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反思(精选5篇)

  • 黄河颂教学反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们学校地处余姚城郊,由于地域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地成绩好点的学生差不多都跑到城区学校去了,学校现在基本上属于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学校领导为了缓解教师超编的压力,便竭力把一些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当然不是二、三年级中的优秀者)的学…

黄河颂教学反思(精选5篇)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学定教;主问题引领;“教”与“学”相融

一、产生背景

我们学校地处余姚城郊,由于地域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本地成绩好点的学生差不多都跑到城区学校去了,学校现在基本上属于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学校领导为了缓解教师超编的压力,便竭力把一些差不多是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当然不是二、三年级中的优秀者)的学生也招了进来,反正人数比较可观就行。同时,校长又迫切希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不断组织月考,与兄弟学校比试成绩高低,并让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此文便是三年前那堂校级公开课的产物。

课前,认真备课是必需的。我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研究透彻,还看了些《黄河颂》的获奖课例。我当然想过不“预设”课堂教学,让学生提问,自然生成教学过程。但是,因为平常上课,他们差不多有95%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自问自答(或屏显答案再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上公开课了,我要让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一些必须弄清的问题得抛出来,让学生弄清楚。认为这同样是“以学定教”。但有一件事还是做错了:我让学生预习《黄河颂》却没布置预习题。

二、过程呈现(包括某些片段实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听过有关《敕勒歌》的故事吗?很久以前,敕勒民族在与来犯之敌作战过程中一度屡战屡败,以至于士气消沉。然而,在战斗的间隙里,有人轻轻地唱起了《敕勒歌》,接着,更多的人唱起来,最后全体高唱,唱完以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战士们一鼓作气,一举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从中可以看出,文学艺术是极具鼓动性和感召力的。下面,我们就深入《黄河颂》去感受一下,看看它是否同样能鼓舞我们,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去抗击日本侵略者。

(二)先看黄河在地图上的形象(PPT展示)

(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后学生齐读

(五)思考:

1.从题目看,哪个是关键词?全诗分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看成是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凭什么说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呢?

2.歌词主体部分前边与后边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作者从怎样的视角写的?表现了黄河什么特点?

3.颂黄河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摇篮”、“屏障”如何理解?

4.诗的最后几句是尾声,主要写什么?

5.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诗?目的是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能激励、鼓舞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外敌吗?(附板书)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六)作业:朗诵《黄河颂》,寻找田汉的《毕业歌》来感受。

三、课后反思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以热烈歌颂的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学、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本以为这篇课文可以上得很精彩,结果大失所望:“教”者对于“学”者而言,差不多就是隔靴搔痒,双方不在同一个频道。这怪我事先没布置预习题。他们的所谓预习,就是读它一、二遍,字认识了,感觉歌词有点激情而已,至于问题,全然没想过。只有极少数要好点的学生,拿着参考书认真地看了几个问题与答案,但又没有真正吃透,一旦撇开书本,就没办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问他们有什么不懂,他们会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来吗?如果任由他们提没什么价值的问题,那我这节课会解决些什么呢?学校总是要讲究教学质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深度,就只有教师牵着他们,迫使他们思考他们不曾思考的许多问题。对于小学六年不曾读过什么书的学生来说,做老师的该怎样引领才会真正让他们多懂点什么?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语文教学应该也不是快的艺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每节课的效率是关键,因而每节课都必须切实解决最重要的问题,而最重要的问题通常肯定不会由我们的学生提出,所以,问题全由老师提出也不是可怕的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我上《黄河颂》最失败的地方在于问题太多,教学内容不够集中。因为问题一多,不能快速解决,而时间有限,最后,我还是没能把“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本节课难点)这点给解释透彻,更不用说花时间多诵读了。

上过这堂课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现代诗歌教学既充满美感,又能让“教”与“学”水融,水到渠成,让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呢?针对《黄河颂》这篇课文,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平时上现代诗歌的体会,我想谈几点看法。

