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三年(精选5篇)

  • 教育信息化三年(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依据及背景探讨 1.编制依据 (1)教育信息化规划的编制离不开上级部门的规划和学校总体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般在编制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会遵循如下的规划作为依据和参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信息化三年(精选5篇)

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第1篇

一、引言

进入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所高校基本都在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已经编制完成或正在编制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党在十八大报告中[1]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的实施执行,各所高等院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在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进行单列,作为专项建设规划进行编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以往学校的发展规划包含一个总体规划、四个专项规划,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四小: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信息化建设放在校园建设规划中进行。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框架中,学校的发展规划调整为一个总体规划、七个专项规划,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七小: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在我们调研的大部分同类高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一般都是首次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编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尤其是行业划转的高校,具有行业背景,如何考虑行业的发展态势等等问题需要探讨。蒋东兴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十三五”对策建议[3]中指出:“2016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各项工作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展开。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来说,“十三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既是深入发展期,又是创新试验期,要在做好推广普及的基础上,推动融合与创新。”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为例,详细介绍和分析我校在编制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依据及背景探讨

1.编制依据

(1)教育信息化规划的编制离不开上级部门的规划和学校总体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般在编制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会遵循如下的规划作为依据和参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4)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类似的国家层面的规划。

(2)作为省属高校一般也要参照本省的规划情况,比如,我校地处陕西省,我们在编制规划时参考了:

1)陕西省《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陕教保〔2015〕4号――关于印发《陕西省高校管理数据融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3)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4)陕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征求意见稿);

5)《陕西省智慧教育建设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陕教保〔2014〕11号)等等系列文件精神。

(3)我校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目前学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同时参照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2. 编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化[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将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现如今,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新应用迅猛发展,宣布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7]。作为社会信息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新常态,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必然需要考虑当今技术的发展背景。

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当前学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制定和实施《西安科技大学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支撑校园文化传承,实现我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体系架构

(1)教育信息化编制过程中一般遵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框架,学校在编制过程中,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也大概制定出总体规划的编制框架,然后对专项规划制定出指导框架,在指导框架内各专项规划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灵活扩展和调整。比如我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建设发展规划编制框架总共分为:

1)现状分析:主要是总结“十二五”期间建设成就,分析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比我校现实状况,分析比较优势与特色及所处位置,找准差距不足;

2)机遇与挑战: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和分析“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人口、教育、行业、区域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明确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可以按照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发展点等三点来进行撰写;

3)指导思想:主要是严格遵循国家和陕西省各项大政方针、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切实符合学校发展需要;

4)定位与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及学校的发展定位,提出“十三五”总体目标,叙述要求简明扼要,并提出实现目标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

5)保障措施:提出实现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工作思路、主要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应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

(2)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引言部分:该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学校面临的问题,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意义;

2)规划背景:主要是回顾十二五建设期间的成就、建设的成效,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

3)总体规划:该部分先列出指导思想,也就是规划顶层思想,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出规划的基本原则,其次结合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规划情况列出规划的具体依据或者参照文献,最后根据学校发展态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体的规划目标;

4)规划重点任务:按照信息化规章制度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网络环境及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数字资源与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列出未来五年要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分出重点建设、一般建设进行安排,可以根据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

5)保障措施:在保障措施上主要从组织保障、科学规范、项目制度、经费保障、人才队伍保障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未来五年要实现目标需要制定的保障措施。

四、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应着重考虑的方面

以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统揽全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要求,紧密跟踪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网络强校”战略,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满足师生服务需求为根本,以信息化学习工作环境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数据共享利用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顶层设计,分步实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信息化支撑。为达到如上目标,需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服务全局方面

通过服务学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发展格局。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加强与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联结和互动,为学校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计划”及内涵式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注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的流程和效能,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

2.融合创新方面

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核心问题和难点,积极推进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MOOC(SPOC)等新型教学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模式的变革,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3.深化应用方面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信息化在教育科研、学术研究及管理服务的广泛应用,全面覆盖学校主要业务,将应用需求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驱动力。推动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实施“数据统一管理及共享互通计划”,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第2篇

