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拜(精选5篇)

  • 膜拜(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序言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十分重视礼仪。在中国古代,人们表示崇拜、恭敬、臣服的时候,经常会行跪拜之礼。而在佛教当中,佛教徒在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信仰的时候,也会行使各种敬礼。《大唐西域记・三国》中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十分重视礼仪。在中国古代,人们表示崇拜、恭敬、臣服的时候,经常会行跪拜之礼。而在佛教当中,佛教徒在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信仰的时候,也会行使各种敬礼。《大唐西域记・三国》中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自佛教传入中原以来,佛教中的一些词汇也流入百姓的生活之中,如“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顶拜”等词。而这些词语在运用之初还保留了佛教原始的敬礼含义,表示一种虔诚的敬仰,表示对神、人的尊敬崇拜,极具褒义色彩。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顶礼膜拜”一词在今天的使用中却带有一些贬义色彩。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该词的释义就是:“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那么为什么这个成语由佛教中教徒的虔诚崇拜发展到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却含有贬义了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了。

一、“顶礼膜拜”的语源发展

1.汉译佛典中的释例

“顶礼膜拜”一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在探析该词语源时就当先从汉译佛典中来寻找该词的产生与发展。

1.1“顶礼”与“膜拜”

在汉译佛典中,“顶礼”与“膜拜”分开来使用比较早。

“顶礼”一词最先以“顶礼佛足”的形式出现在三国两晋的佛典中,如三国吴支谦的《撰集百缘经》:“次来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又东晋时法显的《大般涅盘经卷上》:“淳陀闻已,忧悲小歇,便从座起,整身威仪,偏袒右肩,顶礼佛足白言:‘世尊唯愿,明日受我薄供。’世尊即便默然许之。”“顶礼佛足”在这里指跪在佛祖的脚前,用头顶着佛祖的脚来表示虔诚地敬仰。而在《大般涅盘经卷下》中又有:“即从座起顶礼王足,而白王言:‘今我愚痴不识正理,乃以此事而用上谏,唯愿大王,听我忏悔。’”此处“顶礼王足”也是指跪倒在王的脚下,用头顶着王的脚来表示虔诚地信仰。

尔后“顶礼”一词又可单独使用,也表示致敬,是佛教徒向尊者行使的最崇敬的跪拜礼节,即行礼者跪拜在地上,以头碰及尊者之足。如后秦鸠摩罗什在《大庄严论经》中:“时波斯匿王顶礼问讯白世尊言:‘向彼比丘是何大德?为诸天供养奉侍左右,又能于石出入无碍。’”

而“膜拜”一词最早似在北魏杨f之《洛阳伽蓝记》卷5:“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中出现。而“膜拜”的来源又来自“南膜拜”。据《穆天子传》卷二:“吾乃膜拜而受。”郭璞注:“今之胡人礼佛,举手加头,称南膜拜者,即此类也。”“南膜”即梵语Namas之音译,亦译作“南无”。佛教语之归命、敬礼、度我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译佛典中,我们还能看到“头面礼足”“稽首礼足”“合掌礼足”“顶拜”等词,如《长阿含经》:“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唐义净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疏》:“虔诚顶拜名为敬礼。”这些词都与“顶礼”或“膜拜”词义相关,均指佛教徒向尊者行跪拜礼,以头触尊者足以表崇敬之情。

1.2“顶礼膜拜”

在汉译佛典中“顶礼膜拜”一词开始是“顶礼”与“膜拜”分开出现,尔后在汉译佛典中才有“顶礼膜拜”合起来出现的情况,见于任远译的《宝髻大王菩萨本缘》中:“向他那莲花般双脚顶礼膜拜后……”“顶礼膜拜”在此处与“顶礼”“膜拜”词义相同。

据电子佛典资料中“顶礼”“膜拜”“顶礼膜拜”等词出现的次数来看,在汉译佛典中,“顶礼”一词出现最多,“膜拜”次之,而“顶礼膜拜”一词只是出现于较晚的佛典中,如上文的《宝髻大王菩萨本缘》中。另外《宝髻本缘》:“纯洁的人们居住在城内,如同圣地一般,教人去顶礼膜拜。” 而这里的“顶礼膜拜”一词不再具有佛教徒的向尊者行跪拜礼的形式,而是表示对所崇敬者表示敬仰之情,是一种对他人的态度,从而具有了象征义。

