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和高中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体系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主要表现为: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然而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以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为依据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这也决定了初中阶段的思维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初中学生从运用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步入到运用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
为了更加简明的阐述我的观点,现在让我们深入到教材内部,对抽象逻辑思维转型这一变化体现最突出的初三和高一必修1衔接部分的诗歌的进行一次探究。
《沁园春·雪》属于人教实验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在人教实验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的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在引言中,编者叙述了这样一句话: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那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唤起”“共鸣”?引言中还有另一句话: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具体到实际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沁园春·雪》中,以自己学习诗歌的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属于自我的诗歌理解和分析“概念”,对诗歌中的自然美景进行判断和推理、对诗歌中的议论抒情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体味全诗的意境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这是初中生进入九年级时必须达到的思维阶段决定的,也是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总体要求的。
也正因为如此,九年级上学生虽然还属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但进入人教实验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以下简称九年级下)时学生已经应该可以初步运用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完全进入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九年级上附录中的《怎样读诗》,就是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整册书学习中逐步积累到第六单元之后思维类型开始转变时,教科书需要从原理上指导学生进行上位学习的必然产物。此时,学生已经开始可以初步地借助于“意象”来学习诗歌和扩展阅读。如:第24课《词五首》(即第六单元最后一课)的课后习题二有这样的要求:请你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他们摘抄下来,诗人往往借助“酒”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就是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实践中,逐步突破自身狭隘的经验局限,通过观察、试验,借鉴《怎样读诗》从若干个例子中总结或体悟诗歌学习时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些规律或原理。九年级下的诗歌学习时抽象逻辑思维就是靠这些规律、原理支持的。如:从第1课对《我爱这土地》中鸟儿形象的分析到第24课《〈诗经〉两首》习题中《木瓜》与《关雎》、《蒹葭》对比,就是学生逐步运用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九年级学生在此时学习诗歌的思维模式已经摆脱了单纯的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进入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当然,学生真正开始运用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还是在高一开始。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1的体例编排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教社教材编写者对高中学生思维类型的要求。第一单元,共三课、四篇诗歌,隶属于“阅读鉴赏”。在第一单元的引言中教材编写者做出了如下指导: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注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与九年级(下)相比较,欣赏升格为鉴赏,关注 “具体形象”、理解 “艺术形象”已经上升到注重分析意象。鉴赏就需要学生掌握并应用初步的对立统一思维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此时的分析意象就要求学生根据有限的材料在九年级掌握的诗歌学习规律、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具体而言,这一单元的诗歌本身都是在言 “情”,又都是通过对 “意象”解析来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 “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诗歌,在 “情”这根主线的串联下,从意象分析的思维抽象水平上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运用规律到运用理论的递进台阶。
学生在《沁园春·长沙》的学习中回味着《沁园春·雪》的解析思路,回味着九年级(上)附录中《怎样读诗》,回味着九年级(下)中运用诗歌学习规律进行诗歌学习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理论渗透)下升华为自己对诗歌鉴赏理论的初步理解与运用。在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运用到课后《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的具体鉴赏之中去。学生在收获情感的同时,思想也得到一定启迪,思维更是由原先的主要依靠感性经验支持上升为主要依靠理论支持,从而完成初高中抽象逻辑思维的对接和初步平稳转型。
沁园春长沙范文第2篇
据有关史料记载,1925年1月,中共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陈独秀、独揽一切,被排挤在中央领导机构之外。此前,曾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中央秘书,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大会结束后没几天,向陈独秀请假回乡“养病”。1925年2月,和带着两个孩子,冒着刺骨寒风,从上海回到韶山。其实并没有什么病,此次回韶山,除暂时避开陈独秀等人的排挤外,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机会认真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在家乡进行农民运动试点,摸索出一套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才有事实根据来批驳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的左倾错误。在韶山走访各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针对韶山人民的苦难现实,利用毛氏宗祠创办韶山农民夜校,通过夜校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在韶山地区先后办起了20余所农民夜校,吸收贫苦教员参加夜校教学。夜校开设政治、识字、历史、地理、珠算等课程,并教唱歌曲,以帮助农民学文化为掩护,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夜校的创办使偏僻山区呈现一派新的气象,农民逐渐明白他们受压迫、受剥削的原因,精神振奋。