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名言(精选5篇)

  • 战争的名言(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昆体良 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肖伯纳 3.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 ——裘·恺撒 4.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 ——普坦汉姆 5.战争是帝王的娱乐。 6.有国家就有战争。 ——伯克 7.生者…

战争的名言(精选5篇)

战争的名言范文第1篇

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战争的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有关战争的励志名言精选1.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

——昆体良

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肖伯纳

3.任意对待被征服者是战争给予征服者的权利。

——裘·恺撒

4.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

——普坦汉姆

5.战争是帝王的娱乐。

6.有国家就有战争。

——伯克

7.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

——萨都剌《过居庸关》

8.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管仲

9.异乡的过客啊,请带话给斯巴达人,说我们忠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

——《温泉关墓志铭》

10.在战略上是打强的,在战役、战术上是打弱的。

——刘伯承

11.爱情和战争都是不择手段的。

——弗·斯梅德利

12.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

——列宁

13.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1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

——辛弃疾

15.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

——贺拉斯

有关战争的励志名言经典1.雅典人,留来勉励大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对于勇敢者而言,几句话就如同长篇大论的演讲。

——希波克拉提斯

2.我总想战斗。

——希特勒

3.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

——萨卢斯特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5.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

——俾斯麦

6.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

——海塞

7.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

——韦格蒂乌斯

8.国虽大,好战必亡。

——司马穰苴《司马法·仁本》

9.政治的最终目的是战争。

——希特勒

10.战争用伯也用黄金。

——奥维德

11.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

——乔·斯威夫特

12.我不曾学会演奏美妙的音乐,但我知道如何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变得光荣与伟大。

——地米斯托克利

13.总有一天,我们神圣的特洛伊和普列阿提司以及普列阿提司持矛的人民,都会消失。

——荷马

14.最初的奋力一击,是战争成功的分水岭。

——高尔史密斯

15.蔑视比杀戮更能刺痛敌人的心。

——维克提乌斯

有关战争的励志名言推荐1.如果在扎马我没有被你击败,那我将把自己列在亚历山大之上。

——汉尼拔

2.如果波斯人的箭雨真能遮天蔽日,那我们正好在荫凉下作战。

——迪奥尼斯

3.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查·埃利奥特

4.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

——尉缭《尉缭子·十二陵》

5.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富兰克林

6.每一代都至少应该经历一场战争的洗礼。

——希特勒

7.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

——西塞罗

8.骰子已经掷下。

——恺撒

9.只要有一个外国人在意大利的土地上,罗马就决不谈和。

10.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

——乔·斯威夫特

11.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

——马基雅弗利

12.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塔西佗

13.狮子率领的羊群战斗力远胜由绵羊率领的狮子。

——亚历山大大帝

14.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史文明

15.拿住它,或者躺在上面。

16.时代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

——希特勒

17.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

——希特勒

18.在我们之外不再有别的部落,唯有波涛,峭壁以及凶恶的罗马人。

即使是效忠和驯服也免不了受其骄横跋扈。这些全世界的强盗,在劫掠一切大陆后,现在又到海上来抢夺。如果敌人富足,他们就贪求财物;如果敌人贫穷,他们也要征服以获取荣誉。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他们都欲壑难填,世上惟有他们对贫穷和富裕都怀有如此的贪心。他们抢劫、杀戮、偷盗却美其名曰统治,所到之处皆化为焦土,却称之为和平。——塔西佗记述的不列颠酋长卡塔尼库斯在最后的格兰比安山战役前演讲中对罗马暴行的控诉。

19.唯有自传才是真正地历史。

——托·卡莱尔

20.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战争的名言范文第2篇

作者:孙武(中国)

时间:约公元前512年

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部2500多年前的兵书,至今仍然在不停地被世人解读和学习,其影响力不局限于诞生地而是辐射至整个世界,其生命力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渗透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这部兵书就是中国春秋时代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内容共13篇,包括计篇、作战、谋攻、形篇、势篇、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

书中探讨了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种种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以朴素的哲学辩证思维研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逻辑缜密,常读常新。

西方军事经典――《战争论》

作者:克劳塞维茨(德国)

时间:1832~1837

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全书60余万字,分3卷8篇,分别论述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进攻与防御和战争计划等。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尽管该书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开创空军新时代的论著――《制空权》

作者:杜黑(意大利)

