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精选5篇)

  • 藤野先生(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们对前途基本上是渺茫的,升学没希望,补习生很多,范进中举的笑颜在他们脸上凸显着苦涩和无聊。我心里空空落落的没底,不知道自己要复习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正当我们不可阻止地要堕落下去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个“藤野先生”。他黑而且瘦,和鲁迅笔下…

中三了,我们依旧没有升学的危机感。学校的大门敞开着,月色朦胧中,一群懵懵懂懂的中学生在河边乱串,踢石头,打水漂,烧玉米,烤红薯,男生翻墙头,女生站岗放哨,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天马行空,享受自然界的一切,把父母老师的期望抛到九霄云外……

封闭的山区寄宿制学校里,我们自己捡柴烧,自己煮饭,烟熏火燎地煮洋芋吃,啃咸菜帮子,过着艰苦的生活,学校的管理是一盘散沙。很少见到班主任,班主任无意中踱进教室,也只会在成绩好的学生面前随便说几句就走。就这样我们在逍遥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看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地道战》《红灯记》《青春之歌》《红梅赞》等影片,我记住了铁梅,我记住了林道静,记住了英雄江竹筠,也受到深深的启发,下决心好好学习,但同学在河边追逐游戏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浮现,在我眼前浮现,身不由己,又和他们一起游戏少年时光……

我们对前途基本上是渺茫的,升学没希望,补习生很多,范进中举的笑颜在他们脸上凸显着苦涩和无聊。我心里空空落落的没底,不知道自己要复习到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正当我们不可阻止地要堕落下去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个“藤野先生”。他黑而且瘦,和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一样,我们给他的绰号叫藤野严九郎。他公正无私,近视眼镜下那双深陷的眼睛会说话,鼓励我们将来一定有出息。要命的是他以前是我爸爸的班主任,他说我是他学孙,因此他对我特别关注,现在他又是我的班主任。我在班里起了不小的波澜。我上课打瞌睡,他用粉笔头砸我;我作业写不完不让我吃饭;起床慢了,他不让我进教室;上黑板演习题错了罚站。逼得我除了好好学习无路可逃……

早晨起床或下午上课的时候,他站在楼下喊,去得慢他就站在教室门口等着我,不用说他那男高音嗓门儿,就那对深陷的眼睛就害怕。一天,他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讲《最后一课》,让我们体会到:和自己老师一起在自己的祖国上最后一课的难能可贵,他讲到作者的故乡就要消失,敬爱的老师就要离开,教室里的一切将不会再有……从不认真听讲的我像小弗朗士一样听得十分认真,他越来越激昂的演讲使我们泪流满面……

我深深地忏悔,顽皮的我突然想找回失去的岁月……

女生寝室是大通铺,一个屋子睡三十号女生,像红薯一样次第铺睡着。以前我们几个女生不愿去上课,就蒙头大睡装头疼。我和谭云玉、杜小琼、王吉梅、李德碧……住在一起,黑灯瞎火的晚上,男生爱搞恶作剧,叫着我的名字,说鬼来了,我就想象:鬼乱蓬蓬的头发,张着血盆大口……尖锐的獠牙又长又锋利,咬人的魔鬼吓得我哇哇大叫,吓得我晚上不敢睡觉。藤野先生安慰说:世界上根本没鬼,叫我安心睡觉,天明后他叫我们起床读书。我像见救星一样,居然真不怕鬼了,甜蜜蜜地睡上一觉,白天精神百倍地投入学习。我终于养成了早起早睡的习惯。自从有了那双慈父般严厉但关切的目光,我吃也香甜,睡也香甜。

以后的日子,每一个没灯的日子,藤野先生都举着手电筒或走马灯给我们讲题,在寝室里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那双深陷的火眼金睛,谁也逃不过他的严厉的目光;慈父般严肃的声音,一听到他的叫嚷,陋习就收敛了许多。我们班李湘绿是个声学家,午休未结束,他假装藤野先生叫女生起床……吓得我们衣服扣子没扣好,反穿鞋子就往教室跑。

