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馒头的来历范文第1篇
馒头历史悠久:
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一般被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
中华大地馒头多
馒头是一种面粉加水、食用碱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方形,味道松软可口,营养丰富,是中国人最亲切的食物之一。
种类丰富:
北方馒头:又叫硬面馒头或呛面馒头,形状挺,咬劲足,不加糖。很受欢迎的“高庄馒头”就属于这一类。
南方馒头:暄软,稍有嚼劲,加少量糖。
广式馒头:味甜,特别暄软,有弹性,咬时无嚼劲。
各地叫法不同:目前,在江浙沪地区,仍然把带馅不带汤的馒头叫做“馒头”,把不带馅的叫做“白面馒头”;而“包”是指带汤的,如苏州汤包。这和北方不一样。北方话中,带馅的即为“包子”,不带馅的叫做“馒头”。
选好馒头有方法
颜色:正常的小麦磨成粉是淡黄色的,像奶粉一样。未加任何增白剂的面粉产出的馒头应该是淡黄色或乳白色,不能太白也不能太黄。
表皮:表皮光滑、无裂纹、无黑点、无麸星。
外形:馒头外形对称、饱满、无缺损。
弹性良好:将馒头用手压扁后松手,馒头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越短,表明馒头的弹性越好。
硬度适中:硬度是指馒头被压缩时手用的力量,压力大则硬度大,压力小则硬度小,硬度大了口感偏硬,小了则没有嚼劲。
走出误区:馒头并非越白越好
馒头的色泽主要取决于小麦的品种和面粉加工的精度。以前由于小麦产量比较低,加工精度也差,人们很难吃到白馒头,时间长了吃白馒头就成了一种情结,感觉只有白馒头才是好馒头。其实,不同品种的小麦磨出的面粉颜色本身就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不能片面认为馒头越白越好。
馒头新吃法,方便又美味
黄金馒头片
材料:馒头两个、鸡蛋两个、油、盐适量
做法:
1 .鸡蛋加少许盐打散,馒头切成约1厘米的馒头片。
2 .将馒头片放入鸡蛋液中浸泡几秒钟,均匀地裹上一层蛋液。
3 .平底锅放适量油,将馒头片放入。
4 .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炸馒头小窍门:炸馒头片前,可以先用冷水浸一下,这样炸出来的馒头外脆内嫩,而且省油。
辛辣肉酱馒头
材料:馒头、瘦肉半斤、红辣椒碎、豆瓣酱各1汤匙、糖、酱油、姜汁酒、盐、油适量
做法:
1 .瘦肉切碎,与红辣椒碎、豆瓣酱、糖混合拌匀。
2 .起锅热油,用大火将肉酱炒匀炒熟。
3 .加入其余调味品,再炒约5分钟,盛出装盘。
4 .馒头蒸热,割开夹肉酱食用。
消化功能较弱的人适合吃馒头
馒头的来历范文第2篇
我可是一个贵族哦!早在五千年以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就已经学会了种麦。有了麦,人们就逐渐将它加工成各种面食。不过,在上古时代,因为没有磨,用杵臼等工具捣面,人们吃面食也就比较困难。自汉代开始有了磨之后,人们吃面食就方便多了,并逐渐在北方普及,继而传到南方。中国古代的面食品种,通称为"饼"。据《名义考》,古代凡以麦面为食,皆谓之"饼"。以火炕,称"炉饼",即今之"烧饼",以水沦,称"汤饼"(或煮饼),即今之切面、面条:蒸而食者,称"蒸饼"(或笼饼),即今之馒头、包子:绳而食者,称"环饼"(或寒具),即今之馓子。
在以上这些古老的面食中,烧饼、汤饼等面食都是未经过发酵的,而馒头是中国最著名的发酵面食品,被誉为是古代中华面食文化的象征,现代人常把它同西方的面包相媲美。
我还是个名人呢!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以前的人类,把我们这些馒头当成宝贝,如果能吃上我们的,一定是个地主.可是现在不同,我们馒头竟然变成了“忆苦”的食物,可不,都把我们唱成歌了.
最近穷疯了,没钱买饼吃,只好吃馒头......
