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5篇)

  • 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初中学生接触的小说不多,大部分学生读小说只看情节,了解故事梗概就算完成阅读任务。另外由于小说篇幅长,大多数老师领着分析一下人物形象,了解一下情节发展的四步,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大师们精心之作就这样被匆匆掠过。 本文依据多年教学实践,并经过教…

芦花荡教学设计(精选5篇)

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不经意处;巧合;悬念;伏笔

小说是一种具有完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运用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各种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生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样式[1]。

初中学生接触的小说不多,大部分学生读小说只看情节,了解故事梗概就算完成阅读任务。另外由于小说篇幅长,大多数老师领着分析一下人物形象,了解一下情节发展的四步,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大师们精心之作就这样被匆匆掠过。

本文依据多年教学实践,并经过教学效果比较,总结了初中小说教学中分析“大家”写作技巧的教学方法。这些写作技巧有设悬念、埋伏笔、造巧合,而这些技巧藏在作品的细微处,常常被学生忽略的看似“不经意处”,这就是大师写作的高明之处,把小说铺设的合情合理,不会让读者质疑,没有虚构的痕迹,从而更好地揭示社会和人性。这样的教学点拨常常让学生眼睛一亮,如醍醐灌顶,赞叹“高手”的思维缜密。现在,把教学初中小说的“不经意处”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造型各异,为情节设悬埋伏

对契诃夫的《变色龙》教学,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同学们热情高涨,把赫留金、奥楚蔑洛夫和跟班叶尔德林演得惟妙惟肖,赢得阵阵掌声和笑声,同学们准确地把握了每个人物的性格。恰在这个教学的高潮时,我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配角?”,同学们面面相觑,该出场的人物都被扫描到了,没遗漏呀!等同学们的好奇心被吊起来后,我宣布“那条狗!大家没注意吗?”如果让你来写,你会选择怎样一条狗哪?同学们有的喊“金毛”;有的喊“狼狗”…,总体来说都是相貌堂堂的“靓男俊女”,我请大家读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条狗,“小尖脸、毛色不好、瑟瑟发抖……”,“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一条威风凛凛的狗”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沉思。

七嘴八舌之后,有的同学想到:如果写一条大狗或名贵的狗,那么下面的情节都不会发生,首先赫留金不敢拿烟头戳狗的鼻子;奥楚蔑洛夫也不会左右徘徊无法定夺。看似一条不经意的狗,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

同样是揭示科举制度残害人性的作品,不妨比较“孔乙己”和“范进”的肖像,孔乙己是青白脸色身材高大,范进是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冻的乞乞瑟瑟。”同是写科举之弊的小说为什么人物外貌不同呢?

短衣帮嘲笑孔乙己是:“孔乙己,你又偷人家的书了?”,明明有劳动的力气却好吃懒做,让他抄书时连人带纸墨笔砚一起不见了。如果不是他高大的身材也不会被小伙计和短衣帮鄙视,他们鄙视的是他的“懒”。无论在那个时代,“万恶懒为首”都是真理。所以鲁迅写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科举制,还写出了人性。

范进是被胡屠户贬为“烂忠厚没用的人”,与范进“面黄肌瘦”形如乞丐的外貌很搭配。

同是孙犁的作品,《荷花淀》里塑造的水生是生龙活虎的游击队队员,如果把水生放在《芦花荡》中成为游击队的交通员,那么还会有后面的情节吗?所以《芦花荡》中的交通员是一个“像鱼鹰一样,黑瘦的老头”,这样鬼子才不认为他有危险,眼馋他船上肥大的莲子,从而落入老头子设的陷阱。

分析每部小说都要抓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为人物定型这个问题,常常问学生:如果你来写,你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外形?会不会为你的情节埋下伏笔呢?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点:任何成功的小说中的造型描写都是作者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的。

二、环境各异,为情节烘云托月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往往能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内涵[2]。

