罗树藩,曾用笔名罗铁鹰、骆驼英、华莱士、林火、周比德。一九一七年二月二日出生于洱源县城关镇青昌街一户殷实的白族人家,祖籍剑川。他从小聪慧过人,性格倔强;在读私塾时如果先生布置给他的功课做不完,就在马灯下熬个通宵也要把课程做完。十二岁读完了私塾,为了求得更多的知识,家里决定送他到省城昆明读书。在家人的陪同下,十二岁的罗铁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脚上被鞋子磨起了一个个血泡,却咬紧牙关从不叫苦。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行走才终于到达昆明。
这是罗铁鹰第一次出远门,沿途的的自然风光使他痴迷,省城昆明的繁华使年少的他更是大开了眼界。罗铁鹰进入昆华中学后,深受当时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初中毕业后又就读于昆华工校。在昆华工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读到了鲁迅先生和当时其他进步作家的很多作品。一九三六年罗铁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大同大学,就读于物理系。
还在昆明读书的时候,罗铁鹰就闻知鲁迅当时住在上海,于是心情激动,想就着到上海求学的机会,找时间去拜访这位当代文学界的领袖。遗憾的是,罗铁鹰刚刚到上海,就传来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罗铁鹰参加了鲁迅先生的追悼会。
一九三六年,罗铁鹰的处女作《雨》,在天津邵冠祥主编的《南风》诗刊上发表,并有幸和邵冠祥先生认识。经邵冠祥的引荐,罗铁鹰认识了一批诗人,并加入了当时的中国诗歌学会。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处在危亡之际,受共产党进步思想的影响弃工从文,毅然参加到了抗日民主运动,为救国救民奔走疾呼。由于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华北在日本军队的铁蹄下遭到蹂躏,上海、武汉的保卫战相继失败。上海沦陷后,罗铁鹰回到云南大学,就读于土木工程系。
创办《战歌》
一九三八年八月,罗铁鹰主编的《战歌》诗刊出版了两期后,茅盾即在他主编的《文艺阵地》二卷三期(1938年11月16日出版)上这样评价说:“《战歌》是闪耀在西南天角的诗星”。随后,《文艺阵地》(1939年3月16日出版)二卷十一期上,袁水拍发表了《战歌月刊》一文,具体介绍了第一至第四期《战歌》。袁水拍说:“这是一份难得的诗与诗论的期刊,如果不说它是七・七以后惟一的纯诗歌刊物的话。”接着他又说:“我们在各地的文艺杂志报章副刊上可以看到大量的抗战诗歌,告诉我们一种卓越的、新的、歌咏着反映着大时代的谣曲,正在长足的进步中。但是由于这些诗作大多数陪坐在别的文艺创作的背后,作为附庸一样点缀其间我们感觉到能够具体地显示着蓬勃的诗歌运动的刊物,像《战歌》月刊那样有着充实丰美的内容的专门期刊,实属可贵。”
在《战歌》二卷一期出版以后,《文艺阵地》四卷七期(1940年7月16日出版)的“书报述评”栏又刊载了束胥的文章《诗刊一束》,以过半的篇幅来介绍《战歌》。束胥评价说:“全国的诗歌工作,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集中。现在让我们看到的,则很自然地,在昆明的《战歌》,确已部分地担负起这个任务。也许因为人的集中,也许因为地理的适合,《战歌》是现在我们的一个非常充实的诗刊,一个全国集中性的诗刊。”
像茅盾这样的文坛领袖,袁水拍、束胥这样的著名诗人,对《战歌》的肯定,也就是对《战歌》的创办人和编辑者罗铁鹰所做的肯定。此时的罗铁鹰才二十二岁,正在云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
东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后,文化阵地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抗日文化报刊纷纷被迫停刊或者迁移后方,诗刊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竞相而出,涌现出了像《诗歌杂志》、《诗歌生活》、《中国新诗》、《海风》、《黎明》、《广州诗坛》(《中国诗坛》的前身)等等众多诗歌刊物,在我国新诗史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卢沟桥的烽火迫使和共产党进行联合抗日,拉开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胡风主编的《七月》、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以及各地报刊虽然刊载了许多抗战诗歌,自王亚平等在上海编的《高射炮》出了三期停刊后,就只有蒲风、雷石榆、陈残云、黄宁婴、芦荻等在广州编的《中国诗坛》一花独放了。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穆木天和锡金才在汉口创办了诗歌半月刊《时调》(次年五月由冯乃超接编),一九三八年五月,成都五月社创办了诗歌月刊《五月》(只出过三期),旧体诗《民族诗坛》才在汉口复刊,并刊登少数进步作家的新诗。罗铁鹰想:作为一个诗歌工作者,要以自己的诗歌为民族解放而高歌,同时渴望能有很多抗战刊物,参与到血与火的战斗中去。
