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词(精选5篇)

  • 辛弃疾的诗词(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旷达与豪放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总体上写的旷达豪放,洒脱干脆,但是如果仔细品察,则各有其侧重;苏词之旷达与辛词之豪放,也各有其主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苏、辛词的风格时就有“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这样的论断,他直接以“旷”和“豪”…

辛弃疾的诗词(精选5篇)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轼词;辛弃疾词;不同

自公元11世纪以来,词坛上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而由苏轼和辛弃疾开创的“豪放词”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但他们个性的比较却着实让人难以把握,在此,结合他们二者似同非同的创作风格,浅略的加以阐释。

一、旷达与豪放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总体上写的旷达豪放,洒脱干脆,但是如果仔细品察,则各有其侧重;苏词之旷达与辛词之豪放,也各有其主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苏、辛词的风格时就有“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这样的论断,他直接以“旷”和“豪”两个字来概括他们二人的不同特色。又如谭献所言:“东坡是衣冠伟人 稼轩则是弓刀游侠”, 换而言之就是说东坡是一位极富才气的文人,而辛弃疾则是一位爱国主义英雄。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来看,苏轼生活于表面平和却内藏危机的北宋时代,他有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并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却不幸卷入了当时颇为激烈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一生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击甚至贬谪的他并不怨天尤人,以极其豁达的态度应对一切暴风雨,表现出了旷达的胸怀,比如他在被贬黄州时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词的序言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苏轼与同行者在遇到突然降临的大雨,以同行者的仓皇失措衬托出他的遇变不惊、从容豁达,表现在词作中,就必然是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他的旷达也是一种内省式的性格,其目标是超越种种是非、荣辱、得失。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与安适。

辛弃疾生活于南宋时期,羸弱的南宋朝廷一味苟合求安,朝中投降派当道。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本来就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矛盾,但他仍力排众议,力主抗金,他面对家国衰亡之悲剧,不可能超然洒脱,只能以强烈地赤子之心来报国,而南宋统治者却无法让他肩负起挽回颓局的重担。所以,在他心里时刻都郁积着杀敌报国与壮志难酬的苦闷,这种悲剧情结,在他的词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结尾一句的无限悲惨与前面的豪壮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其胸怀报国之志而只能蹉跎岁月以至渐老的无可奈何全盘托出。又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更将其壮志难酬、英雄失意的悲凉跃然纸上。所以,如果说苏轼的旷达胸怀是寻求对现实苦闷的解脱,有意掩饰自己的悲容,那么辛弃疾则是将无可奈何的悲愤毫无内敛地泼洒出来。

二、词诗与词论

在谈到苏词和辛词时,词论家这样说过:“苏以诗为词,辛以论为词”,词诗即词创作中的诗化倾向,苏轼在作词方面,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打破了传统的词诗界限,以诗入词,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放之词。并且将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融入其中,大大拓展了词的范围和表现功能,使词从不登大雅之堂走上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轨道。在写法上,主张凡诗能用的艺术手法、凡诗能表现的思想内容都移植到词中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苏轼词的诗化倾向,其实质就是词对诗的靠拢,吸收溶解诗在题材、表现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的一些特长,从而使词取得了坚强的生命力。 辛派词人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发展出吸收散文创作手段的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议论和对话等手法都移植于词,特别是独创性的用经史子集中的词汇入词,更是独到;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规范含蓄而又极尽自由的艺术境界,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使词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还可以同诗文一样议论说理。

三、自在与当行

苏轼词和辛弃疾词之别还在于做词时的随意与不随意。众所周知,苏轼写词很随意,他能举重若轻,自然吐露;辛弃疾写词则绝不会随意挥洒,而是相当谨慎的斟酌、提炼。苏轼自己也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可见他写词时思如泉涌,若天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或拘束。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并从客观事物上发觉规律,“人生到处知何处,应似飞鸿踏雪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些诗作中,自然现象已经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辛弃疾的时代,他志在恢复中原,但当时投降派当道,无以施展其宏伟的抱负,一腔悲愤只能寄之于诗词,故大多都是激扬高亢之篇。他作词善于抒情但能严守格律,词要经过作者的苦心经营,将平生的创作精力都投向了词,进而达到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

