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讲普通话手抄报范文第1篇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
(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铭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本文来自文秘写作网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实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做!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了!
讲普通话手抄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3-02
语文学科是各学科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能够大幅度提高成绩的“慢性学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就很难把语文学好。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看到沿海一些省市实施“大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真正使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使语文深入人心。而我们学生平时对语文不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单纯的教材教学太枯燥无味,于是笔者就开始模仿他们的做法,大胆开拓尝试,实践“大语文”教学,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通过开展以下几项语文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读课外美文、每日一讲、编辑手抄报、看新闻联播、举行语文知识竞赛。通过五六年的尝试,得到了一些收获,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读课外美文
(一)读美文的作用
一是读美文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二是读美文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美文,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转化为能力。三是读美文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
(二)读美文的途径
每个学期开学初,笔者就要求学生在搞好课堂学习的同时,坚持课外阅读,每日摘抄,写读书笔记。阅读和摘抄的内容天文地理、名言警句无所不包。课外阅读是课堂的补充,学到什么文体,便阅读相应文体的课外美文,摘抄相关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这样做,既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自从开辟美文阅读以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并发表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从学生的发言中能感受到他们的变化。
1.我们农村学校,缺乏课外读物,为了解决读有物、抄有文的问题。笔者向他们推荐《读者》、《疯狂阅读》、《时文菁华》、《青年文摘》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要求三五位学生合订一份语文方面的报刊或杂志,并尽量做到不重复,这样全班五六十位学生有近20种报刊杂志,建立班级图书角,供学生交换课外书籍。
2.学生摘抄的数量每日在200-300字之间,要持之以恒,养成自觉摘抄的习惯。通过一个学年的摘抄积累,很多同学解决了作文素材缺乏问题,写起作文来,洋洋洒洒,言无不尽。甚至平时连说话也带点书卷气了。
二、每日一讲
我们农村的学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重视“讲话”训练。为了弥补这一教学缺陷,笔者每天上课前让一位学生讲述自己摘抄的内容,可以讲故事、说新闻、解释名言警句、说心得体会、口头作文、朗诵诗歌、“我是新闻发言人”等,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通过一年的试验活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解决课外文段阅读问题的能力大有提高,班里掀起了读书的热潮,语文科的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1.这项活动利用课前5分钟来完成。开学第一周就把“每日一讲”顺序安排好,方便学生做准备,所以一般情况下都能如期完成,不会占用更多课堂时间。因为有了课外阅读摘抄积累,学生逐渐都能做到言之有物,而且整个过程也比较流畅,语言表达流利,讲者的姿态也自然。
2.笔者经常找一些著名的政治家的演讲视频给他们看,用于激励那些胆小怯场的同学,让他们相信,只要我敢去说,我也一定能够讲得很精彩。同时,笔者作为主导者、引导者,也常常博览群书,收集资料,积极参与,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向学生介绍一些说话、阅读和摘录的技巧及方法。
我们以前也断断续续办过一些手抄报,但占用学生的时间较多,后来就停办了。前年桂林地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的高考经验介绍时大篇幅地强调了他们学生编辑的手抄报在高考语文成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河池市教育局再次要求全市的中学生都要学会编辑手抄报,积累知识,力争提高语文成绩。