2.中土文献中的释例

“顶礼”“膜拜”“顶礼膜拜”等词不仅出现在汉译佛典当中,还也出现在中土文献当中。其中“膜拜”一词比较早地出现于《穆天子传》:“天子乃赐之黄金之鹿,戏乃膜拜而受。”

尔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更多的佛教词语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例如“顶礼”“膜拜”“顶礼膜拜”等词均出现在南朝宋齐梁陈的正史中,如梁萧绎在《金楼子》卷4:“立尊像,供养于道场,内设花幡灯烛,使僧尼顶礼。”中的“顶礼”;《南齐书》:“许其膜拜之诚。”中的“膜拜”;又如《大慈恩寺志》卷二:“使之成为人们瞻仰玄奘大师遗像、信徒顶礼膜拜的宗教活动场所。”中的“顶礼膜拜”。这些词均保留了佛教词语的原始意义,表示虔诚的敬仰。

而从中土的文献资料来看,“顶礼膜拜”一词出现的频率较多,这与汉语的特点密切相关。该词在汉语的使用当中保存着较强的生命力,至今还存在于日常使用当中。

二、“顶礼膜拜”词义演变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梵汉文化产生了碰撞。一方面,佛典的传入带来了丰富的佛教词汇;另一方面,汉文化也影响着这些佛教词汇的发展与演变。如“顶礼膜拜”一词在汉语的运用过程中,其词义就发生了变化。

1.“顶礼膜拜”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

“顶礼膜拜”一词在佛教典籍中指佛教徒向尊者行佛教中最尊敬的跪拜礼,表示对佛祖的信仰,具有褒义色彩。如《大慈恩寺志》卷十二:“在佛国印度,佛教徒对佛祖释迦牟尼非常敬仰,对佛教十分虔诚,进而对佛足迹甚为敬重,见足如见佛,一样地顶礼膜拜。”又“在一处浮雕中,四个裸女匍匐在佛足印前顶礼膜拜。”

从中土文献来看,“顶礼膜拜”一词最初也是佛教徒向佛祖行跪拜礼,如《红史》:“元惠宗手拿大哈达前来顶礼膜拜,无限敬信,奉献无数财宝。”在《王统记》:“如是歌已,王妃臣僚并诸庶民,皆鼓舞腾欢。遂向赞普顶礼膜拜,并献陈供品。”中“顶礼膜拜”是指对王的虔诚信仰和崇拜之情。而在《郎潜纪闻三笔》卷12:“每值君生朝,设祭演剧,顶礼膜拜,至今不绝。”中的“顶礼膜拜”是指对许延敬祈雨成功之举的崇敬之情。又如《带经堂诗话》卷二十八:“而言及献吉,实乃平居最顶礼膜拜之偶像,用以比拟,不觉真情流露,真意遂出也。”

从上可知,“顶礼膜拜”的词义从佛教徒对佛祖行使最崇敬的跪拜礼仪变化为表示对有功之人的崇敬之情,并由实际的动作变化为崇敬的心态,具有象征义。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仍然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个褒义词,表示对他人的崇敬、崇拜。

2.“顶礼膜拜”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在现代汉语使用当中,“顶礼膜拜”既有表示对他人的敬仰,是一个褒义词;也有表示对他人的极度崇拜,而此义项多用作贬义,含有否定、讽刺、挖苦的意味。《现代汉语词典》对其注解直接指出其“多用于贬义”。

2.1在现代汉语中,“顶礼膜拜”用作褒义词时,其对象多为贤者、优秀者,对其表达崇高的敬意。这一词义也从原始佛教的“顶礼”“膜拜”的跪拜礼行为转变为表示崇拜、崇敬等心理活动的象征性表达。该义项延续了“顶礼膜拜”的本来意义。例如:

