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选5篇)

  • 文艺(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然而,也正由于文艺美学研究是最近二十年里才出现的事情,所以,迄今为止,在其学术经历中还存在种种不成熟的方面,或者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便在所难免–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的某些学科困惑。本文主要就文艺美学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

文艺(精选5篇)

文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美学文艺学学科定位

整个20世纪80、90年代,随同中国美学界理论研究热情的复苏、高涨与回落,可以说,"文艺美学"的兴起既是一个洋溢着激情与希望的学理事件,同时也是一场充满了理论扩张的艰难、学科建构的重重困惑的过程。尽管在此之前,20世纪初王国维拿叔本华美学的眼光来考察《红楼梦》的悲剧世界、30年代朱光潜对于文艺活动的心理学探究和诗艺的审美发微、40年代宗白华之于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深刻体察,以及邓以蛰、丰子恺、梁实秋等中国学者对于文艺问题的诸多美学讨论,实际都已经在美学上直接进入了艺术活动领域之中,并且也已经提出或构造了种种有关文艺的美学观念和理论;甚至,再往前追溯,全部中国古典美学的行程,大体上就是一个在文艺创作、体验活动的基点上所展开的美学思想发生、发展和变异的历史;但"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学科"理论来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之在一种学科意义上得到展开,毕竟还是8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了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以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努力,文艺美学研究活动不仅一般地追蹑了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意图,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还超逸了人们对于美学的思辨理解,在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上呈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尝试图景。

然而,也正由于文艺美学研究是最近二十年里才出现的事情,所以,迄今为止,在其学术经历中还存在种种不成熟的方面,或者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便在所难免--它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的某些学科困惑。本文主要就文艺美学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提出一点个人的初步看法。

一般而言,"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涉及了"文艺美学何以能够成立"这一根本问题,以及它作为一门特定理论学科的存在合法性--为什么我们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诗学)之外,还一定要设置同样属于纯理论探问性质、同样必须充分体现学科体系的内在完整性建构要求,并且又始终不脱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诗学)学理追求的这样一种基本理论?因此,在我们讨论"文艺美学"问题的时候,总是需要首先解决这样两个方面的疑问:

第一,"文艺美学"学科确立的内在、稳定和连续的结构规定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什么样的方式来具体确定"文艺美学"自身唯一有效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

第二,在"文艺美学"与一般美学、文艺学(诗学)之间,我们如何确认它们彼此不同的学科建构根据?又如何在这种根据之上来理解作为一门理论学科的"文艺美学"建构定位?换个表述方式,即:"文艺美学"之成为"文艺的美学研究"而不是"美学的文艺学讨论形态"的学科生长点在哪里?

显然,在上面两个问题中,有一个共同的症结点,这就是:当我们把"文艺美学"当作一种自身有效的学科形态来加以对待的时候,我们总是将之理解为有别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具体规定(范围、对象、范畴及范畴间的联系等)的特殊理论存在;然而,由于这种"特殊性"又不能不联系着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过程、讨论方式和学理对象,甚至于还常常要使用它们的某些带有本体特性的理论范畴,因而,对于"文艺美学是什么?"的理解,总是包含了对于"美学是什么?"、"文艺学(诗学)是什么?"的理解与确认。"美学是什么?"和"文艺学(诗学)是什么?"的问题,既是据以进一步阐释"文艺美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逻辑前提,也是"文艺美学"确立自身独立形象的学科依据。尤其是,当我们试图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突围而出,并且直接以"文艺美学"作为这种"学科突围"的具体形式和结果,以"文艺美学"标明自己新的学术身份的时候,对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确切把握,便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正因此,我们常常发现,绝大多数有关"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阐释,基本上都这样或那样地服从了对于美学或文艺学的定位理解,而正是在这里,"什么是文艺美学"成了一个仍然需要廓清的学科定位的难题。

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各种有关"什么是文艺美学"的解答来看,在它们各自的定位理解中,基本上都流露着这样一种一致的倾向:"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问题的特殊化或具体化,而且还是一般美学自我发展中的逻辑必然。①

我们不妨可以拿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出现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来看一下:

文艺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对艺术美(广义上等于艺术,狭义上指美的艺术或优美的艺术)独特的规律进行探讨……文艺美学的首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探讨和揭示文学艺术产生、发展,以及创造和欣赏的美学原理。②文艺美学是当代美学、诗学在人生意义的寻求上、在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上达成到的全新统一……文艺美学不像美学原理那样,侧重基本原理、范畴的探讨,但文艺美学也不像诗学那样,仅仅着眼于文艺的一般规律和内部特性的研究。文艺美学是将美学与诗学统一到人的诗思根基和人的感性审美生成上,透过艺术的创造、作品、阐释这一活动系,去看人自身审美体验的深拓和心灵境界的超越……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③一般美学结束的地方正是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一般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所有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文艺美学则主要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是一般美学的对象的特定范围,文艺美学的规律也是一般美学普遍规律的特殊表现。④

这里,我们就看到,上述对于"文艺美学"学科性质的把握中,非常明确地包含有一个前提:"文艺美学"理所当然地是一般美学的合理延续(发展),而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本身在这里乃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存在。如果说,一般美学以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性存在及其基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那么,"文艺美学"之不同于一般美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从一般美学"照顾不到"的地方--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开始自己的学科建构行程,并进而提出自己对"特殊性"问题的"独特"追问,"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而如果说,文艺学(诗学)主要着眼于综合考察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现象的内部本性、结构、功能等,那么,"文艺美学"则探问了文艺学(诗学)所"不涉及"的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本体根据,或者是"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理论的疑云在这里悄悄升起!于是,我们不能不十分小心地发出这样的询问:一般美学(包括文艺学)何以在学科意义上充分表明自己具有这种"不证自明"的可能性?

