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与需求(精选5篇)

  • 供给与需求(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已经成为农村文化中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

供给与需求(精选5篇)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文化;需求;供给;非对称性;主体;数量;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88-01

农村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已经成为农村文化中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农村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就这一重要问题提出若干拙见,以求得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具体分析与实际考量,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一、需求主体与实际供给主体的非对称性

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首先表现在需求主体与实际供给主体的非对称性上。

众所周知,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品约占9亿,除去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外,至少仍有8亿人口仍居住在农村。这些农民作为文化需求的主体,其数量在全国高居榜首。

而农村文化实际供给的主体,目前只有省群众艺术馆、县市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文化工作者,其供给主体的数量与需求主体的数量极不相称。尤其是作为农村文化实际供给第一线的乡镇文化站与村文化室的文化工作者,有的并非兼职而系兼职,有的名存实亡,这就更加剧了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不对称性的程度,可以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因此,要解决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首先必须下大气力彻底解决需求主体与实际供给不对称性的瓶颈问题。要加大实际供给主体的数量,确保实际供给与需求主体有效对接,形成良性供求关系。特别要真正落实乡针文化站与村文化室文化干部的人员编制与工作职能,保证他们真正从事农村文化供给工作。

二、需求品种与实际供应品种的非对称性

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也表现在农村文化需求品种与实际供给文化品种的非对抗性上。

多元化的21世纪,农村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文化品种最大量化上。诸如乡村文化、农民文化、田间文化、场院文化、家庭文化、节庆文化、礼仪文化、餐饮文化、科技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娱乐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图书文化、短信文化等等文化品种,需求量都大得惊人。而对农村文化的实际供给,却又只停留在少有的几个品种上面,距离农村的文化需求差距相当之大,形成了极不对称的现象,也加大了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矛盾。

因此,要解决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抗性,也要下大气力及时解决需求品种与实际供应品种非对称性的问题。要千方百计拓展供给的文化品种,使之与农村文化需求的品种相适应,缓解乃至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供求互动、互利双赢的良好态势。

三、需求内容与实际供给内容的非对称性

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同时表现在农村文化需求内容与实际供给内容的非对称性上。

农村文化需求的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其“文化”的概念,也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大文化的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辞海》缩印本)而实际供给却只限于文学、艺术、体育等内容,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精神内容也被淡化或弱化,形成供与求的极不对称现象。

因此,要解决农村文化需求与实际供给的非对称性,同样要下大气力解决需求内容与实际供给内容的非对称性问题。

四、需求形式与实际供给形式的非对称性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消费 体育需求 供给 均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96-02

一 影响体育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

1.价格

一种体育产品的价格越高,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就越少。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一般遵循“最大边际效用”原则。也就是说,他们会根据所获得的市场信息,用自己有限的收入去购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物品。由此可见价格直接影响着消费需求量。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相反,当其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通常会购买更多的某类商品。

3.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产品的价格一定会上升时,就会增加该产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产品的价格在下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该产品的现期需求量。

4.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越大,市场需求量就会越大,相反,市场规模越小,则市场需求量就会越小。所谓市场的大小,指的是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边界又包括产品范畴。

二 影响体育消费供给变化的因素

1.价格

产品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会越大;产品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会越低。当产品的价格较低,生产者认为赢利不大时,就会相应地降低产量,转而寻求生产其他高价位的产品。

2.生产成本

在产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产品的供给量减少;反之,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产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通过机械化制造体育用品的厂商所提供的产量要比运用手工制造体育用品的厂商提供的产量要多。

4.相关物品的价格

相关物品主要有两类:联合副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与体育商品相关的其他产品也属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其作用机制是相关的商品价格提高,利润就会提高,如果体育商品价格不变,体育商品生产投资会减少,供给量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生产者看好未来的预期,如预期产品价格会上涨,该产品的供给量就会上升;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三 体育消费需求与供给失衡的主要表现

1.需求与供给总量失衡

总体上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即消费者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消费增长需求与体育消费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主要是场地短缺、体育消费项目少和体育赛事水平低等因素造成的。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体育消费品供给不足,使各类体育消费门票价格偏高,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2.需求与供给结构失衡

