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露珠的句子(精选5篇)

  • 描写露珠的句子(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3、露珠并不象鲜花那样,在人前显示炫耀,它只是默默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少诗人把它比作“灿烂的珍珠”,露珠自己却说“不,我只不过是一颗小小的水珠”。 4、我还发现了一颗晶莹而透明的露珠,在一片小荷叶上,闪闪发光。妹妹眯着…

描写露珠的句子(精选5篇)

描写露珠的句子范文第1篇

1、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晶莹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2、夏,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亦是一个多露珠的季节。但我每次观看露珠总是那么的匆忙,总是那么的急迫,亦不曾欣赏露珠的滑落。然今天我是带着好奇的心情来观看露珠。不久,我望到了悬挂于叶尖的露珠。在那,我顿然发觉露珠里似乎拥有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绿的世界。即使我已知道那是现实的倒影,但我依旧躲避。因为我不想破坏如此美好的梦想。它和我相似,都有着幻想,都有着梦想。

3、露珠并不象鲜花那样,在人前显示炫耀,它只是默默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少诗人把它比作 灿烂的珍珠 ,露珠自己却说 不,我只不过是一颗小小的水珠 。

4、我还发现了一颗晶莹而透明的露珠,在一片小荷叶上,闪闪发光。妹妹眯着眼睛说: 姐姐,那露珠真像一颗颗白色的园糖一定是甜丝丝的。 弟弟摇了摇头,说: 不对,我看像一粒粒小玻璃球,可好玩了! 他们俩各说各的,谁都不让谁。我说: 露珠是万物的母亲,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万物。

5、悬挂的露珠终于从叶尖悄然滑落,形成了曼妙的弧线,亦流露出一个生命的定格。在敲击地面的瞬间,梦亦支离破碎。我顿然心头一阵疼痛,惶恐,迷惘。就如此,它的梦就在沧桑的岁月里,在生命的尽头消亡。

6、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的世界便呈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草地上,闪动着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 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点点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烁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7、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乳汁哺育、婴儿一样的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挣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的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给树木、庄稼 而对他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花朵的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的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8、露珠虽然没有珍珠那样高贵、金钱那样欢喜。但是,你只要细细地看她,欣赏她。这时,你就会觉得她(露珠)更高贵、更让人欢喜。但是,世界上总有人不爱想事或物的,更加不注意这渺小的露珠了。尽避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想一想,社会为什么会有抢劫?有的甚至为了抢到了东西,竟然可以不顾他人的生命。这是谁造成的?是他们(金钱、珍珠),他们是社会的罪魁祸首啊!

9、看这些露珠们,一个一个亮晶的,圆滚滚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大到小姆指甲盖,小到一个句号,一个一个都是那么的可爱。

10、露珠她并非平凡。她美丽得可以跟高贵的人见人爱的珍珠相比;她洁白得像自由的天鹅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翔;她有时像一个有理想的灵魂。露珠是怎样来的呢?她是天上的仙女们因没有了自身的自由而感到痛苦,哭是她们诉苦中的一种。每当他们回想到自己的以前,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然而,就形成了现在既美丽又晶莹透亮的露珠了。

11、一直喜欢在夏的初晨,用双手撑着脸颊,静静地注视着那浓雾中的荷花上晶莹剔透的露滴。此时的荷是那么的美,而那露珠是那么的纯洁,那么剔透。它们滚圆于荷瓣上,似一个个娇小的孩子在打着盹儿,若用手去轻碰那花瓣,他们就突然从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大眼,晶莹剔透,天真无邪。然后就打着滚,尽情地徜徉在荷宽大的怀里。它们是那么有灵性,那么惹人怜爱。像少女娇羞的粉面上一滴泪,凄美得让我无法用言语形容,又让我怅然难以释怀。

12、它,不被人注意,在无私地奉献着,奉献着,不想让任何人注意,只是默默地奉献。它,没有缤纷的色彩,()却有晶莹剔透的身躯。它的晶莹,在太阳的照射下,变得闪闪发光。有时,会有人注意到它,想去摸一下,但它却羞羞答答地落下去了,不留一点痕迹。它,生命虽短,但还在做着贡献,生命的短暂,甚至只是几分钟、几秒钟,便悄悄地落到地上,滋润土地。有人说,娇艳的鲜花最美丽,还有人说,纯洁的百合最美丽。而我却觉得,平凡的露珠最美丽!

