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法典宣传(精选5篇)

  • 学校民法典宣传(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乡村干部带头学。乡村两级干部把学习民法典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法治建设任务,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人大代表和机关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学习《民法典》,切实形成“头雁效应” 创…

学校民法典宣传(精选5篇)

学校民法典宣传范文第1篇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为全面做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双河乡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推动《民法典》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制定方案系统学。我乡结合市、县关于《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精心制定学习宣传方案,深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等的法治思维,促进公权力的依法行使,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乡村干部带头学。乡村两级干部把学习民法典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法治建设任务,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人大代表和机关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点。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学习《民法典》,切实形成“头雁效应”

学校民法典宣传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为主要内容,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根本任务,以充分彰显和巩固我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以及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促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内容

(一)组织学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主政策、法律法规。

(二)近年来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

(三)我县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先进事迹。

(四)我县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良好成效。

(五)我县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三、工作措施

围绕“团结推动发展、创建促进和谐”这一主题,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以下工作:

(一)实施民族政策进课堂活动。在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各中小学要把《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等宣教内容纳入校本课程,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入课堂。每周要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学习;要安排一名教师进行教学,并认真备课。

(二)做好宣传,营造氛围。要编写和发放民族政策知识宣传手册,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体,以民族知识介绍、疑难问题解答、典型案例说法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好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和团队会活动;要举行民族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要邀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到校作报告;要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

(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在活动月期间,各学校要通过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班级(团支部、中队)”等,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大张旗鼓表彰一批在民族团结方面做出贡献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带动促进活动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活动结束后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于11月1日前报德育办,宣传月活动期间要及时报送有关信息。

学校民法典宣传范文第3篇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切实实施民法典 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明确要求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 十四五 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关于 十四五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各直属党组织,各直属部门: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切实实施民法典 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明确要求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 十四五 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为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现提出学习宣传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民法典作为当前和 十四五 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起草好 八五 普法规划,完善民法典普法工作的制度安排,推进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弘扬民法典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省守法普法重点工作 六项工程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面向群众,深入基层,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宣传,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潮,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宣传重点

1.学习宣传关于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广泛宣传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3.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学习宣传。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4.广泛宣传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5.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三、活动安排

(一)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机关

1.抓好领导干部这个 关键少数 。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民法典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组织专题集中学习。把民法典列为领导干部年度学法必修课,列入干部培训计划,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2.抓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个 关键群体 。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要把民法典学习教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

3.举办民法典学习报告会。举办党政领导干部民法典学习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对民法典进行权威、系统、全面解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4.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民事案件庭审。选取与国家机关工作相关、社会影响较大、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民事案件,采取现场参加庭审和网上观看视频两种形式,组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庭审。

5.将民法典相关内容纳入X干部网络学院学xxx台,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

(二)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学校

1.抓好青少年这个人生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民法典在大中小学法治课中的内容占比,阐释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将民法典的宣传教育融入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通过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情景式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

3.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职能,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加强民法典研究阐释力度,支持民法典相关学科发展,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三)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乡村、进社区

1.编写民法典知识问答、案例读本、图说民法典等宣传资料,在社区、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公共场所摆放民法典文本和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

2.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民法典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把民法典和法治元素融入村(社区)文化广场、公园、长廊、橱窗、公益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民学校、市民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加强对村(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

3.开展民法典知识宣传进乡村、进社区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现场解答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及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

(四)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进万家

1.针对不同群体,分类开展宣传,增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的精准性,基本实现民法典普法宣传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让大多数人都得到一次以上民法典宣传教育,让全社会逐步了解民法典、尊崇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要注重运用群众身边的案事例开展生动直观的民法典宣传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以案释法等方式,把热点案事件的依法处理变成对全民开展的普法公开课,推动民法典进入千家万户。

2.紧紧围绕服务 六稳 六保 ,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市场等基层单位开展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市场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信守法意识,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帮助他们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

3.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充分运用 报、网、端、微、屏 等平台全方位、多声部开展宣传,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开设民法典学习专题专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普及活动,在 学习强国 平台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把集中宣传与常态化宣传有机结合,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教育网络。

4.在《X日报》及相关网站开展《民法典知识百题竞赛》活动,请社会公众参与答题。

5.在X电视台《豫事说法》栏目播出 聚焦民法典 系列专题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释法析理,向社会公众讲解民法典对比原相关法律的亮点,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6.开展 诵读民法典,礼赞新时代 活动,广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教师、警察、学生、律师、文艺工作者、农民、社区居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个体从业人员等开展民法典诵读活动,在省内各广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播出、推送,扩大民法典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7. X普法在线 微信公众号开设民法典宣传专栏。在 X普法在线 微信公众号举办《民法典知识每日一题》在线答题活动。