四、雅情与雄气

清代的词论家陈廷焯评论道:“东坡词,极名士之雅;稼轩词, 极英雄之气”。就苏轼的一生来说,与其说它是一位政治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极富才情的文人雅士。苏轼擅长书法、绘画、写诗、填词,所以在他的生活里洋溢的是文人特有的情致。苏轼的词,表现了诗化的生活,他常攫取生活中最富有诗意的东西加以描写,其词诗意盎然,诗味浓郁,将描写对象主观化与诗意化,从而渗透了文人的雅趣。相比苏轼而言,辛弃疾则更像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豪情的民族英雄, “英雄之气”道出了稼轩词的重要特点,他写词不像某些文人一样舞文弄墨、附庸风雅。而是抒发自己的英雄豪气。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真实地道出了他的豪气。他经常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挥剑杀敌,彻底斩断入侵者的铁蹄,收复中原大地以实现其统一祖国的美好愿望,然而其豪情壮志却受到了强大的阻力。他不被理解、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与不甘,充斥在词作的每一个角落里。当他写词时,雄气就自然而然地流露于笔尖,所以说辛弃疾之词洋溢着英雄之气,同时也渗透着慷慨的悲凉之感。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第2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清平乐村居》一课教学。课快结束时,教

师 引导学 生 体会词人的心情——

【课例1】

师 文中有一个词能反映此时作者的心情,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了“喜”字。)

师 那么辛弃疾喜欢什么呢?

生 我觉得辛弃疾喜欢这美丽的环境。

师 你从哪里得知的?

生 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中可知。

生 我也觉得辛弃疾很喜欢那个小儿子,从“最喜”中就能发现。

生 我觉得辛弃疾的心情是很难受的,“醉”字告诉我们,词人喝了很多酒,而我们经常看到“借酒浇愁”一词,说明辛弃疾当时是不快乐的。

师 那辛弃疾到底是快乐还是难受呢?有没有谁再来说说?(学生沉默,无人举手。)

师 我赞同第一个同学的观点,词人当时是快乐的,因为这美丽的景色、夫妻的和睦、两儿的勤劳和小儿的无赖都让作者非常喜欢。现在,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这首词。此时,我仔细观察了那位表达不同意见的学生 ,他皱着双眉,满脸疑惑。正巧我带的也是五年级,于是,我在自己班上进行了一次试上。课上,我引出了同样的话题——

【课例2】

师 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词意,你能联系全词说说“醉”的意思吗?

生 “醉”就是“陶醉”,陶醉在美景中了。

生 “醉”就是指词人喝醉了酒,看到这个美丽的景色。

师 此处的“醉”到底是“喝醉”还是“陶醉”呢?

生 我觉得两个意思都有。既有多喝了,也有辛弃疾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了。

生 我觉得应该偏向于“陶醉”。因为我们刚才学习的几幅画面中,都表达出了词人喜悦的心情。

生 我觉得词人当时是很快乐的。你想啊,他品着美酒,赏着美景,怎么能不醉呢?早就“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生 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后文中还出现了“喜”这个字,老师经常说“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掌声。)

师 是的,辛弃疾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了“醉”的画面。(课件出示《破阵子》)请认真朗读,看看你从这首词中,能读出怎样的“醉”。(学生或大声朗读,或轻声讨论。)

生 我读出了辛弃疾为不能报效祖国,不能上战场杀敌而醉。(这位学生说完后,颇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师 (课件出示反映辛弃疾晚年生活状况的资料)是的,请大家看看这段资料。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激昂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高年级的诗词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词的语言之外,还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意境,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意境及情感由学生自己体会,才能更为深刻。教学中,要把握如下两点:

其一,扣住“诗眼”“词眼”教诗词。

诗人、词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作品的方寸之中,读起来令人神思激荡。“诗眼”“词眼”是指诗词中最精彩的关键性字眼。欣赏诗词时,我们应该抓住其中的“诗眼”“词眼”,如此,才能深刻体味到诗词的意境。这首只有46个字的《清平乐村居》,稍加品味,词人无比喜悦的心情便可以悟得,也能找出词眼——“醉”。

在此基础上,通过体会词人不同作品中不同的“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其意境的不同及词人心境的不同。《清平乐村居》中的“醉”是快乐的、尽兴的,全词洋溢着眼前的美好的生活和美景都让词人陶醉;《破阵子》中也出现了“醉”字,这里的“醉”却是愁、悲的直接表达,词人本想借酒浇愁,却是“愁更愁”,与《清平乐村居》-词中的“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例2中,教师紧扣“醉”字,由浅人深,层层引导,让学生把握词意、想象意境、体会情感,收效明显。

其二,不要轻易放弃课堂生成。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第3篇

千古闲愁酒难浇。楼上旌摇,江上魂招。

北固亭与博山道,泪也飘飘,雨也萧萧。

何日跃马满弓刀?梦中吹角,醉中翻箫。

醒来又见西风叫,归路迢迢,白发昭昭。

《一剪梅・素描辛弃疾》

中国是诗的国度。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诗歌奇葩。词,这朵开在安定舒适的北宋的温室之花,到了动荡不安的南宋,经受着战火的洗礼,绽放为一朵绚丽的铿锵玫瑰。一部《稼轩词》,几乎就是一部辛弃疾的英雄交响曲。《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这部交响曲的一个慷慨激昂的音符。

辛弃疾,无疑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明代杨慎认为“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清代陈廷焯慨叹此词“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词诘》亦感慨此词“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声,如闻其声”。

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此词,依然热血奔涌,不仅能体味到辛词慷慨纵横、龙腾虎掷的不可一世之概,更能感受到其雄大气魄背后的千载悲情。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词,体味辛弃疾在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后的悲情吧。

一、英雄无觅的无尽哀愁

公元1204年,65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惦胄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招募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这首《永遇乐》词。

起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倒装旬。倒装的运用,虽是为了声律的需要,但更是为了表意的需要。倒装既突出强调了孙权是英雄,也更能突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呼唤英雄是因为当时没有英雄,人们呼唤什么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什么,就像我们全社会前几年呼唤“诚信”一样。诗人黄药眠说“肚子不疼的人不记得有一个肚子”。当辛弃疾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发此千古浩叹时,我们能感觉到他内心无尽的哀愁。历史流转,不仅淘尽了万古英雄汉,也吹尽了舞榭歌台的几多风流。斜阳依旧,陋巷寻常,想当年,那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又在何方呢?!

南宋风雨飘摇,又到哪里去寻觅英雄的影踪呢?他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悲情四溢。世无孙权刘裕之英雄明君,又无容英雄稼轩之空间,奈何?

二、山河破碎的无限怨愁

南宋时期,中原沦陷,生灵涂炭;朝廷软弱,偏安江南;爱国诗人,壮怀激烈,登楼北望,悲从中来,山河破碎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陆游言“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辛弃疾叹“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岳飞更是怒发冲冠凭栏处,仰天长啸抬望眼;就连“人比黄花瘦”的柔弱才女李清照也不禁一发慷慨壮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个时代,造就一批诗人;一批诗人,记录一个时代。如果说坡的成熟,是和平环境下人生的百般磨砺所致;那么辛弃疾的成熟,是战争年代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巨大创痛所催生,饱含更多的无奈与不能说的凄苦。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独立京口,北望中原,当年烽火如在目前,但已是四十三年前了。英雄空老,国破依然。人生又有几个四十三年呢?岳飞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归的辛弃疾恰恰是“人未老,白发已萧萧”。如今的他没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却“可怜白发生”。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此时的心情是何等沉重啊,江北沦陷日久,如不迅速收复,民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自己是大宋子民了。

出师北伐,时不我待。北固楼上,他满眼破碎的山河;落日楼头,他拍遍新旧的栏杆。万里沙场,是他永远失去的家。他只能以笔为剑,勾勒出一个萎靡王朝的背影;他只能以墨为酒,泼洒出一个爱国将士的赤胆忠心。可堪回首,那曾经的山河,满地破碎的愁怨?

