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内蒙古(精选5篇)

  • 我的家乡内蒙古(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我的家乡内蒙古(精选5篇)

我的家乡内蒙古范文第1篇

故乡的草原 我的故乡是辽阔、美丽的内蒙古。它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镶嵌在祖国边疆北部。故乡的奶茶十里飘香,几千年的元上都遗址令人陶醉,漂亮的蒙古包用一把无形的钩子勾住了行人的脚步,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更是使人敬佩。。。。。。但我对家乡的草原别有印象。 故乡的那片草原一直陪伴着我儿时的记忆,童年的笑声。从刚一生下来,我就对草原别有感觉。三岁后,我学会了走路,也学会了奔跑,在草原上尽情地奔跑是我童年时的向往,我与当时一个朋友在草原上赛跑,跑着跑着,觉得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它们都好像无边无际,看了这幅美丽的水彩画后,一切杂念都会被清除,心里不由得发出感叹,真美! 草原上不是空荡荡的,偶尔会出现一个个蒙古包,里面有两个好客坦诚的蒙古人,正在吃香喷喷的手把肉,手把肉是内蒙的特产,也是蒙古民族象征的食物。看着大块的肉,你若咬一口,香味直扑鼻尖,香的你两眼发直,满口流油。 这里不但景美,人更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会用鲜嫩的手把肉与咸香的奶茶招待你,那香味会一直沁入到你心底。朋友们,来吧,来我的故乡吧,令人尊敬的蒙古人一定会拿出最好吃的来招待你。 我爱我的故乡 内蒙古,更爱这里的草原与蒙古族人民。

我的家乡内蒙古范文第2篇

作者:席慕蓉

ISBN: 9787506377447

定价: 39.80元

装帧:平装

页数:240页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8-01

作者简介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蓉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这本《写给海日汗的21封信》,是席慕蓉的散文新作。海日汗,是一个存在于席慕蓉想象中的少年,是席慕蓉自己设定的诉说对象,他是一个生长在内蒙古的蒙古少年。席慕蓉用六年的时光和绵密的笔触,写下她对海日汗的期许,并与他分享自己在寻觅原乡路上的具体心得。席慕蓉从自己的小小乡愁里走出来,重新面对自己家族在此生长繁衍的山河大地,开始娓娓诉说。所谈的内容,涵盖蒙古及蒙古高原其他游牧民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诸多话题,以散文语言和书信形式呈给读者,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席慕蓉的成长历程,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一位能骑善射的王族公主。席慕蓉的全名是穆伦・席连勃,蒙语大江河之意,汉文音译席慕蓉,而这位永不停歇的寻乡诗人,一如既往用文字结构用色彩填充用镜头记录,她向世界展现内蒙之魂。席慕蓉说:“回到故乡后,我成为了一个身份确定的蒙古人,我总是下意识地讲述我的蒙古,朋友说,有时候他们在享受我的蒙古,更多时候,他们在忍受我的蒙古。我突然发现,对故乡爱的表达也不能‘自我膨胀’,也需要理智,不能浮夸,因为每个人的故乡都很美好。”这是一种超越,或者是对乡愁全新的诠释。

席慕蓉笔下,“海日汗”就是蒙古族孩子们的代名词。为什么专门给蒙古族孩子们写信呢?席慕蓉说,因为他们在逐渐丢失自己民族传统的土地、文化、价值观、母语,他们在迷失方向。这是“最让我心怀疼痛的”,而“我的年龄比你大了几十岁,因此多了几十年慢慢反省的时光。同时,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我又有机会多次在蒙古高原上行走,遇见了许多人许多事物,有了一些感触和领会,就很想告诉你。”这样,也许可以对他们有些用处,让他们能在百万、千万,甚至万万的人群之中,安静而又平和地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席慕蓉的乡愁,经历了从个人的乡愁,发展到民族的和整个游牧文化的乡愁的演变过程。席慕蓉发现:“在教科书里,不论是‘匈奴’‘突厥’‘回鹘’还是‘蒙古’,好像都是单独和片段的存在。而其实,在真实世界里,亚洲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代代相传承,有着属于自己的悠久绵延的血脉、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但是,她并没有为此而怨怪任何教育系统,她写下了自己深刻的领会:“海日汗,能够‘明白’、能够‘知道’、能够‘分享’,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即使是如我这般的后知后觉,也不能说是太迟。”她保护民族文化的那份执着和焦虑,让人心生敬佩。

