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

  •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焦菊隐先生说“小说是引起想象的艺术,戏剧是引起感觉的艺术”,无论是写实话剧、写意话剧还是其他的话剧表现形式,都试图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唤醒观众的感知,传达话剧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从而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感受,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佐临先生…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精选5篇)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主题意识;场次关系;话剧要素;写意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I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93 — 02

焦菊隐先生说“小说是引起想象的艺术,戏剧是引起感觉的艺术”,无论是写实话剧、写意话剧还是其他的话剧表现形式,都试图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唤醒观众的感知,传达话剧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从而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感受,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佐临先生提出的“写意戏剧观”中所蕴含的导演理念有着跳出常规的俏皮与超越传统的果敢。佐临先生在《话剧导演的职能——在苦干剧团全体集会上的讲话》、《谈谈我的导演经验》、《导演的话》等文章中所阐述的导演经验现今仍有启发作用。对黄佐临先生“写意戏剧观”的写意性进行探究就需要梳理清楚佐临先生在写实话剧的艺术道路之外开辟写意话剧的内在驱动力,而思维的方式以及直觉的指向是在意识层面解读剧本、走进话剧的重要途径。

对“三一律”和“幻觉真实”的固守束缚了话剧的表现力,为了到达让观众相信看到的就是真实这一目的使观众沉浸在信以为真的感官中对剧情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反思意识受到弱化。当这一问题被发现的时候,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就成为随之要思考的问题。黄佐临先生的话剧思想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和中国戏曲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黄佐临先生对话剧主题思想这一抽象的意识一直给予大力地关注与思考,对话剧主题思想的表现路径进行了多种不同角度的探索与创新。因此黄佐临先生所倡导的写意话剧,不仅具有浓重的诗意之美,同时能够唤醒观众对生活的反思意识。

一、话剧主题思想的确立与表现

黄佐临先生注重对话剧思想的提炼不仅体现在他运用多种方法来思考、定位话剧的主题思想,而且对话剧冲突的表现手法以及话剧的舞台表现力问题给予关注,通过细致的思考与反复地实践打磨使话剧的舞台创作思维探索生成了打破写实话剧框架的内在呼唤,进而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和执导手段。

黄佐临先生向来对话剧主题思想的判断与确定极为重视,拍戏之前往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比如他在执导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时,黄佐临先生带领工作人员选取了“保卫大上海”、“保卫游园会”、“争夺上海阵地”、“改造旧上海”、“意识形态的斗争”等十四个主题,最终把主题确定在“冲锋压倒香风”。这是因为经过反复的剧本阅读与讨论,佐临先生删除掉了“太小、太实、太具体、太片面”的主题和“太大、太虚、太抽象、太不切实际”的主题,发现“冲锋压倒香风”这一思想渗透在每一个场次,是贯穿全剧的最为合理恰当的主题意识。而在排演过程中黄佐临先生也不惜为适应主题思想的需要在执导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与改善。又如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首先用悲剧编排,作品赚取了观众的认同和眼泪,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尽管如此,再度排演时佐临先生用充满喜剧色彩的正剧这一基调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从这个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于话剧主题思想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思想的确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虽然剧本可以通过不同的风格样式进行定位和呈现,但最能贴近作品主题、表现作品思想的表演风格只有一种最为恰当。

佐临先生的执导理念深受我国戏曲的影响,他善于在中国戏曲中寻找经验与灵感。他在《谈谈我的导演经验》中从“衔接性、灵活性、雕塑性、 程式性”四个方面对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进行了总结,这种首尾贯穿,样式灵活,人物立体,剧情集中典型艺术手法使他产生了在话剧创作中进行借鉴与探索的冲动。在“八场写意话剧”《中国梦》中,佐临先生提出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基调也契合了戏曲的假定性理念。写意话剧的思维方式严格地说已经跳出了写实话剧人物、时间、地点一致的体制要求,大大拓展了舞台的时空承载,在表演手法上也不同于斯坦尼体系要人物完全进入角色的演员表现要求,更加注重从人物的内心出发,使演员的一举一动发乎情、止乎礼。其实,中国戏曲对黄佐临先生的影响渗透在舞台的布景观、时空转换、角色塑造,乃至灯光音响等多个方面。先后执导《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使佐临先生对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布莱希特戏剧中带有德国特色的思辨性和对社会事件呈现的开放式叙事结构开阔了佐临先生的思考视野。“间离效果”对黄佐临先生的影响表现在他的执导更加关注给观众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这就拒绝了写实话剧给观众造成幻觉真实的出发点,从而佐临的话剧探索渐渐与写实话剧拉开了距离。由此可见,从思维角度的差异为起点黄佐临先生走出一条写意话剧探索的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场次关系的三种模式与剧情编排

