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对一个城市来讲,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城市软环境在吸引投资、支持创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区域之间发展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软环境上。由于软环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城市或区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制度设计、政治文明程度等方面,因此,作为城市发展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公共政策和制度制定者、社会事务和经济管理者的政府,在城市发展软环境完善和提高方而居于关键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青岛市委、市政府比较早地认识到了软环境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先后于2003、2006年委托联合国工发组织北京业务处、市政府效能投诉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影响城市发展环境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查,发现影响青岛发展软环境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办事效率低下、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政务公开程度不高等方面。尤其是某些个别部门和单位以及政府的个别人员还存在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管理意识强于服务意识,工作上缺乏公仆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大局意识等。针对这种情况,青岛市委、市政府,把《行政许可法》作为推进政府管理转型、完善发展软环境的根本保障,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完善城市发展软环境的重要前提,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作为完善城市发展软环境的基本动力,把培育和创新先进行政文化与施政理念作为完善城市发展软环境的思想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开展了建设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通过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政府能力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政府的“四型机关”建设;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建设诚信与法治政府,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建设透明与廉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持民主施政,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责任追究、纠错改正等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通过每年开展的市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策等活动,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几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并设立了市行政服务大厅,精简了办事流程,大大力高了办事效率,使发展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得到大多数企业和居民的认可。良好的政务环境使青岛市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以人文奥运提升城市形象力
2008年奥帆赛在青岛举办,既为青岛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和形象力的提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青岛市紧紧抓住举办奥帆赛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借助人文奥运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巨大推动,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城市文明建设与推进人文奥运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同迎奥帆赛,共建文明城”的浓厚氛围。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青岛市以人文奥运“人本、文化、文明、和谐”的内涵为核心,创新思路,统筹规划,建立人文奥运与城市文明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围绕《青岛市推进人文奥运总体运行纲要》明确的五大目标和七项任务开展迎奥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奥运知识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广泛开展“向一切不文明行为说不”系列宣传整治行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赢得尊重”的社会风尚、开展“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奥运”大行动、加强全市人文奥运新闻宣传工作、