1 发展现状

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构建 县域内校园网络覆盖率达100%,率先实现了浙江省教育计算机专网的改造升级,实现了“千兆网络到校”;多媒体进教室完成率达100%,全县所有班级实现标准多媒体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配备;教师机普及率100%,师机比达1:1;全县中小学生生机比为每3.54人/台(小学为4.12,中学为3.01),初步形成了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主播教室“一网三室”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框架。

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涌现出了实验中学的“校本OA办公管理系统”、向阳小学的“校园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三毛小学的“网络研修平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办公博客”、天宁小学的“一品三特网”、滨海中学的“Moodle网络教室”、六里小学的“ITtools教学平台”等一批特色信息化应用平台。海盐教师博客、海盐教育装备网、海盐教研网、海盐教师优视网等各专题网站应用效益显著,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下载、课程研讨、磨课交流、互动评价等的网络化。

信息化管理成效初显 学校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率达100%,所有学校开通了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并建有县域图书WEB查询系统。建立了县域OA办公平台,加快政务公开和管理规范化进程,管理效率提升明显。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保障体系。随着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海盐县信息化水平从局部应用为主的初级阶段,逐步迈入集成应用的中级阶段,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网络化,为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推动海盐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2 实践与收获

观念先行,是教育信息化实践获得成功的前提。应用落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成功实践的关键。

固本强基,重视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1)先进理念引领发展。海盐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关键在于理念先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有超前意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融合发展。通过积极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科研环境、数字化管理环境以及数字化生活环境,全方位推进面向县域所有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保障。早在2001年海盐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之时,就明确了正确定位,适度超前的要求,从“建、配、管、用、研、效”多维度,综合性、系统化、全方位地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2)舍得投入奠定发展。基础设施投入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结合省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海盐县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装备经费近7500万元,其中70%经费都用于信息化建设。2013年投入1500余万元,重点建设“三通两平台”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人人通”教师空间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四大突破,在全省超前完成100%中小学校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和教师办公室的宽带接入的目标。2014年投入近600万元用于电子白板推进工程,共装备电子白板347套,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班班装备电子白板的目标。

3)项目推进保障发展。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相继完成了县教育城域网升级工程、标准多媒体进教室工程、学生机房改造工程。信息化建设任务分布实施,集中力量为学校办实事。如2011年全力实现班级多媒体普及项目,2012年重点实施教师计算机全配备,2013年全面铺开“海盐教育智慧云”建设项目,重点实施了LED显示屏进校园全覆盖工程、电子书包试点工程、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工程,推进课堂信息化实践教育,2014年重点推进了电子白板进教室工程。

攻坚克难,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

1)深化融合,信息化应用环境初步建成。目前海盐县教育信息化已经具备了跨越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硬件方面,由先前的“二机一幕”的普及,跃升为“一电一机一幕一通”的普及;教师办公则从“一笔一纸”,跃升为“一电一通”。在软件方面,从无到有,呈现多元化趋势:校校有网站,科科有基地、人人有博客……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出品牌、出精品的时代,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尽早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学校管理系统化、教学资源云端化、校本教研网络化。

2)应用驱动,信息化发展载体丰富。推进可持续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应用是关键环节。海盐县十分注重学校信息化应用,聚焦信息化应用研究,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研究和探索,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从“应用阶段”向“融合阶段”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一是通过信息化的课题研究,探寻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提升研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在2012―2014年,海盐县有2个课题获部级课题立项,4个课题获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立项;24个课题获市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立项。大批量课题的立项研究,推进了海盐县信息化科研发展。

二是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培训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智能机器人比赛,不断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三是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与融合。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提升海盐教师博客、海盐教育装备网、海盐教研网、海盐教师优视网等专题网站服务师生成长的能力。每年组织开展各种论文评比、课例评比、网站制作等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效益。