最可怕的是,学校敞开的大门也变得难以逾越。藤野先生的办公室在大门旁边,他常常拿着报纸看,眼睛不停地盯着班级和宿舍。他的住室离我们女生寝室很近,遇见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没头诉。那天我和两个死党准备去河边玩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去,往河边水麻树的方向狂奔。水麻树上有蛐蛐、萤火虫,河边还有小鱼、没有长大的青蛙。藤野先生居然从土坎上跳下去,逮我们个正着。他举着手灯,在电灯照耀下,我看见他的脸色凝重,像一位慈父教诲不改的女儿一样痛苦的表情,至今记忆犹新。不小心滑进水中的我们就像几只落汤的小鸡呆呆地站在那里,他严肃的批评让我流下悔恨的泪水……

那一夜,趁藤野先生不在,我们兴高采烈地看完了一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沉浸在影片的爱情故事情节中的我们狂奔到学校门口,便敛声屏息地从东墙边上爬过去,正蹑手蹑脚地往寝室攀援之时,寝室北边突然窜出个人影来,“去哪里了?!”我们瑟瑟发抖,被罚站在女生寝室门前的走廊里……

夜色阑珊的冬夜,李光梅要我和她一起去她爸爸的杀猪铺吃肉。我们一圈又一圈地绕道,整个马道子大街空荡荡的,没有路灯,只有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月亮羞涩地钻进云里。我们终于摸到他爸爸的肉铺,那位伯父睡了,听见他女儿叫他又起来了。吃饱了回校,我让李光梅在前边放哨,她打个手势暗示里边没有动静。我们拉着手猫着腰往寝室走,刚进走廊,北边突然冒出一个高大的人影,说:你们两个,过来。

又是藤野先生。

从此,藤野先生像幽灵一般与我的行踪如影相随,常常不期而遇,全身那些顽劣的习性被赶得无处可逃,一种强大的慈父般的力量横亘在我体内,漫延着,让我们时刻警醒。在杂乱中解脱,在困难中前行,藤野先生的一句,你们这些孩子呀……语重心长,谆谆教诲中渗透着当老师的无奈。晚自习,我们逐渐能够坐煤油灯下写作业,不安分的心变得安静、澄明、收敛。

与藤野先生过招,我们以失败而告终。刚开始时心里恨他,为人之师后,终于领悟他的良苦用心。

后来,命运坎坷的我流落他乡,阴差阳错,经过考试当上教师。我悟到:老师不仅是一种称呼,而且是一种关爱。呵护,甚至责任。师爱胜过父爱,我感觉我的藤野先生的出现弥足珍贵。每当夜间疲倦时,耳边响起藤野先生铿锵的嗓门,起来哟,起来哟……在我人生形成一种鞭策的声音;每当懈怠时,我总能看到他那双深陷慈祥的眼睛,把我的人生提高到一个生命高度,曾经痛恨的他犀利尖刻的语言,在河边逮住我那难堪的僵局,在寝室走廊里罚站的我心中的怨气,都变得温暖亲切。

在讲台上,在键盘上,我追逐流逝的岁月,深深感恩我的藤野先生。而今,我手持教鞭走在先生的道路上,那些顽劣的游戏让我时刻警醒。

藤野先生范文第2篇

本设计以话题为教学板块,以主问题为教学主线,以追问层层深入,步步展开,从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两个角度引领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探索人物思想,体会人物精神,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落实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

通过抓重点语句,品关键字词,了解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恩师的感激、怀念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话题一:以藤野先生为核心

主问题:鲁迅感念师恩,笔下情深。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并评价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活动1:梳理文章结构。

预设:

①地点: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

②在仙台:初见藤野先生交往藤野先生告别藤野先生。

③交往四件事:添改讲义改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脚。

活动2:分析藤野形象。

预设:

①“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总要”“究竟”两词中可见藤野先生热爱医学研究,且研究很务实。

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可见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不拘小节。

③“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从“从头到末”“都”“不但”“连”“直到”等词可见藤野先生工作认真,治学严谨。

④“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我们没法改换它。”

――可见先生严谨治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

⑤“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可见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关心与挂念。

⑥“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可见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

活动3:体会作者情感。

预设:

①你能体会当时身在异国的青年鲁迅拿到添改后的讲义时的心情吗?(明确:除了对藤野先生的敬佩,还有对藤野先生的感激。)

②“他叹息说。”文中“叹息”总共出现两次,请找出两次“叹息”进行品读,体会两次“叹息”的不同情感。(明确:第一次“叹息”在23段,遗憾于对裹脚的研究不能亲眼看一看,为医学研究而叹息,让鲁迅先生敬佩;第二次“叹息”为鲁迅先生的离开,让鲁迅先生感激。)

③当时的青年鲁迅并不能完全理解藤野先生的苦心,但是时隔多年以后再想起这件事,他的心情会怎样呢?(明确:要体会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这份敬重、感激与怀念,还要联系当时的鲁迅先生生活的背景。)

话题二:以鲁迅先生为核心

主问题: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是文章的明线,文章中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怀。浏览课文,概括能体现“我”爱国情怀的事情,并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

活动4:概括背景内容。

预设:

①讽刺清国留学生;②地名“水户”“日暮里”; ③匿名信事件;④看电影事件;⑤深夜写文。

活动5:分析爱国情感。

预设:

①讽刺清国留学生:“上野的樱花……实在标致极了。”――品析关键词“速成班”“油光可鉴”“扭几扭”“标志”,体会清国留学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②地名:“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水户”――明朝遗民,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③匿名信事件:“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谁的观点,这观点成立吗?

引导:“因为515男寝扣分,所以515寝室所有男生都是问题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当时作为弱国国民的辛酸与愤懑。

④看电影事件:“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品读“欢呼”“酒醉似的喝彩”,体会国民的麻木、愚昧、落后。

⑤深夜写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关键词:“夜间”“良心发现”“正人君子”。(明确:“夜间”写作时,社会环境黑暗;“良心发现”体现作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正人君子”反语,讽刺军阀政客的御用文人。)

藤野先生范文第3篇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要求而离职,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藤野先生范文第4篇

《藤野先生》收录于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体味和经历,也是鲁迅对自己回忆的追思和过去生活思索沉淀的结晶。《藤野先生》的写作背景是基于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所观所闻,所思所感。文中既写到了我同胞在日留学时的作为,日本同学的鄙夷和歧视,我国民在面对同胞被毙时欢呼雀跃的麻木无情,以及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对我真挚,友善的师恩等。因其文章内容写作的多元化,便有作品主题探讨的开放性倾向,关于主题,有表达作者爱国主义情感之说,有赞扬藤野先生伟大人格精神之说,有怀念师恩纪念友情之说,有歌扬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之说,有启迪灵魂,振奋青年精神之说,有藤野先生形象寄寓父亲感情的投射之说,有人生命运抉择的自叙色彩之说,或兼其以上一二者主题共有。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接受虽允许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语言体系基础上,结合作品史料背景及自身经历经验开展多样化,个性化主题探讨,但是“文学是人学”“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故作者的创作动机,必有线索可循,文章的主题必有一个最基本层次和范畴不可脱离。鲁迅先生的日本朋友不止藤野先生一位,还有内山完造,增田涉等,有的甚至有协助其避难的救命之恩,但鲁迅却对藤野先生单独进行了人物描摹,并近乎完美的刻画,要知道,鲁迅先生写作是以现实主义批判见长,对一切假丑恶的讽刺历来是毫无留情,不留余地,在他笔下产生了诸多滑稽而具有典型意味的形象人物,如“善良慈爱而繁琐迷信的阿长,博学方正而呆板守旧的私塾先生,忠厚友爱而轻信羞涩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勤快正直而耿介偏激的韦素园,清纯而又肤浅的刘半农,博学激进而后来又消沉颓废的章太炎等。”在中日交恶的非常时期,鲁迅对一位外国友人进行如此积极色彩的追忆实属罕见,同时,藤野先生并非一位成就斐然的大人物,他仅为仙台医专一位普通讲师,在仙台医专并入东北帝国大学之后,还因学历资格不够而被迫辞职,最后告老还乡,当起了乡村医生。故由此推论,《藤野先生》的创作并非仅仅是鲁迅回忆性的泛泛而谈,作者的主题别有一番心意。前面已经提及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探讨甚多,但任何一种或任何一两种兼有的主题似乎都有所偏颇,单调,概括性不强;笔者认为,主题的确立应尽量接近作者创作的实质内涵,至少不偏离其基本的层次和范畴,并在主题确立方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此思路出发,在笔者掌握基本史料,阅读众家评论,并结合自身解读水平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藤野先生》的两大主题:理想人格的寄托和超越国界的博爱。

