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言(精选5篇)

  • 艺术语言(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骆小所先生从艺术的审美角度对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作动…

艺术语言(精选5篇)

艺术语言范文第1篇

一、基于传统的 “艺术”含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概念一般有3种涵义:(1)泛指人类活动的技艺,包括一切非自然的人工制品;(2)指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各种创作,既包括各种具有审美因素的实用品的制作,也包括各种艺术创作;(3)专指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专供观赏的各种艺术作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骆小所先生从艺术的审美角度对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作动态地分析,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研究言语,探讨语言美的特质,创立了艺术语言学。

二、超脱于传统的 “艺术”含义

骆小所先生的《艺术语言学》认为,“艺术语言,也叫变异语言、破格语言或变异修辞,它是和规范的、符合语法结构形式的语言相对而言的。从词与词的组合搭配来看,它是对常式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它的作用在于拉大辞面和辞里的距离,它表面上是悖理、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词与词的组合不合规范,但它深层却潜藏着更特殊的含义。它传递的不是表层理性信息,而是潜在的表情信息和美学信息,是艺术化的语言。”

(一)超常的组合搭配

艺术语言的“艺术”,首先表现在其对语言的各种单位的超常设置上,这些单位包括音节、语素、短语、句子、语段、篇章。常见的有词语的语音变异、词语的义位变异、词性类属变异、词语的组合搭配变异、词语的色彩变异等。这些变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语言中,它主要表现为对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

这里的“晴”其实是“情”的谐音,这一语音变异形式的使用,起到了特定的表达效果。

2.在他心的深处,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自己受了冤屈都一点也不敢豪横,正像住惯了笼子的鸟,遇到危险便闭目受死,连叫一声都不敢。(老舍《离婚》)

“科员”是个寻常名词,在这里却让它带上了宾语“一辈子”,临时用作动词,表示“做科员”的意思,突出了“科员”的平庸、卑微,形象地展示了作品中人物对自身命运强烈不满的内心活动。

3.我喜欢找一条漂亮的马路,然后在上面气定神闲地走,走过斑斑树荫的时候,我像是走过了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郭敬明《郭敬明成长日记》)

“走过”与“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是反常搭配,可是,作者通过“走过斑斑树荫”自然引出“走过了自己心中明明灭灭的悲喜”,本来很抽象的“明明灭灭的悲喜”,由具体的、可感的“斑斑树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4.不论大家怎么想,孟祥英的婆婆总觉得孟祥英越来越不顺眼,打不得骂不得,一肚子气没发作,就想找牛差差老婆开个座谈会。(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座谈会” 本来是指商量了解问题的会议,但这里转用来指孟祥英的婆婆拿着孟祥英没法,就找别人说长道短。这样,用简炼的文字形象地刻划了一个尖酸刻薄、受封建礼教影响较深的妇女形象。“座谈会”的语体色彩发生了改变,使语言生动活泼,引人注目和思考,同时也增添了一层幽默诙谐的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突出形象和情感

艺术语言的“艺术”更多的表现在其内容的美上。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发话主体之所以能创造出反常的言语,源于其内心的情感冲动。当客观对象与发话主体的需要契合时,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激起主体巨大的情感波澜,使之长上想象的翅膀,飞进对象之中,与自己当时占优势的情绪相一致的东西加以强化,然后再描述出来。此时,客体被人化,主体被物化,物我交融。如此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广阔的意蕴空间常常使得语言媒介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艺术家们便调动一切语言表达手段,包括多种人文内容的因素在里面,诸如文化的、心理的、审美的等因素相互叠加和融合,使作品的表达不仅言能尽意,而且妙不可言、出神入化,于是,文学语言的变异即艺术语言的产生也就成为可能。诸如:

1.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甘露,/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轻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林徽因《笑》)

诗的意境是静中有动,以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读者。在诗中,“笑”是本体,“甘露”、“水的映影”、“风的轻歌”、“花影”、“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是喻体。在这一连串的比喻中,“笑”从视觉顺次转入听觉,凭借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笑”不仅有了声响,而且具有了形状,从而给人以具体真切的实感。这是客观生活的“真”与主观情感的“诚”猝然遇合的结果。

2.偶尔站起来拉开窗帘,看楼下黑色的田野安静的呼吸,可以闻到田里植物凉爽的清香,……(郭敬明《郭敬明成长日记》)

