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论文(精选5篇)

  • 糖尿病管理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观察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有效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3.9~6.0mmol/L(70~108mg/dL);好转: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6.1~6.9mmol/L(110~125mg/dL);无效:经过治…

糖尿病管理论文(精选5篇)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患者分组不同给予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患者则给予全程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寻找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科室主任,内分泌科、眼科、营养科等科室的主任医师、护士长等组建健康教育小组,由科室主任统筹管理健康教育小组事物,协调各医师间工作。由内分泌科医师负责指导病患治疗,同时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和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其他科室的医师负责进行辅助治疗和健康指导。而护士长及护士具体实施操作患者保健与护理工作,并注意实时监测血糖。②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③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施中,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应注重对全程健康教育实施者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意在全程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以达到最优效果。

2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有效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①显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3.9~6.0mmol/L(70~108mg/dL);好转: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达到6.1~6.9mmol/L(110~125mg/dL);无效: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FPG水平仍然高于7.0mmol/L(126mg/dL)。显效率加好转率为总有效率。②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判定标准:通过量表结果来评定,其中高于20分者为良好,15~20分者为一般,低于15分者为差。掌握率为良好率加一般率。③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护理人员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相关负责人员,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调查问卷中每个条目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项,分别赋予1~4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 55分为不满意)

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2组患者护理后FPG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中护理前FPG(9.3±2.7)mmol/L,护理后FPG(5.9±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P 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FPG(9.2±2.6)mmol/L,护理后FPG(7.0±2.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P 0.05)。2组患者治疗前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 0.05);2组患者治疗后F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 0.05)。

4.22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29例,好转者22例,无效者17例,总有效率为75.0%(51/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显效者15例,好转者24例,无效者29例,总有效率为57.4%(39/68)。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0.05)。

4.3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33例,一般者19例,差者16例,掌握率为76.5%(52/68);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者15例,一般者25例,差者28例,掌握率为58.8%(40/68)。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 0.05)。

4.4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30例,满意者19例,一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10例,护理满意度为85.3%(58/68);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8例,一般满意者18例,不满意者24例,护理满意度为64.7%(44/68)。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 0.05)。

5讨论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当今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部分,也被广大患者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向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直接,短期即可容易实现这种想法得以实现。国外最早关于网络医疗网站的报到始于1996年,患者可有偿地进行网络医疗咨询和开具处方。据报道,加拿大在已实施了10年的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基础上推出了CHEP资源共享的电子平台[5]。电子平台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桥梁,患者能利用平台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医师通过平台对患者进行包括随访、评估、健康教育等一系列诊疗内容。相比传统的诊疗方式,网络远程医疗系统费用低、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易于被患者接受。

2“社区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及设计依据

网络远程医疗系统管理模式同样可应用于社区糖尿病的管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糖尿病网络管理,主要还是通过网络上传检验数值,停留在信息及数据采集阶段,缺少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难以达到为病人提供随时、方便的诊疗要求,较难体现糖尿病病人应进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主、自助、互助的要求。2013年针对这些不足,结合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我们自行研发了"社区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的运作,一方面,社区糖尿病患者可随时输入血糖及相关信息,即时了解糖尿病病情及健康教育等信息,随后得到来自全科医师的病情评估与诊疗建议;另一方面,同时全科医师也可利用平台对有需求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指导和随访管理,从网络层面实现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3“社区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系统概述

“社区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微软VisualStudio为开发平台,以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IE浏览器为前端运行环境,在Windowsxp及以上系统均可应用,设计简明,易于操作,便于掌握及推广。系统由糖尿病门诊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和医患互动板块三部分组成,分别设立全科医师和病患两个进入端口,具有诊断、治疗方案推荐、分类分级管理、疗效评估、预约提醒、查询统计打印六大功能。

3.1糖尿病门诊系统

“糖尿病门诊系统”是为后续的“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服务的,其模拟社区糖尿病门诊流程,只需按照常规门诊流程将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诉、糖尿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录入系统(如年龄、性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臀围等),系统可直接判断该名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类别、等级,并向全科医师提供多项辅助治疗方案。患者就诊一次系统即可自动更新为一条新的记录,并根据其相应的管理级别定期向患者短信或邮件发送复诊提醒。同时系统兼具病史打印功能,可将记录直接打印到就医手册,不影响患者日常就诊的使用。