第一,中低档体育用品供大于求。由于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迅速增加,加之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低档体育用品的消费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消费者对于这一类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系列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同样产品的规格、款式和品种大大增加,使中低档体育用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

第二,观赏性体育消费品严重短缺。我国生产观赏性消费品的各个企业(职业俱乐部),还未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各自产业。产权不清,经营者收益权不明确等问题十分突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俱乐部受到多方面的干预,难以独立地进行经营活动。因此,很难生产出内容丰富、适合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来。

第三,需求与供给的区域失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距。东、中、西部地区的体育水平与消费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体育消费水平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四 实现体育消费需求与供给均衡的策略

1.充分发挥政府干预职能,合理制订体育生产企业的税收政策

在体育消费领域中,政府在制定长期税收政策时,应合理确定各体育产业部门的税收负担和产业差别税率,使企业成本下降,从而以更低廉的价格系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扩大体育消费需求,起到调节体育生产与消费,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2.增加公共财政对体育产业的投入,加快体育设施、场地的建设组织

体育是健康和提高人劳动生产率的投资。所以,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分析,全民健身及所需的基本设施应属于公共物品,它是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市政府必须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及所需设施的投入,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全民健身及体育消费的需要。

3.积极引导体育消费

体育市场的消费者群体既要培育又要引导。首先,要彻底转变体育消费观念,将福利消费观念引向健康投资的消费理念。其次,引导居民家庭体育消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健身娱乐项目,以吸引更多家庭参与体育消费。再次,引导法人体育消费,法人体育消费是指各类法人对体育产品及其无形资产的消费。媒体业和也是体育产品的重要消费主体,因此,体育生产企业要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做好体育产品及无形资产的营销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艺良、高洪潮等.中国地区差距与西部大开发战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44~45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供给;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平衡

80年代末以来,美国会计职业界受到来自学术界、国会、政府监管部门及会计职业界自己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报告没有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报告没有面向未来,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各方面一致呼吁,应当尽快对美国会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以求改进企业报告。现在,我国各企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上述问题,即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及为谁提供信息。会计既然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的供求。

一、 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它,只有那些与之经济利益相联系的主体,才会去关心分析企业的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

(一)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的首先是投资者。持有企业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者,他们为了了解和分析投资到这家企业的风险程度,预期股利收益,以及比投资到其他企业是否更合算或更加有利,就需要获得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以资在分析研究之后,做出合理的有利的投资决策。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会计信息的,首先是有风险性的企业资本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

(二)政府及机构。政府作为一个宏观调控部门,为了对社会经济的实施宏观调节和控制,为了制定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法规并实施,以及为了掌握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需要定期地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以用来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并据以制订有关财政货币政策。

(三)各机构。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他们需要考察贷款人,需要及时地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借以分析贷款本金利息能否如期如数的收回,及决定是否继续贷款、是否要求提供财产抵押以及是否收缩贷款规模。

(四)业务往来的债权人。他们通过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从中了解到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采取更合理有效的结算方式,重新确认企业的资信度,避免今后双方交易造成不必要的坏帐损失,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如工会。他们也需要取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借以了解、预测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情况,如果业务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就会给职工的就业和报酬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六)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制定重大的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进行财务预测和预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也需要借助会计信息来完成其职能。

当然,会计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支付一定的代价。所以,如同考察其他商品一样,考察会计信息,就像劳动和资本市场那样,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也有价格。需要会计信息而得到它时,也应付一定的代价,即成本问题。

