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前线指挥官(精选5篇)

  • 寒冷前线指挥官(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防雪盲在野营拉练中如果赶上雪天,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长时间作用于人眼,会造成眼角膜损害,引起暂时性的视力障碍,即雪盲。预防时要注意:在雪天最好戴上有色眼镜,如果一时无法找到有色眼镜可放低帽檐、眯眼或用纱布、有色玻璃纸等遮于眼前,避…

寒冷前线指挥官(精选5篇)

寒冷前线指挥官范文第1篇

防冻伤冻伤是一种寒冷性皮肤病,是部队冬季野营拉练期间的常见病,也是卫勤保障的重点。冻伤一旦发生,会给参加拉练的官兵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影响拉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应加强预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教育;二是要强调“以动防冻”的原则,避免长期站在冰冷的环境中不动;三是督促官兵增加防寒衣物,携带绒手套、棉帽、棉毛袜、棉鞋,保持衣袜干燥;四是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采取搓手、跺脚等方式增加人体的产热量;五是尽量选择向阳、背风的场地作为休息点;六是休息时不要解开衣扣、摘帽、迎风站立,也不要在山顶休息或进行讲评;七是改善官兵的饮食结构,多供给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食物;八是要保证参加拉练的官兵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脚、睡上热觉;九是医务人员发现官兵出现冻伤后要及时给予处理,防止病情进展。

防脚泡冬季野营拉练,由于徒步长途行军,部分官兵的脚上容易起水泡,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鞋袜要合适。鞋子比脚大一横指为宜,不可过小,最好穿半新的胶鞋或棉鞋,鞋带不要系得过紧,袜子要无破损、无皱褶,保持清洁、柔软、平坦,鞋内进沙上后要及时清除,并保持鞋袜十燥;二是行军时脚步要均匀,全脚掌着地,落地要平稳,不可时快时慢,尽量跟上队伍,不要掉队;三是中间休息时要整理不合适的鞋袜,并抬高下肢,以减轻下肢淤血,解除疲劳;四是临睡前最好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脚掌部位应用手按摩或在脚突出部位涂搽油。若发生脚泡,可采用将泡穿刺与引流进行治疗,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然后用碘酒、酒精局部消毒皮肤,再用消毒的针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流出,然后用消毒的马尾(也可用手术缝合线)穿过脚泡引流。切忌把脚泡上的皮肤剪掉,以防感染。

防雪盲在野营拉练中如果赶上雪天,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长时间作用于人眼,会造成眼角膜损害,引起暂时性的视力障碍,即雪盲。预防时要注意:在雪天最好戴上有色眼镜,如果一时无法找到有色眼镜可放低帽檐、眯眼或用纱布、有色玻璃纸等遮于眼前,避免光线直射。

防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又称压力性骨折,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下,因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致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现象。身体状况不佳或是肌力不足时容易使肌肉产生疲劳,从而增加发生疲劳性骨折的几率。预防时要注意:一是提前通知参加拉练的人员,使其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物资准备;二是在拉练前一两周安排时间进行适应性训练,遵循逐渐加大强度的原则,使机体逐步适应训练,发挥最大能力;三是每次出发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关节韧带拉开、全身的肌肉达到平衡;四是参加拉练的人员要了解一些运动医疗卫生常识,做好自我防护;五是加强营养,并适当加大维生素D、钙的摄入。

防胃肠痉挛胃肠痉挛多是由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饭后活动量过大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胃肠部发生疼痛,轻者出现钝痛、胀痛,重者阵发生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及上腹部。发生这类腹痛后应在腹部热敷,以缓解痉挛。预防时要注意:出发之前不要吃得过饱,刚开始的行军速度不要过快,注意对腹部的保暖,特别是睡觉时更要注意保暖,也可预防性服用颠茄片、654―2片等解痉药物。

防关节扭伤关节扭伤以踝关节扭伤和膝关节扭伤最为多见,多发生于上下山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时。其症状是局部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预防措施:一是参加拉练的人员要充分认识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学会预防损伤的办法;二是每次出发前要充分活动身体,尤其是关节部位一定要活动开;三是遇见崎岖的山路、路况不佳或夜间行军时要严密组织、互相提醒;四是一旦出现急性关节扭伤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

