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差计算公式(精选5篇)

  • 标准差计算公式(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平行断面法公式的精度 公式(1)和公式(2)计算误差的求证方法:设计一标准棱台体,将标准棱台体拆分成多个标准几何体,用标准立体几何公式计算拆分后的各个拆分体体积,求体积和,将之作为标准棱台的体积。分别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同一标准棱台…

标准差计算公式(精选5篇)

标准差计算公式范文第1篇

1面积差公式中S1与S2的确定

在传统储量计算中,平行断面法求矿体体积分别规定了两个适用公式,当两平行断面面积差|S1-S2|/S1×100%>40%时采用公式(1),当两平行断面面积差|S1-S2|/S1×100%<40%时采用公式(2),两种公式的选择与两平行断面的面积差相关,但公式没有明确规定其中S1>S2还是S1<S2,这就造成了公式的计算结果不具惟一性。为此,笔者设定一个底面积固定为100的棱台,上底面积从0开始,每间隔10递增至100,分别以下底面积为S1上底面积为S2和下底面积为S2上底面积为S1,用面积差公式分别计算同一棱台的面积差,计算结果见表1。通过表1的对比可知,当计算面积相对差以较大的面积作分母时,其相对差值偏小,反之偏大,即相对差值不是惟一的。

2平行断面法公式的精度

公式(1)和公式(2)计算误差的求证方法:设计一标准棱台体,将标准棱台体拆分成多个标准几何体,用标准立体几何公式计算拆分后的各个拆分体体积,求体积和,将之作为标准棱台的体积。分别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同一标准棱台体的体积,并与标准体积进行对比,求出其误差。为了全面了解不同面积差时的误差变化趋势,面积差从0%起每间隔20%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其体积和误差,在面积差40%的关键点加密计算。公式(1)和公式(2)的误差求证步骤:基于探讨求证的想法,为简化计算,笔者首先设计一个正四边形棱台,棱台下底面积为S1,边长固定为10,S1面积为100,棱台高固定为10;上底面积为S2,其边长L根据不同面积差的S2求出。然后将标准棱台体拆分成1个正四边形柱体、4个直角楔体和4个直角椎体(见图1),共拆分成9个标准几何体。用立体几何公式分别求出这9个标准几何体的体积再求和,即为这个正四边形棱台体的标准体积。再用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标准棱台体的体积,将计算结果与标准棱台体积进行对比求误差(见表2)。(1)面积差从0%至100%时,公式(1)的计算结果始终等于棱台的标准体积,无误差。(2)面积差从0%至100%时,随着面积差的增大,公式(2)的计算结果与棱台标准体积误差越大,呈正比关系。(3)当面积差≤39%时,公式(2)的计算结果与标准棱台体积误差≤1%,当面积差>39%时,误差随之增大,最大时达到了50%。

3结语

标准差计算公式范文第2篇

日常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在按暖规计算出建筑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后,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1=αFK(tn-twn) (2)

式中Q1、α、F、K、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温差修正系数、面积()、传热系数[W/(・K)]、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及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和间歇附加。

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3)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tn和twn与上同,L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1mb (4)

式中L0表示在单纯风压作用下,不考虑朝向修正和建筑物内部隔断情况时,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m3/(m・h)] 、l1表示外门窗缝隙的长度(m)、m表示在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考虑建筑体型、内部隔断和空气流通等因素后,不同朝向、不同高度的门窗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隙渗风指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b=0.67。

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4)通风耗热量;

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2.2 节能标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W/)。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qH = qHT + qINF-qIH (5)

1)qHT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分别按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等的传热量分项计算后汇总,且计算公式如下:

qHT = qHq+ qHw+ qHd+ qHmc+ qHy (6)

式中,qHq、 qHw、 qHd、 qHmc、 qHy分别表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其计算公式及含义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2)qINF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且计算公式如下:

qINF =(tn-te)(CpρNV)/A0 (7)

式中CP、ρ、N、V分别是空气的比热容(取0.28Wh/kg.K)、空气的密度(kg/m3)、换气次数(取0.5h-1)和换气体积(m3)。

3)qIH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得热量(W/),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等的散热所得热量,本标准居住建筑取3.8 W/。

