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历史论文(精选5篇)

  • 毕业历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正文:“三农”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是我们近一时期最紧迫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层面讲,早已减免了农业税,并赋予农村更多的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有些地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做的还…

毕业历史论文(精选5篇)

毕业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机遇,以城带乡

 

正文: 三农 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是我们近一时期最紧迫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层面讲,早已减免了农业税,并赋予农村更多的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有些地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做的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在工业发展、城市扩建的过程中还以占有 三农 财富为代价。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重视三农、会议重视三农上了,而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那么,吸取哪些历史教训?有哪些战略机遇?如何抓住?这里仅从回顾历史,抓住机遇两个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回顾历史(一)不能割断历史。主要指1700年--19世纪末期,我国经济所处位置。历史上我国也曾经是经济大国,在清朝时期,GDP的总量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欧洲诸国。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从1700年到1820年,我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我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我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踞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但是我国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到 1840年为止,我国年产铁仅有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我国的第一座炼钢平炉才建于1890年,比西方晚了近30年;第一艘汽船造于1865年,比西方晚了60年。在我国毕业论文提纲,纺纱女手工日产五六两,高的也才十两,昼夜加班才纺出十二两;在美国,1825年每个工人就能看管200个锭子,日产1000绞棉纱。铁路更显示西方发展之快,1825年英国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这时还不知铁路为何物。中国的机器工业出现在19世纪末期,比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还要晚几十年。在回顾这近200年历史的时侯,我们为自己曾经的辉煌而自豪,这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曾经是经济大国,但与历史的长河相比,也是昙花一现。即便那时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还没到工业革命,即连工业化前期的启蒙阶段还没到,更谈不上重点解决 三农 问题、以工促农、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了。(二)历史欠账太多。主要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几十年,我国在损害 三农 利益发展论文服务。在这一段的历史发展中,事实形成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局面,即历史欠账太多。

1、先城市后农村。集中表现为多年前的 剪刀差 、城里人下放和无偿征地。即先城市后农村的三把刀。第一把刀是间接地侵占农村财富: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计划经济几十年,城市低价收够农副产品,再凭粮票低价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又把低价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农村。这样的 剪刀差 每年间接夺走农村的1/3财富〔1〕。第二把刀是直接分占农村财富:就是60年代初城里干部下放,文革期间学生下乡,无论是那一种,其直接后果都是城里人到农村直接分占农民的财富。第三把刀是抢占农村财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扩建无偿占地是常有的事,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0年,城市扩建、工业园区等无偿征农地也是普遍现象。这三把刀的最终结果都是把农村大量的财富让给城市,即先城市后农村。

2、先工业后农业。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要有新的进步、新的起色,没有工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铁器,没有机械,没有化肥、药物,没有排灌设备等,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个定式 农业要有新发展,就得先发展工业〔2〕。我国在150年以前农业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就是因为工业很少,农业生产力总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那时农民全部被捆在农业上,没有余粮养活工人,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工业几乎停滞不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几千年几乎没什么变化〔3〕。再者,农业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制约多、比工业受益少而慢,而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到了现代社会,才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国就是:在工业大干快上、保护城市的时候,在开发园区、发展城市的时候,在工业集聚到城市扩建的时候,牺牲的统统是农业。

3、先市民后农民。在生活必需品供应紧缺的年代,多数都是凭票证供应的,而这些票证都是优先发给市民。从享受低价的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到住公房,农民总是不如市民〔4〕。多年前市民的子女当兵回来就可安置工作,农民的子女就不行。最不可理解的是,在工伤意外身亡的赔偿中,同一个事故,市民的赔偿标准都高于农民。在我国很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就业上班也是先安排市民,有了非农业户口就等于有了工作,招工先招城市户口,有一段时间只要是国家正式工子女就可以顶替转为国家人;到了后期更为愚蠢的是,有的农民白白花了几代人的血本为子女买了个非农业户口毕业论文提纲,但城里职工又下岗了,由于不学无术,还是没有工作。