2.1.1《:镜头让历史活起来》一文说:“对于孔子这个被奉上至圣先师神坛的符号,我们可能在曲阜孔庙的那抹肃穆里以一种怯怯的敬仰之心顶礼膜拜。” [陈莎,《:镜头让历史活起来》,《佛山日报》第 F02 版,2014年10月8日。]此处“顶礼膜拜”表示人们对孔子的崇拜、敬仰之情。

2.1.2《诺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一文中说:“笔者以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群体是值得全球经济学家顶礼膜拜的。”此处,“顶礼膜拜”表示钦佩、崇拜的含义,是具有肯定的褒义色彩的词汇。

2.2在现代汉语中,“顶礼膜拜”用作贬义色彩时,多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表示反讽的意味;也有用在一些批评性较强的文章当中,用以否定、讽刺那些过分谦卑的态度,或者否定那些盲目崇拜而忽视自我的现象。例如:

2.2.1“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总要找个神来顶礼膜拜一番,这是愚昧和无知的表现。”从句中可以看出,“顶礼膜拜”一词在此含有对封建思想下,人们信佛的这种愚昧无知行为的讽刺意。

2.2.2“对领导崇敬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未免就是个人崇拜了。”该词在此处表示对人的崇敬过度了,自身的姿态放得过度谦卑,而含有一种讽刺的意味。

2.2.3《别被“世界第一”忽悠》一文中说:“对GDP的顶礼膜拜和盲目追崇,也让中国经济车轮留下了道道沉重与辛酸的印辙。”这篇批评中国经济的文章,批评国人对GDP的过分看重,而造成国人看不清经济现状,“顶礼膜拜”一词在此就含有批评、讽刺的意味。

2.2.4“美丽的女子在所谓‘宗教警察’的威势下不敢在街上抛头露面,除了眼睛全身都严密包裹,连穆斯林的祖先、我们的祖辈都未曾见过的那些黑袍,被视作维吾尔人以及穆斯林的传统服装来顶礼膜拜,一些妇女甚至小女孩,都在盲目地跟风效仿。”此处的“顶礼膜拜”就表示一种盲目的崇拜,含有否定、讽刺的批判性色彩。

3.词义由褒义转化为贬义的原因探析

从“顶礼膜拜”一词的词义发展及词语应用的文献整理、分析来看,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该词词义变化的原因所在:

3.1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古代社会封建思想高度集中,领导者高度集权,百姓对领导者有着高度的崇拜,百姓由衷地表示对领导者的恭敬、臣服之情。而佛教的盛行也给百姓提供了一个精神寄托。佛教带给百姓一个美丽的神圣的世界,对于佛教有着虔诚的信仰,因此心甘情愿地对其进行“顶礼膜拜”。而现代社会的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人们的思想自由,的自由,都让人们不再热衷于信仰佛教或领导者。在这样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民主、平等思想得到认可,因此“顶礼膜拜”再不似古代那样的具有虔诚的信仰的含义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不再下跪、磕头,只是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才会出现“顶礼膜拜”,如寺庙中的拜佛、祭祖等。“顶礼膜拜”在一般情况的使用中,多含有贬义色彩,表示讽刺、否定等。如“别总对标准答案顶礼膜拜。”就表示对标准答案的绝对信赖会造成失误。

3.2语法修辞的影响。汉语语法的应用多使用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这样能够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的生动形象。如:“一些地方对 GDP 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的领导干部对‘数据’十分敏感,满脑子‘跨越式’、言必称‘增长率’。”[盛若蔚,《从严治党 首在落实责任》,《人民日报》第017版,2014年10月14日。]因此在表达一些崇拜过度的时候,就用“顶礼膜拜”一词,借此来讽刺一番。

3.3心理因素的影响。上文对“顶礼膜拜”一词的释义是“顶礼”这种敬礼与“膜拜”这种敬礼联合在一起表达崇拜、恭敬、钦佩,形容崇拜到了极点。而我们知道“物极必反”,当这种崇拜达到了极端,就有可能转向它的反面,表达出另外一个相反的意思。“顶礼膜拜”在佛教中表示对佛祖的信仰,对佛教的虔诚;而应用到生活的一般对象上来就会出现相反的意思,表示一种讽刺、否定等意思。如“对 GDP 的顶礼膜拜和盲目追崇,也让中国经济车轮留下了道道沉重与辛酸的印辙。”