笔者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办报基础,在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更是如鱼得水。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摘抄,积累了很多知识,小有收获,他们都想说出来给别人听,苦于无机会叙说。笔者就提示他们可以通过举办手抄报展评来显示自己的风采。于是学生3人一组合作办报。排版、誊写、插图等既分工又合作,又学会了当小编辑。通过手抄报展览,无记名投票评比,选出优秀的手抄报上送学校宣传栏加以展览。这样,很多以前对语文学习漠不关心的学生也有了兴趣,有了热情,这样,语文课不再无味了,因为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到了语文知识。
四、看新闻联播
作为当代中学生,既要读好书,也要关心国家大事,而新闻联播是最好、最易实践和坚持的途径。
1.笔者在每天19:00-19:30的时间段让学生看新闻联播。让学生在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的同时也学会了对问题的表述,又学会了说话的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听“国标”普通话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模仿,矫正自己错误的发音,在说话中避免夹杂壮语方言,为学生说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2.看新闻联播还有利于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写文章用语不规范,看新闻联播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机会,它有很多经典的话语,是可以现学现用的,比如“继续深入学习、落实xx精神,以xx精神指导各项工作;切实贯彻xx思想,努力实现xx目标;一定要紧紧抓住xx机遇期,加快推进xx,为xx而努力奋斗……”通过耳濡目染的学习,不用多长时间,培养了学生规范行文的能力。
五、举行语文能力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课的热情,笔者每学期都举行一次语文能力竞赛,择优予以奖励。
考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县邮政局主办的“书信比赛”以及“步步高”全国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知识竞赛。班级曾有37位学生获得书信比赛奖励,两位学生分别获得2012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这些学生的获奖大大增强了大家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每位学生出一道题,综合起来作为竞赛的试卷,这样内容涉及面广,扩大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掌握了考试及出题的方法及规律,为语文考试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制作竞赛试卷的过程中了解了出试题者考察意图,对于平时语文考试试卷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考试中就能得心应手。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以上五项语文活动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黄麟生.中学语文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汉青,黄麟生.中学语文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讲普通话手抄报范文第3篇
在秋风送爽、诗情画意的九月,我们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一周——全国第二十三届普通话推广周(9月14日——9月20日)。本次推普周的主题是“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深州市西街小学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提供了契机。
9月14日——9月20日,在推普周期间,西街小学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宣传、校园广播等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让所有人都有“讲普通话和写规范字”的意识,增强推普力度。
在推普周期间,各班召开了班级推普特色活动:一次以“说好普通话,创建和谐校园”主题的班会;一次以“学说普通话,学写规范字”、“汉字魅力”为主题的黑板报;一期以“说普通话,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手抄报;倾听经典诗文诵读等班级特色活动,从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在同学们的心里加强了说普通话的必要性、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讲普通话手抄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甘州宝卷;俗文学;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68-08
一、宝卷的发展
宝卷又名宝传。据专家研究,宝卷的源头是唐、五代俗讲“讲唱经文”及佛经故事的变文。原兰州大学教授段平认为:“宝卷和变文的关系是直承的,而内容上还贯穿着一条宗教的线索。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排成这样一个发展序列:佛经―俗讲―变文―宝卷。”
宝卷是变文的嫡传,是从佛教的俗讲发展来的。在唐代,由于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盛行于河西,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讲经的僧侣,他们把深奥的经义通俗化,这就是俗讲。后来俗讲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叫作变文。
