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瑜伽(精选5篇)

  • 有氧瑜伽(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印度乌台浦尔邦医科学校的医生对瑜伽进行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观察。一位叫萨蒂雅穆尔蒂的瑜伽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活埋”了整整八个昼夜。试验的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先挖一个墓穴,不放置任何食物,只放五公升蒸馏水进去。据瑜伽说,这水不是为了饮用,而是为…

有氧瑜伽(精选5篇)

有氧瑜伽范文第1篇

1968年,科学家们比较仔细地观察了一次瑜伽表演“活埋”的情况。表演者四人(一个是职业瑜伽,两个是学过三年气功的世俗瑜伽,还有一个健康的男人,没有任何瑜伽功夫),他们分别下到墓穴,上面用黄土封顶,不留气孔。职业瑜伽在下面呆了十八小时,其余三人各呆了十四小时。试验证明,不论是职业瑜伽,还是普通试验者,在墓穴中的需氧量都大大降低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理学家们早已知道,如果人吸入了含碳量高的空气,大脑皮层和皮下层就会受到压迫,从而使肌肉松弛,内脏活动减弱,内分泌减少,其结果必然是需氧量的降低。所以,在含碳量高度集中的墓穴内的人需氧量降低,这是正常现象。还有一点也可以说明这种判断的正确性,即接受试验的瑜伽在墓穴外面反而经受不住空气中含氧量的降低。

印度乌台浦尔邦医科学校的医生对瑜伽进行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观察。一位叫萨蒂雅穆尔蒂的瑜伽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活埋”了整整八个昼夜。试验的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先挖一个墓穴,不放置任何食物,只放五公升蒸馏水进去。据瑜伽说,这水不是为了饮用,而是为了湿润空气的。试验结束时,水还剩下一半。穴内温度在摄氏24°到33°之间。经过八个昼夜之后,墓穴被打开,瑜伽仍然和开始试验时的姿势一样地坐在那里,但全身处于僵木状态,对周围的变化反应迟钝。体温大大降低,只有34.8°,而开始试验时是37.2°。刚打开封土时,瑜伽全身剧烈颤抖,持续两小时之后,体温才恢复正常。在试验期间,瑜伽体重降低了4.5公斤,血糖有所升高。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试验期间,瑜伽机体的新陈代谢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也没有很明显的降低。

在瑜伽接受试验的八昼夜期间,心电图一直观察着,只有几次很短的间断。心电图的记录是出人意料的:“活埋”两小时之后,心跳逐渐加快,第一天晚上达到每分钟250次!一直持续到第一天傍晚时,心电图突然出现了一条直线,这使医生们大为惊讶。

有氧瑜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瑜伽 太极拳 健身功能

为了更深层地了解瑜伽和太极拳,本文试图对它们的健身功能的异同作论述。通过分析瑜伽和太极拳健身功能,激发人们对瑜伽和太极拳的爱好,同时促进瑜伽和太极拳练习者对技术的学习;找出瑜伽与太极拳健身功能的异同,为不同人类选择合理的健身方式,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提供有力的依据。

1.瑜伽与太极拳体系的比较

瑜伽较为流行的主要有:哈他瑜伽(Hatha Yoga)、艾扬格瑜伽(Iyengar Yoga)、阿斯汤嘎瑜伽(Astangha Yoga)、热瑜伽(Hot Yoga)、流瑜伽(Flow Yoga)等。虽然它们各有特色和理论,但组织都是相同的,即从身心的自律开始,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认识。以上各个体系都是以婆坦加利划分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各种瑜伽体系分裂对待,只能说每个体系都针对不同的适合人群,在练习要点上各有侧重。

太极拳作为一种保健养身效果较好的武术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目前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都只停留在套路练习上。实际上,太极拳作为一大武术拳种,它有一整套缜密的由浅入深,逐渐向技击形式发展的修炼体系。其中包括:清初陈王廷所编的陈式太极拳;向陈家沟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之后独自创立的杨式太极拳;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武式太极拳;“开合活步太极拳”孙式太极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武当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禅门太极拳;一为赵堡大架太极拳第十一代掌门赵增福师父所公开的,该拳架系赵堡架第六代宗师张彦创立的八卦太极拳。

2.瑜伽与太极拳健身功能的比较

中国与印度在文化上均属东方范畴,有相当多的共性,诸如重精神而轻物质,重集体而轻个人,重和谐而轻竞争,重义而轻利,重农而轻商。这些方面恰与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正如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样,瑜伽也是印度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二者同为东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自然不乏共通之处,但二者仍然存在质的区别。

