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谚语(精选5篇)

  • 关于长城的谚语(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收稿日期:201008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资助(2009SK442) 作者简介:江亚丽(1969-),女,安徽桐城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On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ongchen proverbs JIANG Ya-li (School of Law and Po…

关于长城的谚语(精选5篇)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桐城谚语;语音;用词;句式;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7605

收稿日期:201008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资助(2009SK442)

作者简介:江亚丽(1969-),女,安徽桐城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On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ongchen proverbs

JIANG Ya-li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y,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a good emphasis on its rhetorical art in expression, Tongcheng proverbs enjoy musicality in pronunciation, strong rhythms in five-and seven-charactered single sentences, and various and flexible rhymes in its heavily-rhymed couplets. Just as the frequent use of antonyms contributes to its metrical symmetry, so the equally frequent use of dialects, which endows the proverbs with a strong locality, helps to serve the native speakers well. A sense of discursiveness pervades the whole sentence structure, creating a beauty of irregularity. Moreover, the manifold rhetorical patterns render the language more vivid and the imparted knowledge more artistically appealing.

Key words: Tongcheng proverbs; pronunciation; diction; sentence structure; rhetorical pattern

桐城是清代桐城派故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山水灵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桐城方言中有很多植根于桐城乡野市井的、富有表现力的谚语至今仍活跃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它们不仅在内容上题材广泛,涉及自然、农事、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方面;而且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地方特色,注重修辞艺术,让人在美的享受中吸取知识,增长智慧。

一、语音上追求音韵和谐

(一)节奏鲜明

桐城谚语中的单句结构谚语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节奏鲜明,其节拍通常和诗词相同。

1.五言谚语:其节奏和五言诗的节奏相似。大多数是“二一二”或“二二一”格式。

二一二:忙人//无//好路、一白//遮//百丑、秤斗//在//人扶、春天//雨//菜篮、欺生//莫//欺死、熟鬼//害//熟人

二二一:秧好//半年//粮、分家//三年//穷、清明//大似//年、春雾//当日//晴、馋猫//鼻子//尖、有子//当得//位。

2.七言谚语:其节奏和七言诗的节奏相似,大多数是“二二二一”格式。

二二二一:麦到//小满//昼夜//黄、一种//九管//十成//收、河里//无鱼//虾也//贵、打铁//还靠//自身//硬、千滚//豆腐//万滚//鱼

也有“二三二”结构的:烂泥//糊不上//壁子、小窿//爬不出//大蛇

除了五言和七言外,还有三言谚语,节奏是“一二”,如“秋//半天”;四言谚语,节奏是“二二”,如“咸鱼//淡肉”“南霜//北雪”;六言谚语,节奏是“二二二”或“一二三”,如“虱子//单咬//瘦牛”、“人//死得//穷不得”;八言谚语,节奏是“二三二一”或“三二一二”,如“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等不得//红锅////苋菜”等。

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谚语,每一部分字数有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其节奏与上述五言、六言、七言谚语基本相同,例如:

春天//打个//凼,秋天//有//指望;衣有//三件//不破,人有//三顿//不饿;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子//衣

有些谚语巧用衬字调节节拍,例如:“过了//重阳节,不是//风来//就是//雪”、“好菜//就怕//霜来//打,好汉//也怕//病来//磨”,其中的“来”是衬字。衬字有声无义,其作用是使句子节奏舒缓,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使谚语更易上口。

(二) 讲究押韵

桐城谚语单句结构的句式不多,大多是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结构,其中60%以上谚语押韵。押韵增强了谚语的音乐性,可以使谚语音节和谐优美、顺口悦耳,便于记忆流传。

1.两句相押

①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②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

③吃的是硬功,穿的是威风。

④端人碗,受人管。

⑤冬至十八转,一天长一线。

⑥跟好学好,跟猫虎学咬。

①-③押平声韵,④-⑥押仄声韵。

2.三句相押

三句谚语一般都是二三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①猫来贫,狗来富,猪来三尺白老布。

②头顶地宕舞狮子灯,舞了一身汗,人家还说不好看。(地宕,即石臼)

③牛吃草,马吃谷,各是各人的福。

④假干净,尿洗锅,马桶盖上洗萝卜。

⑤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当地正月初七、初八、初九的风俗)

⑥牛要打,马要鞭,小伢不打自作颠。

①-③押仄声韵,④-⑥押平声韵。

3.四句相押:押韵情况比较灵活。

①春打五九头,家家卖老牛;春打五九末,柴米渐渐缩。

②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吃了重阳粑,又把棉衣加。

③劝人吃饭,久后得力;劝人出钱,如刀割肉。

④冬瓜有毛,茄子有刺;丈夫有能,妻子有势。

⑤有福不登福,半夜爬网壁;网壁倒下来,断之背心骨。(桐城方言中“福”、“壁”、“骨”韵母都是入声调,韵母相同)

⑥鳏务头子赛神仙,半斤猪肉有得搛;有朝一日时运转,困在床上嗷皇天。(鳏务头子,指单身汉。搛,用筷子夹菜。嗷,喊。)

①②一二句押平声韵、三四句押仄声韵,且换韵。③④二四句押仄声韵,⑤⑥一二四句押韵,⑤押仄声韵,⑥押平声韵。

4.多句相押

①人倒霉,鸡扯;栽番瓜,结葫芦;种豇豆子,结泥鳅。

二四六句押平声韵。

②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五初六随便拜,拜到十五日当中。拜风拜俗乡乡同,只有西乡初二拜丈人。

一二四六七八句押平声韵。

③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光蛋哈哈笑。九九八十一,泥巴家伙都请出。(“一”、“出”桐城方言中都是入声字,韵母相近。)

这则谚语头三句为一个语段,句句押韵,押平声韵。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各为一个语段,换押不同的韵,活泼生动。四五句押平声韵,六七句、八九句都押仄声韵。

桐城方言有独立的入声调类[1]763,许多谚语押入声韵尾,读起来斩截响亮。例如:

① 打铁看火色,种田抢季节。

② 生日不要吃,只要一天晴到笃。

③ 一人没有福,带连之全屋。

④ 人无三尺,鬼都不跟他隔壁。

⑤ 早上雾黩黩,晒断背心骨。

⑥ 人死如断脉,犹如汤浇雪。要想还魂转,水里捞明月。

上面谚语每句末尾的字,色、节、吃、笃、福、屋、尺、壁、黩、骨、脉、雪等,在桐城方言里都是入声字,是高入调,色、节韵母相同,笃、福、屋、尺、壁、黩、骨韵母相同,脉、雪韵母相同。