(一)感知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刚拿到一首诗,首先是“跟着感觉走”,尤其对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直觉还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用一种很好的方式引领学生投身到作品的感性世界,初步领略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毫无疑问,最好的方式就是声情并茂地朗诵,朗诵是开启一首诗歌大门的钥匙。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叶老的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很好地体会和思考。拿《黄河颂》来说,如果老师自己朗诵得很不错,不妨先来范读一下,这样显得更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也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磅礴气势,让他们初步进入作品美妙的感性世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诗歌不需要怎么讲解,只要不断诵读,“其义”大体就可以“自显”了,如流沙河的《理想》,诗中那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是最好的解说词。《黄河颂》的文字看来也浅显明白,但有些表述,你真要弄懂为什么那么说,也不是很容易的。如: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品析了。

(二)品析诗意:深入浅出的解说

前面我提到过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既然我们得面对这样的学生,自然得“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现在,假如我再上《黄河颂》这篇课文,我会删掉许多问题,只留下重要的三、四个问题放到课堂上讲深讲透,情况肯定好得多。因为重点、难点解决了,次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腾出来的时间,可以多朗读,可以进行很有意义的拓展延伸,要不,做这些工作的时间就没有了。

那么,针对《黄河颂》这篇文章,留哪几个问题一定得在课堂上解决呢?

《黄河颂》歌词的主体部分“描写”与“歌颂”两块内容要分得清;“颂”,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也该知道;还有就是:为什么说黄河“伟大坚强”?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及我们民族的“屏障”?凭什么说黄河可以激励中华民族?这里,最关键的是搞清楚黄河“伟大坚强”(可从黄河的形象与功能角度考虑)在哪里。黄河有怎样的形象?教师可提示:横贯东西,高低落差大,气势磅礴,弯弯曲曲,让人想到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坚强”等等。还有,黄河横贯东西,气魄宏大,就形象而言也是伟大的,再加上黄河千百年来哺育、保卫了中华民族,当然称得上“伟大而又坚强”,而黄河“百折不挠的品质,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更能激励中华民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没有“民族精神上的城防”,光靠“黄河天堑”,终究还是挡不住敌人进犯的脚步的啊。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

讲深讲透了以上这些问题,学生再回过头去看这歌词,理解的深度自然就很不一样了,朗诵起来感情也肯定充沛多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李镇西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阅读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是啊,我想,这该是我努力的方向。好几年前,本人上冰心的《纸船》,就是先由学生提问,然后由学生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解决。课上得自然、潇洒、随意。但如果学生的基础实在太差,作品的有些内容又太深奥,我们的课程又有相应的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还能“信马由缰”地上课吗?

对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问题不能回答的学生来说,“预设”,是必需的;他们不思考,你迫使他们思考也是必需的。关键是,你得“预设”“牵一发而动全身”、“触类旁通”的主问题。你提出的问题,也允许他们回答不出,但是,在你形象透彻地讲解的时候,学生在仔细倾听,学生能心领神会,心有共鸣,这样,我们教学的目标不也就达到了吗?这同样也是“以学定教”啊!

(三)升A诗情:推而广之的引入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在抗战时期,当演出队把《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音乐作品演出完毕,其所产生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想见的。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点,我们可以把田汉的《毕业歌》拿来(屏显歌词),声情并茂地朗诵给他们听,再把这首歌很富有表现力地演唱一遍(或放录音),然后让学生齐读,齐唱。在这样的歌曲感染下,人的爱国心不被激发出来是太有难度了!如果课堂时间允许,还可以放《松花江上》给学生听,可作适当的点拨、讲解。这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越来越浓,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声构图,激情引形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而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巧妙恰当地呈现,就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如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一文,我首先给学生播放刘三姐的音乐片段,让他们从甜美的山歌中去感悟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然后,我让学生用心聆听录音朗读,从听觉上去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赏析课文的三个场面: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金满斗会)时,我把预先准备好的有关云南歌会的画面,如歌唱环境,唱歌人的衣着服饰,歌唱时的热闹场面等配合音乐有序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了解了云南歌会,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激起了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又如诗歌《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是一首反应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2,学生对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3,播放有关黄河的画面并配词,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4,带着从音乐,图像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收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在他们读了课文后,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两组画面,一组展现过去的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罗布泊,而另一组则展现现在已消逝的罗布泊,这里一片死寂,胡杨林成片死亡,枯木哭泣,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倍感凄凉。两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我顺势让学生思考:罗布泊过去是仙境,是绿洲,为何会变成一片死海,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学生们议论纷纷,而后又陷入了沉思,显然,这些形象的画面已经让他们感到痛心,这人为的悲剧又怎能不让他们深深的反省呢?从而真正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跨越时空,丰富想象