3.2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

该平台涵盖了目前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全部内容:包括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年度评估转组和质量控制几个方面,可以借助软件轻松完成对患者的日常随访,也可计算建卡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等评价指标,对常规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完成相关统计报表,减轻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的负担,通过数据形象地进行管理评估。

3.3糖尿病医患互动板块

医患互动版块是前述两大模块服务的进一步延续,也是该平台的大胆尝试。一方面,可以利用平台的“宣教活动”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内容涵盖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常见并发症、诊治新进展及常用糖尿病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糖尿病防治知识。另一方面,医患交流平台的开设,意在建立以患者需求为主导的防治病意识,通过答疑解惑的方式,让社区糖尿病患者更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防治当中。

4社区糖尿病网络管理平台的应用与思考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89-0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组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预计,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4亿人,糖尿病病人将可能达到6300万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人已高达30.0%,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成为威胁人们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社区正规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因糖尿病病人 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任意选取5个自然村的185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管理对象,诊断全部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女86例;年龄25~72岁,平均(48.62±6.59)岁,其中年龄≥60岁者115例,

1.2 方法

1.2.1 以医院为依托,组建糖尿病管理小组,安排2名全科医师和2名社区护士负责日常工作,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站点,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定期培训、定期随访、专人负责。

1.2.2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人档案 由社区医师及护士入户为5个自然村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史、生活习惯、体格检查、发病时间、联系方式、接受治疗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过敏史、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要求社区医师要全面掌握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问题,为订制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1.2.3 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居委会干部、义工等组成的干预小组,开展社区内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可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照顾方法,提高其遵医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表1 2007年~2011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率及治疗率变化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认识,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极显著的提高。从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前后认知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延缓均有显著变化,说明经过系统的综合管理,完全有条件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坚持治疗。认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规范化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随着社区医学的内涵发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着手研究建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系统而规范化的管理,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发挥全科医师作用,依托医院,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深度和广度,对糖尿病患病及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系统而规范化的治疗,改变其知、信、行,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花费,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做好糖尿病2、3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在综合管理模式中同时抓好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是关键;只有把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搞好了,发挥糖尿病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助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糖尿病社区化管理工作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林阜远,周雪芬,陈艳华。新形势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探讨。首席医学网.2009.9.30

[2]周军.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357-358.

[3]曾果.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模式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7-29.

[4]蒋群花.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护理研究,2006,20(1):30-31.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疾病认知状态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对认知和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简易疾病认知问卷和自我管理活动量表对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认知得分(5.06±1.416)分,自我管理得分(52.22±1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56,P=0.021)。结论疾病认知方式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当认知方式有助于患者采取更为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群呈现全球增长的趋势;全面控制糖尿病不能仅限于依靠药物,要从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做起,健康教育成为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工作[1]。本研究以健康教育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调查糖尿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感反应状态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对认知和行为进行相关分析,旨在寻找疾病认知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205例,其中男85例,女120例;年龄(62±1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3例,中学117例,大学及以上45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半年及半年以上患者;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加该研究的患者;(2)有严重急性并发症患者;(3)严重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残障,如失明和截肢;(4)糖尿病并发症以外的严重躯体疾病,如外伤患者和肿瘤患者;(5)认知障碍患者,如严重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和精神障碍患者;(6)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横断面调查设计,研究者对患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检查问卷填写是否缺项,要求患者补充填全后当场收回;患者不能亲自填写的,以研究者提问患者回答的形式,由研究者问卷。疾病认知测量使用了简易疾病认知问卷(thebriefillnessperceptionques-tionaire,BriefIPQ)[2],该问卷含有9个条目,其中前8个条目采用0到10级评分法,条目3、4、7反向计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问卷总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认为糖尿病对机体危害越严重;最后一个条目为开放性问题,询问患者认为自身患糖尿病的前三位的原因。该量表的中文译本已经在国内应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测[3]。自我管理行为采用DeborahJ.Toobert等设计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量表[4],该量表12个条目,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遵医用药和吸烟情况6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单独计分,分量表内部条目平均分为该分量表得分,其中条目4采取反向计分。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男、女性疾病认知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认知得分分别为:小学及以下(5.67±0.994)分,中学(4.97±1.415)分,大学及以上(4.73±1.627)分,文化程度越高疾病认知得分越低。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小学及以下(47.21±14.56)分,中学(52.57±16.19)分,大学及以上(55.86±14.57)分,文化程度越高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3疾病认知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疾病认知得分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推断,疾病认知与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相关性,疾病认知得分越低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见表3。

