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精选5篇)

  • 生物化学实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物化学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非常快,新的生化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基于这一要求,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重新编辑了针对性强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具体如下:删减…

生物化学实验(精选5篇)

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辅。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于是,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物化学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非常快,新的生化技术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基于这一要求,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重新编辑了针对性强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具体如下:删减了比较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如某种物质的性质鉴定、含量测定或某种生化技术的学习等,增加了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比例,增开蛋白质分离纯化、核酸提取鉴定、PCR技术、基因工程、分子杂交等实验项目。通过两年实验教学反馈、实验项目更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能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为他们未来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一定科研基础。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新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采用中英文版,军医出版社出版。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操作,忽视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机械的状态。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课后对所做实验基本没什么印象,对结果的分析也很肤浅。为了增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欲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首先将学生放到一个主动学习的位置上,我们随机选择了11级法医专业的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前给学生布置血浆清蛋白分离纯化,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课每小组发言交流、根据交流情况给每个学生一定的实验分值。实验课堂上,学生查阅资料和实验方法进行交流,不同小组所用的主要方法有盐析及凝胶层析、电泳法、离心法等。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大家掌握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及实验原理。最后教师简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盐析及凝胶层析法对血浆清蛋白分离。

(二)开放实验室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探索最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仅靠课堂还是不够的。学生做完一个实验不但对实验的原理操作等要有深刻理解,最好对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了解,做到举一反三。所以我们针对实验课的内容,选择性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生要查阅资料写一个小的报告,实验教师审查过后在实验室操作。如做完“双缩脲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后,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实验材料或测定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通过开放实验室,使对生物化学有兴趣的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要求。

我们还开设生物化学虚拟实验室对基因工程、分子杂交等实验项目时间周期长、实验要求高,目前不能大面积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虚拟实验。借助虚拟实验室可以在课堂或者实验室开放时间让学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三)实验考核的改革

从2012年开始,生物化学实验与分子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因此, 实验课程的考核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前的考核项目是上课表现、实验报告、实践操作。改革后根据学生课堂全程表现给出合理分数,具体将他们积极提问、回答问题的表现记入上课表现分,激发他们积极讨论的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动手程度、实验结果给一个课堂表现分,实验报告主要根据实验报告完整性、实验结果、结果分析给出合理分数。最后对学生进行实验理论闭卷考试。学生成绩由笔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操作成绩三部分构成。通过考核内容改革学生主动性、参与操作程度,基本实验原理理解程度增强,减少实验成绩不客观因素。

总之,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成功的,学生也相当满意。开设实验项目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该实验考核办法也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生化实验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有效地弥补了当前生物化学课程考试体系的操作性不强的不足。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第2篇

(1)实验室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

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

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

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

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2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在提高学生科研思路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3]。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多为“老师讲,学生做”的教学模式,同时实验准备工作全部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完成,并且实验项目中验证性、操作性实验所占比例较高,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很少或几乎没有,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操作技能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不利。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组以动物生物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为契机,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重视实验准备工作

对于整个动物类本科学生而言,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深刻理解,同时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实验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尽管实验准备工作琐碎而又枯燥,却直接关系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1认真配制试剂

由于不同试剂的溶解次序可能直接影响溶质的溶解效果,因此在一种溶液需要用到多种不同试剂配制时,必须要事先考虑好溶解的次序问题,如果次序颠倒,则可能引起某种试剂很难溶解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出现浑浊或者沉淀。可以把易溶的先加到溶剂中,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试剂;也可以把每一种试剂分别用少量溶剂溶解后再按照要求比例混合。对于不同的试剂配制要不断摸索方法并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已配好的试剂也要进行安全存放,防止挥发、光解、氧化等,教学工作完成后未用完的溶液要按规定存放或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随意处置造成环境污染。

1.2做好预实验

进行预实验是检验实验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的唯一有效方法,因此是实验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实验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对于新购买的不同批次或不同生产厂家的材料和试剂,实验结果可能相差很大,此时预实验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预实验的进行,可以及时了解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试剂,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做到有备无患。另外,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实验人员还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以检查实验准备的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为学生服务,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