“我们微笑-我们承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唱响奥帆”大合唱比赛、奥林匹克文化节、百万职工“我为奥帆赛添光彩”活动、“奥帆旗帜在传递”主体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奥帆基地,感受帆都魅力”活动等长达7年的一系列活动,有力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了青岛公民道德建设、学习型城市创建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和“影视之城”文化品牌的打造。
奥帆赛、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为青岛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将对青岛城市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举办奥运会所激发的爱国热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重在参与”的奥运思想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会极大地感染广大市民、长留心中,影响当地企业的经营行为和文化建设,将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办会理念,也会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素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因结缘奥帆赛,除了啤酒和海尔之外,青岛又有了另一样可以让世界记住的东西和一个浪漫的新称呼:中国的帆船之都。这无无疑是青岛又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青岛人文奥运对城市想象的提升与影响,给其他城市的启示是:重大赛事或者文化节庆活动,也会提升一个城市的想象力和软实力。
以文明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青岛市委、市政府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全市上下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进青岛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总抓手,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了“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办成功奥运”活动;大力实施“培育城市精神”、“推进人文奥运”、“创建学习型城市”三大工程;
“人人参与、美化家园”、“革除陋习,走向文明”、
“文明巡访团进社区”、文明交通“三让”活动等,引领岛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使青岛于2005年迈入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在青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植绿、兴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城市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组织城市”、“中国人居奖”、“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获得荣誉后的青岛人并没有就此满足和止步,而是致力于保持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建设上。为此,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做出全面部署。文明青岛建设,使得青岛不
仅环境优美、安全有序,而且市民文明热情、乐于助人,增加了青岛对资本、人才、项目的吸引力。
以品牌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青岛成了名副其实的品牌城市。目前青岛市已经在经济领域拥有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48件中国驰名商标、68个中国名牌产品。青岛品牌的建设,以由知名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到服务品牌,发展到机关品牌和党建品牌以及整个城市品牌塑造的阶段。
在借鉴制造业企业创名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战略”,在全市开展了“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首先将名牌战略引入到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之中,鼓励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将优秀制造业的企业文化、先进的服务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消化吸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文明、真诚、优质的服务。青岛市在全国出台了第一个《服务名牌创建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了服务名牌考评体系,成立青岛市服务名牌专家咨询评估团,指导各单位注意运用市场化手段,培育、保护自己的名牌。市文明委及时总结推广了海尔“真诚到永远”、交运集团“情满旅途”、公用事业“12319”服务热线、青岛铁路“海之情”列车,以及“海滨小金”、“公交张锋”等6个市级服务名牌和100多个行业服务名牌,推动了各行各业服务水平的普遍提高。