席慕蓉抒情的笔触,带我们审视青春的忧伤;她浪漫的表达,见证了成长中的美好。她写道:“在我心里,一直有一首歌。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我也唱不全它的曲调,可是,我知道它在哪里,在我心里最深最温柔的一个角落。”或许正是这样的“深藏”,造就了席慕蓉忧郁而敏感的生命气质。

我的家乡内蒙古范文第3篇

我的校,我的梦想永远缠绵的地方。我的教育,我的镜头永远不舍的主角。

苏木,蒙古语意为“乡”。苏木校,又称乡完小。

上世纪5D年代中期,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苏木(乡)级小。那时,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在广袤的草原上,除寺庙以外,很少有自然村落。所以,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般都将苏木政府设在寺庙所在地,苏木校亦随乡政府建在那里。校的出现,引来了定居者,久而久之,草原上就形成了新的村落。起初,由于没有校舍,很多生都借住在寺庙的大仓里。老师基本上是旧时读过书的人。虽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蒙古族人民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积极投身到发展蒙古族教育事业的洪流中。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内蒙古边境牧区,通过考试,大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一次性解决了多年沉积的民办教师待遇司题。接着,80年代初自治区又开始落实以寄宿制和助金为主的公办校“两主一公”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建或重建苏木校,并且取消了嘎查(蒙古语,意为“村”)小。从此,蒙古族的教育发展步入正轨,校的经费基本得到落实,办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牧民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教育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自治区政府把民族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设置了包括蒙古族校在内的民族中小建制,保证了民族校在传授科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其传承和繁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在自治区“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指导下,形成了“两主一公”的办模式。从此,蒙古族的教育事业在历经困难和曲折后,开始稳步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办体系,体现自身的办特色。偏远的草原上,每到一处,映入眼帘的最好的建筑就是校,人气最旺的地方也是校。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但是压力也随之增大,于是,许多年轻牧民自愿计划生育。这样一来,各苏木校的生源变得越来越少。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集中办政策,把苏木校撤并到了旗,实行集中办。以锡林郭勒盟为例,2D00年至20a5年,全盟的苏木校撤并得只剩下两所:阿巴嘎旗全旗15个苏木校最后也撤并成两所校,并且设在旗政府所在地别里古台镇,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牧区也全部撤并了苏木校。(注:内蒙古的盟旗制度源于清朝兼有行政区划与部落的含义,现在内蒙古的盟只是行政区划的概念,相当于其他省区的地级市地区,旗则相当于其他省区的县级市、县)

我的家乡内蒙古范文第4篇

寥寥几笔带过750年

落籍云南的这一支蒙古族有着久远而独特的历史沉淀。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10万蒙古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兵分三路进军云南大理。公元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继续征服其余未降部落。1255年,兀良合台先后攻取了滇东北不花合国,阿合因、滇东、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带。元朝统一后,留下了众多蒙兵屯守,

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白阁村后的凤凰山上。公元1381年,名太祖朱元璋的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元朝政权彻底溃败,住在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汇聚在杞麓湖西岸,成为一个蒙古族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

从最初时候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到后来成为被统治者,这中间的角色转换,这中间的种种为了适应对于一个成了社区的少数民族来说,一定是个很精彩的故事。他们能够以蒙古族的身份存在下来,发展起来,似乎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云南人的厚道,宽容。

有时候,我会把定居在通海的这一支蒙古族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远离了家乡外出谋生的人,这750年的经历当然是很厚实的。

社会变迁中的民族文化

由于长期社会历史变迁的缘故,兴蒙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现状呈现出种种颇具意味的特色,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这一具有独特意义的民族文化,已经先后受到中外些文化学者和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

蒙古族本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兴蒙蒙古族远离蒙古草原的母体文化已达700多年,语言和文字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文字已完全使用汉字,语言则演变成一种独立的云南蒙古族语言’。据有关专家称,这种语言属由多种民族语言融合而成的混合型’。文字方面,最近一些年来,兴蒙乡曾多次派人到内蒙学习蒙文,但现在主要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书写标语等)使用蒙文。