3 暖规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及分析

3.1 概念差异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建筑物室内外设计计算温度条件下的能耗量,其值是按暖规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选型、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T25-3033-2006规定,甘肃兰州地区其值不应超过32.6 W/、白银地区不应超过33.4 W/;后者是在采暖期内、在建筑物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的耗热量,是全部采暖期间内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节能标准规定甘肃兰州地区(4~8)层建筑不应超过14.4 W/、≤3层不应超过16.5 W/。

2)在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建筑物耗热量时,暖规中都用到了室内外最大温差(tn-twn),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tn-te),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如在甘肃兰州地区,前者一般为27℃(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取主要房间18℃),后者为18.6℃(室内计算温度取18℃),前者约为后者的1.452倍。

3)暖规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计算确定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空气换气的角度出发计算确定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

3.2 方法差异

1)暖规是对每个房间分别进行热负荷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采暖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室外平均温度、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平均值对整栋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建筑内部得热量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耗热量。

2)暖规与节能标准中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基本一致。

3)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而实际工作中按设暖规计算选用的传热系数有时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要大一点,此时就需要设计时采取合适的节能措施以降低传热系数,直至符合节能标准的规定。

4 结论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节能标准中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有本质判别的两个概念,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且节能标准对各参数、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

2)暖规与节能标准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温差和传热系数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等的不同引起的差异则是相对次要的原因。

标准差计算公式范文第3篇

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标准成本制度只计算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2.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常见的差异账户有:“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差异”等。

3.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达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种类主要包括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1、理想标准成本是在现有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2、正常标准成本是以正常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它是在正常标准成本基础上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目标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常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出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

四、标准成本差异的内容

标准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按成本项目进一步划分可分为差异或九大差异。它们是: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又可分为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五、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的差异,它包括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材料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为不利差异;如果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为有利差异。

六、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和工资率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 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不利差异;计算结果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为有利差异。

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标准费用分配率)X 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不利差异;计算结果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为有利差异。

八、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一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两部分。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 固定费用预算-(实际产量 X 单位产品标准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计算结果正数为超支,负数为节约。

也可以将上述产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和效率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计划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X 标准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

这样对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就有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九、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可结合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按如下基本程序进行:

为各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项目的制定标准成本。

按成本对象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填入月初在产品成本。

编制各成本费用分配表,分别反映其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并列出其差异。

标准差计算公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制定;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职权范围内,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这样,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形成全面成本控制,使整个成本控制工作有序进行。

一、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1、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控制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重要性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一切费用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测成本范围内,然后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预测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

广义的成本控制就是成本经营,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2、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标准成本控制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1、标准成本的类型。在制定标准成本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标准成本包括了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三种类型:

(1)理想标准成本。指以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但是这种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达到,容易挫伤经营者的积极因素性,所以不适合被选为现行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以过去一段时间所达到的实际平均成本作为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水平偏低,所以也不适合作为成本控制和奋斗目标。

(3)现实标准成本。指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状态。这种成本从实际出发,考虑企业不能完全避免的损失,具有客观性、现实性、激励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能对改进未来成本管理提出合理要求,是一种又先进又合理的成本目标,因此,现实标准成本被广泛运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

2、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标准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项目构成,所以按照不同成本项目的性态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制定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其基本公式为:

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以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材料为成本目标,由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来确定。各种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确定后,就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的价格标准×材料的用量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和直接人工用量两项标准决定的。

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应由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商来计算的。公式如下: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人工用量标准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产品所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时,还要考虑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要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停工清理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时间等。因此,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标准工资率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成本按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前者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后者相对固定,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时,也就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

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变动成本法下,不必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也不包括在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中,只有在完全成本法下才要制定。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了上述各项内容的标准成本后,企业通常要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格式如下:

X产品标准成本卡

成本项目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价格标准*用量标准

A材料

B材料

小计 - -

直接工资

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合计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1、成本差异的含义与种类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主要种类有:

(1)价格差异与用量差异。用量差异是反映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是反映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计算公式分别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所算出的就是纯差异;对立的就是混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可控差异是控制的重点,是主观努力程度相联系而形成的差异,也叫主观差异;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的,主要受客观因素影响的,所以又叫客观差异。

2、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影响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耗用量”。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q1m1p1-q1m0p0(式中:q为产量;m为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p为材料单价。下标1代表实际;0代表标准)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影响的两个因素是“工资率”和“人工效率”。公式是: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q1t1p1-q1t0p0(式中:t为单位产品耗用直接人工工时;p为小时工资率;其余同上)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q1t1p1-q1t0p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q1t1p1-q1t1p0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可分解为“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两部分。公式为: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q1t1p1-q1t0p0(式中:p为变动制造费用小时分配率,其余同前)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q1t1p1-q1t0p0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q1t1p1-q1t1p0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三因素”和“两因素”分析两种。