防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天气寒冷,吸入了冷空气;路上吃了不洁净的食物,饮用了生水;病毒的作用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应该加强对腹泻的预防: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要喝开水,切忌饮用生水;不要着凉,小心感冒;一旦出现腹泻,应及时查找原因、正确治疗。

寒冷前线指挥官范文第2篇

1月8日一大早,志愿者程德忠老人就来到“微笑小屋”。“甲秀楼有时候很早就有游客了,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在怎么行?”他利索地换上蓝马甲,戴上小红帽,将各种宣传资料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以备人们需要时方便取拿。在志愿者队伍中,程伯和李伯最为惹眼,虽然两鬓斑白,但戴着红色志愿者帽的他们显得格外精神。

已经7l岁的程伯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未开口说话,亲切和蔼的笑容就溢满了脸庞。“我们退休在家,总想再为社会做点什么。参加志愿者服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忙碌中寻找快乐,抱怨少了,心情舒畅了,身体也更好了。”

正聊着,一位老人走了过来,一会儿看看微笑小屋,一会儿看看马路,好像在寻找什么。“老伙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看出了老人的疑惑,程德忠走出微笑小屋,热情地和老人打招呼。

“我想到喷水池,不知道在哪里坐车。”老人说。

“到喷水池最近的有8路、18路、37路、48路和中华路摆渡专线四路车可以坐。48路车就在对面坐,8路和中华路摆渡专线要走到钻石广场站去坐,18路和37路要到大南门站去坐,到陕西路后往紫林庵方向走一百多米就到了。8路、18路、37路和48路都太挤了,没有位置,你一把年纪了站着不安全,还是到钻石广场坐中华路摆渡专线吧。知道钻石广场站在哪里吗?喏,往前面走100多米,过了地下通道就到了。那里是摆渡专线的起点站,有位置有空调,舒适着呢,到喷水池站时广播会提醒你下的。”程伯侃侃而谈,三言两语就为老人指明了方向。

“我对贵阳大多数的公交线路和公交车站了如指掌,对部分线路上的车站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程伯自豪地说。“所以,在城市里做志愿者,我们这些‘老贵阳’比年轻人更有优势,毕竟我们在贵阳生活了几十年,走遍了贵阳的大街小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年轻人更了解贵阳的历史和现状,能更准确地为大家服务。”

以甲秀楼“微笑小屋”为基地,程德忠老人、老李伯等老志愿者与贵州商专的赵方等年轻志愿者一起,为人们提供道路、公交等问询服务,并为市民提供急救药品和接受捐款捐物。贵阳最冷的那几天,见许多农民工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南明河里清淤,程李两位老人征询贵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意见后,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将爱心人士捐献的部分衣物分发给了这些农民工。“让他们穿暖和些,保护好身体,把贵阳母亲河的‘脸’洗得更干净。”程伯的话里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听着程伯的讲解,记者发现,志愿者做的虽然都是一些似乎不怎么起眼的小事,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他们不仅要了解贵阳的交通、景区情况,还要学习很多知识。记者看到,微笑小屋的窗台上,整齐摆放着系列资料,有专为少年儿童免费提供的《让世界因我而美丽》小读物、有壹基金为贫困地区老人儿童劝募的精美小折页《同一个冬天,同一样温暖》、有织金洞和息烽等旅游景点的服务指南、有贵州商专和贵州日报共同举办的报纸义卖宣传画,以及免费午餐的劝募宣传画等。“没事的时候看看这些资料,把情况了解清楚,如果游客有需要,可以讲给他们听。”程伯笑着说。

程伯做志愿者已经长达17年了。1996年,他作出了“百年”之后捐赠自己遗体的决定,成为中国遗体器官捐赠第一人。后来,程伯还找到公证处,做了过世后自愿捐献身体的公证,并写下遗嘱,除了将身上所有能用的器官悉数捐赠外,还特别强调过世后要子女将自己的遗体直接送医学院解剖室,供教学研究所用。这些年来,程伯携带宣传资料白费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奔走宣传,希望更多的人捐赠器官,“比如眼角膜,与其死后火化烧掉浪费了,还不如捐献出来,让更多的人见到光明。”1999年程伯向亲人“筹集”了一万元捐给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为该公益基金捐款的公民。

