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精选5篇)

  • 文化软实力(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提高国家软实…

文化软实力(精选5篇)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竞争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提高国家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文化软实力,就一个地区而言,就是要在国家主流文化的框架内,培育和塑造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发展要求又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动力。

溧阳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力无疑是这样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应当看到,在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浪潮中,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不全是物质商品的直接较量,文化因素一直都在其中。有沟通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经贸往来的效率和水平;有附加功能,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民族品牌;有教化功能,可以更好地培育商业伦理规范市场秩序;有激励和管理功能,可以营造和强化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有审美消费功能,可以直接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全可以说,没有文化这样一种软实力的支撑,硬实力也难以真正形成,即使形成,也不会扎实,不会长久。

溧阳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南部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溧阳市。由于原始积累较少,后天发展不足,溧阳曾经被冠以“老区、山区、边区、穷区”。为迅速改变落后状态,溧阳也和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并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GDP和财政收入大幅提升。但随着区域竞争的日益加剧,溧阳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外力难以鼓足溧阳快速前进的风帆,更难以充分解决富民问题。因为由于长期以来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中“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大量的溧阳人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观念,富民步伐严重滞后于强市进程。

为此,溧阳发起了城市文化建设行动,打造原生态特色人文新溧阳,使之成为游憩文化首选地,最佳绿色宜居城市。通过培育以赞赏创新、鼓励创造、促进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心理和政风民风,充分激活内生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激励人们投身创业活动,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践证明,溧阳这几年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从连续六年获得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市),到多次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从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到跻身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城市行列、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2012年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上,溧阳市排名第40位。如今,梦圆小康的溧阳,在全省率先亮出了绿色小康的“苏南样本”。由此可见,开展城市文化建设,不仅符合溧阳市情,是培育溧阳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完全符合党的十精神,是贯彻落实十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战略决策的创造性实践。

二、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这几年刚刚起步,通过理论宣传、舆论引导、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和平台构建,已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思想成为行动。在如何看待溧阳城市文化问题上,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需要客观的认识对待。

竞争劣势

1、文化资源丰富,但凝聚力弱

溧阳市现辖区域是一块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土地。秦建县制的溧阳,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全市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494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3处,复查文物点191处,几项数据在常州地区均居首位。人类的发祥地——溧阳中华曙猿,在上黄镇夏林村,史贻直墓座落在溧城镇夏庄村,2007年7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常州市博物馆、溧阳市文化局联合组织对社渚镇孔村神墩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出土的文物确立了太湖文化区和宁镇文化区的文化分界,对重新认识马家滨文化的分期、分区和类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发掘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有5处被列入,其中古遗址3处:神墩遗址、秦堂山遗址、牛场窑群;古建筑2处:观莲桥、舍头桥。历史上溧阳曾引四方高士慕名前来。李白、汤显祖等名人都曾在溧阳留下足迹、名篇。由此可看出溧阳文化资源不短缺,只是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一条主线,比较散,因此,如何集聚、整合、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提升溧阳城市文化形象,是溧阳市文化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

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本地特色,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社会事件、名人传说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往往依此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以溧阳辖区内的古代历史名人来说就有:史崇、史贻直,状元马世俊,孟郊等等。被千古传诵的历史事件有:春秋时期,史贞女搭救伍子胥;孟郊与《游子吟》等。但这些文化资源基本上还是原生态的,很少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或者说有形式却华而不实。对于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的热情的活动还不多,还不到位。

3、革命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新四军的名声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对他的崇拜之情也是日月可见,在任何可见的抗日题材中,我们都可以轻易的看到新四军,但是许多人,特别是有许多溧阳人,恐怕也不知道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在我们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这个重要题材在弘扬革命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其他同类。再如千年神舞,佑你平安的跳幡神是溧阳的民俗名片,但似乎没有自我推销的意思。