(1)两差异分析法。两差异法是将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它的公式是: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三差异法。三差异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三差异法与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法中的产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相关公式如下: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计算出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各种成本差异之后,还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逐项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影响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的因素包括:1)管理人员工资的调整及相应的职工福利费调整;2)折旧方法的改变;3)修理费用开支的变化;4)租赁费、保险费的调整;5)各项办公用品价格上涨等。

影响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力和效率差异)的因素包括:1)市场销路的变化;2)材料供应方面存在问题;3)设备能力利用不善,机械发生故障,停工待修;4)燃料能源短缺,开工不足;5)生产批量变化;6)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等。

四、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成本差异核算应设立的账户。核算成本差异的账户,可以按成本的具体项目来设置,也可以按成本差异的具体内容来设置。

按成本项目设置的成本差异账户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账户、“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账户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账户。每个账户下再按差异形成的原因分设明细账户。

按成本差异的具体内容设置的成本差异账户包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账户、“工资率差异”账户、“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账户、“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账户和“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账户等。

2、成本差异账务处理的方法。在标准成本控制体系中,对本期发生的各类成本差异需要在会计期未分别按直接处理法、递延法或稳健法进行会计处理。

(1)直接处理法。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全部计入利润表,由本期收入补偿的一种差异处理方法。理论依据是本期发生的差异体现了本期成本控制和业绩的好坏,应该在本期收益中得以反映。优点是账务处理简单,能使当期经营成果与成本控制的业绩直接挂钩。缺点是如果成本标准制定不科学或过于陈旧,实际成本水平波动幅度过大时,就会因差异过高导致当期净收益失真,进而导致存货成本水平失真。

(2)递延法。也叫分配法,指把本期的各类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未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差异处理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成本差异的产生与存货和本期销货之间销货都有联系,而不能只由本期销货负担,应该有一部分差异随期未存货递延到下期去。优点是可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缺点是分配差异比较繁琐。

(3)稳健法。又称折中法,指将成本差异按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不同对待、分别处理的一种成本差异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下,主观原因形成的差异按直接处理法处理,由客观原因形成的差异按递延法处理。优点是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利润来反映成本控制的业绩,又可将那些不是主观努力所能控制的差异合理地分配给有关对象。缺点是不符合一致性原则。

综上所述,企业标准成本控制就是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实现应该实现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牛彦秀.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第一版).

[2]孙茂竹.管理会计学教学辅导书―学生用书[M].人民在大学出版社,2006,6(第一版).

[3]李海波,刘学华.新编管理会计(第二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7(第一版).

[4]潘飞.管理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第一版).

标准差计算公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材差 调整方法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一般为3~5年。由于受市场及政策因素影响,各种材料的价格常常变化很大,其幅度是业主和投标人在招投标时双方都难以预测的。过去,采取固定总价合同形式进行工程发包,业主通常将材料价格涨落的风险交由承包人独自承担,这种方式在材料价格风险较小时尚可行,一旦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出承包人的承受能力时,将对工程合同的履行产生不利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深化,我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大都依据FIDIC条款,采用单价承包合同形式进行发包,业主在编制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时,都规定了材差调整方式,合理、科学地划分各自承担的风险,避免承包人因过多或过少考虑材料价格风险而导致投标失误,鼓励承包人在施工技术方案和科学管理上进行竞争,激发承包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材差调整方法的确定是业主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种方便、科学的材差调整方法既有利于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工作,也帮助承包人在投标时合理地估算价格风险费用,从而提高投标的竞争力。?

1 材差调整的两要素?

材差调整费用是指因招标文件指定材料的价格在合同执行期间的涨落而引起合同价格变化的费用。这里所指的材料是广义的,还包括劳务、运输、外汇或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材差调整费用因素有:?

1.1 材差标准?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各调差材料的基价,在合同执行期间由材料价格统计权威部门公布相应材料的市场价格,这两个价格之差即形成材差标准。?

材差标准是分阶段公布的,对应于一定的材料数量,材差标准公布的周期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时期、宏观经济形势等来确定。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材料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并且幅度很大,因此规定材差标准于每季度初公布一次,该标准仅适用于下季度用于工程项目的材料。?

