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精选5篇)

  • 情感化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情感化设计主要分为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三种。 本能水平的情感反应与产品给予人的第一感受直接相连。通常会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肌理,声效等方面表现。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讲究的就是效用。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具有三个方面…

情感化设计(精选5篇)

情感化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家用厨具 生活方式

情感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化设计是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针对使用者精神层面的设计。在设计产品时融入情感的因素,通过产品外形上某种特定的符号和语义形式或产品的材质、色彩等设计要素将情感传达给其他人。根据产品的功能进行合理设计,使使用者在进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换起人们心中的美好情感,达到沟通和交流的效果,最终使人获得内心充实的审美体验。

情感化设计主要分为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三种。 本能水平的情感反应与产品给予人的第一感受直接相连。通常会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肌理,声效等方面表现。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讲究的就是效用。优秀的行为水平设计具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功能性、易用性、人机性。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信息、文化及产品对于使用者来说的意义。它是产品本身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是一些深层次的意识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人们喜欢在外出游玩时购买纪念品,不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实用功能,重要的是它所饱有的丰富的情感含义。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层面并不是绝对独立的,三者经常相互交叉。多数成功的情感化产品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起作用。

厨房作为现代房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空间不断的经历着变革,己从单纯烧菜做饭的场所,逐渐演变成人们缓解压力,放松享受,交流感情,促进家庭融合的重要居地。厨具的设计是和具体的饮食文化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目的的不同,必然导致其烹调原理的不同。东西方烹饪过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食物选料、刀工技法、烹饪手法、调味水平上。总体来说西方烹饪过程较为理性,而中国烹饪更具有随意性。纵观国内家庭厨房用具的发展,美的,海尔,方太,帅康等国内较大家电或厨具设计开发企业都将研发重点放在家电开发上。而其他厨房设计制造还不成规模,特别是厨房加工工具的生产多为小作坊式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现在的。国内很多厨具在设计概念上都是直接抄袭国外产品,并没有太多针对中国饮食习惯研究的产品开发,使得产品并不适合中国家庭使用。

对于家庭厨房用具设计要素老说功能性是对于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就像杯子是用来盛水供人饮用的,刀子是用来切割物体的。如果这个产品无法满足人们对它们的基本功能要求,那么它们也就丧失了产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安全性在厨具设计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厨房用具在使用中经常会对使用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那么它就失败的,所以厨具设计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在家庭各种活动中,家务劳动所花费的能耗是最大的。如何采用现有材料及生产程序设计出更为简单易用,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厨具产品可以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厨房用具满足了功能性、安全性和易用性之后,设计师和消费者又对厨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

我们通过总结其他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方法,并试图将其延伸到家用厨房用品的情感化设计中,对其提出一些可行性设计研究方案。

因为情感化的表达对于不同设计人群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烹饪的乐趣大于其生活必需性,所以针对年轻人设计的厨房用具的情感化更多的体现在产品的装饰性和使用过程中的趣味互动性上。

一、装饰性――本能水平的设计

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出了让厨房用具成为整个厨房中的装饰品的设计概念。消费者要求厨房用具可以被赋予更多的审美因素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图案化设计、系列化设计等方法对厨房用具进行设计分析。设计师通常会将一些流行元素或抽象符号融入到产品图案装饰中,以达到引用消费者情感呼应的作用,使得产品更加具有亲和力。

系列化设计是指围绕一个主题或者风格,把握产品之间相互关联进行成组成套的一种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是人类情感需求多样化、设计个性化的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但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而且可以有力的扩宽产品的市场销量。

二、使用方式的创新――行为水平的设计

产品的使用方式创新包涵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产品使用功能进行了易用性研究,主要是使产品可以较为容易的满足它的基本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近几年厨房小家电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就是因为它们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可以满足功能的产品,我们则要考虑如何让它更好的发挥其愉悦性能,也就是产品的娱乐性设计。在厨房用具设计中制造一些让人玩耍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增添人们的使用乐趣,吸引年轻人的注意,使他们放松心情轻松完成工作。

三、情景化――反思层面的设计

产品设计的情景化主要指的是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有意识的将产品本身与使用环境结合为一体,以产品为媒介来表现和传达设计师和使用者的情感。例如叙事性的设计和增加使用者的产品体验性都是反思层面的设计手段。叙述性设计透过“说故事”的方法来感动消费者,使其可以体会到产品背后隐藏的含义。设计师将具有一定情感含义的符号可视化,使消费者能够接受到这种情感的传达,对产品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反推出产生这份情感的文化的部分,体现其象征意涵。