竞争优势

1、健全了建设体系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初步构建起有建设目标、有理论依据、有组织机构、有教育手段、有活动载体、有服务平台、有文化元素、有政策措施的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2、推动了创业实践

城市文化建设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唤醒了民众的致富意识。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46.18亿元,列十县(市)第七位;新增私营企业数列十县(市)第八位;新增注册资本列十县(市)第三位;新增个体工商户数列十县(市)第五位。2012年工业纳税销售亿元以上企业148家,比上年增加27家。其中,百亿企业4家,与上年持平。全年入库税金3000万元以上星级工业企业15家。

2012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达35719元,同比增长12.3%;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为33210元,同比增长12.6%。全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57.1%,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69.5%,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8.5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5647元,同比增长13.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平均每100户增1人。经营性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7.1%,占比为15.8%,拉动家庭总收入增长3.0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814元,同比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862元,比上年增加1913元,增长12.8%。区域经济正逐步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3、创新了地域特色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培育了广大干群敢闯敢冒的市场意识,为地域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以举办 “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为契机,全面提升 “一村一品”专业村和 “一村一品”专业园的开发档次。强化农业招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重点发展白茶、白芹、特色果品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彰显特色。旅游业发展迅速,天目湖旅游品牌效应日益提高,南山竹海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增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形成了七色文化旅游城,五季山水休憩地。同时,其不断前行的理论探索、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实践,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和宣传报导,使溧阳城市文化成为反映软实力的一个特色品牌和标志脸谱。

三、溧阳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景思考

溧阳城市文化建设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正处在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变、思想理念培育向行动实践转变阶段,为此,必须突出以下几方面工作,真正使文化的软实力变成促进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一)以城市建设为载体,树立良好的对外文化形象

城市建设如何,事关溧阳地位形象,事关招商引资,事关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盖楼、修路,更要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力促第三产业发展,推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溧阳要注重县城文化环境建设,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道路、公园、广场、路灯、栏杆等,都要讲究整体和谐、艺术质地和文化个性,合理布局好花圃、绿地、美化灯、雕塑、植物造型等景点,注意环境卫生,让县城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尤其是,进入溧阳的几个高速口,都在溧阳境内,要注重这些主干道建设,丰富其文化内涵,并充分发挥独有的高速口对外窗口作用,加强溧阳对外形象展示。城市框架要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显著改善,高静园、凤凰公园、沧屿园、燕山公园经改造后免费开放。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8.4%和41.8%。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园林城市。这些都是美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二)加强主体培育,着力提升“人的素质”

文化的核心要义是培育造就出千千万万的文化主体,提升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要落实到“人的素质”和“文化产品”这两个核心指标上面。文化在人的身上体现得更加重要,集中体现于人的思想道德,人的行为规范,人的理想境界,人的文化素养等。因此,加强全体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应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广大人民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溧阳文化的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始终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聚焦在创业者这个主体上,通过广泛的思想引导,增强广大群众自主创业意识。加大创业典型的培育、宣传力度,使形成的城市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加强技能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各类主体的能力素质,让每个主体都能释放出巨大活力。

加强制度建设,着力优化文化环境

我们要以文化为平台,通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致力于科技、制度和品牌创新,加快文化向经济领域的渗透,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升经济发展层次。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知识和思维敏捷的优秀人才,这是文化建设保持持续活力的基本条件。同时,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品牌意识,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十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力最终成果的体现。它可以极大地增强我市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市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他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软实力”的概念源于西方,是近年来产生的全新的政治概念,对于“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当“软实力”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党和政府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的概念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它既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产物,是在相互依存理论下对国际关系核心理论“权力论”所做的补充和发展。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1999年他又在《时代》周刊上进一步指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Appeal)。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让别人信服他们应该跟随你或让他们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标准(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来工作。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和一是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机制(Institutions)。那么它无需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2〕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渐式微。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硬实力”的竞争日益转变为文化、价值观、国际形象、制度政策等“软实力”之争。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瑟夫・奈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

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1993年,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强调,把文化当作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应该加以认真关注和研究。他认为:“……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权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这是“软实力”概念在国内最早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报告中是在2006年。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3〕 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可见,中国领导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软实力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央领导层的视野,这是我国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200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这是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充分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建设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怀。

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2006-11-10.

