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费调查(精选5篇)

  •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对所调查地方的情况介绍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调查的地区是西安。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院校机构36所,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西安地区学生众多,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消费观…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精选5篇)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学经济;广告;大学生;影响

“开学经济”主要指的是部分媒体提出的在开学期间,商家针对即将开学的学生群体,以打折、送赠品等活动形式,刺激学生的购买欲望,从而促进市场短暂繁荣的一种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开学经济”中商家推出的广告宣传活动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程度。

对所调查地方的情况介绍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调查的地区是西安。西安是中国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院校机构36所,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西安地区学生众多,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消费观念。因此,选取的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其间,抽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9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2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210份,其中,在收取问卷的过程中,有西安邮电大学1份、长安大学1份、西安美术学院1份,由于不在选取的学校之列,所以将此3份问卷归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为98.6%。

开学期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映。除了刚性消费需求外,大学生消费还存在着很大的从众心理,商家抓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文字、图案、色彩、音效等视听刺激因素,来刺激和强化大学生的购买需求,从而达到促成购买行为的目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开学前期都有购买商品的需要。当问及“会不会在开学前期特意买一些东西为新学期有一个新的开始做准备”时,有77.3%的学生表示“会购买”,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会购买”的占到83.5%;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会购买”的占到71.8%。而仅有22.7%的学生表示“不会购买”,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不会购买”的占16.5%;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不会购买”的占28.2%。可见,在开学之初,大部分学生都会购买新的商品,为新学期做准备。这样,就为商家的广告宣传活动产生巨大影响留足了空间。

大学生在开学前期购买的商品主要有以下五类,即服装、文具、电子产品、图书及其他。在开学这个特定时间,选择购买“服装”的学生占44.4%,选择购买“文具”的学生占38.6%,选择购买“电子产品”的学生占30.9%,选择购买“图书”的学生占38.2%,选择购买“其他”的学生占8.7%。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服装”、“文具”、“图书”、“电子产品”、“其他”。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开学前,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购物的消费心理。认真分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商家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消费心理来设计广告宣传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购买自己的商品。

大学生对广告的接受程度

在开学前夕,学生有诸多的消费需求,商家利用学生的心理,推出一系列诱人的活动,如打折、送赠品、送奖券等,吸引学生购买商品。商家利用这些广告活动,为学生们设置议程,影响他们在开学前这段时间联想到商家所推介的这些商品。

当问到“什么样的广告更容易让你印象深刻”时,有38.2%的学生选择的是“购买现场的活动”,32.9%的学生选择的是“好的广告语”,23.7%的学生选择的是“精彩的画面”,只有5.2%的学生选择的是“明星”。由于受知识背景、周围环境、经济情况等的影响,大学生更加注重的是一些实际的东西,购买行为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商家针对这样的消费群体,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也赢得了不少受众。

广告策略对学生购买行为的影响

广告作品的心理渗透力直接影响着广告宣传活动的效果,现代广告就是通过一系列心理策略来吸引受众的。在“开学经济”中,商家主要利用的是吸引注意策略和需求导向策略,给学生造成一种“快开学了,大家都在为新学期做准备,你在干什么”的印象,吸引众多的学生购买商家自己所推介的商品,从而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在调查中,当问及“在开学前期购买的商品有没有受到商家宣传的影响”时,57.6%的学生认为会受到商家宣传的影响,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会受到商家宣传影响的占59.4%;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会受到商家宣传影响的占56.1%。42.4%的学生认为不会受到商家宣传的影响,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不会受到商家宣传影响的占40.6%;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不会受到商家宣传影响的占43.9%。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购买商品还是会受到商家宣传的影响的。当问到“开学前夕商家做的宣传有没有必要”时,有85.4%的学生认为是必要的,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必要的占91.7%;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必要的占79.85%。只有14.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没必要的占8.3%;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没必要的占20.2%。从这样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商家的宣传对他们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对企业及其商品的认识和自己的需要心理,产生购买欲望,拟定消费行动的计划和步骤,最后把计划付诸行动,完成消费行为。由于商家的大力宣传,对学生认知和情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就会做出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冲动性购买是指学生在尚未意识购买需求或者形成购买意图之前进入购物场所实施购买的一种购买行为模式。冲动购买可界定为在购买地点做出购买决策的购买行为模式,或称“事先尚未计划的购买”。开学前期的购物行为多属于提醒式冲动购买和计划的冲动购买。一是通过商家的提醒,即陈列一些学生需要的商品,并且伴有购买活动,这样,学生意识到要开学了,要为新的一学期做一些准备,所以就买了一些商品,做出了购买行为。二是学生本来就打算在开学之前买一些商品,但还不确定,比较犹豫,而当看到商家的一系列广告宣传活动之后,就立即做出了购买行动。