三、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愁

结句以廉颇自喻,表达了希望被朝廷任用,继续为国杀敌立功的悲壮苍凉心情。虽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亦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悲哀。特别是“凭谁问”三字,含有无限的悲辛。

杜甫感慨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然而满怀报国热望的辛弃疾连出师的机会都没有,壮志难酬是英雄个人的不幸,更是南宋朝廷的悲哀,“精忠报国”的岳飞至死都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遗憾,“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想“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辛弃疾只能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

辛弃疾投归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多年被闲置,二十多年任官职,竟又有三十七次的频繁调动,这对一心想北伐、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这份痛几乎贯穿了他的后半生和大多数的诗词中。

《鹧鸪天》言春风能吹绿江南的大地,却吹不黑他的白胡须了。上阕雄壮,气盖一世;下阕悲凉,伤心透骨。只能将“几万字的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平戎策”换取“种树书”了。他自号“稼轩”,是“农家小屋”的意思。历史是残酷的,有忠君之心、报国之志、将兵之能的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却只能是种地闲居,自号“农家小屋”,内心的无奈悲苦,可想而知。对于辛弃疾来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你知道吗?眼睛一闭,壮岁旌旗拥万夫;眼睛一睁,农家小屋。眼睛一闭,梦回吹角连营;眼睛一睁,农家小屋。眼睛一闭,沙场秋点兵;眼睛一睁,农家小屋。正如他在《满江红》中所说“笑尘埃三十九年非……旌旗未卷头先白”,内心的悲凉,更与何人说?

你知道他临死的时候说的是什么吗?辛弃疾病重到最后,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神采,仿佛又横戈跃马,驰骋疆场;又仿佛是旌旗招展,杀声震天,“杀贼!杀贼!杀贼!杀……”儿女们听到辛弃疾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英雄至死,壮志未酬,带着万般无奈,黯然地离开。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第4篇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经典诗词的教学就是在登语言文字的 山 ,观诗人言咏之志怀的 海 。 登山观海 的过程中,赏语言文字描绘的 风光 ,进而体悟诗人的情怀,并且感同身受。这是对语言文字的涵泳,亦是人文情怀的熏陶。引领学生读《清平乐 村居》,应当由稼轩先生描绘的这幅清丽田园画入手,感受词人借此生发的厚重 

情怀。 

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教师 身无彩凤双飞翼 ,不是万能的,尤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体悟;学生也 身无彩凤双飞翼 ,也不都是天才,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体悟也是有限的。学习最富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经典诗词,教师无法灌输,学生亦无法自悟,但有一点我们坚信:诗情是可以传递的,心灵是可以点燃的,因为,不管教师还是学生,大人还是小孩,在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都有诗意的灵性在闪光。教师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体悟和感动,点燃学生的诗意和情怀。课堂上,就需要 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灵犀相通的前提是,教师要把自己读进诗词中,再以洋溢着诗词意境的姿态,走进课堂,引领学生。 

【教学目标】 

1. 在吟咏诵读中感受宋词的音韵之美,想象乡村翁媪的天伦之乐。 

2. 在补充阅读和诗境对比中感受词人的爱国之情、失土之愤。 

【教学设计】 

一、解读稼轩,走进村居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稼轩先生的一首词。(板书:稼轩) 

同学们昨天都查过资料,知道稼轩是谁吗?(辛弃疾。) 

我们都知道,古人取名和我们不一样,除了姓、名,还有字、号。 稼轩 就是辛弃疾的号。和很多诗人、词人一样,辛弃疾给自己取的号,其实是在寄托他的一种志趣、一种追求。 稼轩 二字,寄托着辛弃疾怎样的志趣呢?(停顿片刻) 

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 轩 是什么?(有一个词叫 亭台轩榭 ,这个 轩 是指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辛弃疾确实给自己建了一间小屋,这小屋建在什么地方?你们再看这个 稼 。(建在庄稼地里,一个四周稻田泱泱的地方。) 

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稼轩先生希望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田园生活,能看到农村的美景 ) 

我们可以猜想,稼轩先生坐在窗前,他希望看到什么? 