随着战事的发展,祖国领土的沦丧逐渐扩大,罗铁鹰便有了为抗日战争创办一个诗刊的想法,但,资金和稿源如何解决呢?特别是资金,是个棘手的问题。在此之前正好认识了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徐嘉瑞和诗人雷溅波先生,此时的罗铁鹰风华正茂,思想敏捷,有着蓬勃向上的豪气、正气和勇气。而且他与徐嘉瑞、雷溅波都是中国诗坛社的社员,三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都有着为抗日战争作贡献的强烈欲望。罗铁鹰便把在昆明创办一个诗刊的想法向徐嘉瑞和雷溅波作了介绍。徐嘉瑞、雷溅波听了,一致赞成,刊物定名为《战歌》,三人进行了分工,徐嘉瑞主要负责筹集办刊资金,罗铁鹰和雷溅波负责约写稿件和编辑工作。三人通过研究后决定,《战歌》只刊登反映抗日战争主题的诗歌作品、反抗侵略反压迫的翻译诗作和革命诗歌理论作品。
此时,罗铁鹰从《云南日报》、《文艺月刊》、《南方》、《文化岗位》等报刊上发现昆明有一批优秀的抗战诗歌工作者,还有一些著名诗人,像朱自清、俞平伯、闻一多、冯至和学者徐炳昶、陆侃,当时就在西南联大任教,而施蛰存、李长之、高寒(楚图南)当时就是云南大学的老师。罗铁鹰满怀希望向这些大诗人、大学者发出了邀稿函,并向省外的诗人约稿。不久雷石榆就寄来延安和晋察冀诗人窦隐夫(杜谈)、史轮、盛超群、易河等的诗稿。翻译家张镜秋先生也为《战歌》翻译了很多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诗歌作品,马子华、马曜、海燕、晓阳也经常为《战歌》供稿。
《战歌》就这样诞生了,它是二十四开本,每期四十页,能容纳两千行诗歌或三万字。创刊号把罗铁鹰一九三六年在上海写的《给诗人》作为发刊献诗登出。在《战歌》付印期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一九三九年底改为昆明分会)理事会希望把《战歌》作为该分会的刊物,把救亡诗歌社算作分会下面的组织(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为了加强文艺界的团结,也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罗铁鹰、徐嘉瑞和雷溅波代表《战歌》诗刊同意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的合作要求。为了扩大《战歌》的影响,罗铁鹰去找生活书店昆明分店经理帮助发行,经理当即慨然答应。生活书店昆明分店不仅在昆明发行《战歌》,还把《战歌》送到全国各地的生活书店发行,甚至发行到香港、新加坡和缅甸的仰光,在海外扩大了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晋察冀边区的一些诗歌工作者在戎马倥偬的日子里,也能够读到《战歌》。
由于时局动荡,当时《战歌》一至二期的稿件是罗铁鹰、徐嘉瑞、雷溅波轮流看了以后才定稿,耽搁了十几天才付印,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罗铁鹰。穆木天、彭慧得知此事后,建议从第三期起由罗铁鹰一个人把编辑工作担负起来,这样方便按时出版。这个建议得到了徐嘉瑞先生和雷溅波的同意。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底,《战歌》二卷二期出版后,徐嘉瑞对罗铁鹰说:“经费无法继续募集了,暂时停刊吧!”当时正值掀起第一次高潮,徐嘉瑞先生是担心罗铁鹰会被暗杀,出于对罗铁鹰和《战歌》诗刊的保护,这才作出了停办《战歌》的决定。
当时《战歌》诗刊已逐渐成为中国抗日诗歌作品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而且影响正在不断扩大,这个时候却要停刊,罗铁鹰很不甘心,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艰难和危险都要把《战歌》诗刊继续办下去。这时雷石榆已从山西来到昆明,他的观点和罗铁鹰的观点一致,后来罗铁鹰又认识了崇文印书馆经理的次子祁仲安。祁仲安想办法说服了父亲,克服困难,冒着风险为《战歌》诗刊排印。与此同时,《战歌》第二卷三期改版为三十二开,五十页,编者也改为雷石榆、罗铁鹰二人。一九四一年初,《战歌》第二卷三期在崇文印书馆顺利印了出来。紧接着由于“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高潮。在严酷的时局面前,《战歌》诗刊不得不宣布停刊,罗铁鹰也应聘到了楚雄县中学做了教务主任,兼教中学语文。