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文学特点,不仅注重领会极其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像。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代,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节奏的处理,无不展现美得身姿,从而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这里,多媒体那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的优势是派上用场了。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感受逼真的情境,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四、营造氛围,以听促读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声部;歌唱声部;艺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16-02

一、钢琴声部与歌唱声部的关系

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以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有力地参与、促进、完善了整个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与主题思想的表达,同时也使它上升到和歌曲中词与旋律形成高度一体化的重要地位。

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具有与生俱来的多愁善感与包罗万象,给作曲家的创作以极高的要求,对作曲家灵感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刺激。要想用音乐来表达诗,尤其是用浪漫主义的音乐来表达,似乎是天作之合的。但声乐旋律这一个单纯的声部在表达起来却总显得有心无力和势单力薄,虽然人声旋律会有与语言节奏、重音的契合,也从一定层次上有语气、情感的表达,但作曲家还是把更多的表情与内容的任务交给了钢琴。钢琴的多声部性质可以从和声、旋律、调式、织体、结构上强化人声的表达,而人声表达不出的东西,钢琴又会加以补充。

钢琴的前奏常常起着预示歌曲主题思想,营造音乐氛围,确定调性、速度,引导合作者投入作品意境的作用,在演唱的间隙,钢琴伴奏则辅以对答呼应、变化重复或华彩经过句等间奏,实现歌唱声部的深化、转折,推动整个音乐作品的发展。

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部分有时甚至比歌唱更为重要。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即使将其伴奏单独拿来演奏往往也能像一首完整的乐曲那样感人和富于艺术魅力。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与音乐旋律的完美结合,使艺术歌曲的表现更赋予诗意的境界,体现出丰富而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一)主次关系

钢琴相对于人声来说,在诠释诗词的内蕴及音乐表达的地位分量、角色分配上处于相对较为次要的位置,主要通过调性、和声、织体及适宜的速度、力度和节奏型来衬托背景、描绘意境、渲染气氛和情绪。

此时的伴奏在音色和力度变化上应极具控制力,才能准确描绘歌曲所需的场景和意境,达到完美的陪衬效果。

谱例1《黄河颂》(右上)

(二)平衡关系

钢琴与人声不分彼此,在份量上大体相当、在音乐表现上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主与次。钢琴伴奏部分给予人声的重复,加强了音乐的旋律性,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前奏、间奏、尾声部分的表现同时也使钢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两者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谱例2《黄水谣》

(三)主导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钢琴在表达内容、情感、事件、人物的强化补充、深层揭示功能越来越突出。

(2)钢琴在声部的厚度上,以及前奏、间奏、尾声的篇幅上,都有超过人声的份量。

(3)钢琴的独奏性大大增强。

如《黄河颂》中钢琴伴奏声部的厚度就超过了人声的份量。

谱例3

再如《黄河怨》的前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性,钢琴的独奏性也大大增强。

谱例4

谱例5

二、钢琴声部与歌唱声部的配合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三首独唱曲从钢琴伴奏和歌唱者配合上来说,《黄河颂》和《黄河怨》比《黄水谣》要复杂些,《黄河颂》的伴奏由于复调性的因素较多,歌唱者很不容易与伴奏者配合好,那么,伴奏者就应该照顾到歌唱者,在歌唱进入之前或减慢速度留气口,或加强重音给予提示,使歌唱者自然进入乐句,与伴奏者达到完美的配合。《黄河怨》由于戏剧性很强,歌唱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在演唱时节奏会比较自由,所以伴奏要紧跟着歌唱着的情绪,把握好节奏,达到完美的合作。《黄水谣》相对于前两首要简单一些,在伴奏中也采用了一些支声复调的创作手法,在弹奏过程中要仔细聆听歌唱者的旋律,不要使伴奏的音量过大而影响到歌唱者,从而达到完美的陪衬效果。在实践中,歌唱者应与伴奏者共同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学习和研究,掌握作品的风格、调性结构等,然后二者在合作中,在情绪、速度、音色、音量呼吸的气口等方面尽量做到统一,从而完美地演绎音乐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伴奏家李斐岚教授所著的《钢琴伴奏艺术纵横》一书中专门谈道——“为艺术歌曲伴奏,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伴奏者要像歌唱者那样以主人翁态度对待艺术歌曲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声乐部分有同等艺术价值的钢琴伴奏。