想吃饼的时候,把馒头压扁了当饼吃
想吃面的时候,拿梳子把馒头梳几下当面吃
想吃冰激凌的时候,把馒头放在冰箱里冻冻再吃
想吃海鲜的时候,把馒头放鞋子里面闷闷再吃
想吃饼干的时候,把馒头烤脆了再吃
想喝奶的时候,把馒头上面拧个揪揪再吃
想吃肉的时候,把馒头捏成猪的形状再吃
想吃火锅的时候,把馒头切成片放在开水里捞着吃
想吃香肠的时候,把馒头搓成条再吃
想吃汉堡的时候,把馒头包在纸里再把纸打开吃
想吃香蕉的时候,把馒头皮剥了再吃
馒头的来历范文第3篇
爷爷是位戏迷,按照现代时尚的说法是个“粉丝”,逢年过节便要在戏院包上一套包厢,领着家人看戏。因而,笔者从小就得以大过戏瘾。可是,戏看得多了,也便挑挑拣拣起来,比如,不爱看《贵妃醉酒》,因为那位“小媳妇”总是哼哼叽叽地唱个没完,勾人瞌睡。喜欢看的是《失空斩》,因为戏里有“大花脸”打仗,看起来热闹非凡,就是那老头儿诸葛亮,唱起来也挺有“派头儿”。
京剧中的《失空斩》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简称。剧情说的是蜀、魏交兵,诸葛亮兵扎祁山,命马谡防守街亭。马错用兵法,街亭失守。诸葛亮西城空虚,冒险使用空城计,使敌撤兵。战后诸葛亮斩了马谡,自贬武乡侯。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正是根据他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禅继位,封为武乡侯,政事无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六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终未成功。
是谁把这样一个蜀汉小国的丞相推到赫然占有5000年历史泱泱大国政治家的最高位置呢?是小说《三国演义》。清代的毛宗岗认为,诸葛亮是小说人物中的三绝之首:“其处也弹琴抱膝,居然隐士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知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多,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很高,但指出了诸葛亮的一些不足之处。就因为这几句不中听的话,破坏了先生在人们心中几乎是神仙的完美形象,为此,陈寿背了多少年诬蔑诸葛丞相的恶名。有人甚至怀疑,只因陈的父亲是马谡的部下,马谡被斩,故而他才恶言报复。当然,此系无稽之谈,我们虽然不管马谡如何,但这里却涉及到当年参加街亭战役的诸葛亮另一名部将―爨(音窜cuàn)习。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诸葛亮平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飞军”,“亮收其俊杰……习官至领军”,“从战街亭”。就是说,爨习本有自己的部队,曾率部随诸葛亮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街亭。说到爨习,我们需认识一种比较鲜见的文化―爨文化。
位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马雄山东麓的珠江源,既是中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也是孕育爨文化的母亲河。云南的陆良坝子与沾曲坝子,是爨文化诞生的腹地,被称为“爨乡”。
爨称为文化,是因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否形成过一个民族,学界还存在着争论。但是爨氏自三国至唐曾称霸云南南中四百余年。爨人是当时南中的主体民族,其主要成分为汉族移民与当地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滇人融合,吸收了两者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创造出了具有独立风格的爨文化。
爨文化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两爨碑”。它的行文风格,朱玄穿耳,都带有明显的汉文化特征,同时又带有当时南方民族怪诞的风格气质,既含有农耕民族严谨务实的文化心理,又有游牧民族粗犷奔放的蛮夷之气。
最使我们感兴趣的是爨文化中的这个爨字。
爨,《正韵》取乱切,意为炊爨,即烧火做饭。汉字造字有六书,而爨字就占了“象形、指事、会意”三事。它的头上是一个“甑”,甑是用于蒸食的古器,两边以“臼持之”。中部“冖”像个灶口,下部表示“推林纳火”,整个字的形象推演了中国发明蒸食文化的过程。爨通常有五种意思,一是“炊也”,即做饭,“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二是“灶也”,“执爨,为俎孔硕,或燔或炙”(《诗・小雅・楚茨》)。三是“火上”,“大羹・在爨”(《仪礼・土礼》)。四是“调和五味之处”,爨室即是厨房。五是戏曲名称,“宋徽宗时,爨国人来朝,见其衣装、巾裹、举动皆可笑,使优人效之,以为戏焉”(《辍耕录》)。爨文化发展之后,扩大到包括了姓氏之爨,族别之爨,地域之爨,时间之爨,军队之爨,文字之爨等多个方面的涵义。至今,在北京门头沟还有个爨底村,却不知与云南之爨有什么文化关联。爨文化是一门涉猎很广而又较偏的学问,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谈一些它与食文化的有关皮毛。
如果说本文将爨文化中的食文化与诸葛亮联系起来还有些牵强,那么,下面的例子则说明了诸葛亮对食文化有着重大贡献。
诸葛亮是馒头(即包子)的发明者。
