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关节置换术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男35例,女45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2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8例;病因中股骨颈骨折5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5例。按吴之康介绍的功能评定法[1]进行术后评估,优良73例,优良率为91.25%.
2 心理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较大的手术,而且病人年龄偏高,已经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在病人进入病房后,要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制度、责任医师及护士,让病人熟悉环境,有信心,打消恐惧心理,向病人讲述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讲解此类手术多次成功的先例,对他(她)具体的情况进行了术前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和手术前后护理计划,短期内取得患者信赖,通过解释,使其得到康复的希望,树立起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后护理
术后由于麻醉引起下肢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减少,加上术中出血,手术创口疼痛等原因,可出现低血压。患者进入病房后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h测BP、P、R各一次,接好导尿管,肢体抬高,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并采取吸氧、止痛、保暖等措施。人工关节置换病人的年龄偏高,应注意心、肺、泌尿系统并发症。由于经受手术创伤后易出现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教病人做扩胸运动及深呼吸,鼓励病人将痰咳出,手术后最初几天应协助病人咳痰,保持口腔卫生,清洗口腔1~2次/d.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清洁,每日清洗1~2次,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4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术后康复日益显得重要,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2].由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除有疼痛还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入院后需牵引、关节置换手术。因此出现对手术的恐惧和术后疗效的担忧等心理障碍,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护士应耐心细致地观察病人心理特征,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开导等心理护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以积极的态度愉快地配合治疗和锻炼,有利于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关节置换术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91-02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坏死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行走不便等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痛苦,不能维持正常活动,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后能正常行走,减少病痛,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价位的髋关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术前护理
1.1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在进行手术前,首先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潜在的健康问题,能否胜任手术,有无合并症的发生,及时向医生进行反映,通过及时纠正问题,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1.2心理护理:当受到疾病折磨后,病人易产生失望、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给予耐心开导,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环境,告知手术者的能力以及手术成功范例,使患者能充分的配合和信任,对手术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充满信心。
1.3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指导:手术后,让患者开展适应性训练,例如让患者认识到咳嗽和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咳嗽和咳痰的正确方法,许多患者在手术后,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此需要在手术前,充分锻炼和掌握床上排便的方法,对于吸烟的患者需要讲解吸烟的危害性,告诉他们吸烟影响骨折愈合是有科学根据的,帮助他们戒烟。
1.4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术前晨禁食水,术区常规备皮,剔除会及髋部以外15cm范围的毛发,动作轻柔,勿划破皮肤,留置导尿。
1.5术区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2 术后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意识变化,进行心电监测,吸氧,观察血氧饱和度情况。同时注意保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情况。观察切开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引流量、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是否通畅,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观察患肢远端末梢循环,观察患肢皮肤温度,感觉灵敏程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3设法增进食欲,所谓三分治,七分养。为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增加机体抵抗力,告知病人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给予营养丰富的高钙、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为防术后便秘,多食粗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防止病人消化不良。
3 并发症的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褥疮、疼痛、感染、关节松动。
3.1褥疮 手术患者老年居多,皮肤弹性差,术后卧床,极易形成褥疮,护士要及时翻身,床头交接班,翻身过程中不能拖、拉、按等动作。有湿渗的衣服及时更换,保持床整无潮湿,无渣屑,做到“六勤”。
3.2 感染 术后患者卧床,一般都有留置导尿管,加之患者食欲差,饮水少,使痰液粘结不易咳出,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因此,定时给病人扣背,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每日尿量在1500ml以上,每日尿道口擦洗二次,定时膀胱冲洗,及早拔出导管。同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3.3 疼痛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我们应观察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4 关节假体松动脱位 术后搬动是造成脱位的主要原因。注意搬动时要健侧卧位,无交叉双腿,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预防内收、内旋,造成关节脱位。
4 功能锻炼
4.1 早期(术后2―7d)做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每天2―3组,先20次为一组,然后逐渐递增为40次一组。①脚趾屈曲与背伸运动,主要是最大限度的屈伸患者小关节,并带动小腿肌肉运动。②臀收缩运动:患者平卧收缩臀肌,保持10s。③直腿抬高(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抬高角度
4.2 中期(术后8―15d)①仰卧屈膝屈髋练习,在不引起异常疼痛情况下(屈髋
4.3 后期 继续中期练习,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1.5―2个月后单拐行走,患肢部分负重,3个月完全负重行走,扔掉拐杖,半年后可选择散步。
5 健康指导
5.1 嘱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练习,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患肢半年内不要负重,按医生的指导继续用药。
关节置换术范文第3篇
作者:辛爱菱,辛志慧,王玉静 作者单位:(威海市立医院创伤关节科,山东 威海 264200)
