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精选5篇)

  •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 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思维主要靠激趣,如何激趣呢?我以为应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生对小说一类课文比较感兴趣,但有些长篇小说的节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精选5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一、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目前,在我国很多初级中学的阅读教学中,普遍有应试教育倾向存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具体表现在“偏”:偏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忽视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审美情趣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偏重讲授法,忽视发现法和学生主动精神;偏重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差生。它崇尚“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应试教育为求升学的急功近利,便不惜打快拳,走捷径,于是画重点、抄答案、满堂灌、死背书等淡化悟性训练的教法便盛行不衰。另外,凡是与中考有关的内容就大教特教,与中考关系不大或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少教甚至置之不理。应试教育的诸种表现,产生了诸多弊端与危害:缺乏对阅读主体的真正尊重,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只学到一些知识与应试技巧,感受不到优美的文学作品的魅力,使学生负担加重,过早地告别快乐的童年。所以,要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根本改变,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要向素质教育迈进。

二、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

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思维主要靠激趣,如何激趣呢?我以为应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生对小说一类课文比较感兴趣,但有些长篇小说的节选,情节比较简单,如《音乐之声》如果让学生读课文,肯定枯燥无味。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让同学讲节选前的一部分,那么后面的故事将如何发展呢,这样就既引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欣赏了故事。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例如讲《三峡》一文时,先通过多媒体投影,将多张三峡美景的图片再现给学生看,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情境法尤其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得到美好享受。

(三)从耐人寻味的题目入手。教《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我在板书课题后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悲剧在哪里?为什么叫伟大的悲剧?悲剧怎么是伟大的?让学生读读讲讲,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注意力始终比较集中,学习效果也就比较好了。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查尔斯·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快乐地习惯,有意的阅读、专注的阅读

在学生阅读中,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把书籍当作快乐源泉,这样,阅读效果自然显著。有意的阅读、专注的阅读,由于学生精力较集中,注意度高,效果明显优于无意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初,要努力创设愉悦情境,避免给学生施加压力,可以由学生兴趣导入阅读,在学生阅读中,应保持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免打扰学生思维的连贯。

(二)要使学生培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好,在写读书笔记时,有两点是值得教师注意的:1、注意检查实质是一种督促,以使学生坚持一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注意学生阅读的独立的阅读感受。学生是独立的个性,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感受是很脆弱的,

四、树立大阅读教学观

人们一讲到阅读教学,总是把它同讲读教学等同起来。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讲读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把阅读教学的天地日渐缩小的趋势。搞讲读教学,把它局限在课本内;又进一步把课本教学局限在基本篇目内,在基本篇目中,又与中招考试联系起来,不考就不讲。如此下去,学生的能力又怎能提高呢?阅读教学的范围还有多宽?针对这些,可采取以下对策: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灵魂;高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15-03

几千年前,荷马吟唱着《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用言说(Logos)的力量让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尤利西斯等英雄永远活在希腊人心中。荷马是整个希腊的精神导师,所有的希腊人都是在荷马史诗的英雄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学会了勇敢地去战斗、智慧地去言辞,他们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在于获取荣耀、追求卓越。荷马史诗并不是简单地记叙着过去的英雄故事,伟大的荷马智慧地运用言辞,刻画了英雄的高贵和神性,让英雄有血有肉地活在希腊人的记忆里,激励希腊人追求卓越与荣耀,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无怪乎梭罗会说:“可以读荷马或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的学生,决无放荡不羁或奢侈的危险,因为他读了原著就会相当程度之内效仿他们的英雄,会将他们的黎明献给他们的诗页。”荷马史诗培育着整个希腊,深刻地影响着希腊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面貌,把高贵赋予了希腊人。

荷马既歌颂高贵英雄和伟大功绩,也揭示英雄作为凡人的性格缺陷。英雄纵然伟大高贵,但是终究是人类。品达说:“诸神是一个种族,人类是另一个。”英雄不是诸神,不是完美的存在。英雄有着强健的体魄、勇敢的心灵、高贵的气质,但他们也具有人类特有的缺陷:

“歌唱吧,女神!歌唱裴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了受之不尽的苦难,将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入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躯体,作为关食,扔给了狗和兀鸟,从而实践了宙斯的意志,从初时的一场争执开始,当事的双方是阿特柔斯之子、民众的王者阿伽门农和卓越的阿基琉斯。”(《伊利亚特》,第一卷)

荷马在《伊利亚特》开篇就道明阿开亚人(Akhaioi)所受的灾祸苦难,看似是宙斯的意志,其实是由于阿基琉斯的愤怒造成的。这象征性地揭示人类的命运注定是苦难的,人类自身的缺陷导致其悲剧性。然而,荷马并不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悲观,荷马史诗的“全部要义在于人的尊严与弱点,这正是贯穿古典希腊文学中悲剧色彩的最终来源”。荷马把人类永远要面临的悲剧命运以英雄作为原型呈现出来,纵使阿基琉斯这样伟大的英雄也无法逃脱他的命运,命运注定他是伟大的,也注定他是悲剧性的。

荷马洞悉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质,所以要把卓越、荣誉深深地烙印在整个希腊民族上,彰显人类的尊严。荷马使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永远带着荷马式高贵与悲剧性。“在人类一切活动中,他们唯一持续不变的伟大目标,是获取幸福。换句话说,使人生获得最好意义上的成功。”荷马的目标就是引导希腊人去过一种高贵的生活。在希腊人眼中这就是幸福的,是值得一过的。古希腊人宁愿荣耀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地活。希腊人在荷马的教导下,选择了一条荣耀之路,高贵的走完有限的一生,功绩和荣耀让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具有永久的激发力量,激发着人类去追求和践行高贵的生活。荷马史诗“哺育了希腊人的心灵和想象”,决定了希腊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将希腊文明塑造的如此伟大,犹如一个奇迹。

荷马史诗在吟游诗人口耳相传的吟唱中,是希腊人生活中活着的经典,充满着生命力。但对于现代人而言,经典的语言是古老的,只存在于古老的卷轴之中,即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翻译并印刷成书,我们也很难去理解它们。经典中的智慧也因此而沉寂,经典中的高贵也难以感染我们。“但是有进取心的学生还是会时常去研究古典作品,不管它们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也不管它们如何地古老。因为古典作品如果不是最崇高的人类思想的记录,那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唯一的,不朽的神示卜辞。”的确如此,经典无论是多么的古老,它抓住了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关注人的完善,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贵自由,获得生命的意义。伟大的心灵创造了经典,让智慧永远地隐藏于其中。梭罗说,“便是求神问卜于德尔菲和多多那,也得不到的,近代的一些求问的回答,在古典作品中却能找到。”经典是一座思想的迷宫,我们要在古典作品中找到“答案”并非易事。经典是用古老的文字在叙说,把人类的最高智慧深藏其中,像一座高峰一样伫立在人类精神世界之中。经典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攀爬到峰顶。只有灵魂保持着对经典的开放,才可能攀爬到峰顶,去领悟其智慧、感悟其崇高。

事实上经典离我们却是很远很远,特别是在我们这种品德滑坡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和眼球已经被虚华的流俗所充斥,我们需要不断地刺激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和意义缺失。人们习惯了“一觉醒来就抬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的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着咖啡,吃着面包卷,一遍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上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了;一点也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眼睛早就没有了瞳仁的了。”…这不正是我们现代的生活的原型吗?我们沉迷于毫无意义的不断变化的刺激里,每天关注新闻八卦、微博等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关心这些琐事甚于自己的灵魂,好像这是生活的全部。几千年前,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质问雅典公民:“高贵的公民们啊,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的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著名,如果你们只关注获取钱财,只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几千年后的我们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和当时的雅典公民们应该受到同样的质问。我们迷失在习俗生活中,从不会去运用我们的心智去思考,去关心我们灵魂的美善,去追求智慧、真理。