1925年6月,发展四名农运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韶山党支部。“五卅”惨案发生后,以韶山支部为核心,发动农民在韶山成立“雪耻会”,开展了“打倒列强,洗雪国耻”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韶山20多个乡村建立了“雪耻会”,农民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在平抑谷价,增加雇工工资,减轻租额,抵制日货等斗争方面,取得了极大成绩。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土豪劣绅的极端仇视、恐慌。8月底,韶山大土豪、大恶霸、反动团防局长成胥生将的活动密报湖南军阀赵恒惕,赵当即电令火急派兵缉捕,“就地正法,消除心腹之患”。幸被湘潭县知事公署一开明议员获知,立即密派一青年农民给送去急信。得报,在韶山支部书记毛福轩和另一位农民党员护送下,当夜离开韶山。于次日秘密来到长沙。则暂留村里隐蔽起来。在长沙停留一段时间后,由长沙经衡阳转道入粤,于10月下旬到达广州,受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委派,参加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任国共合作出版《政治周报》主编,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央宣传部部长。《沁园春・长沙》正是写于在长沙停留期间,很可能写于即将离开长沙、前往广州之际。
独自一人,伫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景色呢?重重山峦上的层层枫林都被寒霜染红,整个湘绿而透明,江面上大小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苍鹰在蓝天中飞翔,迅猛、矫健,拍击双翅;俯视脚下,鱼儿在江边清水中轻快游动,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在这深秋的季节里都在按着各自的意愿做着自己的事情。这就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含义。漫江,即满江;百舸,指许多大小船只;霜天,与寒秋同义。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秋景图啊!它生机蓬勃,境界宏大,情意深远,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绘,也是对即将兴起的工农革命运动的赞美,并寄寓自己热烈、乐观、奋斗的情怀。
面对这大好河山,诗人想到什么呢?如同“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一样,想到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中国的命运到底由谁主宰?于是情随景发,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表达了长期以来心萦国事、壮志凌云的远怀。怅,是惆怅,是由经久思虑和郁积后的一种情感。寥廓,广阔而高远,此指宇宙。面对广阔高远的天空,面对苍茫辽阔的大地,诗人心里涌起一种惆怅,一种思虑:我的多灾多难的祖国啊,由谁来主宰你的命运,决定你的前途?的这种惆怅,这种思虑是由当时的国内形势所决定的。1925年前后,中国由几个帝国主义操纵的军阀统治着,奉系占据东北,直系吴佩孚盘据北京,皖系孙传芳占领江浙,直系、皖系的势力越过长江流域,其他各地均由大小军阀统治着。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国民革命政府,势力还不大,广东革命根据地还不巩固。孙中山虽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但内主要是大资产阶级掌权,成份复杂,中山先生逝世后,已经抬头。在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主张“一切工作归”,资产阶级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则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革命,不能进行革命。而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是土地革命,由于陈独秀把持党的领导大权,的正确主张未能引起重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怎样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的命运到底是由大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主宰,还是由人民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到底由掌握,还是由共产党掌握?是由教条主义者掌握,还是由能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这是思虑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中国革命只能走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这一问题的提出,表现了青年的高瞻远瞩。
读完上阕,读者可以感到,青年的非凡形象已站立在读者面前。他满怀豪情,乐观,振奋,想得深,看得远,心萦国事,壮志凌云。
上阕是借秋景抒发革命激情,下阕是追忆往事,直接抒发革命激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下阕的地点仍然是橘子洲,湘江边,如果上阕是诗人独自一人伫立橘子洲头,欣赏美好秋景,深思国家命运,那么这时,诗人已不是伫立江边,而是在江边漫步,胸中涌起对过去岁月的美好回忆。从1911年9月来长沙求学到1923年4月,在长沙生活12年。这12年间,他和同学朋友、革命志士一起,创办新民学会,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等,曾有多少次邀请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到橘子洲聚会、游览,评说国事,探讨问题,度过了多少不寻常、不平凡的岁月啊!头两句是总写往事,下面是选取几个不同的典型侧面具体描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是正值、正当之意。“少年”指年轻。“挥斥方遒”,指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江山”,代指国家,这里指国家大事。“万户侯”,原指封建社会侯中爵位最高者,这里借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这几句词的意思是: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之时,都是爱国有志的读书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意志坚强,气概不凡,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议论、批评,提出自己主张,写出慷慨激昂、宣传革命的文章,视那些土豪劣绅、封建官僚、反动军阀如同粪土一般。“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曾经记得吗?虽然江面上风浪很大,几乎能阻挡快速行驶的船只,但我们仍敢下江游泳,到江心激流中与巨浪搏斗,那气魄是何等雄伟!表明诗人和当年的革命同志,不畏艰难险阻,投身革命洪流,在改造旧中国的斗争中,勇担历史使命。这既是表志,也是对革命同志的号召。
沁园春长沙范文第3篇
一
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
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
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之处。
我们说,下片因其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
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
第一,首先看最着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
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自由啊!自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