时间:1921年

名言: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

1921年,杜黑出版了他“制空权理论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制空权》。他认为,陆地和海洋上面的天空是一个不可侵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空间活动的航空兵是不能从属于陆海军的,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独立的空军,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出能在新战场上作战的一个实体。独立空军建立后,必须通过空中进攻才能充分发挥飞机的独特性能,夺取制空权。

制空权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杜黑制空权理论问世后很快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空军建设的圭臬。尽管由于杜黑缺乏实践,他的理论有很大的预测性、主观性和片面性,但它给世界军事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人们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并誉杜黑为“战略空军之父”。

海军史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作者:马汉(美国)

时间:1890年

名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马汉一生致力于海军战略理论研究和著述,共留下专著二十多部和论文130多篇。《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是1890年出版的,它是马汉海权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是海权论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马汉海权论的奠基之作。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在美国再版32次,几乎被所有欧洲国家翻译出版。英国的评论家把这本书看作为他们的军官和政治活动家应遵循的原则的说明。德国皇帝命令将此书的译本放在他的新海军的每条舰船的舱室里供军官阅读。日本政府特别命令将本书的译本分发给陆、海军军官、政治领袖和学校。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称马汉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美国的军事院校和军事理论研究机构均把本书列为必修的课程。

因此,海权论不仅成为美国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对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的海军建设和海军战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机械化战争理论著作――

《装甲战》

作者:富勒(英国)

时间:1932年

名言:缺乏工业、制造能力和机动车辆的国家将无力抗击外国的入侵。

英国人富勒于1932年发表《装甲战》一书。这本书是关于机械化战争理论的代表,被奉为“机械化战争的圣经”。

富勒认为,未来战争主要是机械化战争;未来的军队不应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而应由摩托化游击部队、第一线机械化部队和第二线非装甲部队组成;目标、进攻、集中、节约兵力、机动、突然性、安全和协同、简明仍是进行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原则,但更要注意用瓦解敌人士气的方式来取代军事力量摧毁敌人的方式;进攻是机械化战争的主要样式等。

最早对富勒的思想感兴趣的是德国人。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甚至能大段背诵《装甲战》中的内容。在富勒提出“瘫痪战”、“纵深战”、和“合成部队”理论的指导下,德国人开始了大规模使用装甲力量进行突击作战。在1939年至1941年的欧洲,涂着铁十字标记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在“容克死神”的配合下,像黑夜里的闪电一样流畅,突破―合围―再突破―再合围,一次次催垮对手的战斗意志。古德里安、隆美尔、巴顿、蒙哥马利……这些辉煌的名字都与《装甲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整个世界的陆军装备体制,仍在遵循富勒当年的规划。

西方军官必修教材――

《战争艺术概论》

作者:若米尼(瑞士)

时间:1838年

名言:战争艺术是永远存在着,尤其是战略,不论在恺撒时代,还是在拿破仑时代,都是一样的。

若米尼撰写的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被欧美各国普遍列为权威性军事教材,曾是美国内战南北两军军官们的必备读物。《战争艺术概论》总结了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根据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战争基本远离,提出了很多当时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原则、方法和形式。

《战争艺术概论》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该书以战争实践为基础,在不少问题上强调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学问不在于博,而在于精;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兵力;正确认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的必然关系;根据情况运用战争艺术原则;战争绝不是数学行动;反对绝对论,承认相对论;攻防可以互相转化;依据情况修正作战计划;精神力量能产生物质效应;对群众的意见既重视,又不依赖。凡此种种,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辩证法思维。

战术训练与战斗原则指南――

《制胜的科学》

作者:苏沃洛夫(俄国)

时间:1796年

名言:打退敌人是失败,而消灭敌人才是胜利。

《制胜的科学》是俄国伟大军事统帅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积多年作战和训练的经验撰写的一部军事名著,集中反映了十八世纪俄国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曾对欧洲和后来苏联的军事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制胜的科学》集中反映了苏沃洛夫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治军之道,包括军事成就、军事思想、指挥风格和指挥艺术等,影响俄国军界好几代人。十月革命后,列宁审批的第一本红军战士手册中,也引用了它的主要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级苏军将领对苏沃洛夫的治军方略和战术原则备加推崇,苏维埃最高主席团还于1942年7月颁布了制定一、二、三级苏沃洛夫军事勋章的命令。《制胜的科学》与其作者的名字一起,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理论家的广泛关注。