《圣经》教导世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如果我们想从经典获得智慧,同样需要谦卑,怀着敬畏去与伟大心灵对话,对经典保持开放性。经典是用古老语言书写的,这种语言以及其中隐藏的智慧已经被人类不断发展出的文明所遮蔽,经典对于我们而言是死去的智慧。要让经典活过来,“我们就必须辛辛苦苦地找出每一行诗每一个字的原意来,尽我们所有的智力、勇武与气量,来寻思它们的原意”,那么我们将获得更深更广的原来意义。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典著作;素养;承传文明

读书之所以变得越来越重要,是由书籍在构成世界和解释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人类所创获的经验和知识,以书籍的形式记载着;人类所经历的坎坷与进步,以书籍的形式记述着;人类所向往的追求和理想,以书籍的形式寄寓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书籍,这个世界就不可成其为现在的世界。因此,无论是要了解历史还是要认识现实,读书都是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人生重在读书,人生必须读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追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化成长,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乎”,把自己看作文化的代言者。实际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扮演的就是文化代言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缺少了文化底蕴,又如何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呢?教师不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也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那我们自然也会提升自己的素养。

于漪老师执教《孔乙己》这课,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课文,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之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得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位位大师。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拥有文化,饱读经典,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生存必须之一。

我们要饱读诗书,要让经典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积淀的精华。可眼下很多教师自己都并不读书,总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读书的环境,更没有读书心思。

社会的浮躁导致教育的浮躁,教师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外界诱惑,无法静下心来领略经典的美好。学生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也没有读书的心情。当然这些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真正理由,只不过是人的惰性罢了。孰不知哪位文学巨匠是在校园里形成的?也不曾听过哪位学者从不涉及世俗而一门心思的潜心创作?难道他们就没有生活琐事,就没有烦恼吗?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任何情况、任何方式下都可以读书。

我们是为人师者,是教育人的人。教育家魏书生曾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但是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书,每年至少写两本专著出版。他每天下班,谢绝宴请,匆忙回家,伏案读书。他苦读书的经历与宋代的赵普何其相似。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晚年读书,立见成效。“次日临政,处决如流。”魏书生、赵普的读书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教师不读书的危害极大,不读书的教师会教出不读书的学生。我们要时刻想想,教师究竟是什么?韩愈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训导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朱永新教授也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对经典研究的不够深入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身上的浮躁,而经典的阅读恰恰是要不得这种浮躁的。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大力提倡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与名家对话、与高尚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动力。

不可否认,教师都是读“过”书的,读“过”还不能算读“博”,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不断地“充电”。今天,各学科知识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整合,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否无可挑剔而不须更新。因为读“过”而不再读,你站在讲台上便少了几分机智与灵气,与同行交流也失去了几分敏锐与自信。工作性质和时间的原因,或许在我们的视野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快餐文化和习题集之类的应时文化(严格地说那算不得文化),于是很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我们的读书意识和志趣。

1985年,笔者踏上了神圣的教坛,当他在课堂上不能左右逢源而额头涔汗时,他又捧起了自考的课本,又走进大学的殿堂。笔者听教授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美学……他真正认识了鲁迅,了解了郭沫若,感受了孔子、老子、庄子,亲近了但丁、托尔斯泰、高尔基。当笔者再登上讲坛时,他仿佛增加了底气,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更加和谐了。最近两年,有机会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赵谦祥等名家的报告,见高山知矮小,临大海知浅薄,使笔者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人的成功与博览群书分不开。

“君子博学于文”,这是孔老夫子对文化人的教诲。于是,“读书破万卷”,便成了自古以来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条规律。古人云:“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足见读书是何等重要。历史上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读书,使他们享受了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使他们走向了成功。

余蕾老师讲过,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课堂上的讲课是在给学生以教育,我们自身的行为,比课堂上的讲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而且这一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年后,学生们或许早已记不住是哪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公式概念,段落中心,但他们总会记忆犹新地谈论某教师的博学多识,说不定这样的教师正是他们终生效仿的榜样。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当第一次走进“板仓杨”的书斋,看到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异样地凝望着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那是崇拜的目光,敬仰的目光。青年的潜台词也许就是:有这样的老师该是何等幸福和自豪啊。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作为瀚如烟海的书籍的统帅和精华——名著,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终身读书。

