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福利(精选5篇)

  • 薪资福利(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薪酬福利往往是员工最关心的,它是员工生存的基础,更是促使员工为企业工作的直接动力,在固定的薪酬福利中,还有一项非固定福利,就是激励机制。激励利通常与员工个人努力有关,也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但在现实工作中却发现,很多企业并不存在薪酬福利…

薪资福利(精选5篇)

薪资福利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激励

前言

薪酬福利往往是员工最关心的,它是员工生存的基础,更是促使员工为企业工作的直接动力,在固定的薪酬福利中,还有一项非固定福利,就是激励机制。激励利通常与员工个人努力有关,也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可。但在现实工作中却发现,很多企业并不存在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很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激励。

一、薪酬福利概念

针对薪酬福利的概念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对于薪酬来说,就是指员工向企业付出劳动,企业根据员工的劳动而支付相应酬劳,它的主要形式有工资、奖金以及提成等。对薪酬的理解需要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角度分析,广义的薪酬就是指货币或能够转化为货币报酬以及非货币,而狭义的薪酬就是单纯的薪酬与能够转化为货币的报酬。通常情况下,福利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指法定福利,另一部分是非固定福利。其中法定福利就是指众所周知的“五险一金”。非固定福利范围较广,也与法定福利很大差别,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其形式由交通补贴、带薪休假、产假等,这些都是非固定福利。经过对比可以得知,非固定福利相对于法定福利来说,其形式更为多样,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随意设定。

二、人力资源管理做好薪酬福利激励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要重视薪酬福利激励,主要是由于其对促进企业发展、留住人才等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完善的薪酬福利激励可以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同时也可以留住人才,尤其是在人员招聘阶段,很多求职者最关心的就是薪酬福利待遇与相应的激励,如果求职者感觉企业所设定的薪酬福利与自己设定的标准相一致,就会向企业咨询并投递简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会根据求职者的简历决定是否聘用,在人才进入企业工作以后,合理的薪酬福利激励也会全面提升人才对企业的满意度,人才也将更加认可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并在激励的带动下,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其次,合理的薪酬福利激励可以使员工精神需求更加满足,消除他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为员工营造良好而全面的工作与发展环境,这也是为员工在企业中树立主人翁意识的重要方式,员工也会因此将工作看做是事业,而并不是单纯的工作,这样员工的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真正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者,薪酬福利激励有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员工较多,相同岗位上的员工所获薪酬福利基本相同,为使每个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奋斗,就要利用薪酬福利激励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之一。

最后,良好的薪酬福利激励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且有助于各种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设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企业员工也会朝着这些目标为努力,但在这一过程中,薪酬福利激励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企业为早日实现这些目标,经常会设计各种形式的激励政策,员工在福利激励的影响下就会更加努力,最终实现目标,并促进企业共同成长。

三、影响薪酬福利激励的主要因素

(一)薪酬福利的是否合理

通常情况下,员工工作强度与工作所需技能往往决定着薪酬标准,如果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不合理,员工便会心生不满,很容易导致员工与企业发生冲突,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在衡量薪酬福利是否合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员工所处岗位,另一方面是员工工作能力。只有薪酬福利制度合理,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才会缩小,企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二)员工的期望

企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员工工作态度由直接关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员工对薪酬福利的认可情况,只有员工认可,薪酬福利制度才会更让人满意,员工对薪酬福利的期望也会越大。但员工对薪酬福利的期望逐渐升高以后,就会对现有薪酬福利不满足,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工作效率也达不到相应标准,进而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与企业高层应联系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薪酬福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理念

企业薪酬福利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效率,而薪酬福利管理水平却与企业薪酬福利管理理念有关。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企业并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相应的管理理念也就不复存在,即便有部分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理念,但多数理念都是直接借鉴过来,也没有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就应用,运用这样的管理理念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还会限制薪酬福利管理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受到影响。