任何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都是为了小说的情节服务的,决不是让作家卖弄文笔的地方。如果哪位在这里浪费不必要的笔墨,顶多算个,离"家"的差距还有很远的距离。著名作家往往几笔描写中蕴含许多信息,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忽略这寥寥几笔,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几笔,同时学习这种见一斑而窥全豹的写法。

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请同学们注意很不起眼的一处描写:“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这个小岛是属于英国管的。路并不远,乘小轮船过海,便到了”。这里作者写的是“小轮船”,下面与于勒的巧遇及菲利普夫妇的变脸正是在“小轮船”上发生的,这是小说写作中的巧合。为什么读者没有觉得这个“巧合”突兀呢?正是因为于勒这个又老又穷的“老水手”与小轮船身份对等。

与杰克・伦敦的《在甲板的天蓬下面》东方公司的渡轮比较发现,这是一个“船头的主甲板上有一个大帆布水池,装着六英尺深的海水,有上层甲板”的豪华渡轮,与小说中骄傲迷人不珍惜别人生命的卡鲁塞尔斯小姐很般配,有这样高度的大轮船才有下文扔钱入海,海中捞钱的比赛。这篇小说中杰克・伦敦绝不会写一艘小轮船,小轮船上的乘客没有能力让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年不顾鲨鱼的威胁入海捞钱。

分析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对杜小康所处的芦苇荡的描写,“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此处极力通过环境描写突出杜小康的孤独,同时也为下文杜小康找鸭子迷失在万重芦苇荡中做伏笔。

同样是写芦苇,《芦花荡》中写到“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在天上”。“狠狠的苇子”不是代表了白洋淀人民对鬼子的仇恨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吗?也为下文老头子在水中伏击鬼子做了铺垫。

杜小康的芦苇是“一片黑海”导致鸭子在苇荡中乱窜,而老头子的芦花荡却是“水如镜子一样平,蓝天一样清”这么惬意的环境使得鬼子失去了警惕。

大家笔下的环境描写绝不是闲来一笔,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个中滋味的。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细心研读教材,抱着虔诚和学习的态度细读作者的每一句话,在文章看似“不经意”处找到作者苦心孤诣的笔法。虽然小说是高于生活的作品,但大师们作品的这些微妙处让读者身如其境,达到让世人反思生活、社会、人性的教化作用,作为作品与学生中间的传递者,教师更应该把自己融入作品中,用心品味才能与学生共享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杨厚培.《谈谈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科技文汇,2011,(5):103-104

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日前,一部表现警嫂生活,讲述保护候鸟故事的影片《恋恋芦花》在南昌首映。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直接关注警嫂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电影,由江西省民营公司投资拍摄。影片以鄱阳湖为外景拍摄完成,以警嫂为表现对象,着力刻画两代英烈遗孀对真爱的眷恋和对新爱的渴望,在爱的主题下,把情融入景,把鄱阳湖、警嫂和春往秋来的候鸟和谐地统一起来,凸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环保主题。

警嫂是故事的主角

警察这个职业和危险时刻相连,一个警察的牺牲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完整被破坏,平衡被打破。而每年全国要牺牲近500名警察,很多警嫂因此成为寡居的烈士遗孀,她们因此成为特殊的群体。“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实际采访的警察烈士遗孀有几百人,她们当中仅有两个人再婚过,但后来都离了。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是一个迷,我一直试图寻找一个答案。在反复的探寻中,我觉得她们的选择、她们的生活就是最好答案。”编剧熊相仔如此解释最初的创作冲动。

《恋恋芦花》从一位保护候鸟的警察大兴在抓捕偷猎者时不幸牺牲为开端,由此引发两代警嫂,两位英烈遗孀兴妈和芦花的情感震颤和心灵的回荡。在美丽的鄱阳湖畔,兴妈、芦花和芦花的儿子开始了寡居的生活。为了弥补自己在行动中犯下的过失,警察小马开始主动地试图补偿芦花一家,而与此同时,一直对芦花蠢蠢欲动的学校教导处王主任也在打着芦花的主意,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接近芦花,挑拨芦花和小马的关系。面对寡居生活的是非,面对不同追求者的努力,芦花面临着选择,兴妈也看在眼里,但影片没有为她的感情做出判断,而是把警嫂芦花放在鄱阳湖这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居的大环境下,通过年底烧荒,用熊熊的大火把飘飘的芦花荡点燃,也释放了警嫂芦花的激情:她把自己所有的爱,对生活之爱,对爱人之爱全部交给了鄱阳湖,就像野火永远也烧不尽的芦花一样,它的根在泥土的心里,坚韧地生……