2.1瑜伽与太极拳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

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瑜伽和太极拳不同于其他健身方式,它们通过呼吸、意识和姿势的结合,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瑜伽练习讲究在宁静的心境下进行身体的舒缓伸展,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上。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不用力”,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瑜伽的练习是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下,加上婉转流动的音乐,练习者的身心将会沉浸在无比宁静的氛围中,净化心灵,调整情绪。通过瑜伽呼吸和伸展练习,人们不但能保持形体上的健美,还能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练习太极拳时,练习者在心静如水的感觉中,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好不散乱,前后连贯、连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系统与器官的机能,加强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稳定自主神经,达到心理安定的目的。在练习瑜伽和太极拳的过程中,既要求从容不迫、坦然自若,又要求精神集中、舒适安详。因此,对于治愈忧郁、焦虑等症状是一剂良药。

2.2瑜伽与太极拳对生理健康影响的比较

2.2.1瑜伽与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瑜伽和太极拳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的运动。运动量适中,强度较小,这样就保证了血液中含氧量的充足,不会出现“氧债”等现象。这对年老、体弱、多病者更适宜,供氧充足,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提供了可靠保证。它能加强血液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横膈式呼吸能盖上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心肌的营养,还可以给肝脏有规律性的按摩。

2.2.2瑜伽与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瑜伽呼吸一般分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腹胸式完全呼吸。瑜伽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而成的完全式呼吸,肺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参与呼吸,腹部、胸部乃至全身都在起伏张缩。瑜伽要求学生采用“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的调息法,是动作与呼吸有节奏、自然地结合起来,能增加肺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太极拳讲究顺其自然,“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和以“横膈式呼吸”为主,无疑会对呼吸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达到“吐故纳新”,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瑜伽动作中大量的前弯、后仰、扭动、斜腹、挤压动作,加快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身体的氧耗量明显增加,改变了心输出量和心搏量,进而使静息心率下降,平静时心率下降。呼吸跟动作的和谐配合及呼吸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常练太极拳,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胸廓活动度、肺的通气功能及二氧化碳新陈代谢功能都有很好的影响。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和腹肌膈肌活动,既能增加通氧功能,又能通过腹压的有节律改变,使血流加速,加强肺泡的换气功能。

2.2.3瑜伽和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经常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于改善消化器官的功能有着比较显著的效用。瑜伽和太极拳呼吸时的“气沉丹田”,动作时“腰为主宰”,既提高了通气能力,又通过负压有节律的改变,加强了胃、肠的蠕动,对肝脏、胃肠起到了自我“按摩”作用;改善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加强了消化液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增进了消化机能,防止便秘和神经性的腹泻等疾病。

2.2.4瑜伽和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很突出。以脊柱为例,瑜伽的练习主要是以脊柱的水平运动为主,能够很好地伸展全身的肌肉,活动各个关节,舒展筋骨,塑造强健和柔软的身体,从而使全身都充满无限的能量。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含胸松腰拔背”、“腰脊为第一主宰”,全身进行统一的整体活动,尤其是要左、右同时进行协调运动,讲究上下相随,动作对称,保持平衡。常练太极拳对脊柱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良好的作用。

2.2.5瑜伽和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瑜伽的特殊呼吸有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红蛋白的生成,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养护人的五脏六腑。比如:侧犁的姿势、眼镜蛇的姿势。练习是配合均匀的呼吸,可以帮助清除肠子里含有毒素的废物,促进排毒,淡化脸部色斑,倒置腹部器官,预防及治疗子宫下垂,帮助消除便秘,从而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太极拳在运动时非常讲究腰部动作,对腰部起到按摩的作用。肾脏位于十二胸椎与第三腰椎之间、肾柱的两侧,对腰起作用的同时对肾脏也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太极拳的呼吸是“深长细缓”。现代生理学认为深长缓慢的呼吸对肺泡通气量的影响较小,而且节省了呼吸肌工作的能耗,有利于人体吸入大量的新鲜空气。其次,太极拳在放松的状态下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对养气的运输能力和组织对氧气的利用率,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打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和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影响是良好的。经过5~6个月的锻炼后,血中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却明显减少,而且动脉硬化的症状大大减轻。