目前,全市各行各业共涌现出各类服务品牌2000多个,服务名牌创建由原来的星星之火,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形成了上级推动、行业争创、社会支持的良好运行格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通过创服务名牌,既带动了经济发展,又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精神文明素质,从而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企业名牌战略的成功经验,给青岛市委、市政府已成功启示: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在党政机关自身建设中,通过创名牌、树形象、促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党政机关正确定位、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能。青岛市党政机关借鉴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机关品牌建设引领绩效为导向的机关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创建机关品牌的意见》和《机关名牌评选管理办法》,引导和激励党政机关自觉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段,推行政务公开、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绩效。各市直机关普遍把品牌建设的各项要求具体化、责任化,从机关使命、远景、价值观出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素质;对外树立形象,作出承诺,接受监督。经过6多年的努力,青岛市90%以上的市直机关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品牌,50%以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或者申请专利保护;涌现出市统计局的“市情信达”、市档案局的“文档连心桥”、市劳动保障局的“真情相助”等27个机关名牌;目前青岛机关品牌建设每两年进行一次机关名牌的评选活动,实行动态管理。这些都表明青岛机关品牌已经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轨道。
青岛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一是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始终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积极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物价上涨与城市低保居民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2008年全市财政投入2.7亿元,确保7.5万户城乡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投入2.2亿元,资助1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仅2008年一年,市财政就投入5亿元,新建廉租租房3300套,整治改造筒子楼149栋、旧住宅区4片,受益居民1.6万户。改造旧城区、城中村21片,惠及居民1.7万户,配建经济适用住房5000套。为市区3.5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9400套,实物配租、配售住房达到27%,享受廉租住房补贴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积极出台惠民便民措施,免费开放中山公园、植物园、收费公厕等公其设施。
一个城市的软实力,除了文化发展水平和实力这一关键因素外,还受密切相关的其他因素影响,需要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提升。
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教育设施建设,2008年完成了54所市区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业实训基地投入使用,第一国际学校开工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市体育馆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游泳跳水馆完成主体工程,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22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夺得4枚奖牌,并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中财政缴费比例,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城乡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此同时,科技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所有这些,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实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促进了社会和谐,提升了城市凝聚力。