出演警嫂芦花的是很有“荧屏缘”的徐路,她曾在《情深深雨蒙蒙》中成功扮演了可云一角而迅速走红,后又接拍了《梧桐雨》《金粉世家》等多部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很有观众缘。对于她所塑造的芦花,从接到剧本的第一天起,她就已经被深深打动了。“我觉得《恋恋芦花》的剧本写的很好,是通过生活的片断来讲述一位普通警嫂的故事,角色的感情很复杂,芦花内心是激情澎湃的,但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就必需压抑这种感情,对新生活的渴望不断地冲击她,但有失去亲人的伤怀,甚至有婆婆给她的压力,因此,这个人物挺难把握的。”

红花之外是绿叶,主角之外是配角。在芦花的身边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警察小马,一个是王主任,他们成为了芦花身边的绿叶。在《我的父亲母亲》里有着出色表演的郑昊饰演警察小马,这也是他饰演诸多警察角色里面的一个,但与过去以案件为中心的警察不同的是,这个角色选择了警察8小时工作之外的生活,是一个生活中的警察形象,故事里面因此多了柔情。其中,最有意思的陪衬是王主任,这是个心理有点阴暗的小人,很自私,为能得到芦花费尽心思。扮演者是在《延安颂》里饰演宋任穷的宋乃刚,他把自己多年的演艺经验充分调动起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小我之心。以至于首映式上他拜托观众把骂声送给他饰演的角色,把掌声送给他的演技。事实上,他做到了,观众十分认可他的表演,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这片绿叶不仅不可恶,甚至有点可爱。

拍出诗意的芦花

电影《恋恋芦花》由江西天龙影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由著名的画家导演张鑫执导,摄影师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资深摄影师张超英。因为外景选择在美丽的鄱阳湖,影片在讲述动人故事的基础上,导演和摄影提出了诗意化的概念,要拍摄出诗意化的芦花,尽显鄱阳湖之美,与鄱阳湖的生态和谐。

张鑫说:“我的主要职业是画家,所以我对山水更加激情,遇到了《恋恋芦花》这个关于水的电影很幸运。当我看了鄱阳湖后,我觉得它是一个值得表现的环境,作为部级的候鸟保护区,每年都有上万只的候鸟飞来,在鄱阳湖的湿地上,在芦花飘飘的芦苇丛中逗留,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将会很自然地发生。因此,我将选择散文化的、诗意的风格来表现这样一个故事,使用更为简练、概括的镜头,应该像一首诗,一幅水墨山水画,而不是非常严谨的工笔画。”

为给芦花的恋恋风情带来更多的诗意,摄影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影片拍摄期间是禽流感很严重的时候,而很多唯美的画面都是与候鸟相关的,这就为影片的拍摄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能拍捕鸟的戏,所有与拍戏有关的鸟都要先检疫之后才能碰。因为鄱阳湖受到了血吸虫的污染,很多本来设计在水中拍摄的戏就需要重新设计,好在是冬季,血吸虫不活跃。为了影片能保持一种和谐的格调,摄影师张超英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导演提出的要求。

对于一部农村题材中等投入的电影来说,400万的投入,为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诗意创作空间。

为警嫂的情怀

电影《恋恋芦花》是江西天龙影业有限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影片的出品人、天龙影业的董事长邹好兵曾是个建筑商人。在问及为何投拍这样一部影片的时候,他说,“作为一名建筑商人,吸引我投拍这部影片的力量,就是自己家乡的美。鄱阳湖的美是让人心醉的,每年芦花飘飘的时候,有上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江西人,有一种纯朴的美,就像女主角警嫂芦花那样,美丽、善良。为了拍摄这部戏,我们专门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