结论

综上所述,佛典传入中原带来了丰富的佛教文化,从佛典中带来的词汇更是丰富了汉语词汇,不仅仅有本阐释的“顶礼膜拜”一词,还有“五体投地”“指点迷津”“一尘不染”等等。这些佛典词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方面丰富了汉语词汇,另一方面又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语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于这些佛典词语的探析可以让我们了解梵汉文化的交流,还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并使用这些词语。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

[2]《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11月至1993年11月。

[3]《佛教成语》,朱瑞玫,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年。

[3]《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4]《汉语成语词典》,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5]万润龙,《诺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中华工商时报》第004版,2014 年10月15日。

[6]陈莎,《:镜头让历史活起来》,《佛山日报》第 F02 版,2014 年10 月8日。

[7]张锐,《别被“世界第一”忽悠》,《国际商报》第A04版,2014年10月8日。

[8]张晓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大力倡导现代文明》,《中国文化报》第001版,2014年8月19日。

[9]盛若蔚,《从严治党 首在落实责任》,《人民日报》第017版,2014年10月14日。

膜拜范文第2篇

膜拜米兰的时尚厚度

策划 小资风尚杂志社图文策划 张璐 Fiona 文字编辑 Fiona 美术编辑 大鱼

米兰,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经济,足球 闻名于世,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米兰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著名品牌,世界所有著名时装在此设立机构,半数以上时装大牌的总部所在地,是世界五大时尚之都之首。Prada、Gucci、Fendi、Amani、Versace 、Bottega Veneta、Dolce & Gabbana等皆出自于此,几乎支撑了时尚界半边天。在这些光鲜炫目的奢侈品牌背后,鲜为人知的却是品牌创办过程中那些微妙却震撼的历史点滴。

是什么铸就了这些品牌的高端与奢华?是什么让它们长青于时尚之巅而永不凋零?《膜拜时尚的厚度》专题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奢侈品牌背后的故事,触碰这些品牌的灵魂,或许你便能体会:一个品牌的屹立不衰需要的不仅仅是徒有其表的美丽。

(导语配图1-5)

跨版二

(本文配图prada1-7)

普拉达――“吹毛求疵”才完美

品牌名称:普拉达

英文名称:Prada

发源地:意大利米兰

创始者:Mario Prada

创始时间:1913年

官方网站:省略/

品牌故事

意大利人注重家族观念,时尚工业也不例外,PRADA就是其中代表。PRADA草创于20世纪初,因当时活络的商业贸易与交通商旅频繁,创立人Mario Prada开始制造一系列针对旅行的手工皮件产品,并于1913年开设一间精品店。70年代,时尚环境变迁,PRADA几近濒临破产边缘,今天PRADA主掌人Miuccia Prada乃是Mario的孙女,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接管家族事业。1978年,Marcia Prada与其夫婿Patricio 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带领PRADA迈向全新里程碑。 Miuccia接手之际PRADA仍是流传于欧洲、代代相传的家族,若没有创新与突破,很容易没落。Miuccia企图寻找和传统皮料不同的新颖材质,历经多方尝试,从空军降落伞使用的材质中找到尼龙布料,以质轻耐用为根基,“黑色尼龙包”一炮而红!PRADA直至1989年才推出首次秋冬服装秀,一反当时潮流的设计赢得不少赞美;90年代,打着“Less is More”口号的极简主义应运而生,而PRADA简约、带有一股制服美学般的设计正好与潮流不谋而合。1993年,PRADA推出秋冬男装与男鞋系列,一时之间旗下男女装、配件成为追求流行简约与现代摩登的最佳风范;90年代末期,休闲运动风潮发烧,Prada推出Prada Sport系列,兼具机能与流行的设计,造成一股旋风。

