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之路(精选5篇)

  • 求学之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雏形:三节课上完一个单元 当我感到困惑的时候,广西教研部的陆云主任作为桂林市秀峰区“教师培训梯队工程”的导师,亲自来到学校指导我们。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陆云主任,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用三课时让学生自主学完一个单元,然后把争取出的来时间组织…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读着《语文课程标准》,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不止一次地陷入沉思:看看我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的课业负担本来就不轻,周末更是奔走于各种兴趣班之间,让他们拿什么时间来读课外书呢?过重的课内外负担,过多的“细读文本”,剥夺了孩子们阅读的时间,扼杀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由,使我对以上《标准》的实行不敢乐观。我开始怀疑与审视这套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课本,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这浩如烟海的优秀书籍,就不能在课堂上让孩子一睹为快?于是,我开始了尝试——我要和孩子们共同探寻一条学习语文的幸福之路!

二、寻找语文学习幸福之路

1.雏形:三节课上完一个单元

当我感到困惑的时候,广西教研部的陆云主任作为桂林市秀峰区“教师培训梯队工程”的导师,亲自来到学校指导我们。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陆云主任,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用三课时让学生自主学完一个单元,然后把争取出的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海量课外阅读的方法介绍给了我。

当时的我如获至宝,第二天就在班上进行了尝试: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12个小组。学习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涵盖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点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课本等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第二节课要测试的内容。第二课时,我们以组为单位,针对第一节课自学的内容进行测试。第三课时,针对学生在测试中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讲评,并根据四人小组的共同表现进行评分中,表现好的组可以获得到阅览室看书的奖励。

过去学生不知道老师要考什么,只是被动学习,而现在,老师告诉他们自学的内容就是第二天考试的内容,学得特别主动,平时7至8课时才能学完的一个单元的内容,三个课时就学完了,而节约出来的时间则可以让学生读课外书,也因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然而让我困惑的是,我给学生提出的自学任务除了包括本单元里必须掌握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外,对课文的学习,到底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还是拿捏不准。

2.一改:“大道至简”的语文课

带着这个疑问摸索着进行了近两个月,我得到了到参加s版教材培训的机会。培训中,一位专家说了这么一句话:语文课——“大道至简”,只需要让学生两个明白两个问题: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我想到了什么,老师就功德圆满了。当时听到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是啊,就像青年名师薛瑞萍说的那样:语文是一艘船,应该让他载着我们驶向更为广阔的大海,而不是领着学生到处摸哪里有几颗螺丝。如果我把语文课的时间花在让学生分析词语,深挖句意、中心思想上,他们就永远失去了与圣人为伍,与经典同行的机会。于是,我回校后立刻删繁就简,于是,当时我们班的课文学习,只要求掌握这两个问题。

3.二改:“鲸吞牛食”学教材

在不断查阅相关资料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幸逢“海量阅读”和韩兴娥。我才发现,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韩老师等不少的先行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韩老师认为语文学习应该“鲸吞牛食”:让孩子消化一点再阅读一点,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学习进程,就像让牛和鲸鱼细嚼慢咽的结果,只能让它们饿死。教师要做的是把大量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 随着大量的阅读,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 。

从韩兴娥那里,我主要借鉴了两个做法:第一、删去对课文条分缕析的做法,直奔中心提出能涵盖主要知识点的问题。二是,她认为识字是为大量阅读服务的,一改过去传统教学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中慢慢识字的做法,一年级集中让学生认识2500个汉字,为大量阅读夯实基础。所以,我也把一个单元的识字课单列出来,在课前进行集识字,以帮助阅读。

4.三改:“生本教育”的小组建设和前置作业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有幸参加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学习。“生本”的课堂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根据“生本”的理念,我改进了小组的建设: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小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弱的学生结为师徒。整个小组的成绩实行捆绑制,小组的成绩即个人的成绩,促进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加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我引入了“生本教育”中布置前置作业,先学后教的做法。

5.成形: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我在自己班级这一亩三分地上摸索实验了半年,然而,到底怎样通过单元整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仍是我的疑问。于是,我常常通过电话、网络向陆云主任请教。陆主任看了我的教案后向我指出:单元整合第一是要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不仅仅是课文内容方面,更重要的是语文能力方面在大的框架下如何突出年段特点,落实能力训练。)其二,要注意迁移运用。一课学方法,两课做运用,以一课带多课。通过这样的训练点和系列训练过程,学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什么考试都不怕。听到这些,我顿觉醍醐灌顶,霍然开朗——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教学法,在我的心中初步成形。