稼轩先生确实很喜欢这种清平、祥和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可是很安逸。 

2.今天要学习的《清平乐 村居》,给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清平、祥和的农村生活。拿起课本,自由读。这首词生字很多,请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把词读通顺,要注意词的节奏和音韵。 

3.谁来读一读这首《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当中有几个生字和多音字,一不小心就会读错。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读准了没有。(课件出示《清平乐 村居》,指名读。) 

4.读得好,这就叫字正腔圆。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媪 是个生字,也是这首词的韵脚,他读得很好。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齐读) 

5.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读得丝毫不逊色,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 剥 ,都读得很准确,我们连起来一起读一遍。(齐读全词) 

6.还有谁想读?请你。词跟诗不一样,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抑扬顿挫,非常有韵味。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韵味十足。(指名读) 

7.还真是有那么点儿味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读 茅檐低小 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茅檐 后面。)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 溪上青青草 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溪上 后面。) 

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就叫节奏感,这就叫有板有眼,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预备起。 

8. 真好!同学们,我们读古代的词,不但要读得正确流利,更要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是词牌名,什么叫词牌名啊?古代的词,都是可以唱的,有不同的格律,一个词牌就表示一种格律。为什么叫 清平乐 ?清平世界,清静太平, 清平乐 是 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 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 清平 的味道,读出 村居 的意境呢? 清平乐 村居 ,(师平淡地读)有清平祥和的感觉吗?有村居生活的气息吗?我这样读,(师用充满期待的、舒缓的语气范读)有感觉吗?有点儿味道吗?读词就是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你们自己试一试,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生练读) 

9. 谁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觉、你的味道。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指名读1)好一个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有味道。谁还想读? 

(指名读2)好一个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来, 

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自己的感 

觉来。 

(齐读) 

二、赏读村居,感悟清平 

1.真好!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就跟着词人稼轩先生走进了村居生活。是什么情景让稼轩先生感到村居生活的清平、安乐、祥和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仔细看看这幅图,仔细看看注释,试着想想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明白吗?(生默读,思考词的大意。) 

2.作者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情景让他觉得这里的生活是如此的清平,如此的安祥,如此的幸福? 

预设: 

(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生:这一家人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生活的环境很不错,低矮的茅屋周围,有清澈的小溪,绿绿的小草,太美了。 

师:这是你的感觉,再来读读这句词,把你的感觉读进去。(指名读) 生:我们似乎还能看到茅屋上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溪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溪水中还有快乐嬉戏的小鱼,住在这里一定很开心,很舒服。 

师:太美了,令人陶醉啊!这是人间仙境啊!请你用朗读告诉稼轩你的感受。(指名读) 

师:好一幅恬静的村居生活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词。(齐读) 

(2)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大儿、中儿都很勤劳,一个在锄豆,一个在织鸡笼,小儿子很可爱。 

师:老两口肯定非常欣慰,一家人乐在其中啊。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 

生:这户人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一家人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非常幸福。 

师:是啊,这家人尽管过得并不富足,但却是一种清平、祥和的生活,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两句词。(指名读) 

师: 最喜小儿亡赖 ,这里你们读出问题了没有? 

(生交流) 

师:是啊,一个 喜 ,一个 卧 ,让我们读懂了 亡赖 的意思,读出了可爱、顽皮,让人喜欢不已。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词。(齐读) 

(3)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这家人并不富裕,可以说生活很清贫、很清苦,可是那么恬静的环境、那么安详的生活,心里头最满足的、最欣喜的是谁?(老爷爷、老奶奶。)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对 白发翁媪 啊? 