正是基于一种“为警嫂”的情怀,电影《恋恋芦花》开始了满怀梦想的磨难之旅。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鄱阳湖畔守护候鸟警嫂的生活,剧组在鄱阳湖畔的乡村租下房屋,由于当地百姓的住房不是很宽裕,便出现了女主演徐路和男主演郑昊“同居”的情况,当然,那是一个两居室。相比居住环境,徐路印象深刻的是在现场,在初冬的鄱阳湖畔,潮湿阴冷的风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但那些真实生活在湖畔的警察和警嫂们每一年都要经历这段日子,因此,对她个人而言,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湿地 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体净化生态系统

Abstract: the modern science ha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e the wetland has many important functions, which relates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So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s to protect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component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mutual restriction. The wetland can flood storage and pur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city ground water, climate regulation, except the low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Qunli District Wetland Park is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 in the wetland animal and plant is the protagonist here,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use, create charming" wetland biological family".

Key words: wetland natural circulation filtration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位居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美丽的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东与城市中心区相邻,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南靠机场高速公路,东接城市快速路二环路,西连环城高速路四环路,规划三环穿行其间,为城市新地标,四面纵横,八方通达,是哈尔滨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城市区域。

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中部,占地面积为30.3万平方米,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希望将此地段设计成为一个能为湿地动植物提供良好的,能够自我修复、自我循环的自然栖息地,吸引更多的候鸟来次繁衍生息。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城市湿地公园

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的主题是生态环境,生活在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是这里的主角,人作为来访者在公园里活动以不干扰动植物为前提,通过对公园的造访,引发人们对于生命、自由和环境的思索。湿地公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落实到位的技术和独到完善的设计,建设一处集自然保育、旅游、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次生态湿地公园。缓解现存自然湿地保护区的压力;成为独特的教育、解释和资源中心;提供环境教育机会和加强公众对重建自然栖息地的了解;

2.1 湿地水循环方式有两种: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人造湿地循环系统。通过不同的手法向人们传达同样的水净化原理。

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源首先进入东南角沉积池,分为两个部分通过堤坝进行控制。大型沉积池接受污水,将发卡、砂砾、塑料等污染物质筛出,填埋,水中留的有机物进行沉积并被耗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分解。沉积池面积8000㎡,平均水深2m。经过沉积的水体流入人造芦苇过滤床。为了完全净化,水源必须在此系统中停留12-14天,在气温低的时候,这个滞留时间需要相对延长。芦苇荡长宽比为3:1,增加过滤效果。在芦苇过滤床中,水源残留的固体物质在水流缓慢流过湿地的前三分之一的时候进行沉积,水中的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这些微物生主要是附着于土壤、岩石、植物和池底树叶上的细菌,很少量的废物被植物吸收。据测算,植物吸收的废物仅仅占总量的10%,但是,植物可以吸收重金属物质。芦苇过滤床采用潜流湿地,深度600mm,水力负荷3.3~8.2cm/d。通过芦苇床过滤的水源通过重力作用汇入活水沼泽,这里采用表面流湿地,水力负荷2.4~5.8cm/d。从活水沼泽净化的水进入水质较高的蓄水池中,同时部分水通过泵可以输送到人工湿地的水源中

城市湿地公园按功能及基本保护要求分为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服务管理区。

湿地生物重点保护区:位于场地中心偏北部,通过活水沼泽与其他功能分区非人工隔离,区内分为森林湿地、草滩湿地系统和浅水湿地。为不同的生物栖息及繁殖提供安全场所。

湿地生态展示区:围绕在重点保护区的,包括沉淀区、芦苇荡、活水沼泽,泥滩、及周边湿地区,通过丰富的湿地自然景观向人们开展科普教育,了解湿地的水体过滤过程及湿地生物的自然生息状况。