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商家以打折、‘买一送一’、赠礼品等的大力宣传下,会不会多买一些商品”时,有66.8%的学生认为“会”,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会”的占71.9%;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会”的占62.4%。只有33.2%的学生认为“不会”,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不会”的占28.1%;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不会”的占37.6%。在这样的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商家的广告宣传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刺激学生做出了冲动性的购买行为。同样,当问到“有没有因为商家的宣传而购买一些自己原本没有打算购买的商品”时,有59.9%的学生认为“有”,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有70.1%认为“有”;在调查的男生中,有50.9%认为“有”。这样看来,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购买冲动,这就是大部分商家将眼光对准女生的原因。比如,走在大街上,卖女性服装的店铺永远多于卖男性服装的店铺。而有40.1%的学生认为“没有”,在调查的女生中,认为“没有”的只占29.9%;在调查的男生中,认为“没有”的占49.1%。可见,大多数男生的购物冲动性心理是小于女生的购物冲动性心理的。从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学生还是会购买没有在计划之列的商品的。商家的一系列宣传活动,重要的就是激起学生的购买冲动,从而达到大力销售自己商品的目的。

“开学经济”中广告宣传的利与弊

首先,学生购买到实惠的东西,节省了金钱。商家在开学前期所做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这样既为商家赢得了利润,同时也节省了学生的开支。也许学生平时花的同样金额的钱,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也就是学生愿意选择开学前期购买这些商品的一个原因。在调查中发现,有66.8%的学生认为“会”在商家以打折、赠礼品等大力宣传下多购买一些商品。

其次,学生购买目标明确。在开学这段时期,商家宣传的商品都是特定的,主要针对的是即将开学的学生,商家用实物展示、平面宣传等一系列广告宣传活动,将学生吸引到自己宣传的商品上。在调查中发现,有38.6%的学生会在这个时间选择购买文具,有38.2%的学生会在这个时间选择购买图书。在这个特定时段,学生对学习用品有需求,商家针对这种情况,推出自己的商品,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电子产品也在这个时期大力宣传,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群体去购买。在调查中发现,有30.9%的学生会在开学前这段时间选择购买电子产品。商家利用开学这个机会,宣传自己的电子产品,推出一些优惠活动,使学生认为在开学的时候购买电子产品是最好的时间,并做出购买决定。这就是商家利用广告宣传的结果。所以说,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学生选择购买的商品的目标比较明确,主要集中在文具、图书、电子产品等商品上。

由于广告的极力宣传,使学生大量购买商品,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在调查中发现,有42.7%的学生月生活费在500~700元之间,可以说是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水平。同时,调查发现,在开学这段时间,有49.3%的学生认为购买物品所需的花费不及月生活费的25%,有43.9%的学生认为占月生活费的25%~50%,有6.8%的学生认为超过月生活费的50%。可以说,在这期间,一部分学生有接近一半的生活费用来购物消费。

在调查中发现,当被问及“购买的商品是否都是必需品”时,有63.3%的学生认为自己购买的是必需品,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有63.9%认为是必需品;在调查的男生中,有62.7%认为是必需品。同时,有36.7%的学生认为自己购买的不是必需品,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有36.1%认为自己购买的不是必需品;在调查的男生中,有37.3%认为自己购买的不是必需品。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购买的商品并不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商家的大力宣传,刺激学生进行购买,商家更加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否造成浪费。

当被问及“在开学期间的购买活动有没有造成浪费”时,有64.3%的学生表示给他们造成了浪费,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有74.2%表示给她们造成了浪费;在调查的男生中,有55.5%表示给他们造成了浪费。有35.7%的学生认为不会造成浪费,其中,在调查的女生中,有25.8%认为不会造成浪费;在调查的男生中,有44.5%认为不会造成浪费。从调查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给自己造成了浪费,其中,女生认为造成浪费的比例大于男生的比例。由此可知,女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从而冲动购物。