跨版三

品牌历史

要回溯PRADA的历史,必须从二十世纪初谈起。当时美洲与欧洲之间的交通频繁,于是创立人Mario Prada便决定设计生产一系列针对旅行使用的皮具产品,于米兰成立品牌。在运输工具尚称不上便捷的当时,为了要求最好的品质,Mario还是坚持向英国进口纯银,向中国进口最好的鱼皮,从波希米亚运来水晶,甚至将亲自设计的皮具,交给一向以严控品质著称的德国生产,可见其追求完美的态度。

作为老字号的第三代,Miuccia Prada在富裕的贵族环境中长大,六十年代在米兰的大学学习政治学,如同当时众多的知识分子那样致力于左翼运动,求学期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但 Miuccia Prada并不是一个具有战斗性、与时髦无缘的女性。对于收藏的母亲衣柜中不受流行左右的服装、由著名设计师缝制的整洁服装,Miuccia Prada都十分喜爱。由Miuccia Prada这样一个在时尚环境中长大的人来继承PRADA的事业,似乎顺理成章。没有作特别的精神准备,Miuccia Prada便走马上任了。当时的PRADA颇显陈旧,在传统的名义下正襟危坐。Miuccia Prada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作为奋斗目标。

一九八七年,Miuccia Prada在一次商品展览会上偶然同Patrizio Bertelli相识,一见钟情之下坠入情网,最后成为人生的伴侣,从而掀开了PRADA的新篇章。妻子以感悟力从事工作,丈大则以思路清晰的逻辑进行工作,互不侵犯各自的领域,相互补充不足的部分。最强的合作伙伴,使PRADA除了手提包袋外,更于一九八三年推出皮鞋,一九推出女装,一九九四年推出男装,一九九八年推出了运动装。

当然,Miuccia Prada推出运动服也贯穿着“自己想穿”的精神。为了制作设计时髦、可以适应户外运动的真正运动服,Miuccia Prada与生产一流原料的厂家合作,选择最高级的面料。运动服包括了室外运动服、衬衫以及鞋、包袋、帽子等品种,颜色以黑、白、灰等单色为主,作为插入色增加了红色,形成了PRADA独特的用色。

跨版四

设计师介绍 1978年以前,Mario Prada,以经营经营皮件与进口商品为主。

1978年至今,Miuccia Prada ,是品牌创始人Mario Prada的孙女,曾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并一度活跃于政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转向服装设计,继承并发扬祖父遗留下来的PRADA风格,使其成为炙手可热的商标。

风格特色

一直到80年代末期,PRADA在大家心目中都还是一个专门出产皮件的意大利品牌。但在90年代的“崇尚极简”风中,Miuccia所擅长的简洁、冷静设计风格成为了服装的主流,因此经常以“制服”作为发灵感的PRADA所设计出的服装更成为极简时尚的代表符号之一。

PRADA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将外表几近简单普通的黑色尼龙后背包,变成人人必须备有的热门配件单品,并且成为街头巷尾的仿造对象,也顺道打响了品牌知名度,所有的时尚名人,PRADA绝对是身上的重点行头。

PRADA亮眼的表现主要归功于PRADA的设计与现代人生活型态水乳相融,不仅在布料、颜色与款式工夫,其设计背后的生活哲学正巧契合现代人追求切身实用与流行美观的双重心态,在机能与美学之间取得完美平衡,不但是时尚潮流的展现,更是现代美学的极致。

设计延续 1.标榜年轻路线的Miu Miu

膜拜范文第3篇

摩拜初体验

摩拜单车外观设计得非常后现代,骑起来拉风,回头率杠杠的。但你要第一回骑摩拜单车,会明显感受到其与传统自行车的不同之处。首先摩拜单车的轮胎是实心的,我想公司这样设计一是增加了车子的耐用性,不会出现轮胎慢撒气,或者被扎破的情况,同时还省去了日常打气的维护成本。但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实心轮胎带来的直接感受是,路上的一切坑洼不平引起的颠簸震动,都会从轮胎传递到座椅上,再从座椅传到你的腰椎和脊椎上,你的屁股成了你重要的减震方式。如果遇到比较大的坑洼,脆屁股离座,站在脚蹬子上,否则被颠得真心难受。