湿地游览活动区:此区域主要位于场地西南部分,以及东侧公园边界。包括西入口的广场、水稻实验田、人造湿地净水展示、植物床群处理系统、展览池塘、户外探索中心、观鸟屋、慢步森林路径等。满足人们休闲、休闲的需求,充分体验湿地公园带给人们的享受。

服务管理区:位于西入口,单体建筑内。包括西入口建筑群,主停车场。满足公园的日常维护和游人的需求,尽量减少对于湿地公园的干扰和管理

2.3现状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外的许多重要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都十分重视湿地公园建造中的生态保育和开发。例如香港湿地公园采用了材料循环使用,建筑设备减少干扰,基础采用黏土堤等技术。杭州西溪湿地在设计中保持公园内原有的水网、河道等江南水乡的特色,坚持最小干预,生态优先的原则。

本项目设计中严格保护原有的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的植被,对于场地内形成的低洼湿地与芦苇荡进行合理保护;避免湖底的硬化,保持原有的自然形式;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

2.4湿地动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为动植物提供一个生息的场所,为人类提供一个好的自然环境隔离缓冲区植物以高大抗风叶密的速生树种为主。此类植物为本地乡土树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可以短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快速形成景观以及抗风除尘的效果。森林区域主要以耐水湿的植物为主,由乔木、灌木、地被组成,以便给各种生物提供居所。泥滩地主要以耐水湿植物为主。浅水区的植被配置主要以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为主。具有净化水质,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功能,并可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充分显露出湖泊湿地原生态特点。但要注意加强管理,阻止杂草和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避免浅水区的淤积和湖水富营养化。秋季将枯萎的芦苇、香蒲割除并清除杂草。柔性湖岸植被与浅水区的植被配置类似,以芦苇为主。刚柔结合湖岸植物配置要考虑当地条件,依据土壤类型配置植被,如风沙土、草甸土及黑钙土类型的土壤,可配置一些乔木和灌木,林下种植草本植物。平坦地势增大地形的起伏,培土形成若干坡度平缓的岗地,岗地之间形成洼地,岗地和洼地错落起伏,可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高处可覆盖客土,栽植丁香、锦鸡儿、紫穗槐等灌木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洼地积水形成湿地,配置芦苇、香蒲等植物形成沼泽生态系统。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将其改造为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等公共绿地形式,将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形成。城市中的湿地公园,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为城市生命种群提供得以生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北方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要以保护性建设为主,减少对生态的干扰,注意季节性湿地的变化,有层次的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所有人都希望快,尤其是灾民。速度越快,损失越小。由于有5.12地震救灾经验,越野e族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展开了救援任务。

4月20日上午9点,越野e族四川大队(以下简称川大)在永康森林公园黄家院子成立了指挥中心,在论坛发帖召集人员。

11点,川大的“探子”已经抵达了震中芦山,搜集信息,这一速度令人称奇。

13点,川大版主想纳切在论坛颁布“川大救援1号公告”,呼吁会员不要盲目进灾区,到指挥中心听统一安排。

21日凌晨,川大的首支车队在6切的带领下,向芦山进发。早上7点,抵达芦山。领队6切找到一块可以容纳车队停靠的路段后,靠边停车把壹基金海南救援队员和装备卸下,并安排接下来的救援任务。

7:44,川大与攀枝花分队在芦山街头意外相遇,两队领队选址建立了救灾调度联络处,并把物资卸下。

当天13点,e族队员主动请战运送物资到龙门乡王家村石道背沟组。这个地方远离芦山县,山路崎岖,仅能容纳通过一辆车通过,加之余震不断,e族队员冒着山体随时垮塌和道路沉陷的危险,向前进发。据队员自由舍人介绍,当地村民用木棍和塑料棚搭建了一个临时避难所,村民看到有救援队来了,感到无比高兴,“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之情,地震已经过去30小时,他们终于盼来了第一批物资。”

奔袭天险援宝兴

4月21日12点,接到越野e族总部的通知,芦山资源过剩,而宝兴告急,要求立即绕道北线,支援宝兴。由于芦山至宝兴道路中断,绕道都江堰-映秀-卧龙,翻越4481米的巴朗山和4114米的夹金山,成为通往宝兴的唯一道路,全长350多公里。

