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父亲节素材范文第1篇
1909 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亲在她十三岁那一年时去世,遗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在美国华盛顿州*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
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rev. rasmus),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瑞马士牧师听了斯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为斯马特先生的精神与爱心所感动,他赞许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动「父亲节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 1910 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不久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随即写信向市长课件下载*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美国华盛顿州便在 1910 年 6 月 19 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我国台湾的父
父亲节素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002
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部分。加强亲情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1.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课本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目标做出了规定:“亲情教育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如要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和长辈,提高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等等。各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也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如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爱在屋檐下》《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专门讲述了亲情关系。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初中生有着明显的亲情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2.加强亲情教育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和谐、平等、诚信、友善包含着丰富的亲情教育内容。”比如“和谐”,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成千上万个和谐家庭的基础上,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又如“诚信”,诚信也是家庭关系的原则,诚信意识的树立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夫妻之间讲诚信,父母与子女之间讲诚信,是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诚信行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亲情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视它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恭、宽、信、敏、惠”或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就蕴含着很多亲情的成分。时至今天,人们还把一个人亲情的厚薄深浅视为人格好坏的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深厚才有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亲情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于国于民都十分重要。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弱化亲情教育的倾向
1.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淡化亲情教育
首先,课标的亲情教育要求偏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的课标对亲情教育做了安排,但对于初中生则显得要求偏低了。初中生不但应该了解家庭亲情的常识,更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与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系。其次,课本的亲情教育内容偏少。如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除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第二课,其他单元涉及亲情教育内容的并不多,即使涉及,也不是从亲情教育的角度进行描述。而初中生正处于家庭教育的“叛逆”阶段,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没有深化小学的亲情教育内容,反而减少和淡化了亲情教育的内容,是不恰当的。
2.教育机构弱化亲情教育
首先,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忽视亲情素质的养成。目前多数学校不是不重视德育,而是关注点偏离了学生品德的养成。其次,学校缺乏亲情教育的文化环境。多数学校很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关于勤奋学习的标语、警句、壁画在校园随处可见,却鲜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学校的宣传资料以及课外活动,都难以找到亲情教育的内容,这种文化氛围与学生每天都接触家庭和亲人的现状是不适应的。