如果一般美学仅仅是以探讨人类审美的一般性(共同性)规律、普遍性本质为终结,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任何一部"美学原理"中,都几无例外地要详尽表白自己在诸如"文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活动规律"、"文艺(艺术)创造的审美本质"、"文艺(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存在"等等具体艺术审美问题上的讨论方式和结论,甚至于将对于整个艺术史或各个具体艺术部类的审美考察纳入自己的体系结构之中?就像黑格尔曾经向我们展示的那种美学形态--关于艺术审美问题的思考正构成了黑格尔美学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具体特色。⑤

显然,问题的重点,似乎不仅在于"文艺美学"是否能够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中"逻辑地"延伸而来,而且还在于:一方面,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不证自明性"本身就是十分可疑的。实际上,就在最近二十多年里,中国美学界围绕"美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休的争论,有许多美学家曾经试图对美学的学科定位作出自己的理论判断,得出明确的结论。但直到今天,我们都很难说已经获得了这样一种令人确信的关于美学学科合法性的结论;围绕美学学科定位问题所产生的许多似是而非的意见,甚至进一步困扰了我们对美学其他许多问题的深入探掘。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文艺学"的名称本身就被指责为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它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研究的总称,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所受到的苏联理论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某种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立场--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实践关系,强调文学研究的社会总括性,始终是文艺学在学科建构方面为自己所设定的美学本位。因此,尽管"文艺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名称已经列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但人们却几乎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纷纷议论。⑥

由此可见,"美学是什么?"、"文艺学是什么?"作为问题仍然有待具体探讨,亦即在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定位上,我们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谓美学(文艺学)的"不证自明"的可能性,其实成了一种虚妄的理论假设。既然如此,以这种并非"不证自明"的存在当作确立自身学科特性的逻辑前提、理论依据,对于"文艺美学"的建构热情来说,便已经不止于简单的误会,甚而是一种灾难了--实际上,当我们企图在美学或文艺学的"分支"意义上来设计"文艺美学"理论宏图及其合法性的时候,学科存在前提上的某种"想当然",普遍地造成了对于美学(包括文艺学)无限扩张的幻觉性热情,并且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又反过来严重危及到了美学(文艺学)本身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从学科对象和研究范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性"与"具体性"层面,来划分一般美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不同规定,把对于美的普遍性、审美规律的共同性的探讨归于美学范围,而把"文艺活动、文艺作品自身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当作"文艺美学"的独特领地,这里面又显然充满了某种学科定位上的强制意图。应该看到,一般美学虽然突出以理论思辨方式来逻辑地展开有关美的本质、审美普遍性的研究,强调从存在本体论方面来寻绎美的事实及其内在根据,并且不断在思维抽象中叠架自身。然而,一般美学又从来不曾离开文艺活动这一人类审美的基本领域,从来没有在抽象性中取消掉文艺创造、文艺作品、文艺消费/接受过程的审美具体性。事实上,不仅一般美学之于美的思辨是一种由"具体的抽象"而达致的"抽象的具体",而且,这一"抽象"的所指也同样是文艺之为人类价值实践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规律。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美学总是把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考察、分析放在一个十分显眼和重要位置上的原因。更何况,在一般美学中,一切有关人类审美经验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于人类审美发生问题的理论回答,都总是具体联系着(或者说是依照了)人在自身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而进行的。特别是当代美学,无论其具体定位方式和定位形态是怎样的,几乎都侧重将对于文艺活动的具体审美分析,包括对于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结构、文艺批评的价值标准、文艺文本的审美结构形式及其历史特性、文艺文本的接受-阐释活动等的思考,十分严整地包容在美学自身的结构性规定之中。可以这么说,一般美学的确是以思辨和抽象来展开美的问题的研究,但它又始终不脱人类文艺活动的具体审美事实;其对于普遍性、一般性的发现,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对于文艺活动的深刻审美把握而体现出巨大理论意义的。至于文艺理论研究,当然就更不可能超脱文艺活动的审美具体性了。

由此,我们便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如果只是把"文艺美学"定位为"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文学艺术的美学规律"、"研究文艺这一特定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或者是"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难免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为了使"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能够成立,就必须首先将一般美学从思辨层面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探讨、将文艺理论从审美的具体过程出发之于文艺活动的分析,统统"悬搁"起来,以便为"文艺美学"留有余地。否则,"文艺美学"所针对的"文艺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就不免要同一般美学所必然包容的文艺考察相重叠,其所讨论的"艺术的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就会同文艺理论所实际研究的问题相重合。换句话说,为了保证"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合法性及其理论演绎顺利展开,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必须无条件地出让自己的研究范围和对象。

且不说这样的"悬搁",实际是对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基础作了一次流血的"外科手术"。即便"文艺美学"的出现真能让一般美学和文艺学这样做,我们也不禁要问:"文艺美学"是不是真的已经实现了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即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学科,"文艺美学"果然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所"顾及不到"的方面担负起了"独特的"理论任务吗?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予以专门讨论。

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悖论:如果说,建构"文艺美学"是为了克服一般美学抽象玄思的局限,那么,前者之能够成立的前提,实际又要求后者彻底放弃对于文艺审美特性的具体深入;这显然与提出"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初衷相矛盾。如果说,"文艺美学"有助于我们在强化文艺的审美本位基础上,真正发现人类艺术实践的本体特性,那么,把对文艺特殊审美规律的研究从文艺学中抽取出来,最终其实又更加孤立了文艺理论,并且也无益于我们真正理清文艺与特定社会政治的关系。

当然,"文艺美学"的提出本身有其理论研究上的积极性;最起码,它强化了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美学界对于文艺活动进行认真的审美研究,把美学的理论视野进一步引向了人类艺术领域。不过,由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自身作为一种新学科设想能否真正得到落实,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对于一般美学和文艺学学科性质的把握,因而,从学科建构的实际要求出发,对"文艺美学"的特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具体探究,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而要准确定位"文艺美学"的合法性,下面三个问题不能不先行得到回答:

第一,如果说,"文艺美学"以一般美学的独立分支身份出现,它将如何可能逻辑地体现一般美学的学科特性要求?这里,对于美学学科规定性的认识,是从理论上确定"文艺美学"存在合法性的基础。

第二,如果说,"文艺美学"的学科合法性,是基于文艺理论研究无法有效完成文艺活动的审美本质探索,那么,文艺学的存在合法性又是什么?也就是说,作为文学理论研究活动的文艺学将何去何从?

第三,无论把"文艺美学"归于美学的分支,还是将之视作文艺学的"另类",其学科建构都首先要求能够找到专属自身的、无法为其他学科所阐释和解决的独一无二的问题(对象)。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文艺美学"的学科方式又是什么?二

至少,就目前"文艺美学"的实际形态来看,我们很难将它与一般美学或文艺学(诗学)体系相区分。在总的方面,现有的"文艺美学"要么程度不同地重复演绎着一般美学对于文艺问题的讨论形式,尽管这种演绎过程可能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具体性、形象性,即同一般美学的讨论相比,现有的文艺美学理论往往更注意把讨论引向"作品--作者--读者"的审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的美学语境之中,试图在一个较为实在的层面来反证某种美的观念或概念,以此完成"美学的艺术化构造";要么大体上与文艺学(诗学)框架相重叠或交叉,即突出文艺理论研究的审美基点,在"作者--作品--读者"或"创作论--作品论--接受/阅读论"的内在关联方面形成某种本质论的美学解释,从而实现对于"文艺学的美学改造"。因此,就实质而言,现有"文艺美学"在体系构架上还没有达到一般艺术哲学的广度--在丹纳那里,艺术哲学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系统的理论,其中不仅有着种种本质论的观念,而且还十分具体地深入到艺术发生、艺术效果和艺术史等的哲学与实证研究,广泛论证了"艺术过程的美学问题"。更何况,由于某种非常明显的人为意图,既将艺术的美学本体论探讨留在了一般美学领域,又将艺术过程的结构分析划给了文艺学的讨论,因而,现有的文艺美学研究仍然没有真正达到抽象与具体、思辨与实证有机统一的理论境界,既难以有效地实现对于艺术的本体追问,同时也缺乏对于艺术内部结构的深入的美学证明。

