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朗读(精选5篇)

  • 兰亭集序朗读(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

兰亭集序朗读(精选5篇)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第1篇

2、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4、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5、[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第2篇

《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所记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次文人盛大集会。前者写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后者是因滕王阁重修竣工而举行的一次庆典集会,是唐高宗时的事情。当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滕王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探亲,路过此地,也参加了盛会。古代文人集会喜欢饮酒赋诗,两次集会文人们都写下了一些诗作,结集后分别由王羲之和王勃写了序文。两文在写景、叙事、抒情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想就此做些赏析。

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让人赏心悦目的是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兰亭集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多美的集会地点。能置身胜境,饱览美景,确实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文友们在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相聚,心情之愉快可想而知。而屹立在鄱阳湖畔、赣水之滨的滕王阁更是让人神往,不说那“星分翼軫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繁华鼎盛,让人羡慕和向往,就是那“落霞和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湖光山色,就令人流连忘返。

高雅的文人情趣

兰亭集会,千古美谈,成为后世文人雅士所喜爱和向往活动。这次盛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的都是当时的名士,可见其盛大隆重。集会里除了做“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之外,文人们还聚在一起“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一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尽情地“游目骋怀”、“放浪形骸”,尽享“视听之娱”。这就是文人的情趣,高尚而优雅,难怪后世的文人纷纷效仿,以为人生的一大乐事。王勃参加的这次滕王阁竣工盛宴也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与会“宾主尽东南之美”,他们登阁赏景,饮酒赋诗,“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尽显文人风采。

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

自古失意文人就有迁客骚人之说,多愁善感是文人的一大特点。《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两文都抒发了作者不同的人生感慨。《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在文中借题发挥,抒发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俯仰一世”。为了保全生命,有人选择谈玄说道,有人选择归隐山林,放浪形骸。虽然人与人之间生活方式、爱好不同,但都陶醉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然而,人感到快乐的事情“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人也会“情随事迁”,也会“终期以尽”。因此作者也像古人一样,感慨“死生亦大”矣,不由悲从中来。

《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在文中通过写宴会的盛况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说自己地位低下,只是一介书生,虽有投笔从戎、请缨报国的志愿,却报国无门。在文中他与古人相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感到愤懑悲凉,让那些“失路之人”为之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毕竟作者还年轻,还希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两文的作者及其它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第3篇

题记

初春已至,阳已渐刺眼,空气的温度却依旧如冬,而今冬也好春也好,已至江南,怎能错过兰亭之美景?那大概亦如当年,逸少之美酒,如甘如泉。

和几个伙伴一边漫步于林间小路,一边谈论着过往王羲之的传奇,颇有一番情趣。看那远处,山川耸立,奇石突兀,还有挺拔的松,修长的竹,寂然地立于山涧、山尖。明明觉得,着初春的树是遮挡不住什么的,可究竟也没能分辨出那偶尔传出的一两声低低的鸟语,是从哪个方向传来。

看,我们到了! 顺着伙伴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那兰亭,远远的,像仙境般的朦胧。那像鸟翼一般的瓦檐,那跨越历史的悠然。内心十分急切,不由自主的,便加快了脚步。

泉声既响,山色愈稠。终于站在了这里,这方土地,回想起若千年前,逸少也曾站在此处,吟着那绝世的诗篇,绘着他心中的大好蓝图,心中不免多了一丝浩荡之情。

梦那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目所及处皆绿也;梦那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耳所闻之,泉声应和绝句;梦那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风声过耳,略过的是春的芳香;梦那时,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酒色墨香,溢于天地

想不起究竟有多久,沉浸于王羲之的兰亭便不可自拔,兰亭行贴,行书如行云流水,牧笛横吹,黄酒小菜有几碟。

睁开眼,放眼于天地间,宛若繁杂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泉水叮咚作响,一群才人佳子于泉边席地而坐,豪爽乐态实可见,酒醉酣态亦可现。忽然便读懂了王羲之,参悟了《兰亭集序》。

天地之大,万物应有尽有,而此美景却少,世界之大,人各有志,而独爱此美景者亦少。有机会集偌多人才贤士于兰亭,固将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死生皆为天意,而在生命之中,遇见这般好景,这般妙亭,岂不快哉?即使世殊时异,感情也随之改变,却无法改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弹指间,倾城顷刻湮灭。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墨香再次溢满兰亭,却已不是当年姿态,行书也只有临摹你的字体,早已传唱了千年,看不厌。