3.亲情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首先,亲情教育方法不合理。许多任课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思想灌输上,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因而采取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亲情教育起不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甚至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次,亲情教育内容脱离现实。不少思想品德教师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只讲课本的条条框框,结果学生所学的亲情知识与现实的家庭状况、社会实际相脱节。因学生对亲情教育没有切身体会,也不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所以亲情教育效果弱化。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1.教育管理机构的对策
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思想品德教育的政策、编制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标和课本、考核评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管理机构是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关键。教育管理机构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1)调整初中亲情教育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内容应该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相一致。七年级时,学生对亲情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表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而又能给学生以启发的内容。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发展,对亲情的认识也已经加深,可以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等到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亲情的理解又加深了,可以延伸亲情教育的内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如此调整后,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依托教材,积极地进行亲情教育。
(2)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考核评估办法
教育管理机构要重视亲情教育,提高亲情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完善亲情教育的设施条件,把亲情关系纳入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命题考试作为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考核方式,对于增强亲情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在考题中增加亲情关系内容的题量,是提高亲情教育实效的途径之一。另外,思想品德课的考核不能只有命题考试一种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操行表现也应成为考核其思想品德的方式。要把只P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
(3)鼓励开展课外的亲情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情素养,不能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由于亲情教育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利用节日就是一种好办法。中华传统节日多数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等都有丰富多彩的亲情习俗。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亲情教育的课外活动。学生处在校园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可以安排以亲情教育为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也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与亲情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亲情教育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
2.教师教学的对策
教师决定着亲情教育的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亲情观念的形成。在对初中生进行亲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合理教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亲情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信息,并对学生加以教育。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师可以举一些典型的事例,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亲情教育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家庭和教师、学校互动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培训。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小论坛等。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家校之间的跨时空沟通。这样通过开展互动式的亲情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加强与巩固亲情教育的效果。
(3)加强教师自身的亲情素养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亲情素养,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的亲情素养主要体现在其感情丰富、尊老爱幼上,比如某位男教师平常的言行举止很像一个父亲等,这就是该教师的亲情形象。作为教师,用自身的魅力与情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亲情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教行合一,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亲情影响,让学生受到更好的亲情教育。
3.社会教育的对策