二、 会计信息供给

经济学上的供给是指家庭和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供给者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分别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在不同的阶段,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正步入信息技术,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探讨一下会计信息供给形式。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从会计报告本身来看,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表内与表外之分。格式是固定的、以数字为主反映的特点,决定了所表达的舆论信息的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兴起,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披露定性分析信息(如主要指标数据变动的原因);不仅要披露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不确定的信息(如金融工具利率和信用风险信息);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分部信息(如分行业、分地区信息)等。所以,表内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表外信息量会不断增加。这样就面临着表外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问题。怎样解决?不妨改变现行的表内项目结构,将表外信息纳入表内信息;对特别需要反映的会计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一些与经济决策关系不大的甚至无用的信息予以删减。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分。自愿披露是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既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又作为公司的宣传工具的双重目的。一般而言,自愿披露信息有以下目的:第一,在筹集资本时,多披露一些有利于企业的信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达到其筹资的目的;第二,可以扩大信息使用的范围,增强对企业的了解,提高知名度;第三,在国际市场上发行证券时,详实披露能增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了解,克服因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理解障碍。强制披露是指由政府提出企业必须提供的舆论信息。其目的一是对企业不利,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压力较小,负担较轻,不愿意自愿披露,如上市公司筹资(上市公司数量少)。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我们知道,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中有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如时地公布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但会计时滞(会计期末同报告公布之日间隔)是很长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倾向于较早公布,业绩较差的则推迟公布。二是经营业绩增长较快的企业,既使每股税后利润较低,也可能较早披露;相反,有些公司即使每股税后利润较高,但降低率较大,也倾向于推迟公布。三是现行的审计制度。我国目前具有审查上市公司的事务所较少,从业人员数量有限,相对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及业务量而言,审计力量明显不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增加审计人员,加快审计速度;第二,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缩短公布时滞,使公司尽早地公布会计信息。

显然,信息的提供者,也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供给不畅。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即信息披露的成本。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在搜集、整理、披露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的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审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内、外部审计监督所支付的代价。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不可计量的成本,如企业提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等。总之,根据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愿意披露信息。

三、 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即不能只强调信息供给者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信息需求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

1、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它是信息资源的源泉。解决好信息供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单一的事后报告,注重预测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有关企业未来情况的信息比信息更为重要,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投资者和有关人士对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第二,界定信息的供给范围。有些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不易对外公布(如成本资料),哪些信息应该提供而没有提供,国家应加以规范。第三,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公允、可靠。防止弄虚作假,提供粉饰过失的会计信息。

2、信息需求制约信息供给。信息需求发挥作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制约。第一,信息取得处理成本。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受益最大,但在实际中,需求者取得处理信息的成本较昂贵,所以,必须由企业提供主要的经过加工的信息。企业哪些信息愿意提供,哪些不愿意提供,供求双方必须取得一致,达成共识,使之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第二,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化莫测,而供给表现为相对的稳定性,无疑要改变现有的准则制度,否则,信息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需求。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历程;需求与供给

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着现实的“弱质性”问题,大多数地区属于小规模的农户经营模式,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农业经济发展非常不稳定,农民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能够对农民遭遇的农业风险损失进行一定的事后补偿,这对于振兴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农业保险是由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的,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时间、空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分散性、多样性等特点,收益不稳定,风险高、效益低。中国农业保险起始于1949年,但49年~57年期间,发展十分的缓慢,尽管全国各地建设了许多个试点区域,但受到当时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业务大多比较混乱,53年~54年甚至停办过一段时间。1958年,受到左倾思想影响,不少人认为化背景之下,农业保险没有作用,不再需要,58年~81年23年时间,我国的农业保险行业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82年再次试办,此后农业保险试点迅速增加,截止1992年,我国由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开设了农业保险机构[1]。随后的近30年,农业保险发展速度逐渐变缓,当前阶段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普及率低、覆盖面有限、保费收入低等各种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要对农业保险的供需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二、我国农业保险需求及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的需求主体是农民,因此以农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一些因素。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保险产品的价格、农业损失发生的概率、农业损失具体的金额、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保险产品的价格、农民的可支配收入都是已知的,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来,但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损失的金额是未知的,分析影响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2]。实证分析过程中,主要选择农业保险保费收入(API)和农民居民人均收入(ACDI)两个变量。前者可以反映我国农业保险需求发展情况,后者则主要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支付水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1992~201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情况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后发现,20多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情况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的时间序列非平稳,但N阶差分平稳,二者相互影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民收入对于农业保险需求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误差修正项系数呈现负值,也就是说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保险保费之间维持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分析其短期动态变化情况发现二者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这一种长期机制杜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增加起到了制约作用。经过格兰因果检验发现,5%显著水平以上,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保费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农民收入会影响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一定水平之上,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反映了区域农业保障机制的发展情况。