当代东方军事理论巨著――《论持久战》

作者:(中国)

时间:1938年

名言: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论持久战》一书,是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这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无论军事上还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都很有借鉴意义。

认为,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环境不利于我方时应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则必胜。在此情况下要杜绝“投降论”和“速胜论”,因为在敌强于我时这两种论调必然导致客观失败。

其实,论持久战这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将抗日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现在重读会发现,《论持久战》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情况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足见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间接路线战略之源――《战略论》

作者:李德・哈特(英国)

时间:1941年

名言:如果获胜的国家自己也遭到惨重的损失,战后弄得精疲力竭,那么,即使获得最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李德・哈特,英国军事理论家。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富勒等人一起提出了坦克、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在《战略论》一书中,他总结了从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提出了“间接路线”战略理论。

李德・哈特在《战略论》开篇中还大段引述中国古代兵学家孙武的格言,可见他的“间接路线”战略深受孙武影响,反应了西方军事理论向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东方兵学的靠拢。

核战略理论的开先河之作――《绝对武器》

作者:伯纳德・布罗迪(美国)

时间:1946年

战争的名言范文第3篇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广大官兵在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等问题上面临诸多新的考验。陕西部队五支队把读好书摘名言警句育新人作为加大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辅助手段。配合人生观教育,组织战士阅读品德修养书籍,摘抄雷锋苏宁等名言,让青年战士从革命英雄人物的名言中受到启迪,寻找“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立身做人”的答案。最近,他们针对官兵的思想实际,组织官兵阅读《青年战士的楷模__李向群》《李向群日记摘抄》《绿色年华丛书》等,让战士从中摘抄名言警句。战士孟新明摘抄“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等于没有灵魂”后,写下了“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才是我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低级庸俗颓废腐朽的东西所污染,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不断进步,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心得体会。配合优良传统教育,组织官兵阅读革命战争题材书籍,摘抄革命前辈名言,激励大家永葆本色。他们为大家推荐了《忆长征》《圣地风景》《永恒星座》《热血英魂》等书籍,引导大家摘抄“人的一生都在长征,这是最可贵的人生价值。”等名言。战士吴永军在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后写到“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决心,继承优良传统,争做跨世纪四有军人。配合法纪教育,他们组织战士阅读《军人涉法回答》《绿色方圆》等书籍,摘抄“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失足成千古恨”等名言,使战士从血的教训中看到违法乱纪的危害,增强自觉学法严格守法依法执勤争做护法卫士的自觉性。

战士王志鹏从小就失去母亲,性格孤僻。指导员张国力得知后,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士兵生活导航》等书让其从中多摘抄名言,多体会名言,进而教育他像保尔那样热爱生活和事业。江苏籍战士李壮是独生子,在家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当兵第一年就花了家里4000多元。对此,中队干部给他送去《雷锋》《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等书籍,要求他每天至少从中摘抄3至5句名言警句,使他从书中领悟到了人作真谛,自觉改掉了不良习惯。

干部通过检查摘抄的名言警句发现战士暴露的思想问题350多个,用名言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80多个,名言摘抄本成了联系官兵的纽带和桥梁。

战争的名言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必然会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文化中的一些特点、时代特征、背景,或一种文化中所重视的一些方面,也可以从语言的词汇体现出来,而人名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词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浅析1912年到2005年的日本男子名字,可以解析其所隐含的时代、文化信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人名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隐含着一个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民族的人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日本的人名多采用汉字。汉字起名,在日本可要“过五关斩六将”。所谓五关,指的是孩子的名字必须符合“五格”,即总格—昭示一生的吉利;人格—反映期待的性格才能,并要求可以克制凶运;地格—符合对健康、平安等的追求;天格—不得和祖先的宿命冲突;外格—与所处外界环境和谐。“六将”就是若干辅助规则,比如若干汉字因为各种原因是不能用在名字里的,像伶、逸、稀等。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又使日本一些传统吉利的名字带有了不吉利的意思,比如“涌大”本来是很有气势的名字,但读音让英语国家的人听来就是“you die"(去死吧)等等。由此看来,日本人名不仅直接反映出了命名者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本文依据日本明治安田保险公司对每年参保的新生儿人气名字前十名的统计(/fazhan/">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为己”),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名字中带有“修(修身)”则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5)儒家思想主张“刚毅木呐近仁”(《论语·子路》)。刚毅即坚定性,有志有德的人,行事应该刚毅。此外,“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易传》)。刚健而中正,即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才能有所收获。在日本男子名字中多带有“刚(刚健、刚毅)、健(强健)、勇(勇敢)、选(前进)、异(提高)、捻、美(这两字均为“有成绩,结果实”之意)、勉(努力)”等字。