二、用词上注意精选词语

(一) 巧妙运用反义词

有些桐城谚语,对举使用反义词,不仅言简意赅,对照鲜明,而且形成音节的整齐对称之美。

①热饭好吃,冷气难淘。

②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

③家事懒,客事勤。

④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⑤和气生财,火气生灾。

⑥一分利胀死人,十分利饿死人

(二) 经常使用方言词汇

很多谚语中采用具有浓郁桐城民间风格的词语,这些词语只有当地人才明白其意思,且一般不容易找到本字,这使谚语呈现出很强的地域色彩,更有利于谚语为当地百姓服务。

①冬天掏一掏,抵上春天浇一交。(交,音“高”)

②棉七高白如霜,稻耘三交猪无糠。

③生日不要吃,只要一天晴到笃。

④乌云接日,晴不到笃;乌云驮河,大雨滂沱。

⑤一个萝卜一个凼,一根茅草顶个露水珠子。

⑥五月小,番瓜葫芦结到杪;五月大,番瓜葫芦才上架。

⑦一天一个暴头,困在家里收稻。

⑧宁跟强盗打一架,不跟阿达子讲半句话。

⑨哈哈猫儿能避鼠,哈哈男人能做主。

⑩干亲要浇,湿亲要嗷。

桐城话中动量词常用“交”表示[2],如①和②,即“次”、“遍”、“趟”等义。桐城方言不说“底”而说“笃”[3],如③和④。⑤中的“凼”即“小土坑或小水坑”。⑥中的“番瓜”即“南瓜”,“杪”即“树梢”。⑦中的“困”即“睡”,“暴头”即“雷阵雨”。⑧中的“阿达子”就是“不讲理的人”。⑨中的“哈”读hǎ,即“软弱无能”。⑩中的“嗷”即“喊”[1]769-779。

以上举的是实词例子,桐城谚语中还有一个有桐城特色的虚词“之”,它是安庆方言中“着”的音变,例如:

①家鸡打之团团转,野鸡打之自高飞。

②秋里伏,热之哭。

③吃之饼子,套之颈子。

④生定之眉毛长定之骨。

⑤人牵之不走,鬼牵之乱跑。

⑥亲帮亲,邻帮邻,和尚帮之出家的人。

⑦一碗牛肉汤给狗打泼掉之。

⑧鱼吊臭之,猫吊瘦之。

①②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得”,③④中的“之”相当于动态助词“了”,⑤⑥中的“之”相当于动态助词“着”。

⑦⑧中的“之”相当于语气词“了”,表示陈述语气。

三、句式上重视结构变化

一般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的谚语,句式上讲究齐整对称,但也有不少谚语“整”中有“散”,给人一种参差美,体现自由活泼的民间口语特色。

(一) 前后语序不同。

①儿多母吃苦,滚粥菜遭殃。

后面句子的结构应是“粥滚菜遭殃”,调整后,后面句子首个重音落在修饰语“滚”上。

②一人动嘴,十人牙酸。

后面句子的结构应是“十人酸牙”,调整后,后面句子的重音落在主谓谓语句的谓语“酸”上。

(二) 前后字数不同。

一般是前面句子短后面句子长,故意破坏语言的均衡美,产生错落有致的效果。

① 荒年打破碗,熟年还要见人。

② 秤不离砣,媳妇不离婆。

③ 惯儿不孝,肥田出瘪稻。

④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⑤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菩萨打什么卦。

(三) 由两部分变化为三部分。

由三部分构成的谚语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结构变化而来,有两种格式,第一种是三三五言格式,第二种是三三七言格式。前面两句共六个字,后面一句是五个字或七个字。读时前两句中停顿时间非常短,第二句后停顿稍长,第三句整体停顿时间较长。后面一句是五言的,节奏是二二一;后面一句是七言的,节奏是二二三。

三三五言格式:

①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了。

② 牛吃草,马吃谷,各是各人福。

③ 亲归亲,邻归邻,财气要算清。

三三七言格式:

①猫来贫,狗来富,猪来三尺白老布。

②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不能摘。

③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在江边走。

(四) 不用陈述句式,而用反问句式。

反问句式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比一般陈述句感彩更为鲜明、强烈,表达的思想更为明确。

① 不行春风,哪有秋雨?

② 输钱只为赢钱起,哪个赢钱买了柴和米?

③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④ 有树还愁鸟不来做窝?

四、修辞格式丰富多样

桐城谚语常常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格式,这样不仅使谚语语言生动形象,更使其本身所传授的知识更具艺术吸引力。

(一) 比喻

比喻是桐城谚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人易于理解。

① 春雪如跑马。

春天由于地气上升,下的雪融化快,好像飞奔的马一样转瞬即逝,比喻新颖奇特,化静态为动态。

② 起家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起家像用细针挑土一样艰难、缓慢;而败家如大浪淘沙般迅疾彻底。比喻中有夸张,其喻体形象极富表现力,能产生触目惊心的警示作用。

③ 力气浮财,用掉又来。

用“浮财”作喻体,于通俗易懂中表现了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概,鼓励人该使力时多使力,不要有所顾虑。

④ 东风雨家公。

桐城人称外公为“家公”(“家”音“嘎”)。春天一刮东风往往就会下雨,把雨比作东风的女儿,生动有趣,比喻中有拟人。

⑤ 人无理讲横话,牛无力拉横耙。

⑥ 鸭肫难剥,人心难摸。

⑦三个铜钱,小的吃苦。

“三个铜钱”代替年龄、地位不同的人。

⑧牵人家罗裙,盖自己的小脚。

罗裙、小脚代指缺点、不足。

以上①②是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③④是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不用比喻词。⑤⑥是引喻,本体和喻体各作分句的主语形成并列复句,在意念上是比喻关系,类似引用喻句来为本句的观点立论。这类比喻,句式较整齐、前后句常押韵[4]。一般是本体句在前,喻体句在后,如⑤,也有喻体句在前,本体句在后的,如⑥。⑦⑧是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二) 拟人