开卷有益,读书多多益善,这在道理上是对的。但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的众多并不可取。现存的书,瀚如烟海,一个人终生埋头书堆,也不过读其中的万分之几而已,临了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没有目的、没有选择地多读书,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一事无成,多读等于白读。鲁迅先生讲过一句话:“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如果读书的结果是使自己变成“书橱”,那真是一种悲哀。

书的世界也同其它世界一样,在其发展演进之中,收获着真知与灼见,也积存着偏见与谎言。因此,它博大,博大中不无浮泛;它繁荣,繁荣中不无芜杂。书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的复杂情形,以及它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个人阅读能力的浩瀚无垠,都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问题,读书必须选择。这样,如何学会善于读书,就自然大有学问了。

现代阅读理论表明,对于各种各样的读物,人们必须有选择地阅读。选择的标准不同,决定了人们接受内容的不同,造成人们知识结构的差异,这是能否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愈老先生认为对于阅读的内容要有严格的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贤之志不敢存”。“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不入于其心”。韩老先生的成功也就在此。

经典、名著,作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是我们读书的首选。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施耐庵的《水浒传》体现着封建时代被剥削被压迫人们英勇的反抗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以神话小说揭露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强烈叛逆精神。鲁迅的《朝花夕拾》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冰心的《繁星春水》诉说着母爱和亲情的伟大;高尔基的《童年》展示了少年时代的艰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诗歌的家园,让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读经典、读名著更多的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得到升华,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生,让您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

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教师;一位智慧的教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要让经典滋润学生的成长,将文明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在新课标高考中,这类探究性试题肯定会“登台亮相”,即使在传统高考中,为了和“新课标”遥相呼应,也为了和日后全面推行“新课标”相衔接,这类探究性试题虽不敢说定会“遍地开花”,但也一定会“偶露峥嵘”。而且,这类探究性试题其实已经在高考中悄然登陆了。那么,在高考中应如何应对这类探究性试题呢?我们认为,处理好其“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开放性

探究性试题的本质是开放性,鼓励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因而,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视为可得分答案。在这点上,考生应做到:

1. 见解力求独到

既然是个性化解读,那么人云亦云是不可能获取高分的;只有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才能使阅卷老师击节赞赏。

例1 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9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100字左右。

这就是一道具有探究性特点的题目。要求考生联系文章,并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情感积累来作答。请看两个考生的答案:

(1)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上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成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性人物,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许多著名诗篇,给后人提供了永远的精神食粮。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始终不改其志,也留下了许多佳话。

(2)人们无不期望坡能青云直上,济世为民,但是,坡知道,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生性豁达的自己。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高唱“大江东去”,只愿“沧海寄余生”,于是成就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的坡。伟哉,坡!

答案(1)尽管语句通顺,但缺乏个性和灵气,只是文学史上苏轼简介的“贩卖”。而答案(2)却见解独到,个性飞扬。两个答案一比较,考生的语文功底立见高下。

2. 观点力求深刻

探究性试题要求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如果没有深刻的思维是不可能做到的。在具体解答过程中,要力避求同思维,多用求异思维;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

例2 2005年广东省高中必修阶段测试题:当年巴金谈及“鸣凤”这一人物原型时,曾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家里有一个叫翠凤的丫头。关于这个孩子,我只记得一件事:我们有一个远房亲戚要讨她去做姨太太,却被她严词拒绝。她在我们家里只是一个‘寄饭’的丫头,她的教父又是我家的老仆,所以她还是有这样的自由。她后来快乐地嫁了人。她嫁的自然是一贫穷丈夫。然而在我家里的人都称她有胆量。撇弃老爷而选取‘下人’,在一个丫头,这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巴金“家”里的“翠凤”快乐地嫁人了,巴金《家》中的“鸣凤”却凄惨地投湖了。对作家这样的艺术处理,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不好,你的看法怎样呢?请结合小说《家》或《家》的选文进行分析。

命题者给这道题提供的评分参考意见如下:①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如“好”与“不好”。②能从审美范畴表达自己意见,能谈及“艺术的真实与虚构”“人物的典型意义”“悲剧的价值”“主题意义”“表现手法”等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评分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要求考生掌握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这说明其对考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停留在“读懂”这个层面上,而是进入了“深刻探究”这一更高层面了。如果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又怎能写出“深刻”的答案呢?