大学生因为攀比、求新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开学期间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商品,甚至有些是自己不需要的,造成严重的浪费。商家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应该看重长期效益,而不是只看见眼前利益,要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意识,崇尚低碳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作为学生,应该合理消费,转变自己的消费观念,树立良好的消费观。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第2篇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海棠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xxx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 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第3篇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 xx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 消费观 合理消费 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成功加入WTO,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随之越来越高,消费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高校的大学生,主要以19~22岁的本科生为主。他们出生在80年代以后,也有一部分已经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生活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消费环境中,他们追求新异,敏锐的把握时尚。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手机,MP5,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年。与此同时,网络消费日益成为他们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他们尝试新式发型,购买品牌服饰,高档生活用品,对新出现的各类消费方式勇于尝试。

一、调查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位于洛阳市的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接受调查者共2000人,均为这两所学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涉及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以及消费期望四个方面。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其中河南科技大学1000份(男生437人,女生563人),剔除无效问卷44份,收回有效问卷956份,有效率95.6%;洛阳理工学院发放1000份(男生607人,女生493人),剔除无效问卷58份,收回有效问卷942份,有效率94.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8岁。

3.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发现洛阳市大学生消费结构有以下几项特征:

1.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仍为父母,且其月可支配费用成“橄榄状”

调查显示,以父母作为主要生活费来源的人数占到了82.26%(见表1 大学生经济来源统计表)。相较于单纯依靠贷款、助学金而言,大多数学生还是很愿意通过兼职打工来赚取部分生活费用。

表1 大学生经济来源统计表

金额比例(%)

家庭 82.26

打工 3.82

借贷 7.43

助学金 5.68

其他 0.81

总计 100

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5.3%的同学希望通过兼职打工养活自己;表示非常不愿意、不愿意和比较不愿意的同学共占24.7%。(见图1 大学生月是否愿意做兼职的饼状图)持此观点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时期应该专心读书,兼职打工的机会成本太大,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总额分布呈现为“橄榄状”,并主要集中在3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之间,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7.55%、34.28%。少于350元或多于8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每月可支配额在800元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仅为16.77%,有12.40%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生活费总额在300元以下(见图2 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饼状图)。

图1 大学生月是否饼状愿意做兼职的饼状图

图2 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饼状图

2.通讯网络费用过高,成为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的最大消费者

进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样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他们的消费已明显呈现多元化趋势,影音娱乐已经成为他们的消费热点。在被调查人群中,手机的拥有率高达98.43%,其中78%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

调查发现,64.86%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9.67%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见表2 大学生月手机费统计表)

且男女生手机价位差异较大。男生手机价位大都集中于800元~1400元,高档机型在男生中较为普及。女生手机价钱多集中于500元~1100元,大都为中低档手机。

同时,有40%的同学拥有MP5、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这些都说明当今大学生的消费已出现个性分化,多元化倾向逐步凸显。

3.“享受性”消费普遍存在,并出现部分应酬性质消费

在现代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一个高消费的群体。因为大学生都很年轻,没有经济来源,主要花的还是父母的钱,习惯于安逸的生活,处理不好享受与学习的关系。随着社会休闲娱乐活动的不断发展,应酬、交际、K歌、上网、旅游等“社会风俗”已渐渐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他们推崇的是“与社会共舞”。享受性消费在大学校园中生根发芽。“您每月的娱乐方式主要为什么?”,大学生的选择主要集中于看电影21.8%、上网37.2%、逛街16.2%、体育运动13.7%、KTV6.4%、其它4.7%(见表3大学生娱乐消费支出情况调查统计表),这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极不协调,如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形成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的不良风气。

表3 大学生娱乐消费支出情况调查统计表

人数 所占比例(%)

上网 744 37.2

看电影 436 21.8

逛街 324 16.2

体育运动 274 13.7

KTV 128 6.4

其他 94 4.7

总计 2000 100

我们看到,“上网”以37.20%的比例位居首位,远远领先于其他娱乐方式。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8小时。

