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精选5篇)

  • 峨眉山月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创,《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版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的正式确立,该理论具体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首创,《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版标志着生态翻译学的正式确立,该理论具体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角度来对翻译进行整合研究,这是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运用到翻译活动中,对于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原诗分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出使蜀时途中所作,整首诗语言清新,通俗易懂,音韵流畅,全诗意境优美,景色浑然天成,是李白广为流传的佳篇名作之一。全诗一共28字,却出现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短短28个字,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三、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听层次上进行的。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以诗为例,诗歌是一种写景抒情的载体,汉语古体诗以整齐简练著称,但英诗很难做到像汉语古诗那样凝练整齐。本诗的翻译除了尽量保持音美,意美,形美以外,还要注意地名的翻译,《峨眉山月歌》的 译本有很多,这里选取许渊冲先生的译本进行分析。这首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五个地点依次展开,就渐次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千里蜀江的行旅图。这五个地点不但是全诗展开的线索,也是构成了诗清朗优美的意境。由此可见,这五个地名的翻译极为重要。许渊冲的翻译如下:The half moon over Mount Brows shines like Autumn’s golden brow.Its reflection stays in the steam while water flows.I leave the Limpid Brook for the Three Gorges now.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 在绝大部分译本里,“峨眉山”都被直接的翻译成“Omei Mountain”,而许渊冲先生将 “眉”,译成“Mount Brow”一方面形象地表现出了峨眉山的清秀,另一方面也与golden brow呼应,“半轮”值得是上弦月,弯弯的上弦月挂在秋季的夜空,仿佛峨眉山弯弯的眉毛,所以许渊冲这么翻译也是真的妙不可言。“清溪”的翻译则是直译,但保留了原文中清新优美的意象,并对原文中月亮的形象许渊冲将其翻译成“金秋的眉毛一般的月”,与山相对,构成一幅皓月当空,锦绣山河的壮观景色。“峨眉山月半轮秋”奠定了全诗清朗优美的基调,十分重要,而且翻译难度很高,但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诗中的形象打碎再重新拼接起来,虽然不够“精确”,但诗的美感却丝毫没有减少。“三峡”翻译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了,直译即可。

四、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及阐释,注重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从译语的文化角度片面理解原文,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个文化系统出发。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语言很好地反映了这些文化差异。英诗和汉诗的区别就在于汉诗多借景抒情,这多半也与中国人的含蓄委婉有关,英诗多直抒胸臆,所以在翻译本诗的时候要注意原诗思想感情的传递,本诗采用直译,那译文只能是一堆地名的堆砌,首先目的语读对中国地名并不熟悉,加之全诗大部分都是地名,读者很难体会到原诗的美感,更不要说体会原诗的思想感情,一首为中国人传颂的佳作也就毁于译者。所以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许渊冲前三句都是尽量与原诗保持一致,最后一句,许渊冲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因为全诗的前三句是写景,只有最后一句抒情,所以全诗的重点也是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原意是指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许渊冲开头用了O moon,这也是英诗常用的咏叹方式,提示词句为抒情部分。有些译者直接译为“Now,nearing Yuzhou,how much I miss seeing you!”,与许渊冲的“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相比,显然许的译文感情更加强烈,除了思念之情以外,也更加表现出一种遗憾之情。

五、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正如字面意思,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双语交际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仅是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传递,更重要的是强调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有所体现,交际的目的主要是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来了解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并产生与作者和作品有关的共鸣,在这个交际的工程中,翻译起着桥梁的连接作用,译者的水平和译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交际意图的能否实现,译者就是通过翻译将原文转化为一种对等物,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意思上的对等,还有意境上的对等,众所周知,中国古诗向来以意境美著称,如果只仅仅注重文字意思上的对等,而忽略了意境上的对等,这样的交际也不算成功。

通过阅读许渊冲的译文,我们发现许渊冲并没有把五个地名都翻译出来,“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五个地点贯穿全诗,是这首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点的不断变迁,打破了短小诗句的局限性,营造出深邃悠长的意境,缺少了其中两个,总觉得够优美而不够悠长。“平羌江”和“渝州”两个 地名许渊冲先生并没有将它们翻译出来,全诗由五个地名组成,顺着五个地名,仿佛带着读者顺流而下,整首诗形象而回味悠长,虽然许渊冲没有把地名全部翻译出来,但是有所取舍才能使整篇译文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更加精炼,也更符合汉语古诗短小凝练的特点。所以交际并不是只是文字意义上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内涵和意境的传递。

【参考文献】

[1]杜海宝.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04).