(6)儒家思想主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即读书人心胸不可以不宽大,志气不可以不坚强,因为他要担负重责大任,而且要走很远的路。在这个句子中,“弘”是心胸宽大的意思。名字中带有“弘(广大)、博(多、大)、浩(多、盛大)、茂(茂盛)、隆(兴盛)、矍(丰富,多)”,多体现了儒家的这种思想。

 在侵华战争之前,为了适应对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国内民众的思想控制,积极推行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显扬八洪一宇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极力美化侵略战争,把对外侵略说成是“神圣事业”,力图使国内民众对其所发起的侵略战争全力认同。在表3与表2的名字中,“勇(勇敢)、腾(胜利)、腾利(胜利)、功(功绩)、 (功勋)”等字出现频率之高,可见当时的日本民众对侵略战争采取的是盲目支持、追随、容忍的态度,其受军国主义影响可见一斑。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不仅宣告近代天皇制、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彻底破产和失败,也宣告了其在思想文化上的彻底破产。随后,美军占领了日本,并在占领军的主导下推行了民主化改革,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也希望放弃战争走和平道路,和平民主思想成为了当时日本社会思潮的主旋律。

 日本因发动战争而遭到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战后日本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整个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发展经济成了战后日本社会的主流。表4的名字多出现“诚、清、修、刚、隆”等较为平和心态的字眼。

 此外,战败也使得日本民众对传统的日本思想道德体系丧失了信心,为重新构建日本人自己的道德体系,许多民间道德教育组织纷纷创立,希望为战败后的日本人民提供精神支柱,指明新的人生道路,而丸山敏雄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他在深入探讨日本古典道德思想和宗教道德的基础上,通过对旧道德束缚人的思想、压抑人性、脱离平民生活等弊端的批判,形成了自己的以“纯情”为基本原则,以“明朗”“爱和”“喜劳”为道德准则的纯粹伦理,并创立伦理研究所,重点在东京、关西、九洲等人口密集地区开展实证、实践伦理的活动。因此,表4的名字出现了“亮、明、撤”等字。

战争的名言范文第5篇

――彼得・阿尼特

彼得・阿尼特其人

现年68岁的阿尼特,1934年11月13日生于新西兰南岛的小渔港里弗顿。在纵横战场40余载的记者生涯中,他屡创奇迹,获奖无数,被誉为“地球村的第一名战地记者”。由于出色的战争报道,他于1966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报道奖”;1967年获“海外新闻俱乐部奖”;1968年和1983年两度获“职业记者协会奖”,1970年3月,与人分享“乔治・波尔克纪念奖”;1991年荣获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国际论坛协会等机构颁发的奖项以及美国海外新闻界俱乐部授予的“外国报道终身成就特别奖”。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因评论伊拉克战争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解雇。”――3月31日,当英国《独立报》发出以此为题的消息时,着实令新闻界吃了一惊。在中国,这一消息经中国日报网站后,也立即在网络媒体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人们普遍感到不解的是:正当美国官方继续向媒体声明伊拉克战争的一切仍在按计划运作的时候,像彼得・阿尼特(Peter Arnett)这样一位西方最高规格的新闻奖获得者、曾在越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名声大噪的著名战地记者,为何遭此厄运?

名记者“实话实说”遭解雇

据《独立报》报道,阿尼特之所以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解雇,是因为他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采访中说,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计划已失败,他的一些报道正激起美国公众的反战情绪。在今年的“愚人节”前夕,对于阿尼特来说可谓祸不单行:《国家地理》杂志与NBC一唱一和,同时宣布解除了与他的合约。那么,阿尼特到底说了些什么令这两家媒体感到“要命”的话呢?

原来,3月30日下午,作为NBC子公司MSNBC与《国家地理》杂志联合制作“国家地理探险家″节目制作者之一的阿尼特,在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采访时,称赞了伊拉克官员在两次战争中对他的礼遇和给予他采访的自由,并称“在美国国内,布什总统因发动战争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报道这里的平民伤亡、伊拉克军队的抵抗,都会传回美国,帮助那些反战人士”。

阿尼特得出结论说,美国对萨达姆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已经失败。他表示,伊拉克人普遍反对美英对伊行动,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战争策划者显然低估了伊军反抗侵略的意志。他还说:“现在,人们一直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因为全世界都在批评美军的狂轰滥炸......