4.恋爱支出过度,饮食方面开销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2.17%的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50-400元,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800元,甚至更高(例如恰逢一方生日或情人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受调查者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的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以理性把握适度的消费。这点着实是让人感到忧虑。

不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被完全打破。与此同时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方的恋爱支出有时甚至超过男方。传统与现代的不同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5.精神文化消费不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普遍的社会期望看来,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应占有较高的比重。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大一83.7%的学生每学期的精神文化消费还不足50元,大二67.9%和大三72.4%的学生同样如此,精神文化较低者仍占有较高的比重。经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大学内有书籍较为完备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因此,大学生在购买文学著作、报刊杂志和休闲图书方面的开支大大降低。虽然大学生的课业学习负担相对较轻,但多数同学都在忙于看一些有关专业课的书籍和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对其他方面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关注度并不大。然而精神文化消费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平均每月不足十元的精神文化消费现状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6.品牌忠诚度高,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据调查显示,57.28%的大学生习惯于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他们进行消费时在很大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抑或是对某品牌服饰非常偏爱,长期光顾,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对此品牌的较高忠诚度。

7.购买时注重质量和价格,但也存在盲目消费

据调查数据显示,80%的大学生在购买物品时首先会关注其质量和价格。这表明了其在消费时也考虑了自身的购买力的大小和财务状况。但也有的同学存在生活费不足的情况。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消费没有计划性;再有就是年龄较小和社会阅历不足,消费心理不够成熟,生活也不够节俭,存在同学间的攀比,盲目进行消费,出现了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奢侈浪费等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三、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不合理的因素

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追求自我、追求浪漫时尚,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看待社会,独立进行购买行为。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够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因此,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有关,还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首先,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其中充斥着许多的不合理消费理念。大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消费需求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受到不良消费行为的影响。当今社会又普遍重视高消费,崇拜高消费。这种错误的消费理念助长了大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而且,现今社会上流行刷卡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反应敏锐的群体,加之其相对的缺乏自主判断力,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消费的误区。

另外,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当他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诱导时,容易产生购买欲望。大学校园里面大都是同龄人,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中有了兴起的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足,课程安排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而普遍缺少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从而致使校园里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消费氛围。大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大学生合理化消费的建议

当今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没有免疫力,因此作为学校,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规范,促使自己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

1.学校教育是关键,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

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紧密集合,结合当前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建立“节约型校园”,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的规划安排自己的消费,使个人消费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但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的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则是十分有害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当今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2.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合理消费

无论是什么时候,家长一直都是孩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因此,为了让孩子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家长要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和立场,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孩子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还都不够成熟,有时在面对一些消费诱惑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时就需要家长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家长不能为了宠溺自己的孩子而去一味的满足他们的要求,要什么就买什么。而且家长应该谨记:并非是挣钱多就可以挥霍无度。即使家庭条件再富裕,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要求也应给予否定。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到勤俭节约,根据个人的家庭状况进行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五、结论

通过对位于洛阳市较有代表性的两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部分反应总体,了解到洛阳市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结构的突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的大学生月消费大致上成“橄榄状”。其网络消费较高,是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存在享乐型消费,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侧重于时尚消费,精神文化消费较低。甚至有部分同学出现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一些盲目消费现象。

第二,造成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因素较为复杂,牵涉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

第三,为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教育指导。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加强自我控制力,学会合理理财,以形成合理化消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cn/index/0E/00/11/index.htm

[2]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

[3]赵柒斤.大学生消费迈向多元化[N].安徽日报,2005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

1.前言

中学生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当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群体之一,他们的体育消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体育消费的走向。而且中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孤立的消费问题,它关系到中学生在各种价值观形成之前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消费从本质上属于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中学生体育消费是满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活动,它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通过对济宁市第十五中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育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转的合格人才提出对策,引导学生合理体育消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济宁市第十五中学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7人,女生73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与本研究有关的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中学生心理学等相关书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的160名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58份,回收率98.75%,有效问卷154份,有效率为97.46%。

2.2.3 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3.1.1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