2011年,得知贵阳要举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程伯和几个老伙计报名参加了城市志愿者,从最初的清理城市卫生、美化城市环境、引导道路交通、向市民宣传民族运动会,到现在遍布街头的“微笑小屋”,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寒冷前线指挥官范文第3篇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金元时期,金桓州与元上都所在的金莲川地区气候和景观截然不同,金人梁襄说此处“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元人王恽言该地“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则反映出12-13世纪因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生物景观的变化。金莲川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部分的北界,在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的交替过程中,这一地区地理环境所发生的重大改变,影响着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和人们的社会活动。1230-1260年可能是迄今为止东北亚两千年来最温暖的时期,在这种气候环境背景下兴建的元上都,有条件成为13世纪东西南北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

关键词 :12-13世纪;金莲川;气候变迁;环境变异

中图分类号:F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20-02

金桓州与元上都在同一地区,金代新桓州城遗址与元上都遗址相距约19公里,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滦河上游闪电河北岸的金莲川草原上。秦汉之后,先后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游牧族群在此劳作生息。10世纪兴起的契丹人将此地称为曷里浒东川,是辽朝皇帝四时行营的一处风水宝地。12世纪初,灭辽建金的女真人在此建造桓州城。12世纪中叶,金朝皇帝将“曷里浒东川”更名为“金莲川”之后[1],此名延续至今。1255年,忽必烈率部在此建立“金莲川慕府”,次年修建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称汗和开创元朝后将开平府升为上都,与1267年后在金中都(今北京市丰台区)以北兴建的大都并列为元朝的首都。有元一代实行两都巡幸制,每年4月间元帝带领臣僚北至上都,9月秋凉时节南返大都。

金桓州、元上都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部分的北界,临近蒙古高原东南边缘。边缘处横亘东西的燕山山脉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以北进入内蒙古高原,山脉之南连接华北平原北部,历代修建的长城蜿蜒其间,成为气候、地理、经济、政治、人文的标志性建筑物。地处塞外坝上的元上都遗址区平均海拔约1260米,周边是以湿地、沙地、典型草原为景观的牧业经济区;元大都位于燕山环围的华北平原北端,城区平均海拔约50米,周边是宜农宜牧且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区。两地的直线距离仅270公里,但高低相差1200多米,因而塞外、关内气候差别显著,坝上、坝下风光景物不同。1221年,丘处机等人前往中亚拜会成吉思汗时,从今张家口地面翻山越岭,随行弟子记言:“北度野狐岭,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烟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2]这种自然景观是固定的常态,千万年如此,今日依然。此外,自古以来,在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的交替变化中,还会出现特殊的自然形态,使得农牧过渡带地区的地理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与动物植物的繁衍生长。例如在12-13世纪,金莲川地区的气候和景观就截然不同,对此可以通过金元时期的两则史料来加以认识。