这里,我们可以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构成方面,拿现有的几种"文艺美学"著作同文艺学著作做一个形态对照:

作为国内最早出版的系统探讨"文艺美学"问题的著作,《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除"绪论"专讲"文艺美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外,其余六章分别为:"艺术的审美本质"、"美的艺术和崇高的艺术"、"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与批评"。

《文艺美学》一书的体例为:"文艺美学:美学与诗学的融合"、"审美活动:审美主客体的交流与统一"、"审美体验:艺术本质的核心"、"审美超越:艺术审美价值的本质"、"艺术掌握:人与世界的多维关系"、"艺术本体之真;生命之敞亮和体验之升华"、"艺术的审美构成:作为深层创构的艺术美"、"艺术形象:审美意象及其符号化"、"艺术意境:艺术本体的深层结构"、"艺术形态:艺术形态学脉动及其审美特性"、"艺术阐释接受:文艺审美价值的实现"、"艺术审美教育:人的感性的审美生成"。

相似的,《文艺美学原理》虽出版于90年代,但在"序论"部分简要表述了"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之后,同样也直接进入到对于"审美--创作"、"创作--作品"、"作品--接受"的论述,分别讨论了"审美活动与审美活动范畴"、"文艺创作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审美价值生产的基本类型"、"文艺创作中的美学辩证法"、"艺术品的魅力"、"审美智慧"、"审美形式"、"审美价值"、"艺术传播"、"接受美学的遗产背景与课题意义"、"’读’的能动性与历史性"、"’释义循环’及处置策略"、"’接受的幽灵’:文艺与历史实践"等。

蔡仪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主编的《文学概论》,是一部比较能够体现1949年以后至"新时期"初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情势的著作,发行量达到70多万册。全书九章,分别为:"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的创作方法"、"文学欣赏"、"文学批评"。

而由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产物,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部著作,在文艺学成果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五编十七章,除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问题以外,更详细列论了"文学活动"、"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性质"、"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生产过程"、"文学生产原则"、"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产品的样式"、"文学产品的本文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叙事性产品"、"抒情性产品"、"文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文学接受过程"、"文学批评"等。

客观地说,仅是这种对象构成形态的对照,就已经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现有"文艺美学"在对学科建构的把握上,基本没有超出原有的美学、文艺学范围。如果一定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也主要是叙述形式上的,而基本没有体现本质性的差别。这就不能不让我们疑惑:"文艺美学"的建构究竟是为了一种叙述的方便,还是真的能够从根本上找到自己的所在?

事实上,热心于"文艺美学"学科建构的学者,也并非完全没有看到这种学科体系构架上的重复性。只是出于一种"新学科"的设计,他们大多数时候更愿意将这种重复性理解为某种结构方面的序列性组织,亦即认为:在美学系统的纵向结构上,"文艺美学"处在一般美学和部类艺术美学之间的中介位置;在横向上,"文艺美学"又同实用美学、技术美学等一起组成了美学的有机部分。在文艺学系统中,"文艺美学"是文艺学诸多学科中的一种,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哲学、文艺心理学、文艺伦理学等相并列。显然,这种结构上的归类,至少从表面来看是有诱惑性的,它一方面"避免"了"文艺美学"在理论上的悬空,而让其一头挂在美学的大山上,一头伸进了艺术的活跃空间;另一方面又"化解"了"文艺美学"在逻辑关系上的孤立--因为在一般美学理论与各种具体艺术部类的美学讨论之间,当然要有某种中介、过渡,尽管这种中介和过渡本来可以、也应该由美学自身所内在的艺术话题来完成;而文艺学研究也总是必然会衍生出相互联系的各个层面,包括哲学的、人类学的、伦理学的、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探讨等,尽管所有这些探讨在根本上都没有、也不可能回避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其审美构造、审美规律。然而,且不说这种"结构序列"设计本身,就是建立在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的那种对于"美学--文艺美学--文艺学"各自话题的人为强制之上;仅就把一般美学作这种纵向和横向的结构排列而言,就是相当可疑的。我们很难同意,一般美学之于日常现实的审美方面和技术的审美因素、形式的研究,竟然同美学对于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是处在两个不同结构序列中的;我们也很难设想,作为美学之纵向结构"中介"环节的文艺的审美研究,如何可能摇身一变成了美学横向方面的一个部类?除非"文艺美学"是作为整个美学系统坐标的中心点而出现。可是,这样一来,既然"文艺美学"成了整个美学系统坐标的中心,在纵向上连接了美的哲学思辨与部类艺术问题的美学研究,在横向上联合着实用美学、技术美学等等,那么,所谓"文艺美学"所研究的,不正都是美学的应有之义、美学的问题吗?如此,则在一般美学之外再另立一种"文艺美学",又岂非画蛇添足?于是,问题其实又回到了我们原来的疑问上:美学究竟是什么?美学的学科定位该当何解?

况且,既在一般美学的结构序列上为"文艺美学"分配了座次,又如何能够将"文艺美学"过继为文艺学的合法子民?我们将何以在逻辑上令人信服地说明,已经是美学分支的"文艺美学",如何在文艺学体系中获得自身确定的学科规定性,而不至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也许,所谓"文艺美学"的真正建构难题(矛盾)就在于:一方面,为了区别于一般美学的理论形态,必须有意识地淡化对于美本体的思辨,弱化美学思维之于具体艺术问题的统摄性;另一方面,为了撇清与文艺学的相似性,必须有意识地强化一般艺术问题的美学抽象性,增加文艺理论的哲学光色。应该承认,这种学科建构上的难题不仅没有在已有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相反,倒成了支持某种学术自信的理由。

当然,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美学领域里,同样的情况并不仅止于"文艺美学"一家。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自称是美学分支学科的部类问题研究纷纷出现,例如文化美学、性美学、生理美学、服饰美学中国美学界一时间仿佛一派"欣欣向荣"。然而,也正由于在学科规定性和理论特定性、独立性方面的缺失,由于许多体系结构上的含混性和人为性,这些"学科"的提出除了造成一种学术虚肿、学科泛化的表象以外,既没有能够真正产生稳定的、自身规范的和有效的学科立足点,也没有能够在真实意义上为美学的现展提供新的知识价值增长。或许,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已经没有任何统一的美学或单一的美学。美学已成为一张不断增生、相互牵制的游戏之网,它是一个开放的家族"。⑦可是,作为"开放家族"的当代美学"游戏",不应只是任意的名词扩张,它同样必须依照一定的有序性和内在规矩来展开自身,同样应当在知识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积累、变化形态的合理性与真实性。那种缺失学科建构的基本出发点和特定逻辑依据的"学科"增生,实质上并没有能够进入这张"游戏之网"。三