一九四二年秋,罗铁鹰从楚雄回到昆明,为了把《战歌》恢复起来,他又去找崇文印书馆的经理商量继续出版印刷《战歌》事宜,由于政治原因,商量无果,这使罗铁鹰感到十分痛心。《战歌》出版了九期,历时五年,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历时最长,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诗刊之一。活跃在这个阵地里的战斗者,不限于左联诗人,不限于继后的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的诗人,《中国诗坛》上活跃的闽粤诗人,也有五四诗人朱自清,沉钟社诗人冯至,“七月派”及与七月派风格相近的诗人阿垅、邹荻帆、袁水拍、征军,早年太阳社诗人任均。《战歌》还发表过老舍、李广田、袁水拍、严辰等的诗歌。同时罗铁鹰也着重培养新人,在《战歌》二卷三期上出了一个“新人作品特集”,选登了力深、海啸、(冷莽,女)仰迅、征驼、傻丁、鸿鹄(柏鸿鹄,女)等的诗歌作品。
除了九期《战歌》,罗铁鹰等还出版过一套《战歌丛书》。这套丛书的第一集是雷溅波《战火》,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出版,穆木天作序;第二集是罗铁鹰的《原野之歌》,一九三九年二月出版,茅盾题写的封面书名,穆木天作序;第三集是徐嘉瑞的《无声的炸弹》,一九四零年出版;第四集是彭桂萼的《澜沧江畔的歌》,一九四零年出版,穆木天作序;第五集是穆木天的《号角》,第六集是雷石榆的《在战争中歌唱》,第七集是罗铁鹰的《火之歌》,一九四三年三月出版,自己作序。《战歌》停刊后,罗铁鹰还到丽江中学任过教,他到任之初即在学生中宣传抗日救国的先进思想,随即被丽江中学校长指责“赤化学生”。罗铁鹰愤然辞职返回昆明,不久又应聘到昆华女子中学任教。一九四二年由于罗铁鹰抗议昆华女子中学校长辱骂教师而退聘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李广田、刘思慕、雷石榆、雷溅波、冯至、李公朴便决心支持罗铁鹰办一个有正义之声的报刊,《金碧旬刊》就在他们的支持下诞生了。《金碧旬刊》保持了《战歌》诗刊的风格特点和战斗精神,给昆明进步的文化界人士以新的希望。这一年,罗铁鹰被介绍到云南省军荣管理处工作,看到那些为抗战而伤残的军人啼饥号寒,罗铁鹰义愤填膺。由于实在看不惯那些过着糜烂生活,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的反动派当局官员的种种行为,上班还不到三个月罗铁鹰就辞职了。罗铁鹰把满腔的激情倾之于笔下,写成了第二部诗集《火之歌》,还潜心翻译了诗集《燃烧的世界》,并将其出版。
一九四三年,罗铁鹰在昆明市立女子中学任教期间笔耕不断,创作了很多抨击反动派的进步诗歌,还整理了他自己的诗集《海滨夜歌》,接着又翻译了《战争的形象》、《我的笔我的剑》两部诗集。一九四四年《海滨夜歌》、《诗论集》出版,同年被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推选为常务理事。这一年,朱家壁还把罗铁鹰邀请到泸西,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讲授政治经济学和文艺理论课。一九四五年,罗铁鹰因为工作的需要应聘到泸西县师范当了训育主任,兼语文教师,工作不到一年,于一九四六年又回到昆明,在昆明南华书店经理曾式天资助下,在吴晗、楚图南、徐嘉瑞、张子斋的支持下,罗铁鹰化名骆驼英出任《真理周刊》的主编。罗铁鹰的讽刺诗集《原形毕露》也于一九四六年在昆明问世,并在其主编的《真理周刊》上连载,这引起了反动派的愤恨,把罗铁鹰列入了刺杀的黑名单。
命运多舛
一九四七年,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为了保护罗铁鹰,并且不让他遭到的杀害,将罗铁鹰辗转护送到了香港。在香港罗铁鹰受到了文化界知名人士夏衍、周而复、邵全麟的热烈欢迎。罗铁鹰到达香港以后,生活来源全靠夏衍等人向社会募捐来的救济金维持生活,一向心高气傲不太随俗的罗铁鹰不愿意成为“寄生虫”,决定自食其力,便应李凌、赵二凤两位朋友之邀赴台湾教书。一九四八年罗铁鹰到达台湾,在台北的“建国中学”任教,当今世界著名的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就是他当年的得意门生。
到达台湾后不久,罗铁鹰肺结核病复发,差点要了他的命。在好友的劝说之下,罗铁鹰在家认真静养。在养病期间,他撰写了《台湾文学诸问题的论争》,在台北的《新生日报》上连载。在这篇文章里,罗铁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观点尖锐言辞犀利,很快就在台湾引起了震动。周良沛在《“‘台湾文学’论争”中的滇人罗铁鹰――在台湾“台湾新文学思潮(1947年――1949年)研讨会”上的发言》一文中这样写道:“台湾文学论争”的笔战,它对台湾文学中的许多理论是非的澄清与发展,其积极的影响,不可低估。参加论争并遭追捕、镇压的杨逵、孙达人、张光直等是本土作家,而歌雷、罗铁鹰(骆驼英)、雷石榆等则是为同一目的,参加同一战斗的大陆作家。罗铁鹰将矛盾统一的法则与认识论的辩证法,成功地校正了‘论争’中的偏激与错误。罗铁鹰特别强调‘特殊’与‘一般’同艺术创作的典型化的关系,他认为若不能从矛盾的统一中摄取题材,铸造典型,便是歪曲现实,失去教育意义的、虚伪的艺术。”