2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本按照“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照猫画虎”做实验的程序进行。做完实验后,很多学生仅仅对实验的现象感兴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即使在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相符时,也不能发现问题所在,不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实验的改进;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以及实验报告的批阅中往往发现严重的抄袭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老师提出了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具体实施办法是:在实验开始前,首先要求学生在5~10min内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步骤等进行详细的阅读;在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后,教师对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短的说明,同时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行指导,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最后将实验的整个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实施。实验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巡回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提醒学生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启发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最后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过程和结论的总结。自始至终,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只在必要时才进行操作示范,因此避免了“照猫画虎”的现象,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加强。较之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课教学能够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3任务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所谓任务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以任务的形式下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讨论、分析,并通过相互协作完成任务[4]。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过低,教学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进行,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度与积极性,课程组老师尝试将任务教学法引入到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对于实验项目“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进行任务教学法开展的实验教学,首先将学生分成每组3~4人的小组,要求各个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实验指导以及相关资料了解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经小组讨论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剂的配制、仪器的组装和调试、样品的测试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计算、分析;最后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总结。

4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课程组老师在近年来不断尝试和探索,逐步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开设的比例,并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如针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相关实验共有以下几个项目:1)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2)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盐析粗分离;3)IgG粗制品凝胶过滤法脱盐;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鉴定血清蛋白。以上实验项目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互相没有联系,但经过次序调整后项目顺序变为2),3),1),4),并将每次实验所得样品进行保留,用于下次实验。如此一来,单纯的几个基础性实验互相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首先采用盐析法从血浆/血清中粗分离出γ-球蛋白,然后采用SephadexG-25葡聚糖凝胶进行脱盐处理,接下来利用双缩脲法测定脱盐所得蛋白质样品的浓度,根据蛋白质浓度测定结果,确定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样品的上样体积,同时将原始的血清蛋白样品作为对照,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原始的血清蛋白以及经盐析分离、层析脱盐处理的蛋白质样品进行电泳分离鉴定。

5小结

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实践性[5],主要通过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6]。以上几点是本课程组老师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经改革后的生物化学实验项目中,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得到了有机结合,并在充分重视实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了任务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因此使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相信在课程组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河南科技大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会更加符合现代生物学科学生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生金.以学生为实验实施主体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253-254.

[2]蔡玉华,杜江,胥振国.任务驱动与PBL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10):1410-1412.

[3]孙洁.实验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18-219.

[4]陈伶俐,李杰,卢芳国,等.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97-98.

[5]崔英俊,李庆章,高学军,等.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尝试[J].实验室科学,2007(6):51-52.

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物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SRP 毕业论文 改革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前沿性,是研究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对验证和巩固动物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动物机体内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并且运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只是注重理论课程内容的复证,同时也在响应国家要求培养适应创新型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号召,进行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优化组合,更新替换陈旧实验内容,对本科生开放一些实验室,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不能满足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挥。因此,本实验室针对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首先将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从以前的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32学时的实验课程,对以前的实验项目进行大幅度删减,替换一些重复的和与学生创新性结合不紧密的实验项目,增加了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思维发展的综合设计性的大实验,同时把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和学生毕业论文纳入到实验教学中,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并融为一体,影响且促进实验教学进行相应改革,一方面可以满足理论课程需求并且使之提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低年级农科类本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创新和动手能力,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相关工作与独立开展科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于实验课中实施,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为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使SRP项目融入实验教学课堂,首先使大学生实践训练计划(SRP)项目的内容与实验课进行有机结合,通过SRP项目的实施推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发生相应调整改革,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的启动实施要求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从以下几方面陈述。

