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蒹葭(精选5篇)

  • 曹蒹葭(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 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19.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曹蒹葭范文第2篇

2、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李白《古意》;

3、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

4、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司马光《西江月》;

5、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6、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曹雪芹《红楼梦》;

7、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曹雪芹《红楼梦》;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9、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张先《醉垂鞭》;

曹蒹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内涵 特质 优势

在字典中,“人文”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解释为“社会科学”。所以,“人文科学”应包括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宗教学等,而“人文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语文作为最具综合性、基础性,横向联系各学科能力最强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语文教育的载体主要是文本,即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作品,而正是这大量的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显著的特质蕴含了人类科学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知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品评情感人生、体验闲适人生、浇铸道德人生、创造审美人生从而实现价值人生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如何通过文本教、学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转化,将人类社会各种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人格、气质和修养,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为他们的幸福美好人生和他们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追求。

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构成当代以强化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特质,决定了它在学生人文素质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更具有优势。

一、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广泛包容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教材所选内容几乎能涉及人类所有的学科知识,能够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只是大学语文更突出和重视涵盖人文社科知识。大学语文课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畛域的壁垒,极大地开阔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冲动;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读,让学生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帮助他们接受心智的历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大学语文课能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审美与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是非、识真假、懂美丑、知荣辱的道德判断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帮助他们养成健全而有魅力的人格。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就是体现这一特质的最好一例。品读《红楼梦》,除了吸纳其中无所不包的各色人物、医药、文学、园林建筑、衣饰美食、游艺收藏、民俗风情等知识以外,更有意义的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理解现实和人生,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和人生,同时感受、体验中国文明的博大、丰富和深邃,领悟真、善、美,获得无可比拟的审美收获和享受,从而在思想道德 、知识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得到浸润、滋养,修炼。

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大学语文课的这一特性,在担当此重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的具体化、形象化特质

这一特质表现为,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蕴涵的人文都不是抽象化、概念化的,它是具体、灵动、可感的,且这其中多以塑造人或物的具体形象来体现,因而它也容易引发学习者对它体味和吸收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人生、思想的角斗场。例如,对于勇敢,苏轼在《留侯论》中写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由此,对勇敢便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是勇敢;像韩信那样能忍受胯下之辱,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才是真正的勇敢。又如,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这些上古神话中,能让人具体感知和体验中国远古时期人们的英雄崇拜的精神内涵。“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远古时期人们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和执着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附着、融透在夸父这个艺术形象中,就栩栩如生起来;而“事物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哲学思想,又通过“弃其杖,化为邓林”得到通俗而灵动的表现。

三、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多元互渗性特质

大学语文课所选用的文本中,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叙写着人间世事,展现着现实世界,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渗透着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学、宗教甚至自然科学等多元的知识和义理,而且这些常常以交汇、融合、相互渗透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之中,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在同一个作品、或同一个事件、或同一个形象中可以获得多种知识,品味多个事理,体验不同精神品格的影响和感召,获得多样的审美感受和收获,且这些东西之间彼此影响,以它现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因为在现实中的人文往往都不是单一、孤立存在的。

以诗经《蒹葭》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这个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至今为大家所喜爱,就因为它既有文学美又有艺术美,更有思想情感美。这多元的美相互交汇、融合、渗透着,以一个充满美丽、朦胧、神秘的现实环境,和一个不畏险阻、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的企慕者形象带给读者深刻而长久的震撼和影响,本诗就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又如,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这也反映了文学、史学、哲学是紧密联系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哲学内涵,鲜活地反映着历史,且在现实世界中,这三者也几乎是不可割裂并相辅相成的。

如何把人文内涵较为有效地内化为人文素质,这是目前我们教育教学的难题,但依据“大学语文”中人文内涵特质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是让大学生拥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最佳学科,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使他们“精神成人”的最优势学科。

参考文献:

[1]曹来义.高职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构成分析.中国教育创新,2007,(9).