2.3瑜伽和太极拳健身原理的比较

瑜伽和太极拳的运动方法形似实异,但它们的健身原理不同。瑜伽和太极拳都是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人们通常都容易被二者的外像相似性所迷惑。事实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静”法。瑜伽体现的是静态,用“静”统领整个运动过程。动作缓慢,让身、心都处于一种超自然状态,只有从内至外的静才可臻至灵性世界。太极拳讲究“外示安逸,内宜鼓荡”,应敌时给对手“安逸”的假象,实则精神振奋,蓄势待发。实战技击时还要求“后发先至”,既要“后发”又要“先至”,因此“慢”是为了更快,可见太极拳的“后发”只是“以静制动”。

瑜伽和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在原理上亦有区别。瑜伽健身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并配合刺激脑、脏器、神经与腺体等生理组织,进而促进个体生理及心理健康。太极拳运用的是“三调——调形、调心、调息”的保健原理。调形也可称为调身,就是调节身体的阴阳,使身体处于最有利于健康又合乎运动规律的状态下进行活动,进而消除紧张并建立完全自动化的紧张——放松机制。调心就是在心绪静、心态平、心情松的基础上自主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建立起新的兴奋、抑制转化过程。调息就是呼吸的调节,在养生意义上,太极拳也是一种与吐纳有机结合的导引术。瑜伽和太极拳通过呼吸让内脏更加洁净,同时也锻炼了内脏。

2.4瑜伽和太极拳健身效果的比较

瑜伽和太极拳对人体健身所起的效果有着非常相似之处。它们都可以锻炼身体各个系统,促进心理健康。瑜伽是追求同时静止,太极拳则是全身同时运动;瑜伽寻求极限拉伸,太极拳寻求全身协调;瑜伽追求脊椎呼吸密切相应,太极拳寻求手脚内力相通;瑜伽本质上是以体动带意动,身体活动是手段,控制意识是目标,太极拳本质上是以意动带体动,意识活动是手段,控制身体是目标;瑜伽和太极拳的目标不同,对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看法不同者训练方法不同。训练方法不同决定了锻炼的部位不同,锻炼的效果亦有差异。例如瑜伽在锻炼上下肢协调发展上有独到之处,而太极拳则在对锻炼下肢力量及稳定性有很强的功效;瑜伽多单腿独立以练平衡,太极拳则基本上都是两腿来回转换重心支撑以求稳,等等。

3.不同人群如何选择这两种健身方式

3.1瑜伽健身的选择

瑜伽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一种健身术,但是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有各自的特点,在练习瑜伽的方式上也会有所差异。对不同的瑜伽练习者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瑜伽功法。下面要推荐的瑜伽功法,针对的人群主要包括:追求强壮体魄的年轻人(一般为男性),追求美容塑体的年轻人(一般为女性),工作过后希望很快恢复精力的人(特别是中年人),以及处于特定阶段的女性和老年人。对于患有某些身心疾病、想练习瑜伽进行辅助治疗的人来说,最好结合瑜伽食疗及常见病症瑜伽疗法,做适合自己的瑜伽功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帮助。

3.2太极拳健身的选择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价值己被人们广泛地承认和接受。如何选择太极拳呢?这是一个应以科学态度对待的问题。不同体质的人,比如体弱者和健壮者的健身要求会不同,男女老少各自体质均有差异,选择合适自己练习的太极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陈氏太极拳演练时,每分钟最大心率达到190次以上,平均心率为150次;杨氏太极拳每分钟最大心率为160次以上,平均心率是115次。由生理学的理论来看,很明显陈氏太极拳已达到大运动量强度,而杨氏和武式太极拳的运动量分别与中运动强度和小运动强度相吻合。由此可见,年轻体壮者选学陈氏太极拳较好,中年人和体弱者应选杨氏和武式太极拳。

各人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所选择的太极拳也会不同。总之,学喜爱的太极拳,兴趣就浓,进步一定较快,养生保健和防身自卫的效果就会更好。

太极拳和瑜伽的健身效果有非常相似之处,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系统,促进心理健康。它们的运动方法形似实异,健身原理也不同。太极拳讲究“外示安逸,内宜鼓荡”,应敌时给对手“安逸”的假象,实则精神振奋,蓄势待发。瑜伽却是静态的,用“静”统领整个运动过程,动作缓慢,让身心都处于一种超自然状态。根据瑜伽和太极拳健身功能的比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所有运动中,瑜伽和太极拳是世界上比较适合人类的运动。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谈太极拳的养生与健身原理[J].安徽体育科技,2004(9):93-95.