(二)缺失完善的薪酬福利管理机制

完善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很多企业却一直在受传统管理体系与观念的约束,并没有做到合理划分薪酬福利,这样一来就导致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中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企业内部薪酬福利相关管理也难以形成,这对企业发展也十分不利。尤其是基层工作者,本身自己所获得的薪资就很少,相应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再不完善,更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

(三)奖励机制不公平、不公开、不透明

部分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很多企业却存在奖励机制不公平、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使得不少员工心生抱怨,不明公司为什么要奖励他人,自己与他人所做工作相同,获得奖励的员工在工作中也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这样就导致员工产生了不平衡心理,久而久之,员工就会产生消极懈怠心理,工作积极性也会下降,并不利于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四)人力资源评价真实性较差

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差的情况,尤其是在评价企业员工时,并没有认识到员工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是根据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长短、所处职位等作为评价薪酬的标准,并没有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个人品行的作用。如某企业规定:“新员工入职不满一年的只享有基本工资,不参与公司的福利发放”。这样的做法会明显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是根据时间长短论福利,在一年的时间内,大小节日有很多,企业发放福利的次数也很多,对于新员工来说,本身就不占据任何优势,要想获得企业认可只能通过努力工作,但企业这样的规章制度却又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评价阶段应注重真实性的融入,减少以工作时间长短论成败的情况,应根据员工实力确定薪酬福利激励。

(五)岗位职责不明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所用人数也很少,再加上为减少支出,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岗位职责不明确的情况,经常一人承担两个人的工作,且对专业技术要求较少,总体管理效率也很低,真正能够全部承担起这些责任的人也很少。同时,不少企业管理者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缺少硬性规定,一旦在管理上出现问题,也无法将责任人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经常处于互相推诿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管理出现了问题。尤其是绩效考核出现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较大,企业管理者不仅不会了解员工真实的工作情况,还会使薪资报酬计算产生差错。长期以往,员工便会丧失工作信心,不愿继续在企业工作。

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的激励研究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理念,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

企业背景的不同,对于薪酬福利管理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就不同,尤其是在以人才竞争为主的今天,企业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要重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理念的树立,且不断更新理念,为实现企业与个人发展而努力。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理念,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将以人为本原则应用到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建设中,重视与员工实际之间的联系,满足员工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让员工参与到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的建设中,让他们为该机制的建立提供理性意见,这样一来,由于这些机制是由员工自己所制定的,在落实与实施的过程中也就不会有抱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大大减少。其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所制定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要保证能够涉及到所有员工,让员工心服口服,同时也要带有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如对于企业发展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应给予奖励,在进行奖励前应让其将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在获得大家认可以后落实奖励,这样其他员工也不会有怨言,还会看到企业高层对这些良性意见的重视。

(二)构建完善的薪酬福利管理机制,做好薪酬福利考核工作

要真正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就要保证薪酬福利管理具有规范性与有序性,也在进行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去除与优化现有管理机制。首先,学习与借鉴其他企业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联系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定各级员工薪酬福利范围,并将这些奖励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且将该制度持续下去,这样就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其次,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不断优化与调整现有考核内容与分配制度,以便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落实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人性化管理薪酬福利

在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确定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如果只有制度,但不落实,就会使薪酬福利激励机制流于形式,员工也会对企业不满,因此,在企业薪酬福利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引进先进奖励机制,去除静态化与平均主义原则,奖励对企业有贡献的人,激发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薪酬福利落实的过程中,还要实现人性化管理,将其与法定福利、非固定福利相联系,逐步提升企业的归属感与向心力,并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薪酬福利分配的公平性

为保证所制定的薪酬福利能够发挥应有作用,还要重视公平性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展现薪酬福利价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确保公平合理,根据员工能力实时调整薪酬福利激励范畴;其次,薪酬管理程序要公平,减少暗箱操作情况的出现,所有的奖励行为都要通过大家认可;最后,公布薪酬管理信息,让员工随时查看。现阶段,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作群或企业网站,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就要将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出来,供企业员工参考,在实际奖励过程中,也要注明根据公司哪条规定,其他员工也会更加信服,由于有相关规定,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会受到打击,相反会认为企业管理者十分看重公司规章制度,员工的归属感也会更强,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五)明确员工工作职责