《事物纪原》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祠,神亦助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正史《三国志》也有记载:“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明人郎瑛在《七类修稿》中也记有:“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馒头。孟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系蜀汉时建宁(今云南曲靖)人,彝族首领。刘备死后,他曾和建宁豪强雍起兵反蜀,数为诸葛亮所败,曾被七擒七纵,后仕蜀,为御史中丞。”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后,馒头就以傩食品的身份出现,作为祭享的陈设之用。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说的是初春,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不过,那时候的馒头都是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馒头与馒首称谓通用。
晋以后,有段时间,馒头称作“饼”。凡以面揉水为剂,中间有馅者,都称为“饼”。“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名义考》)。
馒头走入民间成为食用点心后,就不再做成人头形状。因为其中包有馅,于是就又称作“包子”。宋人王《燕翼诒谋录》记有:“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看来包子在当时是很有身价的食品。
直至清代,馒头、包子的称谓才开始分家。北方一般将无馅的蒸食称为馒头,有馅者称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为“大包子”的。时至今日,馒头与包子的称谓仍然很乱。如北方之无馅者,有的称作“馍”、“卷子”、“花卷”,也有称作“包子”的。南方之有馅者,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不管怎么样,现在有馅无馅的馒头或包子都与诸葛亮当初创制的馒头相距十万八千里了。
对于诸葛先生创制馒头之“专利”,历史上也有不同看法。唐代的赵《因话录》就说:“馒头本是蜀馔(他指出,似乎在诸葛亮之前已有馒头),世传以为诸葛亮征南时以肉面像人头而为之。流传作‘馒’字,不知当时音义如何,适以欺瞒同音(见卢谌《祭法》:‘春祠用头’)。孔明与马谡征南,有攻心战之说。至伐孟获,熟视营障,七纵而七擒之,岂于事物间有欺瞒之举,特世俗释之如此耳。”
赵先生之“打假”也许是有一些根据的,但是赵先生毕竟不懂得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显得有些迂腐。他更不是文化人类学者,没有研究过“神话总是在背后支持仪式”的《分子文化学》规律。不论别个,就说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与人物的艺术魅力(当然赵先生不会看到《三国演义》,但至少应该看到了《三国志》收集过不少“流传”之说),迷倒了后世多少代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哪些是真,哪些为假呢?
《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史上创造了诸多之最,之一便是与它有关的遗迹多达几百处,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大部分都是后人依据小说的虚构附会而成。“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本来是子虚乌有的,但是,刘关张誓共生死的真挚友情却感动着人们。特别是在道德沦丧,信义缺失的时代里,人们宁可相信在涿州的那个“桃园”就是个真实的存在,而且奉为人际关系间讲信用、重义气的象征。曹操逃亡的华容道被描写为“两山夹一谷”的战场。此景此境使人们笃信了许多年,而且戏文里就这么唱,电视剧里就是照此而拍的。出人意料的是,近来有人去实地考查,发现那里竟然是一片沼泽,哪里有什么可伏兵的“两山”。其实,正史上本来就没有“关羽华容道放曹操”一事。然而,那里却有着“曹鞭港”、“救曹田”、“放曹坡”等多处“古遗迹”,而且游人趋之若鹜。如果真的有人傻乎乎地在那里辨一个是非真伪,肯定会有人出来和你急的。
文艺作品乃至民俗的魅力是巨大的。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一旦符合人们生活希冀的愿望、要求,它便会经过民众世世代代的积累和反复渲染,形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元素融铸在民族的不可见文化中,顽强地传承下去,化作“真实”而存在。
对于诸葛亮创制馒头或包子一说,正史考归正史考,那是史学家的事,但是在民间,人们是宁可信其有的。事实是千百年来,包子凭借着诸葛武侯的人格魅力或者是之后的《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深入人心,而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在现代,包子已成为家喻户晓,名噪大江南北的美食。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色香味形俱佳;北京的冬菜包子,越嚼越香;辽宁沟帮子的水馅包子,色白如玉;山东济南的草包包子,汤汁香美;上海的素菜包,满室生香;江苏镇江的蟹黄汤包,味道鲜美;江苏无锡的小笼包,咸甜适口;浙江湖州的丁莲芳千张包子,汤清色白;湖北武汉的汤包,馅转包中;湖南长沙的德园包子,异香扑鼻;广东增城的鱼包,亦包亦饺……包子美食,数不胜数。包子的快餐化、营养化更是前途无量。
伟哉,诸葛丞相!不管是现代包子美食的发展和他有无直接关系,在历史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之外再冠以美食发明家之誉,绝对是不为过的。