(三)借鉴国外经验。主要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以城带乡的做法和经验。这一段历史虽然发生在外国,但他们有很多工业管理农业的做法和以城带乡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额补贴 三农 功不可没,数额巨大,这种补贴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美国农业十分发达。德国 城乡等值化 是新农村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等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实现与城市生活相同等值的目的。荷兰的农业奇迹得益于走重视科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从传统农业弱国发展为现代农业强国。丹麦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农业经营向高度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并超出预期目标。墨西哥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推出 农村发展计划 ,通过联合零散的农业生产者建立合作社,达到一体化的规模生产、加工和销售模式,成立 联盟在身边 互助基金。澳大利亚较低的土地产出率却造就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以粗放和集约并存提高生产率为主的农业发展特色。韩国农业发展得益于 新村运动 和 农协 两个动力: 农协 向农民普及农业新技术、建立购销渠道、向农民提供信贷和保险,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国家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主要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加大政府投资和融资支援、充分发挥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的作用、遵循 三农 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和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些做法和经验正是我们加快以城带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学习的。二、抓住机遇

(一)抓住关键时期。我国现在所处位置GDP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在100名左右;到2020年,我们GDP可能上百万亿,但人均仍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中,工业化已越过了前期达到了中期,这是城市大建设快速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好时期,是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我们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元又恶意贬值,我国又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率先在全球走出危机低谷;我们虽然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还不成熟,各地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已经从仿造、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虽然以城带乡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农民进城直接就成了城市人口,没有户口之分,而我国农民进城至少若干年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但近些年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很快,这一次人口普查结论我国城镇化达49%还多。我们要抓住这些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论文服务。(二)适应城市预测。据2020年前国家城市结构和预测〔5〕,2010年,我国已有城市1100个,其中特大城市60个,大城市70个,中等城市352个,小城市616个。到2020年,我们的城市总量要达到1400个,其中,特大城市98个,大城市78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4个;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的建制镇将从23600个增加到28500个,全国城市化率达60%。以上仅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统计及发展预测,实际发展可能比预测的更快。当前,正是新一轮的全国旧城改造、扩建提升、拓展城市空间、增强承载力的高潮,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以工促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能力,进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家城市发展的预测,特别在今后的10年时间,我们要乘势而上,在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中,在城镇化的征迁拆违中,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三)利用有利环境。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尽管世界很不安宁,美韩日联合军演、利比亚战火不断、反恐趋于复杂化,但我们长期形成的和平外交、善意外交政策使我们在世界上交了很多朋友;我们虽然不是人均很富裕的国家毕业论文提纲,但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并正朝着强国富民的目标前进;伊拉克、利比亚等人均不是很富有吗?但富有不能说明他们军队强大,我们党领导的人们军队是强大的;我们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是历史上最稳定的,至少说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安全、稳定建设的环境。国内呢?国内环境对我们更有利,共产党执政对人民百姓有无比的优越性,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加快以城带乡的必然性。我们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就,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世博会在我国圆满举行足以说明我国和平盛世、安全稳定的环境;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出台、灾区恢复重建速度如此之快足以说明党以城带乡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借博鳌亚洲论坛、金砖五国峰会之力,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四)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已胜利完成了一五到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从五级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内容看,国家层面: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省级层面(安徽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市级层面(蚌埠市):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着力破除束缚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县级层面(五河县):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层面(五河县十五个乡镇):十五个乡镇为了以镇带村,围绕五河县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要求,以征迁拆违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根据五个级别的十二五规划中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内容,我们深知在 十二五 期间, 三农 问题是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的发展,但在统筹 三农 和 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支持农村是主线。我们要围绕这个主线,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3〕〔5〕迟福林、殷仲仪.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徐希燕.农村发展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毕业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毕业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本科专业 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简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Ⅲ。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作为一种学科课程,但笔者认为,它更应该视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早在数千年前就初现端倪。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时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精神产婆”,二者可视为中外研究性学习最早的萌芽。至18世纪初,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等人主张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和潜能,让其主动地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做中学”等教育理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又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可视作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后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人才日显重要,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甚至有人把研究性学习视为2l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始于上海。1999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在经过数年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一年后,教育部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增为必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随后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和规范,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2年9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遂由十省市的试点转而遍行全国。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成果也日益增多,研究性学习也逐渐突破了高中的范围,也摆脱了作为一门课程的限制,发展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后者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交互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史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大学历史课堂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这样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2)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专业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历史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学理论的掌握,而对学生在史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要求甚低。因此,若一名历史本科生具备了扎实的史学基础、能博闻强识,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历史知识库,就可被视为专业优秀的学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历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成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库还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突出,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见长的。

(3)是提高历史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在现行高校教育制度之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及获取学位。然而,从近年来地方性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论文质量普通较低。部分毕业生甚至对何为论文、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都不甚清楚,对如何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如何论证,如何提炼观点等也感到陌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平时缺乏史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又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至今“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尚未列入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有些则未开设。即便开设了该课程,多数教师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而言仍是纸上谈兵,很少进行实战训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个学期进行一两次史学研究的实战训练。这对于将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可能性