每个人都有自发的创造欲望,厨具设计中不能因单纯追求简易的生活而抹杀消费者的创造欲,要注重留给他们自由的再创造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可换零部件、厨具模块化设计或者家电界面交互性等方法增加使用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很好的达到情感交流的效果。虽然在其他产品设计领域情感化设计的手法运用较多,但是针对家庭厨房用具的情感化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国内厨具设计界。过分的抄袭、缺乏研发使得国内现有很多家庭厨具并不能较好的满足中国百姓的日常烹饪工作。所以这次讨论希望设计师充分注意我们日常使用的厨具和中国人的饮食烹饪习惯,并且从设计人群的情感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DONALD A NORMAN.付秋芳,程进三译. 《情感化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情感化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品包装 包装设计情感化 认知心理学

人是通过语言沟通来交流,物与人则是通过物品功能、形态的传达来交流的。人在创造物品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表现其“性格”,使之有生命。我们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当设计使物品在外观、色彩、肌理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物品具有“人情味”时,它就不仅仅是使用的工具同时也是交流的媒体。

包装设计是为了达到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以及增强商品视觉美感等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从这一概念可以得出包装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要想让它“活”起来,设计者应赋予情感、给予其生命。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一般应有三个层次:商品包装的外观表现、商品包装的内在行为、商品包装对人的思维情感的影响,这三个层次就是我们所称为的本能水平设计、行为水平设计、反思水平设计。三种水平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应是本能设计、行为设计、反思设计,最终反思设计又反作用于前面两者。

一、商品包装的本能水平设计

商品包装本能水平的设计是处于意识和思维之前,设计与商品的最初效果有关,基本原理来自人类本能,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一致的。在本能水平上,视觉、触觉处于支配地位。商品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形体,设计者应根据不同形体来设计不同包装,通过外包装来展现商品体积和造型,使人产生第一印象,感觉包装就是商品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这属于视觉感应。包装是商品外观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作用,自然要求寻找共通的视觉语言。

有了视觉感应,当然不能缺少触觉感知,外形和形态是重要的,物理手感和材料质地也是重要的。包装使用的材料有不同质感,使人在触摸时有各异的感觉,形成心理感受,所以要根据商品的特质选材,适当材料的运用可以加强商品和其包装的融合度,达到更好的感观效果。商品包装的本能水平设计讲的是即时的情感效果,必须看起来好看、摸起来舒服,感性特征在起作用。

二、商品包装的行为水平的设计

商品包装的功能有物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物理功能是作用于物而不是作用于人的功能,也称为保护功能。包装的保护作用总在第一位,没有保护,包装失去意义。心理功能是物品能在多大程度上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也称为销售功能。生理功能是物品应具有的便于被人操作的功能,也称为方便功能。包装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上,首先应该适应工艺操作,便于商品生产制造,然后要便于商品流通,使之堆放牢靠、装卸省力。了解包装的功能,这是对设计者首先的要求。

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充分展现包装的可用性,使人感觉没有包装就没有商品,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了解人所需要包装存在的价值。商品包装的保护作用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都可以做得很好,而市场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商品要想吸引消费者,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设计者就必须赋予其包装独特的“促销能力”,以独特感人的形式让商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样种类的商品,精巧特别、深入人心的包装具有充足的竞争优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才能取得成功。

依据人们如何看待商品包装,设计者应考虑包装开发的形式:改进(使之更好)和创新(全新的)。包装成功与否,设计者独特的创作思维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要求设计者收集整理别人成功的经验,分析利用各类材料,洞察部分人难以察觉的事物,为设计出成功的包装做好准备。商品包装固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设计者同时要克服主观上的习惯和偏见,以全新的角度对待其设计,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打开促销的大门。

三、商品包装的反思水平设计

这个层次实际上指的是商品包装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在消费者内心产生的更深度的意识、理解、情感、文化背景等种种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影响。反思水平的设计涉及到许多领域,它注重信息、文化以及商品或者商品效用的意义,能够决定一个包装设计的成败。现代商品包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优秀设计层出不穷,被大众接受的也数不胜数,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设计者除了应在包装外形、功能与实用性上下工夫,还应针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要求着重考虑。往往商品本身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审美反映,而其包装运用反思设计技巧,可使用户情感、思维产生强烈波动,这是反思设计发挥了深层的作用,可见反思层次的重要。设计者可以利用商品包装心理策略,以消费对象年龄、习惯、文化水平、经济能力、接受能力等来进行设计,只有把握消费者心理才能稳操胜券。