2、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并竭力挖掘以诗文谱曲的深刻内涵,使自己融于作品的思想感情之中,采取恰当的音色控制及合理的速度(含相对速度一自由速度)、力度、节奏、句法、表情处理等。

3、以丰富的想象力去体验及泣染作品的特定意境,以达到更有力地表现出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内心活动的目的。

4、有意识地处理好艺术歌曲伴奏中常用的伴奏手法(意外和弦、突然转调、调性对比等)充分揭示作品的内涵,使之更富艺术魅力。

三、结语

钢琴的声乐伴奏艺术,是在伴随歌唱家演唱,通过与歌唱家同舟共济地合作,让歌声、琴声水融,使歌唱水平、演奏水平得到充分的乃至超水平的发挥,在共同完成音乐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伴奏者在与歌唱者配合时必须认真去聆听歌唱者所表现的一切,而且做出敏感的反应,这并不意味着伴奏者只躲在影子里成为歌唱者的附属品,有时候,伴奏者要像指挥家那样,利用速度、节奏和句法等,去引导歌唱者,歌唱与伴奏是塑造歌曲时的共同作业者。

参考文献:

[1]于苏贤编著.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增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2]陈白华著.怎样为歌曲配钢琴伴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

[3]陈国权著.歌曲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4]黄叶绿编.黄河大合唱纵横谈.新华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1.引言

现代诗歌的形式比较自由、音律较为灵活、情感较为深厚,主要通过感染力较强的文字形式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对读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及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能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但是对现代诗歌的知识点却难以了解[1]。本文通过对现代诗歌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文学魅力,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本文由收集整理赏能力。

2.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2.1了解背景,拓展阅读面。

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老师不仅需要对诗歌本身进行详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诗歌寓意等)进行讲述,从而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有关诗歌的影片或者歌曲,来深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认识。例如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通过播放影片《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万丈狂澜的景象,并通过欣赏赞歌《黄河颂》来体会当时作者创作时慷慨激昂的情感[2]。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深深体会作者歌颂黄河的深意,同时强化爱国精神。

2.2吟诵诗歌,感受情感美。

在初次朗诵现代诗歌时,我们只能简单地掌握其基本音律和表层含义,不懂作者创作的深意和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也成了现代诗歌教学难点之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来增进对诗歌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朗诵我国现代诗歌代表人之一舒婷创作的《致橡树》时,初读时我们只知道这是一首主题为爱情的诗,再次朗读时则可以了解诗歌中 攀援的凌霄花 、 痴情的鸟儿 等具有象征意义诗句的含义,经过反复的朗诵才能了解 橡树 与 木棉 的爱情观念,体会作者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同甘共苦、情投意合的爱情观念[3]。在朗诵时可配以适合的音乐,以营造出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2.3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现代诗歌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很抽象,存在很多的象征性词句,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教师在现代诗

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对诗歌中的 山 含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好像自己就是诗歌中爬山的人,吃力地爬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让学生感受到 山 所体现出来的沉重感。又如《秋天》一文展现的是乡村秋季的景色,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好像看到了乡村的农舍,捕鱼渔船,还有幽静的山谷[4]。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4创新思维,尝试诗歌写作。

学以致用 充分说明了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要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我们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模仿的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一方面巩固课文知识,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学习《理想》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以母爱为创作主题写道: 母爱如雨露,滋润我的心田/母爱如阳光,温暖我的心怀。 这些语句虽然略显幼稚,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不仅提高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而且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

黄河颂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抒情歌曲;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职称论文

冼星海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为数不多的创作体裁广泛、作品成果丰富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是我国音乐的民族瑰宝,被人们广泛流传。解放后至今,文艺界对冼星海及其作品的研究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理论成果非常丰富,提升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作曲家的认识高度,树立了他在我国音乐界崇高、不可动摇之地位。