2.4自我管理行为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以自我管理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依次进入的自变量分别为年龄、月人均收入、糖尿病病程、疾病认知。回归方程:自我管理行为得分=46.98+0.132×年龄+1.420×月人均收入+0.365×糖尿病病程-1.986×疾病认知得分。矫正后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46.98+0.117×年龄+0.110×月人均收入+0.208×糖尿病病程-0.187×疾病认知得分。决定系数R2=0.127,说明该方程能够解释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变异的12.7%。见表4。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入组患者多为老年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占糖尿病住院患者的5.2%[1]。本研究患者病程1~40年,平均(9.8±8.4)年,高于陈蕊华等[5]的研究。男性和女性在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有差异,文化程度越低,疾病认知得分越高,尤其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疾病认知得分,明显高于样本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认为糖尿病对其生活影响越严重;患者认为其患糖尿病的原因,经过汇总按率由高到低归纳为生活方式(65.07%)、遗传(14.34%)、压力(11.03%)、肥胖(3.68%)、知识缺乏(2.94%)、其他疾病(2.93%)等方面,生活方式中包括饮食(32.9%)。可见国人已经认识到饮食不合理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与国外报道[6]一致。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方面,也存在文化程度的差异,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得分分明显低于样本平均分分,这一结果与张明等[7]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样本中低收入患者组(月人均收入≤1000元)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低于样本其他各组,而样本高收入患者组(月人均收入4000~5000元)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高于其他各组。疾病认知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分析,虽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相关程度并不密切。说明疾病认知对采取健康的自我管理行为方式作用有限。对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年龄、月人均收入、糖尿病病程、疾病认知,文化程度因素未进入方程。由此可以认为患者的疾病认知,仅仅能够解释不足10.8%的自我管理行为变异。患者经济条件、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知识的获取量、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力、不良情绪情感等,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自我管理行为[7-9]。本研究以健康教育信念模式为理论依据,目的是想通过调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疾病认知状态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分析疾病认知对患者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制定适宜的临床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但研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相关程度。样本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才能得出更加有代表性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893-942.

3孙胜男,赵维刚,董颖越,等.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9-232.

5陈蕊华,蒋晓真,顾哲,等.骨化三醇治疗对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251-253.

7张明,张玉芹,张小丽,等.文化程度及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中华老年学杂志,2014,16:4687-4688.

8张娟,孙忠,王媛.19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717-719.

糖尿病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家属参与; 参与态度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地升高,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慢性病,其发病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且该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由于治疗的时间长,很多患者会失去疾病治疗的信心,对待疾病的态度就不积极、不端正,不遵医嘱用药、不按时注射胰岛素、不控制饮食、不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治疗的困难就随之出现。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知信行”的行为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1]。然而,在糖尿病教育过程中,态度占据怎样的位置,与认知、技能、习惯改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本次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现将具体方法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3月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人群符合下列条件:(1)自愿参加;(2)意识清楚,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完成各种调查表格;(3)糖尿病病情稳定,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4)无精神疾病史;(5)无肿瘤病史,且近半年未接受放疗、化疗;(6)未孕、未哺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糖尿病患者分成试验组(家属参与组)和对照组(非家属参与组)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用药情况、文化程度及收入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期间因某些原因分别失访3例和2例,最终试验组30例、对照组31例。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每2周集中进行一次糖尿病饮食治疗相关教育,共集中进行为期4个月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即每组进行8次活动。糖尿病相关教育主要分两部分:(1)饮食教育、试验教学,由内分泌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讲授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基本知识、糖尿病各种治疗方法(着重营养治疗方法),常见食物营养结构及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基本知识、饮食治疗原则、地中海饮食等;每次讲座后均由相关专业人士教会两组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如何使用饮食软件、食物磅秤、各种胰岛素注射器、体重计、微量血糖监测仪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采用实训、竞赛等教学方法教会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合理科学地选择、辨别各类常见食物的营养构成、重量,糖尿病足护理等技能;免费发放食物磅秤、体重秤、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饮食软件及自行打印的饮食处方[2],可以指导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利用这些工具,更加直观地了解食物种类、分量等对血糖的影响。(2)知识回顾、案例讨论、布置作业,通过知识回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除了对指定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加深对学习内容理解外,每次分别选取1~2名患者对进餐顺序对血糖影响、指定食谱对血糖影响、药物与血糖、水果与血糖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布置作业(估算常见食物重量,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主食后血糖的变化,记录一天饮食情况及血糖情况等),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及试验组家属对各类食物的印象更加深刻,让患者切身体会不同食物、不同分量、不同进餐顺序、加餐对血糖的实际影响情况,以及同一食物对不同个体的影响,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直观的了解饮食与血糖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3)同时对家属参与组和非家属参与组进行管理后,按其态度得分重新分成态度高、低分两组。