罗铁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纠正了“台湾文学论争”,在台湾文坛引起巨大反响。一九四九年,罗铁鹰从台湾回到上海,在夏衍、于伶主持的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工作,一九五零年调上海文化局文艺处研究室,做文艺理论研究工作。一九五零年底,罗铁鹰与陆万美一起调到云南工作。陆万美任云南省文化局长,罗铁鹰任云南省文联编辑部主任。
一九五一年五月起,罗铁鹰先后抽调到呈贡、石屏、龙武、晋宁参加当时的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和工作,历时三年多。在此期间两次出席了西南文代会以及昆明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一九五五年罗铁鹰回到云南省文联,写出了《胡适基本观点的批判》一文。此时的罗铁鹰正孜孜不倦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大潮之中,他哪里知道,他早已经被怀疑为敌特份子。怀疑的理由之一是,罗铁鹰在台湾呆过近一年时间,可能有投敌变节的行为,否则不可能安全进出台湾;怀疑的理由之二是,他可能是“胡风分子”,因为他与胡阿垅、梅林等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以上原因,罗铁鹰被隔离审查。
罗铁鹰是个性格刚烈,宁折不屈的汉子。他认为自己披肝沥胆,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还被污蔑,宁可抛弃生命也不能玷污了自己的名节。罗铁鹰决心以死明志,于是毅然从五楼跳了下来。然而,命不该绝,罗铁鹰居然没有死成,只是摔断了腰椎骨,落了个终身残废。
经过组织考查,最后对他的审查结论为:“罗铁鹰是个好人,并非反革命”。一九五六年罗铁鹰解除了隔离审查,恢复了名誉和自由,随即被调到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讲授文艺学和现代文学。后来在席卷全国的整风反右运动中罗铁鹰又被错划为“”。罗铁鹰不服错判,于是据理力争,反复申辩,反被加重处罚,最后被判刑七年。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罗铁鹰刑满释放,回到故乡洱源。在家乡洱源接受生产劳动管制期间,他日间劳动,夜里笔耕,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激情不变,痴心不改。
逝者如斯
罗铁鹰被遣回到洱源接受生产劳动管制的日子长达十五年之久。罗铁鹰虽然出身在洱源,但此时的他,已经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生产队只好借给他一间不足十平方的破屋,暂以栖身。身陷逆境,坦然面对,这就是他天生的性格,每天默默无闻地做着他分内的事情。他生长在城镇,从小读书,没有种过田地,年近五十了才从头学起。刚回来时罗铁鹰拖着残肢病体参加生产队劳动。罗铁鹰是个做事情一丝不苟的人,不论做什么都要把它做好。一九七八年五月九日,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罗铁鹰这样写道:“我回乡这几年,一直忠诚地搞农业生产,毫不计较工分多少,做出来了显著的成绩,仅仅只是得到一个‘做活认真’的好评,没有发挥好带动别人的作用。去冬,我和另一个庄稼人同种的一丘大田,由于进行了精耕细作,麦苗出土很好,据县代表及州农科所的同志参观以后的估计,产量可能会超过常年的一倍以上,而且可能成为全县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这样,可能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起点带动作用。”
因为残疾的原因;长期参加重体力劳动身体受不了,罗铁鹰便开始学做篾匠。每逢街天从街上买了竹子回来,编织成日常用具,再拿着自己编织的产品到街上售卖,然后每月交给生产队拾贰元人民币作为“副业”款,换取生产队给他每月三百分的工分,当时十分工分的分值抵两角人民币。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诗歌意象;概括性;象征性;现实性;现代性