摩拜单车另一个讨巧的设计就是没有链条,代之以密封的转轴作为传动单元。这让摩拜单车不仅看起来有北欧的简约风范,而且全封闭的转轴设计免去了风吹雨打后链条生锈的烦恼,而且也不会出现传统自行车链子掉了,骑车人为了上链子弄得两手黑油泥的尴尬情况。但这种设计是摩拜单车的第二把双刃剑,带来的直接弊端就是转轴的传动效率很低。也就是说链条传动,人家蹬一圈,后轮转好几圈,转轴传动蹬一圈,轮子也就转一圈多点,根本骑不了多快。好比一辆汽车挂着一档飙高速,不知废了多少油,车速还是上不来。

摩拜单车的另一个直观感受是自重非常沉。别看自行车就几条简单的线条,部件也是一目了然,但笔者一抬后座都觉得超出预料的沉,摩拜公司显然为了防盗在车子的后部增加了重量。可这么沉的车对于众多的女性用户显然不大友好。我遇到很多情况,车子倒在树坑里,或者夹在众多自行车中间,又得搬又得拽,这是逼着女用户都成为女汉子吗?

不过话说回来,笔者身高一米八,骑车的时候根本蹬不开腿、有坐在马扎上的感觉,这也是照顾更多女性用户的缘故,毕竟是公共自行车,众口难调没什么可黑的。其实摩拜单车的优点也不少,例如单车的刹车非常灵敏,并且每辆车都有车铃,值得点赞,毕竟安全第一。自行车的做工也十分精细,骑车很有档次感。

另外,也许是摩拜公司收到了用户的反馈意见,现在大街小巷渐渐多了两类新型的摩拜单车。两类均是链条传动,而且黑色车胎的那款是充气轮胎,实际上就是传统自行车;另一款是橙色车胎,胎壁上有两层椭圆形的小孔,这其实比实心轮胎增加了物理缓震的效果,同样没有慢撒气和打气的烦恼。笔者这两类自行车都试过,骑行起来舒适性可谓大大提高,已经和传统自行车无多大差别,而且两款车的座椅都比原款式高了一些,而且均配有车筐。这是从一开始的抢眼型向实用性大大作了转变。

APP待完善

摩拜单车是用手机下载APP,直接网上注册、网上续费,十分方便,但也有被坑的情况。例如有一天我和朋友相约去书店买书,买了不少书后,袋子极沉。我突发奇想,找一辆摩拜单车,把袋子挂在车把上,推到距离两站地的地铁口,不是省力又不勒手吗?想到这我开始打开手机APP找寻附近的摩拜单车。

我看见马路对面正好有一辆,于是一路小跑下了地下通道,再从通道上来一路小跑到达APP指示的那个点。我发现我自己的坐标已经与那个点完全重合了,我环顾四周,哪有摩拜单车,难道被埋在地里啦?实在找寻不见,我就在APP里定位了另一辆摩拜单车,又是一路小跑,这回终于看到单车就停在路边,当我满心欢喜上去扫二维码的时候,结果车子并不开锁,APP显示开锁失败,我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我正郁闷,朋友等得太久已经来电话了,说我旁边就有两辆摩拜单车,你回来试试。我又一路小跑回到书店,这两辆车并不在APP的地图里,我上前一扫二维码,两辆车都属于维护当中,不能使用。最终,我非常郁闷地跑了超过两站地没骑上一辆摩拜单车,还不得不拎着沉重的书袋再走两站地去地铁口。

也许笔者是比较早的摩拜用户,最近一段时间摩拜的APP已经好用了很多,而且关键时刻不再坑人,已经能够鼎力相助了。就在前不久,我和朋友相约去剧院看演出,我提前半小时到了后,给朋友打电话。他也到了,但我们怎么着都碰不到一块儿,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记错了剧场。演出是在长安大戏院,我却去了国家大剧院。眼看时间还有20多分钟,虽说距离不远,但坐地铁又过安检、又等车,还得从建国门步行至长安大戏院,时间显然不够用。我急中生智拿出手机,发现附近正好有一辆摩拜单车。赶紧选择“预约用车”,这个功能真的很好用。之后我骑上自行车,一路狂奔来到长安大戏院,演出刚好开场,这回摩拜单车可算给力了一回。