白阁村隶属兴蒙乡,离通海县城很近,约10公里。车往玉溪方向开,路边有兴蒙乡的路标。进入白阁村的地界,沿途都能见到穿着蒙古族服装的女子。在这里,连路边的饭店也是双语的,左边写着汉字,右边写着蒙古文。越接近白阁村,这种显得有点突兀的蒙古风情就越浓。

白阁村口立有块纪念碑,碑文记载着白阁村蒙古族的来历,纪念碑后写着20个烫金大字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白阁村距离草原千万里,而这里的蒙古族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由此可见一斑。在纪念碑顶,塑有骏马一匹,昂首奔腾仰望北方。村里的老人说,骏马朝北,再次代表了他们对北方草原的思念。明代后,随着大量汉族移民到来,他们汲取了汉族的文化。直到现在,这些蒙古族仍讲种发音奇特的语言,不容易听懂,有些像当地彝族的口音。和村里人搭话,他们讲的是地道的通海话。我问他们会不会蒙古语,他们说,白阁村的蒙古语叫“咔卓语”,是这里的蒙古族人民在和各民族的交流中产生的新语言,“咔卓语是傈僳、哈尼、彝。汉、蒙五种语言的综合体。”咔卓语

,仅在兴蒙乡的5000多名蒙古族人中通用。

在寺庙方面,相传这里的寺庙曾经不少,最有特色的是一所阿扎拉神庙,但经过百余年的天灾人祸,已基本被毁坏。转遍了村里所有的巷子,我们来到了“三圣宫” “三圣宫”位于白阁村与下村之间的半山腰上,南望螺峰,北倚凤凰山左翼下。清同治年间修建,红瓦红墙。在云南,一个稍有历史文化的村庄,“三圣宫”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白阁村,“三圣宫”供奉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其后代蒙哥、忽必烈的塑像。“三圣宫”里平日人迹罕至,由

扇大门锁着。推门而入,里面是个院子套一栋二层楼的房子,木格子门窗上雕刻着蒙古先民的远古图腾。一楼是“元帅府”,里面摆着数十块碑刻。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碑刻,有的记载着这个民族从草原到高原的迁徙史,有的记载着首任元帅阿喇帖木耳和元帅旃檀的事迹。二楼是供奉“三圣”的地方,成吉思汗居中,蒙哥居左、忽必烈居右。

白阁村是一个古迹众多的地方,这里不光有着他们对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人千秋万载的怀念,还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村庄。在白阁村和“交椅湾”之间,筑有“三教寺”。该寺历史悠久,是元至正年间,在元帅阿喇帖木耳的倡导下,驻下村的官兵筑孔圣殿,建学立师,并在殿前筑有精致的石币库。其殿毁于明洪武年间。明嘉庆年间重建了一座佛、道、儒为一体的大寺院,取名“三教寺”,清光绪四年重修。

蒙古族能够在通海杞麓湖畔安家延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年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居住着大量彝族,由于随军妇女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彝族妇女把自己的语言、歌舞和服饰带到了蒙古族中,让蒙古族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轻易地本土化,躲过了灭族之灾。服饰也吸收了彝族服饰的一些花样。他们的“跳乐”歌舞,简直就是彝族歌舞的变体。汉族的观音、鲁班和关公等等,也成为他们心中的神。从长相外形上看,他们与云南原住民无二,典型的阔脸细眼单眼皮的蒙古人已经很少见,在这里寻找蒙古草原的气息,比在大山里寻找大海的气息更难。