由于工作职责不明确,很多员工在工作中容易带有随意性,一旦出现管理问题也会无人负责,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任何人不得越权,在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的确立上,要做到根据岗位职责确定奖励物资,并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奖励,这样也可以体现奖励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六、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的建设,即便有也与企业自身差距较大,并没有联系企业实际情况,也有部分企业只是将其作为摆设,而没有运用过,这样就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员工也会产生工作情况如何,自己所获得的薪酬都是相同的,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果落实了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高,也会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一定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激励制度的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才留住,企业发展也将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韦春毅.论人力资源视野中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2,28:9091

[2]谢书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激励的现状及反思[J].经营管理者,2014,18:170171

[3]陈莹莹.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激励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0:166

薪资福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福利;管理方法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困难,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建立起一个完整科学的绩效和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平衡点,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总的来讲,绩效和薪酬福利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与薪酬福利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对企业健康长远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绩效与薪酬福利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绩效与薪酬福利管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优势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两者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绩效管理主要是指在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后,企业的员工以及管理者都向着这一目标努力,制定计划、考核绩效等过程,总的来讲就是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作为薪酬待遇的主要依据。通过绩效管理,企业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营造更多利润。

薪酬福利管理是企业对于员工的成绩给予肯定的方式,进行奖励和补偿,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待遇的公平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甚至影响到公司整体的生产活动。薪酬福利对于员工来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是劳动的回馈,而对于公司来说则只是日常的开销。因此,薪酬福利制度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果,要进行高度重视,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企业绩效工资的现存问题

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很少有公司具有一套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往往是以领导的好恶进行考评,这就导致了在领导层出现变动时,单位的考核标准也会随之改变,其次,大多数企业的考评标准只停留在定性的层面,而没有更加细化的定量标准,尽管定性与定量要相结合的口号一直在流传,但是实际考评中却往往忽略了定量的评测。这会造成企业的考评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单一的定性考核方式也会给员工的绩效结果造成影响,变得随意且片面。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尽如人意,一是因为对于成绩优秀的员工奖励制度不够;二是因为成绩与工资分配不够合理;三是因为绩效较差的员工没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这些都会导致优秀的员工积极性变差,产生一系列问题。

三、绩效与薪酬福利管理的做法

1.科学合理地分配工资

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要进行几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员工的基本工资,这一数额是单位为员工所付出的劳动支付的基本报酬,与员工的资历、工作强度等息息相关。第二就是绩效工资,这一工资是将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努力程度以及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与薪酬相结合,浮动较大。第三则是成就薪酬,是指那些在单位工作时间较长,并且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人,将其基本薪资提高来作为奖励。

2.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要与外界相联系,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企业进行绩效评测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员工为公司创造利润,因此,必须要保证企业有着良好的激励环境,保证企业的活力。重视公司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和效益的增长,同时还应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为企业实现绩效工资的激励环境的创造提供有力条件。同时,应推进聘用制度的普及,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创造科学上岗、竞争上岗的大好局面,推动企业向更加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向发展。

3.薪酬福利政策的正确导向

一个企业采取福利措施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员工与企业在行为上保持一致,将员工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福利待遇在另一方面讲就是一种补充性报酬,因此,就要与员工所付出的劳动相结合,来进行合理分配。因此,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到将员工福利与企业绩效相结合,同时考核其在岗位上所做出的贡献,结合平日里的表现,合理进行分配。

4.福利待遇要进行分层并适时增减

福利待遇不可以将标准定在一个水平线上,要按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将福利待遇进行分层,什么样的福利待遇属于基本保障型,是全体员工都能享有的,什么样的是绩效型福利待遇,与个人能力挂钩的,只有达到绩效标准才能享有的,而且不同层次的绩效有不同层次的福利,确定薪酬等级,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企业的绩效会随着市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起伏,因此,薪酬及福利待遇也应与企业的绩效进行挂钩,如果公司绩效较好,就应适当增加一些福利,如果企业绩效下滑,则适当减少一些福利,通过这些变化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情况,使员工将企业与自身紧密相连,找到认同感。