从以上分析出发,我们与其说"文艺美学"是一种新的美学或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形态,倒不如说,文艺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在自身现展之路上所提出的一种可能的学理方式或形态,它从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艺术问题的把握。由是,可能会更易于我们把问题说清楚。

这样说的理由主要在于:第一,就像我们已经反复指出的,迄今为止,"什么是文艺美学?"作为一个问题,仍然是含混不清的。在学科建构意义上,"文艺美学"的独特规定性仍然有待于证明和阐释,而这种证明、阐释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也还是可疑的。

第二,由于几乎所有"文艺美学"的讨论话题,都可以在一般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到其叙述形式或阐释过程,而美学与文艺学的当展也正朝着人类艺术活动的审美深层探进;特别是20世纪的各种美学、文艺理论研究,更不断将深入发现具体艺术活动的审美特性当作自己的直接课题--美学和文艺理论不仅没有拒绝具体艺术的审美考察和发现,而且越来越趋向于把研究视点深入进艺术母题之中。⑧因此,所谓"文艺美学"其实不过是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而不是区别于当代美学、文艺理论发展的又一种学科存在方式,其建构本来就不可能超逸美学、文艺理论的当代维度。

第三,就此而言,文艺美学研究的任务,其实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上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它不是在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结合点上,也不是作为一般美学和文艺学的中介,而是作为当代美学或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而存在。换句话说,文艺美学研究(更准确的说,是艺术的美学研究)形态的合法性,不是建立在它的学科不确定性之上,而是建立在它作为一种具体理论思路的稳定性与可能性之上的。

当然,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在约定成俗的意义上继续使用"文艺美学"这个术语,但同时我们应该清楚一点:作为艺术的美学研究,当前"文艺美学"所面临的任务,不在于一定要把它当作一个"学科"来理解和建构某种"体系"。⑨也许,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放弃在"学科"意图上对于"文艺美学"的设计,而转向依照美学、文艺理论的当展特性来找到深化艺术的美学研究的真实理论问题,⑩以对问题的确定来奠定文艺美学研究作为一种学理方式或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以对问题的阐释来展开文艺美学研究的合法性过程。

以下几个方面似可作为当前文艺美学研究关注的重点:

1.艺术现代性的追求与文化现代性建构之间的关联问题。

在美学、文艺理论的各种讨论中,艺术从来都是作为一种"人类生命价值"的自我表现/体验形象而出现的。它不仅意味着艺术是人的精神解放的实践载体,是人在自身内在精神活动层面上所拥有的一种价值肯定方式,而且还意味着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演化的自我叙事形式,其身份的确认总是同人在一定阶段上的文化利益相联系的。而在当代文化现实中,现代性建构之为一种持续性的过程,不仅关系着文化实践的历史与现实,而且关系着人对于自身存在价值的表达意愿和表达过程,关系着人在一种历史维度上对自我生命形象的确认。所以,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不仅涉及人在历史中的存在和价值形式,同时也必然地涉及了人的艺术活动对人的存在和价值形式的形象实现问题。文艺美学研究在探讨艺术的审美本体时,理应对此问题作出回答。这里应注意的:一是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性质;二是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内涵及其在文化现代性建构中的位置;三是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维度。

2.艺术发展中的美学冲突及其历史变异问题。

这本来是一个艺术史的话题。但在文艺美学研究的视野上,艺术史问题同样可以生出这样几个方面的美学讨论:其一,艺术发展所内含的美学理想的文化指归,究竟怎样通过人的艺术活动而获得实现?其二,美学上的价值差异性,怎样实现其对于艺术发展的控制、操纵?艺术形式的冲突与美学理想的冲突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三,艺术发展中的美学冲突的历史样态及其实践性变异。应该说,这种讨论过程,将有可能带来文艺美学研究更为深刻的历史根据。

3.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社会实现机制、过程与形态问题。

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是相联系的。所不同的是,这里更接近于探讨艺术作为一种理想价值形态的社会学动机。也就是说,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定表现,艺术、艺术活动的内在功能是如何在社会层面上得到体现和认同的?尤其是,当我们常常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将艺术表述为一种"人对世界的掌握"时,其意识形态力量又是如何具体体现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不能仅凭审美的心理经验方式去加以把握,也不能只是通过纯粹思辨来进行主观化的推论,而只有借助于艺术历史与艺术现实的运动关系来进行说明。而这个问题的难点则在于:为了说明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意识形态的历史具体性;为了把握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我们又不能不把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形式的共时性关系纳入讨论范围,以便从中确认艺术的意识形态特殊性。

4.艺术的价值类型问题。

这一研究,主要针对了艺术价值的形态学意义,即艺术价值的分化及其美学实现形态。在以往的美学或文艺理论研究中,有关艺术价值问题的探讨常常被放在一种严密的整体性上来进行;艺术价值的美学阐释并不体现形态分析的历史具体性,而只是从审美本质论立场对艺术价值作出某种统一的概括,所反映的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先在合理性。实际上,在艺术价值问题上,由于人的生存形态不同、人的价值实践的分歧,艺术价值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结果都是具体的、分化的和相异的。不仅不同艺术之间在价值形态上是有分化的,而且由于实践方式、实践基础和过程等的不同,相同艺术的价值构造、价值取向、价值体现也是存在各种差异的--由于这样,"艺术是什么"才会变得如此复杂。文艺美学研究的工作,就是要找出这种不同、差异,并对之进行形态分析,从而使艺术价值问题落实在具体的类型层面上,真正体现出艺术的审美具体性。

5.艺术效果特征问题。

"艺术效果"一向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我们在这里主要关心的,还不是一般意义上艺术活动与人的精神修养、情感陶冶等的关系,而是当代文化语境中大众传播制度对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自身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过程和美学意义。因为很明显的是,当代艺术的美学变异,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与当代文化的大众传播特性来决定的;所谓"艺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艺术的表现特性以及艺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活动与整个大众传播制度的关系因素和关系结构。包括艺术效果的发生、艺术效果的集中程度、艺术效果的结构方式、艺术效果的体现形态、艺术效果的延伸和艺术效果的变异性转换等等,都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同当代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联系在一起。因而,把艺术效果问题与整个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问题加以整体考虑,是当前文艺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的当代性把握,在理论上真正体现出现实的价值和立场;文艺美学研究也才可能产生理论的现实有效性。

6.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问题。

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实际是对我们过去一直坚信不疑的那种艺术至上性观念。按照一般的美学理解,在人类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上,"真"、"善"、"美"虽然有着某种内在的、稳定的统一性,但在发展逻辑上,它们又是有级别、有递进性的;艺术在其中始终扮演了一种至上价值的表演角色,成为人类在自身实践过程上的最高目标。这种观念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其实已经呈现了某种风雨飘摇的景象。不仅人的现实生存实践不断置疑了这种内含着概念先在性的理想,而且,就这一观念把美/艺术当作人类不变的既定实践而言,它也是值得怀疑的。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不仅艺术本体立场的改变已经是一种十分显著的事实,同时,艺术与美的关系的必然性和同一性也正在被艺术活动本身所拆解。由是,在人类生存实践的价值指归上,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问题便凸现了出来。我们所要讨论的是:艺术在何种意义上可能是审美的?艺术审美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是如何通过艺术活动自身的方式而呈现出来的?艺术作为人的生命理想的审美实现方式,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具体的价值尺度和客观性?