生:我看到了老爷爷、老奶奶在一起非常亲热,喝着酒,说说笑笑的。 

师:是的,他们很开心,虽然满头白发,却像年轻人一样喝酒说笑,童心未泯。 

生:我看到他们好像喝醉了。 

师:是呀,醉里吴音相媚好,好不陶醉。来自北方的词人辛弃疾虽然听不懂此地的方音,但是看着眼前这幅情景,他知道老爷爷、老奶奶为何如此陶醉,他也似乎明白他们在说些什么。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写一写这对白发翁媪陶醉的样子,写一写他们相媚好的话语。(写话,分享。)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们手中的笔,让我们随着稼轩先生,一起看看这对幸福的老人。你看到了什么? 

(生1读)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2读) 

师:老有所乐、少有所安,真是清平世界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3读) 

(4)诵读全词 

师:虽然家境一般,住着茅屋,可是在他们眼里,却是鸟语花香,阖家团圆,孩子们又是如此勤劳可爱,老两口怎能不陶醉呢?来,我们把整首词连起来,好好地读一读吧。(齐读) 

师:这就是稼轩先生向往的一种生活啊,这就是这里的人们过的清平的日子啊。老有所乐、少有所安,朗朗乾坤、清平世界,酒不醉人人自醉呀,让我们再读《清平乐 村居》。(齐读) 

师:我知道,当我们真正走进这首词,我们和辛弃疾一样,看见了一幅和谐清平的村居图,感受到了平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我们也陶醉了。我们再读《清平乐 村居》。(齐读) 

三、互文印证,祈求清平 

1.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是哪里人?(山东人。)山东人,北方人,可是他听到的是什么?(吴音。)在这里他只能听到吴音,听不到 北音 啊。看到眼前的这幅清平祥和的村居图,看到老翁醉了,看到老太太醉了,辛弃疾也醉了吗?他真的醉了吗?如果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如果你走进辛弃疾的心里,你能读出的就不只是这个 醉 字了。 

2.辛弃疾,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出生前山东早已沦陷,他一出生就注定了是一个亡国奴。在金统治区长大的辛弃疾,目睹了同胞在金兵铁蹄践踏下颠沛流离的惨状。22岁那年,辛弃疾率义军南下归宋,一路上,被国土破碎、国破家亡、饿殍遍野的苦难与屈辱深深刺痛。至67岁病故时,他40多年一心记挂着同胞的惨状,记挂着国家的统一。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 直把杭州作汴州 ,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还屡遭罢免或降职。被贬江西期间,辛弃疾寄情于填词,还在乡野农村修筑了一间小屋,取名稼轩,并自称 稼轩先生 ,将对 泪尽胡尘里 的同胞的牵挂,将自己对美好生活、清平世界的祈求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课件:音乐,刀兵,哭喊) 

3.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辛弃疾看到眼前这幅村居图时的感受吗?看到眼前的这幅幸福图景,稼轩先生心中浮现出一幕幕抹不去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交流) 

4.是啊,正所谓 言为心声 ,填词寄情啊,40多年来,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故土,他在另一首词里写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出示词句,生齐读。) 

40多年来,辛弃疾一刻也未曾忘记中原的百姓啊。(齐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0多年来,辛弃疾一直在惦记着什么?(齐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是啊,眼前这幅令人陶醉的画面,深深刺痛了辛弃疾的心,我们分明看到,一个 醉 字硬生生把稼轩先生的心掰成两半:一半是辛酸,一半是心碎。心碎的何止是稼轩?当他站在江边,立在郁孤台上遥望故土,心中是何等的酸楚啊。他一遍一遍地问着 (开火车读、齐读: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的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李清照;辛弃疾;词体;文学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8-03

李清照与辛弃疾,一个是两宋之交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婉约派词人代表人物,一个是南宋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由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而辛弃疾字幼安,所以二人也被并成为“济南二安”。[1]虽然李辛二人的词体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两者的词体都是在宋代文化的产物,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一、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相同之处