[2]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 Magazine,1999,22(2)

[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动活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新闻媒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汉语热”、“国学热”席卷世界,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所有这一切都清晰地告诉我们:当代中国文化正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姿、生机勃勃、和谐稳定的新面貌,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向我们走来。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所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国兴邦有着重大的意义。软实力包括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等。其中,文化是软实力当中的核心因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就是文化软实力。把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里,说明了我们的执政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表明我们党已经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越来越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仅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2.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3.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我们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4.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在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及中国硬实力的崛起,而且需要思想观念的突破和精神力量的升华及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此达到强国兴邦的目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1.建设和谐的文化领域,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前提

和谐的文化环境是发展文化市场的重要前提,没有和谐的文化环境也就谈不上和谐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潮中,大力提倡和发展和谐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谐文化正在成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是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应对全球化挑战、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制度保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从而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

3.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关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今天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也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社会价值理念是重点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4篇

一、通俗艺术概念

何谓“通俗艺术”?如何来界定“通俗艺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首先,从字面来看,“通俗”与“艺术”在人们的惯常理解中就相互排斥。“艺术”一直被认为是高雅旨趣的专属品,只有那些雅致精美、意味深远的作品才能进入“艺术的殿堂”,它们与创造性和想象力有关,这样的“艺术”一直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联系在一起。而“通俗”则意味着明白晓畅、简单易懂,它与重复、无个性、世俗平凡相关,与“下里巴人”相连,这样的作品被认为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然而,在现代,“通俗”确实与“艺术”连在了一起。在“通俗”通往“艺术”殿堂的路途中,“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

“文化”(culture),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词,它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文化”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对于“文化”的界定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含义和用法。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文化”的内涵中显示出一些与“通俗”有关的因素。从20世纪以来人们对“文化”的界定,可以看出“文化”意涵的三种变化趋势:其一,“文化”被看作是对人类生活意义的一种表征。如果我们这样来界定文化:“文化是构成特定人类共同体(特定群体)生活的价值系统及其象征形式,包括制度系统、行为系统、知识与观念系统等,以及更为具体的象征形式领域如神话、宗教、语言、历史、科学和艺术等”①,那么,艺术就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的一种象征形式,是一种文化表征行为。人类生活的意义空间不仅是通过文化艺术表现出来的,而且意义本身就是由文化艺术的一系列象征形式和表征行为所建构起来的。其二,“文化”存在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考察文化。“文化”不是空洞的言说,而是与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类共同体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构筑了多样的具有差异的“文化”空间,同时,也建构了不同的生活意义空间。其三,与第二种变化相连,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文化”的身影。正如倡导“文化地理学”的英国学者迈克·克朗(Mike Crang)所说:“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②日常生活这一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领域成为目前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日常生活的文化逐渐成为消费社会的主流文化。

可见,20世纪以来,“文化”意涵的种种变化使得“通俗”与“文化”、“通俗”与“艺术”逐渐联系在一起。消费社会形成了日常生活的文化,文化的逐步通俗化、大众化,使得“通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模糊。文化的通俗化,自然使得作为文化的象征形式和表征行为的艺术也随之通俗化。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通俗艺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由于通俗艺术是与大众文化紧密相连的,因此,要界定通俗艺术的概念,就需要首先澄清大众文化的概念,以及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也称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是指工业化社会以来,出现在都市中的一种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为普通民众带来休闲娱乐并创造意义空间的日常生活文化。大众文化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观看电影、电视,阅读畅销书、网络文学,听流行歌曲,也包括广场购物、广告文化、旅游文化、玩电子游戏等等。这里所说的通俗艺术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它具有大众文化的种种特征,同时又是大众文化中带有审美属性的一系列象征形式和表征行为,包括电影、电视剧、通俗文学、通俗歌曲、流行音乐、MTV等。