三、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教学法

“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这一教学方法是在整合整个单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课型来完成一单元教学。这四课型为: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课、课文领悟课、因材施教讲评课。用此教学法,一单元过去要用7-8课时才能学完的课文用4——5课时即可完成。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完教材内容,单元整合,四课渐进,重点突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而且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通过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通过上述课型完成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之后,我和学生们便进入了海量课外阅读的自由天地。

因为课堂上挤出了阅读时间,孩子们的阅读量成倍增加,大量的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读、写载于其中,载着我和孩子一齐驶向彼岸,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也都迎刃而解。教学之路,上下求索,我和我的学生们终于通过“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找到了一条充满快乐的语文学习幸福之路。

求学之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学研结合 必然性 校企联合

产学研结合是教学与生产、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教育为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而形成的学校和企业、社会合作,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关键所在,不仅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能使校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校培养应用性人才,增强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实力。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市场,实现校企联合,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走好产学研结合之路,不仅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必然性

1.是创新高职专业教育,提高高职办学水平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创新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产学研结合可以使高职院校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按照实际需求及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创新建设和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增强高职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2.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既有理论教育基础,又有职业实践教育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学校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阵地,而企业是职场实践的场所,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到职场中去。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将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3.是改变传统办学模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沿用照搬本科的教育模式,只是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缩减,这种模式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高职特色的教育模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品更新换代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4.是缩小学校供给人才与社会需求人才之间距离的需要。

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社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质量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之间的差距,使高职教育更贴近企业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案,培养符合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5.是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就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为欠缺。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依靠企业和社会相关行业的合作与支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来自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兼职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充实师资队伍,所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产学研结合。

二、探求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1.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由学校和企业选派人员成立校企合作办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双方共同进行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广泛听取企业用人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重视企业对毕业生需求的反馈意见。

2.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的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较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又要掌握教育规律,必须具备“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采取外聘、从企业中选聘、派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营造真实职业环境。

学校要依靠技术力量和科研实力与企业保持密切关系,选择一些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实践操作、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与之签订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企业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协助学校完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利用这些稳定的企业资源为学生营造较真实的职业实践环境,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实现未来的零距离上岗。

4.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订单式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高职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弥补书本知识脱离生产实际的不足,使学校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一致,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企业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人才更符合实际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集中批次解决所需要的人才,有利于企业规划发展,占据竞争优势。

5.注重人才互补。

企业缺乏知识广、创新科研开发能力强的人才,而学校和科研单位缺乏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企业和学校、科研单位保持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建立企业和学校、科研单位相互了解的信息渠道,有利于企业了解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有利于学校和科研单位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合作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实践[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求学之路范文第3篇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也作现代转换)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学由“热”转沉寂后成了“没有热点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表征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焦虑与急躁。

在这里,我们从哲学文化整合的发展趋向中得到了启示,在思维方法论的关注中找到了方向,在寻求内在精神融通、整合的理论重构过程中看到了希望,而此中比较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无疑是架起古与今的必经的桥梁,是东方与西方互通的航船。就东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来说,就是在东西方美学传统之间对话、交流、交融,在远古与现代美学内在阐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在纵向历时比较、横向共时对照以及纵横交错网络性复杂比较研究中,从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同中求通。也就是说运用比较研究这一科学方法论原则潜入东西方自古至今的美学遗产,在条分缕析出其中具有活力因子的基础上,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融通,从而整合出新的辨证理论系统。

2.精神整合:美学转型的曙光

东西方哲学、文化精神融通、整合的发展主调无疑给焦虑中的美学研究以“新世纪的曙光”。

2.1 “整合”的源起及当代意蕴

整合作为普通词语首先运用在数学(积分、积分法)和物理学(匹配),并已涉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哲学意蕴上运用“整合”一词最早要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他在论述进化论哲学时第一次使用了“整合”(注:斯宾塞最著名的进化论公式(即“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的、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随后,他又将之运用到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从而使“整合”一词广泛应用开来。