13、天快亮了,露珠静静地躺在叶片上,它环视着四周,不久前,它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带着新奇与不舍,降生在这个向往已久的世界上。菜园里住着许多居民。离它最近的是紫油油的茄子,再过来是辣椒。露珠躺着的小白菜生长在茄子脚下,听说是那个年过半旬的老奶奶不小心将小白菜籽漏了一颗在这,于是它就在这扎根了。

14、太阳刚刚揭开层层的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爱地注视着这熟睡了一夜的大地。清凉的晨风中,小露珠仰起了圆圆的脑袋,向太阳微微地点头。太阳那绚丽多彩的光映照在小露珠上,露珠上便呈现出一颗颗金灿灿的太阳。在温柔的晨风的吹拂下,它便在宽大的叶片上高兴地打滚起来。

15、早晨,聚在那鲜绿的叶子上的一颗颗小露珠,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绿的叶子上,叶片轻轻摇动了一下。几颗小露珠就调皮地躲进了草丛,再也寻不着它了。

16、露珠身体很小,生命很短暂,但他却不平凡,但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乳婴儿一样滋润禾苗,每当黎明,它盼着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隐身于天空的空气中;夜晚,无声无息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那样扶着闪电,炫耀自己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冷酷无情。

17、露珠的生命很短暂。夜间水蒸气的蒸发,形成了露珠。露珠是沐浴露,每天凌晨和清晨,露珠都在给植物们洗身躯,因为她们知道:太阳一出来她们就会消失。在太阳出来那一刻,露珠不见了,但是植物变得绿光闪闪,好像翡翠。露珠好似我们的老师,夜间马不停蹄的,默默地工作,清晨我们都在睡梦中,露珠还在工作,等你醒来,出了家门会感到一阵清香,你以为这是自然现象。但是,这不是,这是露珠一夜辛苦的工作换来的。

描写露珠的句子范文第2篇

人物外貌看得见,摸得着,是人体直观真实的外在特征。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能娴熟运用呢?曾经听到有老师这样描述自己学生的外貌描写:“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嘴巴也大大的。”其中除了“大大的,小小的”再没有其他的修饰。幸亏只写了三个部位,如果再增加几个,岂不让孩子难为死。如此尴尬的作文语言,表面看是词语贫乏所致,而从病理上分析就会发现,学生缺少描写一般事物的技巧和方法,缺乏从一个事物的形状和颜色向相邻、相似事物迁移的想象和联想。依着这样模糊、笼统的外貌描写,恐怕谁也没办法辨认出哪位是主人公吧。

引导学生描写外貌首先要引导学生怎样观察、观察什么,然后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形状进行相似事物的想象和联想。具备了观察和思维的基础,再套用一个语言表达模式完成肖像描述。

魔方句式:――――――――的――――――――(真实的外貌特征)像―――――――― 的――――――――(相像事物),――――――――(本体或嫁接事物的状态或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外貌特征的描写,中、低年级学生写作时可以用三种或三种以上人体部位或装束特点表现人物特点;高年级同学需要的是在情境细节中穿插外貌或外貌变化,是洗练的肖像,因此一个或两个部位的描写就够了。表达方法也不必拘泥于“句式魔方”,可以更加随意地用长短句的变化泼洒奇思妙想。比如《一面》对鲁迅先生外貌进行了三次集中描写,三次分散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着笔,成为了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眼睛是感知世界,同世界万物形态交流的器官。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关注他(她)的眼睛,那么,写作时怎样才能把我们看到的眼睛特征描写得真实传神、栩栩如生呢?