在材差调整费用实际支付及控制时,关键是要对一定的调差材料数量确定材差标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材料的购买时间确定,另一种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确定。由于材料的购买与使用存在一个时间差,在价格波动较为频繁时,以不同的时间确定的材差标准差异很大,因此通常是以材料的使用时间来确定。不同的材差调整方法确定材料使用时间的方法也不相同。?

1.2 调差材料的数量?

确定享受某一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是任何一种材差调整方法的核心内容,这里的材料数量必须与某一材差标准相对应,而且应属于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确定调差材料数量的方法有三种,可以通过审查票证确定,通过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现场计量确定。无论哪一种方法的准确性都是相对的,比较而言,以公式计算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

2 材差调整方法?

材差调整的关键是确定享受某一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根据确定这种材料数量的方法不同,材差调整方法有多种形式。

2.1 票证法?

票证法是以票证为依据,通过现场监理严格的审核,确定享受某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进行材差调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程序简明直观,其流程详见图1。?

图1

沪宁高速公路道路工程建设期间,因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材料价格变化特别频繁。在1992年6月招标时期线材价格仅为1950元/t,可到1993年初仅6个月的时间,就涨至4100元/t,升幅达110%;同样,柴油价格升幅达140%,地材价格

升幅达33%。即使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于在施工合同中明确采用票证法进行材差调整,并且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合理科学地控制,因此在材差调整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材差调整费用仅为招标合同金额的5.8%。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在采用票证法进行材差调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1 加强票证的审核工作?

票证是承包人购买材料的凭证,也是业主和监理审批材差费用的依据,在当前我国票证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形势下,要特别加强对票证的审核工作,要通过现场监理严格认真地检查确认,凡票证出具的材料必须用于本工程项目,票证中的材料数量及型号必须与到达现场的材料相一致,坚决杜绝假发票或涂改发票现象的发生。?

2.1.2 加强对材料的计量工作?

材料的计量一方面是记录材料用于工程项目的时间,以确认该材料所对应的材差标准;另一方面是记录材料使用于工程项目的具体部位,以确定该材料是否属于调差的范围。例如,当招标文件明确仅对使用于永久工程的水泥进行材差调整时,就必须现场监理对材料的计量工作,严格区分使用于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水泥。?

2.1.3 注意控制调差材料的总量?

由于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会导致材料使用数量也不相同,因此票证法的一个不足之处是调差材料数量的不确定性,这给材差费用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特点,业主要加强对调差材料总量的控制,不能简单以票证材料数量之和确定调差材料总量。沪宁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项目在招标文件第Ⅰ卷合同要求第Ⅱ部分特殊条件70.2款中,要求投标人在投标书中填报调差材料的控制数量,并明确该数量作为评标条件。正是这一条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承包人起到约束作用,并且帮助业主对材差调整费用进行有效地控制,弥补了票证法的不足之处。?

采用票证法进行材差调整需要现场监理做大量工作,要求其在进行日常工程计量的同时,还要对材料进行计量,工作量非常大。?

2.2 公式法?

公式法是通过公式计算确定享受某材差标准数量进行材差调整的一种方法。材差计算的公式是世界银行招标文件范本所推荐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TJE=ZFE×ɑi(ki1)

式中 TJE:材差费用;?

ZFE:期中计量支付费用;?

ɑi:各种调差材料费用所占的权重系数;

ki:各种调差材料的物价上涨系数。

业主在标前会上应书面公布权重系数ɑi,并向各投标人公布调差材料的基价dio和在合同执行期间公布的调差材料的市场价格dit,按dit/dio计算确定,并随dit同时向承包人公布。?

公式法成功地控制了材差费用支付中数量和标准的确定这两个重要环节,具有以下特点:?

⑴实现计量支付的统一?

以票证法进行材差调整,计量支付费用与材差支付费用是相互独立的,采用公式法调差将材差费用的支付纳入到计量支付统一管理。首先,材差标准的选择是以计量的时间确定;其次,是以计量工程项目的数量确定每期调差材料的数量,监理和承包人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每期的调差材料数量:?

mi=ZFE×ɑi/dio?

这可避免由现场监理对工程计量并核定使用范围等繁锁的工作,也消除了一些主观差错因素;第三是材差费用的控制完全依据材差标准和工程计量款,并随计量支付款的增减而调整。?