在当代社会实践中,整合已成为显态的重要表征。其一,整合是当代国际社会实践的指向性之一。不可否认,当代社会依然有冲突、有分化。然而,综合乃至整合作为主题正在悄然兴起。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业已在全球范围内艰难地形成愈来愈发达的网络,产生愈来愈强有力的功效。全球生态问题的提出及其对策的制定与实施,预示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整合趋势。人们愈来愈自觉认识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系统的整体协同、各系统间及系统内部的整合是其最内在的、最重要的趋势和特征。其二,整合是人类主体性的趋向之一。主体性的整合与人类社会的整合是同步发展的。人类主体性的一般历程是:原始主体性——异化主体性——自由主体性。当代人类正处于由异化主体性向自由主体性跃进的特殊阶段。当代人类主体对象化所实现出来的种种整合事实,无疑体现着主体性的整合。与此同时,人类主体性本身的整合趋势,在对象化过程中,不断地内化、积淀:认识及思维中,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整合;在精神活动中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整合;在价值重建中,人们的终极关怀、终极价值对价值观念的整合作用;人格境界中的最高整合——天人合一,等等。在当代整合已成为人类自由主体性的普遍本质特征,整合趋势已孕育于人类现实主体性之中,虽然其普遍性程度尚有历史局限性。其三,80年代中期以来,整合一词被创造性地运用,在许多学科中提出了很有建设性、颇具学术价值的整合概念及有关理论学说。整合概念的广泛引用,使我们对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外与内诸维度的运动变化过程换了一种新视野,尤其在哲学人文学科中,整合概念的创造性运用,成为哲学人文学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简言之,整合概念及其整合哲学的自觉形成,是对科学的辨证思维方法的一种具体落实。

2.2 东西精神整合:世纪之交哲学、文化等发展的主调

20世纪回眸,东西方哲学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以往任何世纪都没达到的危机。与此同时,我们并不悲观,因为东西方哲学文化中具“优等”因素的融通、整合已经开始。“我们所要创建、缔造的中国现代新文化……是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的综合;这种综合不是新旧文化的杂糅,不是中、西文化的调和,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机械的拼凑,而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激情,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质而实现的新的文化‘突变’,由此产生出与中国相适应的文化新特质、新结构、新体系。”(注: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4页)“哲学发展史上有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现象,即不论其地域的、民族的渊源多么复杂、多么差异迥然,都会在其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相互融通、吸收,并都会在这种相互融通中得到发展,从而超越自身,也超越对方,这似乎是哲学和文化自身发展的一条规律。”(注:刘学智.中西融通: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主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具体说来,整合表现为本世纪“对话”关系与整合趋向在当代人现实生活层面上初露端倪。

“对话”是人类与自然、社会和历史相沟通的生存方式,从而带有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它不仅消解并超越了抽象普遍性对人的统治,使普遍——特殊结构向整体——部分结构转变,而且还消解并扬弃了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使人的存在获得了开放性和独创性(对话者参与了意义的生成)。同时,它还使得不同视野的整合成为可能。对话双方的地位和独特视界,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平等性和相斥性。他们有可能通过互斥所形成的张力来限制各自的自我中心化扩张,打破抽象普遍性的垄断和支配。这种互斥性恰恰蕴含着整合的要求,对话双方彼此都同时拥有发言权,才有可能把各自的视野整合起来。双方视野的独立,则使整合成为必要,视野独立意味着一方不能被还原和归结为另一方。这种不可替代的关系,决定着两种视野的互补性。总之,对话过程实际上是两种尺度的相互矫正和耦合,其结果是消解自我中心化结构及其所带来的独断化,并在此基础上,使两种视野在互参行为中自觉意识到各自的局限性从而容忍对方的存在并融为有机整体。因此,对话关系的出现,预示着人类的一种更加健全的存在方式的崛起。

“对话”关系的直接后果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维度上得到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受虐、施虐到平等的演变轨迹,即人类开始企图超越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奴关系模式,走向一种共生并存的新型对话关系。虽然这种企图在实践上尚有相当距离,但在反思层次上它无疑已逐渐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生态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兴起就是明证。此外,在人与人的维度上对话方式主要表现在当代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普遍交往之中。g·巴勒克拉夫提出“新的历史观”,以此取代“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

在哲学文化界,随着国际交往普遍化的提高,整合就成了这种多元文化互补格局的显态表征。当代人类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为不同文化系统实现自我意识提供了契机。因为作为一种互参行为,冲突的每一方都既能找到理解对方的先在结构,又能找到理解自身的中价(这其实就是一种深刻的比较参照行为)。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彼此既相互限制、又相互补充。每一方都既消解自我中心倾向,又不放弃自己的独特话语,从而使互补整合关系的确立成为现实的可能。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进步与道德完善等一系列两极对立关系中的各种冲突、对立,通过对话而实现整合,这也正是21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可以相信,20世纪遗留给21世纪的种种问题,将有赖于这种整合的真正实现。