8.用好普法阵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医院、景区、公园、车站、集贸市场等人群集中场所要利用电子显示屏、板报、墙报、橱窗、标语等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加强在公交、地铁、轻轨、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场站的学习宣传。全省各级各类法治文化阵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要突出民法典内容,基本实现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和平台都有民法典宣传内容,使民法典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到。

9.围绕 民法典护航美好生活 ,在郑州地铁1号线开设 民法典号 专列,在地铁车厢内外布展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在郑州地铁1号、2号、5号线沿线各站点通过车载显示屏、宣传板面等加强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是贯彻落实关于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民法典宣传 落下去 活起来 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确保民法典学习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深刻认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 中国之治 ,增强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做到 两个维护 。

(二)回应群众关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基层群众需要,突出地方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解决好学习宣传 最后一公里 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精准帮助群众在解决现实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中学习宣传民法典,努力实现民法典学习宣传 全覆盖 ,夯实民法典学习宣传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提示,防止产生负面舆情。

(三)落实普法责任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把民法典普法宣传与法治文化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把民法典宣传内容融入各类法治文化阵地中去。广泛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公证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居)法律顾问和农村 法律明白人 ,通过以案释法宣传民法典,为基层群众开展法律服务。各级普法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力量资源,把集中宣传与常态化宣传有机结合,形成宣传合力。

(四)增强宣传实效

学校民法典宣传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在职教师及中小学生文化素养为目标,完善校园全民阅读设施,丰富全民阅读活动载体,加强全民阅读指导服务,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风尚。

二、活动主题

阅读让我快乐 知识伴我前行

三、活动时间

2018年3月至12月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全民阅读宣传,倡导阅读助力人生。

1.推动阅读活动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阵地,每周定期开展好书推介和经典分享,推荐有益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和道德情操的书籍,根据不同学段分享精品书摘和传统文化精髓。(全年)

2.培树典型扩大宣传影响。定期收集师生的感人读书故事、优秀读后感、好书分享文章等内容,在市教育局网站择优,同时向日报社、阅读杂志等媒体投稿。(全年)

3.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各中小学要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市教育局将组织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评选出阅读活动开展深入、书香氛围浓厚的学校,发挥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各校在学校内开展书香班级、争当“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论坛”,逐渐形成书香校园文化氛围。(2018年12月)

(二)创设校园读书环境,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1.建好校内阅读场所。充实和完善校(园)内图书馆、阅读室、书屋建设,加大用于添置图书、杂志的投入力度,优化藏书结构;建设开放的阅读长廊、阅读苑、阅读角、电子阅读机等阅读场所,为方便师生时时阅读创造条件;有条件的学校要精心编写校报或校刊,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图书活动专栏。(全年)

2.规范上好阅读课程。各中小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阅读课,课内进行阅读欣赏和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倡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和读书笔记;利用晨读、大课间或午休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扎扎实实开展好校内阅读。小学生、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要分别达到半小时、1小时。(全年)

3.开发阅读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开发阅读校本课程,组建阅读社团,由语文教师或文学素养较高的教师担任课程开发者或阅读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所授课程计入教师授课课时。(全年)

(三)延伸课外阅读管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加强家校课外阅读。注重“四个一工程”(即每周与父母分享一个好故事、每月与父母共同阅读一本好书、每学期与父母规范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年与父母共同完成一次社实践活动),通过“家校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从书籍中汲取经验、获得思想,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体验读书的快乐,以月带年,逐步养成师生及亲子爱读书、愿读书的良好习惯。(全年)

2.加强传统经典阅读。以寒暑假、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等为契机,以“共读一本好书”、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等形式的规定动作,促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全年)

3.加强参与全民阅读。鼓励家长和学生成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家长与学生共同开展阅读,参与读者活动的开展与服务,加强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全年)

(四)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促进读书成果共享。

1.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传承文化精髓。在普遍开展诵读活动的基础上,以县区为单位组织“中华经典诵读”预赛和展演活动,直属学校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以中华经典诗词、歌赋等为主要内容,经典吟诵与朗读相结合,诵读与吟唱相结合,表演与诵读相结合,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魅力。“中华经典诵读”预赛和展演活动要于5月中旬完成并报送比赛结果,市教育局将于6月底前举行大型展演活动。(2018年5月、6月)