首先,改变以前课前教师为主体,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器材和实验所需要的设备,然后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教师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等实验内容后再让学生被动的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按照医生的“照配方抓药”的上课模式进行的实验训练操作,转换成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准备中,不但满足了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渴求,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因此,通过这种上课模式的转变,既加强学生主动申报SRP项目的积极性使其有目的参与到实验教学准备中,又满足了学生为申报SRP项目需要掌握大量实验技能知识的渴求,同时也推动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朝着有利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其次,设计实验课内容与要SRP项目有机结合,根据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安排先后顺序,使学生逐渐适应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渡,使内容从基础到综合再到创新性实验进行逐步提高,使学生也能从易到难,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渡过程中把将要申报的SRP项目的内容和整个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到的技巧促使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申报成功,反过来SRP项目的内容也影响并推进了实验内容快速改革,顺应了该实验课程改革发展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实验课程开始时,先让学生做简单的基础实验,从最简单的配制试剂和洗涤实验仪器开始,接着训练学生正确的使用各种型号微量可调移液枪、移液管、电子天平和离心机以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的使用等。比如,通过实验项目中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测定,使学生用实验得出的血液葡萄糖浓度的结果结合理论课程中糖代谢的章节,布置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实验总结并积极动脑思考糖代谢发生障碍的机理以及在临床代谢中的意义,又比如通过测定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力让学生了解氨酶酶在机体内是如何代谢的,并且让学生掌握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在临床代谢中的意义,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内容以及教师适时的引导来锻炼他们思考申报SRP项目的内容。对刚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技能的操作训练和对实验原理设计的初步理解,使他们对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具有感性认识,使之形成从简单到逐步适应的一个过渡。

接着进行综合性实验能力的培训,通过以上简单实验的培训后将要跨度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阶段,此阶段可以将具有联系的几个实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用几次实验课完成,也就是前一个实验的结果是下一个实验的材料,使这几个连续的实验成为一个系统性、连贯性的完整体系,这种大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是为了帮助二年级学生参加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SRP)的申报,并且对他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将要继续进行科学实验研究也有帮助,例如,核酸的整个系列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首先把动物组织或血液中的基因组DNA提取出来,接着,第二个实验是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也就是把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动物组织提取的核酸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再鉴定DNA,然后第三个实验是核酸浓度的测定,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和纯度,接着的第四个实验是PCR链式反应,用前面制备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再反过来用前面学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鉴定PCR产物,再把PCR产物用紫外分析仪或应用凝胶成像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核酸整个系列的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核酸的制备以及对核酸进行全面分析的整个实验技术。该综合实验兼顾了电泳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技术、PCR扩增和离心等多种实验技术,达到了把生物化学技术中的多种实验技术尽可能的分配到这个大的综合性实验中。此时,学生的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已经申报成功,由于学生迫切要完成该项目,学生会积极、主动并且认真地完成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其创新性思维的发挥又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创新性实验的开展也充满了期待和渴盼,因此,SRP项目的顺利实施再次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使之朝着培养人才模式的的方向发展,也顺应了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最后,进入了创新性实验能力的培训阶段,该阶段将使实验教学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出发,突出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的培训,此阶段的实验教学要结合学生申报的SRP项目,再开一些与他们申报并完成的SRP项目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他们完成SRP项目内容有一些建设性的指导,也就是再开设一些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由教师给出实验题目,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和前面实验的训练,再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和步骤,自己准备试剂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初步科研的能力,并且协助学生顺利的完成SRP项目,同时对实验教学改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进入到一个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加强毕业论文与实验课程有机结合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通过以上SRP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式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并使SRP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毕业论文相结合,使学生在SRP项目基础上扩展并提出与本实验课程相关并且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通过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完成自己设计的毕业论文的实验方案,通过课余时间准备、培养实验材料和配制实验所需试剂并进行实验,该实验项目的完成可以延续到毕业,此实验教学阶段锻炼了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学会独力思考、独自处理和实践实验的能力,达到逐渐使学生能够独自驾驭完成实验的目标,比如,实验室的1个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蝇蛆抗菌肽的提取及分离鉴定”,该论文涉及了蛋白质的提取法、用凝胶层析柱或透析袋法进行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法进行的蛋白质的鉴定、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分子量等实验内容,但本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缺少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的实验内容,通过总结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涉及或发现的实验课内容缺少的实验技术,在下一年的实验课时进行选择性的补充或替换,通过毕业论文的实施推进实验教学进行相应改革,通过毕业论文发现可以把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和鉴定及分子量的测定归结到一个大的蛋白质的综合性实验里,学生通过自主的综合性实验的锻炼,其实验操作受到了更全面的培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科研思维和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使其相关的实验内容纳入或补充到实验教学的模式中也促进了动物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因此,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与毕业论文需求的实验技术相互映衬,通过毕业论文于实验课中的实施并促进了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三、结语

通过大学生训练计划(SRP)项目和学生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教学,并且促进了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实践,并提高了学生主动做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通过SRP项目和学生毕业论文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改革实践,使学生做动物生物化学实验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并提高了其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Donald RC,Deborah LB,Kim KM.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2003.104.

