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网络工程专业范文第1篇
1、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
2、在企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及系统维护和教学、科研以及企业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
3、还可以从事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网络工程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2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专业是培养既具有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专业知识,又具有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兴专业.因此,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内容分散性大,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1].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相关教学资源少,教师多以多媒体辅以板书的教学方式授课,手段相对单一,内容略显枯燥;(2)教学课时少而内容多、学科理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3)工业工程作为发展活跃的学科,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与之不匹配;(4)工业工程学科实践性强,应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专业学科建设,探索构建具有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整体框架.
1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意义及目标
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应符合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适应专业学科建设发展.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现实意义[2-4],应坚持教学内容与技术手段相结合,以此更好地辅助工业工程专业教学.
1.1营造开放的专业网络课程体系
工业工程学科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交叉性,在课程设置上,网络平台教学部分划分为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5个区间(见图1).覆盖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融会贯通的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体系.
1.2整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在工业工程专业的网络平台上进行资源建设,可实现专业资源的有效分类和优化配置,保证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网络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整合与优化,使学生对工业工程专业建立整体的认知并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掌握.
1.3促进各层面的交流沟通
教师导学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通过教学视频、课件和成果等资源共享展示(如工业工程现场应用案例),增加专业教师之间教学、学术等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团队文化建设.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信息及心得,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互帮互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师生而言,在平台上开展辅导答疑、专题讨论、实践应用和创新设计等活动(如IE实践创新大赛),使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同时锻炼加强实践能力.
2网络教学平台结构设计
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由三大模块组成,包括IE教学系统模块、IE学习系统模块和IE管理系统模块,系统模块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工业工程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设置课程信息、和批改试题、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等.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进行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查阅学习资料和完成测试作业.同时,可开展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共享成果和资源.平台管理员可进行用户和资源的管理(见图1).
2.1IE教学系统
IE教学系统专供工业工程专业教师使用,主要有课程介绍、教学单元、作业测验、资源共享和讨论答疑等5个子功能模块.2.1.1课程介绍主要介绍课程性质、授课目的和参考教材,可以针对具体课程上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说明课程难度及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能迅速对课程内容有总体认知,掌握课程的研究重点、学习难点及相关资料等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以人因工程学为例,说明人因工程学的学科思想及学科定义,在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学科体系等.2.1.2教学单元教学单元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可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网上交流.教师可利用平台实现课件增添、修改及删除等功能,也可将课堂实际授课过程录像后,通过上传视频点播.以人因工程学为例,分为5个教学单元,包括学科概论、人体生理与心理、环境因素体系、机器体系及人—机—环境系统.以课件上传为主,对于课程重点和难点部分,如人机界面设计采用录像点播.2.1.3作业测验专业教师可利用平成作业测验等的与管理,可以在线或下载批阅,进行测评并反馈给学生.以人因工程学为例,5个教学单元均布置有调查报告与创新设计,包括人因问题调研报告、人体尺寸数据应用、大学生宿舍环境设计、高校多媒体教室控制台设计及实践基地人—机—环境系统设计,5项内容均可在平台上高效实现完成.2.1.4资源共享专业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上传相关的数据、图表、工程应用实例视频及照片等,同时可以对自己上传的资料进行删除、修订和更新,并共享他人上传的资源.该平台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同时给出相应学科网站链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以人因工程学为例,结合教学单元,工程实践案例的现场照片、视频及古籍记载、国家标准等.2.1.5讨论答疑该模块提供师生相互交流的子平台,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答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或是相互讨论,进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最大程度上实现师生互动.分为3部分:答疑专区、论坛专区和典型疑难解答专区.答疑专区是教师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及相关拓展知识的疑问给予解答,学生可以相互讨论;论坛专区话题可以自由设定;教师在答疑专区可以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标注,将典型的疑难问题转移到典型疑难解答专区,以方便学生学习思考.
2.2IE学习系统
IE学习系统专供学生使用,主要有信息查询、在线学习、测验专区、资源下载和论坛BBS等5个子功能模块.2.2.1信息查询专业学生可以查询相应信息,如学习课程、课表时间安排、课程具体信息和课程成绩等.2.2.2在线学习专业学生可以浏览课程介绍、课件视频资料等;还可以自主预复习,把传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方便灵活.2.2.3测验专区该模块有阶段测试和综合测试2种方式.阶段测试是对各教学单元内容进行测试,综合测试是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测试.测验又分2种形式,一种是试卷,学生可从试题库中任选;另一种是调研创新设计,教师做出成绩评定和指导后,学生可以在线查询.2.2.4资源下载专业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下载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资料,浏览相应学科网站.2.2.5论坛BBS在该模块中,专业学生可自行建立板块、确定主题,可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IE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IE就业方向等,大家可互动讨论解决.