《金史·梁襄传》中,特意收录了金朝官员梁襄写的《谏北幸》一文,金代流传下的公文不多,因而此文极富特色。这篇上疏书劝金世宗完颜雍不要年年去金莲川出巡,文中说:“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盖自古极边荒弃之壤也。气候殊异,中夏降霜,一日之间寒暑交至,特与上京、中都不同。”[3]按照梁襄的看法,金莲川这地方气候恶劣,地冷天寒,不长庄稼,从来就是荒漠野地,难以实施行政管理,完全不同于上京、中都。然而,元廷大臣王恽却说金莲川之地:“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都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曰察必鹘者盖产于此。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大供居民食用。”[4]王恽认为金莲川这地方不错,风水极佳,有山有河有森林,牛羊遍野水有鱼,集市货物充实,百姓食物丰富。曷里浒东川是辽朝皇帝捺钵避暑之地,金世宗效仿辽制不定期巡幸,元朝皇帝则在此营造都城年年前往。为何金朝臣僚对此地没有好感,而元朝官员却赞誉有加?梁襄与王恽对金莲川地方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反映出不同时期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改观。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最早提出:我国近5000年的气候中,最初2000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后3000年的平均温度存在着系列性的上下浮动,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后400年、1200年、1700年出现过最低温度,摆动范围在1℃至2℃之间。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12世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期。13世纪初和中期是比较温暖的期间,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13世纪的后半叶[5]。近年,葛全胜等学者对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给予全面研究,进一步详细指出:12世纪发生了北半球普遍降温的气候事件。在长达百年相对寒冷的阶段,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1951-1980年平均值,下同)低约0.3℃,冬季气候异常寒冷,现存历史文献有许多当时河流湖泊冻结、果木冻害、寒潮频繁、异常降雪的记载。13世纪,东亚气候开始转暖,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0.6℃,这一时期茶树种植的北界在开封至淄博一线,比现代茶树种植北界南阳-徐州-青岛一线偏北一个纬度。1230-1260年间,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有可能是过去2000年来最为温暖的30年,冬季温度较今高0.9℃。从1260年以后开始渐渐向寒冷转变[5]。

金世宗年号大定,在位于1161-1189年,一生曾经至少9次前往金莲川等地北巡。梁襄在金世宗时期出任过监察御史,他的《谏北幸》何年所写不祥,但其文中有“议者谓陛下北幸久矣,每岁随驾大小前歌后舞而归,今茲再出,宁有遽不可乎?”、“今者累岁北幸”、“如何岁岁而行”[6]等语,从《金史·世宗本纪》的记载看,金世宗仅在大定十四年至十六年(1174-1176)间,连续3年北上金莲川是岁岁出巡,其他数次北巡有4次隔年而行,有两次是间隔了三四年。金世宗认为《谏北幸》有可取之处,但并不认同梁襄所言“巡游败国”之说,不过他也听取了梁襄的劝阻,“世宗纳之,遂为罢行”[7],取消了这一年的北行计划,但从大定十八年(1178)后,这位皇帝改为隔年北巡金莲川一次,故知梁襄的《谏北幸》应该写于大定十七年(1177)。如上所说,12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寒冷期内,竺可桢先生举例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柑桔全部冻死,杭州落雪频繁;1153—1155年苏州附近运河结冰;1110年和1178年,福州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8]。因而梁襄对这一时期塞外金莲川的描述是“地积阴冷,五谷不殖”“气候殊异”,他认为皇帝实在没有必要到这种异常寒冷之地搞劳民伤财的巡幸。

王恽是元初朝廷重臣,他在《中堂事记》中以日志形式记录了跟随忽必烈在上都公务之事,时间是蒙古中统元年(1260)九月至次年(1261)九月。王恽所记比梁襄所写晚八十余年,他描述的金莲川风光景物已经和梁襄笔下大不相同了——“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因为从13世纪初开始,东亚气候转向温暖并持续到13世纪后半叶,冬半年的平均气温甚至比今日还要高。随着气温的升高,塞北无霜期得以延长,必然引起农业作物的北上种植,从而促使农副业得以发展。也会出现自然植被的自我生长,进而导致多种动物生存空间的生成,上都周围的风光和物产便自然可观了。王恽记写《中堂事记》的1260-1261年,是13世纪东亚气候温暖期的最高峰值,此后开始缓慢降温。葛全胜等认为:1230-1260年间中国中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0.9℃,1260-1320年间同地的冬半年平均气温下降0.7℃[9]。就是说,尽管13世纪下半叶气温降低,但仍然较今高0.2℃。虽然他们研究的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气候改变现象,但当时塞外气温的冷暖变动也应如此,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都是大概率、大范围、大尺度的律动,正所谓“环球同此凉热”。