场次的衔接和转换是涉及到全剧连贯性的重要问题,场景的设置与转换最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导演意识。黄佐临先生执导过多种不同风格的话剧,如戏剧家莎士比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话剧作品等。在不同话剧导演风格的学习摸索中佐临先生对话剧的写意性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在1962年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佐临先生首次提出了“写意戏剧观”,结合东西方话剧发展进程的分析,他认为写意话剧是今后话剧的发展走向。

《曙光照耀莫斯科》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作品,佐临先生在排演这部作品时运用了写实的执导手法,注重按照斯坦尼训练演员的方法引导演员进入角色,剧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在担任舞台剧《白毛女》的艺术指导过程中黄佐临给喜儿的头发设计了由黑至白的四个颜色过渡,这表现了从写实意识出发的对时间变换的关注与演绎。于此不同的是,在话剧《升官图》中黄佐临先生要求演员在硕大的铜钱布景中进出,这体现了对买官卖官的讽刺,舞台设计的铜钱道具已经具有了写意性的特色。在《伽利略传》中,黄佐临先生非常重视定场诗的设计,一改国外唱诗班的演出手法,用更具人民性的方式进行开场的讲解,这种手法和布莱希特戏剧的对社会问题本质的思辨意识是契合的。值得关注的是,话剧《中国梦》剧本、舞美、灯光等都是写意的,《中国梦》先后在国内外数次表演的成功和因此带来的诸多社会好评意味着黄佐临“写意戏剧观”取得了实践的成功。

斯坦尼的话剧作品中的“第四堵墙”的意识,使观众和演员都在特定的时空中按部就班的看着剧情的发展。布莱希特的叙事剧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可以在典型片段的衔接中让观众对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反思。于此不同的是,中国戏曲真假相宜,时空流转自由顺畅的演出样式使舞台在假定性中看到了什么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真假相宜。这三种不同模式的场次衔接与转换手法让黄佐临先生看到了舞台执导思维的丰富性,执导手法的多样性。佐临先生追求的写意戏剧观则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话剧理念,这样的话剧能够不受时空的束缚,打破写实的教条,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中国文化诗意的美的同时对生活进行新的认识和哲思。

三、 话剧要素对写实性的突破与超越

80年代的实验话剧开始尝试突破写实的手法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冲动。《桑树坪纪事》中无聊的后生们唆使福林当众羞辱青女,当众人围观之时舞台上的石雕女裸像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力,用洁白的石雕唤醒观众对女性尊严的捍卫意识,这也是对闲后生们的麻木、愚昧、私欲、嫉妒的讽刺。在《绝对信号》中通过手电筒的追光打破灯光追光的惯例,又通过等车时倒立观察的动作设计使人们意识到换一种角度看待别人的行为可能会突破思维的惯性发现一种荒诞。《万水千山》中的宏大场面的设计过程中黄佐临先生已经开始了话剧写意性的探索,《中国梦》中空旷舞台前端下垂的松紧带可以很好的配合角色的舞蹈,体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在剧情的突转、人物的动作、布景的设计、意境的表现方面,导演试图运用新的手法去展现写实话剧不能表现的震撼力,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观感和精神冲击。

黄佐临先生的写意话剧是在超越写实话剧要素的过程中的一种有益尝试。他把“写意戏剧观”的具体运用总结为“四个写意性”,即生活的写意性、语言的写意性、舞美的写意性、动作的写意性。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对于剧本的解读与改动就会更加注重对生活表现的深入分析和对思想内涵的提炼与把握。在语言、舞美、动作方面就可以吸收借鉴不同表演技巧的经验,进行大胆的融合与创新。在塑造诗意舞台效果的共同目标下,鼓励演员、舞美等在体验生活,结合剧情实际的基础上采用真假相宜、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话剧的舞台创作。这也是为什么黄佐临先生说“‘意象’功夫是导演的法宝,有了它,他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没有它,他休想有什么成就。”

四、 实现写意性的七种成分

佐临先生把哲理成分、心理成分、文学成分、绘画成分、演技成分、舞蹈成分、音乐成分的和谐作为执导浑然艺术作品的导演的职能。在《话剧导演的职能——在苦干剧团全体集会上的讲话》一文中,黄佐临先生对前三种成分做了具体的论述。他反对对西方戏剧思想不加深入研究与舞台实验的直接搬用,这种基于表象的照搬并不能理解戏剧思想的合理性和具体运用手法。任何一种戏剧观念被应用在舞台上关键在于对这部作品而言适不适合。研究黄佐临先生的执导思想无疑是对其写意“戏剧观”进行深入解读的重要补充。