以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城市文化国际交流对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有利于传播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有利于带动城市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之间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友好往来等。基于此,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青岛的影响力和城市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在《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青岛文化发展目标之一是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在“七个抓好”的发展重点中,其中之一是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六构建一加强”的举措中,有一项是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文化“走出去”的能力。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开展中韩、中日、中法、中德等文化周、借助“相约奥运,扬帆青岛”环球推介、举办文化节庆、搭建团体协会交流平台等,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走出去。2005年以来,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230多项;文化产品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124多亿元,其中乐器出口额23多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在全国前两位。
青岛财神节范文第2篇
青岛中能的韩国籍主教练张外龙无疑是第一功臣,他对球队的改造已初现成果。4月18日,张外龙被央视《足球之夜》节目评选为中超前5轮最佳教练。
从“7秒理论”到“4秒理论”
2011赛季是张外龙在青岛中能的第一个赛季,他把这支保级球队带到第6名,让中国足球圈内的很多人都大跌眼镜。2012年张外龙被大连阿尔滨挖角,却在4轮联赛后黯然下课,回到青岛中能后又带队成功保级,其中包括接连战胜广州恒大和江苏舜天这样的冠亚军。到了本赛季,张外龙更是把青岛中能带成了虎狼之师,前5轮取得13分是青岛足球历史上的最佳开局。
在人们的眼里,张外龙最大的成功,就是为青岛中能实施了“7秒理论”。早在2011年时,“7秒理论”就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所谓的“7秒理论”,就是要求队员以最快的速度从发动反击到完成射门,平均每次进攻的用时仅为7秒,从而让对手防不胜防。经过了长时间的灌输和执行,青岛中能现在的这一打法已炉火纯青,他们能经常利用快速反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7秒理论”在上赛季青岛中能的保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赛季初张外龙离开青岛中能加盟大连阿尔滨,这让青岛中能在上赛季开局成绩下滑得很厉害,中超11轮过后,青岛中能2胜2平7负仅积8分联赛垫底,球队面临降级的巨大危险,战绩不佳使中能动了重新请回张外龙的念头。张外龙在去年5月24日重新执掌青岛中能,球队在他的带领下逐渐走出低谷,其中很多场比赛都执行了“7秒理论”。
本赛季青岛中能的“7秒理论”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张外龙还提出了“4秒理论”。在赛季前的准备会上,张外龙在白板上写满了战术要求,其中就有个“4”。“对于这个4,大家可以认为是我们新赛季要争取打进前4名。”张外龙先开了个玩笑,随后他说 :“在这里,对大家有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在丢球后,4秒钟内实现就地反抢。”本赛季青岛中能前5轮就打进7球,很多都是非常经典的快速反击,比如客场2比1战胜天津泰达的比赛中的首个进球,就是梅尔坎抢到球后马上传给刘健,后者传中助攻布鲁诺完成破门。
在大连阿尔滨狼狈下课
张外龙在青岛中能可以用“7秒理论”取得成功,但他在大连阿尔滨却狼狈地早早下课,这说明“7秒理论”并非适合任何球队,张外龙也并不能在每支球队都“点石成金”。
去年4月3日,由于带领大连阿尔滨队成绩不佳,张外龙下课。而在刚刚上任时,张外龙曾信誓旦旦地说:“在未来3年内,我将带领大连阿尔滨队获得中超冠军!”只是在上任短短115天之后,张外龙就黯然下课,而且是带着中超惟一不胜球队的尴尬离开的。
张外龙赖以成名的法宝,是被他推崇备至的“7秒理论”。大连阿尔滨俱乐部当初之所以与他签约,也是看中了他的“7秒理论”,快速进攻带来的视觉享受让阿尔滨高层非常欣赏。但其实张外龙提倡的“快速进攻的理念”,是以防守反击的战术为前提,而大连阿尔滨队自组建以来,始终奉行着“全攻全守”、“全场紧逼”的打法,这与防守反击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大连阿尔滨有很多大牌,他们并不愿意去执行张外龙需要积极拼抢的“7秒理论”,这也让张外龙的战术效果大打折扣。正是因为张外龙的理念和大连阿尔滨完全不符合,才导致球队成绩很不理想。
训练时狠抓每一个细节
“7秒理论”是张外龙成功的秘籍,但好的理论还要看怎么去实施,平时抓训练的细节,是张外龙非常看重的。
从整体打法来看,青岛中能崇尚的是快速反击的战术,不过这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防守反击,而是通过中场的凶狠逼抢,然后第一时间向对手腹地发起进攻。“7秒理论”虽然好用,但训练起来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在这一战术思路下,青岛中能的防守位置需要明确,其次要对对手实施凶狠的逼抢,一旦队员在训练中无法做到这一点,张外龙都会叫停训练严厉批评队员。
在进攻上,张外龙格外强调的一点就是预判,每一个队员都要对队友的传球有一个预判,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处理球有一个预判,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快速流畅的进攻。这个环节上,张外龙的要求也极为苛刻,一旦队员处理球拖泥带水,总会遭受他毫不留情的批评。另外张外龙还在进攻上制定了一些固定的套路,比如后腰拿球时,边前卫便会套边前插,这时候后腰就可以第一时间送出最有威胁的传球。
张外龙特别强调的还有定位球环节。在日常的定位球训练中,张外龙的要求也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他对每一个球员的位置和跑动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而在定位球训练中,比如说如果是姚江山主罚,刘健跑位正确并且把球打进了球门,但如果朱建荣的跑位不正确,那么张外龙也认定这个定位球是失败的,要再练一次。他要求每一个队员都有正确的跑位,这样才可以把定位球的威胁变到最大。