一、理想人格的寄托

文章一开始写到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一词另具意味,是对“清国留学生”而言,我们的同胞学生在国内浑浑噩噩不思进取也罢,但出了国门,仍不改本性,整日赏樱花,学跳舞,安逸享乐,全然不顾深重灾难的祖国,“头顶上的大辫子形成一座富士山,解散辫子犹如小姑娘的发髻,脖子扭几扭,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简单的几笔勾勒,我同胞们丑态毕露,极具讽刺意味,“无非”也道出了鲁迅先生的无奈,失望,愤怒的情绪。

文章接着讲到藤野先生在做自我介绍时,我同胞们“哈哈大笑起来”,发笑者为我同胞中学年考核不及格的留级生,一边是藤野先生严格认真的形象,一边是我同胞全然无视留学之耻,庸俗无奈的纨绔形象,这两边形象一对比,发人深思;同时,我同胞还津津乐道起每个教授的“历史”,最让他们引以为笑的是藤野先生的穿着模糊,这反倒衬托了我同胞们整日无心学业,专注于打扮,醉心于享乐的沉沦与堕落。

在鲁迅先生学年试验考核排名中等时,引起了日本学生的怀疑从而被要求拿出讲义以查是否有漏题之嫌,并被日本学生当众画“圈”讽刺,弱国子民的屈辱历史让先生感叹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在“电影事件”中,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枪毙之时,我同胞们却欢呼“万岁”,此事件给先生心灵以强烈震撼,其后“意见也发生了变化”,先生本是留日学医,“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期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以此事件为契机,先生打算放弃医学,去医治民众精神的麻木,启迪民众思想的革新。

以上四例,反映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面对同胞不堪,同学排挤,民众愚昧时的忧愤,无奈的心境,视角转向国内,文章创作背景也正是鲁迅先生人生经历的黑暗时期:“与二弟周作人亲密关系的终止,在3.18惨案中因声援学生,受到陈西滢等人的攻击,南下厦门,生活不便,又受到另一阵营同事的排挤……”在国内不得志,国外不得意,四面无望的境况下,藤野先生的品质人格和作为给先生干涸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也正契合了鲁迅先生当时所追寻的理想人格特质。藤原先生在作品中出场的情景是“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用缓慢而顿挫的声调介绍道我就是藤野严九郎的……”。藤野严肃古板,不修边幅的形象以至于“寒颤颤”地,引起了我同胞的讥笑,藤野并非真的那么邋遢,只是他将心思集中于学术和事业,无心顾及外在打扮,与我留级同胞醉心于享乐形成鲜明对比。其实藤野的这一特质在鲁迅身上也能找到影子,鲁迅乘电梯时也有过被疑为“扒手”的尴尬遭遇,“那司机的家伙重新把我的神气从头顶到脚尖骨滑骨滑地再打量一道,于是乎说走出去!终于被赶出了电梯。”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藤野先生的认真精神,首先是坐在人骨和头骨之间做研究,其后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体现出实践出真知的实干精神,其次每周为我改讲义,连文法的错误都一一订正,藤野先生本无为学生添改讲义之义务,但他不但为之而且每周都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无私奉献精神可见一斑。其次,“我”当时任性而不用功,错移了一点点血管的位置,被藤野先生纠正过来,并和蔼地讲道:“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这不正是一位和蔼而又求精的严师吗。最后,出于学术上的探究精神,藤野先生对我们见怪不怪的女人裹脚现象深究到底,“怎么个裹法,足骨怎样变得畸形,”体现出学术上的严谨与专注。