7.艺术中的审美风尚演变问题。

我们经常说,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关系、生活实践、生活趣味等现实价值形式的反映;美学、文艺理论也常常论及这方面的话题。但是,这种对于艺术的谈论往往还只停留在一般概念的归结上,很少非常具体地从美学角度透彻分析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与社会、时代的风尚演变之间的审美关系特性,也很少充分揭示艺术体现社会审美风尚的具体过程和规律问题。因而,把这个问题作为当前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艺术发展与社会审美风尚演变之间关系的探讨,深入揭示:第一,艺术生成中的社会审美趣味、理想与观念的存在和存在方式;第二,社会审美风尚演变活动所导致的艺术的时代具体性、意识形态性;第三,艺术创造如何能够顺应并体现一定社会审美风尚的特性;第四,艺术风格、艺术审美创造的改变,又如何融入社会审美风尚的演变过程之中;第五,艺术的历史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可以反映为一种审美风尚的历史;第六,艺术活动又是如何体现一个时代社会审美风尚的分裂性的;第七,具体艺术文本的风尚特征;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的美学规律,把握艺术发展的内在过程及其外部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对于艺术的民族审美特质问题的理解,就与这一研究直接相关。

8.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在人类生存之维上的现实美学关联问题。

这个问题的重点,是我们如何能够在当代文化的现实性上,认真、客观地理解当代艺术的美学转移。由于当代文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及其影响,当代艺术和艺术活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不是一般形式意义上的,它更带有本体颠覆的特性。艺术和艺术活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逐渐自我消解了自身肩负的沉重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艺术的"创造"本性正在急剧转换之中。⑾原本超然于人的日常生活、普通趣味之上的艺术的"美学封闭性",正在不断被当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所打破;艺术不仅不再能够必然地超度人的灵魂、提供超越性的精神方向,甚至它自己有时也不得不屈服于人的日常意志的压力及其具体利益。这样,把艺术活动与人的日常活动的现实美学关系放在一个现实生存语境中来加以把握,既是对于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的一种具体体会,也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体现自身当代性追问能力的内在根据。

注释:

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现实性的新的理论话题,得到了中国美学界的关注。其时尚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首先在198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美学会议上,针对当时中国高校文科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美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哲学美学上,应该开拓和发展文艺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其《文艺美学及其他》一文(收入《美学向导》,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作为8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份讨论"文艺美学"的理论文献,具体阐述了"文艺美学"的建构理由,认为"文艺美学是文艺学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专门研究文学艺术这种社会现象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是"文艺学和美学的深入发展",促使文艺美学这门"交错于两者之间的新的学科出现了"。此后,"文艺美学"被正式纳入8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范围,并且引起美学界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那些以"文艺美学"为名称,或虽不以"文艺美学"标明身份但却实际是作为"文艺美学"研究成果而出现的论著,大体上都是80、90年代的中国"美学产物"。这反映出:第一,"文艺美学"的提出,其实是一种现实形势的结果,是"应时而生"的理论话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企图。第二,对于"文艺美学"的种种建构设想,也是中国美学界在80年代"美学热"的催动下,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成果,它在一定意义上既体现了中国美学家对待美学这门学科的现实态度,同时也体现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美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态势,即强调美学之西方传统与中国固有思维成果的结合--把美学的纯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20世纪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

②周来祥:《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绪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胡经之:《文艺美学》"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作者的说法同其《文艺美学及其他》中的表述有了微妙的差别,增加了对于文艺美学"以追问艺术意义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这一特性的强调。

④杜书瀛主编:《文艺美学原理》"序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⑤由凯"埃"吉尔伯特和赫"库恩撰写的《美学史》中,就这样讲道:"努力把艺术概念从过分狭窄的理性解说中解救出来,为严格维护艺术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而奋斗(这种观念意在使艺术同最高尚的精神活动并列,并揭示艺术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有这一切,又重现于黑格尔的《讲演》中。"(《美学史》下册,第57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⑥参见孟繁华:《激进时代的大学文艺学教学(1949--1978)》。《文学前沿》1999年第一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⑦李泽厚:《美学四讲》,第1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重点号为原书所有。

⑧西方美学自5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显现了对艺术领域的关心和热情。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型批评美学、现象学美学、符号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解构主义美学、阐释-接受美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等,尽管它们立场各异、指归不同,然而却都十分关注艺术领域的变动,对于艺术的审美分析成为它们各自体系结构上的重点之一。像《审美经验现象学》(杜夫海纳)、《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批评的解剖》(弗莱)、《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走向接受美学》(姚斯)、《艺术与审美》(乔治"迪基)、《美学理论》(阿多尔诺)等,如今已成为当代美学的经典。

⑨在这一方面,当代思想家怀特海讲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体系化是最无关紧要的","体系化是通过源于科学专业化的方法而进行的普遍性的批判,它预设了一个原初观念的封闭集合",因而造成了"所有有限系统中固有的狭隘性"。(《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文艺范文第2篇

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题记

以37 角仰望星空,我看见一枚枚烁星照亮灰暗的夜空,于是发一声长啸,做一首慢词,红衰翠减,清秋洗净。我就是一名文艺青年,行走于理科生中的热爱文学的青年。

文艺青年在新时代赋予新的含义,大多数人认为文艺青年实为故作姿态,多愁善感的无聊之人。此言差矣,真正的文艺青年乐于生活的感悟,喜于灵魂的涤荡,为自己斑斓之梦努力奋斗的乐观青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看你,明月装饰了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每天都会发现美的瞬间,在枯燥机械的学习中追寻灵魂的?L依;在沉闷压抑的生活中寻找精神的养料。看花便沉浸在春日中;听雨便探求夏的内涵。每天乐此不疲,做一个快乐的文艺青年。