“楼下黑色的田野安静的呼吸”和“闻到田里植物凉爽的清香”,能让读者感悟到作者通过比拟和通感修辞手段描绘出的一个秋天夜幕下静谧的田野的景象,表达极具艺术感染力。

3.我们常常抱怨生活中那些还不能真正算得上挫折的际遇,却不知在黯淡中点亮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只要你的心是亮的,世界便定会春光明媚。在心灵的画布上涂抹阳光,终会绘出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在心灵的画布上涂抹阳光》)

比喻、比拟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表达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像这种客观物象经过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就是艺术语言中的意象。它是意中之“象”,是一种富有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这种具有意象的语言,辞面所描写的“象”,已不是客观之“象”,而是发话主体“在万象中,‘抛弃着、拣取着、拼凑着’,选择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能揉合的”(艾青)塑造出来的,是客观之“象”的变形,它传递的已不是话语所要传递的真正信息、理性信息,它传递的是“意”,是话语的潜在信息、感性信息,它深孕于辞内的深层。这样的艺术语言具有空灵美、神韵美、虚幻美、意象美。

艺术语言超常的组合搭配与突出形象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句法的破坏往往会造成语义上的模糊,语义上的模糊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浑沌状态恰好表述了直觉,它净化了芜杂的现实世界,表达了发话主体丰富多样的感受,也给受话人以无穷的回味。因为,对审美来讲,不需要写得太实,太实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美感。梁启超云:“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轻抹煞”。因此,艺术语言往往重写意而不重写实,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意象而不重物象,重心理时空而不重物理时空。艺术语言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它不是形式逻辑,而是情感逻辑。“总之,艺术的表达绝不是逻辑的对立物”。它是一种超越语言常规的“负搭配”,但更是合于语感的“正搭配”。

艺术语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师;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1]。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大都借助教师的语言来实现。因此,加强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趣味性

优秀教师语言的特点不仅简洁有力,明确无误,委婉动情,还要充满幽默和风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要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要做到趣味性,就必须密切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深入浅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富有文彩,饶有情趣,吸引学生。科学上给人以启迪,艺术上给人以享受。特别是医疗实践中那些成功的范例,无不扣人心弦,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性

启发性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主动地获取知识[2]。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结构,力求每堂课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充实丰富,结尾留有余味。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阐明,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和提出问题,把矛盾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和启发学生开发智力,积极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俗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要做到寓理于事,深入浅出,举例得当,生动有趣,要善于应用心理学中的联想作用,把比喻、比拟、对偶、对照等修辞手法与科学语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3]。如《病理学》中的“槟榔肝”、“绒毛心”、“大红肾”,就通俗、易懂、形象。教师语言的通俗性往往和直观性相联系,所谓“直观性”就是应当形象、逼真、必要时辅以手势、表情和姿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如讲“舞蹈病”时,教师将患者的表情、步态、姿势等特征性改变,逼真地用手势表达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能提高讲授效果。

4节奏性

教师讲课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表现之一。教师讲课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要运用语言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当讲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慢,语气加重,有高低或停顿,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教师可有意变换声调,压低嗓门,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讲课的内容上来。

5激励性

教师语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和激励性,号召时要让学生听了以后,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听了,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豁然开朗。教师有两个任务,即教书和育人。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做人。教师讲话的激励性,那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在用词方面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有进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学生十分看重老师的肯定,一个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句肯定的话语,对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却是春风化雨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十分重要。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忘了,时刻把微笑挂在脸上,把鼓励和肯定给你面前的学生,那是他们渴望的、需要的,你的肯定和鼓励,会换来学生十二分的发奋和努力。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巧或基本功,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和学习。一名成功的教师,重要的标志是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除了发音准确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样表述得更生动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取得进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雪霏.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6,3(1):5455.

艺术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 艺术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适时而恰当地运用语言,如激励性语言,幽默式语言,卡通人物语言等,则会使这门艺术变得色彩斑斓。笔者经20余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对教学语言有几点心得:

一、教学语言应丰富、流畅,话题涉猎广泛,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应广泛联系相关问题,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广泛丰富的学习中去。所讲内容要专博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诱发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时,是这样引导的:老师这儿有一块圆圆的大饼(纸片),味道可好了,现在老师要分给3名同学品尝。(师动手操作)首先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再将其中一份又平均分成两份。问:这三块饼怎么用分数表示?你们喜欢哪一块?为啥?同学们肯定都会明白二分之一比四分之一大。从而得出几个分子均为1的分数,分母越小,值反而越大。