冼星海抒情独唱歌曲的创作大多数在他从回国之后,至前苏联之前的这个阶段。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它们在冼星海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抒情独唱歌曲是一种声乐体裁,类似于普通的艺术独唱歌曲,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和普通独唱歌曲不同的是,它们贴近现实生活,反应时代强音,更讲究情感的宣泄,情绪的表达,旋律更为悠扬,曲调朗朗上口。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纯抒情性的艺术歌曲,如《夜半歌声》、《热血》、《江南三月》等;一类是富有战力的反抗外敌侵略的革命歌曲,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黄河怨》等。他所创作的抒情独唱歌曲一般有以下四个特征: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

一、形象化的音乐特征

在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常常以革命群众或生活中的普通人为创作对象,他是继聂耳之后又一个注重音乐形象刻画的作曲家。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冼星海的音乐既能充满深刻的表现力,又可以使得深刻性与易解性达到融合。作品常用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以及清晰、规整的构思来完成作曲家对形象化的追求。

在上文对歌曲《黄河颂》的分析中,笔者提到过,这首歌曲就是冼星海注重形象化创作的典型力作。冼星海在创作《黄河颂》旋律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他曾对别人说:“《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个,但一个也不能令我满意。今天我又写了一整天的《黄河颂》,到现在还没有完成······我一定要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新风格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情感的颂歌旋律。······昆曲是有些旋律带点颂歌味道的,但不能表现出黄河的伟大战斗气概。”1现在看来,冼星海的踌躇是因为冼星海找不出能够刻画黄河形象的旋律,黄河既浩瀚又宛转,总的说来又很壮丽,集众多特点于一身着实给创作增添了难度。不过,最后在作曲家的努力下,一条既雄伟又刚强的旋律还是出现在他的笔下,黄河的体态和性格、精神,都在《黄河颂》的旋律中展现。

冼星海的形象化创作手法在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描绘时也表现得十分非常惟妙惟肖。如在《江南三月》中,三段歌词分别呈现了蝴蝶纷飞、柳叶长垂、油菜花开等自然环境的景象,作曲家在音乐上灵活的以附点节奏为素材,以平缓的旋律进行为形象刻画手法,描绘了这些自然景象灵动的气息,对初春之时万物苏醒、大地回春的环境做了精准的勾勒。再如《二月里来》,歌曲歌颂的是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努力生产、自给自足的生活景象,作曲家对于这样的画面也做了恰当的处理,旋律走向和节奏安排以及艺术处理都尽可能满足了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我们在演唱这首歌曲之时,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的老百姓生产劳作的图画。

二、乡土化的音乐特征

在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歌曲中,十分注重对民间音乐素材的使用,他可以根据不同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加工改变民间音调,使之符合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非常富于民族特点而又富于不同个性特色的歌曲。关于民族音乐形式,冼星海说到:“民族形式是反映某个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的方式,是形成民族特有的风俗与气派的一种东西。”他还进一步指出:“重视民族形式问题还能提高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2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民族形式的被尊重,无疑是发扬民族的自尊心也就是一切艺术都不应该忽略的一点。”3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令冼星海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

《二月里来》是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的《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分节歌曲。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南方民间小调的色彩,采用了我国五声音阶创作,属于降a宫调式。歌曲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委婉,感情细腻而真挚,具有清新的民族风格。

谱例一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谱例看出,歌曲的结构短小,是由承上启下的四个乐句组成,一般的江南民歌也都是这种结构模式特征。旋律没有大的起伏和跳动,基本上在五度之内上下波动,也显示了南方民间音乐含蓄、内敛的性格。节奏上附点音符的使用增添了惬意之感,哼唱起来更有朗朗上口的轻松愉悦,而这首歌曲比较特殊之处在于句尾长音的停顿总用装饰音来修饰,巧妙而衔接自然。

不仅是《二月里来》这首短小的歌曲具有强烈的乡土特征,《黄水谣》这种长大的抒情歌曲中也蕴藏了强烈的民族气息。《黄水谣》由三个乐段组成,其中第一乐段,无论从调式调性还是转调手法上看,都彰显民间音乐风格及民间音乐创作手法。