与政府公共自行车对比

在摩拜单车上市之前,北京市政府就推出了公共自行车服务,鼓励大家绿色出行。只需拿着交通一卡通,到指定网点办理相关手续,再交200元押金,就可以刷卡骑行。两种公共自行车,相较而言,摩拜单车的服务整体上比政府的公共自行车要好一些。首先从注册手续上来说,政府公共自行车需要到指定网点办理,现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都过去一多半了,难道政府的公共自行车就不能像摩拜单车一样,也提供一个APP,手机网上办理、在线支付吗?

第二,笔者采访了许多政府公共自行车的用户,兴许是政府的公共自行车推出有些年头了,自行车的车况参差不齐,有些自行车因长久无人问津,终年风吹雨打,破烂的程度感觉小偷都不忍下手,废品收购人士见了也要说囊中羞涩。相对而言,摩拜单车由于是新车,车况普遍很好,但不知摩拜公司的日常维护是否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这还尚待时间的考验。

第三点是笔者最在意的一点,是笔者选择费用更昂贵的摩拜单车而放弃政府公共自行车的原因,也是摩拜单车与政府公共自行车的本质区别――摩拜单车更加自由,它没有固定的站点,它兼顾了公共自行车与私人交通工具两者的特点。例如说政府的公共自行车,你需要从站点借,从站点还。但摩拜单车没有这个不便,用户骑着摩拜单车,直接停在路边就可以了,或是要搭乘地铁,直接把车放在地铁口就完事了。

而且政府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辆自行车对应一个刷卡机、锁车接口。我的一位同事曾有一次深夜回家,因为没了公交车与地铁,选择骑政府公共自行车回家。结果回家后,家附近站点的自行车都排满没位置了。找不到锁车接口就没法锁车还车,但车是计时收费的,他只好给客服打电话,经过电话多方联系,终于保证这辆还不了的车不再扣费了。

虽然摩拜单车的服务在整体上完胜,但摩拜公司是私营企业,需要盈利的,服务当然要好,要不谁买账啊。政府的公共自行车,公益的性质要更浓一些,例如政府公共自行车租赁骑行,半小时以内是免费的,这一点摩拜单车是怎么着都做不到的。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一点,选择骑行政府公共自行车。但不管骑哪种车出行,都是绿色出行,我们都应该提倡和鼓励。

社会素质是摩拜单车的一大考验

摩拜单车的理念与它的设计一样前卫,但在中国是否经得起素质的考验呢?据说摩拜公司运营这半年多来,单车经常有被偷的现象,甚至一些二手网站还有兜售摩拜一类公共自行车的行为。还有公共自行车被捡拾垃圾人当废品卖掉。我曾多次眼见给摩拜单车上锁,变公共自行车为私家车的情况。行为最恶劣的还有将单车直接锁在自行车道的护栏上,横在路中间。

摩拜单车APP的使用手册明确写道:车子用完,锁在马路边上,方便他人使用。但笔者在很多车棚里、地下车库、小区楼下都见过摩拜单车的身影,有些用户把公共自行车当成自己的私有自行车,有些车被放在犄角旮旯无人问津,慢慢成为了“僵尸车”,他人即便在手机APP搜到这辆车,也很难找到。

对此,摩拜公司推出信用制度,乱停车一次扣20分,如果分数低于80分,用车成本按照每半小时100元计算。而且其他用户,还可以通过举报他人的不文明用车行为,增加自己的信用积分,获得更多信用度。如果你分数低于80分,也可以通过监督他人的方式,将分数重新回到80分。

公与私――摩拜与生俱来的矛盾

在笔者看来,摩拜单车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的公共自行车,毕竟摩拜单车是一家民营公司推出的一项服务产品,是产品就有目标消费群。摩拜的消费群是80后、90后和一部分70后。从摩拜单车需用手机注册伊始,事实上就屏蔽了大部分中老年用户群体。笔者在一次扫码开锁的时候,一位老大爷饶有兴趣地问我,这车怎么用?我说手机下载APP,支付宝交押金就行了。大爷一听,兴趣就像被一盆凉水浇灭的火苗。