一、观察方法

留意眼睛局部的形状:眼角、眼睑、眼眶、眼球、眼窝。

观察眼睛的整体外形:肿泡、金鱼、蛤蟆、细眯、眯缝、斗鸡、青光、杏儿、丹凤、鼓囊囊、深陷等。

二、描写眼睛时应该注意的局部特征

(一)眼睑

单眼皮的形状及想象要突出干练:比如饱满的杏核,水中的微波,两条细缝等。

双眼皮写实与联想要突出生动:一汪湖水泛起的微波,荷塘上微拱的小桥,月牙等。

描写眼睑要追踪动态变化,比如:睁开垂幕般的厚重的眼皮,箭一样的目光直射出去;一双疲倦的小眼不时地眨巴着,那下眼睑的肿泡像两个小口袋似的挂在眼珠下方等。

(二)眼角

眼角不是眼睛的主体,描写时通常用附带的皱纹、泪水、流泻出的余光这些附加事物替代。如:妈妈的眼角爬满鱼尾般的轻微褶皱,但流泻的依然是青春的光彩。

(三)眼球

眼球是我们应该观察的眼睛的核心部位,也是最好发挥想象力,最能折射人物内心的部分。对眼球的描写常常抓住大小、形状、颜色、联想、动态变化以及给人的感觉进行。

1.抓住眼球的大小写实并展开联想。比如,眼球大大的如同灯泡;眼珠小而饱满,如同剥壳的莲子等。

2.抓住眼球的静态形状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借用相似事物表现其特点。比如,圆圆的、鼓鼓的、饱满等。

眼球的联想可以借用形状相似的事物,比如:珍珠、玛瑙、葡萄、水珠、山葡萄、黑珍珠、钻石、黑豆子、墨玉、湖水、秋日的天空、两汪秋水、黑水晶、湖中的小舟、铃铛、吸水的石子、春雨下的一对新叶、银星、电灯泡、算盘珠、桂圆、问号、深邃的黑洞、两眼枯井、两汪池水、露珠等。

3.描写眼球的动态(静中含动):水汪汪、滴溜溜、咕噜噜、直勾勾、呆愣愣等。

4.描写时,要关注眼球流露的情绪,比如:失望、慈祥、敏锐、呆滞、凝视、秋波、温柔、狡诈、专注、深邃、关切、坚定、喜悦、好奇、惊恐、疑惑等。

(四)睫毛

睫毛的描写重点是抓住其真实的形状和颜色再现原貌。比如,睫毛密密的、浓浓的、淡淡的、长长的、细细的、弯弯的、卷曲的、茸茸的、软软的等。

和睫毛相像的事物,我们可以联想到黑蝴蝶的翅膀,湖边的青草,芙蓉的丝蕊,一道屏障,黑色的丝绒,初生的豆芽等。

(五)泪水

眼泪是无色的,但却是有形的,所以描写眼泪时主要抓住眼泪的形状及相似事物的联想铺陈。比如:晶莹的泪珠、透明的晶体、混浊的泪水、爬上脸颊的透明蚯蚓、玻璃、水晶、短线珠子、小豆子、珠子、泡沫、雨帘、露水、雨、小溪等。

(六)目光

目光无形无色,可是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人的目光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的感情、温度和力量。而这种感觉产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定的内心思考中熔炼而成。比如目光像刀子、星光、狼一样、春风、严冬、风霜、阳光、恬静的春水等。

三、佳句欣赏

1. 他的那双眸子明亮、深沉,像是一池柔静、清澈的湖水。

2. 她长长的睫毛笼罩下的那双大眼睛,像清澈见底的山泉。

3. 妞妞秋水一般有神的眼睛,滴溜,滴溜,真像那大荷叶上的两颗水珠子。

4. 那一双天真的眼睛,好像抹黑了的吸饱了水的石子儿,把一字一句吸了进去,滋润了,饱和了,然后绽放出黑水晶般的光彩。

5. 这一双沾着晶莹泪珠的眼睛,多像经过春雨洗刷的一对新叶,清新、翠绿,闪着新生的光彩。

6. 扬着她那秀气的瓜子脸,大睁着她那两只葡萄似的眼睛,呆呆地听着,像是入了迷。

7. 李老师那一双像刀子一样盯着他的眼睛,多凶呀!