张外龙通过对中超和青岛中能的分析,还认为体能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所以他用训练韩国球员体能的方式,训练起了青岛中能的球员。上赛季张外龙发现青岛中能的一些球员体能状况不是太好,在今年的赛季准备期,张外龙专门为球员进行了魔鬼训练,本赛季初期青岛中能经常在比赛中“跑死对手”。
张外龙靠个人魅力让队员信服
虽然青岛中能算不上财大气粗,但今年他们在引援上投入不小,这是青岛中能最近几年引援动作最大的一个赛季,总共引进了5名内援,5个外援名额也全部用满。更重要的是,留住了球队的核心郑龙,这被青岛媒体认为是“最重要的引援”。
青岛财神节范文第3篇
青岛市平度现代工艺制品厂最新发明成功用90%以上石粉,加入引发剂、纳米胶联剂、静裂剂等材料将石粉微分子裂解膨化,密炼聚合乳化后瞬间变成超级纳米胶粘粉,每吨成本980元~2500元,市售8000元~1.5万元,产品完全达到每吨2万元~4万元的进口胶粘剂质量,产品具备超强的防水性和超霸的粘结神力,每吨水泥砂浆只加2公斤,固化后强硬如钢。做抹面砂浆,不下垂,不收缩,不龟裂,不空鼓,施工速度提高3倍,节省30%以上的水泥砂子,并可直接在外墙粘贴泡沫系列保温板,彻底解决了中国建筑外墙泡沫板只能用保温钉干挂的现象,防水、粘贴、保温一次完成,杜绝了国内80%墙体渗雨的危害。按传统施工方法,楼房地面铺大理石或瓷砖,需3.5公分的砂浆,约用120斤水泥砂子,而加纳米胶粘粉后只需0.2--0.5公分,仅用8斤砂浆,极大地提高了室内空间高度,节省水泥砂子80%,节省开支60%。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3亿平方米,一座高层大楼需万吨以上水泥砂子,而建筑商只需使用20吨超级纳米胶粘粉,就可使整体大楼成为铜墙铁壁,让建筑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并为工程节省大量的水泥、砂子和水,节省大量的用工和原料运费,可节省开支几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为全国建筑施工带来福音。并确保达到中央政府提出的将城市建筑寿命从30年提高到100年的标准要求。销售产品时可当场验证,在一块整体红砖上贴上一块石板,只需二分钟,夹住石板把整块砖提起来,令人拍手叫绝。我厂现面向全国承招加盟厂,办厂者只需联系一家房产开发商,保证一年内住豪宅开宝马,成功当上大老板,我厂提供全套生产设备技术,提品质检认定报告书,每市只合作一家。
喜讯:为满足全国建材市场需求,该厂共开发出防水、腻子涂料、保温三大类18种建材制品专用纳米胶粘粉,按市场行情确保每吨获利5000元~10000元,使加盟厂独霸当地市场发大财。
石粉变塑料 缔造财富神话
青岛市平度现代工艺制品厂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石粉变塑料技术,是用90%以上的石粉加入化工原料,经混溶乳化,红外裂解膨化,改性造粒,使石粉变成新型塑料颗粒,广泛用于吹塑、拉丝、拉管、注塑、造粒五大系列的塑料制品,每吨成本1300元,售2000元~5000元,全套设备一人操作,日产约9吨。自2008年面向全国推广后,众多办厂者一年赚到车和房,杂志社曾多次刊发李进胜、熊云江、孙喜友、彭志华“石粉变塑料 改变我的命运”,“石粉变塑料 圆了我二十年发财梦”等多篇文章。6年来,多家杂志社派记者到多家接产成功厂家采访,并发表了“石粉变塑料 缔造财富神话”等多篇调查报告。该厂已举办三届石粉变塑料创富联谊会,凡是加盟者,均可到接产成功厂家参观交流。该厂一律上门建厂,确保成功;每市只限一家。
超级纳米陶瓷漆 石粉变黄金
青岛市平度现代工艺制品厂发明成功用99%的石粉,加入1%的几种食品级化工原料,经混溶复合,红外微波改性,瞬间变成超级纳米陶瓷漆,可广泛用于室内外墙面装饰。产品粉末状,加水拌匀即可施工,不用先刮腻子再刷乳胶漆,而是打底做面一次完成,省工省时,效果如陶瓷般坚硬洁白,光滑如镜,不起皮,不开裂,具备超强的耐污性,水洗万次无损伤。每吨成本约500元,市售参考价6000元,关键是产品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不含甲醛,绿色环保,通过国家建材认证,整体装饰效果超过任何一种墙体漆。广东苗经理原来生产涂料乳胶漆,年收入30万元,而投资超级纳米陶瓷漆,6个月销售800吨,获利200多万元,为表达感激之情给我厂寄来礼品。目前国内高档乳胶漆售价高达每吨五万,抗甲醛墙体漆每吨售十几万元,欢迎读者带任何一种墙体漆涂料前来打擂台,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厂面向全国提供全套设备技术。
超级纳米油污分解剂 办厂发财快
餐饮业最烦恼的是洗盘子刷碗,又苦又累又费工,怎么办?我厂最新发明成功超级纳米油污分解剂,是由高科技超强洁净纳米材料和多种表面活性剂,杀毒灭菌剂密炼而成,只需在水中加少量纳米油污分解剂,把满是油污茶垢的盘碗放进去泡几分钟,油污茶垢自动分解,瞬间去无踪,去油污杀毒灭菌漂白一次完成,省工省时省力省电,可为大酒店、饭馆、工矿企业、政府机关、部队院校等餐厅节省大量洗碗工,餐饮业每县市拥有几千家,市场巨大,一人即可办厂。每公斤成本4.5元,售15元,一公斤洁净4000件盘碗,现对外提供技术设备,每市限一家。
青岛财神节范文第4篇
关键词:祭海;风俗;发展
一、周戈庄祭海节的由来
明清时期,渔业生产能力极低,渔民在海上捕捞作业的时海难频发,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力变的微小不堪,只能祈求海神的保佑,由此便逐渐形成了对海神的崇信和祭海民俗文化。最初的祭海主要是渔民各自零散进行, 没有形成具体固定日期,在采用黄历日期同时,因“谷雨百鱼上岸”,选择谷雨前后的一个吉日(当地称为“成日”)举行。因为这时各家新一年的渔业生产准备工作,如修补添置渔具,检修船只等都基本就绪,祭海这一天要把网具抬到船上,祭海的第二天就要出海,因此,祭海也被称作“上网日”。至民国初年,田横祭海初具规模,开始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的集体祭海,广泛分布于沿海各渔业村庄。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逐渐恢复,田横祭海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96年,周戈庄村村委为统一组织祭海活动,与渔民协商,遂将每年的3月18日定为统一祭海日,并逐步形成了周戈庄村的一个独特节日——“上网节”。