由川大和汉中分队组成的车队从成都出发,护送壹基金河南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媒体记者及1吨多食物,29辆越野车浩浩荡荡奔向宝兴。这条路线是由指挥中心负责人黄院长提出的,“如此大的车队翻越两座4000多米雪山,夹金山一带飞石不断,困难不比徒步进宝兴小。”

16:29分,壹基金河南救援队发回信息:路上堵车多次,大家都很焦急,但是路况太差,车队拉得很长,旁边有的悬崖上还有落石……抵达日隆镇后,汉中分队的队员由于一天一夜没合眼,不少人高反严重,便决定休息一晚再出发;而川大急着送救援人员进去,星夜兼程,零点终于抵达了宝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支进入宝兴的民间救援队伍。

将物资卸下后,队员们在车上睡着,被冻醒时已是天亮。黄院长在确认宝兴到芦山道路抢通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芦山。刚出宝兴,前方传来消息说道路又中断了,一等又是两小时。15点,终于抵达芦山,吃上了一口热稀饭。一小时后,载上几十名返回成都的志愿者,沿成雅高速回到成都。

与此同时,汉中分队也抵达了宝兴,这只队伍的任务是提供应急伙食保障。车辆到达指定位置后,队员立即展开卸车、洗菜、生火、发电等工作。18:30,第一餐热饭出炉,保障了350名官兵就餐。

24日,宝兴基本通水通电,保障物资全部进入,汉中分队也完成了应急保障任务,撤离了灾区。这期间汉中分队共为救灾部队提供了2000多人次的伙食保障,指挥部对这次行动,给予了极高评价。

战斗仍在继续

川大受到红十字会邀请,从27日起,安排4台越野车到灾区值班,3天一轮,持续15天,负责转运人员和物资,并且全面考察灾情。想纳切对此事非常重视,“我们需要成立一支自己的应急救援队,类似蓝天救援队,一支既能开车又能在废墟救援的队伍,具备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4月28日,救灾进入第二阶段,重心转移到恢复生活上。

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有趣的故事

想让孩子对葫芦感兴趣,可以先给他讲几个有趣的故事。

《葫芦娃》是一部很好看的动画片,现在也有不少配套的图画书。葫芦七兄弟斗妖怪的故事,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有的葫芦娃能喷火,有的葫芦娃能喷水,真神奇啊!

人类的老祖先女娲、伏羲都曾钻到葫芦里去躲避洪水;铁拐李骑着葫芦过海,居然不会被淹着;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曾“嗖”的一声被葫芦吸进去,差点丢了性命……

葫芦有着奇特的形状,外表光滑,大肚子鼓鼓,所以让人对它的内部产生了无数的幻想,自古就将它和“神仙”联系在了一起。孩子也一定会对它的大肚子里装了什么,是不是真的能喷出火来或者把人吸进去,感到无比好奇。

成长的过程

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孩子到真正的葫芦藤下,看一看小葫芦是怎么结出来的,又是怎么长大的。现在是冬天,北方可能很难看到真正的葫芦藤,那么可以先带着孩子到一些花鸟鱼虫市场,一般那儿有各种大小和模样的工艺品葫芦出售。让孩子亲手摸一摸,看一看真的葫芦。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去当地的温室植物园,一般那里面也有真正的葫芦藤,若是能再亲手摘一个他喜欢的葫芦,就更棒了。