桐城谚语中的自然、农事谚常运用拟人手法把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① 睁眼秋,满满收;闭眼秋,半半收。

这条谚语讲的是立秋时间跟一年收成的关系。把立秋这个节气比作人。睁眼秋,指午时之前立秋;闭眼秋,指午时之后立秋。

② 云碰头,雨淋头。

③ 三月三,番瓜葫芦都上山。

农历三月三,是种瓜点豆的时节。

④ 七月毛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

毛栗到九月份成熟,外面的刺壳炸开,像哈哈大笑似的。

⑤ 家无正主,笤把乱舞。

笤把即扫帚。家中无人主事,似乎扫帚都要造反了,形容乱的程度。

(三) 借代

桐城谚语常运用借代辞格使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① 与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用具体代抽象,一线指说话做事留有的余地。

②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用具体代抽象。书代指文化教育,猪代指农业生产。

③ 罗头凹眼睛,吃鱼囫囵吞。

用特征代本体,“罗头凹眼睛”指长着罗头凹眼睛的人。

④ 千层纱,抵不上一层花。

用特征代本体。纱指用棉纱做的单衣,花指用棉花做的棉衣。

⑤ 好事都是花大姐,坏事都是小癞痢。

用专名代泛称。在桐城方言中,花大姐指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小癞痢指有缺点的人。

(四) 夸张

桐城谚语常运用夸张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使人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① 舌条底下压死人。

舌条即舌头,此谚语形容人言的威力。

② 家事无功,做死长工。

形容家务事繁多累人而功劳不被承认。

③ 六月初一下一阵,放牛的伢子跑成病。

形容天气变化快。六月初一如果下雨,后面接着的就几乎是时阴时雨天,放牛娃要根据天气变化频繁进进出出,以致累成病。

④ 隔层肚皮隔重山。

形容不是自己生养的孩子跟自己关系之疏远程度。

⑤话长脚,一天跑九国。

夸张与拟人相结合,形容话语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五) 对偶

桐城谚语中由两部分组成的谚语常运用对偶辞格,使谚语结构匀称、形式整齐,读起来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并且使内容表达更加突出、鲜明。

①饿死不做贼,气死不告状。

②走路要好伴,住家要好邻。

③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枯。

④宁挑千金担,不抱四两肉。

⑤在家无新旧,出门无好衣。

⑥舍不得金弹子,打不到巧鸳鸯。

①②是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相互补充、强调的关系。③④是反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相反、相对的关系。⑤⑥是流水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因果逻辑关系。

(六) 对照

“对偶是形式方面的对称和均衡,对照是内容方面的对称和均衡”[5]。

① 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

②稻倒一半,麦倒全无。

③坛口扎得住,人口扎不住。

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⑤白天游四方,晚上点灯补裤裆。

⑥人托人是个宝,人踩人是根草。

①-③是两种事物之间的对比。④-⑥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相互对照。

(七) 排比

这种辞格是桐城谚语中由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组成的谚语常用的,它能能增强语势,使语言富于节奏感。

①春寒雨丢丢,夏寒雨断流,秋寒凉风起,冬寒雪满丘。

②打不过东乡,告不过西乡,文不过南乡,吃不过北乡,穿不过城厢。(旧时桐城除县治所在地城厢外,分东、南、西、北四乡。)

以上是并列式排比,排比的项目之间是平等的联合的关系。

③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

④十七,月亮擦黑;十八,月亮杀鸭;十九,月亮杀狗;二十一二里,月亮半夜起。

以上是承接式排比,各部分按时间顺序列出,有先后之分,不可以随意变动。

⑤一代熬油喝醋,二代宽衣大袖,三代不知来路。

⑥有毛鸟也叫,无毛鸟也哼,赤膊鸟儿也过之冬。

以上是递进式排比,各部分之间有阶梯式关系,语意后一句比前一句更进一层。

(八) 顶真

有些桐城谚语运用顶真手法使前后的句子上递下接,给人以流畅明快的蝉联美感。

①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抹光。

②小时苦不为苦,老来苦,苦黄连。

③快刀子不如快剪子,快剪子不如快人。

④鱼打千千网,网网都有鱼。

⑤大懒差小懒,小懒差门槛。

桐城谚语除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外,还运用拈连、回环、双关等修辞格。如运用拈连的有:锁能锁君子不能锁小人;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千差万差,来人不差。运用回环的有:九成稻子十成收,十成稻子九成收;人不混账,账不混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运用双关的有:六月暴,还得(,音sào,快之义),一报还一报;糕来糕去(谐音“高来高去”)等,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情趣。

参考文献:

[1] 桐城县地方志编委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2] 王光汉.庐州方言考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2.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1 120.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谚语 文化沉淀 认知与翻译

谚语总是简练的,却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被认为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谚语的运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用简单通俗但却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寓意,使作品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融会贯通,既能立意鲜明,又能美感兼具。然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谚语的翻译却是一件棘手而又必要的工作。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讨论,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一、谚语的文化沉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和结构的改变问题,更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源语的文化,进行融合,进而达到思想文化的交流目的。

在《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讲:“这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去拿罢了。”这里的“长安城”承载汉文化中历史性文化意义,“长安城”符号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稍知中国历史便可知晓的,具有汉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特征;而在英国农村地区也有一句古话:London streets are paved with gold.意思是说伦敦到处是金子,到伦敦去的人都可以发财。同理,该语符中亦承载了众所周知的英国政治、经济的文化意义。为达到最大近似的交际目的,英国翻译家霍克斯(D.Hawkes)在翻译上述谚语时正是用了这个句型:Over there in the city,the streets are paved with money just waiting for someone to go and pick it up.(D.Hawkes,1986)《红楼梦》第十三回中引用的谚语“登高必跌重”与英谚“The higher up,the greater the fall.”形意也基本相同。这种翻译既保存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又能非常准确地解码作者的用意,使读者真正了解原符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下从谚语的来源视角深入剖析谚语的文化内涵。

(一)源于自然客体引发的思想内容。

从谚语的形成来看,很大一部分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周围环境的感悟启迪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和伴侣,是忠诚的象征。法国大革命时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1793)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看到的人愈多,我愈欣赏狗),虽带有戏谑口吻,但却表露出对狗的赞美和喜爱。这种感情从与狗相关的谚语也可以看出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s never bark in vain.(老犬不空吠)。同一思想理念汉语则说“老马识途”。Every dog has his day.而汉语则说“凡人皆有得意时”。在英语里以狗指人很普通,听者也不会把它当作侮辱性的言语而产生不快。在汉语文化里情况则相差很多。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急跳墙”、“狗胆包天”、“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等。这里可明显看出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惯对谚语喻体选择和认知的影响。