当天晚上,美国有线电视网和福克斯电视网播出了这段采访录像的片段,阿尼特的言论立即成为美国主战派猛烈攻击的目标。有记者让白宫的一位官员就阿尼特此番言论发表评论,该官员表示:“他是站在无知的立场上说这番话的,他的结论都是出于自己的臆想......”NBC新闻网声称,他们收到了数千封抗议阿尼特言论的电子邮件。MSNBC总裁埃里克・索伦森竟以为是“伊拉克人用枪逼着阿尼特发表这些言论的”。然而,伊拉克官员却公开宣称,阿尼特以往的报道证明“他是公正的”。

起初,NBC的发言人还有意为他“保驾”:“阿尼特接受伊拉克电视台的即兴采访,是出于职业礼貌,与他接受世界其他媒体的采访是一样的。”但是后来,迫于政府和军方的强大压力,3月31日,NBC的新闻总裁发表声明称:“阿尼特接受伊拉克国有电视台采访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在当前的战争时期,他在采访中谈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个错误,他将不再为全国广播公司进行报道工作。”

事后,阿尼特为他接受伊拉克电视台采访的行为及言论表示道歉。但与此同时,他在《每日镜报》上又撰文指出:“听到被解雇的消息后,我直到现在仍感到震惊。美国政府对发自巴格达的报道太敏感了,他们不希望有公信力(公众对某一媒体品牌的信任度)的新闻机构从这里发出报道,因为这会给他们制造许多麻烦。”

四十载书写战地风流

对新闻事业抱有幻想的阿尼特,17岁即退学进入新西兰《南岛日报》。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先后受雇于新西兰的《惠灵顿旗帜报》、澳大利亚的《悉尼太阳报》、泰国的《曼谷世界报》以及老挝的英文报纸《万象世界报》。

1961年,阿尼特成为美联社特约记者,负责采写东南亚新闻并任美联社西贡分社记者,成为战地报道的一个传奇人物。70年代开始,他归国任美联社全国流动记者。1975年,他曾重返南越,在美国和南越政府官员撤离后,仍源源不断地从那里发出现场报道。

1981年,阿尼特离开他工作了20年的美联社,加盟当时还无人知晓的CNN,深入萨尔瓦多、黎巴嫩、阿富汗、安哥拉以及格林纳达等地从事报道。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前夕,许多美国记者纷纷奉命撤离,他却坚守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巴格达。战争爆发后,CNN立即播出他从伊拉克发回的现场口播新闻:“一场攻击开始了,高射炮火在20分钟前射出。爆炸声很响,显然是轰炸……”

当晚,美国其他电视台留在巴格达的记者的通讯线路被切断,伊拉克官方也开始驱逐外国记者,惟有CNN借助他的现场口播,满足了关注这场战争的人们的新闻欲。他的独家报道不仅使CNN一炮走红,他本人也因此而声名大噪。难怪后人如此评价道:“没有阿尼特,就没有CNN的今天。”

但是,当他1月23日报道了多国部队错将巴士拉一家儿童食品厂当做化学武器工厂轰炸时,立即引起白宫的震怒。这还不算,25日他又报道了多国部队摧毁巴格达以北一个居民区的消息,被美国官方指责为“假新闻”。更有甚者,CNN于1月28日播出了阿尼特对萨达姆的专访。当时的布什政府认为他有替萨达姆宣传、长他人志气之嫌。有批评者指责CNN是“伊拉克家用电视网”,说阿尼特是“奉萨达姆的旨意行事”。

1997年3月底,阿尼特更有一次惊人之举――在阿富汗对“恐怖大亨”本・拉登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电视采访。这是拉登首次接受电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他承认对美国发起了“圣战”,指责美国政府“丧失了人性”,“犯下了世界上过去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未曾做过的罪恶”。

1998年,阿尼特在一则专题报道中揭露,在越战期间,美国指挥官曾对叛逃美军使用沙林毒气,将逃到老挝一个小村里的逃兵和村民全部毒死。在五角大楼的暗中支持下,一些美国退伍老兵发起了一项“倒阿”行动。CNN迫于压力,在1999年阿尼特的工作合约到期后,没有与他续约。