谱例二

这首歌曲第一乐段建立在e宫调式上,但旋律的第一句却让人在调式上产生b徵的感觉,而从第二句开始,歌曲就慢慢地向e宫调式过渡,这种转调手法类似于民间移调,不用特定的和弦模式,通过音与音的自然衔接,不露痕迹地将音乐过渡到同宫系统的其他调式当中。旋律上的起伏比较大,这一点又与陕北地区民间音乐的地方特色相关,陕北民歌向来以高亢、率真见长,而笔者认为,《黄水谣》的这段旋律之所以采用起伏大跳的旋律手法,除了描绘黄河翻滚流淌的气势之外,也包含着陕北民间音乐的性格特征,歌曲中的乡土化特色展现的清晰明朗。

冼星海歌曲的乡土化特征,不单单体现在旋律的安排上,在节奏节拍的处理方面也体现着民族特色,有很多歌曲的节拍经过多次变化,如《黄河颂》从2/4到3/4,再到2/4,最后变成4/4,这种节拍变化类似于我国民间音乐灵活的板式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民间乡土感。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旋律还是节拍,“乡土化”特征在冼星海歌曲中的展现是多角度的。不难发现,冼星海十分擅长研究民间音乐的特征,并且能够巧妙地将民间音乐音调运用在自己的歌曲当中,这种做法体现了作曲家的民族精神,也用实际作品向人们展现了他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雄壮美的音乐特征

冼星海在纪念他的老师法国伟大的作曲家保罗.杜卡的文章中曾这样写到:“这导师的最大贡献,除了雄厚的,富于伟大想象的作风,准确的表情,平衡而紧凑结实的曲体之外,他是被称为”近代音乐的‘力’,我现在写信来纪念他,正不知我国的音乐界,几时才能把一点这个‘力’移植到我们祖国奄奄的乐魂里。”4通过冼星海的文字,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冼星海在音乐上的审美追求——力量,他对这种雄壮美的喜爱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本人人格中的雄壮美、崇高美紧密相连的。

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常常彰显伟大的气魄,雄亮、宏伟、充满气势的音乐风格在冼星海作品中颇为常见。他当时所处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急需有能够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出现,于是他便创作了一些关于抗敌的革命歌曲,如《太行山上》就是这样的作品。他认为:“只有民族性的壮气,才能启发整个民族的兴奋。歌声越是激昂悲壮,民族的前途就可以肯定是越来越有光明。”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雄壮美”这一艺术特征主要通过一下几种创作手法来完成。

1、大跳音程构成的起伏性旋律。

在《黄河颂》中,一句旋律从d1进行到f2,一个十度的跨越立即彰显大气凛然的气魄。而后,旋律经过几个来回又恢复到e1,形成此起彼伏之感,浑然有力。谱例三: 2、由密集逐渐变为宽广的节奏

让我们看看《黄河怨》的例子,谱例六这一句的节奏先以6/8拍宣叙的特征密集地涌出,之后的3/4拍突然放缓,增强了顿挫及力度感,由快到慢、由密到缓,使听众感到了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为之后的爆发作了铺垫······最后,“血”字上拖腔的使用,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平稳感,扩大律动,直到“债”字6拍的出现,节奏放到了最宽限,大气之感又展现得酣畅淋漓。

谱例四

3、赋予力量感的长时值尾音

与其他作曲家的创作特征不同,在演唱冼星海的抒情歌曲中,尾音的时值经常偏长,并需要演唱者赋予强大的气息及力量,这类音符往往象征必胜的信念以及永不服输的精神,一股雄壮的气势直冲而上。尤其在歌曲的结尾,这种长音频繁出现,并且在一个较高的音区展现,形成慷慨激昂的高潮。