[3]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4).

峨眉山月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送别诗

送别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重要的一类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送别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苏教版中有三首送别诗:《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以此为例分析有关问题。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编排问题

这三首送别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杨万里。它们分别编排在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和下册里。编排者没有把这些诗放在一起,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难易程度。《峨眉山月歌》相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说,难度略小一些。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编排者把后一首诗放在了五年,并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供学生学习,使得此诗更易于接受,并且形成了苏教版有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个性特色,实在精妙。第二,单元主题。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极其困难复杂,不仅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还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序列,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笔者认为编排者把这几首送别诗分开,是基于教学内容序列的考虑,《峨眉山月歌》所处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注人文情感的熏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黄鹤楼送别》中,这一单元以记叙文为序列进行编排。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所处的单元则根据生活事物进行编排。第三,情感原因。小学生心志发展相对不成熟,接触太多忧伤的事物对身心发展不利。送别诗多写伤情,分开编排更为合适。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涵分析

1.描写的对象和视角

《峨眉山月歌》所写的峨眉山位于作者的故乡蜀地,所以送别的情感与故乡有关。而另外两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友人,表达的是友情。

三首诗都采用宏阔的视野、独特的审美角度写作。《峨眉山月歌》连用五处地名,把峨眉山月这一赋予情感的意象贯穿全诗,传达惜别感情。诗句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痕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选择美好的时间、地点,使用“碧空”、“长江”、“天际”这些宏大意象,情景开阔,画面感强,不见愁苦。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田田的莲叶延伸天边,红莲娇艳的夏日景象呈现于读者眼前,场面美丽壮观。

2.诗人抒发的情感

《峨眉山月歌》主要表现乡情,但与传统的思乡诗不同。它创作于李白初离蜀地、远游做官的青年时期,既饱含对家乡的思念,又带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从后两句的“夜发”、“向”、“下”几个字眼,即可看出行舟速度之快,情感的洒脱与急迫。另外两诗都表现友情,但也有区别。前一首中,李白用“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这些美好的字眼,描绘出一场诗情画意的告别,并不凄苦。后一首诗没有直写离愁别绪,甚至没有友人的形象,但诗人企图以令人留恋的美景挽留友人,曲折地表达眷恋情谊。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表现手法

三首诗的写作手法不同。李白的两首七绝,都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前一首诗中,从描写半轮月色,到月影入平羌随江水流动,缓缓伴船前行,再到思念山月而不见。诗人的感情融入山月,寓情于景。后一首诗中,三四句借帆影消逝于碧空,江流奔涌于天边,表达两人之间如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友谊,且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采用白描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前两句虚写六月风光之美,后两句实写夏日荷景并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无边无际的荷叶和娇艳可人的荷花。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2.语言风格与平仄格式

《峨眉山月歌》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皆出于李白之手,风格都是豪放飘逸、清新自然。杨万里的诗则显得平易近人,活泼生动。从三首七绝的平仄格式看,李诗属于“平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而杨诗是“仄起首句入韵”的格式。诗歌的平仄有所不同。

总之,这些优美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之情,也具有高妙的艺术技巧,笔者认为,研究这些诗歌对于了解教材的编排和认识此类诗歌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杨九俊、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小学语文备课手册》,(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0页;2005年版,第440~450页。

峨眉山月歌范文第3篇

出于对“三苏”的景仰,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郏县拜谒“三苏”墓。

行走在通向“三苏”墓的甬道上,依次走过森森柏林掩映的牌坊、殿堂与碑碣,仿佛踽踽地走进了历史,走近了“三苏”。阳光透过林隙,被风筛成跳动的光线,恍恍惚惚里对“三苏”的莫名敬畏油然而生。走累了,坐在墓前的柏林中,看柏叶厚厚覆盖的“三苏”墓渐渐高大起来,似觉他们的魂魄已升华为独立的人格,矗立为一个个要仰视才见的形象。