岁月流逝,这些马背上驰骋万里、弯弓射大雕的骑士后代,在这片有山有水有树的高原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变成了渔民和农民。现在只能在妇女的服饰和残留的只言片语中,勉强嗅到一点草原的气息。他们像断线的风筝,飘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红土地上,历经种种艰难困苦,成为了这片山水的主人,过上与祖先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饮食方面,他们已经完全本地化了,习惯与通海一代的汉、彝等民族相差不多。问到村里的男女老少,他们都能明确地告诉你:他们是蒙古族。他们很为自己是蒙古族而自豪。民族的认同,血脉的贯通,现在看来没有问题。幸运的是,兴蒙乡的妇女,不管年老年幼,都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兴蒙蒙古族男子的服饰现在已经完全汉化(据说在20世纪初,仍穿长袍,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妇女的服饰则很有特色,上装一套3件,颜色不同,长短相间,俗称“三叠水”,腰间扎一布腰带,服饰的不少细部和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痕迹,头饰则分别为婚前的凤冠和婚后用的包头“聪兀丝”,此头饰似有受云南少数民族影响的可能性。过去的蒙古族妇女都会做自己的民族服饰。她们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式样做,立领,胸襟 上镶银扣,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的蒙古族衣服要长得多,一直到膝盖,后来因为要下水打鱼捞虾,就短了,现在的衣服更是越来越短。她们认为这是现在的时尚,穿着方便劳动干活。传统节日是对草原最好的思念

虽然离开了草原几百年,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白阁村依然保持着蒙古草原的传统节日。最为热闹的是“那达慕盛会”,那是蒙古族最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蒙语的意思就是娱乐或者游戏,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盛会。白阁村的“那达慕盛会”中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射箭,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和激情飞扬的篝火晚会。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村里有个“忆祖节”。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并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通过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目前,白阁村的祭祀活动由赵为松老人主持。以前是人民教师的他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了,去拜访他,请他为我们梳理一个民族的历史。他从一个牛皮信封里翻出一沓纸,再从中拣出一张黄纸,再逐字给我们介绍。后来,我发觉那张黄纸竟然是他在“忆祖节”上的祭文。祭文深情而哀伤,末尾处这样写道:“历史让我们离开草原七百五十余年,但我们的血脉里流着蒙古族人的血,永远不会忘怀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太祖曾祖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战捐驱、牺牲在云、贵、川杞麓山的完颜卜花等各路将士,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在白阁村,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每年农历四月初二的“鲁班节”。这来源于这里的一个古老传说,传说鲁班是木匠,石匠、泥瓦匠的祖师,而白阁村的蒙古族人的手艺就是从鲁班那里学来的。流传在当地的《鲁班和旃班的故事》中讲到,旃班是鲁班的蒙古族弟子,四月初二是鲁班向旃班传授《木经》的日子。

我的家乡内蒙古范文第5篇

八月的内蒙古草原,天空明朗如碧,淡淡清风带着花香飘进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校园。这所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大学,也是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古语、汉语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就在这所民族教育的摇篮里,成长起一位在草原乃至全国的音乐作曲明星——斯琴朝克图。他是蒙古族草原作曲家,是内蒙古地区唯一的一位作曲专业博士。他获得了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的奖项;2002年获得由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第三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2007年获全国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的音乐作品如蒙古人的性格一样的豪爽、大气,如马头琴声一样韵味悠长,能撩动人的心弦。

适逢内蒙古师范大学建校60年校庆之际,笔者采访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斯琴朝克图。这位深受大众喜爱的蒙古族草原作曲家,被誉为“蓝色音乐人”。

草原上的“雏鹰”

我的童年是在巴林草原度过的。小时候的记忆还是那么的清晰,在那片养育我的草原上山是山,水是水,小草吐着芳香,花儿也有笑的脸庞……那样的纯,那样的净。牧场上,牛群、马群、羊群各自吃着草,偶然间抬眼看到飞翔的大雁,还有欢唱的百灵鸟的鸣叫。像仙境,如幻影,更像清晰可辨的旋律,以至于我到如今还在寻找真正与家乡相匹配的音符。在我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不停地唱着歌,有时还在风的伴奏下唱上一曲长调。这可能就是我的老师说的天赋吧。高考那年,我写了一首毕业歌,没想到就在同学间传唱开了。那是我所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大学毕业那年,我又写了一首毕业歌,很快又在内蒙古各个大学传唱开了。

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的传唱,也可能是我的老师看我的水平还可以,就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学校领导决定让我留校任教。1990年代初期,正是面临着很多国有企业改制的时候,很多人都下岗了,找一份工作真的很难。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自己暗暗下决心,我一定做个好的人民教师,决不能让赏识我的领导失望!一定作出好的作品来,决不能辜负信任我的学生。走上高校讲台的我,在和我的学生交流的时候,时常感到知识的匮乏,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求知的渴望和对音乐更深更远的求索。