而现在我发现文艺青年越来越少,浮躁的氛围,侵蚀着每一位同学;喧嚣之声侵溺教室的没一个角落。同学们在一起成为一种攀比物品的集合,没有人再捧一本好书畅游其中。只是凑一块侃侃而谈穿越剧;没有人享受学习的乐趣,只有一张张铁青的脸,麻木呆滞;没有人追求高尚的情操,只有拜金物欲的思维泛滥;没有

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物质的脂肪臃肿着我们的身体,而精神的脂肪锈蚀着我们的灵魂!教室里贴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有多少同学理解文字背后的睿智道理;有多少同学明白老班贴此标语的意义,甚至有多少同学认真看过此标语。在这个喧嚣的文化迷乱的时代,或许我们会迷失自己,但只要秉着不随波逐流的心态,奔跑在理想的道路上,你会发现原来的一叶一世界。

文艺青年从不拒绝任何一位有梦的人,精神的脂肪不可怕,加入到文艺青年的队伍,让生活多一份宁静。 静以修身,俭以修德。 让生活多一份积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精神的脂肪定会消失,健康明朗的思想定会熏陶每一位同学。

文艺范文第3篇

论周必大的游记文 郭玉杰,陈雷雷

古代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述——以明代为个例论证 曾银银

"圈外"说武侠 范南江,陈利,刘鉴锋

小议《正义论》中的"心理学根源" 张倩倩,冯香

The meaning of modern design 齐长涛

对平面设计中艺术空间展现的研究 陈俊晶

论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 栾雷

Design Hates a Depression 欧阳乾

汉字图形在文字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研究 徐妹

设计从生活出发 李欣澄

The research of Gaomi clay 张春燕

浅谈"空间"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 杨婉,毛飞

对艺术设计创新要素的突破研究 陈振宇

基于民族质朴文化的古船木灯具设计 盛传新,吴易潮

Design it yourself 杜杰

关于书籍装帧设计的思索 王俊

泰顺"百家宴"管理目标初探 夏彩玉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技巧研究——以《大江东去》伴奏为例 邱畅

浅谈民族器乐作曲 谢咏林

谈音乐课对维吾尔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学的作用 买买提·沙

浅析中西方合唱的发展和相互推动性 饶阳

有关大提琴演奏中运弓的要素分析 杨雪欣

论谈话类节目的氛围——营造与感染 刘志毅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研究 米智钟

《非诚勿扰》——开创婚配节目新模式 叶璇

思想政治教育漏洞之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以湖南卫视《8090》节目为典型分析 张英

Poli Red mattingS 王树敏

论《简·爱》人格的魅力 陈园园

My First Field Trip in America 陈了了

谈日本"双轨制"于中国设计的借鉴意义 段岷星

浅析中日数字文化差异 郭才佳

谈皮亚杰游戏规则背后的两种关系 付民杰

概述开封书法的历史变迁 李雪峰

浅谈晋商大院 飞

桥墩镇"非遗"普查保护案例分析 钟少琴

论美术创作中的艺术规律 陈楠

论现代陶瓷艺术与美学 张晓杰

关于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周鑫

市县图书馆联合开展少儿暑期活动初探——以泰顺县图书馆为例 龚士玲

满足需要,制造幸福 贺业鹏

谈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区别 李定国

阐释学观照下的译者地位——以林纾翻译为例 李兰

基于受众心理机制视角下广告诉求方式分析 李嵩

浅析新词新语的"整合"生成 李晓东

小议网络语言的语言习惯 史川

试析"里"族字 王楠

浅议城市精神的培育 吴满平

舒芜"交信"事件考 闫笑然,戴玮

略论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 张欢欢,王艳芳

浅析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的改革 黄光彬

语文美读教学三步曲——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 郑昌平,张明晶

论高等数学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艾米热古力·库尔班

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 陈涛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齐曼古丽·吐尔逊

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分制收费的思考 侯红山

浅谈设计课程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职业素质教育 任文娟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法理解能力 茹克亚·赛买提

对当代大学生物理实验学习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杨冰

培养真正的人——美育义不容辞 张明晶,郑昌平

浅议刘大櫆的时文观 安舒

男性世界中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沈从文《边城》翠翠形象解读 张瑞哲

对当代文学的一些初步感想 朱沛升

浅谈我国现代陶瓷首饰设计中的形式美 姚佐英,龙侗香

原始彩陶装饰纹样赏析 杨晓燕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刘飞

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 范慧丽

设计中的设计——论中国色彩设计 陈果

现代漆画装饰风格的取向 李文瑾

"墨与意"的乐章——论中国写意国画与水墨动画其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共融性 李欣

难以忘却的形象——就当代油画创作的反思 董郭英

论以神写形的现代油画 向华雄

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之我见 李春燕

速写的重要性 包春燕

浅析中国画的水墨观——禅学影响下的审美观念变革 王艳梅

声景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汤小芳

论语言文字对设计思维的影响——表意汉字与设计思维 程文婷,黄亮

古兵器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秦杨

传统纹样在中国茶叶包装中的设计与应用 吴蕾

传统座椅设计与使用 谭杉

日用品的情趣化设计 熊伟

为社会和环境责任感而设计 徐小宁

动漫领域中应用服装设计的探索 徐毅

古典与浪漫的交汇——门德尔松艺术歌曲的创作 岳睿

《意想曲》第一乐章音乐和声分析 傅天琪

钢琴感悟 刘家琪

浅谈新民乐 林远

浅谈我国当代古典舞表演的"精""气""神" 戴金叶

畲族音乐初述 柯唯

简述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次发展 赵建学

浅析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技法 夏瑒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的分寸感 刘舒吟

浅谈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出路 韦丹秋

中外动画怪异形象的类型分析 袁媛

手机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叶欣

影视动画中隐性广告的应用研究 刘涛

宜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主流 尹蓓

我国造园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李响

浅谈酒店园林的设计原则 张敬斌

室内装饰设计的利与弊 吴寒

光在和谐设计中 张佳亮

"气韵生动"的涵义变迁及其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李丹

赵之谦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卢婧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李晓霞

浅议钢笔画技法 王春

浅析马远《雪滩双鹭图轴》与山人《怪石双禽图》中形式美的法则 陶涛

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 宾琼,张碧玮

浅谈对当代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刘琴,李永福

早期现代汉语话剧发展脉络 彭璇

设计·生活·爱——原研哉设计观的启示 常青,杨柳

感觉和直观 李健康

冯友兰的道德四境界说 徐荣

浅谈高校声乐教学创新 曾玮莎

从《梨园春》看当今我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樊彩霞

浅谈声乐的想像教学 钟德芳

会唱歌的手指 李姣

中国戏曲衰落的内因和外因 王晗

关于钢琴演奏的心理训练问题 许姗

明清戏剧之艺术审美特征 王楠,郭金良

从苏珊大妈到曾亦可——中西选秀节目文化异同分析 张晖

青春偶像剧:美育的尴尬 鲁阿庆,刘丰伟

浅谈动画中的传统文化 吕湘毅

在自我想象中狂奔向爱情——论电影《周渔的火车》 宋学勤

动画剧本创作的特色性 石甲豪

央视也亲民——从央视改版看中国大众传播受众中心时代的到来 张秋丽

韩剧在中国市场流行的因素分析 李杰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运动与设计艺术变革 章瑾