在七种成分的结构图中,佐临先生把哲理成分和心理成分放在最上方,文学成分处于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围绕着对剧本的解读,在舞台转换上就要合理的运用绘画、演技、舞蹈和音乐四个成分,这样的和谐统一才能够创作出一部主题思想明确,打动人心的话剧作品。黄佐临先生不仅注重导演的统筹作用,而且是一位具有强烈的观众意识的导演,他提出了“懂、动、松”观点,为的是使观众能够看懂戏,能够使演出打动观众的心,同时给观众一种轻松感。这样的观众意识为黄佐临执导的话剧提供了感觉的指向性。如果说话剧一般的分类包括悲剧、喜剧、正剧的话,黄佐临执导的话剧在符合话剧分类的同时,也有他所坚持的“懂、动、松”的演剧风格。

对话剧执导的独特体悟和特定的思维方式使黄佐临先生在多种演剧观念并存的多彩话剧殿堂中寻找并坚守他的话剧观。“懂、动、松”的观众意识使黄佐临先生的写意话剧在诗意与哲理中保持了一份亲近观众、轻松明快的演剧风格。黄佐临“写意戏剧观”的执导理念与导演经验的结合中碰撞出思维与感观的意识火花。

〔参 考 文 献〕

〔1〕焦菊隐.导演作家作品 〔M〕. 1962 .

〔2〕黄佐临.我与写意戏剧观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问题

我们党由革命党变为执政党后,在一些时候和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话语失真、政策多变、法无效力以及“文山会海”问题。比如,一些领导习惯于讲套话、空话、假话,使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地方和部门,热衷于制造政策性文件,而这些文件往往脱离实际,前后不一,互相打架,出台后引发矛盾或导致短期行为。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事情时有发生,加之经常进行的“运动式”执法,诱发着公众较为普遍的守法不如违法的侥幸心理,削弱着法律的实施效力。作为讲话和政策载体的文件和会议越来越多,俗称“文山会海”。这些问题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人治”思想的影响。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权大于法、德主刑辅是国家治理的主调。我们党在革命时期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在突破旧法制中进行的,在党内和群众中有较为广泛深厚的不信任乃至仇恨法律的心理,夺取全国政权后进行的几次大的群众运动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轻视法律的社会心态。“”期间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指示和党的政策取代法律,在很大范围直接调控国家和经济社会事务,使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工具主义盛行。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完成由革命党和执政党的角色转换,习惯用发表讲话、颁行政策和搞运动的方式进行执政活动。

其二,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国的现行体制,受传统和前苏联的体制模式影响较大。在这种体制架构中,政策认同的实际标准是上级领导的意图。一个调子唱下来的讲话、会议和文件泛滥,是内生于体制中的必然现象。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进程中,既有与中央保持一致的一贯要求,也有放权自主的呼声与导向,目标和手段的调适都有摇摆不定的时候,改革与“变法”的衔接不可能严丝合缝,政策多变、法规打架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其三,干部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在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熏陶下,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凭个人经验和能力处理问题,缺乏必需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事业经营人员直接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成为政企不分、官商一体的重要组织因素。加上官员选任中民主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几乎所有公职人员,都比较重视与上级的关系而不大在乎法律规定。

其四,制度建设特别是立法质量有待提高。受立法观念陈旧、体制不顺、经验缺乏、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许多现行法律法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实施效果。

方向

一般说来,讲话是个人意志的表达,政策是组织意志的表达,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达。人类发展的文明史表明,在自然经济为主的时期,执政主体是职业官僚,个人意志是主要的执政方式;在计划经济为主的时期,执政主体是工程技术人员,政党和政府政策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为主的时期,执政主体是法理官员,法律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经历着由自然经济向计划经济再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与之相应,党的执政方式由讲话为主向政策为主再向法律为主转变,是符合执政方式演变方向的必然要求。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遇到的主要问题,也迫切需要我们党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执政方式转变到依法执政的方式上来。

其一,只有依法执政,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才能创造有利于公平发展的法制环境,促使“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转变,建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制保障,确保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其二,只有依法执政,把改革纳入变法的轨道,按照“先变法、后变革”的思路,通过法律的立、改、废活动,实行改革的公众广泛有序参与,才能端正改革的目的,激活改革的动力,从整体上推动改革有序进行,并最终确立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