通过对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的调查可见,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成熟时期,即使个人的自主性有所发展,但在做出个人行为时,仍然要在心理上得到其同龄群体的认同和支持,一旦自己的行为或言论与周围的人不一致,就会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最初的想法,通过调查可见从众心理的消费动机占23%,从众是中学生消费的一种心理表现,促使中学生中出现攀比的现象,客观上提高了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调查表明,中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受同学朋友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有时有攀比的心理,周围同学、朋友的体育消费水平高的中学生,他的体育消费的水平相对就高。通过体育能得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和认识很多的朋友也是现在中学生选择参与体育的主要动机。(见表1)

3.1.2 对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运动爱好的调查

运动爱好促进体育消费,体育消费促进运动升级。运动爱好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爱好的产生和提高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劳务产生需要时便会对该商品或劳务产生兴趣爱好。当人们对体育感兴趣时,就会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关心,具体表现在对体育信息较为敏感、喜欢收看体育节目等方面。通过调查结果(表2)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运动的有87人,占56.5%,学生对运动的喜欢程度表现为一般的有46人,占29.9%,学生不爱好运动的人数为21人,占13.6%。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运动爱好浓的学生,体育上的消费尤为突出,运动爱好浓厚的学生人均消费额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学生对喜欢的服装、运动项目,以及其它体育商品等,能够不考虑其它因素,而积极选择,有时还愿意花高价、进行体育消费。

3.1.3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男生和女生运动项目的调查

通过(表3)可以看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男生普遍对三大球项目感兴趣,而女生大多喜欢活动量小又易于掌握的运动,比如羽毛球和健身操。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进行体育消费项目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却表现在三大球上。这说明,中学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处于高峰期,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男生则喜欢三大球,倾向激情、对抗、技能与体能和个往,女生则喜欢娱乐平和,倾向形体、情感、运动量较小的运动。

3.1.4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男生与女生一学期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丰富多样,但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喜欢体育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投入在体育上的消费也多于女生。因为男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所以对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械的需求和要求比较高,所以男生的总体消费水平都要比女生略高。

3.1.5 对中学生家庭收入状况的调查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5)可以看出,家庭对中学生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消费问题上也是一样。每个家庭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而这些消费习惯和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女或成员。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对中学生的体育消费习惯和观念产生影响,其高低直接影响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调查发现,家庭收入高的中学生有一定的钱可以自己支配,这样就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消费,家庭收入低的中学生自己可以支配钱较少,体育消费的水平就相对较低。

3.1.6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

体育消费金额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体育消费水平。正如(表1)对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在有效的154份调查问卷中,学生在一学期体育消费的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为27人,占调查人数的17.5%,700—1000元的学生为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3%,400—700元的学生为6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9%,100—400元的学生为2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2%,100元以下的学生为23,占调查总人数的14.9%。(见表6)

通过数据显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在体育消费的水平与其他中学相比还是相对较低的。产生这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3.1.7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体育消费类型的总现状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的有效方法,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推广。现代中学生有较强的健身意识,但他们正处于思想倾向、志趣爱好不稳定、行动易受感情支配的阶段,其行为与意识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体育消费观念淡薄,以及消费意识较差,直接影响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分为三大类:即体育实物型费、体育精神型消费和体育参与型消费。体育实物型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小型的健身器械(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精神型消费包括订购各种体育书报;体育参与型包括培训班学费、体育活动场馆租用费用等。(见表7)

3.2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上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其中体育服装、鞋帽的消费最高。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消费也更加多样化。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

4.1.2 调查显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上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大部分学生选择体育服装、鞋帽的消费,部分学生选择体育器械、体育书报的消费,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健身场馆、体育培训的消费。

4.1.3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体育消费受运动爱好、性别、运动项目、参与动机、闲暇时间以及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4.2 建议

4.2.1 加强对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

4.2.2 引导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中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

引导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树立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切实把“健康第一”作为中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根本宗旨。重视中学生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体育消费以体育参与型消费为主,实物型消费与资源型消费为辅的体育消费结构,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帮助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

4.2.3 克服制约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避免他们不合理的体育消费。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方便中学生选择自己喜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消费观,对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观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体育能得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和认识更多的朋友也是现在中学生选择参与体育的主要动机,正确的引导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合理的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侯亚娟等.对城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6):37-99.

[2]沈幼华等.影响上海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4):89-92.

[3]张小玲.我国体育的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17.

[4]薛林峰等.浙江省中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1):58-77.

[5]张辉,罗建英.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