二、祭拜的神灵
海龙王是中国北方渔民普遍崇信的海神,也是周戈庄祭海时主祭的海神。周戈庄村东头海岸边有一龙王庙,是民国五年重修,20世纪90年代又翻新修整,龙王庙供泥塑龙王像和赶鱼郎、帐先生二像。除了海龙王,还有四位受祭拜的神灵:一是天老爷,二是观世音菩萨,三是四财主(狐仙),四是仙姑(孙姓姑娘,传说死后成仙)。天老爷和观世音在我国受祭拜的现象很普遍,对四财神和孙仙姑的祭拜是是具有地方色彩的。自古以来,崂山、即墨一带的居民就有崇拜狐仙的习俗,认为狐仙可以致人祸福,四财主又称为巉山胡家,据传是是周哥庄附近巉山修炼成仙的狐狸。孙仙姑,20世纪20年代出生于距周戈庄不远的王村,至死未婚,传说孙姓姑娘生前聪慧善良,乐于助人。她去世那年,一大渔船将遇海难的前夜,船老大梦见孙姑娘指点迷津。梦醒后,按孙姑娘所说避开海难。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当地渔民便将孙姑娘奉为保护渔民舟子安全的仙姑。
三、祭海的仪式
祭海节的前几天,周戈庄村的家家户户比过年还要热闹。男女老少都忙着做祭海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祭海吉日、选三牲、蒸面摸、整饰龙王庙、扎松柏门、搭戏台,写对子和太平文疏等。
祭海仪式十分隆重,既保留古朴的传统,又有创新。主要包括:
列船:祭海日的清晨,各船船主将船只开到村前栲栳湾,船与船以十米间隔,船尾朝岸,船头朝向大海,下锚定位。然后各船将渔具、网具整齐地摆放到船上,形成一片整齐待发之势。
摆供:日出之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渔民以船为单位开始摆供。每只船摆一组供品,每组摆3桌,桌上铺红布以示吉庆。桌上摆三牲、面塑等。每组供桌前要架立一束用竹竿绑扎成的4~5米高的“站缨”(在海中下网的一种标志)。
祭奠:上午8时,由主持人宣布:“祭海仪式现在开始!”一声令下,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烧香焚纸,并把写好的5份“太平文疏”点燃,然后齐磕头。
唱戏和聚餐:田横一带的渔民们以京戏为上戏,每年祭海时,都要从青岛、烟台甚至更远的地方请来京戏班子唱大戏,祭海时的唱戏一般要唱三天,请戏班子的钱由各船家均摊。祭海仪式结束后,渔民家里会设宴款待来参加祭海仪式的亲朋好友。祭海后的第二天,大多数渔船便出海捕捞,开始一年的渔业生产。
四、政府参与下周戈庄祭海节的发展
2003年,田横镇党委政府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上网节”这种民俗文化的价值。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了“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市场运作”的办节指导思想和“既挖掘、保留浓郁地方传统民俗,又注重丰富创新”的活动原则。利用2~3年时间,把周戈庄上网节打造成中国北方沿海一带规模最大、历史内涵最丰富、民俗民风最古朴的民俗旅游文化活动。
2004年,田横镇政府主办了第一届祭海节,并正式将活动名称改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并降祭海节由3月18日一天增加到了18日前后周末三天。在保留传统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增添了民俗摄影大赛、巨书表演、灯谜有奖竞猜、民间工艺品现场制作展销等活动。2005年的第二届祭海节,将名称改为“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引进了吴桥杂技、威风锣鼓、舞龙、斗鸡、风筝表演、焰火歌舞晚会等一系列广为人们喜爱的活动。2006年,田横镇政府为深入挖掘原汁原味的民俗资源,邀请西安歌舞剧院,首次将原始祭海仪式搬上艺术舞台,再现了原始祭海的古朴庄重。2008、2010两届祭海节由渔民自己承办,做到还节于民,虽然规模上无法与政府承办的相比,不过耕海牧渔祭沧海,极具民俗特色。
? 2006年,田横祭海节荣列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入选青岛市迎奥运十大节庆,并被确定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田横祭海节又成功的在中国数千个节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成为中华知名节庆!田横祭海节作为古老博大的渔文化节庆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活力。现在每年的田横祭海节都吸引来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很多的民俗专家也受到其纷彩文化的吸引,祭海节逐渐在国内沿海民俗节庆中享誉盛名。
五、结语
周戈庄祭海节是对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又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民间色彩海洋文化,祭海节的举办体现了海洋文化丰富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祭海节已经成为田横的文化标志,树立了一个独特的海洋文化节庆品牌。
但是田横祭海节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与问题,田横渔民数量的减少,让祭海文化的主体力量减弱,不可避免的造成祭海节影响力的下降,并且来观赏祭海节的游客中多数都是来自地理位置比较近的区域,怎样将新的文化理念,新的吸引游乐的方式,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到这种渔民文化,祭海风俗中,打造出 “青岛·田横”这样一个足以成为青岛特色旅游文化代名词的景观,还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青岛这样一个建置120年现代化比较发达,历史底蕴不足的海滨旅游城市,不仅要正视田横祭海风俗文化,将其纳入青岛的旅游体系,更要在古朴的海洋文化风采基础上将这个旅游点扩大成面,用文化理念打造旅游风情,实现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王苧萱.非常俗、非常美——周戈庄祭海节【J】.海洋世界,2006.02.
