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精选5篇)

  • 胶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麻胶版的英文名称是“linocut”,是“linoleum”和“cut”的复合词。linoleum是19世纪出现的,用麻布和橡胶等人工合成的材料,故被译为“麻胶版”,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地坪的覆盖物。麻胶版的橡胶表面使油墨等绘画材料很容易附着其上,而其硬度又很适合雕刻刀…

尽管毕加索在青年时代一直都没有受过版画的专业训练,但他从“版画爱好者”起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作,他不仅能将一部分版画拓印工具和技法进行“变通”,并且还能在创作版画的过程中,凭借过人的艺术直觉,把一部分的“偶发因素”变成富有创造性的版画艺术效果。

毕加索说:“对我来说绘画始终是一种对减法的总结(To me a picture has always been a sum total of destructions)。”这句话,既解释了毕加索钟爱以“减法”式的简约语言创作版画的原因;也可看做是他从1958年到1963年间,以自己独创的“减版法”套色麻胶版画的一种契机。

胶版的英文名称是“linocut”,是“linoleum”和“cut”的复合词。linoleum是19世纪出现的,用麻布和橡胶等人工合成的材料,故被译为“麻胶版”,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地坪的覆盖物。麻胶版的橡胶表面使油墨等绘画材料很容易附着其上,而其硬度又很适合雕刻刀具的运作,且价格实在,所以也被版画家们用来制作版画。麻胶版画属于版画中的凸版画种类,它的制作技巧与木版画类似,虽然其比木版更易于刻制,刀痕更加光洁,但终不及一些材质密实的木版的刻制效果来得精细。

这种特性,或许会被偏爱精细风格的画家视为不够完美,却使毕加索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种适于自由运刀的弹性表面,恣意地宣泄自己身上从不匮乏的创造力量和炽热的情感。如图一中上空白云的黑色轮廓线,就充分地让观者感受到酣畅痛快的力度和刀味。造型极为概括和平面化的山峦、湖泊及树木,衬托着明暗对比强烈的人物和动物的形态,构成了清晰的主次关系。画面虽极简约,却以饱满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将充溢于天地之间的生命活力,表现得几欲夺框而出,也为毕加索口中的“减法”一词,做了最好的诠释。

胶版范文第2篇

铜版纸与双胶纸相比铜版纸上档次,因为铜版纸密度高,平滑度好,印出图文清晰。双胶纸是指印刷用纸,也叫胶版纸、双粉纸,在港台地区沿用旧名道林纸。是指在造纸过程中把胶料涂敷在纸的两面以改善其表面物性的纸。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胶版范文第3篇

2.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1;

3.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以橡胶种植业为主的橡胶经济,作为推动西双版纳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同时诱发了傣族社会生活的迅速变迁。在这样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傣族传统干栏民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以在橡胶经济影响的背景下傣族干栏民居的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橡胶经济与傣族干栏民居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期找出民居演变与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引导傣族人民传承其传统的干栏民居,既吸取传统干栏民居的文化精华,又与当代技术材料相结合。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干栏民居;橡胶经济;变迁;可持续发展

The Rubb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shuangbanna and The Folk House Changes of Dai People

Chang Zhen-hua1,Lu lu2,Xu Fei-peng3

(1.Architecture Department,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2.Qingdao Beiyang Design Group Qingdao Shandong 266001,China;

3.Architecture Department,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Abstract】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a kind of through-jointed frame often used by Day people) in Xishuangbanna has taken shape of a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architectural culture with a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style in the long history. However, since the opening reforms of 1980s, the Rubber Economy, the main planting, as a pillar industry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n Xishuangbanna, has interfered excessivel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duced the rapid changes of Dai people's social life.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in Xishuangbanna is now facing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From the end of 1980s till now,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bber Economy affect,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bber Economy and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and finds the balance among the folk house changes,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well, so as to lead Dai people to inheritance of 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Gang Lan" folk house not only to learn its essence but to combine with the present technical building material.