四、结束语

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经济全球化也在加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想要在这种环境下谋求发展,想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引进更多人才,就要将人力资源重视起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并协调绩效和薪酬福利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环节如果能够调节好,那么就能为企业建造一面坚强的后盾,保留更多的专业化综合人才,建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轶玲.上海市公立医院临床医师薪酬管理研究――以华山医院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薪资福利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企业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益,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并介绍了一种新的类似薪酬激励制度的股权激励制度。 关键字:国有企业 薪酬 福利 股权 薪酬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而使用不当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而改革和完善薪酬制度,也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激励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双因素理论认为,薪酬只是一种保健因素,不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也缺乏激励因素。其实,只要对薪酬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同样是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的。 ①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②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要想使薪酬系统具有激励性,薪酬系统必须与员工绩效结合起来。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员工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③适当拉开薪酬层次。反差对比可以建立更为持久的动力。拉开薪酬层次可以鼓励后进者,勉励先进者。但是,层次不要拉开太大,否则会影响薪酬的公平性。 ④宽带型薪酬结构 就是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替代原有数量较多的土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取消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间明显的等级差别,但同时将侮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也就是工资的等级减少,而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宽带的薪酬结构是为配合组织扁平化而量身定做的,它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的等级制度,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给予绩效优秀者比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 ⑤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以团队为基础开展项目,强调团队内协作的工作方式正越来越流行,与之相适应,应该针对团队设计专门的激励方案和薪酬计划,其激励效果比简单的单人激励效果好。团队奖励计划尤其适合人数较少,强调协作的组织。 另外,在设计薪酬系统时,要注意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使员工有一定的安全感,激励薪酬措施才会有效。薪酬激励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物质激励手段。这种手段易于企业控制,变化因素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置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 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恰到好处”的福利也是具有激励效果的。 ①采取弹性福利制度。不同的员工对福利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物质的,有的喜欢精神的,可谓众口难调。以往企业给予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一定会有部分员工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采取弹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弹性福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 结合起来。另外,企业还把福利与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职务的员工更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更有利与

薪资福利范文第4篇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主要规范了短期职工薪酬和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实施至今已逾5年,对于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保护企业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向职工提供福利的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离职后福利计划日益发展,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准则下的职工薪酬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并明确规定离职后的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进行确认和计量,对设定受益计划的具体会计处理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规范了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减少了企业对于计提职工薪酬的可操作性。

二、职工薪酬的含义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其中,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嫁、产假、丧假、探亲假等;利润分享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三、现行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现行准则对于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保护企业职工权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于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规范尚不完整,导致会计实务中离职后福利适用的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等都有所不一致,这客观上亟需根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职工薪酬制度的发展,完善职工薪酬准则;二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相关的应用指南在执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与购买劳务支出的区分、长期辞退计划导致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估计和折现、企业内退职工的工资薪金调整等,需要对准则的相关规定予以补充说明,以提高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的正文过于原则,只规范了职工薪酬的定义,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基本原则,关于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辞退福利等的确认与计量的具体规定散见于准则的应用指南和讲解中,需要对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充实和完善准则。

四、新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会计司借鉴修订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中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

新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

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

现行准则没有提出离职后福利的类别,除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费用和企业年金外,没有关于离职后福利的相关规范。而且会计处理也比较单一,借方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对象,进行费用或相关资产的确认,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这种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是因为具体的情况而产生的,在前几年,我国的职工离职后的福利,主要就是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这些对于职工的基本保障,每年的计提比例,国家都有具体规定,所以,用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方便企业也方便监管部门。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企业间人力资源的竞争也很激烈,为了留住人才,也为了提高居民整体的生活质量,企业给予职工的福利也越来越多,而且各式各样,这时需要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来真正实现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征求意见稿增设“离职后福利”一章,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这样就对企业职工的福利有了明确的界定,方便企业在职工薪酬方面的改进,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督。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纳固定的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的支付义务;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由于设定受益计划都按现值计算,这样比较适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为了对当期利润进行调节而在离职后福利方面作文章的可能。