曹蒹葭范文第4篇

——读作家曹洁女士《亲亲阿拉善》随笔

在《中国散文家》第四期上,发表了我市作家曹洁女士的新作《亲亲阿拉善》。捧卷欣赏,如入一个审美大观园,美象迭出,文采斐然,看左是瀑布落壑,看右是仙湖来鹳,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文采,显示的是一种艺术语言,有些论著中称审美语言。

作者的文采,首先表现在审美思维的出众。审美思维,一般包括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

这篇散文的题目上,有“亲亲”一词,这是陕北在爱情领域常用的一个词,有“吻吻”的意思。作者开篇有几句话,形象的注解了题目,她情意绵绵的写道:( : )

“……我沉醉在悠扬、酣畅、绵长的歌谣里,恍然觉得,自己,也成了阿拉善的孩子。

姑且,踮起脚尖儿,以虔诚的心,亲亲阿拉善的额。”

审美想象是需要情感作为原动力的,正是作者由于喜爱阿拉善,沉醉在阿拉善优美的民歌中,于是在艺术的心灵中幻化出阿拉善的形象,这形象人格化了,是高大美丽的母亲,自己是孩子只能仰望,一种母性亲昵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异常热爱,有一种踮起脚尖吻吻的情感冲动。这里审美想象,不仅把阿拉善这个地名都生命化、人格化和情感化,而且这里的阿拉善更具有抒情意味,把自己的审美评价蕴含期中,并暗示了全文的情感走向。这正是大手笔的开头。

再比如这一段审美想象“这雅布赖,必定是上苍珍爱的一粒棋子,它不忍心将它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只珍藏在这少为人知的角落,让那座长长的大山脉守护着它的安宁。”这里的审美想象,超越了时空,思维自由翱翔,创造出一个超现实的诗意情景,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感受。

审美联想,也是使语言富有文采,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成功的审美联想,必然是生活经验、审美积淀和思想深邃的结合体。这样,在心理一旦酝酿成熟,就会凭借丰厚的语言素养,精彩的表现出来。看两段作者对比性的联想:

“我仔细辨认,新识得一种草:霸王草。那小小的、丛生的草,正开着黄绿色的花,花开如叶,在风中摇曳成别样的风姿。它,果真是这戈壁滩上的小霸王。试问,有哪一棵参天大树可以在这里扎根、站立、招展,迎着凛冽的朔风,站立成一种苍凉而葱绿的风景?”

“久居城中的我们,早已少见这样零星的灯火,这样璀璨的星子,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刺人眼目的霓虹灯,闪烁着、摇曳着、幻灭着,将你的心纷扰成一团。”

离开审美联想,也就没有这么富有文采的语言了。作者从小霸王联想到了参天大树,在对比中更显示了小霸王的坚韧,更流露出作者对小霸王的赞美,也蕴含着即使卑微,只要心中不缺少意志,就能在恶劣环境下比参天大树站得更美。作者也从雅布赖夜晚的星星联想到城中的霓虹灯,更突出了雅布赖夜晚的宁静、祥和、无尽的童话般的遐思。

《文心雕龙》中说“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刘勰明确的点明了,文采不仅仅是一种美感,还要富有表现力。我们知道,审美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它更追求形象性、情感性和多义性。真正有文采的语言,一定是动情的泪水,挂在语言的腮边;经验的风光,美在语言的山野;感悟的花朵,绽在语言的枝头;思想的陈酿,存在语言的作坊。而作者的文采,正具有丰富的情蕴、意蕴和趣蕴。曾任《人民日报》主任编辑的伍立杨,在《略说散文文采》中说”文采斐然的作品,即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灵光,情感与心境像水一样使一个个词汇改变了原来的印象,浸润在一派新鲜的涵义里。“这正是鞭辟入里的认识。

我记得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话: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相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后来许多八景之谓,都是来源于此。这八景这么诱人,其实每一景的名称,就很有文采。这文采不是说语言华丽,而是蕴含丰富。如烟寺晚钟,首先意境就很美,傍晚天边霞光一抹,田野牧牛归村,一个寺庙在淡淡的烟岚中,传出悠扬的钟声。大家知道,钟声总是缓缓地由高到低,见见消逝,所以给人一种宁静感,而在夕暮就更显得静谧了,山岚的朦胧也给这意境抹上浓浓的一笔,突出了佛教万色归于一空的安静理念。这文采,不得不叫人惊叹。