[2]柏忠言,张蕙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24.

有氧瑜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健身瑜伽;高校;健美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23-01

一、前言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为一体,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整套动作,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完美形体及陶冶美的情操的一种锻炼手段。而瑜伽则是一项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及心理意念的引导下达到身心的整合运动。如何把瑜伽练习更好的在健美操教学中融合起来,更好的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倡导一种培养教育和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够在这项新型课程结构中得到培养。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瑜伽和健美操实验组合对照组的生理指标的测量和分析从表1的测量结果可以发现,随机的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身体情况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

臀围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身体指标虽有所差异,但并没有显著性。此后对照组经过常规健美操教学后,身体围度指标仍无显著性,而实验组经过健美操结合瑜伽的练习后,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包括胸围、臀围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非常差异(P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实验后柔韧度、平衡性指标对比分析 从表3看出,对照组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常规健美操练习后,肩部柔韧性、腿部柔韧性,均无明显的变化,在最大吸氧量、灵敏性、平衡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经过健美操结合瑜伽的训练后,在肩部柔韧性、腿部柔韧性、最大吸氧量、灵敏性、平衡性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性(p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把瑜伽动作与健美操课程的结合,结果发现,这样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吸氧量、胸围、腰围、臀围)都有所提高,同时还对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把瑜伽与健美操结合起来能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健美操练习中有很多跳跃性的动作,也正是因为如此为瑜伽的练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环境。跳跃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活动,为瑜伽的伸展提供了生理保障,大大减少了受伤。

3、把瑜伽与健美操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因为健美操和瑜伽都不受年龄、性别、宗教和信念的限制,所以学生在体验到两者带来的益处后,可以从中培养理想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伴随自己一生。

4、瑜伽与健美操结合起来能把健美操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紧张和内脏压力,通过瑜伽的缓慢伸展与调息得到放松和改善。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使其取长补短,使学生既通过健美操运动锻炼了身体和发泄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又能借助瑜伽的静力拉伸消除机体的疲劳,及时的恢复了活力。

(二)建议

1、在健美操教学的准备部分中应充分的将瑜伽的呼吸及练习加以应用。因为一般准备部分的练习很难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迅速的从静止状态达到运动状态的过程,而瑜伽呼吸术配合简单的动作练习,可以使学生很快的集中注意力,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用瑜伽练习来完成健美操教学中柔韧部分的内容。柔韧性是指关节在它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的能力。在健美操教学中有很多动作是需要柔韧性的配合的,否则很容易导致肌肉、韧带的拉伤。而采用瑜伽练习进行柔韧训练,也符合了柔韧练习时的循序渐进、保持拉伸状态、重复练习、配合呼吸等要求。

3、学生在健美操锻炼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体疲劳,那么瑜伽放松术就是最好的良药。因为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有意识的主动放松身体,并缓解其紧张学习和竞争中产生的压力和疲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恢复体能的方法。

参考文献:

有氧瑜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瑜伽高校教学研究

一、前言

近些年来,北京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的教学,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患精神疾病的趋势逐年上升,忧郁症、自杀现象屡屡出现,应当引起全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同时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能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一种自娱自乐的心境,缓解各种压力造成的紧张、疲劳和紊乱的情绪,从而达到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的健身目的。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出了体育舞蹈系列的教学,课程资源不充足的现象逐渐显现,亟待不断挖掘和开发。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用瑜伽健身的功效,来弥补课程资源不充足的缺憾,同时也给体育舞蹈教学增添了新的色彩,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交谊舞教学班级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四个教学班级中进行对比试验的研究。其中:两个班级为普通组,两个班级为实验组,经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将两个组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广泛查阅资料,参考社会学、学校体育学相关的文献,同时参考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章,查阅网上有关瑜伽的信息,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2.2.2调查访问法:走访知名大学,对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学校进行重点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

2.2.3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4对比实验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最终将普通班级和实验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对照、比较。

三、结果与分析

3.1瑜伽健身功效带给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瑜伽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来说属于新兴项目,它的健身功效带给高校体育教学许多启示。瑜伽主要通过提升思想意识,帮助人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着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瑜伽还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效,预防各种疾病,从而保证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高校开设瑜伽课程,正是运用瑜伽特殊的健身功效,帮助大学生排解烦恼,改善心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体质。