二、限制性

尽管探究性试题注重开放性,但高考毕竟具有选拔的功能,如果开放之中没有限制,那就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因此,探究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随心所欲,想怎样回答就怎样回答,那种忽视试题要求的答案仍然会被打入“冷宫”。在回答探究性试题时,既要充分利用开放性,又要注意限制性,做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完美统一。

1. 关注显性信息

这里所说的显性信息,主要是指题干中明确标明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一些要求。

例3 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这道题目中的限制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答题区域――开头景物描写的两个段落;②答题内容――修辞手法;③答题手法――从“更”字可看出要用比较法;④答题指向――从“喜欢”两字可看出是比较哪一段更精彩,而不是比较哪一段更不好。

比照以上要求,就会发现考生以下的答案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

(1)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神态。

(2)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答案(1)(2)都没有比较,没有突出题干中的“更”字。正确答案示例:更喜欢第一段。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烟雨中老牛的神态,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静态美。或:更喜欢第二段。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营造了一幅动态十足而又和谐的画面,和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相比,更具有一种动态美。

2. 挖掘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是指隐藏于题干中需要考生细读并挖掘的对答题起限制性作用的一些信息,如果对这些隐性信息视而不见,也会偏离命题指向,导致失分。

如例1中,要求“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坡的认识和评价”,题干中“联系本文”四个字就非常重要,它告诉考生,对坡进行评价时要以“本文”作者对坡的观点为辐射源。“本文”(《文赤壁》)主要是赞扬坡落难而不落志的旷达情怀,考生组织答案时要围绕坡的乐观豁达这一中心。如果大写特写苏轼多才多艺,如文比韩愈、柳宗元,诗比黄庭坚,词开豪放一派,书法列为宋四大家,绘画为其一绝等,岂不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4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些什么呢”,你会这样说: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价值问题;学习兴趣;善于发现;质疑问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变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习过程的转变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指出“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提出“学则必疑”,从中可见“质疑”的重要,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开始,它能驱使个体积极思考、探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思维的发展,获得新的知识,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一)问题能推动思维的发展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为打破语文教学“满堂灌”、“一家言”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做了不懈的探索。对于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但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提问方式,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的还是不多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没有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缺乏发现性、创造性,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这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其实,青少年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感,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高涨起来,在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由“问题”到“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中,伴随着原有问题的解决,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享受到因解决原有问题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之后,学生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去迎接新问题的挑战。这样学生就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中得到很大进步。问题是未知通向已知的大门,不会提问题,连“门”都找不着,自然是永远进不了知识的大门。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时处处见疑,进而努力解疑,从而发展思维,成为有头脑、善思考的人。

(二)问题是学习兴趣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个好帮手。学生感到迷惑、产生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他感兴趣的地方。如果能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就会激励起他的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如我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预习中围绕着一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时的说法是,花与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学生提出疑问:“‘那时’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言论?”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我在表扬他们敢于发问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去了解十年的社会背景。学生的探究兴趣很大,各合作小组在课后通过咨询老师、家人,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十年国家、社会的大致情况,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对课文主旨——历经劫难的紫藤箩和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能有更深入的体会感受。学生对知识具有好奇感,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在这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能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问题是学习情况的反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出他们理解的难点、困惑的内容。教师备课,毕竟是从成人角度来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有时候,与学生学习时感到的难点未必一致。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提问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还是《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课文对紫藤萝作了很细致的描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在学生的提问时间里,还是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紫藤萝到底长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个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恰巧学校花廊顶上长着一片紫藤萝,时值春天,藤萝花盛开。我安排学生课后去观赏这一片紫藤萝,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不断地把眼前实景与课文描写花的句子联系起来,既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勃勃生机,还学习到了不少描法。看来,问题确能使教师更及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所惑、所需,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质疑、解疑来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的质疑,能给语文教学注入活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文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创设质疑的情景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质疑情景,首先,要改变教师的领导观念、教材的权威地位。我在教学中,是以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支持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