(一)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由于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等不安因素,不管是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还是生于南宋的辛弃疾,其创作诗词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常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人的词体都一改北宋典雅清丽和休闲飘逸的风格,运用诚挚豪放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传达出了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未来深切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虽然生于文学气息浓厚的书香世家,但却勇于以大胆而创新的词体创作来干预时政,将所有关于家国天下的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情怀反映在诗文当中。南渡之后,李清照遭受到了国破家亡,丈夫战死沙场,婚姻遭受欺骗,家族钱财失窃等一系列人生的重创。创作的词体风格也开始向复杂的情感内涵转变。然而,即使李清照晚年的词体创作和前期相比更加偏向于个人生活一些,但是字里行间依然潜藏着时代的烙印以及对国家深切的担忧。例如,在《秋词・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词句,通过对秋日黄昏残阳下的风景描写,抒发了李清照内心怀念故土、悼念亡人和饱经忧患离乱的哀伤与忧思。[2]

辛弃疾出生之时北方国土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虽然辛弃疾的祖父在金国任职,但却时刻向他灌输着爱国和抗战的思想。而辛弃疾也不负父辈的期望,终其一生都在为国争光、鞠躬尽瘁。在辛弃疾浪漫而传奇的一生中,一直把南北统一作为最大的理性和目标。而他创作的词体就完整记录下了他强烈的功业意识和与之相应的丰功伟绩。尤其是仕途受阻而偏安江左的时候,辛弃疾一腔的悲愤抑郁和强烈的民族气节全都体现在了其豪放的词体之中。比如,《满江红》中的“此老正当兵十万,长安自在天西北”;《贺新郎》中的“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南乡子》里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水调歌头》的“贼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以及《水龙吟》中的“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等。[3]在这些或慷慨激昂或悲伤沉痛的词句中,辛弃疾厉声批判了当权者的懦弱和国人的麻木,对侵略者表现出了极大的敌意和厌恶之情。

(二)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

李清照与辛弃疾都在自己的文学词作中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自我形象和固定的自我认知。这些形象和认知都是二人从各自的生活经历与精神世界里精挑细选,加以艺术修饰之后再让你融入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从而创造出的主人公形象,极具个人意识与个性特点,栩栩如生。

李清照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是极少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其父是当时知名的开明学者,其母也知书达理。所以李清照的词作中适中体现这一个“诚”字,意为真实地再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常态。李清照在词作中分别还原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妇女时代和老年时代,通过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活阶段来展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女性形象。[4]例如《点绛唇》里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就再现了少女的调皮可爱与活泼聪颖。再如《醉花阴》里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一句就成功刻画出了深藏闺中的家庭妇女在重阳佳节思念夫君的忧愁与无奈。而《永遇乐》里的“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则塑造出了一个经历过社会动乱和家庭悲剧之后,因为敏感多疑而自甘寂寞的老妇形象。这些都是李清照本人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在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有“上阵杀敌以报君父不共戴天之仇”的强烈愿望和“谛观形式,投笔从戎,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思想觉悟。终其一生,辛弃疾都在为国家献身,为天下苍生而献身。抗金起义,决策南向,活捉投机僧人义端,生擒叛徒张安国……这些戎马天下的战争经历都被辛弃疾记录到了自己的词作之中。南渡之后,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更是将满腔热血发泄到了词体创作中,自誓马革裹尸也要抗战到底。比如《鹧鸪天》里的“壮岁旌旗拥万夫”和《破阵子》里的“沙场秋点兵”,写的都是作为抗金起义军领导者的领袖英雄。再如《菩萨蛮》里面的“西北望长安”和《永遇乐》里面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的都是垂垂老矣的将帅对祖国前途的担忧和牵挂。到了北伐失败之后,国土的沦丧和世道的残酷让辛弃疾不得不成为一个被迫闲居的老农,一如《水龙吟》里缩写,“可惜流年,忧愁风雨,书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二、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不同之处