1.3 评价标准

1.3.1 调查问卷 (1)糖尿病知识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共30道题,内容涉及糖尿病一般常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6个方面,答对一道得1分,答错得0分,总分30分,得分≥25分为高分,得分

1.3.2 指标检测 (1)患者参与态度的观察指标:根据每次活动的参与率、饮食行为登记表的填写率、饮食试验的参与率、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主动咨询率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最高分为20分,得分≥16分为高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态度高、低分组认知、技能、习惯改变的比较 对家属参与组和非家属参与组管理后,按态度得分重新分成态度高、低分两组,每组15例,两组在技能改变、监测血糖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其他健康生活习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后态度高、低分两组客观指标的比较 态度高、低分组的血糖相关的客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家属参与组与非家属参与组相关指标高态度得分率的比较 对家属参与组知识得分、参与态度、饮食习惯改变及客观指标达标率进行综合分析,其高态度得分率为60.0%,高于非家属参与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与其他疾病的治疗不同,仅仅依靠医务人员、降糖药、胰岛素等外在因素不能理想控制血糖,必须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意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从自身的每一口饭、每一步锻炼、每一次血糖监测做起,才能真正更有效的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教育是成功开展饮食、运动、治疗和自我监测血糖的基础,教育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3]。有研究发现[4],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与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管理效果。糖尿病患者能够认识到持久高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方法,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自我病情监测,按时正确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等,这些都需要医务工作者踏踏实实地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本研究发现,糖尿病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态度、认知、技能、饮食习惯等,说明糖尿病教育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的控制。我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距离理想的控制目标还差很多,有必要建立和应用科学有效的疾病管理系统来改善和控制糖尿病现状[5]。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认识率、知晓率还非常低[6],加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态度,是一种激发自我的力量。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教育的结果是通过患者行为改变而获得的,要想通过教育改变患者的行为,就必须先了解患者的态度,并根据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其态度,以获得更好地教育效果[7]。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中,参与态度得分高分组患者的饮食技能提高、监测血糖的习惯、良好饮食习惯建立、其他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食物磅秤、体重秤、运动等)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参与态度低分组,糖尿病教育中态度与技能、习惯改变呈正相关。在糖尿病教育中,积极地参与态度可以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技能,有助于患者的良好生活、饮食、监测病情习惯的建立和形成。国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行为的改变能够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脂,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态度高低分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试验时间问题。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其各项指标的改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次管理前后进行4个月,每组共进行8次集中管理,患者一些生活、饮食等习惯已经有所改变,但血液生化检查的结果还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与预期结果有差别。理论上态度得分高分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客观指标应该比态度得分低分组有所改善,本次研究的结果只是一个开始,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家属参与组糖尿病患者的参与态度改变更积极。家庭成员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支持者。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对患者的实际饮食摄入量、饮食行为等情况等最为熟悉,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患者从家庭方面得到良好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和遵医行为;提高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体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协助、监督、促进作用,帮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各方面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反过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改善糖尿病患者家庭的功能,最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家庭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10-11]。因此,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教育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俊峰,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1.

[2]李晓华,叶艳彬,任哲,等.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6):609-611.

[3]万晓燕.糖尿病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35-136.

[4].杨锡仪,李晓华,周晓舟,等.自行设计的医院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2-144.

[5]李清红,袁新建,苏爱芳,等.影响焦作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8):140-142.

[6]文,陈华真.非知识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难点与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6,10(6):144-145.

[7]周小萍,楼青青,张小钗,等.第3版糖尿病态度量表的汉化[J].护理与健康,2012,11(5):494-495.

[8]刘秀丽,靳平.行为改变与糖尿病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03-104.

[9]张瑞芹,李文景,褚彦君.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45-2046.

[10]齐瑞玲.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