2.3IE管理系统
IE管理系统主要有注册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信息管理等4个子功能模块.2.3.1注册管理对不同身份登录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2.3.2学生管理对专业学生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如班级、学号、信箱、电话和家庭住址等.2.3.3教师管理包括专业教师资格审查、教师授课管理和教师信息档案管理等.2.3.4信息管理包括公告信息及在线讨论和答疑部分的自由信息等.
3基于Web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购置商业化平台,特点是可根据设定功能内嵌结构模块,可靠性好,但是购置服务维护费用较高;二是高校自主研发,具有针对性,且成本较低但兼容性较差;三是利用开源软件,如Sakai,Moodle等,进行个性化设计[5].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结构设计目标,拟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型,并使用中心数据库MySQL存储和组织各类资源,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请求,服务器审核后通过中间控件与后台数据库链接,把请求服务内容以Web页面形式通过浏览器反馈给用户,以保障工业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及目标的实现[6].
4结束语
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具有工业工程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教学模式具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优势,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师导学网络辅学的特点,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拓展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专业整体认知、明确专业体系构架、进行量贩式自主学习,可有效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结合工业工程专业本身的特性、行业发展背景和本专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做到既具备教学基本功能,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余力,付艳,李世其.工业工程专业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1-145
[2]朱伯玉,孙玉梅.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高校教学新方式[J].学理论,2015(26):140-141
[3]张绍丽.走进实践进行IE专业学位课程改革[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2):47-48
[4]余建国,冯梅琳,黄鹏鹏,等.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95-96
[5]吴维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0(31):252-253
网络工程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课程体系;Linux系列课程
“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通过在校3年系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应的企业或实训基地实习,进入企业项目组,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3年校内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新技术专题、认识实习等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校外实习包括10周的生产实习,10周的项目实训,4周的毕业实习和13周的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和设计环节全部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开展。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1]。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的高校采取课程群及课程分类方式[2-3],有的高校建立了“三力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4],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5],有的高校建立了“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6],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7],还有的高校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多方面改革[8-10]。辽宁科技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社会需求和来自于毕业生、用人单位、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基地的信息反馈,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同时掌握Web服务技术及Linux平台下的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依据社会需求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为导向,明确企事业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从而构建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掌握用人单位要求的知识和技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针对校园招聘会、58同城招聘、赶集网招聘等进行信息收集,走访30余家实习基地,总结分析发现主要招聘的岗位为网络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工程师和网络研发工程师,大多要求学生熟悉网络通讯、熟悉Cisco等品牌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熟悉Oracle和SQLServer数据库,能熟练使用Linux系统,有CCNP、H3C等厂商认证可优先录用,鉴于此,学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多层次多方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组合课程模块,达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原来的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为综合组网和嵌入式开发,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6%。自2006年网络工程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通过对毕业生去向调查及毕业后的跟踪走访,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系统集成和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工作所占比例很小,更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根据以上情况和IT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在校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结合本校学生层次水平,网络工程专业勇于创新,对培养方案做大幅度调整,与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合作,引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件、案例、教材等开展全面合作。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多模块组合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此项合作,在全国属于首创,目前有几十家高校采用这个模式。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7个环节,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形成了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模块、组网技术应用模块、Linux网络开发模块、网站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五大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码能力;专业课程以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和Linux网络开发模块为主,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培养学生搭建大型网络工程应具备的能力,Linux网络开发模块培养学生从事大型底层软件开发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是对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取向选择模块的组成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学好任何模块都可以适应就业需要;最后通过大四一年的企业工程项目实战,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实战能力。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40%,比以往培养方案增加4个百分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计划—科研项目—项目实训—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与实习基地相结合、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参与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八个学期不断线。
(一)引入工程案例,强化实践教学
引入校园网、企业网、城域网,强化组网技术模块课程实战性;拆分10余个案例系统应用到组网技术、Linux网络开发、网络安全开发和Web应用开发等模块课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系统编程能力。工程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课程知识在工程项目中应用认识,积累工程实践的经验,强化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以科技竞赛为主要手段,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以ACM程序设计大赛、嵌入式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赛为依托,以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课题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发,以老带新,以赛代练,拓展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即是课内实践教学案例的源头,也是检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保障,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宜的网络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特征和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软件学院建立了东华软件、天元网络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五、结语
几年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参加各类大赛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高。2012届初次就业率达到92%,2013届96.8%,2014届98.04%,2015届达到了空前的99.11%。除去就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薪酬也逐年增长。2013年,辽宁省进行了“专家不进校,管办评分离”的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在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全省9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三,并被确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进一步确定了工程案例驱动教学+Linux平台网络软件开发的专业特色。实践证明,网络工程专业采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3+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提前获得了企业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达到企业用人要求,拓宽了就业方向,增强了就业能力,学生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罗家莉,孟庆瑶,李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6(5):52-55.