(二)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

现行准则没有提出短期薪酬的概念,且许多与之相关的规范性条文分散在应用指南和讲解中。新准则单设一章规范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对短期薪酬的具体会计处理要求作了如下修订:一是将现行应用指南和讲解中关于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纳入准则正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带薪缺勤有国家法定节假日、病假、事假、产假、探亲假等,而这些假有的是当年就会用的,而有的并不是当年都要发生,有的公司会对职工没有用的假进行累积而有的不累积。我国以前的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是在企业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或成本,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其实这主要是非累积带薪缺勤,但是忽略了累积带薪缺勤。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或费用,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成本或费用。二是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实质上向职工提供了离职后福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将这部分内容调整至离职后福利。这主要是引入离职后福利计划后,对准则内容结构所作的调整,使职工薪酬能更加准确的进行确认。三是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利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可以采用成本计量。这主要是解决现行准则中非货币利计量不一致的问题,并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三)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

现行准则中提出了关于辞退福利的定义及其会计处理规定,但相对简单,例如,实务中企业向职工提供长期辞退福利的现象比较普遍,现行准则规定了长期辞退福利的折现率如何确定,但对其他变量所造成影响的处理尚未规范。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要求明确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同时,在报告期末十二月内不需要支付的辞退福利应适用其他长期福利的有关规定,这为职工内退等长期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充分的指南。

(四)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地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现行准则中没有提及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新准则提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所有职工薪酬。对于不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其确认与计量应适用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主要理由,实务中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种类繁多,准则无法完全列举,在列举常见的三类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的基础上,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有助于囊括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以完整规范与职工薪酬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五、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变化

(一)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酣”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在以前常见的三类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的基础上,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因为在现阶段我国职工的薪酬呈现多样性,比如内退,企业要支付给内退人员工资,但是他却不是正式离职,也不是短期性的薪酬,将其计入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更能准确的反应企业支付职工薪酬的情况。

(二)将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对于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是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企业应当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企业应当对所有设定受益义务予以折现。现在企业为了留住员工,除了为其提取国家规定的职工福利外,还根据自身情况,为职工提取了不同的离职后福利,有的与业绩挂钩,有的与职工的工作年限挂钩,像这些离职后福利,规定采用设定受益计划进行相关科目的确认,使会计科目更易于使用者的理解。但是,由于设定受益计划,需要企业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确定的公式将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目前准则对于公式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一方面缺少标准的监管,另一方面也存在盈余管理的漏洞,增加了企业对于利润的操作。

(三)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与计量

新准则要求依据无偏、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以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量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该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采用无偏一致性的假设可以便于企业的前后期的比较,也方便企业的计量。每年按增量来确认当期的职工薪酬。对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与设定受益负债的现值进行抵减,充分运用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同时采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所以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量设定受益计划的义务,便于两者的比较,然后确认净资产或净负债。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会在每年年末确认差额,准则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确认为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划资产回报、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三部分。这主要是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精算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可能存在资产,资产会产生回报,或者是企业会减少负担的义务,总之不同的原因产生的差额,在权衡成本与收益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记录详细,便于日后的会计记录与分析。

(四)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列报

新准则要求区分服务成本、利息净额、重新计量三部分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对于列报的要求是要对报表中项目作进一步的说明,或虽然在报表中没有,但会对使用者做出决策产生很大影响的情况,企业都该在列报中作出说明。设定为受益计划的项目,最主要的支出是因为职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支付给职工薪酬,准则将其列报为服务成本。由于采用了累积精算法,并进行了折现,每年都会产生利息,作为对当初折现的调整,准则将其列报为利息净额。采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调整,对重新计量进行列报,一方面是与公允价值进行对应,另一反面,采用累积精算法,时间长易产生差错,进行重新计量也是对会计的计量作了检验,以保证其准确性。