(二)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引发的思想内容。

在谚语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既吸收了源于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也融合了各种寓言典故的精华,并用这些前人的经验教训和哲理引导后人、教化后人。

1.源于历史故事

一部分谚语形成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并逐渐被推而广之,被后人用来指代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意义的情况,且逐渐融入该语言的文化中去。例如:Someone’s name is Mud.(遭人厌恶讨厌;声名狼藉),源于美国总统林肯被刺事件。刺杀林肯的约翰・威尔克斯・布什(John Wilkes Booth)在刺杀总统后的逃亡之中摔断了一条腿,马里兰州一个名叫缪尔・亚历山大・默德(Samuel Alexander Mudd)的医生为他提供了治疗。美国人民为此感到无比悲愤,默德这个姓氏也被当作丑恶的代名词进入美国口语。meet one’s Waterloo (兵败滑铁卢),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普联军打得惨败的历史事件。现在这个谚语普遍用于形容某人遭遇惨败的情形,不再局限于战争,而是承载更多的社会一般意义。

2.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说明社会的普遍意义和哲理,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如:The grapes are sour.(酸葡萄;可望而不可及之物),源自《伊索寓言》,说的是有只狐狸想吃葡萄架上的葡萄,却因无法爬高而够不着,最后它只好垂涎欲滴地望着架上的葡萄说:“The grapes are sour,and not at all fit for my eating.”现用来比喻某人极想获得某样东西,但无法到手,只好聊以。同样源于寓言的还有:blow hot and cold,源自《伊索寓言》,原喻“避免与性情模棱两可的人交往”,现意为“动摇不定,反复无常”;pull the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源自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的著名寓言《猴子和猫》,原意“火中取栗”,比喻替别人冒险;fish in troubled water,源自《伊索寓言・渔夫》,喻“浑水摸鱼;乘乱图利”。在中文中也有许多为众人所知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例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掩耳盗铃;黔驴技穷;杯弓蛇影等。

二、谚语的认知与翻译

从文化、符号、审美的认知共性和异性三维上认知谚语的思维转换和重视,本人认为谚语翻译的微观处理大致可归化为三个步骤:1.认知其文化内涵;2.译意、译味;3.文化补偿。

(一)认知其文化内涵。

谚语翻译需认知谚语语符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意韵,并涉及两种文化价值三维的认知比较、喻体的改变和读者文化审美心理接收的认知等。

1.宗教文化

在汉谚和英谚中都有很大一部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谚语。例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困潦倒);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等。在文学作品中翻译这些谚语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别。例如,《红楼梦》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虽然在英谚中有含义大体对应的谚语,但由于God是基督教里的用语,而中国人多信奉佛教,如果硬搬过去,必然有点差强文意,不符合原文的文化内涵,与下文的“菩萨”也不对应,损害了原作特有的汉文化中佛教文化色彩。因此,《红楼梦》的英语译者把其中的God改成Heaven,译文变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D.Hawkes, 1986)Work out a plan,trust to Buddha,and something may come of it for all you know.译文虽只改“God”为“Heaven”,但这一词体现了译者的匠心独具。

2.风俗习惯

习俗乃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演化而得来,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这时候译者不得不取意轻形,以译味译神的思维统揽微观的操作,以求保留原作的风貌。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与“Love is blind.”。

“Love is blind.”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它含有看不清情人缺点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中,西施代表的是理想的恋人,是美的化身。两者语符承载和反映了中英文化认知和审美心理细微的差别。考虑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和读者群体的文化习惯审美依恋的差异,翻译时只可轻形译味:The fairest is in the lover’s eyes.再例如:to be/get on one’s high horse,本义“骑在高头大马上”,源自古代封建贵族骑骏马抖威风的虚荣习惯,亦做to ride/to mount one’s high horse,用来比喻 to act as if one is better than others(自命不凡),to be proud and scornful(目空一切),to appear overbearing(目中无人)。对于这类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谚语,译者翻译时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其语符背后的文化蕴涵,轻形重义,以符合汉文化的语理语性和认知心理,重现原文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二)译意、译味。

王佐良先生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

在中英谚语中,存在着一小部分无论从形式和文化喻义上,从认知和读者心理感受的视角审视都是相对应的,这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认知上存在着共知共核,这是跨文化交际的cornerstone(奠基石)。

如: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不能伺二主。

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Of two evils choose the least.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相当多的谚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译者应从“形而上”认知文化内涵,从两种文化、语言中能最大可能得到等同的文化信息。

1.套译

即在保留原有喻义的前提下,套用译语比喻来代替源语比喻。例如: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杀鸡取卵);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No smoke without fire.(无风不起浪)。

2.译意、译味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多时候没有相似的比喻可套用,此时,只有尽可能译意译味,虽丢失原作的文化色彩,但若保留其“神、味”,亦是佳译。例如:The fox preys farther from 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He that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不到黄河不死心(Stick to/Never give up until all hope is gone.),等等。

3.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所谓文化缺省(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for cultural default),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郭建中,2000)。谚语蕴涵着大量的语符之外的文化信息,特别是那些源于历史事件、寓言典故等的谚语。如果仅基于语符层面上的翻译,外国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一个有限的文化缺省的信息,或者根本无法解读认知。此时,在微观“形而下”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注释法来达到对文化缺省的补偿。例如:“叶公好龙”,Lord Yeh’s pretentious fondness of dragon,注释:Lord Y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谚语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认知、思维和审美意识。要将这种极具民族文化个性的谚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并使之最大可能的物质符号化重现,必须充分认识到该语符之外的文化、语言艺术和美学信息,以“形而上”的思维方法论认知其译语和源语的认知,审美上的共性和“形而下”的异性。从谚语和源语读者的心理感受的天平上进行“形而下”的语符重现,“信”于“形”又不唯“形”,在微观操作中重意,重味轻形。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5]曾自立.英语谚语概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包通法.文学翻译中美学信息的解读、比较与转换.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8).