【Key words】Xishuangbanna;The Dai people's traditional folk house;The Rubber Economy;Chang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西双版纳傣族干栏民居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因地制宜不断发展完善出来的,是傣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结果。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橡胶种植业作为推动西双版纳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却过度干扰了生态环境, 同时诱发了傣族社会的迅速变迁。在这样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傣族传统干栏民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笔者将从橡胶经济出现前后的傣族民居演变历程入手,分析其变迁表现,来深入认识橡胶经济对傣族干栏民居的变迁所造成的利弊影响,这对引导未来傣族民居的发展方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橡胶经济出现前傣族传统民居演变概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

1.1 传统干栏式“竹楼”(原始社会――1950年)。一提到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我们自然就想到了傣家人的“竹楼”,但通过相关资料和傣族民间传说发现,傣族民居先后经历了穴居――巢居――窝棚三个阶段之后[1],才演变到了干栏式“竹楼”的建筑形式。

这种传统干栏式“竹楼”的平面近似方形,一般分上下二层。上层的楼室距地面约二米,凉爽干燥,适于供人居住。上层的竹制楼板搭架在数十根竹柱上,因此又有“高脚竹楼”和“吊脚竹楼”之称。下层竹柱林立,四面无遮拦,以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也用于关养牲畜家禽、堆放柴草和杂物的场所。其屋顶为歇山式,多覆以用山草编成的“草排”(图1)。

实际上西双版纳傣族采用这种形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傣族多在平坝,为了抵御水灾及野兽蛇虫危害,二是架空木楼居,干燥舒适,更适应西双版纳亚热带潮湿多雨的气候。最主要适应为防潮湿 [2]。总而言之,民居建筑形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而产生的。

1.2 传统的传承――干栏式“木楼”(1950年――80年代末以前)。随着1950年版纳地区的解放,一些汉族建造技术开始传入当地,木材逐渐取代了竹材,成为傣族人民建屋的主要材料。在各部的用料上已经由竹柱、竹梁、茅草顶变成了木柱、木梁、泥瓦顶。材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新,而且组合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很多屋顶采用了重檐歇山式。同时结构形式也从传统的“埋柱造屋”演变为“立柱造屋”。但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这种木楼建造的民居,其形式较传统竹楼在结构技术、用材等方面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沿袭了传统竹楼的基本形态和建筑文化,其外观形制和平面布局都沿袭了传统“竹楼”的特征,并且仍保持底层架空的干栏式风格(图2)。因此当地老百姓习惯将解放前用竹子建成的 “竹楼”称为“第一代竹楼”;而将解放后到80年代末以前建造的以木材为主的“竹楼”称为“第二代竹楼” [3]。之所以还称它为“竹楼”,大概就因为它还保持着原始竹楼的基本形态和传统的建筑文化,仍属于傣族的传统民居。

图1 1950年的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竹楼” 2. 橡胶经济影响下傣族传统民居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橡胶在解放初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开始在全国仅有的几个适宜种植区中的西双版纳地区进行种植,最初的时间其主要通过国营农场来进行种植,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80年初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开始鼓励民营企业种植和经营橡胶,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到了80年代末,以橡胶种植业为主的橡胶经济已在西双版纳地区初具规模。它已经成为傣族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同时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几乎在围绕着橡胶种植展开着。它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傣族干栏民居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笔者依据历史资料照片和现存的民居建筑样式,同时按照其结构材料特点把橡胶经济出现后西双版纳傣族民居的发展变迁划分为彼此或有交叉的几个不同时期。

图2 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木楼”2.1 “砖木民居”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80年代末由于大量的橡胶种植破坏了森林木材资源,傣族居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建盖模式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建盖新房时用材来源紧张的问题,傣族群众们开始减少新木材的用量,并使用部分旧木料和其他天然材料来建造。于是一种傣族新民居建筑形式产生了。

这种砖木民居的特点是砖砌柱来替代了木柱支撑上层构架(图3),且晒台开始用混凝土浇筑,并带有卫生间和厨房的一种干栏民居形式,它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属于傣族居民为缓解木材资源紧张而建造的一种过渡形式。但其结构整体性低,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一旦发生地震,将给居住者带来沉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图3 傣族民居中的“砖砌柱”2.2 “砖混民居”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进入90年代后,橡胶种植业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建造用材日益紧缺,为了摆脱材料制约,傣族人民开始吸取了汉族建造技术,这时便出现了一种受汉化趋势影响的砖混结构民居。

这种民居形式已经打破了傣族传统干栏式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的特征,变成了上层墙体落地,上下一体的汉族建筑形式,架空层已经缩小或者消失(图4),同时内部平面构成也逐渐受到了汉族建筑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功能布局。可以说,这种民居的出现预示着傣族干栏建筑开始向“地面化”演变。而这种“地面化”的结果意味着传统干栏建筑体系的解体和最终消亡。