3.2瑜伽带给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影响

3.2.1瑜伽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用瑜伽健身功效的练习,对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较明显的影响。瑜伽主要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结合,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呼吸自然,吸气缓慢而深长,呼气细而幽长,使学生逐步适应幽静、舒适的环境。与此同时,胸腔内脏器官的血液不断旺盛,使肺大量的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有利于气体的交换。这就是瑜伽健身功效,使心肺功能得以提高的原因所在。

3.2.2瑜伽对大学生柔韧性的影响

由于瑜伽健身功效的作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比较明显,经过一个学期不同内容的教学,实验组的学生,在柔韧性等身体各项指标上均优于普通组,说明瑜伽的功效在教学中已经凸显成效。瑜伽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瑜伽的健身方法。在教学中把瑜伽纳入课的准备、结束部分,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情趣,为体育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2.3瑜伽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瑜伽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也较明显,实验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上均优与普通组,尤其在力量和有氧耐力方面占绝对优势。在瑜伽的教学中由于注重力量、呼吸和运动的配合、运动与静止的控制,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下肢和腰腹力量以及有氧耐力,使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明显提高。

3.3瑜伽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瑜伽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兴的项目,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融入瑜伽的健身的功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瑜伽是一项集智育和体育于一身的练习方法,它通过呼吸、意识和姿势的结合,对身体的练习影响很大,是一种明显在生理、心理相互影响的运动。说明瑜伽练习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各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缓解压力,保持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还可以修身养性,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它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双修的练习,说明瑜伽对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

4.1实验结果证明,瑜伽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占有一定优势。把瑜伽放在准备活动中,让动与静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对浮躁、好胜、冲动的学生来讲,可以减轻压力,释放能量,能够调节学生的心态,提高集注意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上课状态。把瑜伽放在课的结束部分,能够缓解由于课的强度带来的疲劳,使学生尽快放松紧张的心境,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

4.2瑜伽对高校大学生来属于新兴项目,趣味性较强,健身条件简便,健身方法科学,可以不受练习场地的限制,而且健身效果明显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

4.3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瑜伽练习,可以使人的心境平和,减少忧郁和沮丧,从而增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瑜伽功效对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良好效果,建议用瑜伽作为对大学生的一种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这样可降低焦虑,也可以减缓抑郁。

4.4瑜伽健身功效将的拉伸做得非常到位,从而增强了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伸展的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瑜伽也是最好的放松练习,能帮助大学生身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恢复,建议把瑜伽作为交叉练习方式纳入其它体育教学当中。

有氧瑜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明病” 瑜伽运动 “身心合一”

1.“文明病”的内涵解读

文明病亦即生活方式病,在医学和生物学中已有记载。医学中认为它是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相匹配引起差别的一种病,是在高度发达社会下舒适的环境和懒惰的生活方式中孕育起来的,普遍由运动缺乏症引起的。

它们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以及营养的失调,再加上缺乏运动,导致长期积累而来的代谢病。“文明病”是人的机体对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等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精神紧张会导致体内一些激素的分泌失去平衡、心跳速度加快、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或减慢。

2.瑜伽运动的“身心合一”对治疗文明病的影响

2.1瑜伽的内涵及其特点

2.1.1瑜伽的涵义

“瑜伽”是梵文词,意思是自我(atma)和原始动因(the Original Cause)的结合(the union)或一致(oneness)。接近中国的天人合一。[1]换句话说,瑜伽是指通过练习达到一种大脑活动和身体机能和谐统一的状态。

2.1.2瑜伽的特点

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运动项目,很受人们的青睐。瑜伽强调人体生理结构和动作的合理结合,体式和的变换是在呼吸的配合过程中进行的,呼吸的控制和调节是关键。瑜伽是在姿势的作用下通过意念和呼吸,有意识地控制、引导生命能量的活动,呼吸心和身体纽带,它是连接体力锻炼和精神修养的桥梁。瑜伽的练习无需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瑜伽的练习。而且瑜伽适合任何年龄、任何身体状况的人,运动的强度和大小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调节和改变。