关于气候条件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葛全胜等人指出:柑橘、茶树、苎麻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多年生植物,对温度反应显著敏感,当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0.6-0.9℃左右时,其生长线南北移动一个纬度上下。也有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是:平均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2℃,农牧交错线就会在5个纬度范围内北上或南下。我认为,对气温变化反应非常敏感的柑橘、茶树、苎麻等亚热带植物,当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1℃左右时,其生长线南北移动一个纬度上下,这种物候现象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许多记录。不过对于中温带农牧交错带地区耐寒耐旱的植物而言,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1℃左右时,它的适合生长线绝非一个纬度,当平均气温在一个较为长期的降低或升高阶段内(如12世纪长达百年的降温期和13世纪八十多年的温暖期),此类植物生长线的南北界范围应该在2-3个纬度之间移动。金莲川在北京正北方向,元大都中轴线与元上都中轴线的经度偏差不大,两地距离跨两个半纬度。12世纪时的金莲川气候寒冷,相当于今日锡林郭勒盟北部乌拉盖河流域的年均气温(东乌珠穆沁旗年平均气温0.7℃,西乌珠穆沁旗年平均气温1℃),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现今金莲川所在的正蓝旗年平均气温为1.5℃,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莜麦、荞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甜菜等,户外蔬菜有白菜、胡萝卜等[10]。13世纪时的金莲川年平均气温高于今日,当然适合豆类、谷类、麦类农作物的种植。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金元时期两位作者笔下的记录为何差异极大。

另外,梁襄认为金莲川之地“盖自古极边荒弃之壤也”,这是古人的有限认识。沧海或桑田、牧业和农业是依据气候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从环境历史千百年的尺度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存在与变化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现象。随着气候冷暖、干湿的反复运动,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轮番进退、交替、重叠,因而出现了历史上中原农耕民与北方游牧民活动地域的交互变化,表现出经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当然,也始终存在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其慕府成员由蒙汉官吏组成,他们所以选择在金莲川开府定都,当时此地必是农林牧兼宜的风水宝地。如前所述,金末元初的1230-1260年可能是近两千年来东北亚最温暖的30年,冬季温度较今高0.9℃。正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条件,修建于金莲川之地的元上都,能够成为13世纪东西南北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所有这些表象——12-13世纪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文化交融的背后,挥动着自然界气候变迁的无形巨手。

参考文献:

〔1〕〔3〕〔6〕〔7〕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7.

〔4〕叶新民,等.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

〔5〕〔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9〕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39-453.

寒冷前线指挥官范文第4篇

火灾回放

1月2日20时25分,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新疆德汇国际广场商品批发市场发生火灾。

1月2日,23时52分,消防战士朱晓雷、张宇在抢救围困群众时受伤被送往医院,高峰失踪。

1月3日,火势继续蔓延,没有得到控制,消防战士朱晓雷、张宇牺牲。

1月4日下午,火势基本得到控制,同时消防队员高峰的遗体找到。

1月5日下午,大火基本扑灭。

……

火灾就是命令!

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迅速做出出警准备,据初步分析,起火的地点是商贸城,这里是经营玩具、童装以及日化用品的集中区域,灭火难度较大。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先后调集9个消防中队,61辆消防车,230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参加灭火行动。正值严冬,夜间气温一度下降至摄氏零下20度左右,在现场救援的官兵被水浸湿的战斗服结冰后,给救援行动造成不便。指挥部迅速做出决定调集乌鲁木齐周边昌吉、石河子等市区的消防队员和消防设施,同时乌鲁木齐各大型企业的将近500名消防人员也参与了救火。这是一场人与火魔的战斗。火灾区域建筑物给灭火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大型消防车辆进不去,或者是进去了出不来,加上乌鲁木齐晚间零下20多度,很多的消防水枪瞬间结冰,消防官兵的身上挂满了冰溜子,这种原来只能从书本上看到的火灾案例,这次让消防战士遇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广大群众对消防战士的信任,让消防战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广大的消防官兵只能是轮流上阵,轮流休息。很多的官兵是连续作战二十几个小时。

1月5日下午,大火基本扑灭。记者在火灾区域看到平时热闹非凡、人流攒动的德汇国际广场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

火灾牵动千家商户心

大火牵动了乌鲁木齐的市民,特别是德汇国际广场商户们的心。

大火当晚,紧挨着德汇国际广场的过境路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人群中有几个人在大声的哭泣呐喊,“这让我们一家怎么过啊?怎么办啊?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了,里面还有账本,这些账我们可怎么要啊?”