看不厌兰亭美景,浅浅羞涩江南如画,是谁把你雕刻,如诗如花?不能替你欣赏,独自思量,你的字体飘逸潇洒、风流云动,你的兰亭我只好用一生去记忆。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兰亭序》;老庄思想;魏晋风度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101-2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一直徘徊着分裂的幽灵。在政治频繁更迭的场景中,政治的束缚力相对松弛,这就为学术思想的灵活跳跃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社会动荡的高频率,强烈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开始觉醒,开始思考。此刻老庄思想的崇尚自然,放任自由的生活方式深深地被他们吸引,书法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他们一改秦汉书法的古质朴实而变得流美生动,不难看出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与老庄的道法自然不无联系。

一、关于《兰亭序》

在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王羲之召集了筑室东土的名士、属官如谢安、郗昙、孙绰、孙统、许询、支遁、谢胜、徐丰之及家族子弟凡四十一人,在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这就是东晋时期最为著名的“兰亭之会”。

那一天,有二十六人赋有诗作,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已然微醉的王羲之乘兴欣然挥毫,执鼠须笔为此次雅集亲自写序,以书心中之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序》。

此书,行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晋人称《临河序》,唐人称《兰亭诗序》或《兰亭记》,宋欧阳修称《修禊序》,蔡襄称《曲水序》,苏轼称《兰亭文》,黄庭坚称《禊饮序》,宋高宗称《禊帖》。关于此书的流传情况,唐刘《隋唐嘉话》里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560――565)中为僧永所得,献之(陈)宣帝。隋平陈时,或以献晋王(隋炀帝),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师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621)入秦府。贞观十年(636),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文中记述了萧翊赴越州,在辩才处得到《兰亭》真迹的经过,后在何延之处演绎成萧翊智取《兰亭》,颇具小说色彩。唐以前,《兰亭序》还不曾被人们所重视,直到唐太宗的迷恋才受到普遍的追崇,以至到今天《兰亭序》仍给我们留下神秘的色彩。关于《兰亭序》比较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宋代有之。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京地区东晋时代王、谢家族墓志的出土,郭沫若撰文论世传王羲之《兰亭序》为伪作,在文物界和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兰亭论辩”由此拉开序幕。由于当时郭氏的特殊地位,追随其观点的学者渐渐涌现。当时,郭氏及赞成他的观点的被冠以“具有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而予以肯定,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则被“打入”下编。随着社会风气的渐渐开放,1999年在苏州举办了一场“兰亭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兰亭现象进行了综合客观的探讨,郭氏的诸多观点被予以否定,从此《兰亭序》的真实面目渐渐浮出水面。

二、“畅叙幽情”,“死生亦大矣”

《兰亭序》全文可分为两部分。从“永和九年到信可乐也”为第一部分,对此次雅集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进行介绍。“暮春之初”,会稽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群贤修禊,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畅叙幽情,品山水之乐。在道家自然观的影响下,推崇自然,寄情山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味“自然之道”“人生之道”,整个这一部分,清、静、雅、幽,文气流畅,自在无碍,紧系兰亭山水美景,记诗人流觞咏诗之雅事,简洁的字句散发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意味,给人宁静的享受。我们看到了亲近自然、逸情山水的魏晋士人,为下文“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奏出精彩的序曲。

从“夫人之相与”到最后为第二部分,体味自然后,面对现实,“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痛哉”,“悲夫”,“死生亦大矣”。寄情于景,“修禊”升华,表露真情、真意!从“朗”、“清”、“惠”、“和”到“大”、“盛”、“游”、“乐”,神游千里、心怀万物,从兰亭走向宇宙,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一度高涨。

对于第二部分的描述,清李文田先生认为:“自‘夫人之相与’以下多无数字,此必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从而证明《兰亭序》为伪作。考王羲之与谢万(谢安弟)的书信中写道:“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陆贾,《史记》有传,著有《新书》,是汉高帝刘邦“兴刘、安刘”的谋臣,是羲之作东晋谋臣的模范榜样。又,班嗣,师班固的从兄,一生崇尚庄子,保真养生。又,杨王孙,《汉书》有传,生平主张裸葬归真。此三人乃王羲之生平之所依,修身养性,生有所持,死有所安的老庄思想对王羲之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

庄子说“游心于无物”,“心游于物外”,汉代书法理论家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先散怀抱”“凝神静虑”都是摒除心中杂念,与“虚静”、“坐忘”的道家思想相统一。《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真性情的流露,在“流觞曲水”“信可乐”,籍酒纵笔,情感便会由欢乐中沉静下去,平日所积蓄的骨肉生死之感,不知不觉的涌上心头,道出了“死生亦大矣”的感慨!