3)示范引领,数字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建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出台《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意见》《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海盐县数字化校园考核评估考核细则(试行稿)》等政策文件。量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对学校管理和应用的考核。实施教育装备管理先进考核,通过各类考核评创,抓实抓好常规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绩效。积极培育典型,通过发挥样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高标准、规范化、示范性、实效性、有特色”的发展目标。目前,海盐县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成效初显,共有国、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4所,部级百所数字校园1所,省级示范性数字校园3所,市级数字校园16所和市级示范性数字校园3所,有20多所学校通过县市级数字校园评估。

4)注重积累,资源建设特色鲜明。重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行政主导、多方参与,基本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都能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资源建设重过程,重积累。海盐教师博客集成了12万余篇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日常教学研讨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平台;海盐教师优视积淀了800多个精品课堂教学实录。积极引导用好省教育资源网应用平台,开展人人通空间专题培训,积极推进教师人人通空间建设。积极配合教研室,大力推进学科资源建设,至2014年底,所有中小学学科都建有学科基地和本地化的各类课程资源库。

5)创新管理,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2011年底,改版完成海盐教育网,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一个以海盐教育网为中心,涵盖教育装备、海盐德育等子网在内的绿色、安全、高效的教育信息支撑体系,向师生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学校教育教学。2012年,购置了网络版教育装备管理软件,全县各中小学的教育装备采购申报、采购执行、采购结算、实验室管理和专用教室管理等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013年,全面升级OA办公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2014年,我们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办公,拓展网络办公、行政许可、政务公开、意见反馈等功能模块。

点面结合,加快教育信息化机制建设

1)队伍培养目标明确。以人文本,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化队伍的素质决定了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的优劣成败。海盐县队伍建设培养目标明确,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仅要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养和技能”的教育信息化队伍,注重“成长型”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还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教育信息化人。提出从“做有技术的教育信息化人”到“做有智慧的教育信息化人”,再到“做有文化的教育信息化人”转变的队伍培养目标。

2)健全专业成长机制。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方式,联合县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和岗位培训工作,利用教师博客、网络研训平台等,不断加快专业队伍素质提升。充分利用好专业人员优势,组建学科中心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小组、图书中心组等,利用QQ群、学科中心组网站等平台,“传帮带”到校,努力达到通过一支队伍带动一个群体的目标,建立健全队伍培养内涵发展机制,提升整个信息化队伍素质。

3)专业队伍梯队管理。专业人员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以嘉兴市名师、名校长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核心小组”;第二梯队为以嘉兴市级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校级信息化建设“骨干小组”;第三梯队为以海盐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小组”。三级梯队小组依托不同的层次,逐层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从建设到应用、从管理到培训、从教学到科研,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第3篇

一、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大多始于90年代。其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90年代初到1995年,重点是建立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办公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水平低,基本没有涉及教学信息化;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1年,高等教育信息化走向网络化阶段,重点是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同时包括教学管理、办公自动化、资料查询和多媒体教学等;第三阶段,2002年以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软件”建设阶段,集中在远程教育、VOD视频资料共享、电子图书馆等。我国的国家政策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政策导向性、组织领导以及资金方面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有明显倾斜。在政策上,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校信息化规划目标确定,到2005年全部高校均要实现接入CERNET。在组织领导上,2002年3月5日,教育部重新组建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市)也相应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80%的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约占总数15%的高校校园网采取千兆以上大网技术。

有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高校教师办公室联网率已达到76.6%,学生宿舍联网率已达到49.4%,教室联网率达到48.2%,安装有固定投影设备教室的平均比例也达到31.2%。同时,目前已经有13.7%的高校建成了无线局域网。在高校信息化中,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快于教学信息化。2004年有41.7%的高校目前已开始使用网络教学系统,但同时平均有58.3%的高校已使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但只有65.2%的高校专门设立了“教育技术中心”或“电教中心”等机构。在网络教学方面,只有8%的高校制订了关于承认本校学生通过INTERNET在国内外高校所获得的学分的政策。上述情况说明,高校的教学信息化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