[7]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天津 谚语 歌谣

时下,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共识。

在民族文化研究中,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作为文化之根,一直是中外学界致力探究的重要课题。而这个课题又包罗万象,涉及众多学科,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文化财富。为了探索人类成长和社会发展真谛,固化和弘扬民族优秀品德和思想,读听上述作品,每个人都会被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才能折服。那些奇巧的故事构思,绝妙精伦、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情感的语言,绝非文人能杜撰出来的!

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他们战天斗地的丰富经历与斑斓生活的真实写照。从题材内容看,歌谣可分为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情歌、历史传说故事歌、革命斗争歌、抗战歌、时政歌、儿歌等九大类。从艺术形式看,可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小调、歌舞调、说唱调、民谣等。从思想特色看,表现了天津人民在战争、、欺凌、苦难和天灾人祸面前的慷慨、悲壮、雄强、拼搏、奉献、不畏灾难困苦、勇于担当和追求的品格。特别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大量抗日歌谣和义和团歌谣,不仅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人民的罪恶铁证,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坚枪利炮和杀戮视死如归、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共赴国难的浩歌。

谚语、歇后语、谜语等是人类在漫长历史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伦理性语言,是对各种知识、经验、教训、事理、情思、审美、人生观、道德观理念总结、提炼、升华的智慧概括而结晶的语言艺术,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通俗易懂,被广大群众广泛使用,誉为“浓缩的诗”。

本文仅就天津地区流行的歌谣和谚语进行粗浅的解析,带领读者走进南北融合、中西交汇的天津时空。

一、天津的历史脉络和语言特征

由于天津紧邻北京,所以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明永乐二年在直沽设卫,兴工筑城,而后又建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军事要塞需要派兵把守,天津三卫定额16800人,所以随着大量移民的进入,天津的方言体系也逐渐形成。

安徽宿州一带有大批军士携带家眷来到天津。这些移民实行军事建制,“家庭承袭,邻里相望”,形成相对牢固的“语言社区”,于是,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形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所以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是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往北到徐州,往南不超过蚌埠的方言。明清两代,许多苏皖地区以及晋冀鲁豫地区的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事、文化各色人物都在天津安家落户。这些因素对天津方言的形成自然产生种种影响。所以,天津的语言真是“五味杂陈”,极具表现力。

(一)歌谣

天津地形复杂,东北蓟县有盘山,东方有渤海。自明初设卫以来,即不断有齐燕之移民来此定居。故居民风情多姿多彩,风物繁华,品类各异。山河湖海,城乡工农,在口头文学中多有反映,而且三百六十行在口头文学中都有不同的咏叹,在语言上亦各有精彩。

天津文化大体由盐文化、租界文化、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商贾文化、寓公文化等部分组成。天津歌谣便是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产生和流传的。

天津歌谣的主要艺术特征有以下几点。

1.劳动歌,除了传统的田歌、渔歌,着重收录了天津特色的盐歌、工人歌和劳动号子。尤其“号子”在天津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有打夯号子,船夫号子,插秧号子,搬运工人号子,冬网号子,摇橹号子,盐工号子,装卸号子,滑石号子,镩冰号子,打川号子,榔头号子,行船号子,集船号子,等等。

2.革命斗争歌,从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红灯照一直到抗战时期的歌谣均有收录。

天津为畿辅重地,又是“华洋杂处”,而成为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的焦点。西方侵略中国,为逼近北京,当时以天津为桥头堡,并作为商品和资本的第一渗透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把教堂最先安置在三岔河口。以后,洋布、洋油、洋蜡、洋火、洋马车……大量经过天津向中国内地倾销,人民与之抗争的情景在歌谣中无不有所反映。

由于盘山是抗日老根据地,故这一代打鬼子的民歌比较集中。

3.谐趣歌,全面反映天津人幽默、风趣、爱逗的性情,诙谐中闪现着生活的情趣、智慧与道理。生活中随处可见开玩笑、逗闷子、找乐子、数落挖苦人、故意揭短儿,以及落P成字的绕口令、反正话检测人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歌谣。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人们总是要在艰苦中找到乐趣,以慰藉和舒缓情绪,做到“苦中作乐”。 以上所说都是天津人的性格使然,因此,天津有“哏儿都”之称。

“天津卫的人儿,小白脸儿,脑瓜子不疼挤红点儿。”活画出一副无病懒散的小市民相态;“剃头的买卖不大,两头挑子放下;不管公子王侯,拿你脑袋说话。”把李夫人的技艺同公子王侯的脑袋拴在了一起,其中不乏辛辣,并隐含百姓傲视权贵的心态。以上两则显现出津人刻画人物“津味儿”浓烈、市民世相鲜活;反映事理一针见血,穿透力极强。

4.儿歌,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对广大儿童认识生活、品德教育、审美情趣的熏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有“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讲故事……”这样的儿歌是祖辈相传的!

5.风物与风情歌,天津的风情主要体现在风物歌中。《天津论》《皇会论》《城隍会论》《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卫饮食歌谣》《天津卫风情》等,都是对天津发生的人、事、物的详尽描述。

“论”在天津方言中不当“理论”讲,取意“述说”。

6.各种叫卖(吆喝)在市井生活中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小到针头线脑儿,吃到河海两鲜及各种小吃,穿到单夹皮棉纱,用到女人的雪花膏、梳头油……吃喝用度,剃头的,锔锅锔碗的,卖大小金鱼的,卖把儿兰花(晚香玉)的,卖冰棍儿的,卖药糖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又将大家带回那从早到晚,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逝去的岁月。

(二)谚语

作为中国谚语的组成部分――天津谚语,既有其形成发展的“共性”,也有伴随津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产生的“个性”。它既有谚语反映历史、阐释生活、揭示规律的共有特征,又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以及凸显的津人性情。

作为都市,天津始于明清时期,津门百姓依傍河海之泽劳作生息。由此,洋洋津谚,叙说了津门的河海利害与历史悲欢。其独具的特点有以下多个方面。

1.天津的漕运始于魏晋,盛于元明清。元代诗人“东吴转海输梗稻,一夕潮来集万艘”的诗句即是当年天津港口繁荣的写照。作为漕粮的重要中转站和贮存所,各地商旅也纷沓而至,使之成了吞吐四方货物、交流南北物质的商贸中心。悠久的商贸传统致使津门呈现河口之都的显著特征。天津河海运输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手、船员队伍。他们终年为南北东西的物质交流忙碌,正如谚云“七十而行,赶脚最忙”。在惊涛骇浪中总结出“顺风顺水练不出船老大”。观天象也有独到之处“乱云起蛟,大雨来到”“日头颜色黄,明日大风狂”“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等等,代代流传至今,依旧是日常生活中观风识雨的法宝。