新准则要求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资产导致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不允许在之后的会计期间转入至损益。净负债与资产导致的损益,并不是企业真正的损益,因为企业并没有对其进行处置,且在短期内也没有进行处置的意愿。若将其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易造成企业利润的波动,加大企业对利润的操作。其他综合收益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也不允许转入损益,主要是考虑到很多都是由离职后福利或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形成的,其中的很大部分是终身的,期限比较长。但是,我认为,无论他期限有多么长,而且又采用了公允价值进行了调整,在处置时,我們应该把他转入当期损益。更加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和辞退福利

新准则要求参照设定受益计划的相关规定对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予以确认、计量和列报。如上面所分析的一样,因为其期限比较长,采用了折现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更符合相应账户的确认。同时,在原有的科目上多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也便于我們企业对员工薪酬的管理。

新准则对职工薪酬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和解释,有利于相关部门对职工薪酬的统一监督,也有利用企业对员工薪酬的管理。但是,过于细分的,也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尤其是对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工作量很大,每年都要计算累积数,还要与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最后确认净资产或净负债。而且,折现率的确认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薪资福利范文第5篇

企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和提供给职工的配偶、子女及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这里的职工,包括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监事会人员;与企业未订立劳动合同、未被企业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等。按照《企业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职工薪酬内容从时间范围上看,包括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产生的所有义务;从项目内容上看,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含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各种商业性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辞退福利;其他与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支出等。企业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但该内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加以规范。

二、企业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一)企业职工薪酬的确认 企业职工薪酬应按货币性职工薪酬与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区分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和国家无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分别予以确认。(1)对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应按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比例按期计提,如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总工会缴付的工会经费;另外还有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2)对国家未规定计提基础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根据历史资料,考虑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确认,并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职工薪酬的实际发生金额对预计金额进行调整。(3)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企业应以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的形式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用企业自产产品提供的非货币利,应按产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外购商品提供的非货币利,应按外购商品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自有固定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非货币利,应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确认为职工薪酬;用企业租赁资产(如租赁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非货币利,应按实际支付的租金数额确认为职工薪酬。

(二)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方法有一般计量方法和特殊计量方法两种。(1)一般计量方法。一般计量方法是指职工薪酬按应付金额或实付金额进行计量的方法,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按职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劳动工时和工资标准计算的应付金额;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各种社会保险费,应按职工工资和一定比例计算的应付金额;非货币利,按提供商品或资产的成本加相关税费计量,或按实际支付的租金金额计量。(2)特殊计量方法。即对特殊的职工薪酬采用例外的计量方法,如辞退福利的计量。对于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福利,应根据辞退计划的辞退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的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对于职工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应按预计接受裁减建议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辞退补偿金额计算确定;部分款项推迟到1年以后支付的辞退福利,应按辞退福利的现值计量。

三、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一)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首先应设置总账科目。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非货币利,外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本科目借方记录实际已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贷方记录应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期末金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应付未付给职工各种薪酬的累计实际余额。其次应设置明细科目。应在“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科目下设置“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

(二)主要账务处理 第一,企业按规定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及福利费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各种代扣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缴付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支付职工非货币利

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产品公允价值+增值税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产品公允价值,即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产品制造成本)

贷:库存商品

将外购材料或商品发放给职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材料公允价值+增值税额)

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转让售收入(材料公允价值,即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同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材料成本

贷:原材料

将租赁资产无偿供职工使用的,在支付租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金――非货币利

贷:银行存款等

将自有固定资产无偿供给职工使用的,在期末计提折旧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

贷:累计折旧

(4)在行权日,以现金与职工结算股份支付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5)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支付职工补偿

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第二,企业职工薪酬分配的账务处理。企业职工薪酬分配应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对象和用途进行:

(1)生产、管理和销售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分别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期末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有关明细账户

(2)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在期末分配时

借: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有关明细账户

(3)以非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包括以自产产品、外购材料、固定资产、租赁资产等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按规定计算的价值。期末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利

(4)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期末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辞退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5)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分配

在等待期内的各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在行权日之后,按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6)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职工奖励的福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