唐代变文是当时的通俗文学形式之一。它是在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发展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有说有唱、韵白结合、语言通俗、接近口语,题材多选自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讲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唐代早期的变文是以讲经的形式和民间说唱形式相结合,来演绎佛经神变故事的。首先出现于佛寺禅门,是把佛教经典艺术化、形象化的产物。僧人为了使深奥的佛理经义通俗化,招徕更多的听众,于是加进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内容,由专门讲唱故事的俗讲僧来讲唱。到了中晚唐时期,在长安城内的许多寺庙里经常进行俗讲,盛况空前。在河西走廊地区,也开始出现俗讲僧、俗讲居士,他们承担着弘法的重任。但唐代以后,这种俗讲人又曾大拖佛教后腿,这种俗讲变文在流传过程中逐渐离经叛道,非宗教的现实内容日益增多。除俗讲僧外,当时还出现了以讲唱变文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又创作出许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大大增加了变文的民间性、故事性和现实性。同时,讲唱场地也逐渐多起来,不仅可以与各种杂戏一起在戏场演出,而且还有了专门讲唱变文的变场。这些民间娱乐场所也吸引着王公贵胄、秀才士子,变文这种说唱文学的影响非常广泛。变文在讲唱时还配有同变文内容相匹配、形象生动的图画。某些敦煌变文写本还题有“平”、“侧”、“断金”等字,是标注此处在演唱时要用“平调”、“侧调”或“断金调”。音乐、画图和讲唱相互配合,更加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变文就成为了一种向综合性艺术过渡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
流行于宋代的变文,题材多是宣扬修福劝善、因果报应的佛教故事。当变文在宋初被皇家明令禁止之后,寺院里再也不能讲故事了,于是和尚们便寻找讲场,进行说经、说译经、说参请等, 变文经过进一步发展,成为宝卷。
宝卷在明、清两代大量产生,盛行于中国的许多地方,宗教类宝卷最多,这些宗教类宝卷反映着多教信仰的杂家思想,包括儒、释、道三教的经典理义。以佛家的因果报应为主,并含有儒家的君臣父子观点以及道家的长生不老观点。
对于河西地区念卷和宝卷的来源,1990年出版的《金瓶梅词话中的明代宣卷》一文中曾提及:“大约在明末清初,宣卷随着民间宗教传人甘肃,并成为当地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形式――念卷。‘山高皇帝远’,清政府查办各地民间宗教,河西走廊的偏远农村乃为避风港,直至现代,酒泉武威乃至被沙漠戈壁包围的敦煌县,仍有念卷活动的存在。”明代,民间宗教宝卷何时传人甘肃地区,现在尚未查到直接的记载,只能依据有关资料来推论。上世纪30年代初,在宁夏发现了抄本《销释真空宝卷》,据说它是同宋元刻的藏经同时发现,当时曾被误认为是宋元抄本。后经专家考证,这部宝卷是经过今甘肃东部传入宁夏的,由此推论罗教同时传入甘肃地区,带入的还有宣卷和宝卷。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刊于张掖的《敕封平天仙姑宝卷》刻印本,讲述仙姑修行、得道、建桥、显灵、惩恶扬善等事迹。这部宝卷由金城人谢座编著,施刊者是振武将军孙思克。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由甘肃人编写、讲述甘肃故事并在甘肃刻印的宝卷,也是由张掖陈清书写、甘州人韩文参与刻字的宝卷,在卷末刻有:
康熙三十七年五月吉日,板桥仙姑庙主持经守卷板
太子少保振武将军孙 施刊
吏部侯诊同知金城谢座 编辑
将军府篆书张掖陈清 书写
刻字
凉州 罗友义 王璋
福建 颜顺贵
甘州 韩文
清代中叶以后,统治阶级的强取豪夺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激起了农民起义运动,一些起义领袖大都利用宗教作为掩护,以讲经传道的方法发动群众、组织队伍。统治阶级为了扑灭农民起义的火焰,一方面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把富有号召力的民间宝卷列为查抄、究办之列,把宝卷视为“妖书”、“邪经”、“逆书”。
在甘州流传的宝卷中,属于近现代民间教团的宝卷数量不多,大量是民间传抄的宝卷,在这类宝卷中也可找到历史上民间宗教的积淀。如在甘州区花寨乡发现的民国三十年(1941)代登科手抄的《仙姑宝卷》,已残缺不全,仅存12品。由于所述的是张掖民众敬仰的“娘娘”和熟悉的传说,所以,历经250多年后此卷仍被传抄。
河西地区民间传抄宝卷和念卷活动是集信仰、教化、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由于历史上它同民间宗教的关系密切,所以,至今这一地区正统的佛教和道教徒都不承认它是佛教或道教的宗教活动。
尽管人们对宝卷这一民间艺术偏爱有加,但是长期以来民间宝卷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或者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的毒草而遭到非难,在期间几乎被挖苗断根,遭受了严重的劫难。
为什么河西宝卷和念卷能够存在和发展?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观点:一是河西地区的民间宗教躲过了清政府的镇压,民众对于依附于民间宗教活动的念卷没有了恐惧感,而这种以拜佛和劝善面目出现的活动,满足了民众信仰和教化的需求,易于为民众接受。二是河西地区广大农村的文艺活动极其贫乏,人民群众经济贫困,难以供养外来的戏曲、曲艺班社,念卷这种简便的说唱文艺在民间易于普及。作为善行功德,一些识字的人也乐于抄传和编写宝卷。这样以来,念卷和宝卷便在河西地区发展起来,成为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活动。
二、宝卷的内容