【关键词】 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护理
外伤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若年龄在60~80岁之间,大多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病人活动受限,且老龄病人常因前列腺增生症或其它原因所致的不能完成排空膀胱,导致膀胱尿液残留,常规需要留置尿管,因此,做好留置尿管后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老年关节置换术病人84人,术后留置尿管66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84例,年龄60~70岁24例,71~80岁46例,80岁以上14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平均年龄76.4岁,留置尿管多为3~7 d,最长15 d,出现尿液浑浊4例,有3例女病人在拔出尿管后,不能自行小便,给予再次插管。
2 护理
2.1 插入导尿管前的护理准备
术前全面了解病人病史,重点关注男性病人有无前列腺增生,排尿淋漓不尽;女病人有无小便次数增多、失禁或排尿量少的病史,有无尿道损伤史等。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关节置换病人术前心理压力较大,既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又担心术后小便困难及小便时活动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护士应讲清导尿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及导尿时应如何配合;告知留置尿管后可减轻术后因小便时活动、用力所引起切口疼痛,以及留置尿管后应注意的问题。会阴部常规备皮,清洗干净。
2.2 插入导尿管
首先,选择适当的尿管型号。根据年龄、体形选择粗细适宜的尿管,初次导尿者,不宜选择过粗的硅胶尿管,一般成年男性选用12~14号、女性16号尿管。尿道口松弛者可以选用18号尿管,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应选择弯头导尿管,因为尿管管端尖硬便于顺利插入[1]。目前采用的气囊导尿管刺激小,易于固定,不易脱出,但应注意气囊内注入的生理盐水不宜过多或过少,一般为10~20 ml。 其次,置管方法要适当。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动作轻柔,切忌用力过快过猛。前列腺增生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弯头气囊尿管,一般即可插入;导尿困难者可向尿道注入无菌石蜡油,5~10 ml,使尿道口充分润滑后插入尿管,能提高导尿的成功率[2];高龄女病人,尿道口陷入阴道前壁之中,显露不明显,这类病人导尿时,应消毒会阴后戴好无菌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前壁拉紧外翻,同时左手拇指压在前庭上方,协助前壁外翻,即可找到尿道口,然后翻转阴道前壁所致尿道弧度缓慢插管。
2.3 留置尿管的护理
病人关节置换术后,尿管应妥善固定,翻身时或更换床单时应松解固定关针,避免牵拉,防止引流袋接口与尿管末端脱落,并做好以下护理工作:①鼓励病人多饮水,多排尿,每天尿量在2 000~2 500 ml,使每小时尿量最小50 ml,形成生理性膀胱冲洗[3]。②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每日两次,大便后要重新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病人用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日两次。③根据病情及病人活动能力,决定尿管的留置时间,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集尿袋每日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及性质。④对尿液浑浊的病人,根据医嘱进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损伤膀胱粘膜,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⑤拔管前应先夹闭尿管,当膀胱充盈,膀胱内压逐渐升高,病人排尿欲望强时拔出尿管,拔管时机选择在排尿欲望最强的时刻,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有效排尿反射的建立,能有效地缩短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4]。对少数病人拔管后出现尿潴留,在诱导排尿无效的情况下,需重新插管,再次拔管前要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待病人有尿意时放尿,反复训练后再拔管。
【参考文献】
[1] 邓春燕. 留置尿管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4, 18(2): 210-211.
[2] 王素嫩. 气囊尿管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j]. 海南医学,2004,15(3): 87.
[3] 吕成瑗. 护理学基础[m].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13.
关节置换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指通过外科技术将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人体内,可有效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疾病,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1]。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患者机体功能衰退,手术耐受力较差,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所以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及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72.5±2.4)岁。病因:股骨颈骨折者1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疗效显著,所有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随访显示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1.2 一般护理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疾病的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减少,肌肉力量可能有所减弱,因此患者应进行简单的肌力训练。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手术做准备[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 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呼吸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报告医师,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变化,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2.2.2 护理 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20°,膝关节屈曲10~15o,患者穿丁字鞋固定,防治患肢发生旋转及垂足。医护人员在协助患者变换时,应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抬臀以减压。
2.2.3 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感觉及肿胀情况,患肢适当垫高,帮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曲的被动运动,给予肢体按摩,应用等级弹力袜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作用[3]。术后给予7d抗生素,以预防伤口感染。进行肺部功能的锻炼等,均利于预防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
2.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科学合理安排肢体的康复训练。详细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避免患肢长时间负重及持续剧烈运动,术后6个月内避免进行下肢内收、内旋等动作,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4]。制定随访计划,嘱咐患者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3 讨论
髋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如何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一直是骨科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5]。探究结果显示,给予本组患者围术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疗效显著,无1例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能进行坐立、行走等简单活动,且无髋部疼痛及其他不适情况出现。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欧慧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6):192-194.