对浙江的赵玉琴女士来说朋友打来的电话无疑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当时我刚从德汇回到家,正给孩子做饭,朋友打来电话对我说,德汇着火了,我还认为他开玩笑的,刚才好好的,怎么会突然间着火了呢?”从事玩具批发的赵玉琴回忆着失火当天的情况。记者1月5号到德汇广场采访时,她已经在火灾现场等了好几天了,这些玩具是他们全家几年来的心血。“我就是想进去看看,我的仓库。那是我们全家的命根子啊!”因为失火区域依旧,所以她还是只能在警戒线外等。

“你们让开,我要进去看看我的店,我想知道我们的店情况怎么样?”大火过后一名男子从人群中挤出来,要冲进火灾现场。据这位男子介绍,1月2日,他在哈萨克斯坦出差,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德汇着火了,他就在第一时间赶回来了,没有想到自己经营的店铺血本无归。

国贸大厦的户主张中伟1月5号对记者说,他一天的营业额平均在1000元左右,“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很难估量,数额应该是巨大的。”

善后工作仍在继续

在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成立了理赔小组,专门对所有商户的损失进行统计,火灾事故调查、责任认定、损失核定、商户安抚等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此外,乌鲁木齐德汇实业集团董事长钱金耐等公司高层已被警方控制,火灾善后工作正在进入理赔程序,另据了解,昔日繁华的德汇国际广场可能被拆除。

德汇实业集团善后小组1月6日表示,将退还所有德汇国际广场受灾商户已经交纳的2008年度店铺租金,并已整理出德汇集团下属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的500多个店铺,用于安置受灾商户。

1月6日,在新疆的许多浙江企业家纷纷向受灾商户捐献爱心,当日新疆台州商会企业家捐款28万余元,用于慰问台州籍的受灾商户,新疆温州商会已派专人进驻火灾善后小组,帮助德汇实业集团和温州受灾商户生产自救。1月7日,温州市政府相关领导也已抵达乌鲁木齐,看望和慰问德汇实业集团员工和受灾的温州商户。

消防战士,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

2008年1月5日,乌鲁木齐消防特勤一中队。

冬日里的雾气笼罩着天空,让天空变得阴沉起来,我的思绪变得沉重,三个年轻生命瞬间陨落,让数以万计的市民赞叹这三位英雄,整个乌鲁木齐大街小巷充满了感动,这个冬天因为消防战士变得温暖人心。

三名消防战士牺牲

“水火无情,人间有爱。”这一被人传诵的格言,在乌鲁木齐的这个冬天上演了。

“1.2”火灾发生后,在这场人与火魔的较量中,三名消防战士英勇牺牲,数名消防官兵受伤,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

本刊记者来到了烈士生前所在集体,同三位烈士共同参与战斗的消防战士王利,一个将近30岁的汉子面对着众多媒体失声痛哭起来。他痛苦的表情,让我不想提问任何关于这次大火的事情,他还沉浸在和三位战友一起救火的记忆中

“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上面有毒气体浓度高,注意保护好自己。”参与救火指挥的领导在一遍遍的用对讲机嘱咐着参战的消防战士。