现在学生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学校必须与社会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借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加强亲情教育。
(1)社会要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社会思想潮流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因此,社会要大力宣传、弘扬亲情的正能量,利用好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加大对亲情教育的载体――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如可以开设亲情教育系列网站,制作亲情教育的公益广告,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关于感恩亲情的晚会等等。
(2)青少年教育基地要加入亲情教育内容
从教育内容角度看,目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红色内容的基地;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基地;第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展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基地;第四,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众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育场馆、活动场所。而以亲情美德为内容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非常少见,因此要加强亲情美德题材基地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和设施。
通过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可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亲情熏陶,提高亲情认识,增强亲情行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亲情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加强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性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父亲节素材范文第3篇
在写作中,不少同学认为只有大材料,才能表现大的主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有深意。其实不然,小的材料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够揭示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通常说的以小见大。我们可以聚焦生活中的凡人琐事,提炼出写作素材,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如何做到以小见大呢?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淀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却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四季变化均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就能积累出鲜活的素材。
2.深入体验生活,透过现象看本质。体验生活,能够增加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你还可以尝试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身边的世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挖掘出蕴涵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平中见奇,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
3.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看到“流泪”的蜡烛,我们就联想到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就想象到来年的大丰收;看到天上的圆月,我们就生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这样,文章就能以小见大,妙笔生花。
下面,就以“梅兰芳的筷子”这则素材为例,谈一谈“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
素材呈现
梅兰芳的筷子
梅葆玥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唯一的女儿,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父亲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有一次,六岁的梅葆玥随父亲外出吃饭,在餐桌上看到一盘自己最喜欢的垆肉丸子,因为菜放得离自己太远,她就站起来,伸着筷子去夹菜,身材矮小的她,费了好大的劲,依然夹不住那道菜,急忙向父亲求助。结果,一向性情温和的梅兰芳,不但没有接受女儿的求援,反而狠狠瞪了她一眼。回到家里,梅葆玥满肚子委屈向母亲告状,以为她肯定会替自己声讨父亲。不料,母亲听她说完,笑了笑说:“从今天开始,你吃饭时仔细盯着爸爸的筷子,看他是如何吃菜的!”
梅葆玥认真观察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一条规律:不论是在家里就餐,还是外出赴宴,也不管桌子上摆了多么丰盛的饭菜,父亲雷打不动地保持一个习惯,那就是永远只吃面前的菜,就算餐桌上有多么喜欢吃的菜,只要放得稍远一些,他宁肯不吃,也绝不肯“越界”。
一个小小的细节,彰显着一代大师的良好素质,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就为女儿树立了榜样。在餐桌文明渐渐缺失的今天,梅兰芳大师的食德,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作者:张军霞,选自《楚天金报》)
素材解析
梅兰芳大师餐桌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动作,表现出了他极高的文明素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注意一些生活细节,特别是在就餐时,为了节约时间,狼吞虎咽,餐桌文明消失殆尽。梅兰芳大师的食德无疑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事、物、景,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往往体现最真挚的情感,体现一种精神或品格,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代表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不文明举止的出现,或许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从生活细节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语段示例