[2]彭佳红,曹晓兰,程研.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2):74-76.
[3]高联雄,赵波,吴庆畅.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方向设置实践与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6(1):150-152.
[4]胡伏湘.“三力合一”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43-446.
[5]金永涛,安志远,刘海燕,等.网络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12-415.
[6]平源.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1):171-173.
[7]李平,熊兵,吴佳英.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4):113-117.
[8]张剑飞,韩子恒,程杰.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11-12.
[9]张远,杨旻.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网络工程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就业形势;对策建议
一、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新兴专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工程专业也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学上讲,需求决定供给,正是因为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决定了其供给必须为社会所需要,为社会服务。专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环境和需求相结合,才能像植物吸取养分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最终脱颖而出。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看,网络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办网络工程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其就业问题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网络工程专业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成为一个严峻课题。
二、网络工程专业现存的就业问题
(一)企业因素
从企业层面看,当前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与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毕业生上手比较慢,不能迅速满足企业工作需求,而企业对毕业生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导致毕业生陷入“报酬低”“职业发展缓慢”等这样的一些困境,对于企业来说离职率较高,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二)学校因素
在学校的教学中,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误区:(1)教学程度不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扎实;(2)教学广度不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不足,专业技能较弱。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计划问题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三)自身因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自身专业认知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认知,都成为学生自身竞争力薄弱的主要因素,专业技能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都成为其就业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影响其就业。
三、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企业对于初出茅庐的高校毕业生,要给予更多成长和包容的空间。例如企业对于员工工作时间的把控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首先合理安排用工时间,拒绝长时间的加班制度,结合个人不同的特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制定个人长期的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并且结合绩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的个人生活需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人文关怀,确保员工在企业留得住、干得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二)学校层面
对于学校来说,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的教学,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校企办学”等方式打造与企业需求结合更紧密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其次加深教学深度,拒绝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全面的技术。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平台,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多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企业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以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加强学生的竞争力,使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并且学习先进,知道自身的差距,正视自身的缺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构建监督体系,监督和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总之,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工程专业具备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就业专业,社会的需求也比较旺盛,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还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学校要通过学校指导和自身努力等因素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只有学生和社会都满意,专业才能得到发展,专业的培养也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毛腾跃.网络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探析[J].软件导刊,2014(3).
[2]袁志,邹延平,张明军,等.网络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8).
网络工程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知识模块化实践教学;贯通式案例教学
根据地方性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网络工程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思想,掌握网络工程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网络工程意识与工程能力、良好的社会协调与职业发展潜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1]。
1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1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联系未来五年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制订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师”培养计划,主要包括网络规划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网络布线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网络管理工程师[2-3]。
1.2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需求
根据“网络工程师”的各种职业需求,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能力,网络系统布线、管理与部署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能力、网络工程管理能力、网络测试能力[3]。
1.3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模块设计
根据“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网络工程专业制订了6个专业培养知识模块,包括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知识模块、网络布线管理知识模块、网络系统安全知识模块、网络协议分析设计知识模块、网络工程管理知识模块、网络性能测试知识模块[4],如图1所示。将各知识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明确,并将相关内容分配到课程体系各个科目当中,以达到剔除教学内容的冗余,完成课程体系优化的作用。
1.4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依托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组织网络工程专业知识模块结构,构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路由与交换技术、综合布线与工程管理、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网络安全技术,专业实战提高课程网络工程部署、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管理、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等课程[5]。
2贯通式案例设计
通过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将“枣庄学院校园网规划与设计”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贯通到课程群各个科目当中,计算机网络完成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整体规划、IP地址划分、网络服务器配置任务;路由与交换技术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工作;综合布线与工程管理完成线路的铺设与维护工作;校园网的安全、防火墙的配置交给网络安全技术来完成;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应用程序编写任务交给网络协议分析与实现课程完成;网络性能测试由网络性能测试课程完成;最后网络规划、网络构建在专业实战课程中完成。多门课程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总结
以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为导向,制定课程体系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知识模块,统一分配教学内容,弱化课程界限,避免教学内容重复;通过贯通式案例整合课程体系,强调网络工程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将贯通式案例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分配到网络工程专业的每门课程之中,让学生每门课当中完成既定的分解任务,在通过综合实习实践环节将任务组合,完成本课程在贯通式案例中的设计实施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文龙.网络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3).
[2]石元泉,彭小宁.地方二本高校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怀化学院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5(7).
[3]施晓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
[4]王伍柒,钟元权,袁兆荣.组网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
[5]苗春雨,陈丽娜.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