8. 她泪光莹莹的眼睛,如同掩映在流云里的月亮。

9. 他黑亮的眸子像两只荡漾在秋水中的小舟。

10. 他那蝌蚪尾巴似的勾眼角蠕动了两下,像变戏法似的马上变得和颜悦色了。

11. 那不断头的泪水,像雨帘一般,流过她的面颊。

12. 她眼睛开始发亮,罩上了一层晶莹的玻璃似的东西,睫毛颤抖着动了几下。

13. 这孩子睫毛显得特别长,像芙蓉花朵中的丝丝蜜蕊。

14. 她眼睛黑黑的,老是湿漉漉的,使那长长的睫毛,像是长在两池清水岸上的青草。

描写露珠的句子范文第3篇

一、嘴唇

写嘴唇所要留意的是嘴唇的形状和颜色,还可以写光泽、湿度。比如:嘴唇湿漉漉的,像刚沐浴过朝露;嘴唇干裂,像从沙漠跋涉过来的征人。还可以用相像事物打比方。

描写嘴唇的词语:嘴唇苍白、唇如胭脂、唇无血色、唇红齿白、红唇、朱唇、干裂、红润、苍白、鲜嫩、湿润等。

佳句欣赏:

1.他的上唇噘起,又短又软,像潮湿的海绵那般温润,一张嘴,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2.小巧的上唇短得遮不住牙齿,不过翘起来就更加可爱,在偶尔伸下来碰下嘴唇时,那就格外迷人了。

3.两颗子弹头大小的门牙外伸而且上翘,使他永远“合不拢嘴”。一张阔嘴巴,厚厚的黑嘴唇泛着紫色,几绺稀疏的黑胡须长在嘴唇上。

4.嘴唇薄厚关联人物性格:嘴唇极薄,透着机灵和灵气;嘴唇敦厚,一副憨厚老实的长相等。

二、牙齿

俗话说,唇齿相依,张开嘴唇就是牙齿。描写牙齿要抓住牙齿的色、形、排列的整体外观,用相像的事物打比方来写。

常用词语:稀疏、象牙白、洁白、雪白、乳牙初长、齿如白玉、齿白唇红、伶牙俐齿、齿冠锐利、光洁闪亮、参差不齐、满口银牙等。

相像的个体事物如:碎玉、卫兵、洁白的珍珠、白色的玉米粒、一粒粒糯米等。

佳句欣赏:

1.孩子“扑哧”一声笑了,露出了两排碎玉似的洁白牙齿。

2.奶奶爱笑,一笑就合不拢嘴,这时,你可以看见她嘴里剩下几个“卫兵”――门牙。

3.雪白的牙齿,真像闪烁着光彩的颗颗珍珠。

4.她微红的嘴唇,启唇微笑,露出碎玉般的银牙。

5.她微微张开樱桃小口,露出一排整齐的糯米般的银牙。

6.他嘴角微微朝下一牵,露出一口黄得像上了釉的牙齿。

7.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三、舌头

舌头是味觉器官,它含在口腔,一般情况下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或者“怀抱琵琶半遮面”,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昙花一现。不过,这“一现”多属神态描写的范畴。比如:这位还真调皮,舌头一伸一缩,眼角一挤,做了个鬼脸;辣椒刚送进嘴里,她鲜红的舌尖就吐了出来;大概嘴唇上还残留着辣条子的香味,他不时用舌尖轻轻向上抿着。

描写露珠的句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生动性;形象性;炼字;修辞运用;表达技巧

我们来比较一下以下两个句子。“春风吹进了屋子。”“春风轻轻地推开窗子,把鸟语、花香、泥土的气息带进了屋子。”第一句表明了“春风进屋子”这一事实。第二句写出了春风如何进屋子——“轻轻地推开窗子”,从窗子进入屋子;进屋子时怎么样——风里传来鸟语、夹着花香、伴着泥土的味儿。前者把意思说明白,说清楚了;后者借助拟人和排比把意思说生动,说形象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文章文学性在语言方面的重要体现。语言生动形象要从炼字、修辞运用、表达技巧三个方面下功夫。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来表情达意。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能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运用象征、对比及各种描写的手法塑造生动丰满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生动形象呢?下面我们从炼字、修辞运用、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炼字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诗句都说明了炼字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唯其重要,我们才更要在炼字上下足功夫。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守财奴》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老虎扑上婴儿固然有力量上的强烈对比,如果我们在“老虎”一词的前面加一个限制性定语“饥饿”,就更能表现出葛朗台对金子的贪婪和狂热,也更形象地展现出了他在弱小女儿面前的凶残。