西南联大诗人群秉承深度模式的创作理想,极力反对对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强调以理性的态度提炼生活经验,在现象真实的基础上作哲理思考,努力实现生活的真实、心理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他们以强劲的主体意识自觉感受心灵与现实的诗意,寻找自身思想及情感的符号载体――诗歌意象,并使之成为诗歌创作的核心要素,成为诗艺美得以显现的重要手段。作为刻意重视艺术修养、学贯中西、注重与时代相适应的高层次艺术追求者,他们在诗歌意象创作中既强调社会现实的对应,执著于自我意识的发掘,立体、全面地感悟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又主动接纳英美意象派、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自觉的意象追求和不懈努力实践,促使他们在创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表现出独特的诗歌意象审美特征。
一、意象指向的概括性
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成熟期的创作,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歌意象,不同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内涵的明确和固定,也不同于新诗探索期意象的具体和单纯。强调“远取譬”、“客观对应物”和省略法思想的诗人,有意以表面相距甚远而实质相通的事物意象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营造诗歌意象间联系的中断和诗意呈现的空白,诗歌语言充满了众多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强大的暗示功能。这些诗歌意象的含蓄性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特定语境中的意象对不同心理层次、不同审美结构的读者来说,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审美过程和审美结果,从而形成诗歌意象指向的概括性特征。
例如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在诗中“北方的平原”、“村庄”、“古老的路”、“多纹的脸”这些意象都带有明显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北方的平原”,只有一个大概的方位,并没有具体的位置;“村庄”是“北方平原”上的村庄,但没有名称和方位,只是一个活动的空间;“古老的路”,读者不知是哪条路、什么路,无定指;“多纹的脸”可以理解为一个农民的形象,但他没有姓名,没有来历,没有背景。诗人对这些意象几乎没有加以限制和界定,使得意象的指代范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因此这里的“北方平原”既是北方所有平原的代表也是中华大地的象征,“村庄”既是北方平原上所有村庄的代表也包含民族生存之地的含义,“多纹的脸”既是所有农民的代表也是饱经沧桑的民族形象,“古老的路”在这里作为一个空洞能指既指供人与车辆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发展的历程。诗人有意减小了意象的特殊性,增大了意象的普遍性,从而使意象的指向更广更远,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丰富了诗歌的意蕴。具有概括性审美功能的诗歌意象在联大诗人的创作中还有很多,如郑敏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妇女和儿童”、“年青人”,杜运燮的“我们”、“你们”、“他们”等意象,均是在普遍的意义上设立人的位置,不是实际的具体的人物的指代,因此它们泛指人、人们、人群、民族乃至人类。
二、意象内涵的象征性
西南联大诗人群对意象特性的要求与中国新诗其他流派大有不同,他们不满足于以意象为感性抒发的渠道,也不满足于创作单纯的感性意象寄托情思,而是将感情、思想凝结在深沉的意象里,通过意象含而不露地传达和扩充诗歌的思想和内涵。他们用象征的方式产生意象,“将诗人眼前景、心中像与主观情思想渗透、融合、改造、变形,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扩充诗的内涵,从而使诗蕴含丰富的暗示和象征意味”。
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诗歌意象常常带有象征性特征。《有加利树》中的“庙堂”意象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更多包含了高尚人格的象征意味,即独立的品格、崇高的气节、庄严的风格。当抒情主人公小心翼翼地走入它时,实质上是走进了一个完美情操的理想人生。“插入晴空的高塔”不仅是对有加利树外形作了形象的描绘,其中仍包含着它所代表的笔直挺立、超然脱俗、不惧风雨的人生态度。在凋零的田野上的“躯壳”是“我的引导”,在意象表面感中潜藏着象征性意义,这里的引导绝不只是标识道路方向的路标,还蕴含着人生目标的引导、生存态度的引导、精神追求的引导。随着有加利树象征含义的确定,“泥土”意象也就具有象征意义。