⑵明确划分业主与承包人分别承担的风险?

无论是在招标阶段还是在合同执行阶段,对某一确定的调差材料,业主与承包人双方分别承担价格风险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个比例控制的方法和重点,票证法和公式法是有本质区别的。票证法在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这个风险比例,因此对于价格风险费用,投标人是依据其经验、风险承受的能力以及其测算的调差材料的数量在投标价格中估列,不同的投标人所考虑的尺度是不相同的,业主着重在合同执行阶段通过票证的审查和现场的校核控制双方的价格风险。按公式法进行调差,无论是在招标阶段还是在合同执行阶段,合同双方的价格风险的比例是明确的。业主在标底编制阶段依据调差材料的费用与有效标底价格之比计算确定权重系数ɑi,并在标前会将权

重系数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公布给各投标人,投标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调差材料的总量,并以该数量与其预算数量作比较,从而判断其施工组织方案和预算的合理性,进而确定合适的价格风险费用。?

调差材料总量=(投标价格*ɑi)/dio??

采用公式法进行材差调整的关键是权重系数ɑi的确定,为了准确及时地确定权重系数,业主需要较长的招标周期和一支施工经验丰富的标底编制队伍。在合同执行期间,如果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或合同调整,从合同的公正、公平考虑,权重系数应该调整。因此,业主要在招标文件中对权重系数的调整作详细的规定,以避免出现合同纠纷。从实践结果看,权重系数的调整较难掌握,这是公式法调差的主要缺点之一。?

2.3 简易指标法?

简易指标法是通过工程量清单主要项目的调差材料消耗系数,以工程计量的数量为基数计算调差材料的数量,并按计量的时间确定材差标准,最终确定调差费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公式法基础上改良和派生出来的,因此它保留了公式法的优点,便于确定材差标准,支付程序简明,通过工程计量控制的手段实现材差支付的控制,避免了双计量等繁锁的工作,除此之外尚有以下特点。?

2.3.1 稳定性?

以简易指标法进行材差的调整,业主与承包人双方承担的价格风险比例是由调差计量项目的种类和该项目的材料消耗系数两个因素决定的,调差计量项目越多,消耗系数越大,承包人承担的风险比例越小,反之则越

表1 工程量清单项目材料消耗系数?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水泥

(kg) 钢筋

(kg) 柴油

(kg)

1 开挖土方 m3 / / 13

2 利用挖方 m3 / / 07

3 借土填筑 m3 / / 20

4 过湿土填筑 m3 / / 21

5 借土运输增量 m3*0.5km / / 012

6 直径15m圆管涵 m 780 53 /

7 40*22箱型通道 m 3908 591 /

8 路面底基层 m2 / / 185

9 路面基层 m2 / / 35

10 沥青面层 m2 / / 27

11 直径10m钻孔灌注桩 延m 396 / 26

12 直径12m钻孔灌注桩 延m 571 / 29

13 直径15m钻孔灌注桩 延m 892 / 31

14 20级混凝土 m3 297 / 5

15 25级混凝土 m3 343 / 5

16 30级混凝土 m3 390 / 7

17 40级混凝土 m3 482 / 10

18 50级混凝土 m3 571 / 10

19 浆砌片石 m3 95 / /

20 钢筋 t / 1025 /

21 粉体搅拌桩 千延m 50000 894

??注:表中水泥均折换为425#,柴油为0#。

大。相对公式法中调差材料的权重系数、计量项目的调差材料消耗系数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只要是统一的计量支付原则,其调差材料消耗系数是一致的,这就克服了公式法中存在缺点,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无需太长,标底也不必在标前会召开之前编制完成。表1详细列出了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主要计量项目的调差材料消耗系数,该系数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在我省“九五”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采用。?

2.3.2 可控性?

以公式法进行材差费用的调整,在出现重大设计变更或合同调整时,调差材料的权重系数是必须重新调整的,要做到调整的统一性并合理地控制材差费用,尚存在困难。以简易指标法进行材差调整解决了这个矛盾,因此无论设计变更还是合同调整,最终体现的是项目数量的改变,而计量项目是与调差材料消耗系数相对应的,因此简易指标法在材差费用的动态控制方面体现了其巨大的优越性。?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对材差调整方法的选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

⑴对于工程规模较小、施工周期短、施工图设计完善、施工监理力量雄厚,并且以总价承包合同形式进行发包的项目,建议以票证法进行材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