长期以来,我一直心存一个解不开的疑题:苏轼生于四川的眉山,死于江苏的常州,为什么会葬在河南的郏县呢?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郏县也有座小峨眉山,山不高而葱茏,水不长而秀雅,形胜类其故乡的峨眉山。宋代元丰七年,苏轼在自黄州至汝州的途中,曾写了一首诗:“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茆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显然是他对小峨眉山一带的地理景观情有独钟,于是便隐隐流露出致仕归隐、颐养天年的心态,一直到元祜元年他仍没有打消这个念头,“爱其山而菟裘之”。绍圣元年四月,他从陈留折道汝州,在汝州逗留了些时日,其时在颍昌的他的弟弟苏辙再次陪他游览了小峨眉山。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兄弟二人站在山巅,北望嵩山嵯峨,南瞰汝川无垠,脚下两道山梁,东西对峙,逶迤南下,与故乡的峨眉山何其相似!大概就在这时,他已想把这里作为身后的归宿之地。建中靖国元年七月,苏轼因热毒病死于常州,享年66岁。临死之前,他给苏辙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与苏轼幼子苏过遵照遗嘱,将苏轼及其夫人合葬于郏县小峨眉山下。当时苏辙仍居颍昌,苏过也迁居颍昌之斜川,每年扫墓祭祀。苏辙与夫人约定,死后与兄嫂同葬一处,以遂夜雨对床之志,实现“老兄弟相守”的夙愿。政和二年十月,苏辙逝世,他的子孙将其安葬在苏轼墓旁。这一双生前天各一方的同胞兄弟,瞑目后才算“居住”在一起。到了元代至正十年冬,郏县尹杨允到苏墓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茔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盖未始相远……遂置老泉衣冠瘗诸两公冢右”。自此,苏轼、苏辙墓加上新添的苏洵衣冠冢,始称“三苏”墓。

郏县的小峨眉山,因“三苏”而闻名遐迩。这里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山有川,天高地阔,一派中原大地气象。造物主把“三苏”恩赐给小峨眉山,小峨眉山敞开胸怀包容了“三苏”。“三苏”别是苏轼,以其超凡的人生经历感悟出超凡的人生真谛,洗礼出一个大彻大悟的心灵。此刻,我想起了《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那段对话:“客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子对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在这里不但坦然承认,在逆境中不能得到某些物质与精神的严酷事实,同时又欣然在顺境中接受了造物主的恩赐并且心存感激。这种超凡豁达的心态,日久天长便积淀为厚重的“三苏”文化。这种文化所构成的小峨眉山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渐渐地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尽管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朝廷偏安,一个繁荣的中原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三苏”文化仍顽强地扎根在中原大地上,在中原文明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当我离开“三苏”墓的时候,风大了起来,阳光被柏林摇曳得一派迷离,柏涛澎湃着向辽阔的中原大地荡漾。侧耳倾听,好像风儿正在抚弄历史的琴弦,时而浅吟,时而高歌:高歌的是“大江东去”的豪迈,浅吟的是“窈窕之章”的婉约……

峨眉山月歌范文第4篇

峨眉山间寺庙道观众多,无论佛家、道家,千年来相安无事各居其所。大多庙宇为往来香客提供借宿清修的房间,所以在峨眉山旅行时,与其住在那些所谓高级酒店,不如下榻庙宇之中,可以每日静听晨钟暮鼓,山泉流动。

庙宇中的岁月

我找到的这间庙宇叫做清音阁,与清音平湖咫尺之隔,拥有双桥清音、飞瀑流泉、洪椿古道等诸多名胜,更是夏日里峨眉山最凉爽的净地。庙宇格局不大,四处燃着红烛,又被头顶的青瓦覆没,让心神很快凝定。

清音阁的侧殿化身为一间茶楼,每天下午我都会在这里久坐至黄昏。一本书,一杯茶,耳畔山风轻拂。如果你让我做神仙,我会反问:那我现在是什么?有时就这样坐着入定,再次睁开眼,对面的石凳上就出现了两个香客,再入定再醒来,又换成几个歇脚的外国人。而此时杯中的通常都已淋漓绽放,仿佛在水中复活了,有一种虽死犹荣的惊艳之美。

每天晚上待游客散去,庙宇才到了一天中的素年锦时。我发现此时的泉音竟然那么响亮,甚至惊动了整座山峰。只有蒲团上打坐的出家人不为所动。仍旧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对他们来说,一炷香的功夫,可能已经过了千年。

我也会登攀至峨眉金顶,可让我感动的并不是被称为四大奇迹的日出、云海、佛光与圣灯,也不是骑着金象面朝四方的天尊普贤,更不是随着那一缕缕烛烟飘起的祝愿或者誓言。让我心动的只是不知从何处飘来的一首歌谣,歌词清淡,却异常悦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站在金顶向四周眺望,远方的仙山被云雾遮隐,就像隔着一层半透明的面纱。日落时分,山峦的轮廓被日光映成一道金线,这种色彩如同仙境一般玄幻,难道这就是群仙出没的蜀山?