另外一种办法,是在家里布置一个葫芦藤,买几只真葫芦挂在假的绿藤条上,既能让家里绿意盎然,又能让孩子了解葫芦的成长。

买来的葫芦可以让孩子照着画一画,最好索性就让他蘸上手指颜料直接打扮葫芦,肯定很过瘾。一件独一无二的葫芦艺术品还将在你的家里诞生、展出。

家族的隐喻

其实这才是葫芦真正的秘密,也是这个活动最希望孩子能感受的。葫芦,代表的是一个家族的血脉。一根藤蔓上能结出许多的葫芦,顺藤摸一摸,这里有一个,那里有一个,一根藤上不结上七八个、十几个葫芦不算本事。所以,葫芦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生长的,葫芦藤就是所有家庭成员的纽带。从一根藤上摘下来的葫芦,不管被带到任何地方,怎样被改头换面,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葫芦是它的兄弟姐妹,这就是血脉。孩子很难理解真正的人类的血脉是怎么回事,太抽象了,但当我们通过一根藤上的葫芦来向他解释血脉的时候,相信孩子很容易就会理解,为什么远在外地的爷爷、奶奶,或者是从没见过面的在美国的表叔、表婶,都是我们的亲人。

下面,我们再跟孩子一起画画葫芦。

这次,因为要体现出一家人的概念,所以只画一个是不够的。让孩子把手边的葫芦自己挑着画,想起几个亲人就画几个葫芦,父母可以不断地告诉他还有哪些亲人也是我们这一根藤上的葫芦,甚至可以教会他画出父母双方的两根血脉藤。葫芦的形态多变,孩子很直观地就能联想到自己家人的体型,所以参与度会非常高,他还能抓住家族里每个人的特点:那个肚子特别大的是爸爸,给他画上领带;那个均匀的是妈妈,给她画上卷发;那个小小的是自己,给它画个漂亮的裙子;那个有点瘪瘪的,是爷爷,给他画个眼镜……

把画完的葫芦重新挂回藤上,五颜六色,非常好看。还可以再跟孩子一起来讲讲作品,顺便和他聊聊家族里每个人的故事以及现在的状况。

特别提供

直接讲给孩子听的葫芦故事

在非常久远的年代,地球上曾经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淹没了所有的陆地。有一个小男孩叫伏羲,有一个小女孩叫女娲,他们俩被父母藏在了一个大葫芦里,得以漂漂荡荡,逃避洪灾。不用说,他们的父母和陆地上的其他生物一样,都淹死了。

大葫芦里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很安稳。女娲和伏羲没日没夜地睡觉,也不知漂了多少日子。终于,葫芦搁浅了,在一座高山上,山顶看起来就像是中的岛屿。女娲和伏羲爬出大葫芦,四下望去,才知道自己是唯一幸存的人类。

好吧,人总要活下去,只要有葫芦的庇佑,没有做不到的事。两个孩子在山顶上建设家园,开垦荒地,用大葫芦里数不清的葫芦籽,种出数不清的葫芦地。收获的葫芦可以吃,可以做容器,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等到洪水渐渐退去,大地重新焕发生机,已是许多年后,女娲和伏羲也长大了,他们结为夫妻,生育了很多孩子,把人类繁衍了下去。

但是他们的孩子不能总守着山顶,应该出去闯闯。所以,女娲和伏羲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让他们每人挑选一个大葫芦,前往广大的世界。有的孩子就说了:“外面没吃没喝,只有洪水猛兽,我们不想离开爸爸妈妈!”爸爸耐心地说:“我和你妈妈就是藏在葫芦里躲过了所有的危险,葫芦能保护我们,也是我们生活的源泉。你们是伏羲、女娲的孩子,我们能做到,你们也一样!”妈妈安慰孩子们:“我们大家就像葫芦藤上的果实,小葫芦们总要长大、成熟,离开藤蔓。而妈妈的心里永远有一根葫芦藤,牵挂着你们,不管到哪里,心都不分开。”

孩子们听从爸爸妈妈的话,背着葫芦,走下高山,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后来都成功地生存下来,并且结婚生子,繁衍后代,成为后来的华夏子孙,而伏羲、女娲就是所有中国人的始祖。这些葫芦的孩子在哪里扎根,就在哪里种下葫芦。每当抬头看着绵绵藤蔓,青绿色的葫芦一个挨一个,大家心里就涌起暖流,想念父母,想念兄弟姐妹。一切牵挂都因为一个理由:我们都是一根藤上的葫芦。

作者简介

向华,又称鸟老师、鸟英雄。画过动画,做过10年的动画编剧,还做过美食编辑、儿童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