从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炼字主要是在动词和形容词上的推敲。

二、运用修辞手法

炼句,即根据表达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等。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其具有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的作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在现代名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更是把比喻运用得炉火纯青。“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上比喻写出了叶子的形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花的情态,“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写出了花的色泽,“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花的香味,“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文章因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而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把一幅月下荷塘的美丽图画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了。

三、运用表达技巧

语言生动形象的文章层面是指运用各种表达的技巧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的表达技巧主要有象征、对比及各种描写的手法。如:白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

象征是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事理并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秋风萧杀,百花凋零,唯有傲霜挺立的菊花却精神百倍,方兴未艾,长安城里遍地黄金璀璨,清香弥漫;实际上,诗人是以菊花盛开象征起义的最后胜利,表达了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由于长期使用,象征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如火炬象征光明,乌云象征黑暗,松柏象征高洁,雄鹰象征勇敢等等。

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深刻的道理浅显化、单一化。又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细节的描写产生细腻传神的效果,容易引起情感共鸣。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如孙犁《荷花淀》中对水生嫂们对话细节的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在这一小小的细节中,几个女人的性格相映成趣,各有理由,各具千秋,令人忍俊不禁。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水生的女人,她显然是最聪明的。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里有担心,有深思熟虑,作为水生的女人,她掌握有更多的一手情报,所以更有发言权。但是,这里是否也有一些小阴谋、小手腕?你们不就是想自己的丈夫吗?我也想。你们不是都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吗?我也需要找一个理由。但我不会像你们那么没心没肺,不知羞耻,今天落下话柄,被人取笑。我只说出我的担心,我和你们这些拴在男人裤腰上的没出息婆娘不同,我不赞成去,是你们非去不可的。这种含糊其辞的担心,不置可否的深思熟虑,不同于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的牵强托词,也不同于“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的直奔主题;不同于“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的迫不及待,也不同于“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的此地无银。水生女人,话说半句就被打断,但她却没有再坚持,显然也是非常想去,可谓一拍即合,但她技高一筹,来了个顺水推舟。半句话,一个省略号,水生女人细腻沉稳、含而不露的个性特点就跃然纸上。

鲁迅先生的名篇《药》中的人物康大叔初次露面是在刑场上。他是 “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联系上下文看,康大叔的凶残面目,正揭露了刽子手凶狠、残忍、贪婪的反动本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康大叔第二次亮相,是在华老栓的茶馆里。“突然闯进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康大叔以杀人为职业,不以卖人血馒头为耻,反以为荣,杀人后手上血迹未干,便跑到老栓家去邀功,炫耀自己。这里的肖像描写,更是形神毕现,惟妙惟肖,把刚杀过人的得意洋洋的神情,以及卑鄙龌龊的灵魂,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充分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狠,表达了作者的无比憎恶之情。

各种描写能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生动性、形象性是文章文学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助于增强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如果能在炼字,修辞运用,表达技巧方面下足功夫,生动形象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贺立仁.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探析[J].小说评论,2010(S2).

[2]杨守森.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问题[J].北师大文艺理论学刊,2000(1).

[3]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祝敏青.作家炼字集锦[M].北京:学林书店出版,1999.

描写露珠的句子范文第5篇

一、重视读的训练与指导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泳功夫兴味长。”学习诗歌更是这样,因为诗歌的语言精粹,只有在多读中思考感悟,才能欣赏到其中的妙处。但是,如果教师不加指导,只叫学生随意去读,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并且收获寥寥。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并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需要给学生指导哪些朗读的方法呢?