笔者认为王羲之是矛盾的,游目骋怀后,又悲观孤独。乐是清潜的,悲是深刻的。他从小体弱多病,少年寡言,从其所存世的自叙病痛的手札中略窥一斑。他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服五石散,以求长生。《兰亭序》,正是在王羲之仕途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所作。他放弃为官,选择“放浪形骸”于山水间,表面看来悠哉游哉,其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挣扎的。一个读书人,“学而优则仕”,报效祖国,是他们的理想,试想这一切都已终结,“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怎能不“痛哉”!怎能不“悲夫”!道家虽然将生死看成一体,但在细细品味庄子《齐物论》后,最后庄周与蝴蝶相融合,在“梦中”才能实现物我为一的境界,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品出一番无奈吧?在庄子所生活的时代,他的人生态度,或许是最为保全的!那王羲之所感的一切又何尝不可呢?

三、“一死生”,“齐彭殇”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彼和此是相对而生的,正如生与死,生即是死,死亦是生,死是生的开始,生意味着死的到来,一切都要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不为外界所累,才能彻底解脱。这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可庄子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在现实生活中,感情的波动、起伏,往往受制于对物的追求。人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在这个世界有太多自己不能涉足和控制的领域,而面对这些难免或悲或喜,患得患失。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沉默,安之顺之。所以无论是齐物我,还是齐万物,都要无“心”。当然,达到如此“逍遥”之境界是很难的!当王羲之面对政治、社会生活的压力,道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予以否定,发发牢骚也未尝不可。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中记载“任性不羁”“尤好庄老”。但他“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决,真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至灭性”。或许真正的老庄学者,当面对骨肉生死之际,当下岂能无动于衷,岂能无哀痛?!庄子妻子去世时,他也是悲伤的,只是他的悲痛经过自己的体悟,把自己的生命、情感融于天地万物之中,有了这种洒脱、超然情怀,“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把自己融于宇宙万物,没有物我之分,如陶潜所说“托体同山阿”!

伟大的灵魂往往是孤独的,庄子的人生与世俗,“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所以王羲之在《兰亭序》后段写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语句,并不代表否定老庄思想,正如当年“坦腹东床”,而是直抒胸意,心无所碍,更能体现他对老庄“道法自然”思想的追随与崇尚。

法国十九世纪的批评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格概况。”,“要了解作品,这里比别的场合更需要研究制造作品的民族,启发作品的风俗习惯,产生作品的环境。”宗白华先生在《论和晋人的美》一文中也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由此可见,社会大背景、大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魏晋时期,政治生活的混论,迫使士人们追求自然,逍遥自在,借书法抒心中之真性情,此时老庄思想所蕴含的艺术精神,在此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兰亭序》在不拘礼法,超尘脱俗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今天看来,她的惟妙惟肖,她的婀娜多姿,她的若有所思,她的扑朔迷离,都让人垂涎三尺,跃跃欲试。或许也正是因为她的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才会让后学者一再研读、探究!诚如逸少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参考文献]

[1]兰亭论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2]兰亭论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3]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兰亭集序朗读范文第5篇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认真研习1、2自然段,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回答: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教师提问: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只有山、水、林、竹、天、风等。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了什么特征,表现了作者内心怎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一切都具有淡雅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娱之情。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不写淡雅之景,而写浓艳之物更能够表达欢娱之情,那么,这淡雅景物与作者内心的情感有何关系呢?

教师点拨: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淡雅之景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仅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这就是所谓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兰亭宴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从不过分表露内心的喜悦之情,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在这两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5.学生发问:老师,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到了第三段结尾怎么变成了“痛”呢?

教师点拨: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但是人们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人生忧患是相同的。你们梳理一下,人的忧患来源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三个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

6.教师点拨:正因为如此,结尾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我们再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一下,把握作者的思路。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文章脉络顺着上文人们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是一致的这个意思,先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也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

7.教师提问:既然人总是要死的,我们都无法逃脱。那么,作者只有听之任之吗?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不是的。文章的意思是,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教师点拨:这样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是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