2.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了挽救干栏民居的“地面化”趋势,同时继续尝试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来建造民居,在90年代末当地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即IMS结构体系(整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

图4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的“砖混民居”

图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民居”

胶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胶体;分散系;教材比较;文献统计

胶体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重要课题,多数中学教师经常选择该课题来实施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并已设计和实践出一些较好的课例,但在具体教学策略、情境设计等方面研究较多,缺乏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反思,导致较难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胶体教学内容确立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胶体的教学研究现状、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提供胶体教学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备课研究及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一、基于文献统计分析“胶体”教学

钻研教学案例是开展文献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胶体”“分散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到20篇近期较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文[1-20],包括教学设计的文本资料和教学现场的文字实录,能够呈现具体、典型且含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际教学过程。在反复通读文献后,从知识呈现顺序、问题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和教学例证素材等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与不足,分析确立“胶体”的教学问题。

从知识呈现顺序的角度分析,在20份教学案例中,有16份案例(占80%)教师采取了演绎方法:介绍分散系概念及分类从分散质粒径比较胶体、溶液、浊液制备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及其原理胶体的其他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基于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原因;有4份(占20%)采取了归纳方法:先从胶体、溶液、浊液的形成过程归纳分散系的概念从分散质粒径分析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从生活实例归纳出胶体相关性质从具体物质归纳出分散系的9种分类及依据。由此可看出两种取向的教学观:①强调分散系的分类、胶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具体知识的教学观;②强调从分类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等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观,强调胶体与分散系的关系,落实分类观、变化观和微粒观。

从问题情境与学生活动的角度分析,20份案例呈现如下特点:①当给出生活中胶体、溶液、浊液相关实例和分散质粒径范围后,教师往往会提出:这三者分别是什么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呢?这三者的稳定性如何?能否采用过滤方法区分胶体和溶液?这类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三者性质差异是由于分散质粒径不同引起的;②教师一般还会基于实验情境组织教学过程:探究FeCl3固体分别分散在冷水、沸水和NaOH溶液中的现象差异,如何解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渗析法分离胶体和溶液的原理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认识到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③教师也会基于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胶体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或生活生产问题,如解释卤水点豆腐、胶体净水、FeCl3稀溶液止血、河海交接处三角洲的形成等,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胶体的组成、性质及用途间的联系。但关于胶体聚沉、渗析、电泳现象的教学深度不一,其教学要求是什么,值得进一步探讨。

从教学例证素材角度来看,按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①导入环节:有15份案例选择复习溶液和浊液知识(以盐水、泥水为例)作为导入,引出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在给出分散质粒径范围后导出胶体概念;有3份案例选择列举生活中常见分散系实例,并从分散质、分散剂状态对分散系进行归类和举例,重点以液态分散剂为例导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导入,基于纳米尺度引出胶体概念;有1份案例选择由丁达尔效应的发现史引出胶体概念;②实验探究环节:有16份案例选择“制备Fe(OH)3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有3份案例选择“NaCl固体在酒精中分散”的探究实验来讲授胶体的形成与本质;有1份案例选择“提纯混有NaCl杂质的淀粉胶体”的探究活动来讲授胶体的形成条件、丁达尔效应及渗析现象;③课堂小结环节:有14份案例选择“胶体的应用”结尾,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有2份案例选择“溶液、胶体、浊液的联系及转化”做结尾,升华分类观、变化观的学科思想;有4份案例选择“纳米材料”等学科前沿资讯做结尾。综观20份教学案例,教师选择不同的例证素材,重点讲授胶体的制备及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与胶体,但可能让学生在初学阶段建立起“胶体的本质是有丁达尔效应”的迷思概念,而未能认识胶体的本质;如何选取教学例证素材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案例的分析,现有教学中具有差异性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如通过知识呈现顺序角度可确立“胶体知识教学过程如何落实分类观、变化观等学科思想”;通过问题情境及学生活动角度可确定“胶体聚沉、电泳、渗析现象的教学要求是什么”;通过教学素材例证角度可确立“选择怎样的例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胶体的本质”。

二、基于教材比较分析“胶体”教学

教材是教师备课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我国现有的三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模块中“胶体”在内容选取和组织呈现上的差异,分析确立胶体教学的相关问题。