“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象飞落的大雁……”这首我的代表作《蓝色的蒙古高原》是我第一次进京学习的收获。那是1997年的冬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琴键上呼唤着遥远的家乡的温暖,眼里尽是家乡最美时节的景色。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家乡,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很快便感觉到,这才是从自己心中流淌出来的旋律,是对家乡的深情的思恋。于是我反复地唱着,不知不觉间泪水滚落下来。当我离开琴房时,已经不需要记下乐谱,而是把思念的乐谱深深地铭刻在心里了。几天后,我找到了好友乌·纳钦,请他填了词。又找到著名歌唱家德德玛老师,请她演唱这首歌曲。一个月后,德德玛老师便录好蒙古语、汉语两版,并在1998年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蒙古语和汉语双语推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002年,家乡赤峰市巴林右旗将这首歌曲定为巴林右旗的旗歌。

2001年秋天,朋友杨艳蕾给我寄了一封信,信里是他写的歌词。在翻阅歌词时,当我看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时,感觉眼前一亮。这首歌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热爱草原而没有在草原上生活和工作的蒙古族人和与草原有缘人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内蒙古草原的依恋和向往。“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也曾离开过草原,知道对草原的那种思念。那种油然而生的旋律仿佛一下子就响在我的脑海里了。这首《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由齐峰、凤凰传奇组合等演唱。迅速传遍了草原的各个角落。在 2010年的央视春晚上,这首歌又和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有了约定”。

感谢母校让我羽翼丰满

2002年9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我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我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博士。

我在北京四次求学中,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我拿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的学位后,有很多艺术界的朋友找到我,让我辞去在学校的职务,到他们的单位去工作。他们出的条件和报酬都很诱人。在以市场经济为大背景下,我毅然拒绝了所有的邀请。“感谢亲朋好友对我的信任,我来自草原,是草原给了我创作的源泉。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培养了我,我要把我学到的毫无保留的教给我的学生,他们在等着我……”

2005年5月16 日,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成功举办个人“声乐与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参加音乐会有杨洪基、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腾格尔、吴碧霞、吉祥三宝、齐峰、阿尤朵,由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钢琴演奏家陈曼春、指挥家雅伦格日勒、中央芭蕾舞团《骑士重奏组合》等演绎我的作品,得到了观众和音乐界好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与专题报道,为自治区赢得了荣誉并在自治区音乐界起到了带头与推动作用。2006年及2011年我担任内蒙古电视台春节晚会音乐总监并担任作曲,两次晚会都获得了广电部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的大型舞蹈《塔林碧斯贵》在全国舞蹈最高奖“荷花杯”与“桃李杯”比赛中分别获得银奖,并获自治区首届舞蹈比赛一等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杂技(柔术)《乌仁诺格拉》获全国杂技最高奖“银狮杯”银奖。2010年8月19日,我的个人作品歌舞晚会《心中的故乡》在内蒙古赤峰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晚会由承办单位赤峰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而精心准备。演出前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的接见,并肯定了我近年来在作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党委秘书长符太增、政协副主席郭子明、政府副主席连辑、副主席刘新乐以及出席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领导代表们一同观看了晚会。晚会上,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德德玛、腾格尔、齐峰,还有凤凰传奇组合、黑骏马组合、黑鸭子组合等演员们纷纷上台演出我的作品,并获得各界好评。2009年1月3日下午在北京成功举办歌曲作品专辑——《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两盘CD)会,这次发行的歌曲作品新专辑共收录了22首优秀歌曲,有500余人参加。74岁高龄的歌唱家胡松华,演唱了我的《骏马》,谈起合作的感受,胡松华说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蒙古族作曲家,能从民族音乐中汲取精华并开拓创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马背民族的后代,作品力图在国际化和民族化当中找到最佳路线,一定要再深挖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精髓。我的交响前奏曲《草原节日》被选入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经典交响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已出版DVD,2010年6月25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演奏获得成功并得到专业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