不一会儿,山静了,云静了,人静了,心也静了。没人再多说一句,因为谁都不想打破这片天地之间的寂静。

蜀山群猴传

从清音阁左侧的一条小径循石阶而上,首先会经过一线天,然后就能看到一片如同花果山的所在,用索桥相连的楼阁栈道下有清泉流淌,数十只灵猴吊荡在树丛间嬉戏。入口处还有一面杏黄旗帜,上书“齐天大圣”四个大字。这里就是峨眉山最著名的猴区。旗帜旁边还竖着一块铁牌,好意提醒孕妇及心脏病人慎入:可不是危言耸听,在猴区我就差点两次得了心脏病。一次是一只老猴在我毫无防备时跳到我的头上,另一次是一只小猴从我的背包里把矿泉水抢走。不过大多数游客来这里就是为了体验这种冒险的乐趣。

在这里,你千万不能犯掩耳盗铃的错误。要知道灵猴的智商仅次于人类,猴子不仅能把藏得严实的食物抢走,甚至掌握了拧开瓶盖喝水的功夫。除此之外,你不要做任何摸口袋的动作,这会让泼猴以为你还藏着食物,会主动帮你掏口袋。尽量避免单独去人少的偏僻之地,带一根竹棍,但不要真打,如果打到猴王,就无法全身而退了。我看,其实峨眉山的猴子最多只能算作顽劣,最野蛮的还是南非的猴子,它们甚至会入车抢劫。而最温顺的绝对要数泰国的猴子,它们就差双手合十,跟你说一声,Sa Wa Dee Ka!

吃素斋和泡温泉

沿着清音阁右侧山路步行一小时可以抵达万年寺,万年寺处于峨眉山的佛教心脏位置,寺内有峨眉十景之一的“白水秋风”,曾是李白吟诗之地。不过对游人来说,这座庙宇最出名的并不是供奉在庙堂之内的佛祖,而是色香味俱全的万年素斋。菜单上,鸡腿、肘子、虾仁……一应俱全,让人不禁以为庙里住的都是酒肉穿肠过的济公。我点了五彩虾仁和鱼香肉丝,等到珍馐端上餐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豆腐干做的,可以假乱真,混着米饭吃,味道也很赞。峨眉山最货真价实的一道素菜叫做“峨眉三绝”:魔芋、竹笋、香菇。

峨眉山下,我还尝到一种价格不菲的野菜火锅。所有菜品皆产自深山,包括血皮菜、苦马菜、鹅脚板、苦菜、豆瓣菜、竹叶菜、马齿苋等。据说每一样都有不同的药用疗效,混在一起煮食,更加事半功倍。火锅用的是传统铜锅,中间烧炭,四周煮水,用来蘸菜叶的调料则是火红的辣椒粉,看来即使吃素也不能改变四川人口味麻辣的餐饮习惯。

山附近还有许多含氡的温泉资源。据说有美容、益寿延年的功效,就差说包治百病了。峨眉山的温泉历史还要追溯到20世纪初。1934年,的行宫就位于峨眉山脚红珠山别墅里。解放后,别墅群落变成峨眉山地区规格最高的疗养度假地。数十个温泉池分布其中,还有一个亚洲最大的鱼疗泉。

许多人在峨眉的温泉中一泡就是一整天,其实在这里,一天就是一年,一年也是一天。

1. 这里就是群仙出没的蜀山,山的层次那么玄幻。与其寻寻觅觅,蜻蜓点水,不如静看云起云落,聆听自己和山的对话。

2. 庙宇中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样的景象。

3. 忘了是哪个庙宇的屋檐,很有质感.

4. 山下的野菜火锅,蘸上辣椒粉,别有风味。

5. 在寺庙的长登上睡着了,醒来时对面就出现了几个和尚,一会儿,又变成几个香客……

行走书

交通: 成都双流机场每天有两班直接到峨眉山的客运班车,或可以坐机场大巴到成都市区转乘班车到峨眉。成都火车北站乘K9439次火车到峨眉,费用22元。

峨眉山:海拔3099米,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差都有2600米,2天游的客人建议坐观光车。如果时间较多,那就步行,景区内的游山道皆为石阶,方便安全。

峨眉山月歌范文第5篇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