2.2“身”的练习方式对人的生理方面的影响

2.2.1体式对生理方面的影响

在沈从文看来,所谓的文明病是对自然人性美的毁灭,是民族灵魂的一种沉沦。瑜伽是在一个个的姿势和呼吸配合下去完成体式的,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美观与否,因此,一个个的姿势应该是舒服和稳定的,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不能强迫自己的身体。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不良的姿势可能导致椎骨或小关节结构的紊乱,长期不正确的姿势还会导致慢性脊椎疾病。因此,应确保每一种姿势都能帮助伸展和调理身体,使身体更有灵活性,尤其是颈椎部分。都市“文明病”中例如一些白领病和电脑病等都是一些典型的例子,颈部及腰背、腱鞘炎、腕管综合症等是一些症状。“文明病”的产生机制中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恰恰瑜伽这项运动可以弥补这一点,即通过瑜伽的练习中的颈部练习、眼镜蛇式、半蝗虫式和犁式等可以使以上的症状得以缓解。

2.2.1腹式呼吸的生理机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享受现代文明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文明病”也接踵而来。人们忙于工作,缺乏运动,再加上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之中,难免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

瑜伽中的腹式呼吸区别于自然的呼吸,最大限度地吸入新鲜的空气,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这样肺部就能完全动用起来,尽可能地呼出身体的浊气。在瑜伽的练习中最常使用的是这种腹式呼吸,这种独特的腹式呼吸不仅可以使单位时间的吸氧量增加,还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是一种很好的有氧代谢运动,为运动中的有氧代谢创造条件;深沉、缓慢、自然而有节奏的呼吸能够促进全身血液的供给,增加血液循环的功能,对于“三高”人群和慢性疾病的人练习效果甚佳。而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还可以使得腹部的肌肉不断运动,这样就可以使腹部的脂肪得以燃烧,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2.3“心”的练习方式和对治疗文明病的作用

2.3.1冥想的治疗价值

瑜伽冥想术的目的在于获得内心的和平与安宁。首先是将拇指与食指相触,搭放在双膝上,其余的三根手指放松。两手大拇指与食指相交正好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循环相吻合。大拇指指尖外侧是手太阴肺经终止点少商穴的位置,而食指指尖处商阳穴,既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又与手太阴肺经一分支相连。肺经在表里关系上与大肠经相表里,和大肠经是互相连通的。所以,在瑜伽冥想时手势和呼吸结合进行循经导引,可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2]。掌握正确、有效的瑜伽“腹式呼吸法”能够显现出养生价值的所在,让人们的生命之水常流、生命之树常青、身心健康常存。

2.3.2冥想的养生价值及其对压力的释放作用

冥想不是简单的静坐,而是一种对自我、外物于内在精神中的观照,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思维修行[3]。在某个意义上说,由于人的免疫系统是和人的心态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瑜伽的冥想是最强有力的预防性医药。只有心健康了,身才会健康。

冥想意在培养一种满足和平静的情绪状态,这对处于激烈社会竞争中的人们无疑是一项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它是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下意识地放松你的大脑,使紧张的精神得到放松,这样就可以启动副交感神经,达到平息体内的躁动情绪,从而使身体的肌肉得到放松。每一次呼气时,感觉自己在释放所有的压力思绪和情绪,尤其是在呼完气准备下次吸气的时候。如果可以每天坚持练习五分钟或者一个多小时的冥想,则对消除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处于不同程度压力的人群,冥想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3.3瑜伽放松对压力释放的作用

放松在瑜伽的练习中将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每一个体式的完结都需要用一个放松的体式去“终结”。在瑜伽中进行放松的练习,不仅要使身体得到放松,更要使心得到放松。例如“大拜式”、“婴儿放松式”、“仰卧放松功”和“俯卧放松功”等都可以起到放松紧张的肌肉,以及为下一项的身体活动补充能量的作用。虽然瑜伽中很多的体式需要保持身体适当的紧张,但是为了使动作和技能运转地更加流畅,适量的放松是很必要的。在瑜伽中,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抑或是躺着,都可以进行放松的练习,运用瑜伽的体式、呼吸和注意力放松身体紧张的部位,从而启动副交感神经,使大脑和身体平静和安抚下来,真正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有些瑜伽练习者常常感到,在练习中虽有困乏,但在休息和放松过后,会感到自己其实还是精力充沛的,这就是瑜伽放松所带来的好处,通过语言和音乐相配合,加上自身的心理暗示达到的效果。所以在练习完每一个紧张的动作后,身心的放松都是必要的。

3.结语

瑜伽是一项健身价值很高而且极易练习的健身项目,它可以缓解紧张而快速的都市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各方面的压力,它独特的呼吸方式和冥想体式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调整与放松。坚持不懈地进行体式练习,掌握合理的呼吸方式和正确的冥想,能让一些慢性疾病得到缓解,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正确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真正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是预防“文明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惠兰,柏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M].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