2.土著与移民相依而存、五方杂处,使这个河口之都以鲜明的津卫性格凸现于世。

明永乐初年,朱棣“出旨迁民”“以实空地”,有浙江、山西等地居民迁居至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津冀一带世代流传着这样的民谚。筑城建卫以后,朱棣将其嫡系部队派往天津驻守这支跟随朱元璋父子起义的皖北、苏北人组成的军队,到天津后成了“随燕王扫北来的”土著居民。军旅生活使他们尚武疏文,讲义气,重信用,对津门豪爽性格的形成,影响颇多。汪沆《津门杂事诗》中说,津中“掌录人才半寓公”,谚中亦有“藏龙卧虎天津卫”之说。

在饮食方面,更不乏天津五方杂处的特点,包揽我国菜系,调试八方口味,其满汉全席、南北大菜、时珍海鲜、风味小吃及清真菜、素菜应有尽有,誉满天下。市民中流传着“吃尽穿绝天津卫”“天津人讲吃,上海人讲穿”等谚语,便可见一斑。

3.天津还是一个民间文化艺术的大码头。谚云“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的年画儿,娘娘宫的会。”此谚概括出天津民间文化艺术生活的本土特色。另有,各地演艺界人士常常向往闯闯天津码头,艺谚即有“学艺在北京,走红在天津,赚钱去上海”“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之说,表明天津人懂戏,有文化,会捧角儿,演员经天津观众认可才能走红。曲艺界有从天津走出去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本土的大师马三立,自成一派的京韵大鼓泰斗小彩舞(骆玉笙),快板书三大流派之一的大家李润杰,天津时调代表人物王毓宝,还有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天津快板……使天津不负“曲艺之乡”之盛名。

4.天津人以性格豪爽、仗义、诚信著称。而谚语本身的特性,又使这种性情的流露显得更为直接、浓烈和传神。

燕赵遗风与重商诚信的结合,形成了天津人广交朋友、热情好客的性格。谚语“交友要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船凭板凑,人靠人捧”等落地有声;“和气好比修条路,惹人等于筑堵墙”“冤家路窄,朋友路宽。”“一条船,一个舵;一个朋友一条路”等句句实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买卖争毫厘,人情送匹马”待人处世,各有准则;“居家要俭,待客要丰”“摆开八仙桌,遍招天下客”更让人盛情难却。

谚语是特别的语言艺术、文化现象,其蕴含的历史感、人文精神、地域特征表F了很高的审美价值。谚语的审美,表现为一种世俗之美。天津人民经历了太多的世事沧桑,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一己的,喜怒悲欢,刻骨铭心。谚语来自于世俗生活,津谚表现的民间大众的价值取向及衡量世相的标准,他们感受生活的细腻、丰富及敏锐,都在谚语这一艺术化了的语言中得以呈现和传扬,且形神兼备,相得益彰。

二、结语

任何口头文学的创作,无不与创作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有关。那里面熔铸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为此,远古周天子便设下“采诗官”,搜集民歌,“以观民心”。我们要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以及深层心理结构,除了浩瀚如烟海的典籍是其渊薮外,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实为必经之路。

最后,以冯骥才主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关于长城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禅籍 谚语 语言特性

“谚语是汉语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汇。”①其形式生动活泼,充满生活信息。如《坛经》中有著名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谚语。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指慧能)即惠明师也。”(宗宝本《坛经》)

这是惠明在慧能指示下开悟后所说之语。意谓禅悟之事乃是各人本分大事,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如人饮水,感觉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以朴素的日常生活经验传达禅旨,远比长篇大论来得直接亲切,也更契合禅的本质。这句谚语因此常常被引用。例如:

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四)

类似的有“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用来说明禅悟乃各人自己的事,需要自身努力。例如:

恁么则九旬无虚弃之功,百劫有今时之用。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此即是涅妙心,金刚王宝剑。敢问大众,作么生得到这田地去?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续传灯录》卷三十,默堂绍悟禅师)

谚语的生活性、通俗性,在学人看来更容易亲近与接受,禅师们更是可以不假思索,信手拈来,运用自然。因此,禅籍中谚语的使用十分频繁,并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一、系统性

在研读禅籍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禅籍中种种词语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充实、完整的系统。禅籍中的谚语或沿用旧谚,或创造新谚,数量众多,形式丰富,运用灵活,同样显示出内在严整的系统性。

(一)禅籍谚语往往形成系统的词语群

谚语是人民大众口耳相传,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俚俗之言,禅师在示机应机中,也往往信手拈来。不仅如此,禅师还常常根据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自创新词新义,形成一系列的词语群。

禅林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日常劳作是禅林生活、修行的重要部分,反映在书面语中,便形成了关于“牛、马、驴、狗”等的词语群。其中,“牛”系谚语较多。如:

(1)按牛头吃草

(2)出牛胎入马腹

(3)牛头没,马头回

(4)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5)骑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6)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

(7)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

(8)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早知是牛

南禅宗崛起与鼎盛期主要活动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而水牛则是南方农耕生活的体现。此外,佛经中以“牛车”比喻大乘教法,以“人中牛王”为佛之德号,这对禅宗典籍中的“牛”的意象使用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以“水牯牛”喻自心自性,以“白牛车”喻微妙禅法等等,“风穴铁牛”“涌泉骑牛”“刘铁磨老牛”等公案也以“牛”为隐喻。因此,“牛”系谚语的广泛使用亦在情理之中。

“马”系谚语也较多,仅“良马见鞭影而行”,就有“神骏不劳鞭影”“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素非良马,何劳鞭影”等多种表达方式。再如:

(9)隔窗见马骑

(11)骑贼马赶贼

(12)差病不假驴驼药

(13)画虎不成反类狗

(14)驴事未去,马事到来

(15)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16)咬人屎橛,不是好狗

(17)狗儿戴纸帽,猫儿著靴行

(18)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

(二)禅籍谚语多同源异形、异源同义

所谓同源异形,指不同的谚语变体内容大同小异,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如“金屑虽贵,眼里著不得”,谓黄金屑粒虽然贵重,但绝不能放到眼睛里,喻指言句作略等对于禅悟是多余甚至是有碍的。例如:

(19)“如何是浮沙何处停?”师云:“金屑虽贵,眼里著不得。”(《祖堂集》卷一六,南泉和尚)

这句谚语有多种表达形式,如:“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眼中翳”“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金沙堕眼中”“眼中金屑”“眼中著屑”“眼中屑”“眼中无金屑”等等。也可以省略后半部分,以歇后语的形式出现。例如:

(20)僧拈问安国:“全肯为什摩却成辜负?”安国曰:“金屑虽贵。”(同上,卷六,洞山和尚)

所谓异源同义是指形式、来源不同的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却基本相同。如谚语“黄叶为金,止小儿啼”指以杨树黄叶作铜钱,哄骗小儿停止啼哭。比喻认假作真,简单愚钝的思想行为。也作“空拳诳小儿”“空拳黄叶”“认叶止啼”,这是同源演变。除此之外,还有异源演变,如“空里采花,波?中取月”“将鱼目作明珠”“认橘皮为猛火”“认萤火为太阳”等。

同源异形、异源同形的谚语组成了一个个谚语群,体现出内部完整的系统性。这也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谚语其实并未完全定型,禅师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可以自由发挥。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禅籍中的谚语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与多样性。

二、口语性

(一)禅籍谚语多源于民间口语,反映日常生活

口语化、通俗化是禅籍语言的主要特征。作为禅籍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市井街头的谚语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征。禅籍谚语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折射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禅籍中多有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谚语,如“春不耕,秋无望”“今年霜早降,荞麦总不收”“不挂葫芦醋不酸”“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等。这与禅宗所确立的丛林制度是紧密相关的,百丈怀海禅师曾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祖堂集》卷一四,百丈和尚)。丛林制度将宗教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农禅的修习与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也有力地推动了禅宗的发展。禅师在示机应机之时,使用这类生活谚语可谓自然之至。另一方面,对学人来说,此类谚语也是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此外,如“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原指法律严密不可含糊,但私下人情却可以通融,禅籍中指接引学人时可以开方便法门;“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本指江湖艺人随身带着竹木等道具,遇到合适的场地便可随时演出,是当时社会文娱生活的反映,禅籍中常用来比喻悟道之人的任用自如,了无挂碍;“见钱买卖不曾赊”揭示市场贸易规则;“杓卜②听虚声”指占卜者的话不能听信,比喻言语说教不是领悟禅法之道;“波斯吃胡椒”波斯人是不吃胡椒的,比喻不能勉强去做一些事,间接体现了中外之间的交流等等。

(二)禅籍谚语结构的灵活性

禅宗典籍中蕴含着谚语丰富多变的表达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形的替换

(21)师问南泉:“古人道:‘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非道’?”泉便棒,师云:“莫错打。”南泉云:“龙易弁,纳子难谩。”(《祖堂集》卷一八,赵州和尚)

(22)雪窦有《静而善应颂》云:“觌面相呈,不在多端。龙蛇易辨,衲子难瞒。金锤影动,宝剑光寒。直下来也,急著眼看。”(《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二,第一二则)

(23)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昨日初三,今日初四。”僧云:“此犹是拣择。”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瞒。”(《续传灯录》卷四,报恩谭禅师)

“龙蛇”喻不同资质者。意谓龙蛇容易分辨,而禅僧难以蒙骗。“蛇”“辨”“纳”“瞒”等均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

又如谚语“灸疮瘢上更著艾焦”,即在烧灼而致的疮痕上再用艾绒烧烤,比喻错上加错。例如:

(24)药山与么来,早是无事起事,好肉上剜疮。遵公(指遵布衲)不见来病,却向灸疮瘢上更著艾焦。(《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这里的“焦”又可以写作“”“爝”“炷”等,它们都有“烧灼”义。

2.语素的替换与增减

语素的替换包括单语素的替换,如“雷声浩大,雨点全无”也作“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脚跟未点地”也作“脚跟不点地”;双语素的替换,如“咬猪狗手脚”也作“咬猪狗脚手”;单双语素的交叉替换,如“家家有路透长安”也作“家家门户透长安”“家家门里透长安”“家家门首透长安”,“嚼饭喂小儿”也作“嚼饭喂婴儿”“嚼饭喂婴孩”等。

语素的增减,如“美食不中饱人”也作“美食不中饱人吃”“美食不中饱人餐”。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谚语的多种形式之间既有语素的替换,也有语素的增减。如“一箭过新罗”也作“一箭过西天”“鹞子过新罗”“箭过新罗”,“一句合头意,万劫系驴橛”也作“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一句合头语,万劫堕迷津”。

3.形式的省略与变换

谚语在口语中大量使用,一些谚语往往可以省略部分语节,或以成语、歇后语等其他变体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禅籍中有大量同源异形的谚语群,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的复句型谚语,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省略一个语节。如“晴干不肯去,要待雨淋头”可省作“直待雨淋头”(暗指禅机已失);“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可省作“如风吹水”(喻人之言行极为平常、自然,毫无障碍);“匙挑不上,甑蒸不熟”可省作“匙?挑不上”(指禅机难以领会);“如珠走盘,如盘走珠”可省作“如珠走盘”或“如盘走珠”(比喻禅悟者自我为主,超越分别,运用无碍)。

有的谚语有四字成语的变体,例如“平地起骨堆”③也作“平地骨堆”“平地掘坑”“平地吃交”,多用来讥讽禅人徒劳多事;“生如著衫,死同脱”“生死去住,脱著自由”也作“生死脱著”,是超脱生死的悟道境界;“掩鼻偷香空招罪犯”也作“掩鼻偷香”,比喻自欺欺人;“刁刀相似鱼鲁参差”也作“鱼鲁刁刀”,形容混淆难分等等。④

有的谚语则是歇后语的省略形式。如“八十老人(公)出场屋”“八十翁翁出(入)场屋”分别来自“八十老人出场屋,不是小儿戏”“八十翁翁出(入)场屋,不是小儿戏”(比喻参禅悟道、示机应机并非儿戏,不可掉以轻心);“一盲引众盲”来自“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喻指迷妄师家说法接人,误导众生);“蚊子上铁牛”来自“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喻指禅法固密幽玄,不可言说)等。

三、行业性

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禅宗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传法模式、修行实践。而禅籍的语言也因为沾染了禅宗的特殊思想而呈现出独特的面貌,行业性正是其特点的集中表现,谚语也不例外。禅籍中的谚语一般不能只按照本义来理解,而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禅义。例如:

(25)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

例(25)本义指劳者不获、获者不劳。隐喻悟道不能执著刻意追求,秉持清净本心、平常无为则契合禅法。《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上:“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乞师指示。’师云:‘著靴人饱,赤脚人饥。’”

(26)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本义指因小失大。比喻迷失自我,向外求佛,结果得不偿失。《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直须在意,莫空过时。游州猎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斋供,易得衣钵。苦屈!苦屈!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利益?信心檀越一把菜一粒米,作么生消得?”