1.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教育部非常重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升温。相对而言,我国现有师范院校中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师范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够强,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地域发展不平衡。当前的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各地分割建设,各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协调,各自为战,标准不一,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差距。

3.软硬件建设发展不协调。近几年,各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环境建设上投入了许多经费,如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但在软件的建设上投入不多。由于师资技术力量的相对单薄和经费不足以及观念上的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很少有学校自己开发出适应教师备课的多媒体制作平台或教育资源库。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等问题,而高教信息化提供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通过资源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可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又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共享的教学模式。

2.建立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给高等教育现行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机制提出挑战,推动其变革。这种变革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化带来传统教学科研模式的变化;另一个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校务管理,把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作为管理创新的过程,带动工作过程的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促进管理方式、工作方式、表现方式的变革,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教研水平,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为高校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准备教学实验提供了极大便利。作为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新的数字革命下,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动态更新的。各学科之间、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之间、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逐渐由分离状态向公开化、协同化、综合化发展。这种变化趋势将间接引导广大教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实现社会服务,使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化,对高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加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方法

1.认清形势、稳步推进。高等师范院校应从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抓住师范教育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一要转变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开创新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二要制订远程教育设计方案,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优势,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三要做好高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进程、实施步骤等,采取切实措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四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创新继续教育方法。五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加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和孕育教育信息化的品牌,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信息化和实用化。一是开展以科研课题组方式的研究性、创造性学习;二是开发和推广实用性的多媒体课件;三是课程整合,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3.营造环境,数字先行。新一代校园网所形成的校园将是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它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受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直至整个校园生活方式。加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合力创设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校园。数字校园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校务、电子教务、远程教育保障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班级,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

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第4篇

随着各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信息化设备在学校的大量装备和日益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融合的应用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所走过的历程,结合教育领域随着信息技术已发展到“云”计算和新一代“物联网”技术的大背景,充分发挥区域政策优势,遵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借力新技术、新媒体,不断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努力创优区域“教育云”高端应用基础,突破信息应用中的“孤岛”现象,实现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是我们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基本价值考量和追求。在此,选取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几个粗浅认识与思考片段,以资探讨。

一、把握政策支撑,科学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地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各类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新突破

2007年以前,由于受当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龙泉驿区教育信息化装备一直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据当年的装备数据统计显示:全系统生机比不足25:1,师机比不足10:1,多媒体班套比不足11:1,区域内不仅没有教学所必需的教育骨干城域网,就连建有比较标准校园网的学校也寥若晨星,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极差。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敢懈怠,于2007年借龙泉驿区区委、区政府出台“富民兴教”十大政策的东风,通过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并制定了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阶段工作目标,按“先开主渠后放支流”的网络建设规划思想,明确了以教育城域网络建设为突破口,以学校有线、无线校园网络“双覆盖”建设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通过努力,至2012年,我区先后完成了龙泉教育城域网、龙泉驿区所有独立建制中小学校标准的有线和无线校园网络建设工程,实现了教育城域网基础平台下的区域双网“满覆盖”。通过厚积薄发,结束了我区长期无校园网络的落后局面,使一直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难以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得以打破,形成了以城域网为“主动脉”骨干,以区域“满覆盖”的双校园网为“毛细血管”末梢的完善的网络拓扑结构体系,突破了信息“孤岛”现象,为下一步实现“教育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条件下的“泛在学习”空间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网络链路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网络系统仅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前提,大量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装备则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所在,更是教育信息化向高品质方向发展的基石。从2008年起,我们紧紧抓住国家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相关转移支付项目,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满覆盖”工程、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以及区域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等一系列项目支撑和区域政策的优势,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条件建设工作力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使我区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工作发生了质的蜕变。据2012年最新教育信息化装备统计数据显示:区域内生机比达9:1,师机比基本达1:1,多媒体班套比基本达3:1,较2007年分别翻了几番,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不仅完成了历史欠账,且在装备发展态势上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既夯实和创优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更使我区有了向 “教育云”和“物联网”条件下高端应用的硬件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规范、稳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提升了城乡教育信息化装备高位均衡发展水平,创优了区域借力新技术、新媒体的高端应用基础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往往由于涉及面广,免不了会有一系列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为积极、规范、稳妥地推进这些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流程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四个定位”和“一个方法”相结合的建设管理原则和机制:“四个定位”即工程建设应用的功能定位、工程监督的工作定位、系统集成技术与工艺的标准定位和系统测试的方法定位;“一个方法”即以论证、试验或现场会等方法对工程前期的规划设计、工程中期系统集成过程的管理和工程后期使用、培训以及维护的指导等关键环节进行切实把控。在这个工作机制下,用“三个统一”(统一装备建设、统一技术标准和统一集成工艺)来实现城乡教育信息化装备高位均衡发展的总要求,以项目负责制为基础,依靠区域技术骨干所组成“中心组”来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使近年来区域教育信息化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均积极、规范、稳妥地推进,创优了下一步借力以“教育云”和“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落地区域后的高端应用基础。