商品包装的视觉冲击力是本能水平上的一种现象,这完全是对物品外表的反应,而其是否影响广泛、反响强烈来自反思水平,美超越外表,来自有意识的反思和经历,受知识、学习和文化的影响。诸多事实证明,在审美上令人感觉愉悦的包装设计,其商品较容易被购买使用;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沟通良好的包装设计,其商品容易使人长久情感依赖并引起更和谐的结果。

反思水平设计的精髓是“完全都在人们的头脑中”。反思水平活动常常是决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包装的总体印象,在总体评价时,小失误可能被完全忽略,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心理接受度可以完全改变其它消极经历。认真关注消费者提出意见的设计者通常是把这些人当作最忠实的支持者,以人为中心来设计是赢得忠实支持者的方式,同时也表明了反思水平的力量。反思水平的设计不仅与人长期感受有关、与提供的个人感触和热情的交互有关,还与设计者的理解度有关。设计者要考虑所有层面,做到思维反思、意识反思、设计反思,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去设计商品包装,最终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了一种精神寄托和依赖。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阐述表明了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系统的复杂,但我们可以相信,设计的感性成份越多,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情感化设计对设计者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上的。社会不仅仅需要理性化的设计者,更需要同时具有多种知识以及拥有责任心、道德感的设计者,它无疑是对设计者素质的挑战,当然,也是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洪.包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情感化设计范文第3篇

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在满足人们对功能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为包装商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一款好的包装,要讲求功能美、技术美、材料美、形式美。功能美,是包装的价值所在,包装的主要功能是用来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和增强商品的识别性。如果一款包装没有了它的功能性,可以说它不能被称为是包装了,可见包装的功能性在其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而我们常说的包装的视觉设计是包装的形式设计,在人类设计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从工业革命设计时期的忽略产品的形式美观,到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的重视手工业,反对机器制造业,反对繁杂的维多利亚设计,倡导自然美,再到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为人民设计,注重产品的功能性,提倡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再到乌尔姆设计学院强调技术美、理性美,把产品的功能性发展到极致,再到如今的世界多元化的开始,不同设计理念的产生,特别的美国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对人性的回归,又重新的唤醒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同样作为设计分支的包装设计也受着这样的影响。关于我国,虽然真正的设计起步较晚于西方,但是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古老文明和民族特色,这是我们在设计上拥有一条属于自己发展道路的资本,结合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包装设计的情感化是反映设计人文主义的一种表现,是符合设计发展趋势的。

二、包装设计中的三种水平层次

根据设计的特点,包装设计分为三种水平层次,依次是本能水平设计、行为水平设计、反思水平设计,三者并不完全孤立,有时也会多个存在,其中反水水平设计是设计中的高级水平。本能水平设计和人的感官有关,关系到能看到的能摸到的等人的本能体验,都是本能水平设计,本能水平设计是比较基本的设计,关系到产品的外形、质感等。如可口可乐的包装设计,鲜艳而醒目的红色,和百事可乐的蓝色,具有鲜明的区别。行为水平设计和产品的效用,使用产品的感受有关。但是感受包括很多方面:功能、性能和可用性。如果产品的性能不好,不能实现其功能性,消费者在使用中,体验失败,会形成沮丧心理。如果产品在使用中充满乐趣而且很容易是现目标,就会形成积极情感。例如,包装上的导向图案,我们会按照说明对包装进行开启,如果正确的开启包装,人们会很有成就感,会愿意下一次继续尝试;反之,人们会觉得这个导向是没有作用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反思水平是存在意识、情感、情绪和认知的最高水平,其最容易虽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水平上,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是有情感交流的,如人们会为拥有或使用某物感到光荣或羞耻。反思水平会使消费者对一款产品产生极为不一样的感受,例如有些人对恐怖的本能很喜好,而有些人可能非常厌恶,所以说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的最终的解释、理解和全部情感都会在反思水平上得到反映。

三、包装情感化设计与品牌塑造

消费者不是超市里的被动者,他们对一个熟悉品牌的选择来自对产品的使用的满意度,对新品牌而言则来自对新鲜感的尝试,包装在这里起到了提醒和展示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层次来说,包装设计的功能性也会变成一种品牌,也会成为消费者所忠实的理由,一款商品不能去迎合所有人的需求,正确的市场目标是塑造品牌的关键。在品牌中它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是品牌发展的关键,这其中除产品本身的历史积淀外,其中的标志、字体和色彩等也是人们所忠实的原因,人们会不自主的把自己的忠实说成是自己的个性,人们会说“这就是我”。这也正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个性需求也在发展,相应的包装设计也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品牌化概念,去适应人们的需求,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功能还是形式,都更加的贴近个人、贴近社会。