(一)情感基调不同

前文中提到,李清照的词分别塑造了三个不同时期的自我形象。与之相应,三个不同时期的情感基调也是大相径庭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轻松自由而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婚配给了赵明诚,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伉俪情深。所以李清照早期词作的情感基调是清新鲜亮的,遣词造句活泼而生动。例如《点绛唇》中的“见客入来,袜滑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的就是少女看到客人急忙回避,却不料金钗落地只得假装写着青梅低头拾起的生活常态,体现的也是闺中少女闲散却灵动的天真情怀。[5]丈夫赵明诚出仕做官之后常年在外,李清照词体的基调也就转变为以离愁别绪为主的悲春伤秋。例如《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充分体现了闺中妇女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无奈。而到了晚年流寓临安的时候,一首《永遇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话”既写出了李清照对于漂泊无依的厌倦和对战乱不断的厌烦,也侧面体现出了战争和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这时候的感情基调就更加偏重于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和感慨。而辛弃疾的词至始至终都保持着气势磅礴和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抵御外敌的杀伐决断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这两种感情贯穿于其词体的始终。即便是偏安江左,沦为老农的时候,辛弃疾也坚定着恢复中原、实现南北统一的意志和愿望,直至最后郁郁而终都还在大呼:“杀贼!”“杀贼!”可见其孤愤难平的感情基调。

(二)描写内容不同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体基本上都是写自己的生平经历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直接造成了两人在词作内容上的巨大差异。李清照是生于书香世家的名门闺秀,辛弃疾是生于金国但心在大宋的青年将帅。一个嫁做人妻,多愁善感;一个铁血戎马,上阵杀敌。唯一相同的经历是晚年的颠沛流离和孤独无依。但是李清照在晚年写得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孤独的愁苦,而辛弃疾写得更多的是对不能上场杀敌的遗憾和壮志难酬的愤懑。

(三)表达方式不同

李清照词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尽量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深刻内涵的意思,同时巧妙而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管是少女情怀的离愁别绪还是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意,表达手法大多都是以抒情为主。例如《如梦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是《念奴娇》里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都清新典雅而富有生活气息,自字词简单但意蕴深厚。[6]而辛弃疾的词体融合了诗歌和赋的文体特点,应用状物、抒情、叙事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理性和抱负,创造性地将词的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就应用到了“孙仲谋”“寄奴”“草草”“佛狸祠”和“廉颇”这五个典故,借古讽今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功业未就和收复中原的理想追求。[7]

三、造成李辛二人词体不同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词体上存在差异和区别,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成因就是两位词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和创作动机的不同。

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家庭条件优渥且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直到战乱发生之前,李清照都始终是朵温室里的花朵,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在文学的熏陶下写作。女性词人的内心往往要比男性词人的内心更加丰富和细腻,但也比男性词人少了一些家国天下的志向和抱负。而辛弃疾从出生开始就直面祖国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在其祖父的影响之下也更加痛恨着侵略者的强势和国家领导者的懦弱。所以比起李清照的多愁善感,辛弃疾更加偏向于豪迈而悲愤的情感表达和国仇家恨的报国之情。[8]

四、结语

李清照的词和辛弃疾的词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在情感基调、描写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确认识和理解到这两种不同风格词体的异同,对宋词的鉴赏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拓展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秋.论李清照词创作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审美主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2):72-73.

[2]许芳红.从诗词题材构成解读南宋初期之诗词观――以南宋陆游、辛弃疾、姜夔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75-79.

[3]陈玉兰.辛弃疾词:齐鲁文化与江南文化叠合形成的艺术世界[J].文学遗产,2012(05):87-96.

[4]吴晓霞.“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探究《人间词话》不提李清照的缘由[J].艺术科技,2013(04):140.

[5]吴丹樱.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8-23.

[6]许芳红.论“比兴”在宋词中的发展――以辛弃疾、姜夔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1(09):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