梳理历年我区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片段值得一提:(1)在教育城域网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以“资源”换“资本”的工作机制,按适用、够用、适当超前、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以租赁方式完成了项目建设。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当时的资金压力,同时使工程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2)在2011年进行的无线校园网建设工程中,我们尤其重视了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试验,多次邀请区域学校技术骨干进行反复论证,并将技术论证试验部署在了一些学校,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区域无线校园网技术组网建设方案,确保了建设工程质量和后期的应用效果。(3)在2012年全区中小学有线校园网建设工程中,由于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编制了《龙泉驿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作手册》,理清了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和思路,并在实际工作中由工程监理人员严格执行,既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更从制度上规范了商家的建设行为,使校园网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三、以活动项目为载体,以教育技术科研课题为先导,通过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区域内教育信息化高端应用品质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终极目的都是各种教育信息化手段在师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和深度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后三个阶段都在着力描述应用的层次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全面进入融合、创新阶段,而我国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教育信息化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理清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中的粗浅实践来看,我们的思路是:以用促建,边建边用,以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为催化剂,在活动项目中探索学科与教育信息化手段融合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区域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广并转化具有实践操作性质的各种应用成果,借力新技术、新媒体,努力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高端应用品质。

正如内容一定需要相应的形式去表达一样,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体必须落实到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项目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和效益。因此,在我们着力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层次的工作中,借力了所有可能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活动和可供辐射示范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归纳起来有三类:(1)常规工作中的各级项目活动,如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评选活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等。(2)具有实验性质的专题项目活动,如戴尔“青少年互联创未来”项目和区县教育信息化互动联盟等。(3)具有整体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的创建项目活动,如省、市、区三级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数字校园、书香校园等创建项目。截至2012年,我区已创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共6所。

同时,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应用层次的深入和突破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的引领和指导。因为这类课题不仅与学科结合紧密,还因其有认识、操作和资源三类研究成果的特质而具备相当的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如果研究过程能紧紧把握师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科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并围绕与学科融合这一根本目的而群策群力来实施,则其应用价值的取得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对一个学校的主研人员而言,课题本身的研究过程可能会是迷惘的、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只有通过这种凤凰涅式的痛苦蜕变,才能使学校整体教育信息化应用氛围营造起来、意识提升起来、水平和能力锻炼起来。

基于此,我区很早就开展了各级别的以学校为主体独立承担的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示范效益的辐射,“十二五”我区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已立项部级现代教育技术主研课题1个、参研1个,省级主研3个,市级主研2个,实现了学校和主要学科类别的全覆盖。

四、引入新技术、新媒体,抓管理促应用,加强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修为,为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保障