一部宝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篇幅一般都比较长,也有一些短小精悍。内容大多是宣扬儒、释、道思想,有一大部分是写非宗教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也有惩恶扬善、忠孝仁爱等题材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老百姓熟悉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扣人心弦。
现在甘州区民间保存的宝卷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大约有100多种。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反映佛教、道教内容,也是最基本的一类。如《观音宝卷》、《目连三世宝卷》、《何仙姑宝卷》、《还乡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贫和尚出家宝卷》等。
第二,反映社会生活。如《烙碗记宝卷》、《丁郎寻父宝卷》、《女忠孝宝卷》、《金凤凰宝卷》、《胡玉翠骗婚宝卷》等。这类宝卷数量很多,质量也好。
第三,来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如《天仙配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神湘子劈山救母宝卷》、《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绣红罗宝卷》、《方四姐宝卷》等。这类宝卷基本上是在民间传说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神话色彩很浓,听起来委婉有趣,感染力很强。
第四,表达历史人物传奇。如《武松杀嫂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康熙私访山东宝卷》、《包公错断闫查三宝卷》、《罗通扫北宝卷》等。
第五,讲述寓言和童话故事。如《老鼠宝卷》、《小莺鸽吊孝宝卷》、《义犬救主宝卷》、《乌鸦宝卷》等。
宝卷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社会生活,寄托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寓教于乐,深深地植根于群众之中,百代流传,经久不衰。有的反映了传承孝道思想的愿望,有的反映了民众对清廉政治的期盼,有的反映了对妇女优良品质的赞赏,有的反映了对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忠贞不渝。据调查,在甘州区流传的宝卷有《丁郎寻父宝卷》、《二度梅宝卷》(又叫《陈杏元小姐和北番宝》)、《八件衣宝卷》、《三搜索府宝卷》、《三神姑下凡宝卷》、《小儿祭财神宝卷》、《小莺鸽吊孝宝卷》、《女忠孝宝卷》、《义犬救主宝卷》、《方四姐宝卷》(又叫《于郎宝卷》)、《天仙配宝卷》、《王敦造反宝卷》、《火焰驹宝卷》、《仁义宝卷》、《目连三世宝卷》、《白马宝卷》、《白虎宝卷》、《白长生逃难宝卷》、《白蛇传宝卷》、《仙姑宝卷》(又叫《香姑宝卷》)、《乌鸦宝卷》、《包公错断闫查三宝卷》、《刘全进瓜宝卷》、《汗衫宝卷》、《百花宝卷》、《如意宝卷》、《回文宝卷》、《老鼠宝卷》、《伍子胥过昭关宝卷》、《合家宝卷》、《秀英宝卷》、《绣红罗宝卷》、《红灯记宝卷》、《观音宝卷》、《阴阳宝卷》、《护国佑民伏魔宝卷》、《杨金花夺印宝卷》、《李三娘宝卷》、《孝亲宝卷》、《花灯宝卷》、《何文秀宝卷》、《何香姑宝卷》、《牡丹宝卷》、《佛说开宗宝卷》、《吴彦能摆灯宝卷》、《男忠孝宝卷》、《还乡宝卷》、《灶君宝卷》、《张浩求子宝卷》、《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张彦休妻宝卷》(又叫《白玉楼宝卷》《苦节图宝卷》)、《张聪还魂宝卷》、《张廷秀逃生救父宝卷》、《张三告状宝卷》、《张青贵救母宝卷》、《武松杀嫂宝卷》、《罗通扫北宝卷》、《呼延庆打擂宝卷》、《呼家大上坟宝卷》、《狸猫换太子宝卷》、《贫和尚出家宝卷》、《和家论宝卷》、《金镯玉环宝卷》、《金凤凰宝卷》、《岳飞宝卷》(又叫《精忠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神湘子劈山救母宝卷》、《洗衣记宝卷》、《施公宝卷》、《胡玉翠骗婚宝卷》、《赵五娘寻夫宝卷》、《昭君出塞宝卷》、《昧心宝卷》、《侯美英反朝宝卷》、《高兰休妻宝卷》、《烙碗记宝卷》(又叫《大抢板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继母狠宝卷》、《绣红灯宝卷》(又叫《绣龙灯宝卷》)、《旋风告状宝卷》、《康熙私访山东宝卷》、《黄马宝卷》、《黄氏女宝卷》、《曹三成杀回郎奉母宝卷》、《救劫宝卷》、《湘子度林英宝卷》、《葵花宝卷》、《黑骡子告状宝卷》、《紫荆宝卷》、《骷髅记宝卷》、《熊子贵休妻宝卷》、《樊梨花征西宝卷》、《鹦哥宝卷》、《蜜蜂记宝卷》、《薛刚反唐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又叫《薛礼征东宝卷》)、《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宝卷》、《乾隆游国宝卷》、《乾隆私访白却寺宝卷》、《乾隆宝卷》等100多部。
三、宝卷的结构
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特点是说一阵唱一段,既省力又好听。宝卷的卷首一般都是定场诗,有的是开场词,有的是劝世歌。宝卷的开头格式大部分是:
××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临来。
天龙八部生欢喜,保佑大众永无灾。
有的宝卷开头也有自己的特色,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花灯宝卷》在固定格式前面就加有定场诗:
池塘水满今朝雨,雨落庭前昨夜风。
今日不知明日事,人争闲事一场空。
又如《侯美英反朝宝卷》的开头既有劝化的内容,又有接听宝卷的要求:
正月新春好时光,大家听我把卷念。
信男善女细心听,不可当作耳边风。
若有哪位不愿听,劝你及早回家睡。
安静听卷不喧唤,接声一定要宏亮。
因果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临来。
天龙八部生欢喜,保佑大众永无灾。
又如《张聪还魂宝卷》的开头不但有劝化的内容,接听宝卷的要求,还加上了不同的人听了这部宝卷的效果等:
还魂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临来。
天龙八部生欢喜,保佑大众永无灾。
众位男女都上炕,儿童小孩莫吵嚷。
男女大众都接声,天长日久不害病。
听了宝卷有精神,为人莫做坏事情。
要存良心莫害人,洗耳恭听卷内情。
男子听了还魂卷,身体健康天赐福。
女人听了还魂卷,神灵保佑生贵子。
老人听了还魂卷,寿禄能增八十七。
中年听了还魂卷,弟兄和睦不分居。
幼年听了还魂卷,每日高堂孝父母。
闲话且不表,再表卷内情。
做事行公道,死而又复生。
宝卷开局唱词内容为:点明宝卷名称;宣扬佛教弃恶扬善、因果报应主旨,规劝人们认真聆听宝卷内容,从中吸取教益,多多行善积德。
宝卷的散说部分也就是白话部分,以“却说”开头,是念卷人为了交待时间地点、铺叙人物关系、叙述故事情节而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小莺鸽吊孝宝卷》的开头散说部分如下:
却说,开天辟地有一段故事,出在宋朝仁宗年间,在仙果寺沙柳树上有一对黄莺,它俩来来往往,千辛万苦地育成了八鸽儿、野鸽子和小莺鸽三个儿女,每日里打食渡水喂养。一日,公莺外出打食没回,自此,公莺杳无音信。母莺在家身患重病,忍痛打食渡水,喂养儿童。一方面盼公莺回来夫妻团圆,另一方面还要抚养小莺长大,很是辛苦。
在一段散说结束时,一般用“正是(真是)”过渡到韵文。就散说与韵文部分的比重来说,韵文多于散说。韵文部分一般是重复散说部分的故事情节,是为了寄寓善恶褒贬,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抒发爱憎情绪,烘托渲染气氛的,是“吟”或“唱”的。韵文句式有十三字句、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四字句。句式以十字句最多,七字句次之,其次是五字句、四字句,句子有一定的平仄韵律。句数长者可达几十句,短者只有两句。如《武松杀嫂宝卷》中有一段十字句的韵文句式:
武大郎,武二郎,兄弟二人;
父母亲,都去世,孤苦伶仃。
吃和穿,花和用,全靠个人;
白日里,没饱饭,夜晚受冻。
兄弟俩,好伤心,眼泪不干;
叫爹爹,喊妈妈,天地不应。
饥一顿,饱一顿,凑合度日;
就这样,度过了,数年光景。
兄爱弟,弟爱兄,互敬互让;
兄弟俩,心相印,传为佳话。
武大郎,卖炊饼,维持生计;
武二郎,学武艺,十分用心。
不觉得,又过了,两年之整;
武大郎,二十三,年龄不轻。
武二郎,二十一,武艺高强;
性格直,动不动,就要打人。
有一天,抱不平,打下一人;
他以为,人已死,出门逃跑。
那官府,来捉人,武大去顶;
岂不知,那原告,没把命丧。
武大郎,被释放,回到家中;
仍上街,卖炊饼,维持光阴。
武二郎,逃出门,杳无音信;
武大郎,常思念,心中不安。
暂不说,武家的,兄弟两人;
再表那,姓张的,财主之人。
清河县,一财东,名叫张伦;
他家中,侍女多,人人知闻。
侍女中,有一人,小名英英;
她就是,潘金莲,面相美容。
潘金莲,生得俏,长得聪明;
五端身,柳叶眉,樱桃小嘴。
那张伦,暗地里,要缠她身;
准备着,要娶她,作个二房。
同时,这部宝卷中又有七字句的韵文,如:
王婆开言把话讲,武家大嫂细听言。
门庆大人太有钱,中药店铺遍全县。
有钱有势有威望,家有瓦房数百间。
为人忠厚长得帅,满城男女人人爱。
金莲听了不开腔,只是一笑心暗想。
我今嫁给武大郎,真是叫奴受熬煎。
如果嫁给这个汉,不亏在世活一场。
在散说过渡到韵文中间,常常有“正是(真是)”引起的感叹诗,如《罗通扫北宝卷》中有一段感叹诗:
梅氏夫人金节亡,敬德宝林泪悲伤。
众将为此都感动,迎接天子来进关。
这些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式,句数一般情况下都是四句,最少是两句。
宝卷一般用韵文结尾,结尾韵文有的概括全篇主题,有的宣扬听卷的好处,一般都是劝善诗,如《胡玉翠骗婚宝卷》的结尾是:
这本新卷已念完,莫当闲言耳边风。
奉劝在座众男女,为人在世要懂礼。
口是心非不为人,人面兽心不合情。
说的多了没人听,众位下炕回家中。
主人今晚没消停,装烟倒茶费了心。
客人走了主人闲,明日早晨早起床。
有的宝卷结尾也会加上创作者的相关情况,如《武松杀嫂宝卷》的结尾是:
武松卷,已念完,到此结束;
众乡亲,听完卷,有何感想。
为人的,做好事,善有善报;
心不良,做坏事,遗臭万年。
这本卷,宋文轩,编写两月;
是根据,水浒传,评书改编。
宋文轩,甘州人,廿里堡乡;
家住在,十号村,六社农民。
常评书,常念卷,民间艺人;
其事迹,已收入,曲艺志书。
四、宝卷的音乐
在念唱宝卷时,除了散说外,韵文部分都有一定的唱法,这些曲调有悲调有喜调,念卷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故事情节灵活安排,临场发挥,这样赋予了念卷生动活泼的特点。
宝卷中常见的韵文一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句式,其念法各有不同,同样是七字句式、十字句式,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的念法也不尽相同。
在明代后期,念唱宝卷时一般都会用固定的曲牌,主要有“上小楼”、“浪淘沙”、“金字经”、“黄莺儿”、“驻云飞”、“傍妆台”、“哭五更”、“清江月”、“罗江怨”、“皂罗袍”、“耍孩儿”、“一剪梅”、“锁南枝”、“绵搭絮”、“画眉序”、“驻马听”、“一江风”等。后来,由于会唱这些曲牌的人越来越少,许多曲牌逐渐地被遗忘,很少使用。但也有一些曲牌被流传了下来,如“哭五更”、“浪淘沙”、“清江月”等。现在,甘州宝卷中 “哭五更”仍然作为主打曲牌,在多数的宝卷中使用,也是最能表达悲痛感情的曲牌。
宝卷的唱法灵活多样,同样字数的韵文,也会有不同的唱法,如在甘州区流传比较广的《贫和尚出家宝卷》,是目前见到的字数最少的宝卷,只有3000多字,唱法却很多,用到“浪淘沙”、“清江月”等多个曲牌。
在念唱宝卷时,有时也会加入一些民间小调,以增加吸引力,活跃气氛,如《方四姐宝卷》中的几个段落就用甘州小调《小寡妇上坟》来念唱。如《贫和尚出家宝卷》的结尾处,用到了甘州小调《十报恩》。有的宝卷还会加上甘州本地的劳动号子,以增加念卷人与听众的互动性,渲染气氛。如《丁郎寻父宝卷》中,有一部分是丁郎在领夯时诉说自己的身世,用的就是甘州人民非常熟悉的劳动号子《打庄墙》,领唱有力,接唱宏亮,富有气势,将打庄墙的场景展现了出来,使念卷现场如同打夯现场。
五、宝卷的传播
宝卷的传播方式分为文字传播和口头传播两种。
文字传播是用文字将宝卷内容记录下来,相互传抄、借阅、馈赠、保存,分为刻板印刷和手抄。