二、教学语言要言之有趣,引人注意。约瑟夫特雷纳曼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的前15分钟能记住所讲内容的41%,30分钟后,只能记住前15分钟所讲内容的23%。这要求学生始终专心听讲。常言道:“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教师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笔者教学《体积和容积》时,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接着问学生:乌鸦聪明吗?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聪明。老师再问:你们觉得你们聪明,还是乌鸦聪明?学生肯定不服输!那就请同学们用事实来说话:想想办法,比较马铃薯与地瓜谁大谁小。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献言献策,谁都不想比乌鸦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教学中风趣的语言是“兴奋剂”,晦涩的语言是“疲劳剂”,“兴奋剂”使教学妙趣横生,学生欲罢不能,进而“寓教于乐,寓教于谐”。

三、教学语言要言之有力,激人奋进。教学中,语言应铿锵有力,催人奋进,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树立信心。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吸收知识,转化能力,陶冶性情,形成信念的终点。所以“情”字是贯穿教学的主线。教师教学口语必须感情充沛,富有激情,伴之自己的眼神、笑貌、手势、嗓音等体态语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慷慨陈词的语言,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本人在教学《找因数》时,有些学生感觉很繁琐,不自信,笔者激励他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而且会完成得超乎老师的想象!这种尊重、信任、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无穷的力量,使其信心倍增,不断上进。

四、教学语言应言之启智,发展思维。教师的语言博大精深:平庸者叙述,苟且者讲解,优异者示范,伟大者启发。

教育目的之一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剂。英国数学家海特指出:幽默是一个好老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的教师语言,不仅使学生增添快乐,谈笑风生中让学生领略知识的真谛,更使自己的语言平添诱人的魅力。幽默能消除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思维,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高超的教师语言艺术对提高教学效益是弥足珍贵的。恰当应用教学语言可促进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同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拥有更多的才识展示机会,既提高教学效率,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艺术语言范文第4篇

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美术教师要注意对自身的美术知识与经验进行梳理,加以学习,重建和更新知识体系。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专业的美术语言加以表达。例如3~4年级时,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开始强调对基本造型元素的认识,其中 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 是该学段学生需要初步认识的专业美术语言。在《设计生活标志》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线条的基本知识,并有意识地用语言艺术强调: 设计艺术中主要运用了直线、曲线、折线这些基本线条,我们要在创作中注意线的长短、疏密、粗细变化。 在《植物籽颗粒》一课中,教师讲解范画从 鱼 线造型;孔雀 面造型;兔子 点造型 等专业语言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创作表现,使得学生作品各异,能够出现不同特点的画面,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美术教师在课堂传递专业的美术语言,与学生的艺术创作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 教 与 学 的互动,师生间的观察认知与情感交流,信息传递与合作探究,乃至技术体验和评价活动都需要语言艺术的支持与辅助,所以说,运用专业的语言艺术贯穿课堂,对于学生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专业的美术语言运用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大胆实践创造和形成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有效灵活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语言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能传达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教学语言在讲求艺术性时离不开情感。美术课堂中,运用有效灵活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教师把握情感主线,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讲授《会动的小人》一课时,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运用语言艺术鼓励学生自我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小人怎么也固定不好,谁能来帮帮老师呢?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上前尝试,教师及时用激励性语言回应: 这个方法真好,老师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的这个办法更巧妙,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一系列的激励性语言,使得学生自信心增强,能够在课堂中享受美术课程的 愉悦性 。在《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注意运用有效灵活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 哦,你这个杯子要送给妈妈,你真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你这个杯子要送好朋友,设计可真巧妙,他用你的杯子喝水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心意的,老师祝愿你们友谊长存。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有效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激励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逐步形成学生的美术情感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品位,进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美术教师是美的使者,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要具备美术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不仅要能将美术知识、技能技法教给学生,还要在举手投足间将美丽的语言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的导入还是在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师适时地关心和激励性的评价都会带给学生亲切感和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可以持续影响学生的心灵和艺术行为,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提供养分。