2.3 精神整合的趋向与美学“转型”的可能性

面对哲学文化在对话关系基础上企求精神整合的未来趋向,美学如何创造性地作出调整与适应,这是当代美学工作者的最前沿的课题。然而,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对话”关系的双方均是持之有物的,在中国,除了传统美学之外,如前文所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作为与他者对话的前提?无法否认的是,东方美学特别是中国美学,并不缺少与西方美学并驾齐驱的范畴和体系,但是,至今我们对这个古老的美学形态的挖掘还十分不够。可见,“对话”关系的真正确立在东西方美学研究(其它如经济、哲学、文化等亦如此)视野中仍非易事。或者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实现。

况且,“对话”关系的真正确立并非目的,而仅仅是必要的前提而已。最终实现东西方美学精神整合才是“对话”的真正旨向。如此看来,东方美学(尤在中国)若要在冲突、碰撞中实现精神整合更非易事,因为她首先要挖掘传统,重新阐释、转换传统话语并真正确立自己平等的“对话”关系地位。其次,面对的才是创造性地回应西方美学的挑战、未来美学的要求。中国美学能够站在平等“对话”关系的相应位置,吸融东西,容纳古今并最终以吞吐宇宙文化精华的精神整合美学理论形态的形成来回应时代的要求。可以说,精神整合之路,无疑是中国当代美学“转型”的希望之路。

3.比较研究:寻求出融通、整合之路

精神整合的实现过程,即该方法论系统在主体内在心灵上的展开过程。此间,“对话”等关系的确立是前提,比较研究方法论是必由之路,辨证思维建构方式又内在于比较研究的运思行程之中。

3.1 比较研究的双重目标

美学之比较研究的目标是双重的,即美学史范畴内的目标和美学范畴内的目标。美学史范畴内美学之比较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即通过对几种美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人类审美现象的共同规律和本质,揭示他们的美学传统之间的差异性及各自的个性特征。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可比性的问题,也就是确定比较美学具体研究题材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原则,即只要有助于上述美学史范畴下的比较美学目标的完成,任何一种可比性标准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种可比性标准能够把人类在以审美眼光观照自身或异已之物时对诸如美的本质、审美问题、审美创造等问题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以求从美学理论本身的角度去把握人类审美现象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各个美学体系的审美个性。这种标准除了能够完成美学史范畴下美学比较研究的目标外,还与美学范畴内的比较美学的研究目标密切相关。

由此看来,比较研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选错了比较的对象,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比较研究必须建立一种科学的历史的可能性的比较立场。必须考虑相通或共同的文化背景。今道友信说:“产生比较的理由与一切哲学相同,可以说自“惊奇”(注:(日)今道友信.东方哲学美学比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这种“惊奇”就是对文化差异、民族个性和独特精神的认同。所以“所谓比较研究,我认为本质上应该把以各种不同的语言为母语的许多人得以作为对话场所的那些共同主题作为研究的线索,使我们成为对世界更加开放的研究者。其中,应予比较的项目及轴心的设定,文献学的实证考察以及逻辑的论证这三者是必须确保的条件”(注:(日)今道友信.东方哲学美学比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诚然,美学史是美学的具体展开,美学是美学史的总结,美学史范畴下的美学比较研究自有其独立的价值。但比较美学研究范畴不应囿于此域,而应当超越美学史的范畴并指向其最终目标:新美学的创造(即本文所倡的精神整合理论的重构)。美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与美学史范畴内比较研究价值取向不同。美学史范畴内的比较研究将不同时代、不同体系的美学思想辨异同、判得失,其目标是把握共性,揭示个性;美学范畴内的比较研究目的是为了汲取灵感,吸收“优等”美学精神,以求得对一些根本性美学问题的新解决,从而推进美学本身的演化和进展。

总之,从美学的比较研究的双重目标看,比较美学旨在追求多姿多彩的个性化的(主要指民族性而言)新美学体系的创造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讨论氛围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比较研究之于美学的创造是无可或缺的,没有这座桥梁的中介作用,就没有融合的可能,也就没有新美学理论的创立、美学困境的解决、美学的现代转型可言,也就没有美学的发展可言。

3.2 比较研究与美学精神融通、整合

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认为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注:(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3页)

同中求异即着力发掘中西美学之不同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征,异中求同,则尽力发现代表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的中西美学所体现出来的人类审美活动和美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在此基础上即着力于“同中求通”,其旨在于东西方美学实现融通性精神整合。在这里,“求通”即必须选定东西方美学可以比较的共通问题,必须着眼于人类共通的根本经验和基本理念,尤其是东西方对心理、情感、伦理的认识。只有在精神深处获得一种沟通,外在的不同概念才能融解。与此同时,“求通”的完成还必须依据相互历史的互补意图的批判性的实现而设定人类的立场。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文化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从全人类的立场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自律自足的。希腊罗马文化由繁荣走向衰落,印度、埃及文化由灿烂走向落后,中国文化由发达走到今天,完全可以预见,欧美文化(现时态的)总有一天要走向相对衰微的时候。因而在现代世界,拯救民族文化和民族美学的唯一策略,即站在开放的立场,通过东西方文化和美学的批判,从而确立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王国维是最早实践同中求通的美学家。