刻板印刷的宝卷有木刻本和石印本,现在能够见到的很少。刻板印刷的宝卷大都是捐资印刷,绝大多数是演释佛教、道教的经文,经费靠募化,是一种民间行为,体现积功行德。
手抄传播是宝卷传播并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普遍的方式。在甘州区的广大农村,由于受佛教功德说的影响,人们就把抄、赠、藏宝卷当成了积功行德的自觉行动。农村群众普遍把手抄传播宝卷当成立言、立德、立品的标准,认为“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有的人认为“家藏一部卷,平安又吉祥”。于是把家藏宝卷视为镇宅之宝,进行“避邪驱妖”。有些人家还把宝卷贡在上房里,当作神圣之物来对待。许多人将抄好的宝卷除了自己珍藏、保存外,也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如果是不识字的人家要藏有宝卷,就会请有文化的人来抄宝卷,来实现 “家藏一宝卷”的目的。宝卷传抄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互借互换、竞相传抄。由于宝卷的种类很多,为了使自家藏有的宝卷数量最多,就得找到更多的宝卷来抄,要是想抄卷,就得向有卷的人去借,以“我有换我无”、“互惠互利”、“有借有还”为前提。正是在这样的借抄、传抄过程中,一些抄卷人对宝卷又一次进行了改编、再创作,对一些错误的地方又进行了校正,使宝卷内容不断丰富,这样就产生了相同内容、不同版本的宝卷。同样,抄写宝卷是普通老百姓参与的活动,只要识字的人,就会亲自来抄卷,这样一大批文化程度有限的老百姓抄的宝卷中,存在有通假字、错别字、自造字、错句子,以讹传讹是常有的事。如《天仙配宝卷》是在甘州流传很广的一部宝卷,主要人物叫董永,在甘州区流传的《天仙配宝卷》中,“董永”被错抄成“董文”、“董荣”。又如《包公错断闫查三宝卷》中的“闫查三”,有的则抄成“严查三”,有的抄成“颜查散”。《方四姐宝卷》中的“方四姐”,有的宝卷中抄成了“房四姐”,还有的宝卷中抄成了“樊四姐”等。同样内容的宝卷,在不同地方传抄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当地的方言俚语,有时还会增加一些有当地特点的内容。就是同样内容、同样名称的宝卷,经过不同的地方人民的传抄,其语言风格、表述形式、表现手法等,都会呈现出地方特色。如甘州宝卷、民乐宝卷、临泽宝卷、酒泉宝卷、武威宝卷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本地的包括方言在内的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在甘州宝卷中,方言是很常见的,有了这些方言的渗透,进而突出了甘州宝卷的地方特色。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现留存在甘州农村的宝卷有百余种,但最受甘州人民喜爱的、在甘州区最为流行传抄的只有40多种,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的手抄本传承下来的。这些手抄本,有的抄在麻纸上,有的抄在白纸上,有的抄在旧账本子上,有的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有的抄在牛皮纸上;有用毛笔、钢笔抄写的,也有用铅笔、圆珠笔抄写的。甘州区的绝大部分宝卷是从外面流传进来的,然后再经一代一代地传抄,保存了下来。也有一部分是在传抄的过程中,甘州本地的人民进行了再创作,就是同样名称的宝卷,也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内容和语言表达风格又有所不同。还有甘州当地的文人或民间艺人根据小说或民间故事自己创作的,如在20世纪50年代,二十里堡乡十号村的宋文轩就根据小说《二度梅》,改编创作了《二度梅宝卷》;70年代末,他又根据小说《水浒传》章节,改编创作了《武松杀嫂宝卷》,根据民间故事改编了《张浩求子宝卷》。这些宝卷也在甘州区广为传抄,充分说明甘州宝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传承了过去的宝卷,而且也产生了大量的新宝卷,为繁荣和活跃当地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的宝卷,在题材内容上反映了发生在古甘州大地的故事,如《敕封平天仙姑宝卷》讲述的是黑河沿岸板桥一带的故事。又如《乾隆私访白却寺宝卷》,说的是清朝乾隆登基后,大臣刘同训奉旨出访西地,犒赏兵丁将士,体察民生。在途中,他明查暗访,查处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兰州杀了当朝驸马张星,在甘州杀了知县张年清、李颠东,在肃州杀了知县唐年,宝卷内容涉及甘州。也有当地宝卷爱好者根据地方风土人情、社会现象,创作了极富有地方特色的宝卷,如《胡玉翠骗婚宝卷》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其内容取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甘州人民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有的宝卷反映的是与甘州相邻地区的故事,如《救劫宝卷》反映的是武威大地震后人民逃难的情景,《罗通扫北宝卷》中多次提到与河西走廊紧邻的贺兰山。
口头传播是宝卷传播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习俗和民间说唱文化艺术,也是宝卷流传最基本的方式,俗称念卷、宣卷或唱卷,就是通过说唱形式来表达宝卷的内容。
念宝卷有别于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相对保守封闭的传承发展习俗,在表演形式和手法上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有民间说书说唱艺术的特征,又有戏曲和宗教诵经的印痕。通过不断的吸收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可概括为表和演,亦可概括为说和唱。表,即表述,就是用叙述和咏诵的办法述说复杂的故事情节,描绘场景,交待人物关系,抒发感情;通过咏颂诗词韵文,以提高文化品位,增强艺术效果。这方面的技巧讲究抑扬顿挫、起承转合,语速语调、音质音色要达到绘声绘色的效果。演,主要讲究的是表演者的唱功,手、头部和上肢的简单动作与面部表情。