艺术语言范文第5篇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人需要美术,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美术。美术教师的职责不在于让多少学生成为美术天才或美术家,而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获得快乐,提升艺术素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形象、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美术课增色不少。 教师要把美术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内涵和艺术美发掘出来,创设美术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置于想象氛围中,体验、感受与理解美术作品,学生就会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盎然,在学中感受乐趣,从而喜欢美术,更喜欢美术课。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生动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在导课和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性、形象性的语言,从学生的实际活动出发,或借助故事、游戏、影视、流行音乐等元素,或新奇变化的语言形式和手段,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充满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画扇面》时,我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画扇面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区分折扇、团扇等扇面,再复习以前学过的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山水画的画法。 从感觉开始,到动手动脑,认识美术、感受美术的内涵,体验美术的乐趣和美,这样,学生很从容地跟上新授课的步伐。紧接着进行启发:你们知道扇子有哪些样式吗?扇子上都有什么样的图案呢?请学生思考并且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对扇子的形象认识,讲一些有关扇子的有趣故事。然后,教师讲述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别人收藏或赠友人以示留念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而教师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语言则是这种氛围的催化剂。两节课后,学生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扇子,并且在扇面上画出了各种形式的图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例如:在执教六年级下册第七课《奇思妙想》时,课前我思考,如何使学生产生奇思妙想呢?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上课时,我对学生这样说:有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从外面嗡嗡地飞进一个 小朋友 ,长长的身体,绿绿的翅膀,你们猜它是谁啊?这时,学生都睁着好奇的眼睛,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朋友的出现。当我把课前制作好的一个蚂蚱摆到学生面前时,学生欢呼雀跃,大声喊道, 蚂蚱 。这时的蚂蚱不是一个可怕、冷冰冰的动物,而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小昆虫。接着,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讲述有关蚂蚱的外形、结构、体色、生活习性等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制作一个喜欢的小动物或物体,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情感性 美术是浸入情感的艺术,是客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美术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和美术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将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些情感,从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获得乐趣和情感的满足。 在课堂中,教师语言传情达意的手段是极其丰富的,语音的轻重、语调的升降、语气的强弱等变化都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同样的一句话,运用不同的音量和速度、不同的重音和停顿、不同的语调和语气说出来,都会表达不同的含义,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把语言和所授的美术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效果会更佳。 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看教师的善于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故事,将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以一颗童心引导学生,让学生产生创意。有一次我曾经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欣赏评述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与生命告别。然后,将 天鹅 这幅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迷彩服》一课时,我穿着一身迷彩服走进教室,学生用惊喜的眼光看着我, 同学们,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啊? 迷彩服。 接着,我一边讲迷彩服的用途,一边在黑板上给学生画迷彩服,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完全被迷彩服吸引了。画完后,我给学生讲了叔叔身穿迷彩服在山间草地打击敌人的故事,迷彩服在作战中给叔叔带来的用途,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纷纷讲有关迷彩服的事情,这时,我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进行迷彩服的绘画。每个学生都全心投入美术的表现与创造活动中,自觉主动去探寻、领悟、体验、理解,真正收获了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和理解。 三、美术课也应有体态语 让学生接近美术,喜欢美术,欣赏美术,必须打破学生对美术的神秘感,用极易理解美术的手法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使学生真正喜欢美术,用心去描绘美术,理解、评价、分析美术,逐步成为一个具备艺术素养的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美术课的内容多种多样,除了绘画、手工制作、综合探索外,还有欣赏评述。在课堂中,当学生完成美术作品时,教师要当着学生的面进行评述和引导学生欣赏。所以,在评述作品或欣赏作品时,教师不仅有语言艺术,而且利用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以达到心意沟通的境界,从而避免语言过多给学生带来厌烦感。例如五年级下册《珍爱国宝 古代的青铜艺术》是欣赏课内容。课前,我了解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了一些青铜器的铸造知识,收集了古代青铜器的图片资料,设计了 青铜器是如何制作的? 我们如何欣赏古代的青铜艺术? 你能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青铜器谈谈对它的感受吗? 等问题。 #p#分页标题#e# 课中,我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展示图片资料,根据青铜艺术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从青铜的造形上、纹饰上、文字上进行欣赏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评述作品时,作品激发人们所产生的情绪,要通过教师的眼神流露出来,传递给学生。教师的眼神对学生理解作品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眼神还能控制课堂气氛。当学生上课时出现走神、曲解绘画内容时,教师可用眼神加以语言进行提醒,既不会破坏课堂气氛,也不会让学生丧失自信心,从而将课堂良好的氛围保持下去。 口型与面部表情也是形体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好口型与面部表情,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纠正错误。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美术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推进了我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初步经验。教师的课堂语言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对美术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在愉悦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享受美术带来的乐趣,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美术教育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