1.要对朗读的声音加以控制

忌用匀速的、无变化的音调和音量朗读。如果那样读,将会读得毫无感彩,平淡无味,易使听众疲累生厌。恰当的朗读,是带着与作者当时写诗时同样的情感,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其声音是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而准确地把握这种朗读的情感,往往不是第一次朗读就能做好的,而是要在多次朗读、体会后才能把握的。只有理解得准确,才能读得恰当。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在理解中提升朗读水平。

比如《秋天》这首优美、纯净的描绘乡村秋景的诗歌,宜用平静、欣赏的情感来朗读。每节诗的前四句用大致相同的速度和节奏读出来,表达出一种动作或情景的排比味道。而第五句就要读得舒缓些,因为这是每一节的总括句。又如《我爱这土地》,是一首表达与国土生死相依的热烈、深沉、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怀的抒情短诗。第一句可读得平静些,第二句就要加入悲愤、坚定的情感,第三、四、五句要语速稍快,读出悲愤的情感、排比的气势。而第六句就该读得轻柔、缓慢,表达期待、向往的情感。第七、八句,冷静、缓慢地读,表达与祖国生死相依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坦然。诗的第二节是卒章显志的文字,要读得缓慢、真诚。

2.朗读要停顿恰当、读音有轻重,以此突出诗句的重要信息,并表现诗歌的音乐美

诗句的停顿往往按语意来划分,不能割裂语意。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往往要重读。例如《秋天》中前几句的停顿和重音可以这样处理:“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可以采用哪些读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读的效果呢?比如范读(录音范读或教师现场范读、学生范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分组读、多人合作读、表演读、背诵等形式。在朗读中可以带点比赛的意味,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议来达到鼓励、指导、促进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情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是形象化的语言艺术。因此,读者只有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诗歌中的形象,进入诗歌的意境。比如读《秋天》的前两句,要提醒学生去想象清晨的露珠,树叶上草叶上的露珠,并且是“满披着的露珠”,有形象有色彩,具有画面美;由于伐木工人伐木,露珠被震落下来,同时从深林幽谷中飘出伐木的声音。再扣住“清晨”“幽谷”等词想深入一些,就可以领悟到诗中刻画了清晨森林中寂静、纯净的意境。作者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先描绘露珠被震落,起笔新颖且观察细腻。

三、注意品赏准确、精妙的语言

诗歌很多的美是表现在语言上的,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欣赏诗歌中美的语言。比如“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写法多么新奇!这一句大可品味。学生能够懂得这一句实际是写镰刀收割了很多稻谷,但是为什么写成“饱食过稻香”呢?深想一下才会明白,这里运用了比拟的写法,把镰刀写活了,诗人觉得镰刀爱稻谷的香味,饱食了一番。似乎“稻香”可食,化虚为实,用语新奇。诗人把镰刀割稻写得美,写得新奇,写得有趣,写得聪明。

四、指导学生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反复阅读和联想、想象、思考的过程中,进入了诗的意境,就能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诗人在写诗时的情怀。比如读《秋天》,学生感受到“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这三个美的情景,诗人把它们写得各具意趣,却都传达出对乡村秋景的喜爱之情。某些诗歌,时代色彩比较浓厚,有时需要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去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时期的1938年11月,联系诗中“嘶哑的喉咙”“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些诗句,就能感受到,诗中表达了仇恨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土的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是与祖国共命运,以死相报答的崇高而炽热的情怀。

五、学会欣赏、借鉴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

经过较为深入的学习之后,师生合作,可以归纳一下诗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利于提高鉴赏水平和学以致用。比如,可以发现《秋天》写景细腻、优美,用词精巧的特点。全诗结构整齐,描绘了多个场景表现秋天的美丽和浪漫。而《我爱这土地》,其写作角度独特、巧妙(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也要歌唱多灾多难的中国,至死方休,而身体归于国土),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是尤其值得欣赏、学习的。品味其语言,又有朴素、真诚、形象、精当的特点。

六、适当拓展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