(27)六耳不同谋

本义谓三人在场,不便密谋。比喻禅旨幽密,非言语所能指示,学人切勿寻言逐句。《景德传灯录》卷六,泐潭法会:“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打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师至来日,犹入法堂,云:‘请和尚道。’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来,与汝证明。’师乃悟云:‘谢大众证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28)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

隐喻道法精深的禅师应彻底清除学人的妄念俗情、知识见解等,使其空无依傍,破除执著之心,如此才是领悟禅法的正途。《法演语录》卷下:“上堂,举,夫为善知?识,须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令他苗稼滋盛;夺饥人之食,令?他永绝饥虚。众中闻举者,多是如风过?耳相似。既驱其牛,为什么却得苗稼滋?盛?既夺其食,因什么永绝饥虚?到者?里,须是有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底?脚手,便与拶一拶,逼一逼,赶教走到结?角处便好。”

(29)捧上不成龙

本义指往高处捧抬,却不能成龙,比喻虽然给予启发帮助,对方却仍然不能领悟,不能成器。《五灯会元》卷一六,思慧妙湛:“总似今日,灵山慧命,殆若悬丝;少室家风,危如累卵。又安得个慨然有志、扶竖宗乘底衲子出来喝散大众,非唯耳边静办,当使正法久住,岂不伟哉!如或捧上不成龙,山僧倒行此令。”

谚语的禅义还有另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零意义。所谓零意义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谚语只有形式的存在,在意义上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谚语没有明确的表意功能,或者意义无法言说。

(30)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眼里不著沙。”僧云:“如何领会?”师曰:“耳里不著水。”僧云:“恁么则礼拜也。”师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续传灯录》卷二,景德怀清)

(31)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曰:“争奈学人未会何?”师曰:“逢人但恁么举。”(《五灯会元》卷九,芭蕉山遇)

(32)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始嗟黄叶落,又见柳条青。”(《景德传灯录》卷二,万铜广德)

(33)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日出方知天下朗,无油那点佛前灯。”(《景德传灯录》卷二二,兴福竟钦)

(34)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石女不眉。”(《五灯会元》卷一四,梅山巳)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等均是禅僧常提的问头(问题)。然而禅机玄妙,不可言说,需要自心的体悟。表面上,禅师用各种不同的谚语作出了解答,但都是答非所问。其目的在于截断学人对语言文字、知识见解的纠缠,返观自心,进入通达、超脱的禅悟境界。这里谚语的意义被完全剥离,无法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去理解与解释,正是宗门所谓的“无义语”,是禅宗“不立文字”语言观的体现。

四、修辞性

禅籍谚语有着极为丰富的修辞手法,给汉语修辞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对这些修辞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禅籍语言的特色。这里考察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带修辞色彩的谚语。

(一)矛盾性谚语

所谓矛盾性谚语,是指字面所表述的意义,违背正常的、普遍的认知,是带有矛盾意味的词语。

例如“拨火觅浮沤”本义指拨开火炭寻找水泡,禅籍中用来比喻颠倒荒唐的参习行为;“面南看北斗”本义是面向南方看北斗星,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禅家则用来指消除了分别对立妄心的禅悟境界;“新妇骑驴阿家牵”,“阿家”为婆婆,生活中若出现此类情况本为颠倒之事,禅家用此奇特之语寓意佛的境界无尊卑区别,万法一如。

诸如此类的谚语,往往采用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传达出禅家独特的认知方式,破除对语言文字的执着,挣脱言句的羁绊,以“奇特”之语,在错愕之间,启发学人消除妄念。

(二)平常性词语

“天是天,地是地,露柱是木头,金刚是泥塑,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要眠则眠,要坐则坐;热则取凉,寒则向火”“吃盐闻(知)咸,吃醋闻(知)酸”“要眠则眠,要坐则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天但唤作天,地但唤作地,露柱但唤作露柱,灯笼但唤作灯笼”等,是一组同源异形的谚语群,这类谚语虽是对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的如实叙写,却隐含着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旨意,表现出与上文矛盾性词语截然相反的特质。禅家提倡的“平常心”,含义十分丰富。着重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认为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头头是道,体现了禅对解放人性的理解以及直面现实世界的态度。平常生活,任运随缘,不仅是领悟禅旨的门径,也是禅悟者的生活态度。

五、结语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佛教。唐代之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许多领域,都程度不同地接收了禅宗的影响。禅者口头上宣称不立语言文字,可是事实上,他们以超常的宗教智慧与令人惊叹的思维、才华,创造了自成体系的禅宗语言,包括禅籍词语系统。谚语作为口语词的典型代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禅籍词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谚语的考察有助于考察汉语口语词的发展演变,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词汇的面貌,并为辞书编纂等提供服务。

(本文受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禅录口语词研究”[项目编号:12BYY076]、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唐宋禅录词语研究”[项目编号:2013260]、山西省运城学院院级课题“禅宗语录词语研究”[项目编号:YQ-2011003]的资助。)

注释:

①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57页。

②杓卜:古时风俗,用抛杓来占卜。

③骨堆:坟墓。

④雷汉卿《禅籍俗成语浅论》,语文研究,2012年第1期,第42

页。

参考文献:

[1]范春媛.禅籍谚语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雷汉卿.禅籍俗成语浅论[J].语文研究,2012,(1).

[3]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袁宾.“哩”考(外五题)[A].《中国禅学》第一卷[C].北

京:中华书局,2002.

[6]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