甘州农村的念卷活动由来已久,什么时候兴起现无从考证。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人员调查资料显示:“在1964年,张掖的二十里堡就有人自发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念卷活动,一连几天,共念了30多种卷,参加者既有民间的念卷高手,还有中学生和乡村教师。”
念卷的地点在庙会、家庭院落中最多,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季农闲时候的晚上,白天也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除了大年三十夜不念卷,要祭祀祖先外,从正月初一夜到元宵节,念卷活动不断。当然,有时如果哪家儿女不孝、媳妇不贤、家事不顺、人丁不和,家族的长者就会在这一家用“念宝卷”的方式使家人受到教育。当然,后来的念卷活动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文化娱乐活动。念宝卷大部分是请念卷先生来念,有时由本家族中的长者或文化人来念,参加的范围一般以一个家族为主。
念卷有许多讲究,主人要把屋里屋外、炕上炕下打扫干净,在炕中央放置一个炕桌,点上擦净的铜灯,摆满糖茶、油子、花糖等招待客人,恭候念卷先生和听众的光临。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陆续来到设局请卷人家,念卷先生除断文识字,懂得念卷的韵调,更要有品德,念卷先生被让在炕中央的炕桌跟前,盘腿而坐,视为上宾。念卷先生在念卷时是很虔诚的,念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柱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才开始念卷。
念宝卷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念唱方式为一人唱众人和。领唱人称为念卷人,和者称为接卷人或接唱人、接音人。唱词一般是固定的,如“数落莲花,莲花落”、“南无阿弥陀佛”等。当念卷人念完一个意思单位、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接卷人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或“数落莲花,莲花落”,接完音后,念者再念。念卷人或朗、或诵、或说、或念、或唱,举手点头、变换表情、绘声绘色地表演,加上宝卷生动的故事情节,念卷者与听卷人之间形成互动,使听卷者心驰神往、如痴如醉,高兴处使人捧腹大笑,心酸处让人痛哭流涕。
听卷者也要虔诚、专心地听卷,不能喧哗,中途不得走动,待念卷人休息时,才可以活动。
宝卷最初是没有标点的,文字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这样念卷者很不方便,由于断句不当,很容易念错,于是一些念卷者又进行了一项创新,在宝卷文本上用红色的笔在停顿的地方做标记,因此在比较久远的宝卷上就留下了一些圈圈点点的红色标记。到后来,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以后,人们在抄写宝卷时才使用了标点符号。
六、宝卷的现状与保护
宝卷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又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通俗文艺,不仅种类多,而且在甘州人民当中根基之深、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谓之最。现有的宝卷,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抄、修改、再创作,有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语言上、内容上都融进了甘州人民的情感和地域特色,已成为文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和语言学等方面可贵的资料。它的最基本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娱乐作用,二是教化作用,三是传播知识作用。宝卷中劝人向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对父母尽孝、与兄弟和睦、同他人友好的品行和勤劳生产、爱惜粮食的美德等,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社会和谐均有一定的作用。
念唱宝卷在过去是甘州人民的精神寄托和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传媒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增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念宝卷或听宝卷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家藏的宝卷也越来越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被遗失或者丢弃,面临失传的境地。造成宝卷由兴旺到失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因素。在“左”的路线影响下,宝卷被视为反动文艺,念卷被看作是迷信活动。在期间,宝卷被视为“封建迷信”,列入“牛鬼蛇神”,当作“四旧”明令禁止,在此期间,大量的宝卷也成了革命的对象,被集中收缴后焚烧、销毁,很多念卷者被打成了反革命。有的人家将宝卷当纸烧、裱风匣、剪鞋样、裱糊窗户,有的人家冒险藏下几本,不是叫老鼠嗑了,就是让虫蛀了。有的人家把宝卷埋于地下或放在地窖中,由于潮湿而腐朽。不论是从数量还是种类上,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使祖先留下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灭顶之灾。