基于此,我们认为求同存异的美学比较,最终将导致一种封闭性结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美学比较能够形成一种开放性视野;同中求通的美学比较才能最终导向美学发展的融通性精神整合之路。

4.比较研究:辨证思维与理论重构

以比较研究为科学方法论指导的东西方美学融通性精神整合的过程即明异同、同异之中求通的过程。而从异中求同(亦即由“多”而“一”)到同中求异(由“一”而“多”)的完成恰恰暗合了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重构过程。其中同中求通、异中求通的要求自然地内在于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思维行程之中。同时,辨证理论建构过程中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式跟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建构方式是相协同的。

4.1 异中求同,由多而一

融通性精神整合性理论系统首先是由多而一、异中求同的。整合性理论系统,顾名思义,它就不仅仅是西方的、中国的或印度的独立的美学理论系统;但是,它又以比较双方或多方的“优等”美学精神为基础。因为不包含东方智慧的美学是“某种程度的失落”;同样,没有西方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体系严整的美学体系,美学发展也无法设想。当然,也并不是各种美学体系简单相加就可以形成精神整合性理论系统的。若干个“一”用算术方法相加,结果只是一个多数,而不可能是“一”。当然,精神整合性理论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必须是一个整体,必须是“一”。我们可以把整合之前的各种美学体系的“一”称为“小一”,亦即“异”,而把整合性理论体系的“一”称为“大一”,亦即“同”。从这一角度看,“大一”由诸“小一”集合起来,是“小一”的继续,但是诸“小一”的集合直接结果只能是“多”,是一种量变。要使诸“小一”的集合成为“大一”,那必须是一种质变,必须经过否定或扬弃的过程,即辨证思维的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

实际上由诸“小一”经否定而达到“大一”的过程,在逻辑上就是抽的过程。清初画家石涛的“一画”说也可以说明诸“小一”经否定、扬弃、合取并行而质变的过程。其核心即“担尽奇峰打草稿”。我们不妨将众“奇峰”比作诸“小一”,而“打草稿”即否定、扬弃的过程。艺术创作中即将诸“小一”内化、升华的过程,而“搜尽奇峰”与“打草稿”的完成即意味着诸“小一”经否定、扬弃而获得“大一”的出现。可以看出不辨异同,就无从进行抽象,而如果没有比较的研究方法,也就无从明辨“异”“同”。在这里,比较研究中的“辨异同”,恰好在方法上构成了整合性理论系统建构的必要条件。至此,融通性精神整合理论重构过程完成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逻辑行程。东西方美学遗产中诸种美学体系的“小一”均在人类审美现象的某些特定领域把握了相对合理的层面。但是由于众多原因,东、西方均难以宏观、全面地把握人类审美特质的个性特征和共同规律。只有在比较研究它们各自的“同”与“异”的基础上,经过否定、扬弃的过程,才能初步寻求诸“小一”的共“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大一”的归纳与升华。东西方美学遗产中诸种美学体系的“小一”的合理因素在现代参照系中经价值厘定之后,经抽象上升成理论形态的元范畴,期待着创造者独特个性在内在心灵上展开。美学转型完成对传统美学的价值厘定,进而寻找到东西方现代视野下的中介后,才在思维行程中完成理论建构的第一步。

4.2 同中求异,一中涵多

融通性精神整合理论同时又是同中含异、一中涵多的理论。它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这个“一”就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一”,或者说是纯粹的“一”。这个“一”必然像黑格尔的逻辑起点的纯粹的“有(sein)”一样,它在一方面是无所不包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是一无所有的。所以它必然会直接地转化为无。按照逻辑学原则,一个概念的抽象程度越高,它的外延就越大,同时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就越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因此,一旦美学理论的“一”的抽象程度达到了最高点,它作为概念的外延便接近了无穷大,相应地,它的内涵就接近了零。内涵近于零的美学理论,就不成其为美学理论;它不可能作为实际的历史存在,也不具有存在的价值。柏拉图论证过绝对纯粹的“一”是不可能存在的。《左传》中齐晏子与国君的对话也说明了这一问题。齐景公对晏子说:“唯据(宠臣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说:“据亦同也,焉得为和?”齐君说:“和与同异乎?”晏子说:“异……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所说的“专一”同样是不应存在的。