二、通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资源

虽然“软实力”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但在历史上,人们早已发现了现代通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价值。

当法兰克福学派的大部分学者对大众文化展开激烈批判的时候,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却对现代通俗艺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本雅明在写于193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指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两种现象对传统形态的艺术的冲击的本质更具启发性了,这两种现象便是艺术品的复制和电影艺术。”③电影等通俗艺术改变了民众参与艺术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民众对于艺术的态度。集体观影模式使民众参与艺术的数量剧增,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民众对艺术的感受更加直接和切近,从而拉近了民众与艺术的距离,使民众对艺术采取了越来越积极的态度。正如本雅明所言:“艺术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反应。对一幅毕加索绘画的消极态度变成了对一部卓别林电影的积极态度。”④

1964年,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伯明翰研究中心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威廉斯、霍加特和汤普森主要以文化主义作为其方法基础,强调大众文化的民主积极性,认为大众文化是社会受支配群体或阶层的趣味和价值观的真实表达。中心的第二代代表人物霍尔等则主要以结构主义作为其方法基础,强调大众文化的被建构、受规训性,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自上而下的制作过程规则井然,对大众的思想进行专横统治。自此,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二分天下的局面,一个认为大众文化是自下而上的,强调其民主积极性;一个认为大众文化是自上而下的,强调其受制被动性。其中,结构主义一方主要涉及对通俗艺术的研究,但此时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悲观色彩,通俗艺术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资源尚发掘不足。直到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以及“文化领导权”学说,为发掘通俗艺术的软实力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有益启发。葛兰西所谓的“霸权”,是指主导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主导意识形态并不是通过强迫、威胁等强制暴力手段赢得其领导权的,而是通过教育制度、家庭、教会、传媒等文化形式,以一种被大众积极认可的方式取得领导权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领导权”的实质,是通过一种非暴力的手段来形塑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从而赢得大众对于主导意识形态的积极赞同。这种赞同建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对话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之上,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积极响应,而不是消极无奈的服从。⑤可见,“霸权”和“文化领导权”的形成并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来屈从统治集团的权力压迫,而是让大众心甘情愿地积极参与,并认同统治集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霸权”理论既不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自己创造的肯定自身的文化,也不认为大众文化是统治集团强加于大众的文化,而是把其看作一个文化冲突与斗争的场所。

此外,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从文化政治学的视角出发,将大众文化看作社会革新、进步的动力。菲斯克将大众文化视为权力关系的一部分,认为“它总是在宰制与被宰制之间、在权力以及对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抗或规避之间、在军事战略与游戏战术之间,显露出持续斗争的痕迹”⑥。迈克·克朗从“文化地理学”的视域出发,认为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通俗艺术构筑了一个成倍扩展的媒体空间。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核心人物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则发现了通俗艺术对于建构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通俗艺术的文化软实力

自从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助理国防部长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通俗艺术就一直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为人们所关注。2001年,政府在阿富汗时,印度外长飞赴喀布尔向新的临时政府表示祝贺时,随机带去的不是武器和粮食,而是满载宝莱坞电影和音乐的录像带,并在市面上一分而光。⑦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来自于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其中文化是社会创造意义的一系列价值观和实践的总和,包括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通俗艺术作为通俗文化的一部分,显然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资源。然而,通俗艺术本身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现实中的软实力,它只是形成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资源。约瑟夫·奈提醒人们不要错将软实力的行为与有助于产生软实力的文化资源划等号,即不要混淆了文化资源与吸引的行为。⑧通俗艺术是否能形成事实的软实力,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接受人群和表现形式等等一系列因素。