一、平凡中见至情。
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
二、用你的心注重生活的细小。
也就是因为能注重细节小事,我们才能寻找到许多快乐。父爱深深,体现在街头转弯处的回头上;母爱切切,表现在平日琐碎的唠叨上;情爱殷殷,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总关爱啊。多年的朋友,深夜的一个电话能让我泪流满面;雨中的路上,急奔而来的车慢慢地经过也会让我感激;工作疲倦时,一杯热茶让我心生感恩之情……前方的路依然遥远,未来的日子依然茫然,平淡的生活依然简单,我和你依然匆匆。可是,请你多留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吧,请你把你的眼睛注意到你的周围吧,那么,你一定会寻找到你所需要的。
三、微物彰显伟大的精神。
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
佳作示例
让生命在细节中闪光
安徽省界首一中 刘梦迪
在流星瞬间划过星空之时,我曾经忘记了许愿;当海浪猛烈拍击岩石之时,我曾经忘记了祈祷;当老师谆谆教导之时,我曾经忘记了聆听……这一切的细节,都让我无意间错过。而今,我要抓住它们,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在细节中闪光。
细节是母亲充满关爱的唠叨,一句一句饱含着至爱亲情,母亲用它激发我胸中的感动;细节是父亲饱经沧桑的皱纹,一道一道隐藏着辛勤和汗水,父亲用它点燃我心中的希望;细节是茫茫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光芒,指引我走上成功的巅峰。细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的眼球。
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会熠熠生辉。作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细节,写出最动人的篇章;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画细节,绘出最美丽的图案;钢琴家用灵巧的手指,弹出最悦耳的音符。
梅兰芳,一代戏剧大师,名扬四海,誉满全球。然而,他却非常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论是在家里就餐,还是外出赴宴,也不管桌子上摆了多么丰盛的饭菜,梅兰芳雷打不动地保持一个习惯,那就是永远只吃面前的菜,就算餐桌上有多么喜欢吃的菜,只要放得稍远一些,他宁肯不吃,也绝不肯“越界”。餐桌上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彰显了一代大师的良好素质。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执著与热情,在充满荆棘、坎坷曲折的路上,俯拾细节,开辟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朱自清,用自己的一颗敏感的心,在“背影”中品读细节,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学会在学习中审视点滴细节,学会在生活中关注点滴细节,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充实。
所以,请弯下腰去,轻轻捡起一片落叶,只是很小的一片,却记载着春夏秋冬的更替与转换,记载着人生的欢笑和眼泪。请抓住人生的细节吧!漫长的人生之路上,若有细节相伴,你就拥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当你到了垂暮之年,蓦然回首,就会惊喜地发现,如许的细节铺就了你的人生之路。品悟细节,抓住细节,你就能汲取到生命的养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熠熠生辉。
让生命在细节中闪闪发光吧!
现场评析
亮点精评:
1.细节决定我们的成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对细节熟视无睹,因为细节是孕育成功的温床。作者紧紧围绕话题,以生动流畅、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有力地揭示了细节的重要性。
2.文章主旨鲜明。立意深刻,选材贴切,语句整中有散,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可读性。
不足之处
父亲节素材范文第4篇
一、内容上:带着感动出发――提炼生活中的诗篇
生活是原生态的,没有彩排,不打草稿。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学生打造写作“出彩点”,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给生活加温”。
有一首诗歌《父亲》,写“父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扫地”的细节:父亲模仿母亲的样子/在屋里一遍又一遍扫地。地面/已经很干净了。可是,父亲/还是那样一遍又一遍地扫着/他佝偻着腰,缓慢向前/衣柜下面,双人床边,门里门外/每一个角落都有父亲的目光到达/仿佛他要时刻保持干净,一尘不染/他要扫走空气里即将沉淀下来的/灰尘,扫走附着在灰尘上的时间/他肯定还想一起扫走记忆和语言/多少年了,我总看见父亲,在那里/模仿母亲的样子,模仿着母亲/扫地时的速度和安静。父亲说/屋子要始终保持着母亲离开时/那样的整洁。说不定啊,一转身/就会看见母亲从外面进来。
类似的诗化的细节多读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考如何在取材中打造“出彩点”,学会观察生活,锤炼细节,以诗为文,以情感人,进而明白:生活中,带着感动出发,天使就在身边。
二、思想上:积淀人生的感悟――让心灵美丽如花
让学生在“自然”中生活,心清如水,让心灵保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真;学会反思生活,在人生中感悟哲理,砥砺个性的魅力,迸溅思想的火花;学会思考,在智慧的土壤中生长出独立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例如,有学生在心情日记中写道:我发现,现在爸爸经常听我的。就像小时候的我,对于爸爸的决定,不发表任何意见。我知道,在爸爸的心里,他保留着自己的想法,只是不愿表达出来。他渐渐开始听我的,他把我学习的事,交给我独自去处理;把他的脾气交给我,还有渐渐弯曲的脊背和站姿,一齐交给我……
学生不人云亦云,说出“爸爸听我的”,敢于并善于展示独立的思想。只有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论真理,才能打造“个性”的亮点,打动人心。有时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中,蕴含发人深思的道理,使文章具有哲理性,闪现“理性”的火花,这也是难得的“出彩点”。