再从地域讲,笔者家在朝阳,年轻人扎堆的所在,摩拜单车遍地都是。笔者上班在西城,每次从虎坊桥地铁站上来,地铁口很少有摩拜单车,好不容易找到一辆,车还是坏的正在维护。再抬头一看,就这一会儿,公交车都错过两辆了。

膜拜范文第4篇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2、皮里膜外[pí lǐ mó wài]

不着实的意思。

3、稽颡膜拜

[jī sǎng mó bài]

膜拜范文第5篇

我中考的时候超常发挥,误打误撞进了本地最牛的重点高中,就是那种基本上每个初中的第一第二名都不一定进得去的“变态”学校。高一刚进去第一节物理课,估计老师想震慑一下我们这帮心高气傲考进来的学生,于是用微积分来讲解运动力学基本原理。满满一黑板的公式大家都看得云里雾里的,只能死命抄笔记,打算课后再研究一下。结果,课上到最后老师问:“还有问题吗?”的时候,最后一排的某个男生突然站起来对老师说,从哪里哪里开始就算错了,还说有更合理的讲解方向……老师和小伙伴们当时都惊呆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变态一样的学神初中就因为无聊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而且中考的时候他觉得我们这个学校太不自由,想考进一个比我们学校略差一点的地方,这样空闲时间能多点,结果他中考数学少做一道大题放水放了10分,但是最后还是进了我们学校,以总分离满分只差十几分的分数!而且这家伙不止理科牛,文科也很牛,被文科老师称作“哲学小王子”。

最近,班级春游去了附近一个小城市,结果这家伙看了几遍地图居然把这个地方所有的公交线路全部记下了。我们当时走到一个地方有点迷路,他马上来了一句“往西走X百米有几路和几路,这两辆公交车经过哪些站……”我当时不信邪,随便抽了几条公交车路线,他居然都能记得经过哪些站,我真是给跪了!(爱丽丝)

我们班学霸玩扑克很牛,之前同学们一起出去旅游的时候,每次玩只要他上场必赢。后来我俩单独玩牌的时候我也一直输给他,实在没办法了我只能偷偷出老千企图赢他一次。赢是赢了,但是在洗牌的时候他边洗边和我说,在XX轮的时候我偷偷地把哪张牌换成了哪张牌,在XX轮的时候我应该要出什么的但是把牌藏了……把我出过的老千全部抖了一遍,真是吓死我了!(请叫我土豪)

我认识的人中,最聪明的应该就是现在的闺蜜,她跟我说她的智商也不高,网上测试的那种,在120左右。上课永远在睡觉或者干别的,据她自己说是听人讲话超过10分钟就会犯困。她的书本全是新的,老师划重点的时候,她都找不到重点在哪儿……考试前一周才用功看书。但人家是考霸啊,期末考试永远全年级第一。我们学院领导在其他学院做讲座的时候都拿她举例子,说是教育生涯中第一次见到上课全程睡觉都能考这么好的!(Qualls)

我有个高一就得过全国奥数竞赛二等奖的同学,游戏玩得非常好但是不上瘾,动手能力很强,会用零件组装自行车;对着说明书就能修理电器;能让宿舍里电视的电源连在自己床头台灯的开关上……心算能力也非常强大,比如在超市要用完余额为231块钱的卡,他不用犹豫就把东西一口气给凑齐了,还剩六毛正好买两个袋子。(子非鱼)

我们老师是个“智商决定论者”,主要是因为他以前有个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也能保持班级前十名,等高三开始努力,然后考上清华。于是,我们深受刺激的奇葩老师长期给我们强调智商的重要性,经常把我们打击得一愣一愣的。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个问题,他说:“你要是有精力谈个恋爱当然无可厚非,关键得看你智商够不够用。”(maomao)

我一直想学高智商的为人处事,可惜没碰到几个高智商的,低智商的倒碰到不少,差点被害死。说多了都是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