解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冯建文

文艺范文第4篇

一、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共同点

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他们产生的共同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语言文字,它是借用语言文字述说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记录、调整、夸张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性质上的阐述。当人们不自觉的把有意义的劳动以及大自然的情景以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再添入艺术语言,进而成了文学。

细分析陶瓷绘画艺术也起源于语言文字,最早的文字是以最原始的造字图形来表达其意,被称之“象形字”,象形字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述说人们的意图,图画性质虽不那么强,但它有象征性的意义。因为象形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随着历史沧桑的变革,慢慢地语言文字从象形文字中脱颖而出,演变成如今的语言文字。而图形也随着漫长的写实阶段,使象形的图文越来越生动,朝着有塑造形象的方向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含有艺术性的造型图案。陶瓷绘画也正是造型语言的一个门类,与中国传统绘画紧密相连,因此说它们产生的共同点是相似的。

二、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一切物资生活和历史演变,文学可以用语言形式去广泛表达,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被称之时间艺术,而陶瓷艺术可借用文学艺术对历史以及自然界夸张述说,以想象空间用造型加以艺术形式来展现,因此被称之空间艺术。传统空间艺术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得到充分肯定和发展。在绘画空间上,空间艺术往往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夸张并从中找到恰当的姿态,而不是与他相抗衡。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讲究阴阳相合,从而把人与自然、自我加以统一。时间是历史的演变过程,它可突破空间的限制,因此许多文学艺术作品成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素材。

三、文学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

自陶画产生以来,那些活生生的陶画造型,与自然界的动物几乎相似,最初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地陶画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演变,先民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原始的写实图形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有意识的“虚”与“实” 的形象开始产生,文学中的典故、神话、诗歌溶于画中。这也是文明发展轨迹中,影响后来陶瓷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更何况比绘画艺术发展早的文学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众多文学艺术素材成了陶瓷绘画艺术的选材基地,使陶艺家们从文学的素材中获得十分有益的启示!如著名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其素材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就得到广泛应用。还有诗歌,无论是屈原的悲歌,还是李白的豪放,以及杜甫的落泊,他们的诗句在陶瓷艺术家们的笔下也得到很好的再现。神话也是如此,如《麻姑献寿》、《天女散花》、《西游记》、《洛神斌》等等,就连有些陶瓷的造型都与文学诗歌有关,如玉壶春瓶,就是由“玉壶先春”诗句而命名。因此,把文学艺术与陶瓷艺术称之为姊妹艺术是不过分的。

陶瓷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艺术种类不同,但在本质上二类艺术的艺术语言是可互通的,通过相互借鉴来塑造艺术形象,以此来感动欣赏者。清末民国初,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这些文人墨客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在陶瓷史上是鲜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相当普遍的“画派”现象。因此这一时期的瓷画艺术中国画味极浓,文化品位极深。刘雨岑的花鸟作品“百千寒雀下空庭 小集树梢语晚晴”就是很好地应用了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为点缀。程意亭的“疏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陶瓷花鸟画也是如此,在空白处应用了宋代诗人方九功《》里的一段诗句来点题,使作品融入了“诗情画意”。他的另一幅自己配诗的作品“踈枝最耐存霜圃,晚节偏宜映月窗”,在构图上别具匠心;报喜鸟停栖枝杆红叶间形成“点”,以枝杆十字交叉形成“线”,菊叶设在其间形成“面”;再以衬于其下形成烘托,此作品点、线、面俱到。作品工整细腻,构图考究,显示画家善于经营位置的艺术功力。画风质朴、清雅、细腻,画中诗句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他的文化底蕴神气活现地好像从书本融入画中,文学形象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形成了动人的故事。让观画者既欣赏了花鸟绘画艺术,又欣赏了名诗绝句,展示了创作意图,不愧是名家之高招,大师之手笔。但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画卷,其难度巨大。如特大型陶瓷瓷板画《清明上河图》,它浓缩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超长画卷。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廊、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看完全画犹如读完了一部文学小说。

四、自我修养是画者的根基

文艺范文第5篇

在陶瓷艺术市场繁荣的背景下,现代陶艺没有能够抓住与陶瓷绘画同等的市场机遇,这可能与现代陶艺的创作存在某些误区有关,比如早些年的“瓶子扭扭就是现代陶艺”,片面的损害器皿的实用功能,但又不能有新的表达内容出现,这样的现代陶艺一定是不受欢迎的;还有一些作品单纯模仿国外的现代陶艺,当然,这在现代陶艺传入的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当现代陶艺创作只是依赖甚至拘泥于国外现代陶艺的观念、具体形式或手法时,情形就不容乐观了,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与国外存在差异,社会环境也不同,这样的现代陶艺在国内很可能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当然还存在一种“别人看不懂就是现代陶艺”的观念,一味的曲高和寡,艺术是有高雅和通俗之分,但好的艺术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欣赏,或许也会存在像梵高那样的特例,但在如今信息如此发达的市场环境下,其比例一定是微乎其微的。另外可能还存在一些原因,使得现代陶艺没能很好地与艺术市场对接,如现代陶艺创作水平的差异,现代陶艺的创作没有形成合力,等等。那么,现代陶艺真的要放弃艺术市场吗?在陶瓷艺术市场繁荣的背景下,我想现代陶艺是不能也不应该放弃艺术市场的。首先,艺术市场是现代陶艺创作的动力。均衡发展的事物,一旦外部条件发展变化,这种均衡就会被打破,随之而来的一定也是变化,以求得再次的均衡。当陶瓷艺术市场没有繁荣的时候,陶瓷绘画和现代陶艺创作是均衡的,创作的动力大都来自于自身的艺术需求,外部的影响不大。但随着艺术市场繁荣以后,陶瓷绘画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从事陶瓷绘画的艺术家和艺人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而现代陶艺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原来的均衡被打破,势必引起现代陶艺创作的变化。得不到市场资助的创作现代陶艺的艺术家和艺人就会转向到其他领域,带来的就是整个现代陶艺创作的萎缩,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可见市场的力量不容忽视,市场需求是现代陶艺创作的最好动力之一。其次,获得艺术市场的支持是现代陶艺创作得以发展的保证。现代陶艺能够发展,必须要有经济后盾,这种力量主要源于市场。相对于陶瓷绘画而言,艺术家的现代陶艺创作投资较大,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现代陶艺的创作往往耗时较长,从作品的设计、到成型制作及最后烧成,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五个月甚至更长,而且在制作烧成过程中,往往由于现代陶艺造型的不规整等原因,成功率比较低,这都需要资金的保证,否则便难以为继。因此,现代陶艺必须走入市场,否则很难有大的发展。最后,艺术市场是对现代陶艺创作的检验。现代陶艺创作的成功与否,市场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作品的好坏,不是某个人能够评价和定位,也不能仅仅只靠自己的感觉判断,最好的方式是交给市场来检验。艺术市场是一个汇聚众人的地方,只要作品好,一定会有欣赏者,我们的创作不是去迎合市场,而是要在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市场,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如果一味迎合市场,最终只能会失去市场。当然,对于艺术家而言,虽然其水平的高低不能绝对地用市场的接受度来衡量,但在今天信息如此快速传播的时代,好的作品迟早会被发现。