冼星海这种“雄壮”的创作风格不仅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冼星海人生经历的坎坷与磨难也造就了他的意志,使他的人格气质中蕴藏着一种永不屈服的斗争力量。冼星海的学生李凌在回忆中谈到:“对于打击,星海是永远也不愿低头······星海对于温柔,或者说消极的哀怨、忧郁,好像没有缘份一样。”他的朋友马思聪对他的印象是:“星海什么都不怕,他是连学不好也不怕的······他的纪事是一连串的苦斗······他有气魄,有粗野的力,有诚恳的真情。”5的确,冼星海的作品除了体现宏伟磅礴的气势和势不可挡的战斗精神之外,也仿佛在教育人们对待困难要有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当挫折摆在眼前的时候,不是一味的哀怨,而是要从这种悲痛中挺起来,要从痛苦中获得重生的力量。在冼星海的歌曲中,我们很少能听见哀怨的小情调,那不属于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我们能够找到这样痛苦哭诉的音乐段落,但跟随着的往往都是痛苦中的觉醒,音乐在叹息之后总是呈现大段有力量的旋律,鼓励人们重新崛起。从人生观到社会价值观,冼星海都秉承着一股坚忍不拔的力量之美,在他的歌曲中,永远是压不倒、战不败的雄壮之胸怀。

四、细腻化的音乐特征

所谓的细腻化表现手法在音乐学术界中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细腻化的表现最显著的特征是用简练的创作手段勾勒细致的艺术情感。在中外史上具有细腻风格的抒情歌曲曲库中,大多采用的艺术手段都不是夸张、复杂的,朴实、含蓄的旋律、节奏和装饰展现的艺术气质才最涌入人们的内心深处。冼星海的歌曲《夜半歌声》就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这首歌曲处处让人觉得细腻、委婉,耐人寻味。比如说在描写夜半情景的时候,歌词中写到“风凄凄,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每三个字的旋律都表面听起来感觉在同一音高上,这种做法恰到好处的勾勒了阴冷、潮湿、凄凉的夜晚,而我们仔细观察谱例,会发现旋律并不是单一的在同一音高上反复出现,而是有向下二度的游离(如“雨淋淋,花乱落”),这就是细腻的表现,正因为有这种小幅度的旋律运动,人性化的味道才流露出来。 歌曲《黄河之恋》是电影《夜半歌声》的插曲,它被当作一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在当时轰动了全国。救亡歌曲一般具有战斗精神,旋律果断、刚烈,进行曲式的风格融入其中。这首歌曲的引子很有特点,是主人公向母亲陈述的一句话,这句旋律有宣叙调的叙述特征,而结尾的四个字又带出了悲壮的情感,旋律转换成长线条的音调组合。

谱例五

从宣叙转咏叹,细腻的情感不经意间流出,旋律在五度音程之间起伏徘徊,既包含着无奈的情绪又预示着反抗。由于歌曲后半部分激烈斗争的音乐风格,对比之下这一句引子更显精致,韵味十足。

从多处细腻化的表现手法上看,冼星海不失为既拥有博大气度,又拥有细腻情怀的作曲家,他对自己作品的创作态度,永远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

结语

冼星海的声乐作品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抗日救亡情绪日益高涨的那个时代,冼星海的歌曲就像人们的精神支柱,只要唱起那些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歌曲,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就能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冼星海的抒情独唱曲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价值,这些歌曲在形象化、乡土化、雄壮美、细腻化等多个层面都有突出的表现,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特征经常会结合在一起,我们通常可以在一首作品中品味到多种感觉,这也是一般抒情歌曲所难以达到的意境;历史地位上,由于冼星海的歌曲民族化、普遍化、世界化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国内乃至国外的一致认可,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一面音乐史上具有英雄般气质的伟大旗帜。到了21世纪的今天,冼星海的这些歌曲依然唱响在各种舞台,经典的意义在于,可以沿着历史的河流延续到未来。

冼星海不见得是我国音乐史上创作抒情歌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但他的这些作品绝对在价值上有突出的意义,在歌曲中,抒发的是大情、大爱,而不是小情绪、小资调。大而不空,则表现在作曲家对每一乐句的仔细酝酿。正是由于本人博大的爱国主义胸怀,造就了抒情歌曲同样具有的爱国主义艺术曲风。笔者深信,这些作品一定能在人类音乐的历史足迹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注释:

1 选自《冼星海全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2 参见《从文化学角度谈冼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罗小平,《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3 参见《冼星海的音乐观》,梁茂春,《音乐研究》,1985年04期。

5 参见《冼星海的歌曲创作》,李?缑瘢?度嗣褚衾帧?985年06期。

参考文献:

1、选自《冼星海全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2、参见《从文化学角度谈冼星海审美趣味的形成》,罗小平,《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3、参见《冼星海的音乐观》,梁茂春,《音乐研究》,198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