由多而一(或异中求同),我们抽象、概括出“一”和“同”。否则,就只能是杂乱无章、各自独语的多个体系并存的混乱景象。同样,如果把美学理论看作抽象的同一,那么整个美学理论又变成一大袋马铃薯。从外表的口袋(抽象)来看,它是“一”,而从其内容(具体)看,它们仍然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多”。如果要想把整个美学理论体系看成有机的“一”,那么势必要把认识再深入一个层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也就是从同中求异,展示开那些各异的部分是怎么样即互相拒斥又互相渗透地构成为有机的一体的,亦即包含了异的同或者包含了多的一。怎样才能使认识深入一个层次,从而由同中再看出异来?这就需要比较研究要深入下去,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理论建构方式。

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关键是逻辑起点的确定,确定了逻辑起点,便开始了以逻辑为中介、各范畴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抽象范畴不断向具体范畴的上升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表现为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综合和发展,是在前一个范畴规定的基础上,再补充上新的规定,因而是一个丰富化、全面化的过程,是一个比一个范畴更具体的过程。通过辨证思维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运动行程指明了人类审美现象的内在规定性及发展的规律性。同时,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既是思维把握具体对象的一种认识方法,又是构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将最简单、最普通的、内容比较贫乏的抽象规定作为该门学科的理论出发点,然后,使这些最一般的定义和原理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不断深化和丰富,同时又以越来越具体的内容加以充实,直到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得到完整的阐述为止。这一丰富与具体的展开过程也就是理论建构的过程。融通性精神整合美学理论系统的建构过程就是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行程中完成的。此中由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的结晶、逻辑起点的确立、抽象范畴的具体展开等问题均是整合性理论系统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此外,就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辨证思维方式,二者统一反映在美学发展史上即逻辑质点与历史关节点同一。“美学发展史上的理论质点,相互间有着同一性和内在联系性,但又是新质独具、个性鲜明的,它们反映的不是流水形态的历史,而是浓缩形态的、典型形态的历史,……。这种逻辑质点与历史关节点的同一,是一种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概括性同一、典型性同一,它省去了非本质的枝节,不关紧要的过渡,达到了逻辑与历史更真切的对应,达到了逻辑对历史更本质、更深刻、更明晰、更简洁、更概括、更集中的反映,并导致理论质点所包孕的各种美学规律更为鲜明突出,其真理度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注:袁鼎生.西方古代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4、7页)但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又是不同的。因为逻辑以纯粹的形态来反映对象,而“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导致两者的不同。这是非常危险的地带,一旦逻辑脱离了历史,逻辑推演没有了历史的对应,那么逻辑的行程就蜕变为无意义的语言游戏。因此,整合性理论系统的建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寻求“逻辑质点与历史关节点同一”的过程。同样,整合性理论系统没有“史”的对应与支撑只能是无价值的臆说了。

可以推断,无论是由异而同的抽象范畴的获得,还是由同而异的理论形态的建构,东西方美学研究者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各异的。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因各自文化资料不同,创造个性各异,其抽象的第一个结果即元范畴就形态各异,在此基础上的辨证思维建构方式的展开更是各放异彩,相互映辉,其结果理论形态就必然地导向了各自的民族个性。这种“相异”的充分发展必然历史地导致新一轮“转型”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是人类生活生生不息、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现象。“转型”是时时刻刻已经发生着的事实。因此,我们不必感到慌张与焦虑。

至此,东西方美学在相互吸融、相互补充中经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或异而同)、抽象范畴又在上升中具体展开,并遵循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而形成美学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论体系,从而实现了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实现了美学困境的“转型”。而从思维内核上看即实现了方法论的转型。

4.3 同而异,异而通

在同中求异、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展开后,抽象的、纯粹的“有(sein)”获得了丰富的内涵。理想形态的东西方美学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论系统在逻辑展开中获得了完整的理论形态。但无可否认的是,不同的心灵主体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生活资质相异、方法论指导有别等因素的制约,同样是面对东西方美学并企图宏观、全面地占有丰富的美学质料以建构东西方美学精神融通性整合理论体系,但是,其结果必然是形态各异。