大家整理好救火设备后,就往火海深处出发了。听见火海中有求救的声音,这让最先上去参与救援的朱晓雷、张宇、高峰三人走向了火海的深处,几分钟后,指挥部一直在呼叫这三个人的名字,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王利马上意识到这三位战友可能遇到麻烦了,火海中的最高温度可达200度,只要人吸入热浪,人就会窒息。此时楼层里被滚滚的浓烟所笼罩,眼前一团漆黑,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走路只能靠手来摸,迎面扑来的一股股火辣辣的热流,让身披氧气箱的消防战士一度感到呼吸困难,他们在各个楼层里寻找着,时而传来瓶瓶罐罐“嘭、嘭、嘭”的爆炸声,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失踪的战友,这让救援小组内心着急,焦虑。当他们走到7楼时,听见了报警器的声音。“肯定是他们的,他们一定在这里。”王利一边想着一边用手在地上搜寻着每一个区域,生怕漏下任何一个区域。突然他被一个东西绊了一下,软软的。他用探灯仔细一看,是个人,面部朝下躺在那里,将其翻过身来一看是朱晓雷。战友迅速的将朱晓雷抬到安全区域。他继续寻找着其他的两位战友,突然间他发现了张宇,怎么呼唤张宇,也没有回应,王利着急的哭了起来,“张宇你说话啊!这是怎么啦!你快说话啊!”战友们把张宇抬走了。他们继续搜寻着高峰,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高峰。王 利的氧气箱不停的发出警报,预示着氧气马上用完,王利必须撤退,他含泪离开。1月3日,朱晓雷、张宇两位战士因抢救无效,英勇牺牲,1月5日,高峰的尸体也被发现。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位于南湖北路的特勤中队大院内,许多市民送来了花圈,以告慰牺牲的三位烈士,宽敞的大院内已经摆不下了,院子外面的路上也摆满了花圈,值班战士告诉我,一个上午就有400多个单位和个人给这三位战士送了花圈。

牺牲的三名消防战士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当听说他们牺牲后,我的心里就像被塞进了什么东西,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难受,一时让我的呼吸不畅快。我想从这些吊唁的人群中寻找新闻点,但是从来参加悼念的人群身上我发现每个人都是新闻点,他们的行动让我感受到了三位年轻战士的举动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人群中一位老大爷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从报纸上看到三位消防战士的事迹的,就从乌鲁木齐迎宾路步行20公里来到这里,“我就是想来看看这三个娃娃,最后送他们一程。”

众多出租车和私家车辆载着花圈浩浩荡荡前往灵堂。公务员、出租车司机、各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德汇广场受灾商户等数千市民都自发来到这里表达对救火英雄的沉痛悼念。

德汇广场受灾商户张女士说:“虽然我们的货物被烧了,但都愿意为殉职消防战士的家属捐款捐物,因为和财产相比,英雄们舍身救火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动,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所有的商户都将一辈子铭记在心。”

乌鲁木齐出租车司机关军带着妻儿专程来到这里,他说:“听到三名年轻消防官兵不幸牺牲的消息,我非常悲痛,为他们献花圈是我们一家三口对英雄敬意,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孩子,刚才孩子一直不停的问这个世界上什么叫英雄,我对他说像三个消防战士这样的就是真正的英雄。”

在这个冬天里,这三位消防战士让乌鲁木齐寒冷的冬天变得不再寒冷,在这个冬天里三位烈士响亮的名字印在乌鲁木齐每个人的心中。

没有吹响“集结号”的集合

1月7日,是为在“1.2”大火牺牲的三位烈士举行追悼会的日子,乌鲁木齐的上空阴云密布,天空灰蒙蒙的,乌鲁木齐上万名市民走上街头,含泪送别烈士。

当烈士们的灵车经过光明路、新华南北路时,送行的群众在心中默念着,“一路走好”、“英雄安息”等字眼的条幅把路的两边围了起来,公交车在灵车经过时都很自然的停了下来,车上的乘客都把眼光聚集在灵车上,并且一直追随着,直到灵车消失在视线中。

在灵车缓缓行进的过程中,乌鲁木齐的出租车师傅们也自发的加入到护送灵车的队伍中,给烈士们壮行。

当灵车到达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燕儿窝殡仪馆时,这里围满了前来送别烈士的群众。平时宽敞的道路此时显得异常的拥挤,德汇的商铺的商人们来了,打扫大街的老大妈来了,烈士生前的战友来了……,一些烈士们生前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都来了,整个殡仪馆被围得水泄不通,挽幛如云。

在这场大火中受灾的湖南籍商户们自己制作了白色的条幅,上面写了“英雄们一路走好”,据姓张的一名湖南商户说,追悼会前一天晚上他们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大家一块来参加追悼会,因为没有找到制作条幅的商家,他们就自己扯了十多米的白布制作了这个条幅,“我们心里敬佩他们,在人民群众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