诗中的“泥土”已不是普通的土壤,而是培育积极生活态度、正确世界观和健康人生的沃土,具有浓厚的社会意义和精神意义。《鼠曲草》中静默的“鼠曲萆”,象征着不贪图名利的人生及其精神世界呈现出的高贵、聆持和圣洁的美好品质;《威尼斯》中一座座寂寞的“岛屿”意象,是人世间孤独个体的象征;《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的“青山”意象是生死永恒思想的象征。诗人运用这些象征意象,有效地将感性世界的鲜活、明丽、具体的特点和理性思想难以表达的抽象意识具象化,通过其暗示作用,激活读者的想象,唤起读者的体验和感悟,使读者主动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中,随着意象象征的逻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审美想象向前追寻,从而实现意象意义的升华和诗意表达的完成。
三、意象内容的现实性
西南联大诗人群身处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国的历史上战乱、黑暗、动荡、危亡交织的时代,战争与民主成为当时时代的主题。诗人们大多直面社会现实,认为“现代人的许多思想情感用农业社会的传统语言来表达是不够的”,只有富有时代特色的、反映时下社会生活的诗歌,才能将现代人精神状态、真实感受和深层思想表现出来。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出现了大量关于现实生活和战争风云为主题的诗歌,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时代色彩的诗歌意象,其中主要表现为战争意象和现代生活意象。
战争意象。西南联大诗人群所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时期,于是大量以战争题材为主题、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类的伤害、对个体生存价值的践踏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诗人们的笔下不断涌现,出现了大量战争意象。杜运燮的《机械士――机场通讯:一》中,出现了“难伺候的独子”、“坏脾气的宝马”、“高贵的客人”、“铁鸟”所共同展现的“战斗机”这一主题意象;《露营》中出现的“吉普”、“枪”,《狙击兵》中的“枪声”、“雷管”、“火药”,《草鞋兵》中的“拉浮薄“绑票”、“示众”、“游击战”、“草鞋兵”,等等。在卞之琳的《慰劳信集》中,战争意象就更多了,“子弹”、“准星”、“手榴弹”、“棉军服”等,整部诗集随处可见。诗人从战争生活中撷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用以呈现战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诗歌中充满了特殊的时代特色,并从中挖掘战争状态下人的精神走向,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冷静思考和真实态度。
都市意象。上个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群深受西方现代 意象派、象征派诗艺的影响,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的都市化、工业化过程给现代人内心世界带来的震动和变化。他们力求摆脱旧的传统对自身的束缚,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去感受现代社会的巨变,因此,在他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了大量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都市意象,用以表现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反映城市繁忙和速率的:“高速度的昏眩”、“无尽的噪音”、“钢筋铁骨的神”、“挤破头去做王”的人群、“八小时的旋转和空虚的眼”、“灿烂而丰富”的“广告”等;有反映都市人生活状况的:“茶会后两点钟的雄辩”、“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旁/挑选着珠子”、“精致的小汽车”、“谈电影”、“吃馆子”、“追赶物价”等;有反映都市人生存状态的:“陌生的亲切”、“永远的隔离”、“讲援例的应景好话”、“八小时工作,挖成一颗空壳”、“实际在疲倦的体内变成了虚幻”、“回旋在酒纹里的难题”等;有反映都市人精神状态的:“Rumba”,“Jazz”、“无线电”、“收音机”、“政府报纸”的“器重”、“沉溺进谣言”、“疯子的演说”、“流氓的诽谤”等。联大诗人运用都市意象勾勒了都市的现实环境、现代都市的时代特征、都市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都市生活的立体画卷。诗人对都市意象的态度,是将之视为都市生活体验、感受和感慨的承载体,以写实性作为表现形式,通过理性的组合和运用,将对现实的思考及民族性格的深刻反省深藏其中,都市意象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内容。