藤野先生所具备的品质也正是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国民所缺乏的,鲁迅从藤野先生身上能找到自己所寄寓的理想人格的影子,早在日本弘文学院求学时,鲁迅就和许寿裳经常谈论三个问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对这三个问题的思索激励先生一生的战斗实践,以至于在和藤野先生间隔二十年后,仍然对其本质和人格特质记忆犹新。藤野先生的品质承载了鲁迅求真求诚求实的文化内涵,藤野的形象也超越了个体与现实,具有典型的时代精神象征意义。

二、超越国界的博爱

在日本举国弥漫着鄙夷中国的风气时,藤野先生却摒弃民族狭隘之见,对我这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如此关爱与尊重,并且,藤野先生施以关爱之举的中国留学生并非“我”一人,“于1911年,即与鲁迅分别四年后,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他亲往车站,为在仙台学习的马志道,王观海等十余名中国留学生送行回国。”在藤野先生身上有一种公平与尊重,理性与博爱的品质,在他讲到解剖学的历史时,毫不隐讳日本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借鉴,因尊重中国习俗而担心我会因敬鬼而不肯解剖,“我”被日本同学非难,他为我打抱不平,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帮我将流言消灭。当我放弃医学时,他表现出凄然与悲伤,在我离开仙台前几天,他送我一张照片,背后写着“惜别”,并嘱咐我也送给他一张照片。藤野先生对我如此关照的原因,“一方面出于早期汉学的学习,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民族,再一方面,是他身上所具备的的朴素,人道主义情怀”,藤野先生跨越国界的博爱深深震撼了一个外国青年的心灵,以至于鲁迅先生认为藤野是其所有为师当中,最让其感激和鼓励的一位。时过境迁,鲁迅先生回国后一直打探藤野消息,“以至于1936年,身居乡野的藤野先生经记者来访启示才知道自己昔日的学生一生所成就的伟业,并被告知先生生前一直打听他的消息,他将记者带来的鲁迅葬仪照片,恭恭敬敬地高举过头先施一礼,再捧到胸前仔细观看,流着眼泪,深情地说道:‘若能在鲁迅生前给他去信,会使他多高兴呀!真遗憾!’”

藤野先生范文第5篇

您好!

恩师,我和您已经阔别快有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我曾经多少次想给你寄一封书信啊!对于你来说我可能已经是了无音讯了,但我却日夜的想念你啊!你给我传授知识,在我众多的老师中,你是最我感激的,给我鼓励最大的一个,我时时记起你,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给你写来这一封已经二十年没写的信。

恩师,二十年过去了,但你那黑瘦的面貌,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的样子,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您现在身体还好吗?先向老师你汇报一下我现在的情况,事实上我并没有再去学医,但怕你伤心,我撒了个慌,恩师,您可能不知道我没什么放弃学医,而弃医从文吧。老师我是怀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来到日本学医的,我本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那样被误的病人,战争的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我当我看到中国间谍被枪毙的电影以后,我变觉得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使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了,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我便弃医从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