古人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之谓和,故能生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人杂,以成百物”(注:国语·郑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同而和能促成事物的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因此,可以推想经异中求同而又同中求异后的美学理论体系,其结果必然是各异的。然而,这种各“异”的现象又是健康的。因为无所不包的美学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与此同时,各具特色的美学体系因各自面对的审美实践的现实情况不同,故其理论形态的发展必然导致相互间的“异”的加剧。各“异”的美学体系的冲突、碰撞又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融合、融通,新的一轮美学精神整合之路又开始了。如此矛盾发展,美学理论体系才能不断“贴切”地把握住人类特有的审美现象的特质。

罗素曾说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可以看出,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吸收他种文化,往往是在两种文化交往和商谈中体现“和而不同”的思想的结果。欧洲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吸收了各种各样不同文化传统的因素,但它不仅没有失去欧洲文化的特色,而且大大丰富了自身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从一世纪至十世纪由于充分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国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变成印度文化。”(注:汤一介.“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由此看出,中国人是运用“和而不同”原则对待印度文化的。

美学的发展也同样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因为无“异”之“同”必然是僵死的。比较研究东西方美学质料整合成的美学体系应该是因民族而个性各“异”的。在一定意义上说,通过美学体系的构建过程,可以展现思维者卓然不群的个性生命,以及所属民族的崇高智慧,进而可以显示人类精神的伟大,以开拓人类的心灵空间,以培育整个人类的文化品性。

可以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亦即同而异,异而通)是美学发展的规律,取“和”而去“同”是未来美学的方向,整合东西才有新质的生成,才有美学理论的发展。因此,在东西方关系上,“求同”并不是主要的,明异求通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求学之路范文第4篇

尊敬的***如晤:

我是您资助的学生之一***,下个学期我就是***大学大四的学生啦。您的恩泽如雨露一般,润物细无声,却花重锦官城。不知不觉,您已经资助我四年的学费了,让我得以顺利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涯,我们虽然未曾见面,但我感受到您非常亲切,在默默地见证我的大学生活。

大三已经是准毕业生的分水岭了,就业或是继续深造都成为我们的首要思考问题。经过权衡,我还是决定去试着考研,继续深造。这是因为我这个专业的学术性是很强的,仅读到本科是比较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班上的同学大多数选择考研或出国,对于我来说,在国内读研时最好的选择。因为学费相对来说不是很高,而且研究生还有各种补贴,是可以相抵学费的。如果能成功读研的话,我就不再需要您的资助啦,研究生的补贴还是不错的,将来有个硕士文凭就能有更优厚待遇的工作了,我就能改善家境,并有能力反馈我们的***以及社会。

言语寥寥,不足以向您道尽我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亦不足以表达我对您的感谢之情,希望这封信能给您带去我的感恩,祝福,给您带来一些美好。最后由衷祝福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生活愉快!

致敬!

求学之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贫困学生,求学

1.案例

11级一女生王某,新生入学时想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但因手续准备不全采取学费先交一部分。正式开学一个月后,学校要求统计未交费和欠费学生名单,同时了解详细情况。我让班委通知各班未交费的同学来我办公室做一下简单了解。

这一切都很正常,但等到欠费学生都来了后,当我一个一个咨询和了解情况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和别人不太一样。首先是眼神,充满了怯懦、害怕和无助。然后是泪水,其他同学的泪水都是在说到自身情况是流下来,而她未语泪先流。我故意让其他同学先走然后让她留下,最后一个问她的情况。但当我还没有说的时候她却先问了我。说“老师不交学费会不会被开除啊”,我愣了一下。看着她惊恐的眼神,我能感觉到他多么希望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我当时觉得必须要给她一个确定的答案,哪怕是不对的但这一刻我想让她不在饱受心灵上的煎熬。我肯定的告诉她不会。然后她流着泪给我讲了她的家庭情况和一些她的故事。他父亲是农民但年迈多病,常年的体力劳动积劳成疾。母亲是精神病患者已患病二十多年,姊妹三人她是老大。妹妹在上大专,弟弟在读高中。07年连续大雨房子倒塌至今尚未重建。在她上中学的时候曾多次因为学费交不起被学校赶出去,在她不断诉说的过程中我似乎看到一个从小家庭就非常贫困的学生的求学历程,也能够理解到她刚开始时的表情和和她问我的问题。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说所有的这一切的时候,一种坚定的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就是——上学。不论多么困难,不论多么艰辛。似乎从来都没能有能撼动她一丝上学的信念,我感动了。