四、意象艺术的现代性
受里尔克、艾略特诗歌创作的影响,受西方象征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真善美,只有假丑恶的美学观念的熏染,西南联大诗人群诗歌意象的取向逐渐与传统的优美和谐意象背离,一部分丑陋、病态、怪异的意象体系渐渐进入了他们的意象体系。他们以人生和社会的负面现象来作为诗歌创作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世界丑恶事物的呈现来披露掩藏其下的黑暗实质。在这群追赶40年代时代列车的年轻诗人笔下,众多丑恶意象不仅具有被异化的现代自然的形象特征,而且充满强烈的现代都市化气息,诗人袁可嘉曾使用了“霉烂的叹息”、“法西斯的脓疱”、“罪恶的黑手”等意象来描摹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用“荒淫”、“谣言”、“轻浮”、“撒谎”、“噩梦”、“沮丧”、“”、“荒唐”、“欺骗”、“饥渴”、“疲惫”等意象来揭示身处困境中的现代人的无奈状态,表现出现代人在尘世中近乎崩溃的痛苦挣扎。
有关战争的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抗战诗歌;职业院校;抗战史教学
抗战时期,大量救亡图存的诗歌从诗人学者的笔端、万千大众的心底喷薄而出,成为抗战的重要文化力量,激励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战的战场。正如《抗战文艺・发刊词》所说:“在震天动地的抗战炮火声中,必须有着和万万千千的武装健儿一齐举起了大纛的广大的文艺的队伍。”抗战时期,宗白华先生也说过:“环顾全世界,只有中国的一片浴血奋战的土地上面才是有理想,有热情,有主义,有‘诗’。”诗歌是历史的产物,承担着记载历史的使命,具有“史”的性质。在职业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好这些产生在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诗歌,对抗战史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抗战诗歌与重现历史真实
时至今日,日本仍有少数人无视历史事实,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这警示我们必须以事实回击谬论。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中国人民也因之奋起反抗,《黄河大合唱》就是中华民族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学者刘福瑞在其主编的《中国音乐鉴赏》中说“‘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以声部的不同进入,生动地描述了全民抗战中此起彼伏的战争态势。”《游击队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的真实写照。有着“激发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之称的《延安颂》更是在当时激励着大批革命青年奔向延安,加入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教师如能把这些真切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抗战诗歌引入课堂教学,必然有利于学生提高历史鉴别能力,提高反对娱乐和消费抗战历史的分析能力。近几年,抗日神剧戏耍历史,误导了青少年对历史真实的接受和认知。在种种有意无意地遗忘、曲解和虚构中,战争被浅薄化、娱乐化、荒谬化。 回顾70年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何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了解真实的抗日战争,弘扬其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在历史的真实中构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正是当下需要我们深思的严肃话题。
二、抗战诗歌与还原历史温度