在这次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在其他记者纷纷奉命撤离的情况下,阿尼特再一次傲然出现在巴格达街头。没想到,这一次他再次触犯了美国军方和政府,最终导致遭解雇的命运。但是,名记者就是名记者,阿尼特刚一被解雇,英国的《每日镜报》和比利时VTM电视台就在“第一时间”雇佣了他。4月7日,他又以“特约记者”的身份,为台湾无线电视(TVBS)报道伊拉克新闻。

如何看待“阿尼特现象”

干了40年记者工作、报道了18场战争的阿尼特,最后还是“栽”在了“战场”上。作为一个赋有献身精神、敢于坚持己见的战地记者,他的传奇经历曾被美国一些媒体称为“阿尼特现象”。如今,这位遐迩闻名的大牌记者因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肺腑之言而被解雇,从而使“阿尼特现象”有了新的含义。

首先,“阿尼特现象”说明,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新闻自由”都是有限度的,绝对的“新闻自由”都是不存在的。

新闻自由是指搜集、、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西方媒体一贯标榜“言论自由”,一贯以“客观、公正”自居,然而,阿尼特的被“炒”却暴露了美国“言论自由”的虚伪性。“阿尼特现象”说明,在美国,“言论自由”是让位于国家利益的。面对这场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战争,美国的媒体一改“言论自由”的腔调,转而强调媒体和记者的“自律”。虽然美军允许甚至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但是却画地为牢,人为地设置了许多。于是,美国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巴格达红新月妇产医院遭空袭、伊拉克无辜平民被炸死的真实画面都无人敢发。在这样的战争舆论环境下,阿尼特的以下诘问就显得不无幼稚了:“我采访过数以百计的伊拉克人,包括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我为什么不能说出我的看法呢?”

我们还应当看到,在美英对伊战争中,“阿尼特现象”并不是孤立的。美国国防部于3月27日宣布,一名在伊拉克采访的美国自由撰稿记者菲利浦・斯马克,因透露美军阵地位置而被勒令离开伊拉克;英国BBC记者奥马尔,也因为报道了巴格达市场遭受导弹袭击后的惨状而受到英国工党主席里德的指责……这些事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正确性:新闻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阶级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其次,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是记者的天职。然而在许多时候,这一理念只能是一种理想。

正如阿尼特所说,“新闻报道就像飞向太阳,飞得越近,你就感到越热,再往近飞,你就会被灼伤。如果怕热不飞了,那么,你就不会接近事情的真相。”这段话生动揭示了记者在接近真理和付出代价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阿尼特认为,准确地报道真相是记者的天职,战地记者理应反映交战双方的声音,其中当然应该包括伊拉克的声音,而且“只是报道我亲眼看到的东西”。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打响后,阿尼特一方面认真甄别美伊双方提供的真假信息,另一方面,他勇于对美伊军方和官方的信息提出质疑,揭穿其“心理战”的实质。同时,他也真切地认识到,记者职业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是以生命作为赌注的。“阿尼特现象”充分地说明了,在个人和国家的中,胜利者永远属于后者。

倾听不同声音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候选人辛廷慧

阿尼特确实报道了一些NBC认为不恰当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上,NBC与军方的立场一致)。首先从经济角度考察媒体的报道。作为记者,一般是应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不然媒体就没有市场了。第二是政治立场,每家媒体可能都有其新闻的立场定位,并要求其记者遵守。阿尼特显然在这方面犯了NBC的戒。

去职不值得大惊小怪,在美国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这不能证明新闻自由就是虚伪的,因为目前很多公司可能正想高薪聘用阿尼特呢。如果政府下令所有的公司都不能聘用他,那才证明新闻自由是虚伪的呢。作为记者当然也有选择其他媒体的自由。如果阿尼特在战前就选择了英国或台湾的公司,也许就不会有这种难堪的事情发生了。

另外,我想应提醒的是,战地记者不要轻易下结论,如评判联军作战计划失败等。结论的东西往往是事后才能做出的。凭一时所见,就称整个军事行动失败,也过于武断。再有,军方的规定是非常正确的,军事秘密岂能轻易泄露。记者被允许随军采访真是他们的幸运。阿尼特被解职可能感到冤屈,但我说他够幸运的了。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