[2]张庭廷,李恩,刘慧君.《生物化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体会[J].教育科研,2009,3(1):87-99.

[3]户业丽,吕中,程波,胡婧,韩新才.构建生物化学实验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9,(1):4-6.

生物化学实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课程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类专业实验课程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是他们认识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塑造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仍有不足,本文基于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对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成绩评估制度以及实验教学内容等进行优化,创建新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有望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综合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生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部分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实验教学方法传统。以我校开设的化学实验为例,大部分实验课程的讲授和理论课讲授形式相同,容易使学生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此外,实验项目的设置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不同专业相同的实验课程设置也应不同,而实验课程的设置多以书本为基础,因此不能很好的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契合,以至于学生不能理解所进行的实验课程与自身专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同时也不能较好地把握化学实验的理论性和整体性。第二,实验教学项目陈旧。实践内容大多是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例如有机化学专题实验课,实验内容均是很多年前已经确定的实验项目,内容陈旧缺乏推陈出新,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另外,实验设备仪器的陈旧,既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又影响学生对实验先进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缺乏交流信息的平台。学生在预习实验和实验课后不能很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学校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学生不能轻易通过信息交流方式与外界交流最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完成老师下达的实验要求,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实验考核方式单一。大部分高校相关实验课程对实验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所交实验报告上,书面格式固定的实验报告很难体现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难以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在实验过程中的感想。第五,学生的积极性差。由于实验平台、课程时间等各方面的不足,学生需要分组进行实验的操作,同组中难免会出现“观看”实验,实验结束后在数据处理时出现抄袭的现象,长此以往,这类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形成惰性,不但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缺失了理论与实践贯通的能力,违背了化学实验教学最根本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拟提出的解决办法与探索

2.1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尝试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将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室转移到学生,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材料,包括书籍、网络视频、博客、电子书等,也可以在网络上相互讨论,完成对即将进行的实验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和原理等自主学习,再结合课上实验的具体操作和结果处理,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和实验的融会贯通[2-6]。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看出,由于多数学生课前预习态度不积极,自主性不足,实验课上只是一味地跟随老师进行实验课程学习,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致使在实验课程结束后不能有效地掌握实验相关的知识原理和技能。基于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学生小组划分、课前学生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报告、课上各小组总结汇报预习结果并相互讨论、教师补充答疑、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该次实验的所感所想、教师考核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索乐趣[3]。以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为例,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课前各组查阅与实验相关文献材料进行预习,查找并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教学中,先由各组进行预习总结汇报并相互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并答疑,强调本实验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从批阅课后学生实验报告册可以看出,实验预习部分充实且多样化,各组特色不同且鲜明,实验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部分内容详实,更好地体现出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充分表现出学生对实验研究的独特见解和自我创新,有利于学生科研素养的提升。2.2优化实验成绩评估制度。制定多样化的实验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到平时实验的考核中,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详细评分细则和标准如表1所示。期末成绩评定规则:平时成绩占60%(实验预习10%、实验操作20%、实验习惯10%、实验结果10%、实验报告10%),期末实验理论及操作考试占25%,设计创新性实验占15%。实验分数的评定严格按照各个实验的评分细则,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素养。同时,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适当给学生布置阅读科技论文文献并依据科技论文格式撰写实验报告,为学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2.3优化实验教学内容。2.3.1基础实验的选择。生物类专业化学基础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1]。笔者精选下列几个基础实验: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滴定、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硝酸盐含量的测定、Bi3+和Pb2+含量的连续测定、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碳酸钠的制备(常规法和微波法)、胶体的性质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这些实验既包含有生物类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例如分离提纯技术、含量测定、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法等,而且涉及各类常见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包括电子分析天平、微量移液器、离心机、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泳仪、旋转蒸发仪等。基础实验的选择不仅可以完成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的内容安排,同时也较好地结合了生物类专业的实验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为该专业学生在今后的生物实验课程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2.3.2设计性实验的选择。设计性实验包括分析方案设计和完成实验两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可拟定几套设计性实验题目供学生独立完成,例如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测定、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分析等。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确定实验内容,分析评价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计算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对自己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分析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