历史的温度,是通过生动的细节还原的。抗战时期,国际上有一种怀疑的声音:“中国有强大的实力抗击日本吗?”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对此作出了回答,中国人民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回响在神州大地的抗战歌声也给出了回答。“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咆哮的《保卫黄河》里有“宁教黑山白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这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难当头,不畏、不甘屈辱的精神,砥砺着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坚定着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学生们正是唱着《毕业歌》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的。“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的阵线”,一拨拨进步青年也正是唱着《延安颂》冲破层层险阻,奔赴圣地延安,投身抗日洪流的。“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寇逞豪强”“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海外华侨正是唱着《长城谣》为抗敌御侮捐钱捐物,甚至回国参战的。“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今天,我们不能忘记:70多年前,嘹亮的抗战歌声曾响彻全中国,并汇聚起“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力量,“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抗战诗歌,可以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还原历史的温度。歌德曾说: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音乐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在抗战史的教学中,或是富有节奏的铿锵有力的音乐,或是舒缓、凄怆的乐曲,或是沉静、伤感的音乐,都能抒发出一种深刻的爱国情怀。能吸引学生、引领学生的好的历史课,就有要有抗战音乐创造的教学意境,就离不开抗战诗歌的身影。
三、抗战诗歌与反对
当前,思潮正通过网络等媒介污染着人们的精神家园,扭曲着我们的民族文化,误导着青少年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者正是试图通过把网络媒体搅成一潭浑水的方式,让缺乏甄别能力的青少年一头雾水,从而达到其让人民,尤其是让青少年怀疑真实历史、形成错误判断和观念的目的。反对,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安全、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现实问题的解决呼唤着历史教师的关注,也赋予历史教学以新的意义,在反对的斗争中,在青少年精神成长、培育其民族精神的征途中,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抗战诗歌重建历史真实、还原历史温度、创造历史情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正可以帮助历史教师在课堂内外反对,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四、抗战诗歌引入历史教学的原则
在抗战历史教学中引入抗战诗歌, 并使之达到激发学生爱国激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求实原则。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 要求在教学中所引入的诗歌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抗战诗歌,要坚持求实原则。
适当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蓝本是历史教科书,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抗战诗歌时必须紧扣标准要求和教材需要,务求准确、简洁、适当。
抗战诗歌是重要的“历史的回声”,为后人留下了一幕幕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生生不息的历史画卷,在职业院校的历史教学中,运用好抗战诗歌,必能让历史的回声激荡起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