哪谌莩氏中问嚼纯矗人教版先阐释分散系的定义及分类,再以液态分散系为例,按分散质粒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并通过“科学探究”探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科学视野”拓展介绍胶体的电泳、聚沉现象;鲁科版通过“联想・质疑”中呈现的丁达尔现象引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并阐释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最后通过“知识点击”介绍胶体与渗析;苏教版通过举例直接给出分散系、胶体的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介绍胶体的净水功能,最后通过“资料卡”简单描述胶体的应用。可见三套教材:①都强调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但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用的例证素材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都通过比较光束通过CuSO4溶液与Fe(OH)3胶体时的现象差异引出鉴别方法,鲁科版通过比较光束通过盐酸、Fe(OH)3胶体和AgI胶体时的现象引出丁达尔现象;②胶体的电泳、聚沉和渗析的教学要求不一:鲁科版中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和聚沉现象以主体知识形式呈现,渗析则作为拓展了解;人教版通过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并介绍胶体的聚沉、电泳现象及应用;而苏教版仅以资料卡形式介绍胶体的应用,如表1所示。

结合表2分析,胶体知识呈现差异主要体现在:①导入部分引入胶体概念所用的逻辑顺序不同,人教版和苏教版注重与初中已学的溶液、浊液对比,鲁科版偏向于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引入胶体概念;②教学内容选择上,三个版本教材都有Fe(OH)3胶体制备与性质实验,渗透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径、表面积特点,但鲁科版深度研究了胶体的聚沉与渗析;③应用拓展部分,三个版本教材都介绍胶体在日常生活、纳米材料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注重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理念的渗透,其中鲁科版更突出学生动手探究活动。

再从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制备和例证素材四方面对三套教材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一)介绍“胶体”所选取的内容

苏教版仅介绍了胶体概念,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实验1介绍用激光笔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未阐释其原理是丁达尔效应;实验2介绍Fe(OH)3胶体的净水功能,但未提及胶体的电泳、聚沉、渗析等现象;而人教版和鲁科版则较详细地介绍了“胶体”的组成、性质和应用,这是因为胶体作为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其具有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且促使学生把研究物质世界的视角从纯净物转向混合物。

(二)介绍“丁达尔效应”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并未出现“丁达尔效应”概念,但提及用激光笔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实验;人教版阐释了激光笔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及其原理,从现象产生原理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鲁科版呈现可见光束照射盐酸、Fe(OH)3胶体的现象差异,从直观实验现象的角度定义丁达尔效应,选择无色溶液(盐酸)还可避免出现CuSO4溶液因呈蓝色会吸收可见光导致未出现“光亮通路”的现象偏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恰当定义方式进行“丁达尔效应”的教学: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已对光的散射原理有一定了解,则可采用人教版中“原理式”的定义,否则宜采用鲁科版中“现象式”的定义;教师在“丁达尔效应”的例证素材上建议将蓝色CuSO4溶液换成蓝色及绿色以外的溶液,以遵循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三)介绍“Fe(OH)3胶体制备”的内容

苏教版中并没有介绍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人教版中将“Fe(OH)3胶体的制备”编排在胶体与溶液、浊液性质对比的实验之后,体现了基于“制备-结构-性质-用途”学科思想研究物质的思路。而鲁科版中,则将胶体制备的内容编排在练习题中,强调知识应用与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表3所示。

(四) 阐释“胶体的应用”所选取的例证素材

苏教版多数是介绍胶体在国防科技、医药制备、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情况,除了胶体净水功能这一案例,其他例证素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人教版和鲁科版选取的例证素材相对而言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如豆浆、牛奶、果冻、洗涤剂、制备豆腐、制造墨水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学会从学科角度出发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表4所示。

三、 教学建议

(一)把握“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及深广度

对胶体课题教学问题的分析,既要通过理论层面的探讨,如胶体知识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与价值、胶体化学在学科前沿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又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利于学生理解胶体本质的教学设计及活动实施。20份文献和3套教材中胶体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同,如何落实教学要求是值得教师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1]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分析,学生仅需知道丁达尔效应,但为了后续学习盐类水解,学生也需了解胶体的介稳性,而聚沉、电泳则不做要求。因此,教学应该参考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准确地把握胶体教学的深广度及教学要求。

(二)选取“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相关内容的教学例证素材及探究活动

胶体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例证素材引导学生从学科视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本质。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拓展,充分发掘实验的探究内涵,通过具有一定梯度和内在逻辑的问题组,将实验内容或思考问题设计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讨论、分组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良,桑寿德,谭宇鹏. “课程即资源活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4(1):18-21.