2.开展阅读分享活动。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活动,为师生交流读书体会、推荐可读好书搭建共享平台,鼓励教师的教研学习活动及学生的班团队会与读书分享活动相结合。(全年)

3.开展阅读征文比赛。注重学用结合,倡导学思并重、知行合一;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反映学生对校园、生活、社会、时代的看法,展现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2018年6月)

4.开展书香校园图书漂流系列活动。与市精神文明办、光明日报出版社联合在全市中小学以“悦读明德·知书守礼”书香校园图书漂流系列活动为契机,为广大中小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创造条件。(2018年1月-7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局和直属学校要把推进全民阅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制订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方案,认真部署实施;要保障必要的全民阅读活动工作经费,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2.强化考核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要将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倡导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学以致用,促进阅读成果转化。

3.营造浓厚氛围。科学计划安排,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总结宣传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先进做法和科学有效的阅读推广方法,于4月20日前报送本地区、本单位具体做法和好经验;加强新闻宣传和教育引导,形成以读书为乐、读书为荣的浓厚氛围。

六、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局机关科部长、各县(区)教育局长、直属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党委宣传部:

主 任: 市教育局宣传部负责人

成 员: 市教育局中教科长

学校民法典宣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宣传思想 工作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把创新作为常抓不懈的主题,作为永无止境的追求,始终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而决不能墨守成规。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需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一个极富有时代涵义的目标构想,是高校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全面诠释。逐步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更新观念,紧扣实际,进一步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努力在科学、求实、创新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进一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使宣传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从而使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一、观念创新, 不断与时俱进

宣传思想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此,必须在观念创新上走在前面。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角度思考、筹划、部署工作,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看待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长期以来,一些宣传思想工作者习惯于把自己作为主体,把群众视为客体,其结果往往是我动他不动,我主动他被动。在思想认识上,从“单相思”出发,首先考虑对群众进行什么教育,很少考虑群众有什么需求,往往造成工作缺乏针对性,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甚至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观念创新,就是要转变过去形成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努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眼睛向下,了解实情,多听“原声带”,多体察群众的需求,多办实事,多向群众学习:让群众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变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把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在平等交流中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教育生动活泼、入心入脑。如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要让广大学生更新观念,意识到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性,意识到评估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而且与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上下功夫。在新世纪新阶段,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团结”、“鼓励”、“保护”、“表彰”上下功夫,把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到加快高校的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

二、内容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内容创新、拓宽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领域和渠道,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应围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抓好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等传统内容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反映时代精神、适应实践要求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教育,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领域,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文艺创作与宣传应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起来,使群众既能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又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是造就时代新人,加快推进民族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同志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道德新要求,也是领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创新,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方法创新, 探索宣传思想工作规律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性很强,其工作水平的高低与对工作规律的掌握程度是一致的。规律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内在依据,工作方式、方法是规律的具体运用。认真研究变化了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社会条件以及干部群众接受方式等新情况、新特点,并注意找出其内在联系,才能逐步认识和正确把握规律,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使宣传思想工作卓有成效。

第一,要选准和用好多种多样的载体,解决“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应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根据中心工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需求,选择和确定各种载体,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认真研究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因素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以素质教育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精神, 增强实践能力。当前,应特别注重适应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宽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增强网上宣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加强对网民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运用典型的力量抓好示范引导,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应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以激 发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新时期的典型应有时代感,既体现先进性,又具有广泛性,并且可亲、可信、可学。典型不能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而应在给人以敬佩感的同时给人以亲近感,增强典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让典型示范、引领时代精神,倡导创业、创新的社会风尚。在树立和推广典型时,不能把典型经验模式化,应注意结合实际学习典型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要不断提高宣传艺术和宣传水平。宣传思想工作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注意区分不同对象,考虑特殊的环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群众多受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通过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宣传思想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宣传思想工作应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困难具体帮助。人是有理性、有感情的。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式,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关心人本身就是宣传思想工作,而且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因此,必须用心,做到以情感人。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做到“三贴近”,宣传思想工作才能面向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实践,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丰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 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作用,始终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切实抓好“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围绕充分发挥"两课"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学校实际,高度关注“两课”教学在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改革,通过宣传紧密联系实际和生动活泼的“两课”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健康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要使校园文化充满灵气和活力,最为根本的是创新思维,拓宽领域。要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通过办好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和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为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舆论氛围。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宣传思想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宣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 深刻阐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把党的温暖送到广大师生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