其三,只有依法执政,才能发展与规范民主政治,改变“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社会现象,并通过民主化的法治和法治化的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从根本上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其四,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有效整合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改变靠传统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协调导致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形成及时化解矛盾与危机的法律机制,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

路径

从主要靠讲话、政策治国转变到主要靠法律治国的轨道,必须通过加快刀菜,创造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同时,应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法规范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选任懂法干部,强化民主监督,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

第一,规范党的领导。依法执政的实质,是要从传统的权力导向型社会转变到规则导向型社会。政党活动法治化,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核心。我们不信要完成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还要尽快实现由社会领导者向国家执政者的角色转换,从传统的“党是领导一切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走出来,集中精力扮演好执政角色。要依法规范党的成员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的过程,规范党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司法机关的关系,特别是要在领导和执政职能适度分开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增加党政交叉任职的职数,合并一些职能几乎相同的部门,裁减一些纯粹履行领导职责的设在政府部门之上的党委工作部门,以此减少党政关系中的体制性摩擦,提高执政效能。加大党内民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力度,以此应对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正确回应港、澳、台政治风云的影响。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考虑在中央和省一级的党委系统设立法制工作机制,完善党的政策向国家法律转换的立法体制;还可以将政府的法制、体改和编制等职能由一个部门统一行使,把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纳入“变法”转道,使立法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坚持公开、民主、科学立法,坚持依法行政,支持司法独立,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和实效。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系统提高**执行力大讨论和文明执法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梁伟年在全省**系统加强执行力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张剑在全市**系统提高**执行力大讨论和文明执法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对省局要求做到 三个明白 ,围绕 提高**执行力,开创又好又快工作局面 、 文明执法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 和 自觉做到勤政廉政 三大议题开展讨论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此,谈谈个人学习体会。

一、文明执法,提高执行力要提高认识

开展 两项活动 是湖北省新一届政府上任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认真抓好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端正态度,全面提高认识。政府执行力就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执行力、文明执法和廉政建设水平,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利益,事关政府形象。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执行力建设。2006年3月5日,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 执行力 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省委提出思想大解放,促经济大发展,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在新的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加强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执行力如何,**文明执法水平如何,**廉政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发展、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关系到**部门和政府的形象。贯彻落实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建设暨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局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文明执法教育和廉政建设的工作要求,是全市**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执行力的一次直接检验,是对加快**事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意义重大。

二、文明执法,提高执行力要加强履行职责

在 两项活动 中开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上着手, 以一月一法一季一考 和 五项能手 争创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增强队伍力量。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搞好工作结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加大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任务。二是抓好职责任务的落实。一方面要抓好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按照李鸿忠省长和李宪生常务副省长在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暨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梁伟年同志在全省**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的要求,全面做好全市**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抓好**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全面实施行政执法 三制 ,以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执行力。

三、文明执法,提高执行力要规范行政行为

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行政执法方式,要求对一切工作要按流程操作,按规范办事,按制度执行。要注重干部职工自身形象,规范行政行为。一是要完善加强财务管理权、干部队伍管理权、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审批权等 四权 规范管理和监督及行政执法 三制 等制度。二是要认真执行已出台的各项制度,同时进一步落实 禁令 、 政务值守 等制度,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四、文明执法,提高执行力要坚持过错追究制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严格按照过错追究制度的相关要求,对有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事必须强化过错责任的追究力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抓到底,以达到真正促进工作的目的。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治生态 话语体系 法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政治生态”的两种话语体系:学术语言与政策语言

“政治生态”一词目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

一种是学术语言,主要是学术界借用生态学的一些概念,比如生态平衡、生态群落、生态多样性、生态链、生态圈、生态位等理论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政治现象,对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之间以及政治主体与政治环境之间所发生的系统的、连续的、交互的关系,进行分析与阐释,对政治主体的行为失范、关系混乱所导致的系统性失衡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套话语体系主要是政治生态学及其领域的学者在使用,在社会科学分类中,可以归为政治学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试图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发现和描述政治主体、政治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规律。