注意:“击”、“翔”两字被认为是该诗用字最妙的两处,是体现自由奋发状态最重要的两处,我们开头说的该诗的教学要凝结、集中于回答好为什么《沁园春·长沙》会给人们自由奋发、昂扬向上的感觉,那么,此两处用字的教学就理当于此作出最明确、最干净、最彻底的回答。就笔者看过的许多教学资料(包括课本的注释,教参的解读资料,正式出版、发表或网上流行的教案、教学实录等)和听过的许多现场教学,总体而言,都把这两字,尤其“击”字,当重点,就“明确”而言,几无疑虑;但不够干净、不够彻底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成功的艺术都是既丰富多样又集中统一的,而后者又更为重要,这就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名言:“集中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如要二者取一,人们宁可牺牲多样而不可牺牲集中。或说,不是多元解读吗?但多元不是杂乱,你可以就集中于何、统一于何、凝结于何有不同的乃至完全不同的看法,但不可混杂堆砌,指向不明。又或说,为什么要辨析得那么细?文本解读要彻底,要过硬就要细读,文本细读就成为文本解读的另一称呼。李泽厚有一段名论:
审美感受经常是朦胧而多义,但它同时又异常细致而精确。这是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另一种非语言所能传达的心理感受的精确。在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字之差、半拍之快(慢)、一笔之误,便有天壤之别。
所以,解读和解读教学的杂乱和粗疏,是我们不应取的态度。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之一。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
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
万山是红“遍”:
层林是“尽”染:
漫江是碧“透”:
百舸是“争”流。
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
是“万”山都红遍:
是“层”林都尽染:
是“漫”江尽碧透:
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着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
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 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日亮之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
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由”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由,更重要的是都实现了它们自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竞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都自由,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
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由、遍地自由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
二
“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
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自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出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回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廓”三句是潜在回答,即‘谁主沉浮”,言外之意就是“我主沉浮”,下片则是明确回答。
这才是青年革命家、未来的领袖毛泽东写下这“竞自由”之“万类霜天”的创作意图、深沉心境、博大思想,这才是革命家诗人的真正心迹。因此,“万类霜天”写得越自由,“怅寥廓”三句的思索就越深沉,感慨就越激昂,这正是该诗最高妙的艺术奥秘之一。如果说,这“怅”字用得好,并且正如人教版课本注“怅”字为“由深思而引起激昂慷慨的心绪”,那么,对应的“竞”字不仅如前所述用得好。而且一定要如王宁、陈日亮所解才解得到位,解得妙,才解得与“怅”字完全对接,浑然一体。
沁园春长沙范文第4篇
先来欣赏两首词的写景
《沁园春・长沙》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远望岳麓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湘江,涨满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扬起风帆在江流中飞驶争渡。作者在一片鲜明壮丽的山水图上,进一步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仰视,雄鹰在长空奋击双翅;俯看,鱼儿在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竞相生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幅浓丽的江南秋色图,山红江碧,鹰击鱼翔,寥廓万里,绚烂多彩,全然不见历代文人笔下秋景中的那种肃杀萧条、哀伤慨叹。
《沁园春・雪》开篇总写北国雪景,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雪花飘舞。登高远望,长城内外,只见一片白茫茫的大雪;黄河的上游下游,顿时失去了往日那滔滔滚滚的水势。群山像舞动的银蛇,高原像奔驰的白象,它们飞舞、跃动,好像要和天公比试高低。看着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象,诗人禁不住遐想:雪后天晴之时,红日映照着白雪,大地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将会是多么的娇媚动人!这是一卷壮美的北国雪景画,蜿蜒的长城,滔滔的黄河,崛起的高山,广阔的高原,银装素裹中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冬的单调、冬的枯槁在这里一扫而光。
《沁园春・长沙》描南国浓丽的秋色,《沁园春・雪》绘北方壮美的冬景,但画面都一样壮丽,意象都一样壮美,意境也都一样高远。一样的绚丽多彩,一样的生机勃勃,一样的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再来感受两首词的抒情
《沁园春・长沙》上阕结尾面对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激起了诗人的万端思绪,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开始又自然地由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联想到当年“携来百侣”的“峥嵘岁月”。正当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革命青年,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清扬浊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粪土不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当年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速前进的船只。何等的气概!这里实际上是对上阕“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革命青年要像当年中流击水一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任。同时这里又是灵活运用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晋书・祖逖传》说:“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作者借用来表示同伴们立志革命,改造国家的坚定意志,意味深长,含蓄不尽。
《沁园春・雪》下阕与上阕的博大空间相照应,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这几个人物,从他们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从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建树,都可算是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可惜他们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诗人既肯定和赞赏他们的才能,又叹惜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最后用“俱往矣”结束历史,并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吞山河的结语,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这一腔豪情古今罕见,这一种胸怀难以企及!