听她说完我沉默了一下,我问她:“你想上学”。他说“恩”。我告诉她首先学校不会赶她走,然后我说我们一块算一笔账,我问她家里一年最多能给她拿多少钱,她说连借的一年四千应该没问题。我说好,那么一年两个假期你打工至少能赚多少,她说五千。然后我说我可以帮她找个兼职在学校周围,在不耽误学习和上课的情况下一个月有伍佰元左右的收入够生活费,她说很愿意去。然后她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每年能帮她解决三四千。算了算一年一万二的学费够了,她笑了。我也很开心。半年后,这学期开学她告诉我今年暑假出去打工挣了有近五千快钱,校外兼职因为干的出色工资也涨了,而且一个月只用课余时间干半个月就可以,她告诉我要用更多的时间好好学习。

2.案例分析与启示

这个案例并不非常特殊,但却很典型,是三本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三本院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生也随之而来,这个问题也显的越来越棘手。三本院校高昂的学费和学生贫寒的家境显得越发的不可调和。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一个一般的三本院校学费13000,加上一年的生活费每月500,一年至少5000。加起来已接近20000。那么四年下来就是七八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都不是小数目,更何况是已经很贫苦的家庭。

但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同样的困难面前学生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态度,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有的学生无法在家人的诉苦和学校的高昂的学费间坚持,选择退学或者复读;同时还有些贫苦生家长坚持要上,而学生自己觉得背负这么贫困的包袱同时还有家人对自己的期待,无力承受,最终崩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会被困难打到。

三本院校里贫困生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是很强的,因为毕竟还有很多家庭情况好的同学。这个时候他们的感受尤其需要关注。

我这个学生可以说非常坚强,而且很执着,这真的很难得,也让我倍感欣慰。而在做学生工作尤其是贫困生来讲,过多的理论上和情感上的东西已经无法解决,这需要实际的帮扶和合理的规划。也是我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得只有关注、安抚和同情,但更多的是无奈。

民办院校的经费都是自给自足,但同时也都拥有自身的特色,贫困生交不起学费,看似民办院校的负担,但我认为他们却是金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具备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原始要素,就是动力,很强的动力。同时他们也具备这样的品质坚强和吃苦耐劳。他们是否也代表了一部分市场需求我还不敢下定论,贫困生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依靠国家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或者推给学生自己。对一个高校来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其他公职人员是为了提供服务。学生的问题就是学校的问题,学校应该和学生共同解决。

我们可否尝试引进更多的企业,甚至是校企结合。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没有可能,学生一上大学就意味着参加了工作;有没有可能,学生一上大一就已经参加社会实践。当然不同的专业肯定不一样,但是哪怕是一小部分。大学是学生从学生时代到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间,我们能否把这个过渡期缩短半步,也就是我门现在培养的有知识无经验,有学历无实践的“半成品”人才,变成有实践有经验的“成品”人才到社会上去竞争。换句话说就是提升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学生是学校的品牌,学生的竞争力提上了,学校的竞争力自然也上去了。

我期望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需求能得到民办院校的关注,列入学院的发展规划。将来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相信我们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定会还我们一个惊喜,也许奇迹就在其中。

3.个人体会和感悟

因为我这个学生所以我特别关注大学生暑期工和大学生兼职工作。我发现学校周围有越来越多的劳务公司,而且劳务市场非常混乱,这中间骗取中介费的,学生在外打工克扣工资的,和事前决定待遇不一样的。包括学生的安全问题总之学生在这方面必然是弱势群体。我试想过不让学生去,但实际这根本无法控制。而且无法说通学生。相反学生假期打工的趋势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高中,有些高中高三的学生参加完高考第二天便全部去南方打工。更关键的是今年我调查了一下我的暑期打工的学生最多的一个人赚了8000元。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他干保安,一个月2000元,只不过他干了两个班,一天只睡6个小时。这样一个月就有4000元的收入,两个月8000。有时候反过来想想学生在假期打工,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收获了工作经验,当然关键还能在于挣到了一部分学费,减轻家庭负担,减轻了父母的压力。

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相比我觉的最大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优势就是灵活,“说半就办,船小好调头”。办学特色是我们的灵魂,市场则是我们的指挥棒,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能否让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到把教学和考证结合到一起,增加实践课程,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那么我们是否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紧跟市场去创造,在现实中真正的体现自己的价值。我带过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他们主要是电子商务方面。其实一台电脑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做,学生完全可以和一些公司结合,课余时间在一些大型的网站上帮助这些公司代买产品。不仅能获得一部分经济收益,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知道了所学专业知识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学,应该怎样学。而不是现在仅仅是为了期末考试,好一些的是为考研,考证。让学生通过实践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不再需要别人要求和依赖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成自身需要,内在的动力。(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兵,朱平,高校贫困学生动态管理预警机制探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2]王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挫折教育探析,《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应丽卿,浅析贫困学生的自我评价,《文教资料》,2009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