青岛财神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时机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为特征,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为主体,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式,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营利性经济部门。从文化产业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经济与文化的普遍的和全面的互渗。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逐渐显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重心和一股新力量,大有取代第二产业的趋势。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是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其他产业增加了大量的产品附加值。
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最早的部级开发区,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然而,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大规模城市化和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渐渐地超出了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承受能力,能源紧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经济开发区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一、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和正在编纂的“十二五”规划中都对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做了研究报告,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青岛开发区提出“文化立区”的战略。面对加入wto的战略格局,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这些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目前,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逐渐在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转型期,也为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开发区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开发区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整个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确立“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青岛经济开发区确立了“文化立区”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发区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把青岛经济开发区打造成高文化品位城区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就包括在税收、管理、审批等相关方面的相应优惠措施。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青岛经济开发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徐福石屋等,还有大学生艺术节、春节文艺晚会、元宵灯会、民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另外,青岛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处处充满着活力和生气,不同文化的融合培育出了独特的开发区精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岛经济开发区也开始着眼于未来——争取建设国际化城市。经过开发区人民多年的努力,开发区的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开发区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根据恩格尔系数推断,开发区人民的消费倾向会逐渐青睐于文化消费品,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
二、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青岛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已经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迹象,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改善。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青岛经济开发区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文化企业没有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责任。长期以来,青岛经济开发区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茫然,无法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作用。行业指导和管理比较混乱,这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相适应,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产业、搞活区域间的文化流通、实现国际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渐接轨所需要的资金扩张能力和运行机制之间严重格格不入,弱化了对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南部地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
了开发区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大半江山。与南部地区相比,北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南部地区,没有实现南北协调发展,使开发区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三)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的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亦然。然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我们把文化仅仅视为宣传教育工具,使得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限制过严,这种情况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目前,青岛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少企业或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而且,开发区文化企业资本市场开放晚,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开发区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经济开发区虽然现有32万多常住人口,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 543人的平均值。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开发区文化产业还没有跳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的圈子,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管理的人才。这成为了制约开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对策和建议
面对青岛经济开发区发展文化产业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改善。
(一)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是要增植大型文化服务企业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没有大型文化企业是不行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旧理念,多维度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制定文化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政策,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制定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般来说,文化事业部分是靠政府来投入,文化产业部分应向市场要效益。但目前青岛开发区文化产业组织还较弱小,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可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实施财政优惠政策、税金减免政策、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同时设立文化发展基金。三是市场管理政策。规范文化服务市场的政策,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建议由开发区有关部门牵头,在开发区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门服务。
(二)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在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中,要基本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非国有文化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支持和鼓励私营、个体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有计划的适量的外资进入的格局。首先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要确立国有经济投资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实施全方位开放政策,借助于民营的力量制定和实施以“国退民进”的文化产业民营发展策略。最后开发区还要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针对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比较紧缺的现实,引进外资成为了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开发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要扩大教育和科技成果的输出,发展对外商业演出,增加图书和影视音像制品出口等。
(三)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开发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开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突破口。根据开发区特有的经济、资源基础,应当以文化旅游产业、影视文化产业、节庆文化产业为重点行业。通过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体育竞技、动漫、大众传媒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青岛开发区着力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也是青岛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发展金沙滩、银沙滩和唐岛湾滨海公园、齐长城、马濠运河等景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区要不断提升它们的竞争力,加紧推进配套项目的开发,成为以滨海旅游为主的休闲文化产业。金凤凰奖颁奖典礼永久落户凤凰岛也为青岛开发区把凤凰岛打造成影视基地添加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开发区南部为中心的海滨文化产业集聚区。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四)进一步引进和培养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的
发展需要完整的人才队伍,开发区急需吸引和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人才,改变人才结构,建立人才高地。尤其要重点吸引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营人才,构建开发区文化产业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青岛经济开发区在原有的资源优势条件下,再加上雄厚的人才力量,相信开发区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会一片光明。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生态的城市,处处都迸发出活力与希望。开发区人民应发扬自己勤劳、勇于创新的精神,抓住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大力推动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把美丽的开发区打造成国际化新城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自己的城市品牌,以展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 柯可.文化产业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