按“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总要求,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龙泉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遵循“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三建”(建机制、建装备、建队伍)为手段,以“三个应用满覆盖” (校校应用满覆盖、班班应用满覆盖、学科应用满覆盖)为工作目标,坚持工程建设管理的“四个定位”和“一个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和机制,解放思想,借力新技术、新媒体,以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修为提升为核心增长极,为教育信息化的高品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物力和人力资源保障,不断加强制度与应用、管理建设,保障区域信息化装备正常、高效、常态运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装备效益。

总结过去,提炼经验,我们紧紧围绕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以“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为区域总目标,遵循“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全面贯彻执行区域“四精”“四抓”的管理理念,以“整体创一流,单项争第一”工作思路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历练内功,助推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冷静思考,按“加强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要求和遵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尚处于初步应用阶段。过去的道路虽然略有亮色,但今后的任务却是更加招人。2013年,首先,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创优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2013年区域生机比将达8:1,师机比将达1:1,交互式多媒体班套比将达1:1。其次,引入“云”计算技术,不断扮靓区域信息化高品质应用的教育“云”彩。在充分利用公有“教育云”资源的基础上,适时落地区域自建私有“教育云”,以满足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多网“学习空间”建设。第三,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在信息、网络和传感技术条件下着力打造“智慧型”学科功能室和能满足区域教学所需的“全仿真”学科数字实验室,使学科功能室(或实验室)的应用和管理逐步具备“智慧”特征。

教育信息化三年范文第5篇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从中可看出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核心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教育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23-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步,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突出问题是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今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描绘了建设发展蓝图。深刻领会《规划》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才能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有效发展。

一、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规划》提出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从《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1.教育信息化将从学校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教育领域辐射延伸

教育信息化,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家庭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三个层次。因为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所以,教育信息化首要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其次才是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从国家层面讲,无论是关注目标还是经费投入,前期都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和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未来十年,要努力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成果,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辐射延伸,以带动和促进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的发展,为开展国民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学校教育信息化将从高等教育向基础与职业教育拓展引申

我国教育信息化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二十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心基本偏向高等教育,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严重滞后。因此《规划》突出强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如何发挥创新前沿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引和带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全面提质提速,促进教育信息化协调均衡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高等教育信息化将从管理信息化向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

回望前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看,都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方面,从此意义上讲,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教育或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规划》要求,未来十年,要将教育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转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转变实质是教育信息化从IT回归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孰轻孰重,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或信息化理念,即究竟是以“管为本”还是“以学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教学,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教学,而是服务教学。先有教学,后有管理,教学需要管理,管理服务教学。因此,教育信息化的重心从教学管理回归到教学本体,是理性的选择。

4.教学管理信息化将从重视建管理信息系统向重视开发教学资源转变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教育信息化包含路、车、货、人四个核心要素。经过前期建设,路(教育网、校园网)越建越宽了,车(管理信息系统)也越造越多,货(教学资源)却是结构性短缺,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整体偏低。结构性短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99%的人都认为,现有资源中有99%的资源都对教学无用或用处不大。换句话说,名义上教学资源数量不少,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用和好用的并不多。因此,《规划》要求,未来十年,必须把开发应用优质教学资源,摆到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5.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从分散无序化走向综合集成和标准化

目前,各个单位所配置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自行开发或自行购买的,由于开发单位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一致,造成系统互不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管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规划》强调,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没有标准化和综合集成,就没有系统的互联互通,也没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没有管理效率的提升。毫无疑问,集成化、标准化,将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十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着力点。根据《规划》的部署,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或主要抓手是:

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规划》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要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二是要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三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既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加速渗透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规划》对各级各类教育,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其次,对职业教育而言,重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建设仿真实验系统和虚拟实验室;第三,对基础教育而言,重点是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3.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同时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要建立国家和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4.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去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典型示范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三个重大项目工程之一。《规划》强调,要建成一批部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标准化成片校区或学校。

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信息化,最根本、最关键还是人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因此,《规划》把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作为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到2015年,要建立12个部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

三、结束语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将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