[2]李发顺.实验对化学概念学习的促进作用――以“胶体”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10):33-35.

[3]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9):1,5-8.

[4]江敏.让学生体验与自然的交流――从“胶体”的教学实践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1,5-8.

[5]左京平,贺珊珊.挖掘实验功能促进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以“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3):5-8.

[6]蒋新芳.探析分散系的丁达尔效应[J]. 化学教学,2013(3):58-59.

[7]张兴前.“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2013(2):26-27.

[8]严国建.“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片段赏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2):37.

[9]保志明.理性思维帮助形成基本观念――“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0-12.

[10]赵秀美.多媒体辅助探究性化学教学的实践――“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案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52-54.

[11]吴晓红,张建琴.“分散系及其分类”情景教学设计课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0):80-81.

[12]白云文.“胶体”教学设计[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0):31-32.

[13]志信.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J]. 化学教育,2010(7):76-77.

[14]贺京.“物质的分类――胶体”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2010(2):79.

[15]何彩霞.在把握化学概念本质中促进学科观念建构――“分散系及其分类”单元教学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2-65.

[16]马云云.人教版必修1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及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7):39-42.

[17]彭伟桥.胶体本质的探究性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9(1):42-44.

[18]张莉娜.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散系及其分类[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2-45.

[19]陈寅.“胶体”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07(5):45-47.

胶版范文第5篇

无水胶印,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水”参与的胶版印刷工艺,特殊的无水胶印印版和对滚筒表面温度的精准控制,是实现无水胶印的两个重要因素。相比传统的有水胶印,由于剔除了水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了相应的质量问题,无水胶印拥有更完美的印刷效果。分析这张有水胶印和无水胶印的印版对比简图,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无水胶印印版在油墨传递方面的优势所在。

同时,无水胶印工艺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 没有水墨平衡问题,最少的废品,更少的纸张消耗量;

? 更好、更稳定的印刷质量(网点还原效果好、细部清晰、颜色鲜艳);

? 没有扇形变形和纸带张力问题,使得套印更精准;

? 没有润版装置和润版液添加剂,提高了环保性能;

目前,无水胶印印版的耐印力已达到12万到15万(滚筒)转,在理想条件下可超过20万转,其价格也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而逐渐降至更合理的范围,如果考虑到其完美印刷质量所带来的更大盈利空间,低废品率所节省的日常生产纸张成本,以及没有润版液消耗成本等因素,版材价格根本不会成为限制无水胶印应用的因素。

然而,当今市场上采用无水工艺的印刷机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印刷机制造厂商至今不能完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对滚筒和墨辊的表面温度的高效控制。

作为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全球最具规模的胶印机制造企业之一的高宝公司,早已在多年前便凭借着自身在胶印机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推出了真正适用于大印量、满负荷日常生产的(以报纸印刷为例:额定产量为9万份/时)轮转无水胶印机――KBACortina。我们可以通过示意图了解Cortina实现无水印刷的基本设计理念。

一个配备有Newsflow供墨装置和PlateTronic自动换版装置的Cortina印刷色组:

1.橡皮布滚筒

2.印版滚筒(可进行温度控制的)

3.自动换版装置(选购)

4.靠版墨辊(有橡胶涂覆层)

5.串墨辊(有耐纶涂覆层)

6.匀墨辊(有橡胶涂覆层)

7.网纹辊(陶瓷的、可进行温度控制的)

8.刮墨刀

9.供墨管

10.配备有集成墨泵的墨斗

11.橡皮布清洗装置

Cortina的Newsflow无墨键供墨装置是专门为进行高速无水卷筒纸胶印而设计制造的。油墨经由刮墨刀、网纹辊和两根靠版墨辊被连续泵送到印版上,与油墨覆盖率无关。两根串墨辊和两根附加的匀墨辊确保形成完美平滑的墨膜。乳化――这个在传统胶印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在Cortina上根本不会发生。

保存在印刷机软件中的电子温度控制曲线根据印刷机速度自动调节网纹辊和印版滚筒的表面温度。无论印刷机速度如何,都可保证施涂均匀的无糊版问题的油墨(如Ifra标准要求的全实地密度)。在以秒为单位的数秒时间内,迅速将印版滚筒和供墨网纹辊的表面温度调整至所需数值,这一专利技术,正是Cortina印刷机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印刷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除此之外,其颠覆传统的左右分离式紧凑型结构设计,在印刷过程中缩短了纸路长度,也是Cortina呈现完美印刷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