(1)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本科生是经过高考选的相对优秀的一个群体,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足以支持其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显更为轻松、自由,学生自主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学习的自主性也更强。这为大学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大学历史专业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师相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有能力组织和指导本科生进行史学的研究性学习。

(3)大学里的丰富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里上百万册的藏书、数以万计的各种期刊杂志、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资源、名目繁多的各种研究团体等等。这些资源为本科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本科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课堂讨论、史迹考察、学年论文、课题研究等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种较为有效的形式。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历史专业课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在备课时,将教学内容归结为若干个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参与程度高,既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也适用于几乎每一门专业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该论题最好是当前的学术前沿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教师需向学生强调该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无定论。这样,论题及讨论将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就没有顾虑,可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讨论形式(如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堂讨论也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门专业课程。不过,由于课堂讨论一般费时较长,实行的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史迹考察

史迹考察,是指教师带领或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遗迹进行考察的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史迹考察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好形式。史迹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它比写在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形象、更鲜活,也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史迹考察由于在野外举行,它显然要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史迹考察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之前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考察的实践当中,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史迹考察还可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史迹考察对于培养学生的习史兴趣、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对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当中完成一次的学术论文。本科学年论文的对象是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就历史专业而言,学年论文的工作通常由历史系统筹安排,分年级进行。学年论文的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般在学年初期确定。然后系里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为每个学生确定指导教师或由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地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论文的写作。到学年末,系里要分年级按专题组织学年论文研讨活动,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写作经验。系里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年论文进行评比,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论文加以奖励,从而达到鼓励的作用。学年论文由于历时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且有指导教师的协助,因此对其质量要有较高要求。在形式上,要严格按照史学学术论文的标准进行写作,如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论文结构和格式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内容上,务必要有创新之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解读等方面的创新)。学年论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将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就历史本科专业而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所上课程基本上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及史学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更适合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所以每年实施的课题以1个为宜。另外,在确定历史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范围较小而具体的问题。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学生一方面运用和巩固了已有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又能亲自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获得进行历史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懂得历史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育科学研究,2004(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7.

毕业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毕业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个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必须通过与他相关的群体相辅相成、群策群力方可实现,现代文化史上就有这样十二个群体,他们不可忽视。

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发展成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张荫麟、夏鼐、吴晗和钱锺书(钱先生名中“锺”简化后本作“钟”,但根据钱老生前意愿,应作“锺”),当时并称“清华四才子”。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他们是继“清华四导师”之后的新一代文史学者的典范。

他们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化的贡献,都是以现代科学严格论证的方法,建立新的文史观。其中张荫麟、夏鼐、钱锺书三人从清华毕业以后,赴美国或英国进修,外文功底十分扎实深厚,是严格的“科班出身”,并正式获得专业的博士学位。这是他们跟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顾颉刚等(主要依靠自学成才的)前辈的不同之处。他们三人,终其一生都专心致志从事教研与著述,视野开阔,在学术前沿获得非凡的成果,代表了典型的“清华学风”。而吴晗的情况差别颇大。吴晗后期作为“文人从政”,牵制了他在学术上的精力,并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张荫麟(1905年―1942年),广东东莞人。十七岁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三年级肄业,在清华求学七年,以“史、学、识”三才出众知名,早年就发表一些极有创见的论文,即被吴宓誉为“梁任公第二”;梁启超首次与他相见,也赞叹为天才。1929年于清华大学毕业,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留学四年,未待期满已获哲学博士学位,提前归国。1934年应清华大学聘,任历史、哲学两系专任讲师,并兼北大历史、哲学课。抗战期间患肾炎,缺医少药,病情日重,1942年10月24日在遵义病逝,年仅三十七岁。著有《中国史纲》、《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等。

夏鼐(1910年―1985年),浙江温州人。1934年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35年春在河南安阳参加殷墟发掘。1935年至1939年被派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在埃及开罗博物馆工作。归国后,1943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50年至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

吴晗(1909年―1969年),浙江义乌人。于省立金华中学毕业后,在本村湖山小学教书。1927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193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擅长“明史”考证。因才华出众,1937年,吴晗年仅二十八岁就被聘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1940年又到西南联大执教。1949年北平解放,吴晗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后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全国青联副主席、秘书长、民盟北京市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从1949年11月起,他还长期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因剧本《海瑞罢官》,在“”中被迫害致死。死后十年被。著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曾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等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