[2] 黄巧萍,林慧彬,郑惠.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1,24(1):56.
[3] 张亚萍,汤玲丽,朱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27-128.
关节置换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148-0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无菌坏死常见的治疗方式,2001年2月~2006年5月我院为29例患者成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龄56~8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均为全髋关节,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除常规访视内容外,重点强调专科访视内容。①确定病变侧关节。②切口局部皮肤条件。③确定糖尿病以及全身重要脏器疾病得到控制。因关节置换的患者通常为高龄,因此要注意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④向患者阐明术后体温曲线一般会呈“双峰”现象,即:在术后第1~3天为第一高峰,体温高峰的出现考虑为手术引起的“吸收热”;术后第8~10天为第二高峰[1],发热的原因考虑为“异物热”,关节置换术时使用的金属假体、骨水泥、超高分子聚乙烯等磨损碎屑都属于异物[2],可引起异物热。
2.1.2心理准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评估,进行有效的沟通,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成功经验,介绍手术及麻醉方式、手术室的环境、设施和监护技术等。术晨亲切问候患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让患者处于一种松弛状态,使其以轻松愉快的心理接受手术。
2.1.3物品、器械准备除常规器械、物品外,还需要特别准备,术前1 d高压灭菌的全髋关节置换特殊器械;术前甲醛熏箱熏蒸12 h以上的高频电刀头、电钻、电锯、灯柄;100 ml冲洗器、无菌腿套、1/0可吸收线、吸引器、骨蜡、皮肤缝合器、骨科引流管、引流袋、手术薄膜;骨水泥、骨水泥枪、人工髋关节假体;术前1 h空气消毒机加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空气。
2.1.4建立静脉通道及摆放在患侧上肢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循环条件差或病情危重者也可建立动静脉监测系统。患者全侧卧位,患肢在上,双手放于双层托手架上,腋下放一软垫(可通过一拳头),髋部放一中单垫,骶尾部挡板固定,耻骨联合放一薄中单垫,用挡板固定,会垫一张纱布后再贴紧两张薄膜。
2.2术中配合
2.2.1使患者平卧位,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给药,一般选用全身麻醉。器械护士提前30 min刷手上台整理器械台,认真检查器械敷料的无菌效果,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器械、纱垫、纱布、缝针等。
2.2.2洗手护士配合。常规消毒,铺单,双髋手术野贴手术薄膜,自髋关节作一个切口,暴露髋关节,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此时器械护士要准确及时传递刀、镊、止血钳、电凝止血和干纱布拭血,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清理髋臼,安放人工髋臼,然后将金属关节头和金属杆置入股骨,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了的骨盆关节凹,将人工关节固定好,彻底冲洗关节,彻底止血,人工关节附近放入负压吸引管,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中引出皮外,排出关节区多余的液体,固定,认真清点器械、纱垫、纱布、缝针等,然后分层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同法做另一侧。
2.3预防感染规范化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关节置换手术应安排在100级净化手术间进行。如无此条件也应做好手术间清洁工作,术前1 h空气消毒机加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空气。在手术过程中,一次性物品由巡回护士开启、洗手护士戴手套后拿取、随时遮盖器械并保持器械清洁;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手术人员均穿后背遮盖式手术衣、戴双层手套、使用腿套及皮肤保护膜不使皮肤、术中使用抗生素盐水不断冲洗伤口、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均能有效地预防术中感染。
3结果
随访1~5年,无感染及松动病例,根据Chamley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全部达4~6级。
4讨论
4.1重视术前访视
将手术室的工作范围从单一的一个手术配合扩展到围绕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专科访视内容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患者术前的准备情况并牢记病变部位;心理护理贯穿于围手术期,既消除了患者的担忧、恐惧心理,又增进了护患关系。物品、器械准备的规范化让器械护士充分地准备术中所需的一切物品,避免了巡回护士往返传递,减少了感染机会,缩短了手术时间。
4.2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
六查:到病房接患者时查、患者入手术室时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开刀时查、关闭体腔时查。十二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了的骨盆关节凹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手术中所用器械、纱布、缝针等物品,以免遗留在骨盆关节凹内。
4.3严格无菌操作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手术失败,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感染是关键,预防感染的措施较其他骨科手术应更加严格。又因双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长,患者接入手术间,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后,立即静脉输入抗生素。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无菌操作[3]。假体使用前用无菌敷料覆盖,手术人员尽可能保持固定,减少进出,以尽量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4,5]。
[参考文献]
[1]刘兵.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体温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8.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9.
[3]邓莹,杨楠芳,王延方.第三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3):234.
[4]黄香兰,王银英.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