三、表达上:彼岸,灯火阑珊――让阅读充盈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就能掌握表达技巧、典型素材。问及如何打造“出彩点”,很多学生也有同感,说一要多读满分作文,揣测表达结构和方法,把里面生动优美、富有哲理的句子记录下来,在课余时间浏览一下;二要多读写作素材,积累一些名人事例,加强记忆,学会引用或化用;三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闻为基础,穿插诗句、名言等,使用修辞方法,使文章显充实而有灵性、有文采。
四、文面上:真情总难忘――让心灵的话语跃然纸上
“此情可待成追忆”,把平时积蓄的情感,积累的细节,获得的感悟,以写作的文面为倾诉时机,审读要求,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确立好中心和情节,让真情涌上心头。
父亲节素材范文第5篇
小说主要人物是父亲骆长余,叙述父亲在三合屯当了四十多年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经历。他 22 岁那年,乘坐一辆马车来到村里做小学老师,与 18 岁的母亲( 招娣) 喜结连理,从此落地生根,四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村里的教育上,教导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到了 60 岁,他还在为学校盖新校舍殚精竭虑,四处奔波筹集资金,不料在到镇上买木材的归途中,遭遇大雨浇淋,诱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在昏迷中溘然去世。村里的老老少少怀着悲痛的心情,都来为尊敬的骆老师骆校长送行。小说重点反映父亲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穿插描写了父母之间经久不减的醇厚感情,讲述了父亲母亲朴实无华的爱情故事,以及父亲母亲与儿子我的深厚感情。小说《纪念》曾经被作者鲍十收录在其自选集《葵花开放的声音》里出版,与集子里的许多部作品一样,它写的是故里乡亲的人生故事,情节内容简单,然而却像一幅简约的水墨画,隽永动人,人们能够从中读清水痕的泼度,墨影的深邃,以及那泼度和深邃后边隐含的温情与悲悯。
电影主要人物是母亲招娣,着重表现年轻母亲美丽纯朴,敢于打破传统观念,挣脱旧式束缚,追求自由恋爱,对爱情的执着,以及恋爱中期待与渴盼的刻骨铭心。影片故事内容简单,一是现实部分的奔丧、抬棺 二是回忆部分的看先生送公饭织红打水、反复的田野奔跑和半路等待。其实,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纪念》没有着力刻画母亲招弟这位人物,没有关于青年母亲和青年父亲谈恋爱的描写。导演在忠实于原著主题、充分尊重小说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没有拘泥于小说原著,不是对小说的原样复制,而是基于对小说的阅读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表达需求和艺术表现手段,对原著进行全新的诠释,进行再创作。影片只保留了原著父亲母亲相濡以沫这个精华,把小说讲述几十年的许多事情高度凝练后,在电影中变成了年轻母亲父亲相遇等待相恋和年老母亲为父亲举办葬礼这样简单的几件事情,完全颠覆了小说原著的故事内容,注入了崭新的元素。
二、情节结构: 丰富和简约
小说三万多字,篇幅较短,然而多情节、高密度。这体现在: 第一,设置主要情节,描写父亲骆长余的一生。小说写他从 22 岁在三合屯当老师起,到 60岁逝世为止。时间长,跨度广,容量大。在刻画其性格特征、塑造其无私奉献的乡村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普遍而又典型的情节,选取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选取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件和场景,如筹划为学校盖新校舍,募集捐款,到霞镇去接洽购买木材,对儿子言传身教,送葬场面等。第二,设置次要情节,还选取了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事件,捕捉生活中丰富生动的细节,表现父亲母亲之间经久不减的醇厚感情,表现父亲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第三,作者还不放过在上述精选的情节和场景中容纳更丰富更深厚的社会内容的可能。如当小村长说村里没有那么多钱来为学校盖新房时,作者通过夏木匠的嘴说,你们一年请吃饭就花几万元。这情节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从一两个侧面写出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使小说增加了社会生活的厚重感。
小说一共分为九个章节,分别采用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这种循环往复的布局设置情节,展开叙述。小说情节结构精确巧妙,新颖独特。现实部分是小说的主线,着重写年迈的父亲为了筹集新校舍的资金而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以至于累倒病逝,亲人悲痛,深切怀念。其中穿插写了年迈父母的相濡以沫,经久不减的醇厚感情。回忆部分写年轻父亲扎根三合屯当教师的往事,教育儿子( 生子)时所显露出来的传统而纯朴的观念。现实加回忆的书写,令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明饱满,其人生的轨迹清晰可见。
电影的情节结构,相对于小说而言,要简约得多。影片的情节平淡,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传统电影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它通过快速的场景变化,向观众呈现了回忆中的看先生、织红、送公饭、前井打水、几组田野奔跑和半路等待以及现实中的奔丧、抬棺、儿子讲课等情节片段,表现母亲与父亲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以及父亲执著于事业的伟大人格与母亲钦慕、敬爱父亲的一往情深。影片为了使情节尽可能丰富一些,大量采用人物特写和景物描写,从而更好地塑造形象、突出主题。
因为情节的平淡,影片非常重视细节刻画,细节成为整个片子的支撑点,像红发卡、红围巾、红棉袄、青花瓷碗、织布、半路等待、改后井为前井打水等细节,都很好地塑造了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征,突出了影片主题。由于影片唯美风格的需要,在上述细节的处理上,并非写实的刻画,而是充满了写意性。电影在现实回忆现实的叙事结构中,通过一连串真实细节以及颇具灵性的景物造型来传情达意,推动剧情的发展,具有抒情散文般的清新,呈现出自然优美的叙事状态。
三、语言风格: 朴实和绚丽
小说《纪念》的文字语言平实朴素,自然恬淡,简洁精练,字里行间饱蘸着对世态人情的认知、关怀和理解,体现着作家对人们内心准确的体悟和把握。下面稍作引述:
骆先生,我的! 骆校长,我爷不能来,让我替他交。老骆别嫌少,我就这么点儿心意! 每有一个捐款的人,老骆就弯一次腰深深地鞠躬敬礼。他站在桌子旁边,他本来就又高又瘦的身材,这时就显得更高更瘦了。他的苍白的头抬起来又埋下去,埋下去又抬起来,他脖子上的两根大筋便一张一弛的。他仍然穿着那件小褂,他的小褂从来不像别人那样扎进裤腰里,所以每一弯腰衣服都前后摆。
上述这段文字描写乡亲们为筹建新校舍出钱集资的感人至深的情景,语言简洁平实,没有任何的华丽辞藻,然而却表现出乡亲们对老骆的极度尊敬、信任和支持,让人看到老骆与乡亲们心心相印、休戚与共的鱼水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