二是观念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再靠藏、抄、念宝卷来积功行德、避邪驱鬼,抄写宝卷不再是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是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方式增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现在丰富多彩的广播影视节目、书刊杂志、互联网、文体活动,名目繁多的娱乐场所,为人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愉悦,不再仅仅拘泥于通过念卷来进行娱乐。同时,由于宝卷中的故事离现实社会很远,没有贴近性,年轻人不容易接受。宝卷大都篇幅很长,念完一部一般需要2~4个小时,在视时间如金钱的好多人来说,听念卷是在浪费时间。
四是人的因素。如今,会念宝卷的人已经很少了,即便是会念的,也是一些高龄的老人。在甘州区知道宝卷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年轻人会念卷的几乎没有。甘州宝卷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甘州宝卷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将会从我们身边消失。
由于河西宝卷有助于敦煌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通过研究宝卷这一敦煌变文的嫡传子孙,可以进一步认识敦煌变文,加之宝卷也是中国俗文学史的珍贵资料,在俗文学史、民俗文化史的研究上有重要意义。一些专家学者将目光集中在了甘州宝卷上进行学术研究,众多专著相继问世,有的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原兰州大学教授段平对甘州宝卷非常关注,并对从甘州征集到的部分宝卷进行了研究,收入了《河西宝卷选》一书。河西学院教授方步和对甘州宝卷进行过专业的研究,曾组织学生对包括甘州宝卷在内的河西宝卷进行了整理研究,主编了《河西宝卷真本校注》一书,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中共张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永成与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科长崔德斌对张掖宝卷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收集、整理,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了《金张掖民间宝卷》。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河西宝卷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省也把甘州宝卷列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了支持力度,对甘州宝卷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文化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加大了对甘州宝卷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甘州辖区内的省市单位,对宝卷进行了高度的重视。甘州区文化馆也对甘州区内的宝卷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对部分宝卷进行了整理,一些宝卷爱好者对一部分宝卷进行了收集保护,使一大批宝卷有幸保存了下来,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段平.河西宝卷选[M].台州: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
讲普通话手抄报范文第5篇
2与文体活动相结合教师应注重在文体活动中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开展某项活动前,结合语文课学过的知识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留心观察并记录活动的过程,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比如:在进行体育越野赛、跳绳赛、踢毽赛、体操、小篮球、乒乓球比赛以及“六·一”、“十·一”和新年文艺演出前,要求各年级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定向观察或机遇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活动后运用已学的某种写作方法练笔。
3与认识社会相结合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把学习语文与认识社会结合起来。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求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5分钟新闻报告会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在学期初排表,学生轮流报告。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在于激励学生认识社会,在认识社会中学语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收听、收看、记录、讲述新闻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从而使各项能力得到锻炼。
4与创办手抄报相结合义务教育小语大纲明确提出:“适当地组织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进行普通话比赛、作文比赛、听说读写综合竞赛、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按照大纲要求,应要求学校在三年级以上班级创办手抄小报,手抄报由学生轮流当编者。小报内容大体以宣传新人新事为主,或摘录谜语趣题,或选登格言警句,每学期组织一次小报展览,在办报中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