馒头的来历范文第4篇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中国有句俗话: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包子,也有争气的含义,另外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而提起馒头可谓历史悠久,它源于中国。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来源:文章屋网 )
馒头的来历范文第5篇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成长经历吧。我原本是一粒麦种,叫 麦子小白 ,我的家在中国的北方,我的家族叫冬小麦。我们的成长是非常艰辛的,在我们非常幼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受严冬的考验,待到春天来临时,我们就开始了快乐的成长。我记得我原本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呆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坐在车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很远的路。突然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一只粗糙的大手抓住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啊!阳光,阳光照射到了我的身上,好温暖啊!我看到了一位皮肤黝黑略显苍老的农民伯伯,他把我轻轻的放到了泥土中,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觉这就是我曾经的家。慢慢地,我被泥土遮挡了视线,我努力的寻找着阳光,在泥土的缝隙中,我似乎看到了农民伯伯脸上泛着希望的阳光。不知道过了多久,只是感觉到越来越冷,嗖嗖的冷风穿过泥土像刀子一样肆意的划伤我的身体,我感觉自己好无助,只能默默的承受。许久,我感觉好像有东西轻轻的落在我上面的泥土上,看不清,像是白白的冰,好像妈妈给我讲的传说中的雪。慢慢地,有水流了进来,冰凉刺骨,我感觉浑身都麻木了,我记得妈妈说雪是美丽的,可是我看到的雪怎么会变成冰冷的水呢?啊,我动不了了!怎么办?我被雪水冻住了!我要被冻死吗?我好害怕,我想妈妈了,妈妈你在哪啊,快来救救我吧!
我就这样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感觉好像来到了天堂,好暖和啊!我隐隐感觉到了阳光的温暖。啊!我竟然没有死,也没有上天堂,我还在这里,原来是春救了我,她给了我温暖的阳光,温暖的雨水和清新的空气。我感觉浑身充满了活力,我想要迫不及待的长大,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拯救我的春,看看向往的太阳公公。我努力着,努力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在农民伯伯的二百多天的陪伴和呵护下,我终于长成一株成熟的小麦了。
隐隐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爽朗的笑声,一个庞然大物向我走来,啊!我的小伙伴都被它吞进了肚子里,怎么办,怎么办?它向我来了!啊!我的头好晕,怎么天翻地覆的,我到哪里了?眼前一片黑暗,好像坐在车上,就像最初的我。晕晕沉沉中,我好想感觉到了阳光,阳光!阳光一恍而过,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个奇怪的机器。我的身体,好痛!我眼看着自己粉身碎骨,我要死去吗?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变成了粉末,但是我仍能感觉到空气,我的意识还在。
此时,我的名字变成了 面粉小白 。当我再看到阳光时,我躺在一个大盆里,有温暖的水流了进来,一双手开始不断的搅揉着我和温水,温水不断的把我和我的小伙伴连接起来,水也融进了我们的身体。我们被这双灵巧的手揉挤成各种形状,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被刀子分离,变成大小和形状相似的面团。我们被装进了锅里,不一会就水汽缭绕,好像是在雾里云间,好一幅诗情画意,我陶醉在这其中。好热啊,我都快透不过气来了,这白气钻进了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开始膨胀了,我的肚皮会不会被胀破啊?真是煎熬啊!突然,白气迅速的飞到天上去了!云雾中,我看到了朦胧的微笑。
我,馒头小白,诞生了!
我热爱历史和哲学,在我短暂的人生中,我终于弄清楚了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学。我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相传《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 馒 通 蛮 , 馒头 即意为 蛮头 。我们的族人世世代代被汉族人民所钟爱,直至今日,我们还在默默的回报着喜欢我们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口味和各种作法,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
我馒头小白还发现,我们的家族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融为了一体。与我们一同陪伴中华民族的还有我们的好兄弟 筷子 ,我们是:启迪、传承、明礼、关爱、守望、睦邻,我们共同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智慧和情感。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们,有我们的地方,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