(二)农业保险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以及商业保险公司,二者缺一不可[2]。单纯依靠商业保险实施市场化运作,摒弃政府,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保险的信任度较低,积极性难以有效提高,且商业保险公司往往并不能够独立承担农业保险的赔付,尤其是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受灾面积大、参与人员多,商业保险公司需要承担大量的赔付资金,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企业可能会面临着破产。但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对于市场敏感度较低,并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需要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结合起来。商业保险公司不能够无限制的提供农业保险,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农业保险本身具备一定的公共属性,边际社会收益远多于边际私人收益。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如果完全再拿货商业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这一平衡点提供农业保险,必然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但如果完全按照社会需求平衡点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将面临着亏损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充分的满足社会需求,就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3]。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要以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为主,但政府也需要提供充分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农业保险服务,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对于农业发展问题十分重视。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农村居民的农业风险,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提升,这对于国家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农业保险需求与供给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为有关研究人员的这部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杨明媚.湖北省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05)

[2]姜芳.中国农业保险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

供给与需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人力资源 需求 供给

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成熟且越来越快。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熟度不是很高。近几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我国卫生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将分析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主要需求目标以及如何保证供给。

1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主要需求目标

1.1 全科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的服务。因而社区卫生不是专科性质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最需要的是满足服务需求的足够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保健人才,富有独立工作能力,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科医师应该成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中的主体部分,承担绝大部分的卫生服务工作。

1.2 公共卫生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是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的持续性的卫生服务,可见健康教育及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具备全科医师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对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开展社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计划生育相关服务以及开展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公共卫生医师来承担,因为对公共卫生医师的需求是社区卫生人力需求的另一个重点。

1.3 全科护士

与大医院护理工作相比,社区护理除了打针发药以外,还需要提供上门服务,护理的空间范围不只是社区卫生机构,而包括家庭、社区及有关团体机构。其护理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医院中的单科性质的护理,而是全科护理。因此,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上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护理更应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提供护理过程中,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区护士必须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进行评估,帮助个体寻找社区资源,使其能达到自我照顾的最终目标,这是社区护士的基本职责。

1.4 中医医师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医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障人们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说中医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中医在预防保健,调养慢性疾病方面的价值也是西医无法取代的,中医药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况且,部分群众偏爱中医治疗,不喜欢甚至排斥西医治疗。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忽视中医药建设,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落实这样的政策那么,对于人力资源这方面,中医全科医师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又一大需求目标。

2 关于社区卫生人才供给的分析

社区在编医务技术人员学历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符合要求的全科医学人员短缺,难以胜任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公共卫生人员少,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差,预防与保健原本是基层的弱项,公共卫生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护理人员少,忙于扎针发药,上门服务难以开展[1]。社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高质量,难以实现小病进社区的总体改革目标,如何保证社区卫生人才供给成为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尽可能为社区提供高质量和充足的各类人才。

2.1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2]高等医学院校要结合卫生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了解社区卫生人才的需求量,使培养目标能与现实需要量吻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类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在学科建设、培养方案、教材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地方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甚至可以采取委托培养的模式,与当地的医学院校联合办学,有计划地培养一定数量的,符合一定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习点就选择将来可能去工作的社区,通过这种模式,在不久的将来,高质量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实现。

2.2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

要解决目前的社区高素质的医学人员缺乏的问题,除了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的长远考虑外,另一方面就是对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技能和素质,尽可能满足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这个工作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展,主要由省一级的卫生、中医药性质部门组织,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培训结束采取考试或考核的方式聘用上岗。以广东省为例,全科医师骨干培训为期l0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科、传染病、中医、精神卫生疾病、皮肤科等。

2.3 引导医学生向社区卫生机构就业

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改变成才观,[3]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好的大背景下,医学生应该转变一定要去大医院就业的观念,树立下基层服务,学以致用的理念。当然,这需要学校专业教育的引导,同时也需要配套人才政策以保证。

2.4 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人员转入社区卫生机构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正开始试点,许多一级、二级甚至三级医院都将面临生存危机,全民医保以及社区首诊制等引导居民小病进社区,这些都使得很大一部分医院的患者分流到社区,原本充足的城市医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会逐步显示出过剩的迹象。那么这些医疗机构的人员其实可以选择转入社区卫生机构,通过培训考核,成为全科医师或公共卫生医师以及全科护士等,在社区卫生机构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