四、心理学与包装设计的情感化

情感化设计范文第4篇

生活素材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来源和基础,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和设计材料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只有受到生活中蕴涵情感因素的启迪,他们才能够产生较好的设计灵感,要想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人情感化,在设计前应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和酝酿大量的情感素材。视觉传达设计要求设计师需具备想象性,不过这种想象性需要以生活积累为前提,大量搜集的感性材料,并在记忆中形成表现,只有掌握的感性材料越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天马行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将生活中没有太大关联的事物整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有着丰富创意和逻辑丰富的视觉传达作品,让受众者产生很强的刺激感与尝鲜感,进而强烈冲击其思想挂念,加强他们的印象与记忆。同时,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表现对象,都需全面安排和思考,从而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诸如,在当今建筑设计表达中人们对情感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建筑形态多样,人们的习惯和情感也有所不同,建筑中的情感语言较强辅助,设计者应将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有机整合,让作品以审美体验促使人们产生情感诉求,展现出不同类型的情感,为建筑提供确最佳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创造形式将人们引向生活美学、技术关学和社会关学的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表达设计者之意、理、趣、韵等,使设计作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

设计中的情感释放和视觉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有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知,总是希望借助些外物像表情、文字、语言等表达情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年龄阶段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不同,设计师们往往通过自己作品设计将情感表达出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一关注生活中某个事物和有所积累,只有通过作品设计才能够将其自身情感进行表达。一般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师是借助视觉符号、作品版式、作品色彩、作品形式和作品形成等来表达个人情感,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情感化,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纯粹的来自作品本身,还是来自设计者的自身情感体验,以及受众者在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反映,而是将这些因素集于体的综合体现。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不仅需具有情感想象,还应具有视觉语言。由生活过渡到设计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以生活素材、作品功能和设计者的情感基调等多个方面来定位,采用个性视觉符号或典型形象对作品的情感风格进行阐述。设计者应将视觉表现与情感理论相互融合,当设计作品和情感基调相统一时,即可通过特殊的视觉符号去表现情感,使受众者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联系。人性化设计的内涵、起源的研究,剖析其历史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分析了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设计必须满足人自身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以及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通过视觉符号实现情感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感情化设计很难离开视觉符号的依赖,这些视觉上的符号是设计师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在客观世界中,视觉符号作为物象在情感中想象、提取和总结而出的产物,属于精神层面的信息。不同的视觉符号基于不同的个性或情感,或悠扬或低沉、或伤心或愉悦,这些都和人们的情感息息相关。以想象性与主观性为基本特点的视觉符号,往往可以刺激人们的想法情感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并在他们的体验过程和审美活动中不断诠释着自身的意义与功能,以此引发受众者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视觉符号中,点、线、面、圆等基本元素都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心理感受,他们作为涵盖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各种理念形态,能够互相转呗,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渗透情感化,就需要设计者灵活运用这些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版式风格等,都能够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一定的暗示作品,让作品更具情感魅力与审美意义。其中色彩是设计者表达作品情感的常用手段,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乏味单调的,设计中有色彩就有生命和活力,也就拥有情感,给受众者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者需要改变思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积极思考、探索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美观与功能之余,反思水平(情感)的设计有必要得到重视。反思水平的设计能在受众心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设计者从新视角去审视设计,达到改善设计的目的。设计为情,已经是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现有的设计不再只满足与功能和人们表层的视觉感受,而是以通过视觉语言向消费者和观赏者传递某种情感体验。

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融人情感化,不仅可提升作品的人性化价值,还能够为受众者和作品之间构建良好的情感桥梁。所以,视觉传达设计者应明白人们对作品的精神需要与情感需要,实现作品设计的情感化。

情感化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急生存设备;情感化设计;情感诉求

1.研究背景

灾难的侵袭是是每个社会都司空见惯的,却也是无法逃避的事实,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人为的灾难可以做好防备工作,天然的灾害却难以预测,只能通过完善的防灾准备,以及迅速合理有效的救援才能使灾难造成的损失最低化。

一个是否具有现代意义的灾难应急功能不仅关系到灾区自身的安危,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甚至是全社会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因而,应急生存设备的设计与研究应当更具有超前性,走在其他区域前面。

在应急生存设备产品同质化、设备刻板冷酷的今天,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设计者若能将情感诉求引入产品设计之中,借此突出产品的人性化和亲和力,则有利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慰藉,从而从容地面对现状,最终化解危机。