二、陶瓷艺术市场繁荣大背景下的现代陶艺创作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陶瓷艺术市场的繁荣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现代陶艺创作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利用市场的力量让自己得以成长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陶艺的市场是由现代陶艺自身的创作情况决定的,只要有了好的现代陶艺作品,就不怕没有市场。因此,如何在陶瓷艺术市场繁荣的背景下进行现代陶艺创作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观念的转变

创作观念的转变是现代陶艺赢得市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创作者对现代陶艺的理解及其秉持的创作观念对现代陶艺创作意义重大。创作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品格调的高低。对于艺术家而言,追求作品的高格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只有格调高的作品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引领市场,没有创新的现代陶艺作品只是跟随市场,随时有可能被市场抛弃。因此在陶瓷艺术市场繁荣的大背景下进行现代陶艺创作,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改变现代陶艺没有市场的观念。与陶瓷绘画相比,现代陶艺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佳,只有少数的现代陶艺作品能够得到市场的眷顾,因此很容易让人形成现代陶艺没有市场的印象;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反思现代陶艺作品本身存在的问题。现代陶艺没有充分地赢得市场,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现代陶艺创作本身不注重市场,脱离了当下大的创作环境。最终现代陶艺被认为没有市场。因此,必须首先纠正这种错误认识,深入到生活中进行现代陶艺创作,因为市场就在其中,现代陶艺不能再走曲高和寡的老路。其次,突破现代陶艺无实用性的观念。彼得 沃克思、八木一夫等是现代陶艺的先驱,他们认为现代陶艺应该从实用性中解脱出来,沉浸于纯粹的精神世界。在景德镇现代陶艺的创作中,现代陶艺的实用性一度也被放弃,器皿类的现代陶艺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以至于现代陶艺品有时成为“被烧坏了的瓷器”的代名词。或许,我们一开始就误解了先驱们的意思。现代陶艺不能囿于实用性,但不一定非得放弃实用性;在不影响情感表达和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如果能够保持实用性,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现代陶艺进入市场,实用性也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是否具有实用性应该不能成为衡量现代陶艺的一个标准。最后,现代陶艺创作要立足于我国的文化。在国内的现代陶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很多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都是“高仿”国外的现代陶艺,包括简单的“扭瓶子”等方法、形式上的直接借用。学习是必须的,但怎样学习非常关键。历史上,我国是以陶瓷见长的国度,虽然近代我们的发展曾经一度停滞,但几千年的陶瓷文化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现代陶艺。国内的现代陶艺不被市场认可,我们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现代陶艺不接地气,脱离了自己的文化和审美环境。因此,我们要转变创作观念,立足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内涵的现代陶艺作品。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法的多元运用

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受到国外艺术观念的影响,借鉴了许多国外的创作方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现代陶艺创作方法,这些方法有些具有明显的舶来品的味道,因此对待这些方法我们要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精神,不能为方法而方法,方法要为作品服务。在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创作方法的多元运用,中国传统优秀的创作方法不能被忽视,同时要提升驾驭多种创作方法的能力。现代陶艺创作大致有几种倾向,一是倾向于表达观念,在此“观念”蕴涵的范围很广,只要作品在立意上有所指便可。这类的现代陶艺作品很多,例如表现亲情的作品,表现中外文化差异的作品,等等。在具体创作方法上,创作者往往会“不择手段”,以能够表达观念为主要目的。在重视自身文化的前提之下,方法的多元化运用是一种趋势;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尤为必要。二是倾向于技法的展现,这类现代陶艺非常注重方法,是技法派的代表,他们往往能够非常逼真地再现皮质,模仿的扑克牌也能够以假乱真。在重技法的氛围之下,美是由技法产生的。对于国内现代陶艺的“重技派”而言,传统技法不可或缺,熟练掌握传统陶瓷技法,就国内市场而言极有好处,较好地运用传统技法展现出时代特色,是现代陶艺创作技法多元运用的重要表现。三是倾向于陶瓷材质的表达,包括泥性和釉色的表达,这类作品非常注重材质的变化和美感,尽最大可能挖掘材质的独特性。这类现代陶艺往往夸张材质的本性,但我们觉得应该要很好的把握分寸,在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上表现材质。

(三)现代陶艺创作中美的追求

现代陶艺创作中,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一贯的、首要的,现代陶艺创作如果离开了对美的追求,便注定要失败。“艺术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创造”。艺术品要通过美来吸引人、感染人、提升人。艺术市场是开放的,所有的欣赏者都可能是潜在的客户,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作品留住观者的脚步,美是首要的。现代陶艺错失了市场,我想与现代陶艺作品中美的缺失,尤其是大众能够欣赏的、能够理解的美的缺失有很大关联。提到现代陶艺的美,一般而言会从造型和装饰的角度去阐述,我们则从上文中谈到的现代陶艺分类方面进行说明。第一,对于倾向于陶瓷材质表达的现代陶艺,除了造型等因素以外,我们认为要充分挖掘陶瓷材质的美,这就需要艺术创作者非常熟悉陶瓷材料,在创作构想上突出材料之美,无论是泥料还是釉料,都有着丰富的变化,如何营造作品的审美效果,则需要创作者不断的尝试。第二,对于着重技术表现的现代陶艺来说,技术方法本身就蕴含着美,美的表现与掌握技术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掌握得越好,就越可能激发观者的美感。技术美在作品制作和结果中表现出来,作品的美与技术方法紧密联系,技术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品的美。第三,对于观念类的现代陶艺来说,它的美首先来自其表达观念的有效性,优秀的艺术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阐释,作品本身已经传达了观念,而且是直观的,易懂的观念,并引发观者的共鸣。当然,倾向于观念表达的现代陶艺创作,它的美的呈现也是不能忽视技术和材质的。

三、现代陶艺的市场发展前景