另一种则是政策语言,主要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执政危机,比如部分领域和区域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查处的腐败分子不是个别的,而是“窝案”性质的,具有集团性、群体性,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已经极大地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影响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甚至影响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问题倒逼催生着执政党不断思考:出现这些问题是个人的原因、体制的原因,还是从政环境、政治生态出现了问题。这套语语体系常常将“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政治环境”等同。比如,同志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来解决多年存在并日益恶化的政治生态问题。他在中央纪委全会中强调,“抓作风问题就要积小胜为大胜”,通过抓党风政风建设带动社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他说,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他还说,要“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重点谈了政治生态问题,强调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通过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锲而不舍地抓作风反腐败,来实现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应该说,这两套话语体系对中国的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套话语体系针对的问题是“真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无法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急难险重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就是依靠政治上的清明、干部的清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人们对物欲的追求、部分官员对权力使用的任性、部分党员群众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迷失,使中国的政治生态迅速恶化,干部的从政环境日益严峻。不管是从政治生态学的学科角度,还是从执政党的理论自觉、政策自觉,都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二是两套话语体系对问题的分析是客观的、科学的。两种话语体系都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来探讨执政党组织、政权组织、社会组织围绕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行使而出现的制度性、体制性问题,以及基于上述问题而引发的民众的心理、从政的氛围、干部的心态甚至是心理暗示的问题,而不仅仅针对出现问题的个别干部的自身行为。三是两套话语体系对问题的解决都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政策话语体系的可操作性更强。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史无前例的工作力度,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将政治生态建设从危机的困局中扭转出来,不断引向正确的方向。

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党的领导、明确的目标、法治的举措

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之一。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政治生态就是政治生命体的生存状态,而政治生命体就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主体,包括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诸多行为主体中,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政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绩效的优劣。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作为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整个国家各方面发展的神经,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以党的作风带动政风社风民风的好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发展战略,更加凸显党的风向标作用。正如老百姓常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更多地体现为党中央的精心组织和正确领导、中央领导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离开了这一点,政治生态就会缺少精气神,就会缺少指路灯。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建设的目标,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之二。这一目标的灵魂在于“清”字。不管是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还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风清气正”,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底线思维。政治生态的“清”与“不清”,不仅为执政党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所深切感知,而且为行使公共权力的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在内的国家政权中的国家公职人员所深切感知,更重要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直接面对和深切感知,就像自然生态中的空气、水、土壤一样,被每一个生命体、每一个生命族群所倚重。这就要求我们将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分,根据轻重缓急和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制定更具有操作性的阶段性目标。

法治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之三。有了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有了政治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还得有保障政治生态建设顺利开展的制度、国家法律、党内法规、政治规矩,以及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们从治国和治党的角度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归根结底,还是要使治党治国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规范化。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内法规和政治规矩中,及时出台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加强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实施与监督,让每个人感受到政治生态的日渐好转,让良好的政治生态惠及每个人。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参考文献】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他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同时,同志还强调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解放思想要密切联系党的建设的客观实际

解放思想不是空喊口号,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针对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离开现实空对空地谈解放思想,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只有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查找和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才会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才会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今天,党的建设要按照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规律,面向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总书记最近指出,形势越好,我们党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执政越久,越要增强公仆意识;条件越优,越要增强节俭意识。这三句话,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容,需要我们按照解放思想的要求来加深理解,来贯彻落实。

增强忧患意识,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增强我们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啊!同志也说过:“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目前,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党历史方位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直面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提高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增强公仆意识,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增强我们党的民主意识,坚持发展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按照现代民主的理念,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就是权利和权力的授受关系。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益关系多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利益整合,需要我们不断发展民主政治,予以解决。当前,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民主的发展也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课题。强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内民主决策的水平,维护和发展党员的民利,同时推进人民民主。在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方面,我们特别需要解放思想。

增强节俭意识,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增强我们党的形象意识,坚持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党是中国社会唯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党是否能够保持艰苦奋斗、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形象,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对照总书记提倡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把认真查找和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尤其是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党员干部的问题,要认真剖析原因,深挖思想根源,积极主动整改。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要在廉洁从政等方面建立起相关制度,用以解决责任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

牢牢抓住关键环节,确保解放思想取得实效

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十六大通过的《》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它要求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这两个“深入学习”,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也是我们党对思想建设的规律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的鲜明体现。我们要继续从“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防止“左”的观念抬头;要继续从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和一些所谓“传统正确认识”中解放出来,尤其要防止新时期的教条主义;要继续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中解放出来,坚定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继续从改革开放中凡事必问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着眼于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推进党内民主,增强党内活力和创造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坚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方针;要以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重点,实现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目标。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的一大难题是讲真话。讲真话需要勇气,讲真话需要正直,讲真话需要唯实。有的领导干部说,“假话可以不说,真话不能全说”,要看领导同志喜欢听什么。现实是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因此,层层瞒问题,假话不离口,报喜不报忧。尤其让人忧虑的是,领导同志视察基层或者是检查工作,下面事先踩好点,安排好接待现场,连群众要讲什么话都事先教好,“忽悠”上级领导同志。在当前,解放思想,就应该高度关注和积极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