约瑟夫·奈是这样来界定“软实力”的: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⑨可见,“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事实力,一是经济实力。这两种力量往往采取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采取武力威胁、战争、经济制裁等就是一种强迫的手段,而采取贿赂、交易等就是一种收买的手段。相对于硬实力的强迫或收买,软实力靠的是吸引力。这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喜好、俘获人心的能力,是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一种让他人主动认同并心甘情愿接受的魅力。通俗艺术的软实力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是指凭借通俗艺术资源所呈现出的柔性吸引力,即以大众文化中带有审美属性的一系列象征形式和表征行为,如电影、电视剧、通俗文学、通俗歌曲、MTV等为资源,通过大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认同,凭借一种合情合理合法的说服力量,对于广大民众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结构等方面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引导力和渗透力,从而产生一种促进社会不断革新进步的动力。

目前,通俗艺术软实力在全球化语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实力的体现,也是在有着文化差异的各民族国家之间促进对话交往的使者。我国现代通俗艺术以其多样化的展现形式,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趣味,不断创新的艺术样式和创作理念赢得了民众的喜爱,给人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赞誉。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本土的现代通俗艺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软实力作用。

注释:

① 王一川:《理解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艺术评论》2009年第10期。

② [英]克朗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7页。

③④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启迪:本雅明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4页、第254页。

⑤ 陶东风:《文化强国的核心是文化领导权》,《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5期。

⑥ [美]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文化软实力范文第5篇

工业化时代的认同,主要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重心日益转向文化层面。我个人认为,文化是一种“准意识”形态,它包括意识形态未及的“细节”的约定俗成的价值判断、生产方式之外的生活方式、正式制度和固化成果之外的行为和过程。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有点象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认同之争,开始从意识形态层,转向潜意识形态层。民族文化与文化帝国主义,开始争夺人们潜意识中的价值认同。

在这一背景之下,文化力,或文化国力,日益成为软实力的主要表现舞台之一。

文化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文化国力论》,文化力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和蕴涵的、推动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以人为主体、通过人的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力与物质力的综合结合力。

用什么来衡量文化力的高低呢?文化产品出口,可能是衡量一国文化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直观的指标。因为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与文化、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中,也体现在技术、经济之中。例如,游戏、动漫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争夺的不是技术,而是其中的文化力,或者叫软技术。又比如,体验经济、娱乐经济、休闲经济,所有这些以人为本、突出人性的经济形态,都与其中的文化力息息相关。

按这个标准观察和衡量,形势不容乐观。

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渐趋明显。第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出版社输出和引进版权的比例约为1∶8。第54届书展上,20余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中,国内图书只占786平方米,不足0.4%;参展的34万种图书中,我国图书只有4610种,仅占1.37%。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上签订的82项意向书中,大部分也是“引进”项目。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当我国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以文化产品出口为标志的软实力,却远远不能与之相称。随着数字电视、游戏产业等文化信息产业日益发展为信息产业的上游,软技术、文化力逐渐取代硬技术,成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软实力上的落后,会直接导致产业的落后。例如,网络游戏市场基本被外国公司开发的软件所占领,DVD的市场节目源也基本依赖海外。

因此从软实力的角度提升高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中我认为一个重要而被普遍忽视的线索,就是对于信息时代认同的研究。卡斯特把认同视为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曾在信息时代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认同的力量》中专门讨论。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把认同当作边缘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多多少少影响了我们软实力的提高。

认同的力量

认同,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问“我是谁”。这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不同时代有不同回答。所有的软实力,都与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有关。作为文化的基本问题,人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准确定位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谈得上其它。

文化产品要做到喜闻乐见,看似是形式问题、技巧问题,实质则涉及认同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不接受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麦当劳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迪斯尼文化体现的是美国精神,在形式的接受背后,是价值认同上的接受。软实力就表现在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异国文化的价值观。