上午11点,追悼会开始,哀乐响起。人群中的王大妈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悲痛,失声痛哭起来。王大妈是一位清洁工人,据同她同来的人介绍,为能参加这个追悼会,她基本上一夜没有睡觉,加班把自己责任区的卫生打扫好了,一大早来到这里,在瑟瑟的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灵堂前的消防车警笛声响起,她的眼里装满了泪水,“多好的孩子啊,才20多岁啊!说走就走了,多么可惜。”王大妈对记者说。

灵堂前摆满了花圈,在捐款处更是挤满了捐款的群众,人群中一位老伯伯站在捐款箱前,在瑟瑟的寒风中他颤抖地从怀中掏出一打钞票,面值有10元的,有一元的。他来自乌鲁木齐一家福利院,这些零钱是福利院的老人自发捐助的,“因为我的身体好,所以大家就委托我来了,来送送这三个可爱的孩子。”在留言本上他留下了“一群敬佩你们的老人”这样的签名。

寒冷前线指挥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卫生士官;健康教育;培训

健康教育是部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官兵卫生素质、减少各类疾病发生、确保部队战斗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卫生士官作为我军基层卫勤骨干力量,主要在团卫生队和师(旅)医院从事卫生员和卫生班长工作,肩负着对军队成员进行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的活动。卫生士官升级培训中,《军队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施,旨在院校教育的层次上,通过医学院校的正规教学活动,使学兵系统掌握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不仅促使学兵自愿地采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提高卫生士官在一定层次上对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对部队健康的指导能力。

1 院校教育在军队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2年3月11日联合的《军队健康教育方案》(试行)明确,全军健康教育分为基础教育、继续教育、专题教育、康复教育和院校教育5个层次,要求结合部队实际,整体安排,分步实施,系统教育。

军队院校的健康教育既不同于平时的卫生宣传,也有别于基层部队的健康教育,它比卫生宣传更系统,比基层部队健康教育更全面、更规范。院校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员对健康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这是院校健康教育和部队健康教育的显著区别。因此,院校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要紧紧围绕这个培养目标,使学员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要使学兵按指挥员的角色要求参加健康教育,培养卫生管理能力。《军队卫生防疫工作规则》指出,院校层次,尤其是医学院校开展实施的健康教育,应当突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重点培养学员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能力和对部队的健康指导、健康服务能力。

2 卫生士官在军队健康教育中所担负的职责

卫生士官是士官队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们是从优秀卫生员中经选拔培训,或者从卫生士官院校及非军事部门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招收而来的。兵役制度改革以后,卫生员的职责改由卫生专业兵和卫生士官来承担,卫生士官占卫生员总数的近一半,一些高技术部队达到60%以上,已成为部队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面向部队基层,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是基层卫生队伍的基本力量。

卫生士官入训前从事卫生员和卫生班长工作,都有一定年限的基层卫生工作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疾病、卫生、预防和保健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对所在部队卫生条件、设施状况等比较熟悉,对部队健康教育组织和管理工作有一定感性认识。

因此,以任职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卫生士官升级培训中《军队健康教育》的教学,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学兵学习能力培养,以不断获取新知识来适应健康教育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3 卫生士官《军队健康教育》院校教育的实施

3.1 教学模式 开放院校健康教育模式,除课堂重点讲授健康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健康教育方法外,还与学兵日常理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与部队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座谈、讲座、文字、形象及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在研究、摸索部队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把训练伤防治的新方法、新技术,把预防疾病的新理论、新知识普及到广大官兵中去,培养学兵沉着果断、勇敢顽强、抵抗力强的优良心理素质和品质。并着力培养会备课、会讲课、会宣传、会组织的教练员,通过培养教练员队伍来提高官兵的文明卫生素质。

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基层卫勤工作联系,增强服务部队卫勤建设的能力。加强与基层部队医院通力协作,把校内课堂向一线基层部队延伸。

3.2 教学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除按照《部队健康教育提纲》规定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重点选择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结合学兵所在部队开展调研,了解急需知识及部队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补充完善教育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卫生士官研究、分析和解决健康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对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对部队健康的指导上升到理性高度。如针对驻扎在寒冷地区、高原地区部队,要以寒冷气候、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为教育基础,重点理解掌握寒冷地区及高原地区健康教育的要点和常见疾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