2.灾害中人的情感分析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人的心理反应体现在本能、行为、反思这3种层次上 [1],具体在灾害中表现为这样典型的情感反应:人在突发性灾难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表现的往往是本能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惊恐、的情绪,在等待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消极、绝望等,而灾后会反复浮现灾难时的场面,对灾难有关信息情绪激烈,长期抑郁和思维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抑郁症而有自杀的念头[2-3]。

3.应急生存设备的情感化设计策略

所谓“情感设计”就是设计师通过设计之物有目的、有意识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或者强化某种目的的设计[4]。基于情感诉求的应急生存设备,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体现其情感化设计。

3.1应急生存设备造型的情感设计

造型的决定因素是功能,功能是造型的前提,功能是通过造型来实现的,因而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造型作为传递产品信息、价值的第一关键要点,主要通过产品的形态产生对人心理的体验,使人产生愉快、忧伤、轻松、等不同的心理情绪。基于情感诉求的应急生存设备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设计者通过自身对于产品的认识和理解,挖掘和创造出具有情感特质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产品传达给使用者,从而激发出使用者积极正面的情感去面对现状。

多动能救援担架如图 1所示,它通过各种造型的变换解决了转运途中下雨输液的问题,如此贴心的设计,有利于稳定伤者的情绪,传达给伤者以产品的舒适的心理体验。

红十字应急救灾房如图2所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红十字”的世界造型通用符号,拥有卫生医疗救护的含义,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受灾人群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惊恐失落的情绪在关照中逐渐稳定下来。

图1 多功能救援担架 图 2 红十字应急救灾房

Fig 1 Multi-function rescue stretcher Fig 2 Red Cross emergency relief Room

3.2应急生存设备色彩的情感设计

色彩作为首当其冲的视觉审美因素,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并反映人们的情绪,尤其在这种应急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美国著名的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姆(Carolyn Bloom)曾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色彩的运用已经成为设计表达重要的因素。色彩的运用和形态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产品情感化的诸多设计因素中,色彩对于人的视觉刺激最为敏感和强烈,相对于其他因素更具于情感性。

色彩在我们大脑的感官中除了具有色彩的特性外,还能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经由生理和心理的联想,就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倾向,并在不同的情绪变化中反映出来,而和谐的色彩可以和我们的情感相统一。应急生存设备的色彩情感主要指产品外观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和巨大的象征意义,这些产品色彩的感受主要通过人的眼睛对不同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调和和对比而来,恰如其分的色彩调和和对比,可以达到统一和谐的效果,由此带来心理情感上的体验。例如,柠檬黄、橙黄往往给人一种酸味、芳香的心理暗示,红色使人兴奋并警惕,黑色庄重肃穆,紫色高贵典雅,绿色象征青春活力[5]。而在灾害应急的场景中,色彩的运用对于人们的心理影响变化更为明显。

免支架式输液器如图3所示,在色彩上运用蓝白色的搭配,而蓝白色有平静的意义就在其中,这样有助于帮助受伤的人平息内心的紧张、焦虑不安、和惊恐的情绪,从而接受及时有效的点滴治疗。

Fig 3 Bracket-free infusion Fig 4 Fracture fixation

3.3应急生存设备材质的情感设计

产品的材质的质感和肌理是物质形成的前提,它不仅兼备了材料的功能特性,还具有特定的心理情感反应。在设计中通过材质的物理特性和潜在的表现性因素被引发为产品的内在意蕴时,它们会更贴切地与设计主题和产品内容融合为一体[6],使产品更生动、更贴近人的心理变化。

质感和肌理在应急生存设备的设计中是可以看到并且感受到,它通过对人感官的刺激和影响,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倾向和风格意识。

骨折固定架如图4所示,通过优雅的塑料外壳设计,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以往石膏固定架产品生冷、漠视的意向,还极大的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传达了极强关照的人性化情感诉求。

4.结语

应急生存设备不仅体现在对生理的关怀,更要在积极正面情感的诉求上与人产生交流、共鸣,真正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大力倡导情感化设计的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唐纳德.诺曼在其《情感化设计》提出理想的产品是“最吸引人的,令人快乐和有趣的,有效的,可理解的”,给情感化设计提供了标准之一,无论是从造型、色彩、材质角度而言,情感诉求在应急生存设备中的体现是人类关怀的最具体的方式,是最深层次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邹文卫.地震社会心理与地震应急减灾宣传[J].灾害学,2006.

[3]徐芳.地震灾害心理伤害急救措施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09.

[4]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