两首词都表达了一个具有博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凌云壮志和改造旧世界的坚强决心。《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青年热情奔放,敢作敢为,以天下为己任;《沁园春・雪》更雄视千古,抒发开辟民主幸福繁荣昌盛新时代的伟大理想。但两首词又展示了不同时期革命领袖的思考与情怀。1925年10月,革命形势还不十分明朗,因此在《沁园春・长沙》中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坚定的信念中又流露出丝丝怅然。而到了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胜利到达陕北,之前的遵义会议又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以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民族救亡的中心。所以,1936年2月写下的《沁园春・雪》便有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宣言。两首词主旨相连,而又遥相呼应。从《沁园春・长沙》到《沁园春・雪》,反映着中国革命历程的光辉片断,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从20年代到30年代,经过10年国内革命斗争的洗礼,已经由一个充满理想、抱负远大的革命青年成长为具有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成熟的革命政治家。
两首词情与景的结合又非常紧密,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沁园春・长沙》上阕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对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蕴含着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的感慨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乐章。《沁园春・雪》则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上阕描绘北国雪景时,句句都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评说历史人物时,处处又都表现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沁园春长沙范文第5篇
有人说,此词与黄巢、赵匡胤之诗一样,都是霸气充盈天地的,我以为不然。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杀气太重,一句“百花杀”,又辅以“透”“尽”二字,霸气四溢,但自己的分量太重,难得民心;宋太祖的《咏初日》,以红日初升自况,一气呵成,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较之黄巢的诗雍容不少,但再读,也依旧是权力倾轧,难逃老子天下第一的天子的霸气。
而的《沁园春・长沙》却是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有身处逆境生大志的豪情。“怨女怀春,处士悲秋”“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独立于寒秋,萌生的却是壮情。这从主席看到的景已然略见一斑,他不选湘江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渔舟唱晚的婉约,只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景,以“看”字领起的这几句,是一组完整的领字长句,一气呵成,文势陡急,吐露出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沉醉。众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山是红的,水是碧的,色彩对比;山上的树,如朝霞一般绚烂,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瞰鱼游,视角转换,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遍”“尽”“透”“争”“击”“翔”诸词,美丽和力量同在,较之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之景,之景更是雄奇开阔,气象万千,雷霆万钧,生机勃勃。基于此,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谓水到渠成,“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竞自由”道出眼前诸景的共性。佛教所谓“相由心生”,主席心中有念想,所以其相自然有无限生机。正如谢榛所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首词很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时此景,一介寒士必叹息自然伟力,人之渺小,而之王者之气,却是驾驭天地,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帝王”不及此,只是,着一“怅”字,使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天问”,凝结着主席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这是一种宏大的悲悯情怀。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更凸显诗人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心忧天下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从而,也使这震古烁今的帝王之问化成一种舍我其谁之责任。在我国的诗词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之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并且和自己的豪气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既仰慕其气势,又敬佩其为人。全词遂达于高潮。
有人说,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的“天子气”,全在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而且是在转折中突然提出的。其实不然,整个上阕由景而萌志,或由景而明志,景和志之间是由表及里,浑然一体的。
词至此,境界已出,气势恢宏,下阕能写的只能扣“谁主沉浮”展开,这必然是最佳的思路。如何展开呢?借景抒情至此已然是一种拖累,反显得境界小了,唯有直抒胸臆才能承载得了诗人排山倒海之豪气。所以,领字用了“恰”字,“正好”“恰逢”,说明“我们”是主沉浮最好的人选。这些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有“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朝气,又具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主沉浮”品质。最耐人寻味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句,谁都知道,迎着飞舟游泳,那无异于送命,但和他的同学们的“击水”,却“浪遏飞舟”,败下阵的反而是飞舟。一方面扣住了写作此词的时代,“环顾国内,贼氛方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寒秋”;另一方面,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无畏,怎样的勇气,怎样的信念!
的《沁园春》词,著名的有两首,由于写作时代之不同,给读者的感觉也很不相同。《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红军长征已然结束,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也已经确定,形势发展对八路军甚为有利,我们读到更多的是气吞山河、不可遏制的胜利豪情;而《沁园春・长沙》作于前程渺茫之际,满腔豪情与忧国忧民的任感同在,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荡气回肠,堪称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