我们回过头再看作者这么一个排比句,”那个夜晚,装满了星星,装满了童年,装满了白杨的清香。“这形式上是有文采,但更富有审美意义的文采,是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味、意味和境味。这里的文采不是纸花,是气味馥郁的兰花、菊花或者就是桂花,芳香飘飘荡荡漫向人们的心灵。这里的”星星“、"童年"和”白杨“已经不是用词典里的词汇意义可以解释的了,它们已经浸润着作者静谧安详的感受,暗含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才是美的理念,流露出作者心中那酣畅淋漓的美感,让读者遐思出一个神话般的童话世界。

有文采的语言,也是蕴含个性化感受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我就是我,有我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杰出的作家,绝不会以别人的感受代替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或朴素,或奇特,都是心中自然的产物。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曰:“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其中一个”飞“字,很明显是作者独特的感受,越是与行人情深意长,越是珍惜相聚之欢,就越是感到聚散匆匆。一个”寒“字,哪里是自然气温之低,分明是因行人远去,自己感到寂寞凄清。以我们看这都是错觉,但从作者的心理情感来看,只能说正觉。再远一些,比如《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是说谁说河面太宽?只要一叶芦苇就可以渡过去。谁说宋国路太远?踮起脚尖来就望见。谁说河面太宽广?还不能容下一只小船。谁说宋国路太远?走到还不需一早晨的时间。这种感受,表现了被宋国休回家的卫女,思念儿子,不畏水广路远的阻隔,含有不畏水广路远的气概,更显示了一种母性的光辉。文采,就是从这独特的感受中凸显出来。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中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当代散文理论家林非在《我心中渴望的散文》中也说“散文无疑是一种主观性很强,个性异常鲜明的文体,因此在它里面就不可能没有`我`的出现。“正是。

大家看曹洁女士的这么一段文字:”尚记2011年10月,我曾初到阿拉善,浅入腾格里沙漠,临水月亮湖。那时,正是蒹葭苍苍,但伊人丽影,早已消匿于沙漠深处,我追逐不到她美丽的幻影,只忘情地流连,把自己玩儿成一粒沙子,在月亮湖里,成水,成蒹葭,成传说。“谁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在审美静照中,作者的审美想象有魔幻之力,物我两忘,由于自己对水、蒹葭和传说的倾心入情,自己感到自己就是水,就是蒹葭,就是传说。有文采的语言,有超常的时间知觉,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超常的情景知觉,如”黑云压城城欲摧“,而这里作者有超常的自我知觉。

语言的创造性特质,是文采的内核。只能拾人牙慧,哪里可以称为有文采。作者比喻在沙中前行,”我追逐着沙的世界,翻越过一轮一轮的沙丘,不停地向前,再向前,如浪,翻滚着;如鱼,游弋着;如水,流淌着“,多么新颖别致;比喻沙,”我看到沙纹如水、沙脊如刀、沙流如蛇,看到真切的沙鱼,看到细腻的鱼鳞,也看到水的涟漪,一波波地,随风,随那风的妙手,向着远方,荡开去,荡开去……“多么贴切,多么具有视觉形象感,又多么传神。

有创造,你的文采,看到的是你,而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苏轼曾巩,也不是矛盾鲁迅,你就是你。这才是真正的作家。这样,文采展现的是你的才情,你的智慧,你的创造力。你的作品,才能自豪的立于文坛。

创造,是作家永远的一个主题。不创造,任何精美的语言,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审美疲劳。比如,以“红雨”来指桃花乱落,开始来看确实这样的代字,可简洁,可避俗,可含蓄,但在不断重复中,一切美感丧失殆尽。