准确地适应与把握不同时代的价值认同取向,是文化国力形式的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现代认同的形成: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化时代的认同主要围绕“意识形态级”的形而上价值展开。泰勒在《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中,考察了整个西方思想史后认为,现代人继承的相互冲突的道德观,是现代性境遇中自我把握或定义“善”的结果。当然,泰勒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这种形而上价值面临着被解构的危险。

处在工业化阶段的价值认同,要完成非社会化的个人价值向普遍社会价值的归属,使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性主旋律上取得一致。但人们也会发现,随着工业化渐进完成,说教式的、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产品,越来越不易取得人们的认同。发现认同渐变的新方向,就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信息时代的认同开始转向,到了吉登斯的“晚期现代性”时期,认同的重心已经从形而上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转向了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吉登斯指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的概念具有特殊的意义。传统的控制愈丧失,依据于地方性与全球性的交互辩证影响的日常生活愈被重构,个体也就愈会被迫在多样性的选择中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进行讨价还价。”当人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个性化社会中时,他可能会象萨特那样,把他人视为自己的地狱,或如他自己强调的那样体验“个人的无意义感”。这是对工业化矫枉过正的结果,是一种不成熟的状态。

批判和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早期对消费文化持一种批判态度,认为广告文化使个人失去主体性,被动认同于生产者提供的价值参照系;晚期则对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本身不再认同,而倾向于碎片化的自我意识。

认同的力量:网络社会的崛起,使现代性和晚期现代性的认同,无论是建构还是解构都遇到问题。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提出了不同于现代性和晚期现代性的路径。卡斯特把认同区分为三种形式,即合法性的认同、拒斥性的认同以及计划性的认同。合法性的认同产生公民社会,拒斥性的认同产生公社与社区,而计划性的认同产生主体。卡斯特倾向于计划性的认同。他说:“主体并非个性,即使它们是由个体所产生。”用杜罕的话来说就是:“从个体转化成主体有赖于两种主张的必然性结合:一个是相对于社区的个人,一个是相对于市场的个人。”卡斯特强调,计划性的认同,“精确地源于网络社会新的特征”。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更强调生活方式和商品消费的积极意义,强调在互联的整体中发挥个体的主体意识,强调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认同的新方向。

认同的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媒体在价值认同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的麦克卢汉曾认为,媒体就是人本身。人把自身不同于工业化的有机本质,对象化到媒体之中,并在这个中介之中,找回自己真正的存在。莫利与罗宾斯在《认同的空间》中,从认同的角度,讨论传播媒介在文化认同的重组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看到,媒体话语权与文化霸权实际上走到了一起。

媒体至上的看法,很容易助长把话语权的掌握看得比话语更重要的倾向。从长远观点看,它并不构成文化本身的竞争力,也不构成一种真正的软实力。真正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有赖于主体自身的判断。

文化帝国主义: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就认为,媒介并不是现代文化的中心,它只是中性地、平等地扩散。真正对人们的价值认同产生影响的,是全球化,以及不同国家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发达国家借助硬实力的强大,利用全球化,将消费主义文化推广成一种普世价值,消解着穷国的民族文化。

但事情显然还有另一面,在信息化的氛围中,越是本地的,就越是全球的。本地知识,可能成为一般知识的“此在”,因此更有生命活力。不仅如此,东方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在物质资源和能源越来越稀缺的大背景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能取得不亚于西方话语权的价值认同。而这些都是汤林森的盲点。

中国提高软实力,需要改进认同方式

中国处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历史交汇地带,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转变时期,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显然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合理选择。从提高软实力来说,这种特点对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要求呢?

首先,现代性认同仍然是软实力的主体。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和地区,还处在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变的过程中,通过主旋律使他们认同工业化的普遍价值,仍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对广大农村人口、城市中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人群以及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尚未经受现代文明洗礼的国人来说,越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向他们灌输后现代文化,结果很可能是画猫不成反类犬。通过现代性教育,克服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性,仍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