我还注意营造一种无拘束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们能把自己的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过早评价,而是注意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多采用这种“问题教学法”。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对不懂解释的字词,可以在自读过程中发问,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绝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在文言文字词析疑的学习中,学生们专心致志地阅读,不懂的问题大胆提出,而已经弄懂问题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为不懂的同学解答,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提高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学习心理安全感,对学生活跃良好思维极为有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问。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

此外,教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从正面予以积极的评价,允许“百家争鸣”鼓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对正确、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及时表扬鼓励,而对一些错误的观点看法,也给予了精神上的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其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用一种良好的、民主的学习环境来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唤醒质疑意识

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教育学生“转变观念”,要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有问题是正常的,都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道理。接着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要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一旦学生有质疑表现时就马上给予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就课文内容要充分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进行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正是学生思考有深度的表现。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课文的知识点。我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对课文应该思考的哪几个问题,如从人物活动、人物精神特点、历史发展趋势等几个角度,由浅入深有效质疑,学生很快就能提出好几个问题,如文中的唐雎是如何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什么共同特点?唐雎真的能阻挡秦王吞灭安陵的决心吗?

我还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只有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才能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解答、探索、反思,不断进步。

(三)激发质疑兴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

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创设既靠近教学内容,又属学生熟悉的、难易适中的、并能自行研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如在《五柳先生传》教学时,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求甚解’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用在五柳先生身上?”,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纷纷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该词用得恰当,有人认为用得不当,持不同观点的同学频频“发难”:“不求甚解”是指读书不要求深入理解,那如何能理解书的精髓呢?、如此读书,读了也是白读,于我们青少年有何益处?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反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也提出了看法。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应该与下文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联系起来理解,这是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由于老师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情景,学生自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讨论中促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三、引导提有价值的问题

唤醒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他们创设了质疑的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呢?陶行之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题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提问的方式方法,提问的切入点选择不当而导致所提问题价值不大,有个别学生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而随便提个没有任何价值的问题,故此,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问题。

(一)加强自身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不强,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迫切性也就缺乏深切的体验,问题教学往往浅尝辄止。如果在备课时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教学参考书,在问题的设计上更是毫无思考,毫无新意,在上课教学时提不出好问题,提不出精彩的问题,这样就更难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也更谈不上学生创新地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习相关理论,端正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另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本人在进行《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教学时,就曾自问过这样的问题:题目“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为什么说是“伟大”的?“悲”体现在什么地方?“伟大”又体现在何处?由于能够深入思考,循文发问,对主人公的思想境界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伟大之处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发问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学生果然提出一系列问题:“斯科特一行不为阿蒙森作证,可以吗?”、“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豪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其实学生在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回答了我在前面提的问题了。

(二)传授质疑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才能解决引人深思的有价值的问题。常见的设疑方法有:

(1)围绕课题发问,学生如能围绕课题提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能否换为“物候现象”?为什么?

(2)抓住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字、词、句发问,课文中有的字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突破,如《散步》中的一句“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其中“世界”应该怎样理解呢?

(3)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取发问,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笔墨写杨志的智押,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4)理论联系实际发问,如学习了道理、事例论据,请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5)对比质疑发问,如李清照《武陵春》的教学,在课堂导入时,我让学生回忆背诵了词人的另一首词作《如梦令》,本意只是简单地引入课文。但有学生提出问题:李清照的两首词风格为何迥然不同?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让我意想不到,它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和作品思想风格。我让学生课后查阅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反映词人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这些活动来解疑,学生都很认真去完成这个任务,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很好的解答。

当然,除上述外还可以从写作方法、背景资料等方面去设疑、思考、解疑。学生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抓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表扬,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提得好在何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真正使语文教学走到探究式的自主学习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年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