在曹洁的散文作品中,创造是那么自觉,是那么熟稔,是那么精彩!她的语言文采,熠熠有辉,魅力迷人。有创造性的语言,必定就有文学才华的脊梁,有文化积淀的滋润,有审美经验的绿化,有思想涵养的加重。人常说,艺高人胆大,今天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她举“风”的词语,竟然敢一下列举三四十个,但我们读了不觉得多,只觉得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把风的神奇,极具震撼力的表现出来。这是一种特殊的词语排比,没有入骨三分的审美价值判断,没有大家的锐利感受,哪里敢这样富有创新的应用。大家不妨读读这段;

”涉入巴丹吉林,我才真正看到风的威势,感受到风的魅力。那是一双大自然的妙手啊,强劲柔韧,落指成采,浑圆出一处处沙湾,点燃出一个个风景,呵护着一泓泓海子。在这样的自然杰作面前,所有关乎“风”的词语,诸如风云、风雨、风语、风貌、风景、风光、风剑、风刃、风尘、风魔、风口、风浪、风霜、风马、风神、风舞、风天、风物、风土、风味、风轻、风顺、风逝、风趣、风味、风韵、风华、风骨、风格、风采、风度、风范、风流、风情、风尚、风骚……等等,都不能描其形、绘其色、状其神。“

文学作品,不是个人独享的夜点,是要面向社会的,那么就不得不考虑社会价值。语言的文采,自然不例外,也要考虑能否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者破人愁闷,让人一乐;或者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悲让人怒:或者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了;或者让我们读懂了世界的那一页书;或者让人沉思、联想、顿悟。没有任何社会价值的语言,怎么也不能说有文采。有文采,应该更美,更感人,更强烈!如果我们情趣高雅,如果我们情感高尚,如果我们胸襟恢弘,如果我们精神巍峨,如果我们思想深沉,那么我们的语言文采中,必然会投下它们的影子。我们不妨再品味品味她的文笔:

“我曾经见过江南水乡的船娘,她们身着蓝色的蜡染印花布衣,娇美的身子站在船头,摇出一水的妩媚,也柔美出一河的莲花,安静了游子们的心”

曹蒹葭范文第5篇

千里的蒹葭散发着晚香,细品纯洁的友情,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铭刻着离别的惆怅,花落人亡,红楼梦断,感慨着失败的悲伤,可是,人生一路走来,有书为伴,才丰满了青涩的青春。

开卷有益,在书的海洋里,我可以朝拜曹子建,暮访李太白,悲白娘子于用镇雷峰塔,叹孟姜女之寻夫哭长城,感李清照之悲愁之美,赏曹操之英勇之美,赞苏轼之旷达之美!

悲情的雨蝶

风摇枝叶,雨泣残红,雪欺哀草,深院锁玲珑;芳魂孤寂,空阙只影,美人迟暮,游子泣秋风;温婉灵秀,小家碧玉,壮士未归,深院锁清秋。李清照,从书中我认识了你,你就如那悲情的雨蝶,柔情中透露着一丝倔强,你的少女时代过得那么悠闲惬意,在半亩池塘中 惊起一滩鸥鹭 ,在果园中 却把青梅嗅 ,然而,人到中年万事休,你又十分不幸,你凭栏回首,望见的是悲伤的一切,你倚扉而望,却又一片迷茫。你的事迹,不得不让人们备受感慨!

我从书本中认识了你 李清照。

英勇的雄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车辚辚,马萧萧,旌旗遮蔽了天日,兵戈如林,重兵压境,你却面如止水。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军,远征乌桓,打败单于,东临碣石,横槊赋诗,知天命之年却依然戎马倥偬,你身下的战马了解你,不用扬鞭自奋蹄。你就好似那英勇的雄鹰,永远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我从书本中认识了你 英勇的雄鹰曹操。

旷达的野马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你的旷达;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是你的狂放,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你的乐观,你就如那旷达的野马乐观而又狂放。

我从书本中认识了你 旷达的野马苏轼。

我从书本中不仅仅认识了满怀愁思的李清照,满怀壮志的曹操和满怀豪情的苏轼,我还认识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人物,我只想说四个字: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